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开产科 作者:苏芷

一个是现代产科医生

一个是古代妇科圣手

当科学遭遇国粹,猜猜谁会赢?

杜若: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你的病只有我能治~

刘七巧:去你的通不通,色狼!

杜若:你通不通跟我色不色有什么关系呢?

楠竹前期毒舌,被女主迷惑之后就丧失此功能了

慢热、种田、朴实风、让苏苏带着你们一起见证从村姑到大国医的中国古代架空版大长今的诞生吧!!!

鉴于现在某些读者认为睚眦必报、刻薄寡恩、出手狠辣才不算包子,我的女主可能不符合你们的要求,她是有知识的现代青年,不会拘泥于斗极品活动,要为此拍砖的也请手下留情,作者BLX啊。

阅读指南:

★日常温馨向,1vs1,HE

★背景架空,有关妇科知识尽量查资料

★希望写文的同时能给JMS带一点妇科小常识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种田文 宅斗 布衣生活

搜索关键字:主角:刘七巧 ┃ 配角:杜若 ┃ 其它:

【编辑评价】

现代产科医生刘七巧穿越古代,用自己的所学救死扶伤,成为一名名声不大好的稳婆姑娘,她不像大多数穿越者,为了适应古代的生活而小心翼翼,成为三从四德的推崇者,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刘七巧邂逅了医药世家出身的杜若,两人在相处中渐渐产生爱的火花,杜若许诺,一年之内克服门户差别,明媒正娶刘七巧进门。本文以女主刘七巧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故事叙述为主,感情进展为辅,并在故事中穿插很多孕妇产妇育儿经验,读来趣味性很强。无论是在愚昧落后的农村,还是在富贵荣华的王府宅院,女主始终怀有一个医者的本心,作者语言平实朴素,内容一气呵成,对古代森严的礼教并非一味妥协,而是用智慧活出一个穿越女该有的本色,在众多作品中让人耳目一新。

第 1 章

东边的天刚蒙蒙亮,一缕清爽的晨风吹在刘七巧的脸上。她刚从屋里出来,有些头重脚轻,看着不远处群山环绕之中,一轮红日缓缓升起,不由疏松了筋骨绵长的深吸了一口气。

她的身后是几间修缮一新茅屋,牛家庄的佃户们并不富裕,能住上这样独家小院的已经算是不错的人家。

屋里头传来几声孩童哭泣的声音,折腾了一晚上,李姨婆家的媳妇总算是生出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一胎可算是凶险的很,脐带绕颈两周,婴儿头大,按照现代的规矩,早就顺转剖了,

刘七巧又连连打了几个哈欠,就着一旁的水井打了水洗上一把脸,抬胳膊把两颊的水珠子擦干净。里头出来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妇人,手里抄着一篮子鸡蛋,送到刘七巧的手中道:“七巧啊,姨婆家没啥好东西,这一篮子鸡蛋就算你的拆红,等你嫂子身体好了,我让她为你绣几个好缎面,将来给你添嫁妆。”

刘七巧退后两步,摆摆手道:“姨婆,这你可太见外了,我不过就是搭把手,嫂子身子好,一夜折腾还能有力气,生下这样白白胖胖的娃儿,这鸡蛋我可不能要,留着给嫂子月子里补奶吧,嫂子身子好了,娃儿才能长得快啊!”

古代的乡下人家,十四五岁做爹娘的人比比皆是,三十岁出头当奶奶的满大街跑。李姨婆熬到了五十岁,才抱第一个大孙子,简直都快成了牛家庄的难产户了。这回媳妇好容易怀了孩子,全家紧张的跟什么似的,一个劲的宝贝着,这不宝贝出麻烦来了,孩子太大,难产了!

李姨婆见刘七巧不肯收,心里也感激,这鸡蛋她从两个月前就一直存着,就怕到时候不够付拆红。她放下篮子,看看天色道:“这天都亮了,折腾一夜,你等着,姨婆给你去下碗面条来。”

刘七巧这时候不光困的慌,还难受的慌。她昨天白天来的癸水,原本就打算好了这几日猫在家里当害虫的,可昨晚听说姨婆家的嫂子难产了,被老娘半夜给扯了起来。她这会儿走一步路都觉得别扭,到了古代没啥不好,空气清新、食品环抱、生活悠闲,那都是她上辈子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日子。可唯独每个月的这几天,真真是要了她的小命。

刘七巧摇了摇手道:“姨婆别忙了,回家就几步路的事儿,我先回去补个觉。”

李姨婆见刘七巧溜的快,也不强留,千恩万谢的从到了栅栏门口,看着她顺着小山道走到小桥口上,这才折回了屋子,回去看自家白白胖胖的孙子。

牛家庄的人勤劳,秉承中国古代劳动人品的传统美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刘七巧刚过小桥,就见几个小伙子扛着锄头往田里头赶,见了刘七巧从外头回来,招呼道:“七巧啊,又去帮人接生了?”

刘七巧蔫蔫的,一边哈欠一边向那几个人点点头道:“可不是,样样事儿都能自己挑时辰,唯独这生死两件由不得自己。”

几个大汉憨厚的笑笑,王二哥看了眼刘七巧,有些不好意思道:“七巧,我家那婆娘,下个月也该生了,到时候七巧可别没空。”

刘七巧连忙摆手:“别别,我真不是稳婆,我就是给稳婆打打下手,我一黄花大闺女,整天做这事儿,我娘老踹我。昨晚去的是我姨婆家,换了别人家,我娘才不会让我出门半步的。”

刘七巧前世是个妇产科医生,六岁穿越过来,七岁的时候因为大水封路,稳婆进不了村子,刘七巧亲自给难产的娘接生,生生用自己一双小手把他弟弟给掏了出来,从此之后便在牛家庄名声大震。

有几次稳婆搞不定的事情,大伙儿请了她,没想到就落得母子平安了。所以这以后,牛家庄但凡有人怀了孩子,都私下里上刘家送东西,只望刘七巧能给自己接生。

“王二哥,你让嫂子平日里少吃写,该下地的下地,别跟我李家嫂子一样,孩子生出来足有九斤重,到了要使力的时候,反倒没力气了。”刘七巧交代了几声,一路上又和几个早起的村里人唠嗑回来。

她才没走多远,王老二身边的人就蹭了蹭王老二道:“你们家真的要让七巧去接生?人家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呢,没得坏了名声!”

王老二看看刘七巧远去的背影,心里也泛起了嘀咕。刘七巧会接生,那是整个牛家庄甚至整个和桥镇都知道的事情,但挨着她是姑娘家,没几个人当真请她,都是稳婆搞不定的时候,才想起来请她,她接生过的女人,十个里有八个是难产的。

王老二越是这么想,心里就越戚戚然了。

刘七巧一路上走的飞快,才到家门口,就饿的两眼放金光了,她赶紧下了厨房,揭开锅盖,里面放着一碗热腾腾的红糖粥。她端起粥碗吃了几口,顿时觉得身心舒畅。她吃完早饭,打了一盆水把自己洗洗干净,裹着被子睡起了大觉。

这一觉也不知道睡到了什么时候,只听见外头弟弟八顺在那边说话:“娘,要去喊姐出来吃饭吗?”

“别喊她,她昨晚累了!”李氏对刘七巧向来疼爱备至,虽然刘七巧没有穿越在帝王公侯之家,但是刘七巧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背,因为这种小富即安的生活状态,是她前世最梦寐以求的。

刘家在牛家庄算是富户,虽然没有镇上的地主家的地多,但刘老爹的爹是在京城的一家大户人家当过侍卫的,后来在家乡娶了张氏,生了刘老爹。但男人到了外头,见惯了花花世界,免不得就生出一些花花肠子,所以刘七巧的奶奶就很命苦,有个在城里安家落户的男人,却没在城里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不时送点钱回来,渐渐的倒也有了些积蓄。

前些年听说刘老爷在城里的媳妇死了,那人生下个儿子又不争气,所以刘老爷这才想到了牛家庄的原配和儿子,派人来接了出去。谁知张氏命不好,出去没两个月就去世了。

如今刘老爹一个人在城里,照应着刘老爷,李氏在家里带着一对儿女。说起来乡下人家只身两个确实有点少了,奈何李氏自从生八顺难产之后,心里就怕的很,从此变也没再怀上了。

“娘,我平时上私塾也很累的,娘怎么也不让我这样没日没夜的睡一觉呢?”生八顺的时候一点儿也不顺,但李氏对他的宠爱却也没减一分,听他这么说,拿起筷子在他头上敲了一记道:“要不是你姐,哪里来的你,你这没心肝的小兔崽子!”

李氏是再清楚不过刘七巧的,小时候就体弱多病,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长大了葵水又乱,来一次都跟折腾她半条命一样的。前一次刘老爹回来,听他说京里有一家药铺,治妇科是很好的,改明儿一定要带七巧去瞧瞧的。

李氏说着,从怀中拿了一封信出来,递给刘八顺道:“快给娘念念,你爹都写了些啥?”李氏坐下来,家里的帮佣端了饭菜上来,她拿了一个空碗先给刘七巧装了满满一碗菜,面含期待的等八顺读信。

“爱妻蓉儿…咳咳”刘八顺读了一句,便喷出一口饭来,连忙擦了擦嘴道:“娘,我还是把信的内容告诉你好了。”刘八顺顺了顺气,嚼干净嘴里的饭,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道:“娘,爹说下个月要派人回来接我们进京,还说给你和姐姐在王府里面谋了差事,咱家以后可以不种地了!”

李氏放下筷子,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想起刘老爹那张憨厚老实的脸,眼眶子就开始泛红了。说起来这还是她婆婆张氏的功劳,张氏一辈子苦守着,对儿子倒是要求严格,坚决不允许他走他爹的老路,就算当年李氏没生下八顺,刘老爹对李氏也是一心一意的。

李氏心里一暖,女人这一辈子,嫁对了男人也是福分。她再想了想,心里就又有些着急了,因为刘七巧今年已经十四岁了。过了十五,那就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眼下合家要离开这牛家村,只怕将来的男人也要在城里找,听说城里人花花肠子多,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找一个称意的。

刘七巧躺在床上听着外头母子两你一言我一句的,说句实话,刘七巧还真挺不愿意离开这牛家庄的,在这里生活了八年,成天好山好水的看在眼里,又回到大城市,那不跟她前世一样,做北漂一族了吗?

第 2 章

牛家庄距离京城大概一百里路,放在现代老早被开发商开发出来做农家乐了。因为算是帝都周围的农村,所以这里百姓的生活也比刘七巧心里面认为的穷苦地方的老百姓生活会好一些。

这里离京城不远,所以这里大地主不多,各种庄子特别多,很多都是京城大户人家的庄子。牛家庄村里一百来口人,总共也就只有三百亩地,平均分到每个人头上大约就两三亩,大多数人都是替庄子种地的佃户。

刘家出了刘老爷这样的人物,虽然抛妻弃子几十年,但最后还是让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张氏在世的时候攒下不少田产,七七八八的如今也有两三百亩地。刘家祖辈没做过地主,所以这地也是按照当地的规矩,分给了一些亲近点的叔伯家种去,年底的时候李氏按照庄上人租金的九层来收租子,也算是给本家的一点福利。

刘七巧在床上躺了几天,度过了每一个月让她生不如死的那几天之后,又生龙活虎的起来了。这天她正要往外头去遛弯,被李氏给叫住了。

“七巧,你爹的信你也看过了,眼看着我们全家都要去京城里了,听说城里的姑娘家是不能随便往外跑的,你爹还给你在王府找了个差事,说是伺候新进门的少奶奶的,你以后可得改改性子,管住自己的脚了。”

刘七巧低头看看自己得双脚,一双天足是她好不容易给争取来的,为的就是自己将来能行动自如。

她嘟着嘴看着李氏道:“娘啊,我又不是城里的小姐,哪有那么多的规矩,我就是出门透透气,在家睡几天了,憋坏了。”

李氏放下手里的针线,招手让她走到身边,拿起衣服在她身上比了比道:“这颜色果然配你。”

刘七巧一看,李氏正在缝一件枚红色的比甲,这颜色是她来这里之后从没看见过的颜色,之所以认出是枚红色还是靠着前世的记性。乡下人从来不穿这种颜色的衣服,泥土里一打滚就给废了。

刘七巧才纳闷着,李氏却道:“是娘不好,把你生到了穷苦人家,听你爹说,城里的姑娘都是穿红戴绿的,一个个打扮的跟蝴蝶一样,个个都是水灵灵的,怪不得当年你爷爷去了京城就不肯回来,原也怨不得他,跟那些姑娘家相比,我们就是那地上的烂泥。”

刘七巧叹了口气,看着李氏,李氏今年刚满三十,在现代就算没结婚也刚够一个剩女的名额,实在不算什么老年人。她年轻时候是牛家庄的一朵花,城里的人家看上了要让她去做小她不肯。后来张氏看她实心肠,就给刘老爹说了这门亲事。

“娘啊,富贵自有天命,我们庄稼人何必跟城里人比,过的开心,一家人团圆就好。再说爹那么争气都把我们接出去了,娘你还担心个啥呢。”李氏为刘七巧扯扯衣襟,心里还是没底气:“娘都三十了,可只有你们姐弟两个。”

刘七巧笑道:“奶奶还只有爹一个儿子呢,这有什么的,娘你放心,爹要是有什么花花肠子,女儿第一个就站出来给娘说话。”

李氏听了刘七巧的劝告,也觉得自己是太过杞人忧天了一些,没得胡思乱想,也顾不得刚才刘七巧要出去那回事儿,继续做起了针线。

村里的姑娘和城里的不一样,家家户户都忙着做活儿,很少有刘七巧这样不用下地,也不用做家务的。

刘七巧来到村口的老方家,方家是庄子上的佃户,日子过的不咋地。家里却也生了一堆孩子,最大的那个和刘七巧同年,名叫方巧儿,因为各种的巧,所以她两成了闺蜜。

刘七巧还没进门,就听见里头有哭闹的声音,女孩子家压抑的呜咽声从里头传了出来。

“娘,求求你,不要把巧儿卖了好不好,巧儿可以给你带弟弟妹妹,还可以在家做家务,巧儿年纪大了,卖不上好价钱的。”方巧儿哭的稀里哗啦的,一堆的弟妹也跪着求着老娘。

“傻丫头,我哪里是卖你,我是让你过好日子,别跟娘一样,一辈子做牛做马的,只怕死了两一口好棺材都捞不上,你又不像人七巧,她有个能干的爹,你有啥,你也只有这张脸生的好看些,算我没白养你了。”周氏是方巧儿的娘,见她哭成泪人,心里终也是不舍的:“到了京城,就算是做姨娘,那也是吃香的喝辣的,有人伺候着,总比在这里穷死强啊。”

方巧儿跪着拽住周氏的衣襟道:“娘…我不去,我听许婶子说,那个男人病的快要死了,急着找人冲喜,要不是找不到人,许婶子怎么会想起我们来呢。”

“你哪里听来的浑话,快别说了!”周氏一狠心,一把将方巧儿推到地上,看着她跌跌撞撞的爬起来,不住的对着自己磕头,心里就跟针扎一样。

“哭坏了眼睛一会儿怎么出门?一家老小都靠你一个人了,巧儿啊,你明白吗?”周氏的声音软了下来,伸手揽过方巧儿,摸了摸自己女儿柔软的长发,心头一软:“来,让娘再帮你好好梳头,你和七巧同岁,明年都要十五了,你的命没她好,怨不得别人。”

刘七巧站在门外,心情复杂之极。都说人比人,气死人,和方巧儿相比,自己的命确实不止好了一点点。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进去好像比较失礼,刘七巧耸了耸肩,正要离开,大门忽然就开了。

方巧儿端了个木盆从里头出来,看见刘七巧站在门口。她的脸上还挂着一些泪,连忙用袖子擦了擦。

“七巧,我一会儿正要去找你呢,许婶子给我在京城谋了个差事,我今晚就要走了。”方巧儿说话的神情很平静,和刚刚在里头哭天喊地的样子很不一样,反到让刘七巧愣了愣,呆呆的应了一声道:“啊,什么时候的事儿啊,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方巧儿挽起刘七巧的胳膊,往外头走了两步道:“就今儿一早的事,那家人要人要的急,我今晚就得启程了。”

刘七巧哦了一声,又问:“什么事儿那么急呢,倒是跟要人命一样的,天大的事儿,哪有早上知会,下午就办的呢,你这一走,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呢?”

刘七巧看着方巧儿,见她微微一怔,眼眶红红的又像是要哭一样,便没再往下说,想了想道:“巧儿,你等着我啊,我有东西给你!”

刘七巧这一路上跑的飞快,心里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明知道方巧儿这一走,运气好是个姨娘的命,运气不好就是一个守寡姨娘的命,反正这辈子她的命是好不了了。想想自己势单力薄,空有一颗现代人平等自由的心,却也不得不屈于现实,心里多少有点难受。

李氏见刘七巧兴匆匆的出门,愁眉苦脸的进门,心里便犯嘀咕。

“怎么了这是?好好的出门咋就这样了?”

刘七巧听李氏问她,心里越发不是个滋味,一把抱着李氏,靠到她肩头道:“娘,巧儿要去城里给人冲喜了,也不知道那男人能不能活,你说她的命怎么就那么苦呢?”

李氏拍拍刘七巧的后背,安慰道:“命这东西,娘胎里带出来的,这有啥办法呢。这些年村里不景气,卖儿卖女的也不知方家一家,明儿是初一,娘去土地庙上香,给巧儿求一个平安符,让她路上带着吧。”

刘七巧就着李氏的肩头擦擦泪:“她今晚就要走了。”刘七巧拿起李氏手中的枚红色比甲道:“娘,就把这件衣服送给巧儿吧,她去城里,总也要穿的好一点。”

李氏看看自己的女儿,揉了揉她的头脑道:“随你,反城里好看的料子多的是,让你爹再给捎几块回来。”

李氏赶制好了比甲,刘七巧又回自己房间,拿了几套衣服和几样不算贵重的首饰,包成了一个包裹,揣着往方家去了。

周氏已经给方巧儿洗好了头,正在院子里为她梳头。不得不说,方巧儿长的很好看,瘦瘦小小的身材,才十四岁就已经妖娆的。脸蛋却跟她的身子不一样,两腮微微带着些婴儿肥,一双杏眼圆溜溜的,漂亮的很。

刘七巧进了院子,也不多话,拿着包裹就往方巧儿的怀里一塞。

“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几件衣裳我也没穿过,我娘做了留着我去城里穿的,既然你比我先进城,那就先给你好了。”

方巧儿抱着包裹,低头坐在凳子上,后面周氏笑着道:“七巧,那可真要谢谢你了,我还愁今儿巧儿没一件像样的衣服出门呢。”

刘七巧冲着周氏尴尬的笑了笑,这样卖儿卖女的母亲,虽说也是没办法,但终究让七巧觉得原谅不起来。

周氏帮巧儿扎了一个发髻,正想拿一根木簪子固定,刘七巧从包裹里拿了一支淡青色的玉簪子出来,成色不算很好,但刘七巧觉得很古朴,所以一直很喜欢,这次也一并送给了方巧儿。

方巧儿认得这跟簪子,是同刘七巧一起赶集时候淘到的,两人还约好了,等及笄的时候,一定要用这根簪子挽成年后第一个发髻。

方巧儿说什么都不肯要,推了几次,周氏却一点不客气的拿了过去,簪在了方巧儿的头上。

“女儿啊,从今往后,别人问你几岁,你就说你已经十五了,知道不?”

“知道了。”方巧儿低下头,略有些歉意的看了一眼刘七巧。刘七巧拉着她进门换衣服去。

不多时,方巧儿换好了衣服,从里面出来,浅粉色的棉布长裙,外头套着枚红色的比甲,略略收腰,当真是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

周氏围着方巧儿转了几圈,直呼自己女儿长的好,又是高兴又是落泪的。刘七巧看着心里难过,便寻着由头先走了。

第 3 章

当晚,刘七巧就看见许婶子来带走了方巧儿。两人坐着牛车,从村口的老槐树地下过去,方巧儿头一次穿的那么好看,几个小伙子都不由的看直了眼,但是谁也没有说什么,里面甚至还包括了从小就暗恋方巧儿的王铁牛。

从那日之后,牛家庄两朵花就只有了刘七巧这一朵。但是和刘家相熟的人都知道,再过不了多久,刘七巧也要跟着爹娘去京城了。

刘七巧发现,自从这消息传播开来之后,大家看她的眼神,多少带着羡慕妒忌,有没有恨,目前暂时还不知道。原来从古至今,人们对城市的热衷都是相同的,迈出大山,走向城市,是祖祖辈辈的村里人都向往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进了城就可以跟刘老爷一样,吃香的喝辣的,在城里也娶上一房媳妇。可他们从来没想过,当年和刘老爷一起出去的四兄弟,最后也只活下了他一个。

因为方巧儿的离开,刘七巧的心情郁闷了一阵子,没了闺蜜,刘七巧连自己平时爱去的地方也不去了。河滩上长了一大片新鲜的马兰头,往年她都会和方巧儿一起栽上一大把,回家用开水焯一下,然后用芝麻油凉拌着吃。今年看着那满滩的马兰头,刘七巧就感慨万千,也不知道方巧儿那男人好了没有,反正没消息总归是好消息的。

刘七巧从外头回来,李氏便喊了她道:“你三叔去了京城,下午回来,一会儿你去他家候着,你爹给家里带东西了。”

李氏口中所说的三叔,是刘家正房上的老三,和刘七巧他爹是堂兄弟,小时候关系很铁。刘老爹去了城里之后,时不时也接济一下家里人,眼下正是春耕的时节,刘老三就带着村里几个村民一起进城里贩粮种,有刘老爹在那头打点好了,做事也顺当很多。

刘七巧应了声便又往外头来,她家如今富裕了,下地的活都用不着自己来。年前李氏看上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想买了回来给刘八顺当童养媳,顺便伺候刘七巧,被刘七巧给拦住了。有很多事情,刘七巧还是愿意自己做。

刘七巧到了刘老三家门口,看见门口停着几辆牛车,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那里卸货。刘七巧还没往里面去,便被人给叫住了。

刘七巧一看,是王二哥家的老四,村里头出名的老实大力士,年轻一辈的小伙子谁都比不上他。听说他十三岁的时候进山遇上了熊,非但没被熊给吃了,最后还把熊给打死了,拿着熊掌卖了好价钱。村里面几个姑娘都爱恋着他,希望能嫁给他当老婆,只有刘七巧和方巧儿对他没什么意思。

私下里她们两个讨论过这问题,方巧儿不喜欢他,说他长的不好看,太粗狂了,晚上睡觉抱着就跟抱着头狗熊一样。

刘七巧不是颜党,觉得王老四的长相其实还算周正的,至少鼻子眉毛眼睛都挺刮挺刮的,但她受不了那一身的肌肉,摸上去还带棱角边的,腹肌硬邦邦的,躺在上头还搁坏了自己脖子,太不划算。

刘七巧喜欢的男人,说起来这乡下山里还真找不出来,她喜欢男人文质彬彬的,有文化但不可以迂腐;瘦弱但不可以体弱;谨慎但不可以小气;圆滑但不可以没担当。

当时方巧儿就给了她这么一句总结:这样的男人,只怕这世上没几个女人是不喜欢的吧?

“七巧,这个送给你。”王老四喊住刘七巧,从胸口掏了一样东西出来,他里面没穿中衣,就这样贴身放着,上头还带着点点的男人味…

刘七巧看着他从怀中掏出来的如同至宝的粉红色小手绢,在内心深处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虽然没洁癖,但也不代表我不懂卫生 。

“乡下人哪里用得着这种精细东西,你快拿回去吧,我不需要!”刘七巧连忙退后两步。

“听说你要跟你爹去城里了,以后就是城里姑娘了,这东西城里姑娘人手一件,我看着好看就给你买了。”王老四一边说,一边不由分说把那粉色的帕子塞到刘七巧的手中,继续道:“再过半个月我二嫂子就要生了,到时候还要请你帮忙,您要不收下,我们就更不好意思了。”

乡下人就是这样质朴,大庭广众之下就送起东西来,外头还站在好几个小伙呢。其他人看了王老四着急的模样,无不意义深刻的笑了笑,各自背着种子往库里放去。

刘老三从库房里出来,看见刘七巧正在外头站着,刘七巧也懒得跟王老四推三阻四,就收了帕子往袖子里一揣,喊了一声三叔。

刘七巧走到客堂里,见三婶正从厨房里端菜出来,走到门口招呼外头的人道:“都忙了一天也饿了,进来吃口便饭吧。”她见刘七巧来了,笑着说:“七巧啊,你爹说要把你娘和你弟弟都接到城里,那你家这三百亩的地预备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它荒着吧。”

刘七巧最知道这三婶,平日里属她最会做人,人精一样的,其实心眼比针尖还小。刘七巧两世对这种人都绕道走路,可人家问到了你面前,也由不得你不回答。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我爹已经不管这里的事儿了,我姥姥家如今情况也不算好,我寻思着应该各家一半,到时候还跟往年一样收租子。”刘七巧是最知道这古代人了,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这么一说刘家的人肯定要跳脚的。可她毕竟是现代人,看着姥姥家清苦,她心里也不好受,所以先开口说了这法子试探试探,也省的以后李氏太过被动。

果然她的话才说出口,刘三婶就恨不得跳起来道:“哎呀,这想法是你的还是你娘的,你们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田地是刘家的,凭什么去给李家种啊,你婶子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过有这种说法的。”

这时候刘老三正好从外头进来,刘三婶忙拉着他道:“当家的,刚才听七巧说,他们家的地要分一半给李家种去,你在城里听五弟提过这事儿吗?”

刘老三刚搬完货,额头上汗坨坨的一片,听了这话有些紧张的抬起头问:“这是你娘的主意?”

刘七巧忙摇了摇头道:“我自己想的呗,哪有当女儿的看着自己爹娘受苦的,往后我们家去了城里,谁还能帮衬着我姥姥家,再说就是让他们家种,又不是白送了,不过就是亲戚朋友间互相照顾这点嘛。”

刘七巧暂时还不想把这事情闹僵,因为闹僵了胜算就更低了,古代人的观念不好改啊。虽说李家也在这牛家庄,可李氏却也不常走动,怕就怕刘家这帮堂兄弟们说她那着刘家的东西贴娘家。古人就是有这么奇怪的想法,明明也不是你家的东西,沾上了一个姓氏,搞得就跟自己家的一样了。

刘老三道:“这事儿你回去劝劝你娘,要这么干,就缺德了,那里有这样贴娘家人的,她如今可是刘家人。”

刘七巧知道他们来来回回的就只有这几句,也听的耳朵生老茧了,就连忙点头答应了问:“三叔,我爹拖东西回来了没有?”

刘老三指了指角落里的一个小包裹,里头露出一段浅绿色的缎面布来。刘三婶忙笑着道:“我搬的时候看着挺沉的,偷偷看了一眼,这料子不错,摸上去滑溜溜的,不扎人手。”

刘七巧知道她定然是觉得这布料好看,起了心思,她媳妇怀上了小二子,也就个把月就要生了,定然是想摸上一两尺,做件小衣服的。刘七巧也不吝啬,开了包裹,那手比划着量出两尺来,扯了放在桌上道:“三婶,这一段就给娃做双鞋吧。”

刘三婶看着这料子,这么多,足够做一套衣服的了,顿时心花怒放,把原先说的话也忘记了一大半。可刘七巧心里却还明白的很,姥姥家是肯定要帮的,本家也不能得罪了,都说富人命好,可是有一对穷亲戚的富人头大啊!

刘七巧想到这里,莫名就想起红楼梦里王熙凤打发刘姥姥的做派,还当真是有大学问的。如今他们家只不过是有一点小钱,就已经被本家给惦记上了,有钱人不好当那!

第 4 章

刘七巧抱着包裹从外头回来,远远就看见李姨婆的大儿子从自己家离开。她拿着包裹往桌上一放,问李氏:“娘,大表哥来做什么?”

李氏放下手里的活计来拆刘老爹的包裹,一边道:“来借钱的。大侄儿满月要摆两桌,村里的红鸡蛋也没派,找我借几两银子周济下。”

刘七巧知道这是牛家庄的风俗,哪家哪户添丁添口,都要给村里人派红鸡蛋,男的是双数,女的是单数。本来穷困一点的人家,也就略去这一条了,偏偏李姨婆家十几年了只得了这么一条喜事,说不办,也确实说不过去的。反正李氏是个菩萨心肠,这些年收不回了的银子,也不止一笔两笔了。

“那娘啊,你回头等八顺回来了,让他记账上,咱借出去的钱,虽没指望他们还上,总还要记得的,不然爹到时候可要说娘持家无道了。”

“你这丫头,鬼精鬼精的,我心里有数,这些年我娘家能帮衬的实在太少了,也怪我自己,当年嫁过来就没几分嫁妆。”李氏说着,就热血沸腾道:“娘一定要给你备一份体面的嫁妆,等到了婆家也不用看婆家的脸色。”

刘七巧心中默默腹诽,娘你可想的真长远啊,嫁人对我来说——那实在是不知道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李氏翻完了包裹,便问刘七巧道:“这包裹是不是被人动过?”

刘七巧自然是知道刘三婶翻过这包裹的,可毕竟是亲戚,不想闹开了撕破脸,便道:“我不清楚,三叔就放在客堂里,我进去拿就这样。”

“我让你爹给你带了半斤红糖,给你熬粥养身子的,你看看,这里哪有半斤?”李氏拿着一小包牛皮纸裹着的纸袋子,在手里掂量了掂量。

刘七巧方才只记挂着面料,对放在边上的另一个纸袋子没在意,这时候看过去,那纸袋子确实也被人动过,连包袱皮上都撒了一些红糖沫儿。她十二岁来葵水之后,就疼的七死八活,李氏不知道从哪里得了一个方子,说吃当归红糖粥能好。刘家虽富裕,可当归还是吃不大起,只偶尔刘老爹得了赏赐,稍回来一些。但这红糖粥倒是没断过。

李氏叹了一口气,不由有点怒火中烧:“每次叫你三叔稍东西回来,就缺斤少两的,我又是个薄脸皮的,也不想跟他们争,他们倒还当真我好欺负了!”

刘七巧按着李氏坐下,为她锤着后背:“娘,二堂哥的媳妇要生第二胎了,他们家正好用得着红糖,娘你心眼好,就算了吧,眼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些小事别放在心上。”

李氏听刘七巧这么说,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问:“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呢?”

刘七巧抱着李氏的脖子,撒娇道:“您不是一直觉得对不知姥姥姥爷吗?眼下我们家要搬走,我寻思着分一点地给姥姥家种,这样他们家日子也能好些。”

李氏虽然动心,可还是担忧的很:“这怎么可能,这地刘家的叔伯们都种了十来年了,我要是开这个口,会被口水淹死的。”

“娘,你是怕被口水淹呢,还是怕姥姥姥爷他们过的不好?”刘七巧这样一说,李氏的眼眶就红了。

“谁家嫁女儿不是为了女儿家好一点,能帮衬着点的,可你刘家这几个叔叔伯伯太厉害了,你爹跟他们又是过硬的关系,这地也种了多少年了,再收回来,只怕办不成。”李氏边说边叹息。

刘七巧嘿嘿一笑,凑到她耳边道:“这事儿我今天在三婶面前提了,我也寻思着要在收回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打算在邻村买块地,我听说隔壁村一个小地主这几天正要卖地呢,我打算把那些钱花了。”

李氏一听,顿时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道:“七巧,那些银子可是你奶奶给你存的嫁妆,可不能乱花啊!”

刘七巧当然不能说这叫投资田产,银子留着只会贬值。但她确实已经想好了,当年张氏去京城的时候,就偷偷给了她一箱银子,都是张氏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她这辈子吃了男人的苦,所以自己亲儿子也不放心,结果就便宜了刘七巧。

李氏是个本分人,虽然知道这些钱,却从来没打过半点注意,是一心一意等着那些银子和女儿一起嫁出门的。如今听说刘七巧要拿这些钱来买地,心里还是忐忑的很。

“我想好了,刘家的叔伯们肯定是不肯把那些地让出来的,因为那些地的地契上写了一个刘字,娘你若是真的要那么做了,将来只怕被人指着鼻子骂,如今只有想一个别的办法。”刘七巧说着,转身看着她娘道:“娘,你明日就喊上大伯母、和三婶去一次隔壁村,和地主谈好了,明说是给我买的嫁妆田产,以后都是我的,然后回来当着她们的面把地契给我。”

“七巧,你当真要把这地给姥姥姥爷种?”李氏看着刘七巧,心里那个感激啊,实在是说不出来,她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劳动妇女,怎么会明白刘七巧的这股魄力劲儿呢。

“娘,你心里不也天天这样想吗?快别磨蹭了,你一会儿就去把大伯母和三婶都请上了,别到时候人家又觉得我们家偷偷摸摸的又发财了。”刘七巧正说着,刘八顺从私塾回来了。

刘八顺的私塾就是在隔壁村的,村里一共有七个男孩上着私塾。刘家的家境最好,所以李氏专门买了一辆牛车,接送这几个孩子,刘八顺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地主家的小开。

可今天刘小开的心情很不好,平常看见刘七巧总是黏糊的恨不得懒在她身上,今天却厌恶的哼了一声,背着个书包往自己房里跑了。结果房门的门槛太高了,刘八顺一个不当心,就摔了个狗吃屎。

刘七巧一把把刘八顺拎了起来,看见他脸上还挂着金豆豆。

“怎么了这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明白不?”

刘七巧拿出王老四送的帕子,正好给刘八顺擦擦眼泪。

“姐,你以后能别帮人接生了吗?同学们都笑话你,我看不惯,跟他们理论,还被人笑话。”刘八顺委屈直掉眼泪。

刘七巧皱皱鼻子,蹙眉问道:“他们都怎么笑话我呀?”

“他们说你不害臊,年纪轻轻就当接生婆,以后肯定嫁不出去!”

刘七巧正色想了想道:“我确实不害臊,我也确实年纪轻轻就当接生婆了,可我未必就嫁不出去了呢!”

刘七巧抱起刘八顺,揉揉他的脑袋:“就为了这事儿和人家打架?你应该告诉他们,就算我姐嫁不出去,我也一辈子养着她,因为她是我姐!明白吗?”

刘八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小脸鼓成包子,握拳道:“姐,就算你一辈子嫁不出去,我也养你一辈子,因为你是我姐!”

李氏听他们说的不像话,忙过来假装怒意道:“口没遮拦的,都乱说些什么呢,你应该说,你姐将来肯定能嫁的顶顶好的。”李氏上前,抱起了刘八顺,往房里给他擦脸去了。

当天晚上李氏专门预备了一些刘老爹在城里买的糕点吃食,去拜访了刘老大的媳妇,和刘老三家的刘三婶。两个人听说是带她们一起去邻村看地的,心里都高兴的和吃了蜜糖一样。

晚上睡觉的时候,刘三婶摇着在炕头上的刘老三,一脸的羡慕:“你说李氏的命怎么就这么好呢,当年你爹也跟着她公公一起去去的京城,怎么你爹就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吗?如今你瞧瞧老二家,那叫一个吃香的喝辣的,明儿还要去找地主买地,可不就要成我们牛家庄的地主了?”

刘老三跑了一整天,正累的慌,听她唠叨两句就打起了呼噜。刘三婶见他都不忘耳朵里去,气的一脚把他蹬下了炕头。

刘老三吃痛,连滚带爬的从地上爬起来,指着她骂:“你他妈的有完没完,一晚上嗡嗡嗡跟苍蝇似的,你羡慕人家二哥媳妇,你也不打盆水看看自己这张脸,你配吗?”刘老三骂够了,抱着被子往角落了一窝,不再理她。

刘三婶一听自家男人生气了,心里那个着急啊,这些年全靠刘老三两头跑,家里的日子才算好了些。

刘三婶急了,扯了裤头,光溜溜贴了上去,喂过奶有点下垂的胸部在刘老三的身上蹭了蹭道:“他爹,别气了,我见识短还不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