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妈妈见若云愁眉不展,柔声安抚道:“小姐不用着急,吉人自有天相,叶姨娘不会有事的。”

但愿如此吧

若云无言的点头。这等虚无空洞的安慰之词,虽然没什么作用,可听进耳中,总是舒服多了。

香菱建议道:“若是小姐实在忧心,要不,吃过晚饭之后便去探望叶姨娘吧”

出的是什么馊主意?真想彻底恼了齐氏么?

许妈妈正待瞪眼,旋即想起昨晚的情景,勉强按捺住,改用温和的语气反对:“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天色已晚,说不定老爷已经去了。小姐再去只怕不太方便。”边说边冲香菱使眼色。

香菱一愣,接收到许妈**暗示,连忙改口:“都是奴婢考虑不周,许妈妈说的是。这个时候太晚了,小姐去真是不方便呢还是白天再说吧”

若云哑然失笑,许妈妈果然学聪明了许多,这一番说辞入耳多了。

也罢,只要无性命之忧,倒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去探望。

这些日子,她得好好表现,不要再触怒齐氏才行。毕竟,齐氏才是她名义上的母亲,她若是一味的关心叶姨娘,齐氏定会对她凉了心,日后在府里的日子就难过了。

“行了,你们说的我都知道,我不去就是了。”若云淡淡的说道。

许妈妈顿时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几天,若云每天都派兰初去叶姨娘院子里探望,带回来的消息却是不太妙。

叶姨娘的头痛之症并没有缓解多少,针灸止痛,最多维持半日,然后便还是时不时的疼痛。叶姨娘每日进食极少,瘦弱了不少。

好消息是,沈霖的怜惜之心似乎被勾了起来,隔三岔五的便去叶姨娘屋子里探望。就算不留宿,也总会去看一看。

对叶姨娘来说,这样的恩宠时光,已经好久好久没有领略过了。反而比原来有精神开心的多。

听到这样的消息,若云只觉得心里很是酸楚。

后院里的女子,命运都是如此。喜怒哀乐都系在一个男人身上。若是遇到薄情寡义的,也只能暗叹自己命运不济。

于此同时,沈宜莲和沈宜蓉对若云的态度却渐渐微妙起来。

叶姨娘受宠,必然会影响到岳姨娘和王姨娘两人。想来,两人都在女儿面前发过牢骚,因此,对着若云的时候隐隐的透露出冷淡和敌意。再不复往日的亲热随和。

若云再一次感受到了姐妹情谊的脆弱。

流着同样的血,同是沈家的女儿,可彼此之间的情意却淡薄的可怜。平日里倒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和睦客气。可一旦发生了些许小事,便会表露无遗了。

反而是沈宜芳,淡定自持,和往日无异。到底是嫡出的小姐,并不介意哪个姨娘更受宠爱。

齐氏牢牢的占据着沈家主母的位置,沈宜芳是最娇贵的沈家女儿,不管叶姨娘是否能重新恢复宠爱,都对她无任何影响。

看来,看人果然不能只看表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此话一点不假。

若云无暇顾及姐姐们的心思,心里反复盘算着该如何找齐氏张口请求另请大夫的事情。

李大夫诊治了约有半个月了,可基本上没什么好转。估摸着这个时候张口,也不会显得突兀了。

明天是休息日,不用上课,趁着请安的时候说最好。

散学之后,若云没有回自己的院子,领着香菱便去了叶姨娘那里。

叶姨娘果然清瘦了不少,下巴尖尖的,一双眼睛倒是明亮如秋水。一身素白的衣衫,更显楚楚动人。若云去的时候,她正在做着一双鞋。

见若云来了,叶姨娘喜出望外,想起身相迎,却被若云及时的阻止了:“叶姨娘,你好生坐着休息。”

待看清楚叶姨娘手里拿的东西,若云不由得抱怨道:“生病了就该好生歇着,这些事情让丫鬟婆子们做就是了。”

叶姨娘微微一笑:“我整日里闷在屋子里,实在无聊的发慌,随手做些事情打发时间罢了。”

若云撇撇嘴,不予置评。

那鞋子尺码一看就知道是男式的,看来定是做给沈霖穿的。

也罢,只要她自己喜欢,就随她好了。好不容易博了些沈霖的关注和宠爱,叶姨娘的欣喜和激动实属正常。

丫鬟们自动自发的都退出了屋子,方便母女俩说些知心话。

“你这几日感觉如何?头还痛么?”若云关切的问道。

叶姨娘掩饰的一笑:“我已经好多了。”心情肯定是好多了。

若云叹了口气:“在我面前,遮遮掩掩做什么。李大夫治不了你的病,我便去求太太给你重请一位来…”

“不”叶姨娘不假思索的反对:“太太对我已经够好了,若是再张口做这么多的要求,岂不是不识好歹?”她不能让女儿受这份闲气,更不忍女儿为了自己惹恼了齐氏。

若云洞悉她的心意,心里感触良多,脸上却丝毫不露,笑着安抚道:“好好,都听你的。”心里却打定主意,明天一定要去求齐氏不可。

这头痛之症不知因何而起,就这么拖下去,可是大大的不妥。

叶姨娘见若云如此乖巧听话,心里颇感安慰,眼里满是温柔之色:“你父亲这些日子常来看我,说起来,都是你的功劳呢”一想到女儿为了自己特地去门口等沈霖,这等勇气和孝心,真是羡煞旁人。

如云知道此事定然瞒不过叶姨娘,抿唇笑道:“这哪里是我的功劳,分明是父亲心里惦记你,才会常来看你。”

叶姨娘苍白的脸颊飞起一丝红云,嗔怪的看了若云一眼:“居然拿我开心。”被女儿这么一打趣,脸皮薄的叶姨娘还真的有点招架不住呢若云见状,顽皮心大气,笑吟吟的继续说道:“我可没说假话,我确实去求父亲了。不过,父亲若是心中没有你,就算我说的再好听,他也不会来。既然他肯来,而且是一来再来,说明父亲还是很在意你的。”

叶姨娘的脸红红的,却是抑制不住的欢喜和高兴。

若云说的有道理,这至少说明了沈霖并未薄情到那等地步。他的心里,还是有她的。

哪怕只是一点恻隐之心,哪怕只是念及往日的旧情,她也知足了。

只要他肯来看她就好…

“娘,”若云软软的喊道,悄然握住了叶姨娘稍显冰凉的手。

叶姨娘不是第一次听到若云这样喊她,可每听一次,心里便觉得无比的温暖舒适,不由得轻轻的嗯了一声。反手将若云的手握紧。

若云看着叶姨娘略显苍白消瘦的美丽脸颊,轻轻的说道:“请恕孩儿直言。这院子里,多的是貌美的年轻女子。你若是整天愁眉苦脸,父亲定然不喜欢,自然会来的少了。趁着这次父亲常来看你的机会,你好生的哄哄父亲。以免父亲再次疏远冷淡你。你们曾拥有过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只要你想些法子,定能笼络住父亲的心。”

叶姨娘没料到若云居然会说这些,不由得愣在当场。

若云说的没错,她生性温软木讷不擅争宠,既不如岳姨娘诗才出众气质过人,也不如王姨娘八面玲珑能言善道。空有惊世美貌,却日复一日的失去了沈霖的欢心。

沈霖的身边,多的是新鲜面孔美貌女子。在不久之前,还有人送了个美貌的舞姬过来。听说,那舞姬生的妖娆丰满,跳起舞来勾魂摄魄。男人哪里能抵挡得了这样的诱惑?

相比之下,她却是乏善可陈…

若云轻叹口气:“这些话,孩儿本不该多嘴,只是,孩儿实在不忍心见你日日孤单。这满院子的女人,眼睛都在巴巴的盯着父亲。你若是不使些功夫手段,怎么能博得他的欢心?”

叶姨娘低头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七十四章对答如流

若云也不催促,只静静的陪着叶姨娘这么坐着。

半晌,叶姨娘才低低的说道:“我…不懂得如何讨男人欢心。”

这说的倒是真心话。她本是小家碧玉,虽然识几个字,却谈不上有什么文采。这一点是远远不及岳姨娘。而论精明能干,又远逊于王姨娘。更遑论歌舞乐器,这些是样样不精通。

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会做些女红针线之类的。可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长处。但凡是女子,哪有不会这些的?

再加上她生性害羞腼腆,不善言辞,也难怪沈霖只宠了两年便渐渐的没了兴致。

若云见叶姨娘一脸自卑,暗暗心痛不已,柔声安抚道:“这些事情本来谁也不会,还不是慢慢的琢磨出来的。父亲每天在外忙碌,回来之后必然疲乏,你只想着如何让他轻松愉快些,父亲定然觉得舒适。”

简而言之,就是把沈霖伺候的舒舒坦坦的,他自然会一来再来。

叶姨娘红了脸,忍不住笑了:“你这丫头,年纪不大,从哪里学来这一套一套的。”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呢…

若云垂下眼睑,掩住眼底闪过的落寞。

她跟着萧婉君这么久,自然是从萧婉君那里学来的。

世子身边的女人这么多,想独占鳌头不知要花多少心思。萧婉君便是凭借着温柔可人善解人意博学多才稳稳的站立了脚跟。她是萧婉君的心腹丫鬟,光是每日看着也学会了不少…

叶姨娘不知道若云的复杂心思,愣愣的坐在那里想着心事。母女两个各怀心思,都没有了说话的心情。

正在此刻,就听春竹在外面敲门:“叶姨娘,四小姐,老爷来了。”

若云一惊,忙搀扶着惊喜交加的叶姨娘起身出去迎接。

沈霖这些日子来的倒真是不少,比之前大半年来的都要多些。难怪院子里上上下下的丫鬟婆子都挺起了胸脯做人。春竹语气里的欢喜却是遮也遮不住的。

叶姨娘盈盈上前行礼。

沈霖虽然未上前搀扶,语气却很和蔼:“这么多礼做什么,你身子不适,要多多休息。”

短短的两句话,感动的叶姨娘双目含泪。若是放在往日,只怕早就落了下来。可刚被若云劝过之后,叶姨娘的心态也有了微妙的转变。

整日里哭哭啼啼愁眉苦脸的,沈霖看着能开心么?还是多些笑脸比较好。

这么想着,叶姨娘便将到了眼边的泪水逼了回去,漾出微笑:“多些老爷体恤。婢妾一见到老爷,便好了许多呢走路都有力气了。”

若云会意的一笑,叶姨娘悟性倒是颇高,这不,立马就改变了说话的风格。

沈霖一愣,旋即笑了起来:“茹儿,你今天怎的变的如此会说话了?”这一记马屁显然拍的很到位。男人大多爱听这类奉承话。沈霖也不例外。

叶姨娘羞涩的一笑:“老爷别拿婢妾说笑了,我天生嘴笨,比不得诸位姐姐们会说话。心里怎么想,便怎么说了。我本来正觉得头痛,可一听说老爷来了,便浑身有了力气,头也不怎么痛了。若是老爷常来看看我,说不定这病自动就好了,压根不用李大夫辛苦的来为我针灸。”

沈霖被哄得哈哈大笑,很是开怀。

若云悄悄的朝叶姨娘挤挤眼。瞧瞧,几句话便能哄得沈霖开怀,还怕他日后不肯来么?

叶姨娘大着胆子说了几句献媚的话,其实心里早已紧张的怦怦乱跳了。没料到效果居然如此之好,顿时信心大增。

若云趁着这个功夫,上前行礼问安:“见过父亲。”

沈霖心情不错,语气颇为温和:“晴姐儿,这么晚了,你不在院子里好好休息,怎的跑到叶姨娘这里来了?”

若云恭敬的答道:“回禀父亲,女儿心里惦记叶姨娘的病情,白日里忙着上课,也没时间过来。因此特地趁着晚上过来探望。”

若是齐氏听到了这番话,心里定然不快。沈霖却又不同,他本就重孝道,见女儿如此体贴关心生母,心里倒是很高兴,连连赞道:“好好好,没想到晴姐儿如此有孝心。”

叶姨娘见若云被沈霖称赞,心情大好。在她的心里,女儿排在第一位。只要女儿过的好,比什么都让她高兴。

沈霖温和的问起了若云的学业情况。

若云想了想,很含蓄保守的说道:“女儿自打落水之后,学过的很多东西都忘了。好在夫子们有耐心,愿意重头教起。这几个月过来,倒是有了些进步。”语气很谦虚,可眼神里却透着自信。反而更让听者信服。

沈霖顿时来了兴致,笑着说道:“待我来考考你。”

若云抿唇一笑,俏皮的说道:“若是父亲满意,不知要赏女儿什么东西?”

沈霖哑然失笑,这还没开始考呢,居然就讨起好处来了。看来,晴姐儿肚子里定是有些墨水,才会如此有自信啊看着眼前笑语盈盈的美丽女儿,沈霖的慈父之心被勾了出来,笑着允诺:“只要你的表现让我满意了,我便允你一个要求。”也就是说,可以任由若云提出要求。

若云本只是随口一说,没料到沈霖如此大方慷慨,倒是喜出望外:“真的么?”一双明亮的大眼熠熠生辉,分外的可爱。

沈霖潇洒的一笑:“我说的话,有不算数的吗?”

若云很是兴奋,重重的点了点头:“当然算数,父亲从来都是一言九鼎的。”看来,她倒是真要好好表现一番,让沈霖刮目相看,顺便敲诈些好东西才好。

叶姨娘在一边看着,忍俊不禁的笑了,又觉得无比的温馨。

这父慈女孝的一幕,不知道在她的梦里出现过多少次。只可惜她只是沈霖的一个小妾,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之一”。虽然生了女儿,也没有权利拥有女儿。梦想中的一家三口有说有笑的亲热场面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没想到,今天晚上居然成真了。这怎能不让多愁善感的叶姨娘唏嘘不已?

正想着,沈霖已经微笑着转过了头来:“瞧瞧晴姐儿,可比你机灵聪慧多了。”言语里不乏做父亲的骄傲。

叶姨娘掩嘴一笑:“婢妾愚笨,看来四小姐还是像老爷多一些。”

沈霖眉毛一挑,心情极好:“我今天倒是要看看,她到底是真有才学还是在吹牛。”

若云机灵的接道:“女儿定不会让父亲失望。”为了自己,为了叶姨娘,今天晚上她定要在沈霖面前好好表现一番才是。

这一番动静,把丫鬟们都吸引了过来,一个个不敢明着张望,耳朵却一律竖的老长。

沈霖饱读诗书,自然有几分真才实学,因此不假思索的便开始提问:“女子有三从四德,何解?”

若云对答如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此为三从。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谓之四德。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

陈夫子的严格要求和苦心教导,果然见了成效。若云张口即来,熟稔至极。

这一番回答井井有条,沈霖顿时为之动容。

就算是死记硬背夫子说过的话,作为一个八岁的女童,也算是非常出色了。

叶姨娘更是一脸惊艳,骄傲看着自己的女儿,一脸的容光焕发。

沈霖不动声色的继续提问:“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何解?”

若云娓娓道来:“此句出自诗经,意指女子生来不能与男子相提并论。应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方能克尽本分。”

男女地位不平等,古来有之。演变到后来,甚至女子也这么认为。《女诫》和《女论语》都是女子所作,却依然口口声声将男子捧到天上,却将女子踩入云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若云心里虽然不以为然,脸上却是信誓旦旦,居然把沈霖也蒙了过去。

沈霖心里讶然高兴,又提了几个问题。

若云从容镇定,对答如流,丝毫不见慌乱。

沈霖心里早已异常满意,却故意为难若云:“这些都是夫子教的好,你学的也还算过的去,不算什么。这样吧,你背一首关雎给我听听。”

关雎,乃是诗经中的名篇。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和渴求,文辞优美,朗朗上口。一般来说,只要读过书的,都会这首古诗。

只是,关雎实在冗长,不容易一口气背诵出来。沈宜莲和沈宜芳都学过,自然能背的出来。可是若云学习的时日尚短,还没学到诗经呢叶姨娘连忙为若云求情:“老爷,您就别为难四小姐了。她此时还没学到诗经呢,哪里会背关雎…”

话犹未完,就听若云笑道:“我确实还没学过诗经,不过,这首诗很是喜欢,所以下过功夫背过。现在就来背给父亲听一听吧”

叶姨娘戛然而止,惊讶的看着若云。

第七十五章重拾旧欢

自己生的女儿什么性子,叶姨娘自然清楚的很。

四小姐不算笨,只是生性懒散,对学习并不上心。自五岁起进书房学习,一直不算出众。就连夫子教学的东西也要花好大的力气才能勉强学会,更不用说自己主动去学习了。

可现在,答起问题来异常的流利顺畅,一副信心在握的样子。居然还要背诵没学过的古诗…

这变化,简直太大了

再联想起这些日子四小姐的表现,叶姨娘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勤奋努力,又对她情深意重。忧的却是女儿太过出挑,日后难免要和其他几位沈家小姐有冲突…

这些念头在叶姨娘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沈霖还是那副似笑非笑的模样,静静等着若云背诵古诗。

若云清了清喉咙,缓缓的背了起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背的并不快,可是吐字清晰,一个字也没背错。

说起来,若云会背这首古诗,还多亏沈宜敏。

那一日,沈宜敏初进书房,便大言不惭的自夸,结果被陈夫子刻意为难,灰头土脸的一首古诗都没背上来。关雎这个名字,给若云的印象便极其的深刻了。

沈宜敏也是个好强的性子,回去狠狠的背了几天,终于把关雎背了出来,神气活现的当着众人的面背给夫子听了一遍。

若云好奇心一起,也去找了本诗经放在书房里,无事时便会翻开。不知不觉的,居然也把这首关雎背了上来。

没料到,今晚居然这么巧的就用上了。

看来,肚子里多点墨水总不是坏事呢

叶姨娘听着听着,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香菱在一边听的眉飞色舞,倍感光荣和骄傲,不由得站直了身子,挺起了胸膛。

若云话音一落,沈霖再也忍不住,笑着赞道:“不愧是我沈霖的女儿,小小年纪,书读的倒是不错。嗯,该赏,该赏”

若云并未得意忘形,笑盈盈的道谢:“多谢父亲称赞,女儿自知比大姐二姐差的远,日后定会好好学习,以期更大的进步。”

沈霖很是欣赏若云的不骄不馁,笑着说道:“有这样的想法最好。好了,你想要点什么赏赐,直说无妨。”

叶姨娘连连冲若云眨眼,暗示若云趁机提些平日难以张口的要求。

若云却自由主张,笑着央求道:“父亲,女儿别无所求。只是叶姨娘病了大半个月了,李大夫的针灸治标不治本,并未见成效。还请父亲跟母亲说一声,另请名医,将叶姨娘的头痛之症治好。”

沈霖再次意外了:“你想求我的,便是这个?”本以为她会要一些珠宝衣服或是精致的小玩意儿,没料到居然还是为了叶姨娘…

若云用力的点头。

叶姨娘热泪盈眶,忍不住插嘴:“四小姐,你不用为我如此费心…”话未说完,便潸然泪下。

女儿一心一意为她着想,叫她怎么能不感动?

若云虽然怜惜叶姨娘,可这么做,还是存了些私心。若是叶姨娘能受宠些,日子自然好过的多,连带着她这个做女儿的地位也会高一些。

最好是顺便给沈霖留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