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纵身一跃就跳进了莲池里,朝聂瑶她们游过去。

因为有两人,苏锦只能救一个。

杏儿也跳了下去。

苏锦救聂瑶。

杏儿救寿宁公主。

岸边上围了一推人,宫女、太监,还有那些大家闺秀…

还有知道寿宁公主落水匆匆赶来的皇后和李贵妃等人。

乌拉拉的把岸边围了个水泄不通。

苏锦游到岸边,宫女伸手把聂瑶拉上去。

杏儿过来,寿宁公主被拖上去。

聂瑶没事,寿宁公主只剩一口气了。

苏锦要爬上岸,宫女拉她。

可是不凑巧,她的裙裳勾到了湖边的石头。

宫女一用力——

刺啦一声。

裙裳被撕掉了一半。

虽然是外裳,但还是很尴尬啊。

万幸的今儿宫宴只请了女眷,没有请男子来,不然…

好像也没有什么不然的。

她一个公然上街抢男人的还担心什么名声?

苏锦坦然的被宫女拉着上了案。

李贵妃赶紧吩咐宫女道,“拿件披风来。”

从湖里爬起来,风一吹,不要太爽。

很快,宫女就取了屏风来,苏锦把另外一半裙裳脱下,把披风裹上。

就在脱裙裳的时候,周嬷嬷看见了苏锦胳膊上的一个状似葫芦的胎记。

周嬷嬷心头一震。

那胎记…

可等她再想细看的时候,苏锦已经把披风裹严实了,李贵妃让女儿淑宁公主领苏锦去换身她的裙裳。

周嬷嬷就那么看着苏锦走远。

宫女唤了两声没反应,伸手一推,“周嬷嬷?”

第六百五十二章 提醒

周嬷嬷回过神来,身子已经凉了半边了。

“叫我做什么?”周嬷嬷声音微颤。

“嬷嬷,娘娘已经走了,”宫女道。

周嬷嬷转身,皇后已经走远了。

寿宁公主奄奄一息,皇后也顾不上其他。

周嬷嬷连忙抬脚跟上。

再说淑宁公主让宫女去取一套她没穿过的裙裳来。

宫女快去快回。

不止拿了淑宁公主的裙裳,还有她自己的,是给杏儿的。

公主的裙裳和一般大家闺秀的不同,看着就格外的尊贵。

杏儿是喜欢的不行。

她必须要更努力的催姑娘让皇上封她做公主才行,这衣裳多漂亮啊。

淑宁公主笑道,“这套裙裳就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一般,要是父皇封你做了公主,咱们就是姐妹了。”

要不是苏锦,李贵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沾到凤印的边。

虽然被苏锦连累被马蜂蜇过,但淑宁公主对苏锦是极有好感。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吧。

天气热,头发干的快。

杏儿给苏锦换了个发髻,之前买的头饰佩戴上,不知道她身份的,还真当她是位公主了。

苏锦望着淑宁公主道,“你不用陪着我,我歇会儿就出去。”

淑宁公主笑道,“那我就先出去了,有事你只管吩咐。”

苏锦报之一笑。

出了门,淑宁公主就觉得自己叮嘱多此一举。

皇上宠爱苏锦,宫女太监又不是不知道,估计不用她吩咐,他们就办妥当了。

等淑宁公主走了,苏锦才望着杏儿,“寿宁公主怎么就剩一口气了?”

她救人的时候,寿宁公主还有精神的很。

所以她才救聂瑶。

没想到越救越差了。

杏儿一脸无辜。

她什么都没干啊。

就是趁机小小的报复了寿宁公主一下,拉着她多喝了几口水。

凤阳宫内。

寿宁公主缓过神来,抱着皇后痛哭。

她刚刚差点就死了。

皇后也下坏了,拍着寿宁公主的肩膀道,“没事了,已经没事了。”

寿宁公主望着皇后道,“母后,镇北王世子妃的丫鬟想淹死我!”

皇后愣住。

“淹死你?”

“她敢?!”她的声音拔高几分。

寿宁公主确定,那丫鬟就是想活活淹死她。

只是寿宁公主的话,没人信。

丫鬟救她的时候,她还有力气叫救命,要是救到岸边没气了,丫鬟这不是救人,而是在害命了。

就算寿宁公主确定,也只能把这口恶气咽下。

不然别人该说她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了,毕竟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是杏儿把她救到岸边的。

不但不能罚,她还得重重有赏。

寿宁公主气的浑身颤抖。

好像自打被镇北王世子妃抽了一鞭子后,她就做什么不顺什么了。

她的好运气是不是被她一鞭子给抽没了?!

天气炎热,池水也不冷,寿宁公主只是有些受惊,并没有大碍。

为了防止伤寒,还是喝了一碗姜汤。

换好裙裳后,她也去了御花园。

远远的,看着苏锦和杏儿走过来。

那些大家闺秀都看呆了。

因为苏锦穿那身裙裳太美。

那通身的气质,比公主还像公主。

皇后看的不顺眼,难怪东乡侯绞尽脑汁要皇上封他女儿为公主,瞧着还真有几分公主的架势。

周嬷嬷心慌的厉害。

她记得当年那孩子身上就有一块葫芦胎记,位置正好也在胳膊处。

云妃又是东乡侯的表妹。

东乡侯极力要皇上封让为公主。

不会那么巧的…

肯定不会的!

周嬷嬷神情恍惚,心不在焉。

宫女几次侧目,她能感觉到周嬷嬷在害怕。

让周嬷嬷害怕的是镇北王世子妃。

可她也没有招惹镇北王世子妃啊,她怕什么呢?

皇后坐进凉亭内,苏锦带着杏儿上前请安。

皇后望着苏锦道,“刚刚多亏了你们主仆,南阳侯的孙女儿和寿宁才没有出事。”

“举手之劳,皇后言重了,”苏锦道。

皇后也觉得就算苏锦不出手,寿宁公主和聂瑶也不会有事的。

要这么多人在,还叫她们淹死了,这些在御花园的宫女太监都可以被处死了。

但救人就该赏赐,皇后赏了苏锦一对红玉手镯,赏杏儿一对银手镯。

苏锦道谢。

杏儿跟在身后福身。

这种既能给姑娘出气,又能得赏赐的感觉不要太美好。

皇后脸色带着笑,但是眼底却是寒芒一片。

她望着李贵妃道,“是不是该入宴了?”

李贵妃笑道,“看来落水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那就开宴吧。”

这宴会是李贵妃住持的,她率先起身。

皇后还坐在凉亭内。

周嬷嬷看着苏锦走远,道,“镇北王世子妃二八年华,奴婢记得飞虎军出事还不到十六年,东乡侯怎么会有这么大一个女儿?”

周嬷嬷不说,皇后还真没注意。

毕竟大几个月,看起来并不明显。

皇后眉头微皱,“莫非镇北王世子妃也不是东乡侯亲生的?”

可要说不是亲生的,东乡侯对她可是疼爱有加。

连才七岁的苏小少爷对她这个姐姐都护着,唯恐她被人欺负了。

不过就算周嬷嬷提起来,皇后也没有放在心上。

不管苏锦是不是东乡侯亲生的,人家东乡侯认她做女儿,别人又管不着,就算能管又能如何,她现在已经是镇北王世子妃了。

谁还能要东乡侯不认女儿,镇北王世子休妻吗?

看皇后对这事一点不上心,周嬷嬷心急如焚啊。

虽然她心里几乎已经肯定苏锦就是云妃和皇上的女儿,但她心里还存了最后一丝希望。

万一是她猜错了呢?

不是云妃所出,皇上都这么宠爱了。

要知道是云妃生的,皇上还不得把她宠上天?

这也就是个女儿,这要是儿子,谁还能与她争太子之位?

可她又不敢说实话,要叫皇后知道当年她骗了她,还不得刮掉她几层皮?

皇后起身出凉亭,走了几步之后,皇后停了下来。

“娘娘?”周嬷嬷唤道。

皇后笑了一声,“你提醒的对,这事是该弄弄清楚。”

一个本该征战沙场的将军,却在沙场上杀敌之时添了个女儿。

这么有损军威的事,怎么能不问问清楚?

重建飞虎军,东乡侯在百官、百姓以及皇上心目中的分量都太重。

如果这个将军并没有那么把战场放在心上呢?

这么好的利刃,没有理由不用。

第六百五十三章 募捐

见皇后上了心,周嬷嬷稍稍放心。

扶着皇后朝前走去。

这宴会由李贵妃住持,但做主位的还是皇后。

这就是母仪天下的威严。

看着李贵妃春风得意的样子,皇后心下冷冷一笑。

这凤印她以为能永久的掌握下去,这是她最后一次风光了。

过不多久,等她把凤印收回,看她还如何嚣张。

皇后坐下,瞥了周嬷嬷一眼。

周嬷嬷轻点头。

那是她们主仆多年养成的默契。

皇后端茶轻啜,眼底闪过一抹瞧热闹的神情。

在花园里逛了一圈,虽然有冰块,没那么热,但太阳晒在身上,还是添了几分烦躁。

坐下后,一掌冰镇银耳莲子羹下肚,再烦躁的心情也都平静了下来。

李贵妃笑道,“本来早就该宴请诸位夫人的,一再耽搁到了现在,诸位大臣对朝廷忠心耿耿,捐赠银两赈灾,慷慨之情令人佩服。”

“本宫敬诸位一杯。”

李贵妃喝的是果酒,苏锦她们也是。

清香果酒,喝着不醉人,但芳香甘醇,回味无穷。

只是捐赠的是诸位大臣,怎么李贵妃把他们夫人请进宫?

苏锦都有些糊涂了。

她估摸着李贵妃就是找个理由办个宴会,这个理由也算凑合。

苏锦不知道,本来李贵妃是打算把贵夫人请进宫,让她们捐赠的,只是没想到她还没有筹备下去,就被东乡侯捷足先登了。

他捐了两万两,逼着崇国公捐了两万两,那些大臣纷纷跟着表态,硬生生的把李贵妃一个邀功的机会给抢了去,还不敢抱怨。

和东乡侯作对可没好处,何况她还占了人家女儿的便宜才捡了凤印。

本来这宴会也不打算办了,前几日有嫔妃旧事重提,李贵妃也觉得她应该显摆下。

让这些贵夫人知道皇后失宠,她得宠,再回去吹吹枕边风,对她和三皇子大有裨益,这才有了这场宴会。

皇后什么话都没说,但大家看李贵妃的时候,眸光总是从她脸上瞥过去。

毕竟李贵妃抢的都是她的风头啊。

但是皇后真的不生气。

一点都不生气。

“这些天有李贵妃帮本宫打点后宫,本宫实在省心,这宴会办的有条不紊,本宫都自叹不如,”皇后夸赞道。

“娘娘谦虚了,”有贵夫人道。

李贵妃则夸苏锦,“要说后宫省心,还多亏了镇北王世子妃,皇上政务繁忙,极少进后宫,嫔妃又多,有了麻将,后妃们相处都融洽多了。”

这话,没人会反驳。

有了麻将后,不止后妃们相处融洽了,她们这些贵夫人来往也密切多了。

没事约了一起打麻将,在美人阁泡泡澡,捏捏肩捶捶背,再敷个面膜,不要太舒服。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夸苏锦,苏锦觉得自己都能飘起来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有宫女凑到一贵夫人耳边嘀咕了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