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给师爷使眼色。

师爷朝车夫走过去,几乎是把车夫给拖走了,“难得来肃州一趟,我陪你四下逛逛。”

车夫转头看向苏锦,苏锦只笑不语。

车夫,“…。”

世子妃,你不能这样啊。

师爷拉了一个,另外一个直接跟着走了。

卫家登时安静了下来,卫夫人气的站不住,瞪着孙知府,“你…。”

没有了镇北王世子妃派来的小厮,孙知府就不怕卫夫人了道,“这里是肃州,我说了算。”

“等卫大少爷伤好了,就把亲事办了。”

杏儿要说话,苏锦将她拦下。

孙知府一看就是心狠手辣之辈,她们坏他好事,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苏锦望着孙知府道,“镇北王世子妃就这么一个小师弟,他娶亲这么大的事,孙知府就打算在肃州这小小地方草草办了吗?”

孙夫人这才注意到苏锦,她道,“你是什么人?”

苏锦笑道,“我是美人阁二管事。”

孙夫人忙笑开了脸道,“原来是美人阁管事,怎么你和刚刚那两小厮不一起?”

苏锦淡淡道,“我和他们要办的差事不一样,我此番奉命去边关,只是周家的船要在肃州停靠一两日,我闲来无事便一起来了。”

“没想到却是看了一场好戏。”

孙知府脸沉了沉,怪苏锦多管闲事了。

“二管事刚刚那话是什么意思?”孙知府问道。

苏锦坐下道,“卫太医如今在太医院当差,应该不会回肃州了,卫夫人和卫大少爷也要去京都和卫太医团圆。”

“卫太医虽然没有教过我家世子妃医术,但他帮了我家世子妃的大忙,世子妃认了他这个师父。”

“镇北王世子妃恩师这个身份有多重,孙知府应该比我更清楚,卫大少爷的喜宴若是设在京都,多少达官显贵都会亲自道贺,孙知府作为卫府亲家能从中捞多少好处…。”

苏锦点到即止,再瞥了孙知府一眼。

孙知府久经官场,哪能不知道这里面的好处,官升一级不是难事。

只是他为什么要提醒他?

孙知府眸底闪过一抹怀疑。

苏锦手搭在椅子上,状似不经意的手指动了动。

周管事的眼角都在抽搐。

这要好处的动作真是不要太娴熟了。

你可是世子妃啊。

是坐拥日进斗金美人阁的镇北王世子妃啊。

是皇上最最最疼爱的锦宁公主啊。

这动作也太接地气太有损身份了。

孙知府脸沉了沉,没想过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向他要贿赂的,可偏偏,这贿赂他还不能不给了。

卫夫人脸阴沉沉的,她要说话,被周管家打断,“卫大少爷没事吧?”

卫夫人也不想待下去了,没理孙知府,直接扶着丫鬟的手走了。

孙府管事的请苏锦去外头凉亭坐坐。

苏锦去了。

孙府管事的拿了一张千两银票给苏锦。

苏锦笑了一声,“欺负我没见过钱吗?”

“孙知府能不能攀上镇北王世子妃恩师这么根高枝全在我一句话,就用一千两银子把我打发了?”

“你要多少?”孙府管事的问道。

“五千两。”

孙府管事的倒吸一口气,“你未免也太狮子大开口了!”

苏锦淡淡一笑,“管事的跟在孙知府身边,难道没听说镇北王世子妃连太后都打劫吗?”

“我们这些下人出门在外又岂能辱没了她的名声?”

孙府管事的无语了。

难道他做的事不是辱没吗?

孙管事的掏了五千两,“钱给你可以,但你要敢乱说一句话,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苏锦笑了笑,“卫大少爷娶谁不是娶,我和他非亲非故,犯不着和钱过不去。”

拿了银票,苏锦揣怀里,迈步走了。

师爷进来,朝孙知府点头。

孙知府就放心的起身和自家夫人走了。

婚书虽然撕了,但衙门他说了算,重新补一张也就是了。

有刘家大少奶奶在,还怕卫家敢耍花样?

刘家大少奶奶正是卫太医和卫夫人的独女,若不是卫家好姑爷,卫太医的身份也没那么容易暴露。

苏锦进屋,卫家丫鬟小厮都用一种愤怒的眼神看着她。

亏得镇北王世子妃那么信任他,让他做二管事,他就这么吃里扒外的!

苏锦也不解释,去见卫夫人。

卫夫人也误会苏锦了,周管事道,“可否让丫鬟先退下?”

卫夫人摆摆手,丫鬟退下。

苏锦这才望着卫夫人道,“孙知府在肃州只手遮天,卫家靠上镇北王世子妃,孙知府这会儿正怕亲事不成,卫夫人态度强硬,只会逼的他们狗急跳墙,先稳着他们,过上一两个月,这桩亲事自然就无疾而终了。”

卫夫人是气昏了头,仔细一想,正是这道理。

到了京都,还用得着怕孙知府吗?

卫夫人为错怪苏锦赔礼,周管事笑道,“也不用那么急的进京,以免露馅。”

卫夫人连连点头。

第九百四十八章 粮草

从卫府离开后,苏锦就回了客栈。

折扇还给林大少爷了,卫府的事也暂时压住了,她可以心无旁骛的离开肃州了。

把包袱收拾好,等车夫和小厮回来,就能启程,在船上住一晚,明天一早出发。

只是苏锦计划的很好,却算漏了被孙知府收买的车夫和小厮。

在客栈一等再等,车夫迟迟没回来。

反倒把林大少爷等来了,他把苏锦送给他的笔墨纸砚送回来。

苏锦看着他道,“林大少爷这是做什么,看不上我挑的文房四宝?”

林大少爷忙道,“是谢兄送的礼太贵重了,愧不敢当。”

苏锦笑道,“林大少爷把客房让与我,自己反倒险些流落街头,我送一份谢礼又算的了什么?”

“既然送与你了,哪有再还回来的道理?”

林大少爷不肯收。

苏锦道,“不收,那我便扔了。”

林大少爷没见过苏锦这样的,不收都不行了。

杏儿还惦记着林夫人给她家姑娘做媒的事,她道,“林家和卫家关系不是挺不错的吗,为什么没给卫大少爷做媒,让他落到了孙知府的手里?”

林大少爷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

因为这情况有点复杂。

林夫人是觉得卫大少爷人不错,有意结亲。

但卫家大姑娘嫁给了刘家,刘家大太太想把娘家女儿嫁给他,林夫人不同意。

卫家怕和林家结亲了,到时候连累出嫁的女儿不受刘大太太待见…

因为林大少爷没提过自家妹妹,所以不便说这些事,只尴尬的笑着,“家母还没来及下手,就给孙知府抢先了。”

这是林大少爷的搪塞之词,苏锦没信,杏儿信了。

就是因为错失先机后悔了,才会在见她家姑娘一面就赶紧下手,人总是要吃一堑长一智的嘛。

见苏锦把包袱收拾妥当了,林大少爷道,“谢兄这就要离开肃州了?”

“等小厮回来,我就启程了,”苏锦道。

“将来有机会,会来拜访林大少爷的。”

林大少爷有些惋惜。

虽然和谢兄认识不久,但谢兄的谈吐时常让人耳目一新,他已经把谢兄引为知己了。

林大少爷要送苏锦离开。

可惜,苏锦都不知道小厮什么时候回来,又怎么好一再耽搁他。

再者,她和林大少爷也没什么好聊的啊。

待久了,怕露馅。

送走了林大少爷,苏锦继续等车夫和小厮。

一等再等,等的人耐心全无,周管事派人去孙知府询问车夫和小厮情况。

嗯。

车夫和小厮是达到人生巅峰了。

孙知府设宴款待他们,还有歌姬载歌载舞,好不快活。

毕竟被逮住了把柄,不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万一回京说了肃州的事,这亲事想成不容易啊。

知道他们喝多了酒,苏锦就有点担心车夫在醉酒的情况下乱说话了。

周管事派人去接,被孙府的人打发了回来。

到了傍晚时分,孙府的人才把车夫和小厮送到客栈。

车夫烂醉如泥,小厮还清醒着。

杏儿朝车夫脸上泼冷水也没把人泼醒。

杏儿望着苏锦,“怎么办?”

“把他抬进屋吧,”苏锦扶额道。

周管事问小厮道,“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小厮摇头,“没有,一个字也没说。”

他虽然只是个小厮,但酒量非常好。

车夫酒量也不差,喝醉了,倒是说了几句,但没什么问题。

他是美人阁小厮,这次是负责送镇北王世子妃…

就说了这么多,人就晕倒在桌子上不省人事了。

喝醉了还这么警惕,不愧是美人阁的人。

小厮从怀里摸出来一千两道,“这是孙知府给我们的封口费,我和车夫一人一千两。”

这钱,他可不敢收。

周管事接了银票,赏了小厮五两银子,把银票交给杏儿。

杏儿是你给,我就收的主。

周管家道,“世子妃好好歇息,明儿一早出发。”

一夜好眠。

第二天,吃了早饭后,就启程了。

只是刚离开肃州府,周家小厮快马加鞭赶了来。

小厮跑的急,差点和马车撞上,紧紧的勒紧缰绳。

周管家见了道,“出什么事了,跑这么急?”

小厮忙道,“出大事了,朝廷运送粮草去边关的船被人放了火,粮草全烧没了。”

“咱们周家借给朝廷的三艘船也烧了。”

比起船,粮草没了才是大事。

小厮庆幸,他们在肃州停了,不然敌人烧粮草,没得把他们也一起干掉了。

那些烧粮草的贼还不知道走没走,这水路怕是不安全了。

留在船上的小厮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周管事什么时候回来,一得知运粮船出事的消息,就赶紧快马加鞭告知周管事。

周管事眉头拧的紧紧的。

苏锦坐在马车里,是冷笑连连。

把沙子石子运上船,再放一把火烧个精光,神不知鬼不觉。

周管事望着苏锦道,“水路这几日怕是不能走了,虽然赶时间,也不能冒这个风险。”

周家货物不能冒险,镇北王世子妃就更不能冒险了。

苏锦想了想道,“先回肃州府吧。”

小厮望着周管事道,“那批货怎么办?”

“货物事小,船先靠在肃州府吧,”周管事道。

小厮有点懵了。

这怎么可能是周管事的说的话呢?

他可是把货物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啊。

周管家让人掉头回肃州府。

苏锦又住回了那家客栈那间屋子。

回去之后,苏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

本来她也打算让周管家帮她送封信回京都,只是没那么急,如今是不能不写了。

而且这封信事关重大,找个寻常小厮送,苏锦真不大放心。

她想到了林大少爷。

苏锦写好信后,又去了林府。

林大少爷刚得知运粮船在肃州和利州交界处出事的消息,怕苏锦坐船会有危险,没想到苏锦就来找他了。

苏锦知道粮草出事,但不知道在肃州和利州交界处。

这地方挑的好。

粮草出事,这是大事。

肃州和利州都不愿意承担这样的过错,到时候互相推诿,烧粮草一案查起来就更不容易了。

林大少爷望着苏锦道,“谢兄来是?”

苏锦把信拿出来道,“我此番来找林大少爷是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什么事?”林大少爷问道。

“帮我把这封信送到京都,亲自交到崇老国公手中。”

第九百四十九章 送信

肃州距离京都有几百里路,天寒风大,让人家快马加鞭帮忙送信是难为人家了。

但崇老国公四个字就足够林大少爷跑这一趟了。

林夫人虽然舍不得儿子吃苦,也怕这一路进京会遇到危险,但苏锦一出手就送了一方端砚,又给崇老国公送信,足以证明她身份不一般。

林大人被贬,林夫人一直盼着他有官复原职的一天,这送上门来和崇老国公搭上话的机会,岂能错过?

林夫人望着林大人道,“我看还是你去送这封信吧?”

林大人皱眉道,“这怎么行,谢公子托咱们儿子办的事,我去送怎么合适?”

“万一像你一样是给人保媒的,让训儿去给人相看的呢?”

四下丫鬟捂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