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眉头打了个死结。

怎么会是锦儿的意思?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皇上问道。

“臣不知,”刑部尚书道。

福公公望着皇上,“皇上,刑部尚书不知道,您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把镇北王世子妃传进宫问话。”

皇上觉得这主意甚好,“等下朝了,把她传进宫。”

看着皇上走远,刑部尚书觉得皇上应该是答应了。

一个顺水的人情被他送成这样。

刑部尚书无话可说了。

他快步走到议政殿前,赶在皇上上朝之前进了大殿。

今日的早朝,崇国公没有来。

崇国公府发生这么大的事,崇国公哪有心思上早朝,也没有这个脸。

而且有些事,他在朝堂上也不合适。

有大臣弹劾刑部尚书对崇国公老夫人的处决一事欠妥。

崇国公老夫人毕竟是皇后的母亲。

她公然被处决,太过有损皇后的颜面了。

那些大臣正说着,东乡侯听不下去了道,“这也顾颜面,那也顾颜面,人家自己都不要脸了,你们倒是不辞辛苦的替人兜着,吃饱着撑得慌吗?”

一句话,噎的那些大臣没差点哏死过去。

整个朝堂,大概也只有东乡侯敢这样说了。

“臣等不止是维护皇后的颜面,也是在维护皇上的面子,”有大臣道。

东乡侯笑了一声,“还是先想想怎么维护太后的面子吧!”

“太后明知道镇北王府假老夫人李代桃僵一事与崇国公老夫人有关,还下旨训斥镇北王府,要镇北王府一个月之内查清,否则严惩不贷。”

“知道这道懿旨的人可不少,诸位大臣觉得镇北王该如何跟太后交待比较合适?”

东乡侯眸光所到之处,一个个噤若寒蝉,唯恐被东乡侯点名。

这哪是镇北王跟太后交待?

分明是要太后跟镇北王交待!

太后也是…

明知道崇国公老夫人和镇北王府假老夫人李代桃僵一事有关,还趟这趟浑水,现在好了,一身的泥,洗不掉了。

这回真是太后自己把脸捧到镇北王府给人踩的。

没人接东乡侯的话,也没人再弹劾刑部尚书,更不敢帮皇后求情。

议政殿登时安静了下来。

东乡侯一开口,不是热闹,就是静谧。

直到王爷出来。

望着皇上,王爷道,“皇上,臣母亲虽然过世已三十多年,但她昨儿才入土为安,臣不知她被人偷梁换柱,认贼祖母多年,心中有愧…。”

王爷要丁忧在家替老夫人守孝。

这样的请求,皇上不会不答应,也没有理由不答应。

但皇上也不答应王爷守孝三年的请求。

“镇北王一番孝心,朕心中动容,但你是武将,守孝百日便还朝是规矩,”皇上道。

“规矩不可破。”

王爷作为嫡长子需守孝,二老爷和三老爷虽不是老夫人亲生,却也叫她母亲。

他们一样要守孝。

但王爷是武将,只需守孝百日。

他们两是文官,需守孝三年。

三老爷是假老夫人生的。

二老爷是丁老姨娘所出,丁老姨娘虽然不是帮凶,却也是假老夫人李代桃僵一事的受益者。

两人虽是王爷的手足兄弟,却也是仇人之子。

他们两一丁忧,估计就返朝无期了。

就算能回来,肯定也不会是现在的职位,到时候有外放空缺肯定会被打发的远远的。

两人面如死灰。

可丁忧是规矩,由不得他们不愿意。

早朝散后,皇上回御书房。

之前在含元殿跪着的皇后,又在御书房等他了。

皇上,“…。”

福公公,“…。”

没见过这样挪来挪去跪着的。

看着皇后憔悴的神情。

福公公都有点心疼她了。

不能不心疼啊。

镇北王世子妃要皇上让崇国公老夫人多活些日子。

不论皇后跪不跪,结果都一样。

第六百九十八章 嫌弃

这一遭,白跪了。

但样子还是要做的。

皇上走过去,皇后抱着皇上的腿,苦苦哀求,“皇上,您就怜惜臣妾一回,饶了臣妾母亲的死罪吧。”

皇上脸阴沉沉的。

“身为国母,你要做的不止是母仪天下,还要维护我大齐国法,崇国公老夫人犯的是不赦死罪,你让朕饶了她?”

“她害的是老王爷的发妻,镇北王的生母,你要朕寒他们的心吗?!”

皇后也知道让皇上放了她娘是不可能的事。

可作为女儿,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母亲被砍头吗?

明知道希望渺茫,她也要努力争取。

不仅是自己内心渴望母亲活着,天下人也看着呢。

“母亲她身中剧毒,活不了多久了,她对臣妾的生养之恩,臣妾无以为报,臣妾只想在她最后的日子,尽点孝心,还望皇上成全,”皇后泣不成声。

“母亲亏欠镇北王府的,臣妾来还。”

她来还?

一条人命她拿什么还?!

皇上没理她,脚一用力,就挣脱了皇后抱着他腿的双臂。

皇后扑过来,没能抓住皇上的龙袍。

皇上进了御书房,身后是皇后的哀求,“皇上,您就宽限臣妾母亲些日子吧。”

小公公把御书房的门关上了。

进御书房后,福公公望着皇上道,“皇上,皇后娘娘堵在门口呢,现在就要传镇北王世子妃进宫吗?”

“不如晚些时候叫,正好陪皇上您用午膳。”

嗯。

皇上起初眉头一皱,一抹不悦浮上心头。

再听后面的,顿时阴霾散开。

女儿陪着用午膳,皇上也高兴。

他也不想被皇后影响了好心情,“那就晚些吧。”

“让御膳房多做几个她爱吃的菜。”

“…。”

皇上要宠女儿。

福公公却是为难了。

谁知道镇北王世子妃爱吃什么菜啊?

他只知道镇北王世子妃身边的那小丫鬟爱吃肉包子。

那小丫鬟也要好好拉拢下。

福公公亲自御膳房传话,御厨们一个个面露难色。

不知道镇北王世子妃喜欢吃什么,怎么做啊?

这会儿派人去打听也来不及了。

御厨们问福公公。

福公公道,“我也不知道镇北王世子妃的喜好,要不你们就按皇上和云妃的喜好做吧,做女儿的口味不是随爹,总该随娘了。”

御厨们夸福公公聪明,给他们出了一妙计。

御膳房管事的觉得巴结福公公一点没错,关键时候还得指着福公公给他们掌大局。

只是这大局掌的差点送掉他一条小命。

御膳房管事,“…。”

福公公回了御书房,大半个时辰后,便派小公公去镇北王府传话。

这时辰进宫,约莫聊一两刻钟,就可以吃午膳了。

至于为什么把时间拿捏的这么精准,因为正好可以让皇后多跪一会儿。

是人总难免记仇,太后派人往福公公的药膏里下毒的事,福公公可没忘记呢。

他没法找太后的麻烦,皇后和太后是蛇鼠一窝,找不到太后麻烦,多给皇后一点苦头吃也算给自己出气了。

小公公快马加鞭去镇北王府传话。

小公公赶到的时候,苏锦正歪在贵妃榻上看书。

她信手翻了一页。

碧朱打了珠帘进来道,“世子妃,皇上传召您进宫。”

苏锦的眸光从书上挪到碧朱身上。

“传召我进宫?”苏锦眉头拧着。

碧朱飞快的点头,表示苏锦没有听错。

杏儿高兴道,“皇上肯定是想见姑娘了。”

可我不想见他啊。

苏锦内心嚎叫。

到时候见面了怎么喊?

喊皇上吧,生分了。

喊父皇吧,名不正言不顺。

这样纠结尴尬的场面,苏锦不想遇上啊。

可皇上传召,不进宫说不过去,何况还有一个把她书夺走,拉她起来更衣的心急丫鬟。

这是苏锦身份暴露后,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进宫,杏儿是恨不得苏锦盛装打扮,可惜她现在还不能穿艳丽的裙裳。

虽然苏锦用不着给老夫人守孝,但总要顾着点王府其他人的感觉。

杏儿左挑右选给苏锦挑了套淡蓝色的裙裳,再换了个发髻,然后才出发。

嗯。

福公公算好给皇上和女儿闲聊的时间就这么被杏儿给折腾没了。

福公公没想过女儿家出门是要打扮花时间的。

再加上路上碰到南安王府下聘耽误片刻,御膳房菜都做好了,就等着苏锦进宫传膳。

谢景宸不放心苏锦要陪着一起进宫。

结果送苏锦到了王府大门前,小公公阻拦道,“世子爷,皇上只宣了世子妃进宫。”

谢景宸,“…。”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

他感觉到了来自亲岳父的嫌弃。

看着谢景宸有点泛黑的脸。

苏锦都有点同情他。

有被他爹东乡侯使唤在前,估计以后少不了被皇上使唤。

“有杏儿陪我进宫就行了,你留在府里看书吧,”苏锦闷笑道。

“…。”

御书房内。

皇上在看奏折,时不时的瞥一眼沙漏。

怎么这么大半天了还没来?

福公公知道皇上心急,怕皇上担心,劝道,“皇上放心,知道镇北王世子妃是公主,没人敢再行刺她。”

福公公不提这话,皇上还没往这上面想。

怎么没人敢?!

明知道镇北王世子妃是他和云妃的女儿,不还执意把她送入大理寺大牢了?!

不过有苏锦进大牢在前,刑部尚书才更有理由抓崇国公老夫人。

若不是把人带到刑部,刑部尚书的地盘,估计真没那么容易定崇国公老夫人的罪。

东乡侯揍他时说的话,言犹在耳。

他不知道云妃给他生了女儿,有人知道。

苏锦一再遇险,就是因为她是公主。

想到这些,皇上心里就不是滋味儿。

苏锦从未享受过作为公主应该享受的荣华富贵,却因为公主的身份一再的给她带来危险。

他这个做父皇的怎么弥补都不够。

一等再等,才有小公公跑过来道,“皇上,镇北王世子妃的马车已经进宫了。”

福公公这才劝皇上,“皇上,皇后还跪在外头呢。”

皇后心头堵的厉害。

这是嫌弃她跪在御书房前影响镇北王世子妃的好心情吗?!

第六百九十九章 扎心

皇后气的咬牙切齿。

不过很快,她又感激福公公了,虽然御书房很大,但膈应效果并没有多好。

皇后就跪在门前,没人喧哗,仔细听还是能听到御书房内的传话。

福公公劝皇上看在二皇子和寿宁公主的份上,给皇后一点薄面。

皇后母仪天下,她的母亲犯错被当众斩首,确实太落皇后的脸了。

崇国公老夫人罪不容赦,不能宽恕她,但往后延迟一段时间再斩首,镇北王不会不给皇上这个薄面。

镇北王府假老夫人更可恨,王爷不也留了她一条命。

要说处死,也应该先处死假老夫人,为了荣华富贵杀害胞姐,她更该死。

一翻苦口婆心的劝说,皇上松口了,“就留她再活一个月。”

“皇上英明,崇国公老夫人中了毒,找不到解药的话,也就差不多只有一个月的活头了,”福公公道。

福公公出去请皇后离开。

皇后一脸感激。

宫女把皇后扶回了凤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