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这些变态的强人啊!”事隔不到一个星期,兰奇的嘴巴里也冒出了和开云同样的话,摆在他面前的是他室友们曾经的经历。

以前只知道他们很强,但是不知道他们这么强;以前只知道他们变态,但是不知道他们居然这么变态;当然,或许在国内某些同学眼里,兰奇也是一只智商奇高的蝴蝶(完全变态)。

弗吉尼亚州的迈克尔.丹汀的经历,兰奇有一定的了解,他曾经参加了一年的海外课程,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才能顺利地申请到哈佛,开始听了只是简单地以为他是为了申请哈佛才去选择这些学学习,现在才知道,迈克尔从初中就开始准备要上哈佛了。

七年级,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奖学金,参加天才少年中心暑期课程《数学物理之困惑》。

八年级,获选参加弗吉尼亚州大学为优秀中学生开设的数学课程。

九年级,选修计入高中学分的代数课程。

十年级,参加暑假州长荣誉项目3周。

十一年级 担任州长荣誉项目辅导员3周。

十二年级 高中毕业,申请海外课程。

为了能够上一所好的大学,美国不少的学生从初中就开始为上大学做准备。特别是一心要上名校的学生,他们的付出更是让兰奇觉得惊讶,这完全颠覆了自己对美国高中生的认识。

“美国的高中生,根本就没觉睡!”迈克尔不以为然地说着他自己的经历。在毕业前的两年,他天天在学校上7门课,校外再加上1门函授课,为的是让自己能在学校多上1门“强学术型”的课程;参加各种比赛,有州里的,有全美国的;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写每门课都要求的论文,另外,还要填大学申请表,写大学申请论文;写申请各种奖学金的论文;打工…最后,还要自己操心,参加12门课程的“高考”。…

“天啊,我们在国内,可是经常听人说美国高中生很轻松,而且美国大学有几千所,只要想上大学,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所大学上。”

“这话确实不假。如果你了解得更“深入”一点,你会知道,其实在美国,只要考1门SAT就可以申请上大学了。”迈克尔的话充满着被误解的愤怒和一丝对其他学生轻蔑。

“那你们这是?”兰奇不是很能理解。

“兰迪斯,你以为美国是你们中国啊?所有学生都只参加一次高考就行了?一次考试就能决定学生的终生?开什么国际玩笑?”迈克尔听兰奇讲过中国高中生入大学的情况,言语充满了鄙视,那些算什么,中国学生还有资格说他们苦吗?

听出迈克尔话语中的轻视,兰奇深吸一口气,不和你计较,不和你一般见识,平息之后,继续询问美国高中生的情况。

看到兰奇良好的态度,迈克尔终于开了金口,详细地给兰奇解释他们的高中生活。

“美国高中生可以根据学校的规定,自己安排选修哪些课程,选择是否参加课外活动,参加哪些课外活动。

如果一位学生目标不高,瞄准一般大学,甚至只要求拿个高中文凭,高中阶段可以很轻松,有玩有乐;

享受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后,继续享受快快乐乐的少年时光;

只需挣够高中毕业所要求的最低学分,只需选修最容易的课程;

如果一位学生是“天才”,追求的目标也不是很高,应付学校里的课业之外,再参加一两项社会活动装装门面,运气好的,也能找到一所很好的大学上。

但是这里的高中生不包括想要就读哈佛、耶鲁等名校的学生。”言语中,迈克尔对这种学生充满了鄙视,一再强调那些学生不是美国社会的主流。反复地解释很多的学生为了让自己在申请大学更有竞争力一点,拼命地多修课,修难课,拿高分,让这些课程和高分在成绩单上表现出来。

通过交流,兰奇了解到,自己的室友鲁加.皮达就是这样,他就读的高中规定修完22个学分就可以毕业。他在七八年级时,上了高中的代数、化学、法语和西班牙语。他入读高中之前,已拿到3.5个高中学分,高中上3年就可“提前”毕业。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提前毕业呢?”

“提前毕业有什么好?和同龄人相比我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提前一年,实际上是和那些比我多读一年书的学生比较,我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反而会失去我一贯的超常地位,对我来说并不利。”

是这样吗?兰奇不解地看着自己的室友,开菲不就是跳级吗?但是并没有这种感觉啊?

看出兰奇的疑惑,鲁加.皮达简单地解释,“学生的学习经历并不仅仅是学习而已,还有更多的是社会活动,与人交往,如果仅仅因为成绩好就跳级的话,很有点得不偿失,你根本无法加入高年级学生的圈子,无法成为他们圈子中的领头人物,谁会去听一个比自己年纪小的学生的话,没有这些机会,本人如何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意识?”

“而且超前1年毕业,我们的个人简历上并不出彩,显得非常一般。所以,很多像我这样的学生,没有谁会去“超前”1年毕业的。我们想得都是多修课,修难课,拿高分,让自己的个人简历变得非常漂亮。”

“哦!”鲁加.皮达的话让兰奇从另外一个角度开始了解他,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了开菲,能够以小所有人5岁的年龄成为这个圈子的带头人,没有特别的本事是做不到呢!

而且她经常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她比自己小,而是比自己大,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她该要付出多少努力,怪不得以前开云说过,开菲在家里除了新闻几乎不看电视。现在的小孩谁不是伴着电视长大的呢,可是开菲就能够把看电视的时间用到学习上去。

“你是怎么做的呢?”高中的课程可不轻松啊,迈克尔也挺好奇的。

“为了达到多选课的目的,我没有上本校高中的体育课,俄亥俄州有体育函授课程,于是我就用课外的时间读函授。这样,就能腾出时间在自己学校多上1门“强学术型”的课程。”

“你修了几门AP?”桑德拉也满感兴趣地问。

“我十一年级开始修AP课,因为到第二年期末的5月参加全国统考。而十二年级开学不久,就要开始申请大学了。只有在十一年级参加全国统考,才来得及在大学招生录取前提供成绩。”

“什么是AP?”兰奇发现他们在说自己听不懂的词语。

几个美国人相视一看,才想起这里还有个中国人,桑德拉好心地给兰奇解释起来。

“AP就是指在高中开设的大学课程,每年5月有一次全国AP统考,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上大学时可以将学分转到大学。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这一项可是可以加分的呢。上了最多AP课的学生可以得到21分呢!”

兰奇点点头,表示明白,但是对于高中学生学习大学课程的难易度表示怀疑,对老师的要求也同样表示怀疑,据他所知,国内的很多高校的课程除了期末考试学生稍微在考试前一个月突击一下,其他的比如写论文的考核方式,学生一般都是采取敷衍的方式。大学生都如此,很难想象高中生会认真去准备。

“怎么可能?”在兰奇表示了自己怀疑之后,几个美国学生一副大受侮辱的样子。

“我所申请的5门AP课老师的要求都非常很高。英文、法文、西班牙文3门语言AP课要求阅读许多文学原著,每星期都要写一篇论文,一次当堂论文考试;

AP化学要做实验,有时一个实验要做很多遍才成功,然后还要写实验报告;

AP美国历史课也是每星期要交论文,近1000页的课本,要记的知识点很多。

至于交响乐课,因为选的是荣誉课,要求1学年写两三篇音乐家及其作品的分析评论文章,看5场音乐会,分别写出5篇评论文章。而且到此为止还没完,这门课还要求学生自己组织非正式的演出,可以是独奏,也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比如四重奏等。老师只管收你的节目单存档,打分。”鲁加.皮达详细地介绍自己所选择的课程老师的要求,充分表达了被轻视的愤怒。

“要想申请一所很好的大学,这还不够呢…”

“恩,还不够?”兰奇现在开始充分怀疑这些室友是否是铁人打造而成的,自己曾经的那些经历算什么,自己曾经的那些痛苦和忍受算什么,和这些人相比,什么都不是了。

“当然不够,十一年级的这8门课,虽然非常繁重的。但这仅仅只是“学业”部分。一个完整的高中生活,还要包括其他的课外、校外活动,算是“综合素质”里的“其他素质”。”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律师,因此我在十一年级的时候找了一份IT公司电话调研员的工作,每周工作17小时,这份有薪的工作时间很灵活,可以随便选,每周四五次,每次三四个小时。为了上这个班,他常常晚上10点左右才回家吃晚饭,然后,扛起书包回房间啃功课,熬到凌晨四五点才能睡觉,有时为了交论文甚至彻夜不能眠。”

“为什么找电话调研员工作,和你想要当律师有关系吗?”兰奇现在已经不敢怀疑这些打工的工作只是这些牛人随便找的呢,这些人走一望十,哪一步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鲁加.皮达赞赏地看了兰奇一眼,开始解释,“当一名电话调研员需要良好的耐心和说服能力,一份调研至少需要一到两个小时才能完成,你觉得你应该如何他人陪你聊这两个小时呢?”

“哦!”点头表示明白,确实是一个很锻炼人的工作。

“第二年 ,我找了一份卖珠宝的工作,每周工作15小时,加上一份教育局的教小提琴的工作,每周3小时,一共每周工作18小时。珠宝店的工作能够让我有机会锻炼口才,掌握客人的心理,然后推销自己的产品。”

“其他呢?”

“除了这8门课和工作外,在高中最后两年中,挺忙的。上十一年级时,我们交响乐团参加纽约国际青年音乐节,需要筹集巨款,十二年级筹划赴澳大利亚演出,要筹集18万美元的经费…”

“自己筹集经费?”

“对啊,自己去募捐,去拉赞助,表演活动等等…”

“这些很花时间的。”

“对啊,非常花时间,你不知道,那两年我每天只睡5个小时呢!”

“还有其他的吗?”兰奇现在只感觉自己似乎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渺小…

“此外,我还要参加各种比赛:比如说全州法语比赛,模拟法庭比赛和其他各项演讲比赛,对了,我还参加了以班级为整体的美国政府与宪法比赛,参加俄亥俄州州模拟美洲联合组织比赛…”

“你也参加了模拟美洲联合组织比赛?”

“恩,你也参加了,怎么没有在全美决赛上看到你?”

“哦,天啊,你就是俄亥俄州的代表,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是我的好友,她回来就说俄亥俄州的代表相当之厉害,那次比赛你们得了第一名吧!”迈克尔发出了惊叹。

看来鲁加.皮达真的很厉害呢!怪不得人家能够这么顺利就进入哈佛,还非常顺利地成为了Let’s Go的学生作者。

兰奇在心里暗自诽谤,他和开云的经历类似,这个组织也是兰奇去申请,但是被拒绝的组织。

Let’s Go(《走吧》)是完全由哈佛学生编辑出版的哈佛系列旅游指南。《走吧》这一系列书除了每个国家出一本外,世界几大旅游城市、几大旅游地区各出 一本,总共出书63本。Let’s Go出版公司属于完全由哈佛学生办的集团公司“哈佛学生办事处”(Harvard Student Agencies,即HSA)下属的10个公司之一。其中仅Let’s Go一个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就有600万美元。公司每年招收250名学生作者,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每人预支5 000美元报酬,暑假期间派往世界各地征收新资料,把这7个星期旅行期间写的内容发到编辑部,让留在学校的70名编辑作加工处理。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全套每一本、每年都更新版本的旅游指南,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旅游指南。《纽约时报》等对它们都有很高的评价。

听闻了室友的经历,兰奇不得不怀疑自身的能力,不得不说,即使兰奇再自信,也知道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别,如果说哈佛选择的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那自己又何以能入选呢?和他们比较起来,自己真正的凭仗在哪里呢?

想起自己安慰开云的话,现在自己想来,都觉得有点底气不足,那些荣誉真的属于自己吗?有多少是开菲的呢?

不是他妄自菲薄,实在是在这些高手面前,自己的那点自信实在被人打击的得有点无力啊。

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VIP]

“兰奇,我不想说其他那些虚的话,你我都应该很清楚,我们能进入世界级的名校并不是我们的能力就真的达到了他们的要求,而是因为哈佛在中国招生的一些政策,而我们只是恰好地把握了这个机会而已。

呵呵,我想我们中间除了开菲的实力和那些人有得一拼以外,我们几人和世界顶尖人才比较起来真的还有一点距离呢!”

开云和兰奇两人又窝在一块喝酒聊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次还是兰奇安慰开云,现在立刻掉了个。

“兰奇啊,有差距才有进步啊!以前,我们在我们所处的圈子里我们是顶尖的,现在我们到了更高一级的圈子里,如果我们还是顶尖的,那才真的有问题呢,就像你说的,我们是来垫底的,垫底就垫底吧,大不了我从底层慢慢爬起来,我就不信,我爬不到那个最高点!”开云一口干了杯里的酒,语气深然。

“我就不信,我们会一直垫底!来到一个更高的圈子,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我们才能够向周围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来充实自己…”

“喝,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兰奇,干了!”

“开云,你喝多了!”兰奇看着开云双目泛红,明显不正常。

“兰奇,喝啦,最近我心情很好呢!”开云的语气是压抑不住的欢喜。

“哦?为啥?”

“呵呵,看着自己买的股票一天天都在涨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开云确实喝多了,话要比平时多多了。

怪不得,上次还那么郁闷,这次一下子心态变得这么好,原来是有来由的啊!看着喝得醉醺醺的开云,兰奇郁闷地拖着他水管下冲了一下,让开云稍微清醒一点,然后就将他扔到了回耶鲁的车上。

“你到是心情好了,我看来还要郁闷一段时间了。”兰奇有点苦恼地抓抓自己的头,往校园里走去。

“兰奇,其实清楚了很多游戏规则,你会发现那些人的光环没有那么耀眼的!”

“兰奇,美国有多少人,进入哈佛的才多少人?看到别人长处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呢!”

“兰奇,想开点了…”

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兰奇苦笑着摇摇头,拿出开云给的一份《普林斯顿评论》。

“好好看看吧,里面有人针对综合素质得分的评估总结了一个虽然较长但很容易看懂的公式,括号中的数字是每个学生可能得到的分数范围。这个评估学生“整体素质”的总得分也叫作录取竞争指数( 以下简称为录取指数 )。很多美国人就是按照这个公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优势进入名校,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呢!”开云嬉笑的话还回荡在耳边,有这样的朋友在身边支撑着,真好!

综合素质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素质总分=就读的高中( 0~4分 )+课程难度( 0~21分 )+年级排名( -1~3分 )+平均成绩( 0~16分 )+ SAT成绩( 6~25分 )+全国荣誉学者( 0~3分 )+申请论文( -3~5分 )+推荐信( -2~4分 )+课外活动( -5~30分 )+种族多元化( -3~5分 )+体育活动( 8~40分 )+超级录取( 40分 )+[体育教练点名( 5~10分 )+家住远处( 3分 )+父母因素( 5~8分 )+多元化( 3~5分 )]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参与“综合素质”评分的项目主要有12项。显然,前面6项主要体现“学业素质”,后面6项体现与学业关系不直接的“其他素质”,在中括号里的其他4项是大多数人所不会有的附加项目。

开云在旁边写着自己的意见,

“从表面上看,这个评估法我觉得挺不公平的。

就学业素质而言,就读全美知名的高中和一般的高中最大差别只有4分。选修课程的难度相差最高达21分,美国高中通常有普通课程、荣誉课程和AP课程。如果在知名度高的高中上学,只选修容易的基本课程的学生,这一项只能得0分,而上了最多AP课的学生可能得到21分。

此外,全年级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可得1分。平均成绩80分以上的可得12分,90~95分的可得15分。SAT考试的最高分是1 600,SAT考试成绩除以63得到SAT这一项得分,最高的为25分。如获选全国荣誉学者(类似于中国的三好学生 )还可以加3分。

从以上可以看出,影响学业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校选修难度高的课程和SAT获高分。”

“就“其他素质”而言,大学申请论文优劣的范围从-3分到5分,相差8分。论文是阐述思想,也是书面表达能力的象征,占有很大的比例。

这个我能理解,不过这个推荐信的好坏有6分之差,起的作用之巨大我就不是很能认同了。对于很多有家庭背景的学生来说,取得有分量的推荐信的机会远远大于普通家庭的学生,当然,如果一般家庭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推荐信。”

确实是这个道理,兰奇暗自点头,虽然所有人嘴里说的是公平,但是实际上很多事注定就是不公平的,名人的子女上名校的几率确实大于其他人。

继续往下看,里面除了开云的分析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人针对这个综合素质的分析。

其中课外活动在“其他素质”里起了很大的作用,算上正负分数,这一项的差别有35分之多。有报酬的工作也算在社会活动这一项里,每周工作20~30小时的学生可以得到22分。

种族多元化这一项,外国学生(比如中国学生 )可以加5分,但是,在美的亚裔学生较吃亏,反要倒扣3分。也许是因为亚裔学生学业成绩普遍甚佳,为了体现“多元化”而受到集体

“惩罚”。不过,女生报考工学院可以加3分,因为工科缺少女生。

在学校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可以大量加分,其范围为8~40分,如果是校主力队员并且投入很多精力的,可以得到13分,全美高中最优秀的运动员,如奥林匹克运动员,可以加40分。

最后是“超常”项,一拿就是40分,不过必须确实很“超常”,比如,获得英特尔科学比赛大奖、担任一部电影大片或系列电视剧的主角。此外,父母是大名人,给大学捐赠巨款也属这一项。

开云在旁边注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很多有钱人、有权人的子女读名校的几率比较大的原因了。呵呵,美国还真是透明,这样的规则大概所有人都默认了吧,居然没有人去告他们歧视…”

“开菲的发明应该算是一定的超常项,同时还有哈佛知名教授的推荐信,以及在高中时丰富的课余生活,她上哈佛问题不大,至于你和我呢,大概就真的是因为政策的照顾,走了狗屎运了吧!:)”

开云的话看得兰奇哭笑不得,现在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了,可是开云你也没有必要这样说吧,这样说多伤人自尊啊…兰奇在心里郁闷着。

除了以上“综合素质”外,在公式的中括号里,被体育教练点名的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个人“素质”好,“家住远处”如800公里以外的学生,也会被认为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而加分。

其他两项,“父母因素”和学校为了学生成分的“多元化”而加的分,都不是依靠学生个人的努力可以达到的。

“这就说明了有一个好的父母是多么的重要啊!”开云又在发表自己歪歪的见解,“美国的大学录取也没有那些人说的那么公平嘛,真是的,国内天天说高考不公平的人真该看看这个评价标准,人家这才是真正将父母的关系摆到明处呢!”

“总的来说,前面6项‘学业素质’的最高总分为72分,后面5项最高分的总和为84分。也就是说,无论是‘学业素质’如何优秀,也无论‘其他素质’如何了得,都不能得到很高的分数,最高的‘综合素质’必须是‘学业素质’和多项‘其他素质’的相结合才可以获得。

这一点上大概就是很多人抨击中国高考的原因吧,认为中国的高考只重视了学生的学业素质,忽视了学生的其他素质,对全面发展的学生不公平,中国的高考要改革云云,这也是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开云毫不客气地讽刺着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农村有将近10亿人口,很多小孩上学都还是一个问题,现在跟他们去谈什么素质教育,完全无法实现,要是中国高考真的按照综合素质来选择学生入学,那才真的是不公平,大量的农村学生肯定会因为‘其他素质’不过关被否决。”

看着开云在旁边的注解,兰奇自嘲地笑笑,开云还真的是充满了怨念啊,兰奇已经能够相像开云一边看这些资料一边骂骂咧咧的情景了。

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要学会接受这个现实啊!

我们有些时候会听到很多人埋怨为什么自己被生在那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是高官,这样自己就可以而很轻松地找到好工作,不用费那么多的心,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是有钱人,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用担心工作了,为什么人生如此不公平,为什么受苦的就是自己…

埋怨有用吗?发牢骚有用吗?除了显得本人没有能力以外,还有什么用?

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下追求自己的目标,你凭什么要求这个游戏规则必须针对你要公平呢?不可能!

将手中的资料折叠在一起,慢慢地,对得很齐,就像是在做一件很神圣的事,兰奇已经基本上冷静下来,带着自信,也带点狂妄

“我既然到了哈佛,就绝对不会做那垫底的人,总有一天我要站在那高处俯视所有人。”

和成功者做邻居[VIP]

征求了小姑姑以及她朋友的意见后,谷清对自己所要从事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心里对自己前进的方向也更加确定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只要自己努力,那就一切都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谷清甜甜地笑了,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感觉真好。正在回忆着以前的故事,谷清感觉自己的腿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扭头一看,一条半人高的大狗,一身柔软松弛的毛发,在她的裤腿旁嗅来嗅去。

好漂亮的牧羊犬啊!

谷清惊呼,惊讶地看着牧羊犬犹如黑宝石的双眼,看似忠厚的表情,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抚摸着牧羊犬那柔和的毛发。

“呵呵,很荣幸我的狗能够得到小姐的青睐。”一个爽朗的带笑的声音响起。

谷清这才注意到狗的主人,一个身穿一套蓝色牛仔服,头戴一顶蓝色牛仔帽的外国小伙出现在她的眼前,咧着嘴,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见谷清望向他,他做了一个很夸张的,很有西部牛仔风格的敬礼,“美丽的小姐,我叫劳尔,我的爱多西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我想这是我们之间的缘分,不知道我是否有荣幸邀请你喝一杯咖啡?”

“呵呵?”又是搭讪吗?谷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中国有句古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许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或者这些高鼻子深眼窝的老外们看腻了丰乳肥臀的金发碧眼美女,黑发黄肤的中国淑女走在大街上,颇能吸引“老外”们的目光。

旧金山华人虽然多,但是大多数的华人女孩已经和美国女孩没有什么两样,穿着时尚,打扮前卫,有着张扬的个性,而从中国来的女孩所独有的温柔体态,羞涩神情,特别能够吸引老外们的注意。

谷清虽然本性够坚强,但是外表看来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淑女,长发披肩,笑起来温文尔雅,从小所受的教育让谷清行为举止自有一番风味,走在校园里面,吸引人的目光绝对是正常的。

不过现在的谷清还没有那种感觉,微笑着拒绝了对方的再三邀请。

“你不同意我的邀请,你总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吧!”劳尔显得幽怨。

“呵呵,等下次我们再有缘见面的时候我就告诉你我的名字。”谷清现在对付搭讪者已经很有一套了,再见面?怎么可能,这么大的斯坦福…

“凯,有没有兴趣加入校队?”耶鲁篮球协会的副会长杰斯.多恩塔热情地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篮球协会里发现优秀人才。

“凯,一旦加入校队,平时比赛的队友都是来自各地的优秀运动员,有些是作为体育特招生被保送的,而且校队的待遇是非常好的…”杰斯滔滔不绝得说着加入校队的好处。

“平时的训练时间多吗?大概一般会用多少时间?”

“每个星期至少参加三次基础训练,每次基础训练时间是三个小时,如果有比赛选为正式队员,将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训…”

“我想想,再看一看自己的时间吧!”林开云实在无法确定自己的时间是否足够。

“如果你加入校队,很多高年级的学长对于你的学业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我们耶鲁的校队都是一些非常杰出的人才呢,指导老师不乏是全国知名教练,很多俱乐部都会到校队来选人呢!”杰斯可不是一般的人,他不不但看人准,而且之前会切身地了解这个同学的困难,凯最大的困难大概就是学业上的问题吧!

看了凯打球以后,杰斯是实在不想放弃这么好的一名运动员,加以培养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得分手。

“谢谢,我明天给你答复吧!”杰斯的话还是让开云有所感触,如果时间真的能够安排过来,或许加入校队,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好的选择吧。

耶鲁大学的校队队员,确实是一个很荣耀的称号呢,这个暂且不说,单是那些优秀杰出的人才,这一点就足以让开云动心呢。

“OH,MY GOD!”开云不可思议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股市行情,再三确定自己并没有看错,“真的涨了10个百分点啊!天啊…”

同一天,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欢声震天。

“看来自己的计划可以提前了。”开云笑眯眯地抓起电话,这个好消息是需要和人分享的

“兰奇,好消息!”

“怎么了,开云?”兰奇一手拿着电话,一手移动着鼠标,正在浏览着酒店的行情。

“股票涨了。”

“涨了?你是说你买的美国的股票?”

“恩,上涨了10个百分点,还在继续上涨。”

“你投入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