在全皇贵妃的长期打击下,二皇子其实一直都很想证明自己不靠他母妃也能行。

  这一次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他也不想想,要是我们公孙家当真要向殿下行贿的话,会不把账本好好锁着么?我们会一下子取出那么大一笔钱,让他轻易查到?”公孙明笑得肚子都疼,“这下子好了,他惹恼了皇上不说,还让满朝文武全都知道了皇上心里有多偏爱殿下…哈哈哈哈!”

  相比于公孙明的捧腹大笑,傅煦要内敛许多,不过他的脸上还是带有一丝明显的笑意:“二皇子此举,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一来,许多还在二皇子和咱们殿下之间摇摆不定的大臣,也应该彻底明白皇上的心意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过于乐观了,还是可能会有一个变数的。”公孙明突然收起笑容,正色说道:“皇上的确偏疼十二殿下不假,不过十四皇子也是俪妃娘娘所生,还是与皇上最为相像的小儿子…”

  傅煦皱眉道:“十四皇子才多大,皇上不至于糊涂至此吧?”

  “可你别忘了,皇上已经封了尚未出宫建府的十四皇子为郡王,这就是一个很不好的征兆。”

  裴清殊其实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你是说,现在对本王来说,最强劲的对手不是二皇兄,而是…十四弟?”

  公孙明点了点头。

  裴清殊默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发生。”

  公孙明等人听了,不由好奇地看向裴清殊:“殿下怎么知道?”

第238章 怜贞

  裴清殊一副不欲多谈的样子:“先不说这个了,现在还是对付皇贵妃比较要紧。”

  见裴清殊不想说, 几人也没有勉强。

  傅煦点点头道:“不知阿明和容驸马那边进度如何了?”

  现在裴清殊和容漾白天在兵部见面很方便, 所以裴清殊和他的伴读们议事的时候, 一般都不会特意叫上容漾。

  虽说容漾现在已经算是正式投奔了裴清殊, 不过因为之前四皇子的事情,他在裴清殊这里只能算是第二等谋士。裴清殊对他的信赖程度,远不如眼前这几个和他一起长大的伴读。甚至在卢维和燕修他们面前,容漾也是要靠边站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裴清殊让容漾去做事情。容漾的能力和手腕,他还是十分相信的。

  而且他才刚投奔裴清殊不久,裴清殊认为, 容漾暂时不会作出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

  公孙明看了裴清殊一眼, 见裴清殊没有反对的意思, 就对傅煦他们说道:“我们打听到,皇贵妃身边的那个怜贞两日之后要出宫探亲。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人手,等她出宫之后就动手。”

  傅煦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赵虎却道:“你们人手够么, 可需要我帮忙?”

  “暂时不需要。”公孙明笑了笑说:“这位容驸马还真是不可貌相。别看他长得文质彬彬的,没想到心还挺黑。人还没抓到呢,该怎么铺垫,用什么办法才能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他全都想好了。所以说啊,有他在, 咱们不用愁那个怜贞不开口。”

  如同公孙明所说,两日之后,容漾便按照计划,让一伙人假扮成皇贵妃的手下,将怜贞抓了起来,企图将她“做掉”。

  然后他再让另一拨人,在关键时刻把怜贞救下来。

  虽说是演戏,可这个戏的分寸必须拿捏的非常好才行。

  第一伙人若是没有危及怜贞的性命,怜贞可能不会感到足够害怕,就不会那么容易招供。

  可若是不小心把怜贞给弄死了,那这条重要的线索就断了。

  还有,第二伙人出现的时机若是不对,又有可能会让怜贞怀疑,这一切是不是有人在设局。

  所以,为了让怜贞相信,真的是皇贵妃的人想要杀她,容漾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怜贞果真对此深信不疑。

  其实,现在不年不节的,怜贞突然提出想要出宫探亲是有原因的。

  就在不久之前,怜贞突然从宫里一个和她要好的小姐妹那里得知,全皇贵妃之前的那个心腹宫女,竟然莫名其妙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怜贞当时听说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相信。

  因为根据全皇贵妃说法,跟了她几年的大宫女,等到了年纪之后都会被配出去嫁人,而且还都嫁得非常不错。

  怜贞甚至还有些期待那个时候的到来——因为全皇贵妃承诺过她,等她嫁人的时候,会给她一笔不菲的嫁妆。那笔嫁妆,甚至比一般人家小姐的嫁妆都要贵重。

  而且跟着全皇贵妃这么久了,怜贞时不时地会感到十分心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全皇贵妃那样,那么热衷于算计别人的。

  怜贞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原本出宫嫁人也就只是这一两年的事情而已。

  结果现在,她的美梦突然被人打碎,怜贞当然不愿意相信。

  可那个小姐妹却是一脸着急地告诉她说:“你别不信,这是我娘亲口告诉我的,绝对不会有假!我进宫比你早,所以认识在你之前服侍皇贵妃的那位仕贞姐姐。原本她出宫之前,说好了要和我们保持联络。结果这么多年来,我们谁都联系不上她…之前我还以为,她是觉得自己当了‘夫人’,身份变了,所以不乐意再和我们这些伺候人的奴婢交往。谁知道…原来她早就没了!”

  大齐的宫规制度还算人性化,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每年都可以请三天的探亲假,出宫探望亲人。

  虽说平日里,他们和宫外的人联络多有不便,不过趁着这几天的假期,出宫去见一见过去的好友,是在宫人们之间非常普遍的事情。

  可是,自打仕贞出宫之后,宫里没有一个人再有过她的消息,就更别提去她家里顽了。

  “以前我们都以为,仕贞是嫁去了京郊敬平伯府的庄子上,做了管事夫人。可我娘前不久去那个村子走亲戚时,帮我打听了一下,却是怎么都打听不到这个人。”

  怜贞当时心里已经信了一半,但她还是强颜欢笑地说:“说不定只是巧合而已呢?有可能是她倒霉,不小心难产死了…”

  那小姐妹倒也没坚持,只是点点头说:“的确有这个可能,不过你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怜贞嘴上虽然说着可能是巧合,但她越想,心里就越害怕。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确知道皇贵妃的许多秘密。

  无论是哪一件,都足够让皇贵妃万劫不复。

  但她还是怀着一丝侥幸心理,觉得自己是皇贵妃这条船上的人,对皇贵妃忠心耿耿,皇贵妃应该是知道的。

  按理说,全皇贵妃不应当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心腹才对。

  可是一想到全皇贵妃都做过些什么事情,怜贞就又不确定了。

  那可是一位狠得下心的主儿!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她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更何况只是处理掉她一个小小的宫女罢了。

  怜贞害怕之下,就和全皇贵妃说起自己母亲身体不好,提出了想要回家呆两日的想法。

  全皇贵妃不疑有他,便由她去了。

  其实怜贞这回出宫,就是想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赶紧给她找一门亲事,不让皇贵妃给她配人。

  结果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怜贞吓坏了,惊慌之下,几乎没费容漾什么力气,她就全都招了出来。

  容漾不想脏了裴清殊的手,所以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打着裴清殊的旗号审问怜贞,是以他个人的名义做的这件事情。

  他很心机地选择在公主府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让人对怜贞动手,然后再适时地让公主府的护卫将怜贞救了出来,暂时安置在容漾的一处私人别院里。

  容漾没有像对待犯人一样,用私刑对怜贞严加审问。

  恰恰相反,他甚至还十分温和地询问怜贞,问她出了什么事情,是和谁结了仇,需不需要他帮忙。

  在裴清殊长大之前,容漾是京城有名的第一美男子,怜贞自然知道容漾的大名。

  甚至当年,她还曾和其他女子一样,偷偷地仰慕过容漾,对容漾的一举一动十分关注。

  不过怜贞很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就是再仰慕容漾,也不可能和他产生什么交集,所以从未做过什么越矩的事情。

  现在,在她内心这么害怕的情况下,一个她曾经有过好感的美男子,用这样温柔的语气和她说话,怜贞的心理防线很快就被突破了。

  最主要的是,现在怜贞的心里已经坚信了全皇贵妃一定是要杀她灭口的这个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不投靠容漾,等待她的必定是一死。

  将全皇贵妃的所作所为捅露出来,起码还能有一线生机,最差的情况下也能解了她的心头之恨。

  怜贞能跟在全皇贵妃身边这么多年,成为皇贵妃最为倚重的心腹,也不是个傻的。

  在她开口之前,怜贞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让容漾立马派人去保护她的家人。

  不用怜贞去说,容漾早就有此打算。

  若是全皇贵妃当真计划在这个时候处置掉怜贞的话,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她的家人。

  不过全皇贵妃还没来得及想到这里,容漾他们就在敬妃的提示之下动手了。所以很容易的,容漾就把怜贞的家人保护了起来。

  或者说,是名为保护,实为控制。

  拿到怜贞的供词之后,容漾第一时间找到裴清殊,和他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虽说他们现在已经掌握了怜贞这个关键性人物,但无论是容漾还是裴清殊,他们都从没有想过要让怜贞出面作证,就此扳倒全皇贵妃。

  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就算谁都知道,怜贞是全皇贵妃的心腹,但她毕竟身份低微,只是一个宫女而已。

  全皇贵妃想要抵赖的话,完全可以说怜贞是被容漾他们买通的。

  只要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她就完全可以抵赖。

  这就是现实。

  想要对付一个位高权重,背后还有军权的皇贵妃,裴清殊他们需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

  掌控怜贞,只是其中的一步而已。

  不过这一步却是至关重要。

  起码怜贞的供词,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该从何入手的思路。

第239章 失望

  怜贞是延和十八年,仕贞“出嫁”之后不久进宫的。那个时候, 她年纪虽轻, 却很机灵, 说话办事都非常符合全贵妃的心意。

  全皇贵妃看中她之后, 对怜贞调查了一番,见她身家清白,就开始着手培养她,一步步把她提拔到了一等宫女的位置。

  当然,为了成为全皇贵妃身边最受器重的心腹宫女,怜贞和谨仁宫的其他宫女之间,也没少勾心斗角。

  为此, 怜贞甚至不惜设计陷害了和自己同屋的“好姐妹”, 踩着别人的脑袋往上爬。

  当时的怜贞和同龄人相比, 虽然已经算是有了些手腕,但她毕竟还很年轻。她的那些小伎俩,根本就瞒不过深居后宫多年的全皇贵妃。

  不过全皇贵妃知道了她的所作所为之后,并没有生气, 反而越发地欣赏起怜贞来。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 她们都是一样的人。

  …

  虽说怜贞是延和十九年才“上位成功的”,不过她从全皇贵妃平日里和二皇子等人的对话当中,也得知了一些全皇贵妃过去的事情。

  比如根据怜贞的推测,当年六皇子早夭之事,就与全贵妃脱不了干系。皇后朱氏,当时只不过是全贵妃的替死鬼而已。

  但这件事情都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现在再拿出来做文章并不容易,顶多被纳入皇贵妃的罪行之一。

  裴清殊他们所需要的,是全皇贵妃最近所犯下的罪行,而且必须是能找到充分证据的那种。

  根据怜贞的供述,三皇子得花柳病、大皇子受重伤,还有四皇子和左大姑娘在大觉寺里被人下了药,这些事情全都是全皇贵妃所为。

  但是不够,还是不够。

  裴清殊他们需要更严重的事情,还有更直接的证据,才能扳倒全皇贵妃。

  容漾试图引导怜贞,让她仔细想想,全皇贵妃是否和匈奴人有所牵扯。

  可怜贞想了又想,怎么都想不起来,自己曾经有听全皇贵妃提起过这方面的事情。

  裴清殊他们没有想到,全皇贵妃的戒心竟然高到了如此地步,竟然连她的心腹宫女都不知道这件事。

  还是说…难道真的是裴清殊他们想多了么?

  裴清殊并不这样认为。

  在四皇子被褫夺亲王之位之前,朝堂上的局势尚且不够明朗,所以裴清殊没有办法确定二皇子和四皇子当中谁才是那个亡国之君。

  不过现在,裴清殊思来想去,怎么想怎么觉得,二皇子大概率就是那个荒淫无道的宣德皇帝。

  而在他的记忆当中,大概是宣德七年左右,大齐曾经有过一次国丧。

  皇太后薨逝的国丧。

  北夏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开始大肆进攻大齐的。

  裴清殊以前没有多想,现在却觉得,这可能不是一个巧合。

  裴清殊推测,有可能是全皇贵妃和匈奴人私底下签订了什么协议。而在她死之后,匈奴人对二皇子这个酒囊饭袋毫无忌惮,于是便开始了他们的侵略之路。

  既然怜贞对这件事情并不知情的话,那么除了全皇贵妃之外,还有谁有可能是知情人呢?

  叶伦自然是知情的,但他不可能会说。无缘无故的,又没有证据,裴清殊也不可能抓他一个位高权重的指挥使。

  二皇子的岳家,苏家人有可能知道吗?

  有这个可能,但几率并不是特别大。

  他可以让人去盯着苏家人,但动作不能太大,以免打草惊蛇。

  不过,如果只是这么被动地等待苏家人露出马脚的话,实在是太耗费时间了。

  现在不仅仅是全皇贵妃着急扳倒裴清殊,裴清殊也等不起。

  他怕皇帝不能再给他那么多时间了。

  为了找出皇贵妃一党致命的罪证,裴清殊等人日夜冥思苦想,可却始终寻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一忙起这些事情来,裴清殊就一点都打不起精神到后院去。

  对此,宋氏作为裴清殊的正妃,自然是能够理解的。

  不过其他人就没那么懂事了。

  比如南乔,她以关心裴清殊身体之名,提着自己亲手炖的补汤去求见裴清殊。

  裴清殊实在是没心思见她,就让人把她打发了回去。

  他给南乔一个孩子,本是好意,可没想到,却把她的心给养得越来越大了。

  明明裴清殊之前已经嘱咐过她,无事不要到前院去。可这才过了多久,南乔就又故技重施。

  这莫不是想要缠着裴清殊,直到她生下儿子才满意?

  可就算是等她生了儿子呢?她的欲望什么时候是个头?

  对南乔,裴清殊是有些失望的。明明几年之前,南乔刚刚来到他身边的时候,十分乖巧可人,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不过裴清殊转念一想又觉得,或许他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南乔。

  南乔那个时候的伏低做小,善解人意,或许只是因为她知道,像她姐姐南榕那样死缠着裴清殊不放,是没办法留下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