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的造型师已经毫不掩饰自己对池迟细腰的偏爱,不仅让她穿了这件腰部几乎完全镂空的连体衣,还给她的腰间搭配了一条镶嵌着宝石的腰链。

女孩儿的头发刚刚有指甲盖那么长,看起来毛绒绒的。就是这毛茸茸的头发,她的新任化妆师也没有放弃精心打理,给她在一侧用电推刀推出了一直蔓延到后脑勺的花纹,还上了发蜡。

“早知道这么麻烦我还不如剃光头算了。”

“头发还是要养起来的,不然有很多气质淑女的裙子你不好穿啊,最近看时尚杂志,都说明年各家的早春款会很有少女气息呢,池迟你的头发一定要养起来啊!”

池迟这位新来的化妆师姓华,叫华锦,性别男…反而是池迟目前整个团队里最具有妩媚风情的一位。

“现在啊,就是个审美大突变的年代,很多女人喜欢男式的质感,很多男人喜欢女式的细腻,每一种美都是值得赞赏的,各种形式的美都是没有性别的才对。”

华锦似乎以前没少被叫娘娘腔,别人对他的观感他是很敏感的,一来就先声明了自己不接受任何性格与性别不符的评价,后来发现工作室的几个女性都不是那种嘴碎的性格,他的日子也越发自在了。

目前看来,在小水洼工作室他的工作前景还是很舒服的。

池迟平常上学就是抹点保养品就走了,日常妆她自己也能搞定(仗着人好看,擦了粉底擦口红就行),要参加活动也都会要求简单的装扮,最重要的是这个姑娘年轻、皮肤好,生活规律,脸上没有那种要折腾化妆师的大问题。

像今天这种走红毯参加晚宴的装扮,从来是化妆师们的炫技大赛,华锦对于池迟该低调的时候不高调、该高调的时候也不刻意低调的作风很满意,也很期待能让池迟在自己的妙手下成为红毯look中最完美的那一个。

作为一个“美”的捕捉者,他对池迟的腰也是大为赞赏。

“纤合有度,同时具有力量美和女性美,肌肉和脂肪的搭配近乎完美…嗯,手感也是极品。”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还摸了池迟的腰一把,要不是陈方拦着,于缘已经上去踹他丫的。

“哦呵呵,对不起。”华锦捂着嘴偷笑,脸上明明写着“赚到了”三个大字,“我以后不会了,抱歉抱歉,刚刚失态了。”

“虽然人看起来不靠谱,但是手艺确实很好,也不是个喜欢出风头的。”窦宝佳贴在池迟的耳边对她说。

在这个圈子里不知道有多少明星的八卦都是从那些化妆师的嘴里漏出来的,窦宝佳挑人的时候就是从技术差不多的三位化妆师里找了最少爆料明星消息的华锦。

“还好,能用就行。”

池迟对自己今天的样子还算满意,对于手下的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她并不关心。

尊重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理性生物的基本素养。

“真的有腰!”

“我擦!露出来了!CH的设计师们我要跟你们表白,明年继续多多这种露腰款吧谢谢!”

“今天真身绿衣服衬得她格外白。”

“真的白了啊,比大高卢的时候白了不少。”

“体形没变化!气质好舒服!更重要的发型很炫!”

不管是池迟的粉丝还是对池迟外貌有好感的路人,对于池迟这次的红毯造型还是比较满意的。

她们截图、舔图,顺便还要缅怀一下光头版的池迟。

“池迟的光头真是美貌啊,她为什么不一直光头呢?”

“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吧?”

“我已经开始期待池迟去演癌症晚期患者了。”

“尼姑!”

“光头朋克少女!”

“黑X会光头老大!”

“龟仙人!”

“楼上什么鬼?叉出去!”

网上粉丝们热热闹闹,网下她们的正主也不遑多让。

这次的红毯池迟可以说是绝对的主角,比她咖位大的没有她有话题度,可以跟她“比美”的咖位都被她甩出了几条街。

“大概走一百次红毯,我都不可能适应这一片一片的镁光灯。”——来自池迟的内心潜台词。

在记者们对她的呼唤中,她用着比以前还要快的速度结束了自己的红毯秀。

只留下了身后那一群依然在搔首弄姿的女“明星”,和嗟叹不已的媒体。

青年电影节的创办者是国内的几大影视院校,本来更侧重于学院派的艺术电影,在电影市场越来越市场化之后,电影节也相应作出了调整,有艺术电影的土壤,也有商业电影的空间。

参加完了开幕式,池迟还要在这里看几天的电影、接受访谈、参加见面会、座谈会…密密麻麻的行程表里,她几乎都不是一个人在行动。

B影的校长姓木,是个说话时候腰板笔直的老太太,她早先是国内名望颇高的一位女导演,人到中年的时候她就不再拍电影转而做起了电影专业的研究,这些年B影在她的手里越发生机勃勃,老太太也越发得来去如风。

她拉着池迟一个场子接着一个场子地走,把这个好脾气的小姑娘当成了一捧特别漂亮的花,或者一块金子打造的牌匾,逢人就说:

“池迟啊,拿了大高卢之后还来我们学校进修,真是了不得的后生,沉得住气也耐得住性子…”

“我们学校”四个字儿真是说的铿锵有力。

毕竟B影成立的时间短,纵使出了很多的“明星”,在真正的学院派眼里还是有点拿不出手的,这次能让池迟这个力压一众科班出身演员的“天降奇才”到了B影,老太太就可以说:“你们牛,你们行,你们没有影后去进修。”

更不用说池迟的到来为他们无形中打出了广告,明年的招生热度也好,眼下的舆论风潮也好,都是真正的风头无两。

她这样的“显摆”也给池迟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很多有资历有经验的老导演老专家都对池迟表达了善意,他们问起池迟下一部作品的计划,听说是一个“以挑战平常校园生活的表演为目的“的网剧,他们也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网剧这个形式还是很灵活多样的,成本低,时间短,不需要受电视台的剧集约束,更重要的是对市场的反馈更加迅速。”

“我那有几个学生的毕业作品我也是让他们用网剧的形式展示,到时候池迟你可以跟他们交流一下,他们呀,在象牙塔里呆了太久了,做东西总是透着自以为是的呆气,我看池迟这样就很好,兼容并蓄,对作品更重质量不重形式。”

“现在的网剧还有点剑走偏锋的意思,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是要摸索着来,池迟你也不用太在意成绩。”

“当初老杜跟我夸池迟说风流倜傥,我还不明白一个小姑娘怎么就能用这么个词来形容,这么一看啊…还真有那么几分意思。”

池迟全程陪笑,不骄不躁,更是让木校长脸上有光。

老太太毕竟精力有限,开学后学校里的事情还等着她去处理,在古城嘚瑟了两天就赶回京城了,等到颁奖典礼的时候或许还会回来。

这样,池迟终于有时间去看几场电影。

一个是魏愈参与编剧的《铁桥》,讲的是高铁建设中一位设计师的故事,其中映射了高铁建设的一波三折,几经周转,他们这一群人终究是坚持了下来,建成了当时国内最长的一条高铁线路。

看完了电影,池迟还和魏愈聊了几句。

“方十一这个小丫头也是野心勃勃的,在《凤厨》之后又盯上了自己小说,也不知道她能把自己的作品改成一个什么样的剧本。我看了他的那本小说,故事本身不错,感情线、剧情线都清楚,就不知道她能改成什么水准。”

“这也很好啊,我觉得方十一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编剧。”池迟给魏愈递了一瓶饮料,可怜的魏编剧从一大早就守在电影场馆里等着人们对电影的反馈,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

“谢谢谢谢,要不是你给我水,我都忘了我身体还有水这个成分了。“

喝了一口水,他长出了一口气。

“《凤厨》的粗剪出来了,上个礼拜康导演让我去看了一下,不得不说,我非常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人物的秉性端端正正,对时代的白描端端正正,情节发展也是端端正正的。”

“沈家老爷子不也端端正正了大半辈子,大概他们那一代人身上就有这样的气质,守着规矩,想着未来,不屈服,也不放纵。”

“是啊…他们都是一群有骨头的人…说是定档明年的春节档,我记得春节有好几个合家欢电影上线,《凤厨》在票房上可没有什么优势。”

“没事儿。”

女孩儿对他挑眉一笑。

“有我,就差不了。”

魏愈一愣,继而哈哈大笑。

“对,大高卢影后的第三部主演电影,咱们的片子质量不差,跟别人硬杠也不差什么。”

魏愈说话的声音一大,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力,当他们注意到了池迟,就意味着这两个人的谈话要告一段落了。

被人们竞相包围的池迟对着魏愈摇了摇手臂聊作告别。

另外一个叫《金字塔往事》的电影也给池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个故事讲述的并不是什么真正的“金字塔”,而是三个人之间的关系。

一个富二代有点狂,一个穷小子有点坏,一个普通人有点呆。

他们三个人本是一家公司的同事,那个“普通人”被富二代压榨,被穷小子欺负,位于金字塔的底层。

后来,他们流落到了荒岛上,三个人之间的“金字塔”结构发生了变化,会钓鱼的“普通人”成了穷小子和富二代竞相讨好的对象…

三个人之间的关系转换充满了夸张的喜剧元素,富二代从一开始表现出的那种不可一世与他后来对普通人的蹩脚讨好形成了巨大反差,穷小子一直都想借着“强者”的大腿谋取自己的利益,到头来两头空空…整个故事诙谐有趣,虽然一看就知道剧组很缺钱,精细度离《跳舞的小象》都差好几个档次,池迟还是看的很开心。

看完之后她也感受到了这个电影留给这个社会人际关系之间浓浓的讽刺意味和反思。

一个小成本的电影也没什么话题度,自然也没多少人落座,三个主演加上导演这几天大概也累坏了,趁着电影放映的时候蜷缩在观影场的最后几排小憩。

池迟之所以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里面涂周周客串出演了一个一名警察,他信誓旦旦地跟池迟保证这个电影绝对好看,自己在电影里面绝对帅气逼人。

真的看了电影,池迟默默看了天花板两秒,她是在想不出来,一个因为有毛绒恐惧症被迷你泰迪追得一路飞奔的警察到底哪里称得上是帅气逼人了。

不过,涂周周的表演确实很放得开就是了。

在这种层面上来说,涂周周也算是个可造之材。

《金字塔往事》的导演姓周,就是涂周周的表哥,现在正睡得香甜。

池迟想了想,到底没有叫醒这几个年轻人,从周导演摇的手上摇摇欲坠的名片盒里抽了一张名片。

“晚饭后让窦宝佳联系一下他们,问问他们下一部电影的想法是什么。缺不缺投资人。”

“啊?”

于缘愣愣地看着池迟,怎么她就这么看好这个导演么?

“我觉得他的片子成本够低,也够有趣。”

池迟笑了一下。

“哦…”好吧,你半侧着头含笑吩咐我的样子苏爆了,你苏你说的算!

于缘的内心在嘶吼,外表很平静。

在会场跟窦宝佳汇合的时候,池迟注意到窦宝佳的表情不是很愉快。

“怎么了?”

“呵呵,遇到了道德绑架了。”窦宝佳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的几张纸撕碎了扔进垃圾桶里。

“现在就是有一群垃圾捧着屎还非让别人喊是香的。

你的《小象》去年拿了SD之后国内就有了几个跟风的电影,一帮臭虫听说你这个电影里面讲了家庭暴力、校园暴力,也把自己的题材往上面靠,还想着在国际上拿奖呢,粗制滥造毫无美感的垃圾。骗不了老外又转过头来骗自己人,这次来参展电影节还非要你过去看电影,不去就是你不反对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快走吧,那群人真把我给恶心得够呛。”

记者们比窦宝佳预想的更快,她们找不到变装技术越来越纯熟的池迟,也总是跟丢长了一张路人脸的于缘,但是窦宝佳作风高调、特点鲜明是非常好跟的,有记者耐心跟了窦宝佳一路,自然也就找到了池迟。

“池迟,《暴恋》的制片人说你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只是借着反暴力的名头骗取个人的名声,你怎么看他的说法呢?”

“池迟,《暴恋》的导演说他的这部片子比《跳舞的小象》要精彩太多,他主动邀请你去看电影,你自惭形秽不敢去,是这样么?”

“嗯?”

十月的古城有点凉,池迟穿得是宽松的牛仔长裤加上一件收腰的白色小外套——在于缘的包里装了几件不同样式的外套可以随时替换。

也难怪别人找不到她,棒球帽一戴,衣服一换,她马上就能让别人以为她只是个来电影节长见识的普通学生。

记者们对她的这种做法也是有着不满的,作为一个影后,你就该带着媒体的焦点全场晃啊,这样一秒失踪的做法哪里像是个他们认为的“影后”?

现在,这个不像影后的影后,对着媒体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微笑。

“不好意思,你们说的电影是什么?我刚刚看完了一场叫《金字塔往事》的电影,很不错,很有新意,也很让人愉快,各位有时间可以看看。”

“《金字塔往事》是什么?”

有一个记者疑惑地问,旁边有记者开始翻看电影节的放映安排表,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个电影的放映场。

“神通广大的记者朋友们都有不知道的电影,我不过是区区一个演戏为生的演员,当然也有不知道的。说起来,你们刚刚说到了反暴力,我当然反对暴力,反对各种形式的暴力,其实除了反暴力之外我还反强权、反…反对咸肉粽子不蘸糖吃…”

女孩儿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不知道哪里传出了有人偷笑的声音。

“哦…对了。”

池迟的嘴唇勾起了一个凉凉的弧度,她的眼中还带着笑意,这种笑意却带着秋风一样的萧杀。

“我还反对那些只知道用一切能用的手段炒作,完全不知道自我反思的——烂片。”

作者有话要说:中午吃了一份冒菜,下午一直有点反胃,晚了十分钟…还好,我的手速已经爆表了。

今天我是更了一万零六百哦,不是九千也不是一万, 是四舍五入一万一哦!

快点夸我!【甩鞭子!

第134章 掐架

“新晋影后力荐新人电影,池迟痛斥烂片只会炒作”这种题目还是厚道的。

“青年电影节,池迟炮轰烂片”这种题目算是最客观的了。

“斥与自己同类型的片子是烂片,谁给了十八岁新人如此威风?”、“电影《暴恋》受池迟炮轰,原因为哪般?”…这样的媒体,就显然是收了别人钱的了。

十月的娱乐圈相对比较冷清,没有什么高话题度的电影,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娱乐圈事件,除了小范围的粉丝内部掐架之外,在外人个的眼中算是风平浪静,在媒体的刻意炒作之下,池迟“出言不逊”的事情迅速发酵,成了很多人讨论的热点问题。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这才符合我想象中少年成名的影后人设啊,什么乖乖女,什么高情商高智商,这下全崩了!”

“我还以为她至少能装一年呢,没想到几个月就破功了,到底还是年轻,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下好了,全网嘲了吧?”

某个论坛的娱乐版块里面,人们也在讨论池迟的这件事儿,这一段时间以来池迟一直风头强劲,虽说因为时间太短,真正粉丝的数量不多,但是对她有好感的人数量不少,除了电影好看就支持的影迷之外,还有诸如封烁、安澜、柳亭心、甚至杜安导演的粉丝,他们对于池迟都有爱屋及乌的迷之好感,愿意多为她说几句好话。

在这个论坛里也是一样,人们一谈起池迟都是以夸赞为主,有喜欢她说话的,有喜欢她相貌的,也有喜欢她身材的,尤其是腰和腿。

这次池迟一反曾经“太极高手”的姿态,直接说自己反对烂片,语言直白到都不像她了,也让别人对她一贯的形象产生了怀疑。

那些早就对池迟不满的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宣泄不满的点。

在他们看来,池迟年纪轻,资历浅,黄毛丫头一个就敢说自己反对烂片,真的是要得罪业内一堆大神,从此没资源没人脉,空有格调,前途尽毁。

“楼上你们的意思是,池迟不能说自己不喜欢烂片么?”

一片咬牙切齿的狂欢里,有人说了这么一句。

“对哦,池迟说自己反对烂片,没什么问题啊。现在烂片那么多,凭什么不能反对?我也讨厌那种只会炒作其实一点营养都没有烂片子。”

“吃吃作为一个演员、一个电影从业者当然可以说自己反对烂片,怎么了,演员不反对烂片,难道还要支持么?”

“说她没有资格反对烂片的媒体都是有病啊,难道她一个大高卢影后连评价电影的权利都没有么?何况她也没评价电影,只是说了下现在客观存在的现象。”

“哼,现在还能说自己反对烂片,有本事她自己不拍烂片啊。”

“楼上你说的好像池迟拍过烂片一样。”

“电影《跳舞的小象》海外票房9亿破国产电影海外票房的影史纪录,是现原有记录的七倍,国内票房5.4亿,现在还有长期放映的影院,拿了SD独立电影节、圣罗丹国际电影节、大高卢国际电影节多项大奖,池迟凭借该影片成为目前国内最年轻的三大电影节影后,获国际奖项数量居全国演员前五,注意,是全国的演员,不是只算女演员!”

坐在电脑前面的某个“吃货”把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她最喜欢用她们家吃吃的成绩打人了,就像电苍蝇拍去打苍蝇一样,带着一阵电光,那些“苍蝇”就带着蛋白质的糊味儿掉地上了。

“顾大官人的粉哪里去了?这里有人踩你们《女儿国》电影是烂片!”

“我擦,说池迟演过烂片?264楼你是对杜老爷子有什么意见?”

这种没营养的讨论进行了大半天,有一个人发了这样的一条留言。

“要是每个演员都能反对烂片,烂片是不是就能少一点?”

“演员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要赚钱,要出名…”

“我怀疑很多演员根本就没有基本的美的鉴赏能力,一个电影出来了,为了一点人情就让喜欢他的粉丝去看去支持票房,结果往往是烂片,他们要么是没有鉴赏力,要么是没有行业责任感,人们都去拍烂片了,谁会去拍好片子呢?”

“还有一些电影的营销推广,自己的剧情乏善可陈,就吹情怀,踩别人的作品…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地安下心来讲故事呢?”

整个楼的走向从一开始的“吃吃药丸”转变成了对国产电影的反思和讨伐,一群喜欢电影的人在去看自己国家电影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大盆烂菜里面我好歹挑个没馊的尝尝”——这种感觉,又怎么可能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自豪感呢?

古城青年电影节的一场座谈会上,池迟和往常一样安静地做记录。

她年纪小,资历浅,参加这种活动基本都把自己当成是来凑人头的。平常也确实没多少人会特意找她说话,座谈会这种东西,他们很少找年轻人发表意见。

这次,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池迟啊。”自由讨论阶段,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对着她笑得一脸慈爱,“我知道,年轻人嘛,都是最喜欢自己代表作的,《暴恋》的制片人是我一个老朋友,我也跟他说过了不能踩着别人的心血跟观众要眼球儿,要不会后一起坐坐,聊聊?其实他们的电影挺有想法的,你看看也没坏处。”

池迟记得这人姓宋,经常给电影里当个顾问,拉拉赞助,和不少编剧、导演的关系混得不错,才让他混进了这个座谈会里。

听他说了这个话,在场的都明白,他是想替《暴恋》这个片子摘了“烂片”这个帽子,顺便跟池迟和解。

昨天池迟那话一出,不知道多少人都说池迟不声不响就打了包括《暴恋》在内的众烂片一计耳光,他们片方想要借着池迟的名头炒作不成反而被骂,今天肯是要想办法扭转局势的。

池迟抬眼看向坐在她三米外的那个男人,棒球帽遮住了她的眉目,没有人能真正看清她现在的表情。

“宋老师,您在说什么我不太懂,您的意思是有什么电影在踩着别人的心血么?这可真是太不应该了,其实我觉得…

如果您要问我的意见啊。我觉得作为演员,我们应该对这种行为持鄙视的态度,您看在座各位,一直在为了国产电影事业的发展而奋斗,可谓是筚路蓝缕,前赴后继,如果有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去伤害众位老师的作品,我年纪轻,说话直白一点呢,别人也当我是不稳重、不懂事,我就可以为各位去口诛笔伐那个业界毒瘤,被人说年少轻狂我也认了。”

女孩儿的声音渐高,原本都在私下讨论问题的专门都安静了下来。

意识到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池迟放下了自己手中的纸和笔,规规矩矩地站了起来。

“您说我年轻,所以喜欢自己的作品,我可记得杜安导演现在快七老八十了也对自己曾经的作品视若珍宝,他跟我说我们应该把作品当孩子,所以才会被它的每一点的进步而鼓励,也会为作品的无限可能而永怀激情。按照杜老的意思,不是我年轻才喜欢自己的作品,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作品。我年纪小,不知道把作品当孩子是什么感觉,但是把作品当成宝贝一样珍视是没有问题的。

对了,刚刚您说的我没听清,您能再说一遍么?”

宋先生环顾四周,到底没有再说什么,池迟几句话就把在座的所有人拉到了她自己的同一阵营中,要是他再重复,那就是自取其辱。

“池迟啊,你不觉得你昨天反对烂片的说法…有点太过了么?”

一个来当说客的被池迟堵了回去,另一个直接发难的又出现了。

显然,那个无良的剧组是想借着这次的座谈会把池迟彻底拿下,光是找的人就是一个接着一个,手段也一个接一个。

“哦,烂片啊。”

女孩儿嘿嘿一笑,脸上挂了一个讨喜的弧度。

“我以为,这个房间里,是没有人会为烂片说话的。”

她这句话说得很慢,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砸在了空气里,也砸在了一些人的心头上。女孩儿清凌凌的眼神扫遍了全场,带着笑意,带着询问…也带着若有似无的压迫感。

最后,她看向了中间那群最有话语权的人。

“咳,当然了。”组织这次座谈会的负责人清了清嗓子,他必须得赞同池迟的这句话,不然他们这些做老了电影的人今天都别出这个屋子了,还不够丢人的。

“呵呵,小姑娘,还是太敏感了。”那人干巴巴地笑了一声,更加干巴巴地转移话题焦点,“我的意思是,你对烂片的判断是不是太武断,太片面了?我们也是要承认现在商业手段的多样性的,你看,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电影产品的推广,连粉丝电影我们都承认了其中比较有积极意义的部分,你昨天说的那个意思几乎就是把所有的进行过营销推广行为的电影都打成了烂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