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偏爱我们。

一年后,苏重告诉我,我们即将迎接第二个小生命的到来。是的,她怀孕了,我们有了第二个孩子。

我第一次陪着苏重去做产检的时候,她哭得很厉害,小心翼翼地询问我,顾熙,你会喜欢他的对吗?

我忽然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残酷,于是我对她说,对不起,苏重。

 

第十三章 午夜森林(10)

 

第十三章 午夜森林(10)

这么久以来我究竟对她做了些什么,?究竟有多残酷,、多冷漠,才会让这个女人在最幸福的时刻,还要提心吊胆地猜测我的感受?

她是我的妻子,是我孩子的母亲,是我的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却从未给过她哪怕一丝的安全感。

眼泪从她的眼角大颗大颗地落下来,她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那样看着我,怯怯的,温柔的。

一阵深深的愧疚像海浪一样淹没了我,我走过去将她轻轻地拥在怀里。

当然。我说,这是我们的孩子。

然后,我就看见苏重的笑容,像艳阳一样从她含着泪的瞳孔里绽放,仿佛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个黄昏,十七岁的苏重拦住我的去路,她也是这样灿烂地笑着对我说,你好,我叫苏重。

为了迎接第二个孩子的到来,苏重让我带着珊珊回国旅行几个月,算是给就要担负起姐姐重任的珊珊一次奖赏。

我带着珊珊回到中国,从南方出发,一路向北。

珊珊很喜欢看海,三亚的海,、青岛的海,、厦门的海,、大连的海,每一次到了海边,珊珊都会近乎痴迷地望着远处的海平线。

两个月后我们途经Y城,我对珊珊说,这是我的故乡。

珊珊歪着小脑袋不解地问我,爸爸的故乡不是K市吗?

我的心突然尖锐地疼了一下,这导致我沉默了很久,才勉强笑道,是啊,是爸爸搞错了。

Y城的六月,空气有些湿漉漉的。阳光一阵一阵地从潮湿的云缝里透出来,天气总是阴晴不定。

我们在一家靠近河边的旅舍住下,旅舍的老板娘虽然已是六十岁的高龄,但神清气爽的模样看上去却比许多年轻人还要硬朗活泼。

听说她年轻的时候在社区的宣传队工作,老板娘健谈,和我们说起许多往事。她说话的语速很快,字正腔圆,惹得吸引着听众不得不投入在她的故事里。

她说有一次她说起从前在河边巡逻,远远地看见一个女孩子正用打火机点燃了一些什么东西,旁边还站着一个男生看着她发愣。

老板娘说,当时给把我吓得啊,以为那两个孩子是在纵火,赶忙出声喝住,。没想到两个人跑得倒快,我在后面追,还摔了一跤,。幸亏那时候我尚还结实着呢,如果换成现在,恐怕早就要去我大半条命了。

当时的我,因为听了这句话,心里突然就觉得很空落。

对不起。

我用手指无知无觉地摩挲着茶碗的边缘,小声地说。

老板娘爽朗大笑,又不是你害我摔跤,怎么替那两个小混蛋浑蛋道起歉来啦!

我笑笑,埋头喝了一口苦涩的茶水,让我的脸可以隐藏在那淡淡淡淡的茶香里,不把回忆中一张哀愁的脸孔泄露出去。

在渐渐来袭的暮色之中,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个下午,阮云喜从一片钢筋水泥的灰色森林里走出来,走近我。,短碎的头发包裹着一张干净纯粹的脸。

我们站在河边,她点燃了手里的血液检查报告,那团火焰照亮她的眉眼,也曾照亮了我的世界。

云喜,即使是你,也一定无法体会我当时的心情。我遇见你,仿佛捡到一个宝,我失去你,却是失去了一段再重要不过的人生。

在我们分开后,我曾经无数次地想要对自己妥协,想要回去找你,可是,我无法原谅自己犯下的过错。

有些路,走错一步,就注定了无法回头,无论前方是荆棘亦或湖泊,我都要沉默不语地走下去。

你是我这一生最残酷也最温暖的缺口。

我的女儿珊珊,她在我们决定返程的那个夜晚,问了我一个问题。

 

第十三章 午夜森林(大结局)

 

第十三章 午夜森林(大结局)

那一天的绵绵细雨,细致柔软地扑落满窗。

黑暗中,她静静地躺在旅舍的木板床上小声地问我,爸爸,如果有一天我去了很远的地方,我们还是一家人对吗?

是不是我的个子长到160cm高的时候,我们也还是一家人,?就算我不喜欢吃胡萝卜和西兰花,我们也是一家人,?即使家里有了弟弟妹妹,爸爸也还是我的爸爸,妈妈也还是我的妈妈,我们还会是一家人,对吗?

夜晚的凉风就在这个时候无遮无拦地吹乱我的思绪。

一家人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从没有仔细地思考过。是同甘共苦吗,?是血脉相连吗,?是住同一个房子用同一个马桶住东西吗。?

从前的我一直都不太明白。

但是这一天,当珊珊拧着她可爱的眉头,忧伤地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似的。

一家人,就是当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快乐和幸福就会被无限地放大,悲伤和痛苦就会被神奇地消弱削弱。

就是无论走多远的道路,看多少的风景,在某一个时刻还是会忍不住惦念的人。

就是一想起来,心里就会感到踏实的人。

就像我的女儿珊珊,就像我还未出世的孩子,就像苏重,就像你。

你就像我荒无人烟的世界里,最美好也最真实的海市蜃楼。

在我荒无人烟的世界里闪闪发亮着,提醒着我那些透明的温暖,和平静的快乐。

但是我却永远也够不到你,虽然遗憾,但就是永远也够不到。

现在的你正在日本陪伴宫屿参加一场签售活动吧,我来得不巧,没能顺路见一见你。这大抵也是我们的命运,不停地错过,不停地错过。

明天我就要带着珊珊返回英国。

让我在这个星光璀璨的夜晚,好好地同这座城市道个别,也好好地对你说一声再见。

细雨止,天微亮。

就此作别。

我知道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罢了。

谢谢你读到这里

2011年二零一一年年初,L先生从英国归来,我们在街头相遇,远远地看着彼此。

最后是我先调头掉头离开,以一种落荒而逃的表情,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回家后我打开文档开始发呆,眼睁睁地看着窗外的天空由深沉的蓝色变成让人压抑的黑。

然后,不知不觉间,我写下这本小说的第一句话。

“谨以此书,献给L先生。””。

我想我是该为我们彼此陪伴过的岁月写下一些文字,然后,就像书里所写的那样“虽然遗憾,但还是要彼此相忘”。

有些事情总要有个了解。

我尽量以克制的态度来书写这个故事,尽管这样,过程中仍是不止一次地落泪,为那些彼此错过的岁月,也为我们即使相遇,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现实。

因为故事里夹杂了太多自己的秘密,但又不想让任何人看出这一点,所以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时刻。就像从头到尾和自己打了一架。

原本以为到最后会是两败俱伤,头破血流。没想到最后的最后,当经历了无数次“想放弃”的念头之后,我选择了与自己握手言和。

我用书写一本小说的时间说服了自己。

至少说服了自己。

现在我的心情是愉悦的,、释怀的。从《十二盛夏》到《软刺》再到《欢宴》,写小说这件事不仅是我的职业和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对我自己的一次劝说和拯救。写作的过程让我迷茫,、动摇,但写作的结果却让我变得越来越坚定。无论是坚定地生活,还是坚定地相信这个世界上仅存的那些美好和善良。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鹿嘉。她有一个女孩子最该具备的善良,和最为广阔的内心世界。她遭遇过亲情的离去,、爱情的背叛,也遭遇过友情的出卖,但自始至终,她都活得非常“明白”明白。

她懂得原谅人性的弱点。,因此拥有更为丰富更为宽阔的生活。她的内心决定了她的世界。

而我们也终有一天可以做到这样。

我知道你一定可以。

最后,我要说的仍是那一句,谢谢。

谢谢我的妈妈,我的一切荣耀都始于你对我的教养,你是让我想要变得更好更优秀的唯一动力。

谢谢高国强先生,你让我对“家人”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谢谢我的责任编辑编辑王静女士,谢谢你用心读完我的故事,并让它有机会得以出版成书与读者见面。谢谢你对我的鼓励和忍让,也谢谢你对这本书用心的审阅和建议。

谢谢我的朋友,特别是陪我一起战斗着的陈昱,谢谢你和我一起熬过一个又一个孤独地面对着WORDWord文件发呆的时刻。以及即将出国留学的好友刘静婷,谢谢你为了能够让我安静地写完最后几章,担负起了照顾我们家博美犬团团的艰巨任务。(^-^)

当然还有你。

谢谢从这本书的第一页,一直读到这里的你。

因为有你的支持,我才有继续写下去的理由,无论你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你喜欢留长发还是爱穿人字拖,无论你是素食主义还是游戏高手,无论你幸福还是正走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都要谢谢你一路陪我走到这里。

如果你愿意陪我继续走下去,那么,下一个故事,期待你的检阅。

墨小芭

2011?6?30 迷鹿咖啡馆

墨小芭

2011年6月30日 迷鹿咖啡馆

[end]

 

欢宴

 

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人,让全世界的悲伤都不过如此,让所有的爱都一夜苍老。阮云喜在高考结束后,因顾轻决而害死了自己的哥哥阮云贺,而顾轻却没有如期赴约。 从此后完美主义者的母亲大受打击后产生家暴,父亲无可忍受与母亲离异。 父亲决定带着阮云喜出国,但在最后关头云喜选择留在Y城。五年后,云喜到一家出版社做实习编辑,因缘巧合下负责起公司年度重推书籍《鲸世》而与天才画家宫屿结缘。宫屿虽父母早亡,但有着哥哥的爱护而娇生惯养,也生性单纯。 此时,顾轻决也回到Y城,身边却站着熟悉又陌生的少女苏重,他们婚期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