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行书的胸口上多使了两分力让这个狡猾的男人收敛了那些小动作,池迟突然挑着一边的唇角笑了一下。

“如果你是牛瞎子,可不会被我这么踩着。”

“如果我是牛瞎子,像您这么漂亮的太君踩我一辈子,我都愿意。”

随手收了枪,池迟抬脚转身往定妆照的拍摄棚走去。

“下次碰见皇军你收起你那些小聪明,不然肯定被人一枪毙了。”

如果没有那场雪崩,也许川崎雅子与卫从武的相遇就是这样的。

有些耿直和青涩的女特务和似假还真的老油子匪首,一个有些不忍杀了这个总是在笑着的男人,另一个也有些不忍,不忍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就消亡于这个无人知道的山中角落,在苍莽的冰雪天地中他们相遇了,又作别了。

怀抱着这个时代仅有的那么一点儿悲悯,等待下次重逢的时候,那颗射向自己的子弹。

宫行书盘着腿坐在地上,看着头顶蓝蓝的天和暖暖的太阳,猛地拍了一下大腿。

“这俩人物谁想出来的,虐死老子了!”

谁想出来的?不就是你这个家伙?

严鹤牙痒痒地想再把这个家伙给揍一顿。

“刚刚我和池迟即兴来的这段儿咱到时候可以拍成彩蛋啊,是不是?她踩着我的时候可带劲儿了。”

拽过自己的老搭档,宫行书看着摄影棚的方向美滋滋地对严鹤说。

这种做法在宫行书这里,人们可以很淡定地说一句他是在表达对池迟的“欣赏”,可是事实上——

“你丫的一把年纪了还发对着小姑娘发花痴,要脸么?我踩踩你你试试带劲不?”

两个男人还没纠结完呢,池迟已经拍好了定妆照出来换衣服。

走近自己的更衣室,池迟才注意到宫行书现在是把严鹤压在地上问他“带劲儿不”。

嗯,两个大男人做出这个姿势是挺带劲儿的,池迟站在王韦身边围观了一会儿才进到更衣室里面,顺便还叫走了同样在看热闹的张老师。

那边宫行书和严鹤打完了架又跟旁边围着的人闲扯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自己一开始来找池迟除了要看美女之外还是有正事儿要办的。

“老张!我早上在你这抽屉里放了一串珠子,就是咱们的那个道具,配旗袍戴着你看看行不行?”

池迟当时已经改好了妆去换旗袍了,换好了出来,一身湖蓝色的旗袍是顶好的丝绸料子,让她整个人看起来似乎都笼着一层荧光。正红色的嘴唇、看起来毫无匠气的淡淡眉目、还有随意斜挽在一边的头发,此时的池迟跟刚刚已经判若两人。

池迟接过那串作为重要道具的珍珠自己低着头戴上,外面披上深色的毛皮披肩就直接去拍摄棚了。

细腰曼曼、摇曳生姿…另一边的宫行书已经看痴了。

军装的川崎雅子是平静且威严的,穿着旗袍的杏儿在举止间却有了年轻女人等待着自己爱人目光的羞涩,就像是枝头悄然绽放的第一朵桃花,依然有着凉风赋予的冷淡气质,却也娇艳着、明媚着,让人恨不能捧在手里、放在心上。

“走!”

宫行书拽着严鹤往摄影棚那边冲。

“哎,你干什么?你不是拍完你这身烂皮袄的照片了么?”

“把那边录像的人撵了,我自己掌镜!这是咱梦里的杏儿啊,我可舍不得让别人拍她的第一次。”

什么第一次,什么乱七八糟的。

严鹤心里飞着弹幕,还是跟在宫行书的身后进了拍摄棚。

这次的拍摄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宫行书各种舍不得让池迟脱下这身他喜爱的旗袍,或者说舍不得让这样的杏儿离开他的视野,知道严鹤用反光板砸他的脑袋才算作罢。

“我真心希望杏儿能像这身衣服一样让人难忘。”一路送着池迟去换装,宫行书恋恋不舍地看着她——身上的衣服。

“我觉得我不用把只动嘴皮子的保证说很多遍,我们对这个电影的要求是一样的——更好,比我们想象的最好还要更好。”

池迟用左手的无名指轻抚了一下自己腰上的细滑布料,揣测着杏儿穿上它时的心情——这是卫从武送给她的,在他已经确定杏儿是敌人的时候,在杏儿猜到自己已经暴露的时候,卫从武把自己当土匪这么多年以来最珍贵的战利品都给了她。

她该用怎样的心情去迎接这份礼物,是喜是悲,是释然,还是…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命运尽头的绝望。

定妆照拍摄完毕,池迟对又蹦又跳围着她转圈不让她走的小嫌弃摸头告别,就拿上行李、带着于缘和杜瑁两个助理去往了《大燎寨》的封闭拍摄地——一个位于大西北海拔一千五百多米高、四面环山的村落。

作者有话要说:我讨厌这一章的序号!

人生如此惆怅,没想到有一天我也是写了250的人了!

今天有人跟我说特别怕我随时完结。

你们放心啦,写完《大燎寨》之后还有几张,我还要施展时间大跳跃术呢!

…这么说来,《浮华作茧》的时间线其实跟《还你》的时间线是基本接续的。

┑( ̄Д  ̄)┍

营养液

亲亲

抱抱

有啥给啥!么么哒!

第251章 山村

“书上怎么说来着,’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美吧?”

裹着军大衣,宫行书一说话嘴里就呵出了一片白气。

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温度自然比山下要低不少,山脚的人们已经穿着毛衣看着融化的雪水浇灌春天干渴的土壤,在这山上,人们还要靠着厚厚的棉衣来保留身上的热气儿。

片状的云朵轻轻漂浮在天上,阳光笼罩着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冷冷的空气拍在人的脸上,让人再次想起了刚刚结束的冬天。

此时剧组绵延的车队已经开始进驻到村子里了,宫行书不去管那些杂事儿,偷偷溜到车队最后把池迟从车上叫下来看风景。

“美。”

池迟自以为自己评价的很诚恳,只是打着哈欠的样子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

昨天下飞机之后她先在城里的旅馆住了一晚,今天凌晨三点就坐上了早就送到这里的保姆车往这个村子里赶,先是两个半小时从有机场的大城市到这个村子所在的小县城,然后是三个小时的盘山路,她坐在车上除了昏昏欲睡之外就只有欲睡昏昏了。

宫行书显然对池迟的回答不甚满意,挠挠自己的后脑勺,他一时想不起来怎么表达自己内心更丰富的东西,干脆就拽着池迟往一旁的山上跑去。

“这个村子是我一手打造的,有些树还是我自己种的,那里本来有个粪池,我直接花钱让他们平了,还有那个油坊,是我去年来盯着盖好的。”

宫大导演此时的语气就像是个跟别人炫耀自己玩具的大男孩儿,也许那个漂亮又不失粗犷宛若西北世外桃源的村子,对他来说就像是一个精巧的手办,或者一个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航模。

“三年前我来的时候这个村子里连公路都没有,后来我跟当地说这边我要改造之后拍电影,电影拍完了就能直接当个景点儿了,正好他们县里有个旅游扶植的项目,去年就先给这里通了路,就等着咱们夏天拍完了电影,他们做做宣传,这个村子以后的生活就能好过一些,咱们在这里拍电影,跟这里也是一种缘分。”

池迟往下俯视着那个小小的村落,大到吓人的牦牛在她的视野中也不过红枣大小。

这个村子被群山环抱,又有天然的地热优势,气温比别处都要高一点儿,走到它的近前,就觉得一股浅浅的暖意在涌动着。

“这是你心目中的大燎寨。”

周围都是冰寒,唯有这里温暖。

举世都是离乱,也唯有这里,能让卫从武和川崎雅子的两颗心能够有一份安然。

“我会让这里变成所有人心目中的大燎寨。”

池迟转头看了看宫行书,沉默了一下才说:

“那现在,它就先是我的大燎寨了。”

宫行书嘿嘿笑了一下:

“那你这是要当压寨夫人?”

“在川崎雅子的心里,她绝对不会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她爱卫从武,也爱这个寨子,可这不意味着她以成为什么夫人为目的。就像这个山寨,你可以改变它,可它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你对它来说就是个过客…也许这个寨子里所有生活过的人,对于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个过客。”

环顾四周的雪山,池迟的目光看向渺远的天际。

这里太美了,美得仿佛不是人间,宫行书把这里当做大燎寨,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一种深扎入泥土,又拥抱着天空的气质。

由于拍摄环境的特殊,进组第一天,池迟并没有拍戏,而是适应这里的海拔和空气,再由剧组的工作人员(比如放着正事儿不干的导演)领着去熟悉拍摄场地。

和全国很多其他的地方一样,这个村子绝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出外打工了,他们很少去往东部沿海的大都市,大部分都都在附近的大城市做一份不需要他们放羊和种青稞的工作。

这个村子和附近的两个村子合用一个小学,就在池迟刚刚站的山坡脚下,今天因为剧组第一天来的缘故,学校里的小孩子们都放了一天假。

看着那些躲在门后怯生生看着自己的眼睛,池迟转身回了保姆车找出了一些糖果和本子。

跟保姆车一样,这些见面礼都是池谨文替她准备好的,为了能在《大燎寨》这个项目中插一脚,池谨文在宫行书改造了这个村子之后大手笔地在山下的镇上建了三栋五层公寓楼,电影拍完之后,那三栋楼就归这个村子集体所有了,当然,现在那三栋楼的主要作用是充当整个剧组工作人员的宿舍。

毕竟,无论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超过三百人的小村子,还是一个连唯一的“二星级”宾馆那星星都是的老板随手画的这么一个小镇子,想要供给整个剧组一百多号人未来四个月的吃饭住宿,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C娱乐有被多个剧组认证过的完备后勤系统,在投资了《大燎寨》之后,他们不仅平地起高楼,还为这个剧组配置了两名随组医生和一男一女两名护士。

去年九月,池谨文在建筑项目开工的时候来到了这里,不仅看了镇上的生活环境,还直接上山看了那个村子,回来后光是“生活小贴士”就给池迟准备了整整三千字。

这点小小的纪念品对于他来说不过是顺手为之的。

中午吃的是村子里专门为剧组准备的接风宴,六只大羊、十只鸡炖在好几家的大灶上,各家招待几位工作人员吃饭,就能去那些炖羊的人家取肉,宫行书也让剧组的车拉来了一些平原产的蔬菜,白菜萝卜让村里的妇人们蒸蒸炒炒,就凑出了一顿下饭菜。

这个村子里的人是真穷,不,说穷也不对,应该说,他们的生活过于闭塞,可是他们很热情,尤其是来帮着村长家里做饭的两个女孩子,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看着池迟的年纪小,她们都偷空跑过来看着她,乌溜溜的眼睛小心地看着池迟身上的穿着,然后她们会笑着夸池迟好看。

也是她们告诉池迟,那位六十多岁的老村长从三四天之前就开始每天带着人拿着铲子去清理山路上的积雪。

“未来几个月,我将生活在一个有着属于它自己迫切渴求的村子里,这个村子里的所有人都习惯于贫穷,又渴望着能摆脱贫穷,在这一点上,他们和电影中的大燎寨是相似的,大燎寨里的人们也是习惯了战争年代随时有流血和死亡的生活,同时也希望和平能够早点降临。

我希望这种相似的气质能够更好地让我在这场电影中有所发挥和突破。”

书写于本子上的字迹和平常一样的工整流畅,池迟写完了之后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脑袋。

今天为了照顾他们这些人早起赶路的辛苦,剧组早早从山上下来了,设备被他们留在了村子里,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从明天开始,绝大多数人将坐在两辆大巴车里,每天早上五点半出发,迎着寒风,翻山越岭去拍戏,还要七点之前到达村子里,八点正式开始拍摄,下午五点收工,晚上七点回到镇上休息。

早饭和晚饭都在镇上的驻地里解决,午饭由C娱乐的后勤组准备。

这大概是整个艰苦的拍摄环境中唯一让人觉得心里安慰的事情了。

第一天正式开始拍摄的第一场戏是一群男人的戏份。

刚刚结束了一单“买卖”的土匪们回到村子里开始坐地分赃,插科打诨,顺便引出了卫从武从山外头找读书人回来教村里人识字的事儿。

鉴于宫行书是自导自演,这场戏到底拍的好不好,应该是由宫行书这个演的人自己说的算,以前他也确实是这么干的,这次,他改了主意。

“你看,这是这场戏的分镜,一会儿我们就从那走进屋子里,然后开始说台词,你要是觉得行,我们就过了,你要是觉得不行,我们就重拍。”

原本坐在远处石墩上看台词的池迟被宫行书推到了导演席上坐下,剧本被宫行书抽掉了,换成了他绘制的分镜,以及一个扩声器。

池迟脸上终于不再是一脸茫然了,她换成了一脸的“你在逗我”。

“这是分镜?”

穿着小碎花棉袄梳着大辫子的女演员抖了抖自己手里的那张纸。

“对啊,分镜这个东西能说明白戏怎么拍就行了。”

可是对着六个不明所以的火柴人谁能违心说出来它能让人知道电影该怎么拍?

如果这种东西也能叫分镜的话,那池迟在笔记本里画的那些场景复原图大概就是清明上河图了。

“行了行了,你就坐着看着吧啊。”

宫行书居然被池迟看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那张“分镜”让他叠吧叠吧往兜里一塞就当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我拍戏的时候你不会也给我这种分镜看吧?”

“你这么聪明,不用看分镜,我一说你就明白怎么拍。”宫行书对池迟眨了眨眼。

“不是,我是觉得我要是看了,就更不会拍了。”

双手抱胸往导演座上一缩,村姑版池迟扬了扬下巴。

“你该去就位了。”

“哟,一坐上去还真像个导演啊。”

像,何止是像个导演。

第四遍重来之前,宫行书听着池迟对别的演员讲解着属于“他自己”的拍摄意图,内心基本是崩溃的。

有多久没被人说“表情太水”了?

又有多久没有让人用那种很冷酷的语气喊“重来”了?

池迟她还真适合当个导演啊。

“到时候演职人员表上我得给你加个副导演头衔,不然我都对不起我今天重来的这八遍!”

终于拍完这场戏的了,宫行书嗓子眼儿里都带了火气,池迟对构图和画面的严苛要求让明明更加老辣的他都感到了不适应,这种感觉,对于这个从来把电影当做自己童话王国的男人来说近乎是挑衅。

“不要,要是当了副导演你就有理由让我多干活儿了,我是个演员,只收了一份片酬,接了一个工作,不搞没有权益保障的兼职。”池迟还觉得不乐意呢,用宫行书的审美和意图看别人演戏,还要找茬儿,这太耗费她的精力了。

宫行书咬着牙没说话,只等着下一场池迟的戏,他也要往精益求精上要求。

半个小时后,池迟和卫从武一个“兄弟”的对手戏只拍了一遍就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宫行书画的分镜图我发在微博上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眼,微博名是“撒欢渣草努力更六千”

旁边作为比较的分镜图,是徐老怪的。

(⊙v⊙)嗯

来,每次三问,营养液给了么,萌萌的渣草收藏了么?今天对可爱的我亲亲抱抱了么?

最近评论数量让我心塞,既然这样那我还是随写随更吧,不给你们跟存稿箱君告别的机会了。

╭(╯^╰)╮hing!

第252章 体验

、“演戏的时候你们不用总是看镜头,就路过就行,该咋样咋样,牵牛的牵牛,挖地的挖地,不用害怕,那就是个摄像机,不是老虎,不吃人。”

“我都说了,不吃人!你们盯着它干嘛呀!”

电影开拍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关于电影所需要的群众演员。

毕竟这里不是某个分分钟就让人有时代穿越感的影视城,而是远离人世繁华的僻静山村,即使所有有台词的演员都是从别地招来用车运上山的,也不意味着电影中所有出镜的人都能如法炮制,在这个山村里找人充当背景板式群演是必然的,为此,在剧组入驻之前,村支书还为村里的人开过动员会。

当然,这种动员激发了很多人的热情,却并不能让他们一下子就变成合格的群众演员。

尤其是那四五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招人的时候她们冲在了第一线,一开拍就全变成了缩头缩脑的木头人儿。

负责演员问题的副导演王韦为了教她们演戏连自己最爱的葱烧羊排和酸豆芽都顾不上吃了。

几个女孩子在没有摄像机的时候还算得上是开朗大方,一旦灯开了,打光板摆上,摄像机开始运转,导演再喊一声开始,她们似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你们就想象一下,今天村里突然有人送了一群羊来,每家每户都有,你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给我一个你们会做出的表情好么?”

一群欣喜愉悦的山村少女。

“很好,开始拍摄!”

一群被吓懵了的呆鹅。

“擦!”

王韦花了四五天的时间都没有让这群姑娘们克服镜头恐惧症,一着急,唇角起了一溜的泡。

宫行书问起他的进度,他只能苦笑。

“见识太少的人沟通成本太高了,幸好她们能听懂我说话,一场戏我说了整整两天她们才弄明白…昨天那个村长看见她们拍戏的样子,说要不就把在镇上念书的、城里打工的小姑娘都叫回来,镇上念书的来演就要三头羊,城里打工的要是回来咱得额外付一天五十的工资,还得包路费。”

“不着急,慢慢来,就用现在这些人就行。”

咂咂嘴皮子,蹲在地上的宫行书拽着王韦让他也蹲下来一起磕地瓜干,村里老乡的炕头出品,绝对绿色无公害。

“你想想,咱们给这些群演开的条件是演了就有两头羊,对吧,你现在要是换了那群更贵的姑娘回来,现在这些姑娘怎么办?咱们平日里跟她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还用着人家的房子拍戏,别的不说,你昨天还喝了人家煮的羊奶呢。”

昨天王韦为了教她们没吃上热饭,一个群演姑娘给他端了一大碗热羊奶。

王韦自己叹了一口气,宫行书说的他也不是没想到,只不过这种出乎预料的困难和繁琐让他有点儿沮丧。

“从今天开始你这样,找个摄像就一直端着机器跟着你们,跟她们说咱们全程都在拍,我估计适应了两天就好了。”

“成啊,试试吧。天天忙他们,我自己的戏还没找对呢。”

王副导演叹了一口气,比起教一群门外汉怎么在镜头里不要变成妖魔鬼怪,他显然更爱拍戏。

“老王,你得享受这个过程,是吧?你想想,你就让这些没什么见识的小姑娘,在我电影里,透出那么一股子鲜活气儿,这多牛逼啊!”

“小姑娘,鲜活气儿…呵呵。”王韦瞅了宫行书一眼,往自己的嘴里塞了一根地瓜干,“咱们要在这拍小半年的戏呢,你也注意点儿剧组里的一些人别上山来憋久了就闭眼吃一些小野菜,要是真出了事儿,咱们能不能走出这山都悬。”

小野菜指的是什么,宫行书一听就明白了。

剧组里工作人员多年轻力壮的汉子,这个村子里的青壮年男人又多出去打工了,留下一些照看家里的媳妇儿还有一些对外面世界很好奇的年轻女孩子。

两边要是搓出火了,以这个村子的封闭程度,能瞬间变成一个炸弹把他们整个剧组都炸飞出去。

嘴角一整,一脸胡子茬的男人看着自己的老伙计:“剧组里工作人员都是用熟了的,也都知道我这边的规矩,我会好好给他们紧着弦儿,你那边来来往往的小演员也得给我盯紧了。”

“成啊,我这用不用给你立个军令状?”

宫行书锤了一下自己老兄弟的肩膀。

在不远处,池迟正在动作指导的帮助下练习着拍戏的时候要用到的打斗动作,藏青色的小棉袄、黑色的裤子,长长的辫子在头顶转成了一个发髻。

即使是这样土掉渣的衣服也没有彻底遮掩住女孩儿的好身段儿,刚刚王韦来之前,宫行书就是蹲在这一边嚼原生态地瓜干顺便赏着原生态美女,越看越舒心,眼睛都眯起来了,王韦乍一看他的时候都觉得有点像是一只在晒太阳的大猫。

现在正事儿聊得差不多了,宫行书又歪头去看池迟,看着看着他有想起了别的事情。

“杏儿学着做农活儿那里,池迟也得找人教,你看看你那几个小姑娘里面有没有能教她的,要胆子大,人活泼的。”

王副导演回头看了一本正经练动作的池迟一眼,就把这事儿当成了个正事记下了。

救(抢)回来的教书先生跑了。

去追先生的人救回来了一个被雪埋了的姑娘。

被救的姑娘送到教书先生屋里了。

姑娘长得好标致,一睁开眼睛就念出了教书先生写的字儿。

武头儿说姑娘是他没过门的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