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换了个发型之后脸部轮廓格外明朗清晰的池迟,华锦捂着嘴偷笑。

“哎呀,你这么看着我,我都要弯了!”

在一边等着的于缘看了华锦一眼,她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模糊了这位化妆师的性别。

如果她是女的,还可以说是被池迟帅弯了,可他是男的啊,怎么可能被一个女的…掰弯呢?

在于缘纠结的空档,华锦已经开始给池迟化妆了,用修容粉突出了池迟脸部的棱角,再用眉粉加粗池迟的眉毛…换上了一身宝蓝色男装的池迟穿着男式的皮鞋往镜子前面一站,妥妥得就是就是一个俊美的帅哥。

“眼部的轮廓做了适度的加深,眼尾做了突出…天啊,我真的感觉自己要被帅晕过去了!”

华锦掏出手机把自己那张白面粉捏出来的脸凑到池迟的面前咔嚓咔嚓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捧着手机开始嘿嘿笑。

池迟摇了摇头,无奈地转身看向于缘:“现在几点了?”

“…”被池迟这样看过来的于缘的脸突然涨红了,过了几秒钟才看自己的手机,“还,还有半个小时出发。”

“哦…”池迟对着镜子看了一会儿,让于缘给自己拍了一张自己拱手拜年的照片。

“恩,这样我过年的时候就不用额外再捣鼓一次了。”看着自己帅气的形象,池迟很满意。

华锦摇了摇头,别的艺人都巴不得自己天天美美的,这位倒好,让她化个妆拍照啊做宣传啊就跟上刑一样。

晚上五点半,池迟沐浴在镁光灯的光潮中等来了那一帮来看首映礼的大厨,年根下厨师这个行当是最忙的时候,他们都是各个酒店的大掌勺甚至老板,要是这个时候离开了,他们手下的人非得保证他们的裤腿儿号丧不可。

所以几十位大厨的厨艺顾问团只来了几个代表而已,就连沈家,也不过来了沈主厨和作为投资方的苏老板两位,还有苏老板的两个孩子。

“我来了,我哥哥就得干两份儿活儿,我觉得挺值。”看着做男装打扮的池迟,沈主厨眼前一亮,挽上女孩儿的手臂,步子迈得很淑女,两个人走在红毯上,颇有几分相亲相爱的味道。

“似锦楼让我师弟师侄负责,饕餮楼有我徒弟们,老馆子有我哥…我估计他们今天累不死。”

沈主厨呵呵一笑,她才不在乎什么拍照什么闪光灯,从来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走在红毯上,她还试图抬手去捏捏池迟的脸蛋。

她们的身后跟着个个精神抖擞的厨师们,这些人连混惯了娱乐圈的老油条记者们都一个也不认识,但是能让池迟这么陪着走,他们只管跟着咔嚓咔嚓拍照就是了。

男装的池迟,绝对会占据这个农历年的最后一个娱乐头条。

东岳楼的大厅里开了足足六十六桌的大宴,每张桌上到时候都会有八小碟、八热菜…保证每个人吃的酣畅淋漓。

当然,现在都还没有,出于主办方的恶趣味,所有人的面前除了茶水之外就只有用食材拼雕刻花出来的“看菜”。

也没人说什么废话,主持人随便叨叨了了两句,电影就开场了。

空巷,冷月,一声哀嚎…

女孩儿不想被父母‘嫁给’痴呆的表哥,想要成一个‘自梳女’,却终究被父母带人给拽了回来。

女孩儿绝望的哭喊和控诉都没有引来任何人的怜悯,最终,她只能选择一头撞在墙上。

看电影的人们此时都是站在女孩儿的视角上,听见一声吱嘎,看着一扇木门打开,一个穿着白衣的男子踱步走了出来。

男人长得清俊端正,看向女孩儿的目光里带着一点淡淡的怜惜。

心软的观众们轻轻出了一口气,刚刚的画面太过浓重惨烈,现在这个命苦的女孩儿到底是获救了。

这个书生叫关锦程,是个远近闻名的举人,去年他母亲去世,如今他丁忧在家。

这个好心的读书人掏了银子给女孩儿的父母,收留了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丫头。

收拾齐整的丫头穿了一件淡青色的小袄,露出了还算精致的样貌,她的表情里带着一点彷徨一点敬仰,当她抬起眉目看向关锦程的时候,观众们才意识到这个女孩儿居然是池迟。

哦,对啊,这个电影的主演是池迟啊。

刚刚那个柔弱可怜的女孩儿真不像池迟啊,有些人刚刚还以为池迟应该是突然从天而降救人于水火的女侠,此刻再一想,那是自己被申九的形象给限制住了思维。

关锦程是个善人,这个丫头当初的倔强劲儿让他颇受触动,他对这个丫头也就多了那么几分的在意。

丫头确实手笨,连个衣服都缝不利落,但是她在做饭上颇有天赋,为关锦程炖的那些汤汤水水,让人隔着大荧幕都能闻到一股带着热意的鲜美气息。

那一天,关锦程突然心血来潮,教这个丫头认字,还给她起了个名字,叫文心。

有了名字的文心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她越来越鲜活动人,越来越带有青春的美好气质。也许是教文习字时的目光相接,也许是端汤送水时的不经意触碰,关锦程喜欢上了文心,文心也喜欢上了关锦程。

这个小小的院落隔绝了外面的一切风风雨雨,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粘稠又甜蜜。

就在这个时候,关锦程被当地县令检举,说他和维新派有关,随便从关家书房里掏出了几张带着洋文的纸,关锦程就被定罪了,褫夺功名,流放西北。

文心刚刚才拥有的那点小小幸福,就这么彻底坍塌了。

一个人躲在人去楼空的关家宅子里,文心在一片狼藉中找到了能证明关锦程“清白”的书信。

想到关锦程带她出门时听得那些说书段子里提到的告御状,文心踏上了去往京城的道路。

她不知道自己会经历怎样的苦难,会看见怎样的世界,但是她为了关锦程就那么义无反顾地扎进了这个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中。

行到江北一带大雨连绵了几天,涉世未深的文心不知道这场大雨意味着什么,当她察觉到不妙的时候,她已经成了流民眼中的一块“米肉”。

这一段情节冲击着所有人的心灵,不想死掉的文心一次次从死亡的边缘爬回来,又一次次差点跌落到深渊中,当她为了活下去而选择当一个男人的时候,人们能看见她的眼神在那瞬间爆发出的痛苦和决绝。

活着,只是想要活着。

一位记者慢慢地揉了一下自己的胸口,叹了一口气。

康延导演的画面能把西方的阳光海滩绿荫长道都拍得带有油画一般的厚重,在拍这段让人痛苦的历史的时候,他的画面反而变得轻薄了,正是这种轻薄,越发显出了文心这个角色的浓墨重彩。

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眼神都带着一种让人震颤的灵动。

她渴望生,她畏惧死,她理所应当地渴望活下去,她理所应当地畏惧着死亡,她的身体那么弱小,她的意志却在生与死的挣扎间一点点变得坚强。

沈大厨出场的时候,现场有年轻的女孩儿发出了惊呼声,帅气俊朗的大叔有着让人不由心折的安全感,也许平时只会被人夸赞一句帅气,现在却因为文心已经到了行将崩溃的边缘,他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有了一种被拯救的感觉。

改名叫陈六的文心成了沈大厨的徒弟,她跟着这群上京献菜的名厨们几经周折到了京城,才发现自己梦想中天庭一样美好的京城也出了变故,太后和皇上跑了。

一群人开始了在京城勉励求生的日子,这些大厨们都有一身五味调和的绝妙功夫,文心在他们中间继续成长、学习。

但是戏外所有的看客都觉得难受,文心的遭遇让他们的心里积攒了一把火,这把火不发出来,他们都会觉得痛苦。

用关锦程送的定情信物换了粮食,粮食却又被人夺走了,那个已经放弃了自己性别的人终于爆发了,她和那个人在地上翻滚厮打,终于抢回了自己的粮食。

当她回答那个嬉皮笑脸的掌柜,挺胸抬头地说自己叫陈凤厨的时候。

有人情不自禁地鼓掌。

这一把火,是真的烧出来了,烧的所有人都开始对“陈凤厨”的未来怀抱有了她会变好的期待。

如果说在“文心”的阶段,这个人还是一个懵懂长大的幼虫,在剃发成为“陈六”的时候,这个人不过是刚刚开始决定转变,那么现在,“陈凤厨”的出现,就是破茧成蝶一样的美好。

那之后,电影的情节转向了一个相对平稳柔和的节奏,康延用自己的电影向所有人展示了一个旧时代行将就木的社会画卷,趾高气昂招摇过市的洋人、蹲在墙角里吸烟土的衙役、痛苦求生的平民、依然歌舞升平的权贵…

这是一个让人不知道该让人如何面对明天的年代,在似锦楼,陈凤厨睁开眼睛看见了这个时代,她感觉到了一种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不再是来自于她夭折的爱情,也不是来自于她对关锦程的思念,而是来自于一个人类个体体对这个世界的疑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在这个人不如畜的年景里,在这个皇帝和太后都毫无尊严的时代里,我该怎么活下去,才能活得像是一个“人”呢?

好在似锦楼的大厨们用他们的蒸炸煮炒抚慰了陈凤厨不安的灵魂,在那些饭菜的色香味中,她握紧了自己的菜刀,厨艺能让她安身立命,能让她活下去。

电影,也在这个时候完全转向了另一个画风…

作者有话要说:想一口气把凤厨写完,结果写得入入神儿了,忘了时间…剩下的等晚上吧,下一章是防盗章节,晚上八点替换。

另外,我要是晚上放了第二天早上的防盗章,你们会接受咩?

第149章 五味

作者有话要说:…晕倒,今天的晋江审核啊…我也是醉了,好在还算快就解决了,这一章好肥!我好棒!今天更了一万四!

当一片里脊被人片成薄片,薄到甚至让人看到案板纹路的时候,电影的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似乎都成了慢动作,带着自成的韵律在人们的眼前成了不疾不徐的溪流。

整个画面都鲜活了起来,食物的灵动与美好与时代和生活的沉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仿佛是带着声音的,在沉痛的末代哀歌中,它是一条宁静又甜美的旋律,抚慰着人的灵魂。

和…味觉。

滑炒里脊丝,分明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菜,却被沈大厨的那双手赋予了让人沉醉的别样魅力。

一位影评人默默地吞下了自己的口水,五点十四五电影开映,演到这里算是将将过半,看一眼时间,六点五十五…

很好,饭点儿给人看这个,主办方很套路嘛!

接着,又是一场让人目不暇接的厨艺炫技,似锦楼的厨房集齐了几大菜系的名厨,在他们的面前,火不是火,是让食材蜕变的神器,在他们的手里,水不是水,是调和味蕾摄人魂魄的法宝。

烹饪其实是魔法吧,在他们的手里,这些菜除了不会bilingbiling发光之外似乎已经和酷炫的魔幻电影里的神奇产物没什么区别了,

当热油铺盖于蒸鱼上,一阵热气在电影屏幕上翻滚又消散,有人捂住了自己哀鸣的肚子。

当处理好的肉被滚进了油锅里,一阵细密声响伴随着油与肉的交融,有人喝了一口凉了的茶水,来吞下自己的口水。

在这样的环境里,陈凤厨的手艺突飞猛进,就像沈大厨说的那样,厨艺是什么,不是什么值得炫耀能光宗耀祖的名利手段,也不是能让你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它只是安身立命的本事。你选了它,你就是一个匠人,匠人要活得好,就得让自己的手艺比别人都好。

那个雨夜中哀泣的弱女子,那个小院里低眉柔婉的有情人,那个灾荒地上无可归依的漂泊客,那个破庙里破釜沉舟的剃发者,那个旧巷中搏命还击的少年人…在这个时代给了她不安和彷徨之后,她在灶火前,在案板上,再次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她渐渐地挺直了身板儿活着,伴随着越来越让人心惊的刀工,伴随着越来越让人垂涎的烹鱼手艺。

高官宴客,请了沈大厨去做菜,高官家里的厨子嫉恨沈大厨,用热油烫伤了他的手,已经苦学技艺很久的陈凤厨只能替师掌勺。

酒蒸桂鱼…

陈凤厨站在案板前深吸了一口气,才睁开了眼睛。

下一秒仿佛魔术一般,一条鱼几乎瞬间被去掉了身上多余的部分,那刀划过鱼的身子留下精致的纹路,整条鱼离开案板在空中旋转翻面的动作被刻意放慢了一点点,肥美的鲜鱼好像就要冲到观众的眼前…一条鱼,一坛酒,吃得电影屏幕上那些脑满肠肥的官员们如痴如醉,看得电影外的看客们如疯如狂。

每一道菜…画风都和整个电影不一样啊,那些全方位多角度的美味展示甚至让一些人饿到坐立不安了。

可是没有人会因为那些琳琅满目的美味而忽略陈凤厨这个角色,她眉目间渐渐有了的气势竟然让人感到心悸。

她是个男人是个女人早已不是观众们纠结的地方,无论是男是女,她是个真正的匠人,在追求自己技艺极致的道路上徐徐前进,人们跟着她的脚步仿佛能看见食物演变的精髓——唯有真心,唯有诚心,不求名利,但求安身。

出师的陈凤厨是让人惊艳的,穿上袍子的她长身玉立,眉目雅致。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她身材虽然瘦弱可也高挑,发型虽然可笑但是配着她的脸也能让人叹一句一表人才。

她真正的成了一个“男人”,不是放粗了声音,不是甩开了脚步,不是故意跟男人勾肩搭背…她有担当,有胸怀,有气质,亦有保护自己的手段,这些,在父权社会才是人们对一个“当家男人”的要求。

她会用那一道再次让人口水横流的“百味游龙”让王爷注意到她,也会在太妃娘娘提起兴致的时候故意示之以粗鄙,让自己免于成为王府的供奉厨子。

一步一步,她走的很稳,她胸前藏着的书信提醒着她,她还要救出关锦程。

电影中最爽的情节出现在沈大厨回乡守孝的时候,似锦楼来了几位洋大人,点名要吃沈大厨拿手的汤爆九样,所谓汤爆,是沈家的独门技法,将用不同方法处理过的九种食材取特调出的滚烫汤汁冲刷,再调和成味,吃起来清爽醇厚,口感绝佳。

九种食材在分别处理的时候不能有一点的疏忽,稍有一种食材的味道不对,整道菜就毁了。

在让人目不暇接的画面中,陈凤厨做了这道菜,还没等端出厨房,已经被寻味而来的洋人团团围住了。

“一道功夫菜而已,算不得什么艺术品。”年轻的厨子对着洋大人们的翻译也十分谦虚。

看着那些趾高气扬的洋人对着一道菜弯下腰去闻着其中的气味,似锦楼的掌柜对陈凤厨比了个手势。

“他们对着太后,也就弯个腰而已。”

“让他们弯腰?几道好菜就够了。”擦着刀的陈凤厨如是说,脸上的浅笑带着让人忍不住想跟着笑的感染力,也带着让人细思恐极的深层含义。

这个人在想什么呢?

观众们突然警觉陈凤厨成长得太快,他们明明看到了她成长的脉络,却在临近结尾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女孩儿的成长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让洋大人惊叹不已的陈凤厨真正地名动了四九城,在王爷的力保中、在外国领事的夸赞下,陈凤厨脱下了自己的围裙,跪着接过了让她入宫较菜的旨意。

较菜的优胜者,能统领整个御膳房和集结京城的天下名厨,为太后筹办寿宴。

陈凤厨做了一道菜,叫百鸟朝凤。

看到这里,池迟转头看向坐在隔壁桌上的沈主厨。

这道菜…是几百年前前朝盛世的时候沈家人得以成为御厨的那道菜。

几百年间,这道菜不过做了两次,一次让沈家名动九霄,一次让沈家看着时代摧折繁华落幕。

沈家人研究了许久,才决定把这道菜重现出来,沈老爷子说:“这菜里有先辈的血,前辈的泪,有说不完的老故事,可它只是一道菜,拿出来做了也就做了,大家吃得开心,那吃也就吃了。”

不管怎样的辗转流离,悲欢聚散,他们这个家族还存在,那些属于他们家的菜,自然该一道一道的做出来,菜,又有什么错呢?

所谓百鸟朝凤,就是用几十种山珍海味处理之后于冰树上拼成各种鸟雀的形状,每一片都要轻薄精准,才能成就一树“百鸟”。

太后亲临的时候看见了那一树的鸟儿,忍不住赞了一句精致,下一刻,陈凤厨站在了架子上,她对太后轻轻点头,手上一翻,那极鲜极美的滚汤冲淋而下,所有的食材于运气缭绕中归于漏勺又放进了一瓮汤里。

“凤凰亲临之处,百鸟也自愿献出那点最精华的绝美滋味求太后亲品。”

多么谄媚的一道菜,多么讨上位者喜欢的名头。

陈凤厨赢了,所有的人都以为她自此要功成名就,乃至成为御厨,所有人都看着她筹备寿宴威风八面。

可是,在千寿宴上她掏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证据。

什么才是她所求所要的,她从来没忘记。

即使她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一个人的冤屈也比不过太后的寿宴被毁,若不是因为太后对关锦程所了解的西洋军械感兴趣,陈凤厨怕就是要死了。

被赶出皇宫的陈凤厨神色平淡地脱下了只穿了一天的“总领御厨管事”袍子,重新穿上了她那件蓝黑色棉袍,关锦程要回京了,她,也要走了。

文心,不过是曾经救过陈凤厨又死去的那个可怜人,陈凤厨不过是受人之托才忠人之事的厨子。

她没必要在京城见关锦程。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人们看着文心一步步地成为陈凤厨,他们还记得文心和关锦程曾经怎样的相爱,那种蕴藏在书香和餐食中的绵绵情意让人动容,让人难忘。

可是这段感情,却用一种并不圆满地方式画上了句号。

京城外,十里亭,驿道上的马车,山坡上的孤影…他们互相惦念,他们依然相爱,可是陈凤厨已经是陈凤厨,她个有担当有气魄有手段有智慧的匠人,要是回到文心,她就要抛下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本事。

或者说,她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她学会了让自己变成一个“人”,所以不愿再被这个时代施加给女性的枷锁束缚,比起当一个女人,她更想当一个人,顶天立地,堂堂正正。

用洋人的话来说,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她自然不认识什么洋诗人。

她想要的不过是“踏遍天涯探真味,酸甜苦辣咸与鲜。”

故事从一条无人的小巷中开始,又在一条无人的大道上结束。

所有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还久久不能从陈凤厨的故事中抽身而出。

大堂的灯光许久没有亮起,等到所有的演职员表都结束,电影屏幕上突然又出现了车水马龙。

此时,已经是二十年后了。

关锦程出现在屏幕上,留着齐根剪掉了辫子后的“遗老头”,他和自己的老朋友走进了一家久负盛名的菜馆子。

“这些年,我给太后当过官儿,给军阀当过官儿,现在有了总统,又让我去当官儿,可我已经是老朽了…”

关锦程老了,旧年的摧残给他留下了病根儿,说两句话,他都会轻轻地咳一下。

“你啊,既然知道自己都已经老了,就赶紧找人好好伺候着你,一把年纪了,何苦再去找那个不知道现在是人是鬼的文心呢。”

“文心…她一定还活着。”

二十年了,关锦程依然相信文心活着,他不娶妻,不纳妾,几度出山为官也是为了去另一个地方找人。

他想找到文心,找到那个可以为他生、为他死…不知道用了怎样的办法才把他从西疆救回来的文心。

“你啊…罢了,先尝尝这道水纹鱼脍,我提前了三天订了才能吃到这道菜。”

关锦程夹起薄薄的鱼片放进自己的嘴里,仔细地拼了拼,脸上的神情都亮了起来:

“略酸甜,还有果香味儿,这鱼不腥还极其鲜嫩,掌勺大厨算得上是一方大家了。”

“是啊,当初皇…的时候,这样的菜就得是御膳啊,现在礼崩乐坏,我等寻常人也能吃到这样的美味了,竟是不知,到底是好是坏。”

关锦程和他的老友顾不上针砭时弊,一道鱼配着酒就吃得香甜。

吃着吃着,关锦程突然掉了一滴眼泪,他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对着自己老友惊诧的目光微笑说:

“这鱼里怕是藏了芥末。”

镜头离开了小包房,跟着一个端着盘子的跑堂一路进了后厨房。

后厨房里一众厨师忙得热火朝天,在厨房最显眼的位置,一个顶着利落短发的人正在对所有人训话。

“对菜要心诚,它们才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你对它们诚了心,它们自然能让你养活了自己。”

此人气势极盛,说话铿锵有力,一举一动都带了大家风范,厨房里所有人都用敬仰的眼光看着“他”。

因为“他”才是这个菜馆里的根与骨。

时代变了,陈凤厨穿着不中不洋的白衫子,腰间系着灰色西洋料子的围裙,时光在她的身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只是赠给了她更加坚定的眼神和唇角自信的微笑。

到了这里,电影才是真正的结束了。

大堂里的灯光终于打开了,主持人让池迟站起来,想让她说点什么。

在电影放映之前所有人都注意到了池迟今天穿得是男装,可是看完电影,他们对于穿着男装的池迟有了一种异样的感怀。

好像那个叫陈凤厨的人从大荧幕上走到了现实中,先是有寥寥的几个人鼓掌,然后,全场掌声雷动,有人喊着陈凤厨的名字,显然还沉浸在那个故事中难以自拔。

池迟面带微笑,接过话筒只说了短短两句话:“一场电影看得大家百感交集,但是现在时间也晚了,咱们边吃边聊。”

爱死了这句“边吃边聊”!

掌声顿时更加热烈了。

她的话说完,后厨房里开始上菜。

腹中响如鼓的人们闻着菜香味儿眼睛都直了,东岳楼的主厨李师傅也是这次电影《凤厨》美食顾问团的一员,其实他是很想在戏里串个角儿的,但是没打过其他的几位大师傅,就只能含恨只当一个顾问。

自从接了这个电影的首映礼之后,他恨不能使出全身解数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本事,六十六桌的宴,他每道菜都仔细推敲,才敲定了现在的席面儿。

本来就被一个电影给搞得饥肠辘辘,面对这样的美食,连那些资深影评家们都脑中空白。

腊月二十八的晚上,媒体们都在等着对电影《凤厨》的第一轮评价,今年的电影新年档竞争激烈,有大导演的大片儿,有特别应景儿的喜剧电影,《凤厨》主打的两个元素,一个是美食,一个是池迟。

后者比前者重要多了,这也让很多人根本就搞不懂凤厨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电影。

他们等着那些电影人的评价,好决定自己到底去不去看这个电影。

更加心焦的是池迟的粉丝们,毕竟这次的电影才是真正证明池迟票房吸引力的时候,现在《凤厨》在大年初一的电影预售中排第三,如果电影的评价好,预售票房上升,她们才能安心一点。

吃饱喝足打着嗝儿,走出东岳楼的影评人们一阵恍惚。

对啊,我们是要评价电影的,现在满脑满肚子都是吃的,能做出好的评价么?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索性睡一觉,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不把这一肚子的美味消化干净,他们实在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第二天醒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对陈凤厨这个角色念念不忘,池迟演的太好了,把每一点转变都拿捏到位,让这个角色栩栩如生到仿佛就生活在他们眼前一样。

他们看着她成长,领略了她人生的味道和她厨艺的味道…这两者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我是陈凤厨,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