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较的地点放在毓庆宫,一干人等在太监的带领下,低着头小心地走进正殿。鼻子里闻着烧的檀香味儿,脚下踩的是红毯,不由得微微紧张,手里攥着两把汗。听着太监的口令:“肃跪拜”

紧张的时候,不怕动就怕不动,一番动作下来,倒有不少人放得开了。有大胆的抬头一看,皇帝的身后不是常见的字画墙饰,而是拉起了一道明黄色的纱帘,里面影影绰绰的,像是有不少妇人,连忙低下头,心里开始计较了。

乾隆极慈祥地一一问过每个到场考生:“你是栋鄂家的?”、“你是镇国公明海家的老三?”…

毛头小子见总BOSS如此平易近人,情知马上还要被他考问,却都放松了下来。人一放松,说话办事就容易露原形。

乾隆这里已经问到各人读了什么书了,自然不会有人说:“我一个字都不识,就是个盲流…”都说略读过几年书,知道一些道理。

乾隆就开始提问了,先是问了几句四书五经里的话都是什么意思。这是基础题,在这个年月凡是读过书的,都是必须会背的,偏偏就有人背不出来。

乾隆问了句“食、色,性也”让驳一下,就有某贝子免冠拜道:“圣人所言,不敢驳也。”

钟茗一想,可不是么?这是《孟子》里的原话,要怎么驳?

乾隆却气得手抖:“去把《孟子》抄一百遍!”

内牛满面!八旗如此不争气。“那也是圣人说的?!咹?!《孟子?告子》读过没有?”

乾隆越说越生气,干脆自己背书:“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是孟子说的么?”恨呐,其实就是考他们背书的本事的,下面一段话就是孟子驳斥告子“性也”理论的,背下来就成了,结果…

帘子后面,晴儿掩口,兰馨瞪眼,不被要求通读诗书的她们都知道的事情,这些“青年俊彦”居然不知道?!太惨了!太残了!老佛爷一张脸已经气得看不出本色了。钟茗这才恍然大悟…

钟茗很是奇怪,某些好出钟头的家伙居然没有插话?看过去时,皓祯正一脸宠辱不惊的模样站在那里,很是胸有成竹,一副十拿九稳的样子。他是个实在人啊,皇帝没问到他,当然不能抢答,至于围场,皇帝说了要大家争一争的嘛,他已经让了皇帝了,下面的事儿,当然要奋勇争先了。

乾隆抽抽嘴角:算了,不考背书了,改考对对子…

更惨!

这回闹笑话的是多隆…(具体请参照电视剧…)

摇头晃脑,大为得意地说出自己的大作,多隆一脸的笑,等着乾隆夸他。这家伙,憨得可爱!前提是别是我儿子就行!钟茗如是想,不然,当个笑话看也不坏。

如果不雅的词汇,居然敢放到御前说起来,多隆,真是缺人管教啊!凡在尊长面前,要知道避忌,君你长辈尊者的名讳不可直言,不雅的词句也不能说的,实在非说不可,也要想个文雅一点的替换词才行。

乾隆扭曲着脸,一声怒吼:“你都学了这些东西?叉出去!”

皓祯的对子挽回了乾隆的面子,乾隆笑着真点头,看向他的目光都是慈祥的。

钟茗目送多隆离去,心说:多隆,其实,你是暗恋着皓祯的,对吧?绿叶做得如此彻底,还敢否认你就是那个传说中为了达成他的心愿,让他人前风光无限,无私丑化、矮化自己以衬托出他的光辉伟大的…圣母么?!

结果自是一目了然,在众多脑残身残的配角的无私衬托下,富察氏皓祯脱颖而出。钟茗傻眼了,还是兰馨道:“一切自有老佛爷、皇阿玛、皇额娘作主。”

再问。

“女儿,还是觉得不要那么显眼的人为好,”揉揉衣角,又小声道,“闻说,他们家子息不繁…”红着脸,不说话了。

乾隆摸着下巴,还没说话,老佛爷先说了:“这可不太妥了!”

乾隆道:“子息繁茂,在母不在父。”也不能怪他,实是此时挑不出像样的人来了,他又不想让兰馨远嫁蒙古。横看竖看,皓祯还是很能看的,于是便觉得是小女孩儿眼力不够,怪不得自来有父母之命的说法!

兰馨以下不乐,却也无法,低头装羞涩。钟茗心说,看来,要用别的办法了。

老佛爷对乾隆道:“看来,咱们兰儿不放心呢,你总得让闺女看得见他的人品才行。”

乾隆最看重什么品德?答案是忠!

于是,便有了经典的御花园有刺客这一狗血乔段!刺客出来的时候,乾隆与钟茗、兰馨正坐在一桌上,没敢请老佛爷怕她老人家受了惊吓。钟茗条件反射地站了起来:“护驾!”然后不等再条件反射地逃命,她反应过来了,紫禁城从建成到变成故宫,钟茗只知道有两次著名的治安事件,一是明嘉靖险被宫女勒死,一是清嘉庆被天理教把箭射到宫匾上。又有剧情作支撑,再一想乾隆头一天把五阿哥等人派了差使去巡视丰台大营,就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一拍桌子对着一群乱嚷的宫女太监呵道:“都给我闭嘴!碍手碍脚的滚到一边去,少裹乱!不许让刺客趁乱跑了!高无庸去宣侍卫!染墨,去慈宁宫看看老佛爷那里的情况,小凌子,去通知各宫看好门禁!”一面把乾隆与兰馨等推到侍卫身边。兰馨也醒过来,一手拉着乾隆,反身抓着钟茗的手,跌跌撞撞地往侍卫堆里跑。

乾隆笑着一手握着兰馨一手握着钟茗,用力捏了一下:“无妨,只管看。”

兰馨脸都白了:“皇阿玛!”声音出奇地大!

她的力气怎么掰得过乾隆?钟茗心中暗笑,一面也用力帮着兰馨拉他:“快走!”两个女人一齐用力,乾隆又不想真的跟她们拔河,被她们连拉加扯,险些栽个大跟头,模样很是狼狈。

“护驾!”根据原则,警察总是在最后一刻出现的,皓祯胳膊带伤地“擒”住“刺客”的时候,大队人马也杀到了,钻在桌子底下避难的人也灰头土脸的爬了出来。

皓祯算是白受伤了,乾隆被妻女扯得头都晕了,压根没看到他的精彩表演,兰馨只关心她阿玛额娘,都没往他那儿看。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乾隆才想起来这次宴会的初衷来!苦笑着赞了皓祯,赏下手书的“文武双全”。又欣慰,觉得自己这丈夫、这父亲,还是做得很成功的,老婆女儿还是很向着自己的。

他还没得意完,找碴儿的来了。

乐克同学感念皇上的知遇之恩,兼之上次上书,乾隆非常大度地纳了谏,让他更是感激涕零,发誓以历史上有名的诤臣为榜样,努力鞭策乾隆就是有错挑错,小错说成大错,大错说成要亡国,没错鸡蛋里挑骨头争取把君臣二人打造成大清朝的李世民与魏征。

得知乾隆自己出了烂招,居然在御花园里命人假扮刺客,他火了你不能这样做啊!这不是自己带坏头么?!哪个英明君主会玩这样危险的游戏的?!拿自己不当回事儿的,前明倒是有个朱厚照,下场跟豹子玩儿,你想跟他一样啊?!皇帝,你堕落了!

还有,为了你的安全着想,也不能这样啊!万一下一回来了个真的刺客,大家当是你逗着玩儿的,不管你了,怎么办?周幽王是怎么死的?不要当放羊的小孩啊!

乾隆那个悔啊!跑到坤宁宫接着骂乐克。钟茗正色道:“他说得有道理,皇上还是告诉大家,派人装刺客的事儿,再不会干了比较好。再谕示一下侍卫们说以后都不会再命人假扮刺客了,以后要有同样的事儿,只管下死力去抓!”

“紫禁城里怎么会有刺客?”乾隆不想再认错儿了,更加不愿相信自己的地盘上会真的发生这样的治安事故。

“祖宗定刑法,原也不是说天下人都会犯法的,不过是防患于未燃。”

乾隆神色一肃:“正是!你说的是,防患于未燃,乐克也是为朕好啊!”命比较重要,乾隆回过味儿来了。

被骂了,还得捏着鼻子继续表扬他!谁让自己出了昏招呢?

乐克也知趣,上了一道折子表扬乾隆知错能改,把乾隆又给噎得吃不下饭。接下来,他三天一本,致力于让乾隆继续吃不下饭,以防止乾隆中年发福有害健康。

乐克把乾隆嗝应得够呛,乾隆还舍不得打发了他,说到底,这样一门心思为皇帝着想的人还是少了点儿,没办法,继续捏鼻子忍了吧!

可这么忍着也不成啊,皇帝也要喘口气啊,但是又不想伤了忠臣之心,乾隆犯愁了。

乾隆被乐克折腾得没脾气了,也折腾得受不了了,私下里抱怨:“这家伙也太较真了!”

钟茗低头一笑:“不如调了他的职。”

第37章 御史的妙用

乾隆被乐克折腾得没脾气了,也折腾得受不了了,私下里抱怨:“这家伙也太较真了!”

钟茗低头一笑:“不如调了他的职。”

乾隆脸色一沉:“这个不是你该说的话。”

钟茗猛一抬头,脸上有些僵硬,对上乾隆的目光,心里“咯噔”一下,坏了!后宫不得干政,便是要求情什么的,也没有说得这么直白的!以后可要小心了,真是要命,此刻钟茗才发觉自己一直以来觉得装得挺像那么回事儿的,到底瓤儿还是穿来的,会有与土著们不同的地方。刚强如那拉皇后本尊,对这样的事情也不敢强硬的,自己便是知道剧情,心情太急,也不可露了形迹,否则不用等剪头发,自己就要玩儿完。遂强笑道:“皇上这几天心情不好,人都瘦了,再好的人,也不能…再者,老佛爷可是问了好几回了。”

“你不懂这些事儿,他先上书,朕就调开了他?只要他是官,就能上书!”乾隆这才缓了脸色,恨得牙痒,乾隆还是保存了一点理智,况且,他内心里也不是真想调了乐克的职,还是知道乐克是个不错的御史的,只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钟茗这才小心地说:“那就给他找点儿事做,让他有得忙,御史可不是专管挑皇上毛病的官儿…想来他是个较真儿的性子,不如”

“嗯?”乾隆不高兴了。

“让他背地里看看那些孩子怎么样,既他这个人都挑不出毛病来了,这样的人品,也不会错待了两个丫头,把兰儿和晴儿嫁过去,我也放心了。”

“额驸?不是已经让人去相看过了么?”乾隆不解,为什么皇后会对这回选额驸的意见这么大。明明是个看着很不坏的孩子,家世让乾隆满意,本事也不坏,还未闻劣迹。

“那哪作得准?明面儿上的事情,自然是光鲜的,没进宫的时候,家里给哥哥定亲,连对方街坊邻居都打听过了。现在只是让果郡王去硕王府喝一次茶,果郡王再慧眼如炬,又能看出什么来?我还是觉得硕王家透着奇怪,弄个舞女封侧福晋,除了两个上了玉牒的嫡、侧福晋,余的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按制亲王得四个侧福晋的。”

“以前他倒是每次指婚都推的…”乾隆沉吟道,“可见是个疼老婆的,家风如此,兰儿嫁过去,必是过得舒心的。”乾隆越发觉得皇后奇怪了。

“这辈子,能嫁几次女儿呢?况且,兰儿自幼在我身边长大,想着她要嫁了,我是又高兴又不舍还担心,凡事恨不得一天翻它个十遍八遍的才略安稳些。难道皇上没这样的心思么?这几日我冷眼瞧着,她更喜欢能上得了战场的,觉得那样有担当。干脆就让乐克去暗访一下,不让硕王府知道,回来一报,大家都放心。

乾隆好像明白钟茗的意思了,脸也开了,不再认为钟茗这是对朝事指手划脚了:“说到底,你说乐克,就是为了让朕调他给你查女婿?也好!朕瞧兰儿似是不大中意硕王府的世子,若乐克都说好,她可没话说了。也给乐克找点正事儿做!”乾隆的慈父心情回来了,现在觉得皇后的主意挺好了,正好让乐克且不要来找朕的麻烦了。

“皇上圣明。”我等着看乐克的奏折上来的时候你变脸的样子!钟茗不知道那假贝勒和白吟霜是什么时候GD上的,只是算算时间,仿佛他们XXOO的那一天是下雨的?前阵子刚下了几场雨,再往后,天气更冷,只会下雪了。只怕此时早已在一起了,也罢,由他们去吧,自己做的事情,便要自己负责。这回没有所谓“公主倚仗皇权强行在一对相爱的人中间横插一脚”,看看你们能不能修成正果吧!这假贝勒既然没胆子公然说自己已有个“唯一的爱”,那我来当一回好人,替你挑出来!甭想一面借着公主带来的世俗荣光,一面又恨这荣光不能给你的白吟霜了,咱不倒贴了!我家闺女,不给你们的“爱情”当牌坊!

次日早朝,乾隆独留下了乐克:“你这几日都忙些什么呢?”

“奴才不过谨自修身养性。”

乾隆心里直抽抽,你要是修身养性,那就是朕的造化了!偏偏你修养到朕的头上来了!

“朕这里正有件事情要你去办。”

“恭听圣上吩咐。”

“不用这么严肃,朕这里有些人,你去给朕暗暗查查,可有不法、不妥之处,从严检查!一定要仔·仔·细·细·地查,一件小事也不要放过!查完了,给朕奏来!”

“嗻!”乐克一甩马蹄袖把身子扎了下去。

“跪安吧。”

直到乐克退出养心殿,乾隆发现似乎有什么事儿不对劲儿。仔细一想,没什么疏漏了,为了怕乐克这个呆子的行止不小心漏了底儿,让人看了出来,他特意没说这是为挑额驸而办的政审,还把皓祯的名字搀到一堆候选人里。乾隆便把这一丝疑惑丢到一边儿,很欢乐地看着乐克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四处出动再无精力鸡蛋里挑骨头地跟皇帝作对。

乾隆说的是“给朕奏来”,不是“给朕密奏来”,乐克按着名单,一个一个查下来,把证据都捏到手里了,在大朝会上突然发难了。

少说了一个字引发的惨案…

诸王公之子,犯事儿的还真不多,不过是些纨绔习气,不太求上进之类。天子脚下,有点眼色的都不会闹出惊天大案来,虽然仗势欺一下人是难免的。乐克虽瞧不上这样的作为,还没到拿他们说事儿的地步,这样的事儿多了去了,乐克也无力了。乐克把他们算作一堆,泛泛批评为“不求上进,只知靠父祖余萌,不思报效朝廷”云云。

最出彩的两人,一个是贝子多隆,一个是贝勒皓祯,他们是乐克火力集中的对像。多隆么,斗鸡走狗、调戏一下歌女,乐克当他是寻常,甚至还有一点点欣赏了至少在乐克的查访记录上,多隆一不吃霸王餐、二不当街咆哮、三没调戏良家妇女!至于被调戏的那个歌女,圣贤书读多了的乐克一撇嘴,哪有规矩人家的姑娘出来抛头露面的?!养家糊口也可以做女工针线度日的吧?大户人家也有帮佣而非卖断终身的丫环,乐克家里就有这样的丫环。俗话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前程不是更光鲜?再说了,她进京才几天,就引得两个王公子弟为她争斗?乐克眼里,或者说,大多数人眼里,歌女绝不如婢女体面干净。(某肉按:乐克古板代表当时人的一般观点,没想到卖身为奴婢伺候人不如自己当老板卖唱自由。)

但是多隆打死人就不对了!现在这世道,失手打死个家养的奴才还要受点罚的,何况打死的不是他家家奴!不可原谅!光天化日地行凶!生生把旗人的名声给弄坏了!参他!

皓祯就更混帐了!居然把个热孝期的女子收为外室!富贵人家养几个外室,本是寻常,可他养的是什么?!不知廉耻啊!帽儿胡同的四邻都说了,里面住着个戴孝的姑娘,小模样儿长得挺标致,就是有些奇怪,每次一个穿着很富贵的年轻男子来的时候,小院儿里就欢歌笑语的,还有使的人拎着酒食进去,很不像个守孝的样子!

乐克有幸冒着初冬十月夜晚的寒冷,偷听了一耳朵唱的小曲,心里把两人骂个狗血淋头,妆成便是笙歌酒醉,淫-词-艳-曲!不文不白,亏得个孝中女子有脸一天一天地唱!净是说着有情无情的,你守的孝呢?你爹呢?亏得被皇上称赞为“文武全才”的祯贝勒能不厌其烦地听着一遍又一遍的!

乐克好想哭,呜呜,八旗子弟,都堕落如此了么?怪不得皇上要我暗访,皇上圣明!一定是皇上也发觉了年轻一辈不好的苗头,要下力气整顿了,皇上圣明!整死这群不争气的东西!乐克打了个喷嚏,一跺脚,回家写奏折去了。

弹弄着月琴,她最喜欢在灯前酒后,为他唱一首《西江月》:“弹起了弹起了我的月琴,

唱一首《西江月》,你且细听;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照人静!

弹起了弹起了我的月琴,

唱一首《西江月》,你且细听!”

他听着这首歌,深深的凝视着她,长长久久的凝视着她,知道她是这世界中,自己唯一能看见的人了。

以上黑体,摘自原著,乐克同学就是被它荼毒了耳朵心生怨念的。

这对男女,都不是好东西!尤其是皓祯,你辜负圣恩啊辜负圣恩!年轻轻的不学好,腥的臭的都往怀里扒拉!

朝堂上登时炸开了锅!谁不知道当今皇上最重孝道?富察皓祯,你惨了!至于多隆目前没资格上朝,非常配角地被大家遗忘了(所以说,当个配角,除了会被炮灰这样的悲惨经历之外,也还是有一点福利的)。硕王的脸立时变了,说话的是乐克,近日来有名的铁面御史,硕王还真相信乐克的人品。如果皓祯此时在他面前,估计他要老当益壮地先劈头盖脸抽一顿这个混帐儿子了。硕王赶紧跪下,脱冠谢罪。

乾隆也傻了!他终于想起来自己最近一直觉得不对劲的事情是什么了!乐克是言官啊!有什么就非要捅出来不可的!乾隆僵笑了一下,伸手在御案下狠拧了一把自己的大腿:“退朝!乐克,你留下!”

最后一个人退下了,乾隆麻利地从御座上蹿了下来,绕着乐克打转:“乐克啊乐克,你啊你!你怎么就不多动动脑子?!”伸出来指着乐克的食指直打哆嗦,“你怎么在朝上说这个?!”

“回皇上的话,奴才说的句句属实!”

“那也别在朝上这么说啊!哦,八旗新一辈儿,都是这么个玩艺儿!你不是打朕的脸么?!你不会想一想,密报给朕?!”

“皇上要奴才暗访这年轻一辈的行止,不是要整顿八旗?”乐克也傻了。

乾隆一愣:“那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弄好的,事缓则圆你知不知道?”看着乐克不赞同的脸,乾隆怒了,喷了乐克一脸的‘龙涎’,“治大国如烹小鲜!懂不懂?”

乐克想了想,这句圣人之言他明白了,也不伸手拿袖子擦擦脸,一个头磕下去:“皇上圣明!”

乾隆无力了:“罢了,你跪安罢。”

“嗻~”

“今天朝上皇帝又发火了”,被当作头条新闻报到了慈宁宫,正在陪老佛爷的众人摸不着头脑,皇上又有什么要发火的啊?忻嫔一看庆嫔[皇上昨天翻的是你的牌子吧?]

庆嫔瞪回去[昨天皇上还挺高兴的,再说了,今天朝上有事儿让不高兴跟昨天翻我牌子有什么关系?]

老佛爷上了心:“到底是为了什么?!”

钟茗低头理理袖子,唔,灰鼠皮的旗袍做得不错兔毛的滚边镶得可真匀称。

养心殿的小太监哭丧着脸,他本是被打发过来跟老佛爷说皇上要晚点过来的,不成想被逮住了当贼审:“是左都御史乐克(升官了),没事儿又参了一本。”

“他不是消停好几天了么?”老佛爷也纳闷,乐克怎么又来了?

“他憋着坏呢,今天一本,把年轻一辈儿在京的,一竿子全打翻了…”小太监只得细细说了早朝上发生的事情。

众妃嫔听得直了眼,兰馨不屑地撇撇嘴,晴儿还是低眉顺眼的样子,可是眼里也是透出“一群草包”的讯息。

乾隆跨进慈宁宫的时候,满屋妃嫔已经散了,钟茗还是雷打不动地陪着老佛爷说话,与老佛爷一起边处理宫务边让两个公主见习。

乾隆一进来,看到兰馨晴儿都在,有些羞赧:“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要不是命乐克暗中查了一回,朕都险些要吃了闷亏!你们放心,这回,朕一定给你们挑个靠得住的额驸!”

老佛爷温言道:“皇帝也不要太着急,谁也没有怨你的意思,你想的还是很周到的嘛!要不是派了乐克,咱们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现在,指婚的旨意还没下呢,你也没说就挑中了那些小东西,虽说外头都多有猜测,咱们可没明着说这是选额驸!一下儿看清了人品,免得孩子受苦,这不正好?”

乾隆缓过脸来:“这个富察皓祯,在朕跟前装得倒好!转脸却是另一种样子!谁不知道朕屡次召见年轻的孩子为的是什么?他既上赶着表现,就该明白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居然还敢…罢了,不说这些,免得污了皇额娘的耳朵!朕必重罚他!”又看着兰馨道,“西征大军明年回还,必给儿一个青年俊彦!”

次日,乾隆下旨申饬了被乐克点名的寻常纨绔,命在家读书,年后他要亲自考较学问。然后是重头戏:“贝子多隆,白日行凶,殴伤人命,其罪难饶,然念其幼失怙恃,从轻发落,着降为承恩镇国公!罚俸一年!”

“硕亲王世子皓祯,行不义事,乱人伦法度,着革其贝勒衔去世子封号,闭门思过!硕亲王岳礼,教子无方,降为郡王罚俸三年!”

乾隆对着硕王府下了狠手了,连硕王都罚上了。他本意属皓祯为额驸的,皓祯的行为简直就是在乾隆的龙脸上抽了个响脆的,能不恼么?皇帝要面子,乾隆死要面子,光是在竞争当他女婿期间做下这样的事情就够让他恶心的了,乾隆还要在全天下人面前争面子,证明满人不是野蛮人,偏偏皓祯弄了个热孝女子当外室,要再选他当额驸,这不是证明皇帝根本不在乎这样毫无廉耻的事情么?不就是让汉人说满人不讲究么?嘴上说着满汉一家的清朝皇帝,对于满汉分野,比所有人想像得都更重视。

罚也罚了,看不顺眼的也关了,乐克也向他承认这回是皇帝考虑得更周到以后有这种事情全听皇上的,乾隆这才顺了气儿。正准备和和美美过日子呢,闹事儿的又来了!

却是富察皓祯又闹腾了起来。

“硕郡王也是个混帐东西!亏他还姓富察!连个儿子都管教不好!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宅都不宁!无能!朕的旨意刚下了三天!三天!他就敢再闹!”乾隆几乎要咆哮了,看着眼前的几个人,他更觉得羞恼了,越发迁怒到硕王府了。

第38章 终结梅花烙

“硕郡王也是个混帐东西!亏他还姓富察!连个儿子都管教不好!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宅都不宁!无能!朕的旨意刚下了三天!三天!他就敢再闹!”乾隆几乎要咆哮了,看着眼前的几个人,他更觉得羞恼了,越发迁怒到硕王府了。

乾隆在养心殿东暖阁里大发雷霆!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倒回一点点

乾隆处置完硕王府,当天下午,傅恒就谢罪来了。他是保和殿大学士,且位次居于诸大学士之首,乾隆的圣旨一下,他就知道了。虽然两家早已分门立户,但是不管硕王府做了什么事,只要是姓富察的,傅恒就要担一点舆论的风险,何况,硕王府与傅恒的忠勇公府、傅恒之兄富文继承下来的一等承恩公府俱是富察氏里混得极好的,平时相互帮衬一下也是有的。

乾隆如何会怪他?温言抚慰了一番。傅恒仍是不大放心,乾隆自是千好万好,然而富察氏立族至今,凭的不只是扎实肯干、几代人忠君上进,还有谨慎求全、安守本份、不恃宠而骄、不乱树敌。和安公主还好说,那位和宁公主可是那拉皇后抚养长大的,那拉皇后虽然算不得阴险毒辣却也绝称不上是个大度的人,怎么说也要解释一下才好。

傅恒委婉地表达了对于两位公主的欠意,表示一定会督促硕王府一干人等老老实实改造、重新做人,至于自家跟硕王府早已出了五服这样的事情,傅恒一既没有提。

乾隆直接让傅恒回去依旧当他的差、办他的事,还让傅恒的夫人明天递牌子陪着和敬入宫来跟老佛爷说话。傅恒的心放下了大半,谢恩跪安了。

第二天,和敬果然陪着傅恒夫人进宫了,钟茗心知肚明,也觉得好笑,本是硕王府的事情,公爵府上大可不必太过小心了,言谈之间与平常无异。兰馨与晴儿也没有迁怒到李荣保一支头上的意思挑额驸的时候早把各候选人的背景背得烂熟,知道两家现在不是八竿子打不着也是要打个五六七竿子才行的,实在没有迁怒的必要。钟茗私心里也不想跟富察家结怨,没事儿给自己找这么个敌人,跟找死也没什么大区别了。老佛爷还很是安慰了傅恒夫人:“可怜的,都是被皓祯那个东西闹的!与你们很不相干,听哀家的,回去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日子,只不要再理那家不着调儿的东西!”

傅恒夫人起身应道:“嗻。”

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只是夫人进宫请安的同时,傅恒依然有些心神不宁。乾隆看在眼里,心下难安,晚上与老佛爷报备了一下之后便招呼了钟茗且在养心殿后殿东耳房里,次日清早,先到前殿东暖阁里坐着,待散朝,拉个帘子与傅恒见一面。钟茗心说,你对富察家还真是上心呐!你越这样,我越发不能得罪他们家了,真是…作为继妻面对这样的情形,实在是尴尬,仍是应了:“大学士就是太小心了。”又小心眼儿地腹诽乾隆,李荣保儿女十几个,都是孝贤手足,你偏对傅恒最好,有JQ啊有JQ!这么一埋汰乾隆,钟茗心里好受多了,又觉得人家傅恒一好好的真正“文武双全”自己这么YY太不厚道。

乾隆很欣慰:“也正是他这份子小心,才能固守至今。”眼中透着怀念。

钟茗道:“岳礼家的儿子真真可恶!自己德行有亏不说,还要连累长辈宗族!”

乾隆深有同感:“正是!很该开导开导!前日忘了开导他二十大板,朕真是后悔!”

“二十大板都是轻的!”钟茗怒道,“皇上想想,若不是乐克感念君恩,查得仔细,让他蒙混过去了,会是个什么情形儿?到时候指了婚,公主在他们家受了委屈,咱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敢让皇家吃这样的暗亏,他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乾隆的脸黑了!女儿嫁了出去,就算自己不要老脸了,承认选错了人,女儿下半辈子怎么过?真要为这样有伤风化的事情惩治了额驸,让女儿难堪么?竟是豆腐掉进灰里,吹不得打不得,还得捏着鼻子认了。

和离?寻常人家和离都要被说闲话,何况皇室?自打入关后,爱新觉罗家标榜礼法,就再没有过女儿再嫁之类的事情!好好的女儿,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他们家最好小心了!”听到乾隆这么说的时候,钟茗乐了,被乾隆惦记上,那可真是惨了。

第二天,钟茗坐在东暖阁里等散朝。琢磨着呆会儿表演一下认准了硕王府要报复的爱心母亲也就行了,顺便展现一下自己不连坐的宽广气度也就够了。不成想,这一天,朝会上还真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