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自然是没什么意见,连着点头道:“二叔吩咐就是,我自然没什么意见。”

杜二老爷看着杜若脸上那种略带羞涩的模样,心道:你要是有意见才怪了,你心里大概是巴望着能小主一段时间才好呢吧?

第 44 章

李氏顿了一锅鸡汤,晚上一家人吃的鸡汤下面。因为有杜二老爷和杜若在场,所以刘八顺、沈阿婆、钱大妞、钱喜儿都没上桌。只有李氏和刘七巧陪着杜若和杜二老爷在一起。

杜二老爷喝了一口面汤道:“这面的味道不错,鸡汤也很鲜美,嫂子做的很好吃。”

李氏被京城的太医夸奖,脸红笑道:“这都是自己家养的鸡,平常放出去吃一些活物,自然比城里头的鸡味道好些。”

杜二老爷点了点头,杜若正闷头吃面,他今天下午刚刚发作过,不敢多吃,所以只吃了几口。两人吃完了面条,李氏领着他们去后排厢房休息。钱大妞已经在隔壁的洗澡间烧了一大锅的热水,见他们过来道:“大娘,热水烧好了,可以让两位贵客去洗澡间泡泡脚。”

杜二老爷倒不知一个乡下人家也这么讲究,顿时觉得心情不错。这一日路上奔波的不少,齐旺给他打了水泡脚之后,他便入了厢房睡去了。

倒是杜若一时间睡不着,在院子里晃悠了几圈,来到前头,看见刘七巧正坐在屋檐下的台阶上看天上的星星。

杜若走过去,看看不太干净的台阶,又看看自己还算干净的衣裳,想了想还是就着刘七巧坐的地方坐了下来。

“七巧你在想什么呢?”杜若问她。

刘七巧冷不丁转头自己身边多了一个人,差点儿吓了一跳:“我在想,今天在林家庄的那个村妇,怀胎七八个月,没想到都快生了,孩子却死了,真是让人伤心。”这种事情在现代刘七巧也遇到过,但毕竟是非常非常的少数,现代医学发达,一般的大城市都有孕检。各项检查可以筛查出很多胎儿的病症。比如:唐氏综合症、比如畸胎、比如兔唇、还有先天性的心脏病等。可是在古代,怀孕就是一场赌博,从头到尾都不知道结局如何,直到孩子从母体分娩出的那一刻。而且这场赌博随时都会把自己的命也给搭上。

杜若没想到刘七巧还有这么伤感感性的一面,伸手搂着她道:“别难过了,其实这个孩子如果活着,也未必是件好事。”

刘七巧明白杜若的意思,那家的婆婆那么重男轻女,第三个又是女孩还不知道会不会留下来,万一送人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反正好日子是没有的过了。

刘七巧叹了一口气道:“其实婴儿的出生率是可以提高的,如果孕妇自己有意识的去关心胎儿,那么这孩子兴许不会死。”

杜若听了觉得蛮有意思的,便问道:“你倒是说说看,你有什么高见呢?”

刘七巧想了想道:“比如,每个月给孕妇做定期的检查,从她们的身体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胎儿的成长,哪些胎儿长的好,哪些营养不良,都看的出来。”

“有道理,还有呢?”杜若继续问道。

“还有就是你们这地方人讲究瓜熟落地,非得足月了才把孩子生出来,其实孩子到三十八周的时候所有在母体中的发育已经完成了,后面两周完全可以到外头来长,因为越到后期,胎儿在母体遇到的意外事故就越多,脐带绕颈、胎盘老化,都很可能造成孩子在母体的意外。就说今天这个孩子吧,她就是脐带绕颈窒息而死的,如果她早一点出来,就可以避免这场悲剧。”

杜若皱了皱眉头道:“你这说的有点深奥,我没太听懂,瓜熟落地,生老病死,这都是古来有规律的事情,可以随便改变吗?”

刘七巧咬了咬唇,凑到杜若耳边,问道:“你相不相信有前世?”

杜若摇了摇头道:“我是个大夫,怎么能迷信这种东西呢。”

刘七巧见杜若还是个唯物主义者,便笑着道:“你信不信无所谓那,我只想告诉你,我生下来的时候,就带着前世的记忆。”

“你没喝孟婆汤?”杜若眼珠子一亮,问她。

“你刚才还说不信的。”刘七巧看着杜若,忍俊不禁:“你听我说下去,不过这事情我只告诉你一个人,你若是跟别人说,那我肯定会被当做怪物被浸猪笼的。”

杜若宠溺一笑,捏这她的嘴皮子道:“胡扯,给自己男人带绿帽子才会浸猪笼。”

刘七巧扑哧笑了笑,靠在杜若的肩头道:“我的前世是一个专门给人接生的医生。在我们那个地方,接生有两种方式,一种呢和这里一样,产妇自己自然分娩;另一种就是上次我给林少奶奶用的办法,剖腹取子。我们那个地方有很多产妇,因为怕疼,所以宁愿选择剖腹取子。”

“剖开肚子,难道他们不怕疼也不怕死吗?”杜若好奇的问道。

“怎么说呢,关于疼痛,我们有麻醉,这个东西华佗先生很早就发明了,关于失血过多这方面,我们有仪器,可以输血,如果剖腹的时候流血量太多,就用别人的血输入产妇的身体,反正就是死不了。”刘七巧尽量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说给杜若听。

“那按照你的意思,你前世那个地方,根本不会有失血过多而死的人了?”杜若觉得自己的医学大门瞬间被刘七巧给打开了,似乎有很多很多个为什么都想问出来。

“对,只要抢救及时,就不会死。我前世那个地方,有两种医学,一种叫中医,就是你现在这种,吃中药、或者针灸一类。还有一种叫西医,西医是个很厉害的东西,其实和我上午在林家庄说的那个就很类似了。”

杜若点了点头,似乎有些恍然大悟道:“就是你说的,什么不好就切什么的医疗办法?”

刘七巧兴奋的点了点头,不亏是医学世家的天才,杜若要是在现代,肯定也是宗师级别的人物:“你说的太对了,剖腹产子就属于西医的范畴。”

杜若拧着眉头,带着一丝感叹道:“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给人治病的办法,我真是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看来你之前杜撰的什么华佗的药典,你是一本没看过,你这些都是前世遗留下来的记忆对吗?”

刘七巧吐吐舌头道:“我可是把我的家底都给交代的清清楚楚的了,杜大夫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杜若想了想,上下打量了一番刘七巧,有些不确定问道:“那我可不可以知道…你前世活了几岁?”

刘七巧一听瞬间皱起了眉头,握着小拳头要去锤杜若:“活到了七老八十,你现在是在跟个老奶奶的谈恋爱呢!哼。”

杜若见她那个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抱住她的腰道:“人说越老越小,怪不得你现在是这个样子的,老奶奶。”

刘七巧推开杜若,指着他道:“你少贫嘴了,你说,你二叔怎么会来的?你是不是哪里说漏嘴了?我跟你才见几面,你就把人往我家里带了…”

杜若指天发誓道:“我真的没有,我…我就是有些情不自禁。”杜若说着,松开刘七巧坐着,单手支着下颌道:“我杜若,活了二十年,对女色这件事情,从来没有上过心。”他想了想,忽然转过头,扫过刘七巧贫瘠的胸口道:“再说,你也没什么女色,对不?”

刘七巧想起上次被她压肿的地方,顿时觉得那地方又疼了起来。扭过头道:“哼,你就是恋童,你就是猥琐!”

“什么意思?”杜若又被刘七巧给绕晕乎了。

“就是…你有特殊的爱好,喜欢未成年少女的身体。”刘七巧好心的为他解释道。

杜若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刘七巧道:“癸水都有了,还是未成年的吗?自己身材不好就谦虚承认,下次我开几幅药给你,保证让你赶超方巧儿。”

“什么叫赶超方巧儿?你怎么知道方巧儿那地方就大了?你看过还是摸过还是亲过?杜若你给我说清楚了!”刘七巧扯着杜若的袖子不依不饶的问道。

杜若顿时就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跟谁比不好跟方巧儿比,他不是自己找打吗?

“我错了我错了!”

刘七巧也只是玩笑话,既然杜若给了她保证,她自然不会去担心什么,便道:“十六我爹就会来接我们全家进城了,嗯…我还不知道去了京城住哪里,到时候你可以让小厮去恭王府打探打探,就说是刘诚刘二管家的家。”

杜若眼睛一亮道:“原来你爹是恭王府的下人,这几个月恭王府我二叔还真去过不少次。这下我放心了,恭王府的人都挺亲和的,你去了那儿应该不会吃亏,只是…你要进去做丫鬟吗?”

刘七巧抓了抓脑门道:“我爹说让我给少奶奶当丫鬟,其实我从来没做过家务,我心里还七上八下的呢。”

杜若拉过刘七巧的手道:“七巧,有没有想过去京城开一家医馆,专门为孕妇检查身体,告诉她们怎么防范孕期的各种突发事件,那些你前世留给你的东西,要是就这样断了,岂不是很浪费。七巧,你应该救更多的人。”

刘七巧看着杜若,有些兴奋又有些不确定,然后低下头小声道:“可是,我爹说要是我再给人接生,我就真的嫁不出去了。”

杜若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她,抓紧了她的小手,拉着她面向自己道:“除了我,你还想嫁谁?”

第二日一早,杜若和杜二老爷阔别刘七巧家的小院儿。李氏目送两人的马车缓缓远去,转身看着刘七巧道:“七巧,你跟我来一下。”

刘七巧跟着李氏进了房,李氏在靠窗的椅子上坐了,抬头看了一眼刘七巧道:“七巧啊,昨儿晚上你和杜大夫在前面客堂外头的台阶上,我可都看到了。”

刘七巧低着头不说话,只是脸上有些红扑扑的。李氏心里哪有不知道女儿怎么想的,又怕说了过火,便道:“你们两个小年轻看对眼了也是有的,我们乡里乡下的,不讲究这些,可人家杜大夫是城里人,怎么也不懂个避嫌呢?他这是想清楚了要让你进他们杜家门了吗?”

刘七巧低着头不说话,咬了咬嘴唇,想起杜若昨天的话,脸上又红了起来,忸怩道:“娘,您就别担心这些了,反正从今儿起,你别跟我爹张罗亲事了。”

李氏一听,越发着急了起来道:“你这是…真喜欢上了?”李氏心里直打鼓道:“起初我也觉得杜大夫不错,可是后来想想,他这样的人家,我们高攀不起啊,你又是从小没受过委屈的,我们千般宠爱的把你给养大,也不想你最后只做了个姨娘。”

刘七巧梗着脖子,撅嘴道:“他要是让我做姨娘,我就不嫁他。”

李氏听刘七巧这样说,心里越发就更担心了起来,只支着额头道:“只怕他们那样的人家,觉得你去做个姨娘都是高攀了呢,都怪我以前也是单看了皮相,觉得杜大夫的人品好,可仔细考虑下来,还真觉得他并非良配。”

刘七巧上前安慰李氏道:“娘,你能少想这些吗?我都还没及笄呢,你着什么急呢,那还得一年多以后的事情呢。娘,这事儿你可不要告诉爹,我爹会打我的!”

李氏摇头道:“你也知道你爹会打你?你这是在乡下,以后去了城里可真不能这样,我听你爹说,王府里面小姐们住的院子,是不准小厮和外男进去的,那规矩还了得。”

“娘我知道了,我们这不马上就进城了吗?杜大夫说,等过了明年七夕,他就来提亲,倒时候他要是不来,那我就死了这条心,娘我会为自己考虑的。”

“提亲?他都跟你说这话了?”李氏惊的说不出话来,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道:“那怎么办?那我和你爹还要不要为你张罗亲事,你说说你这孩子,你怎么就这么…哎!还有你的嫁妆,还没备好呢!”

刘七巧唬着脸道:“娘,我这才几岁啊,你就想着把我给嫁出去,就算过了明年七夕在张罗亲事,我还真能在家里当老姑娘了不成?”刘七巧说着,伸手挽着李氏的胳膊,把头靠了上去道:“再说要是能在家当老姑娘,我还求之不得呢,我就爱跟我娘在一起。”

李氏摇着头,对这个自己从小疼到大的女儿,她还真是没办法。

再说杜若和杜二老爷上了马车,这一路上也没闲着。杜二老爷是一个很开明的男人,体现在私生活方面那就是,他不像杜大爷,一辈子只有大太太一人。二太太是三书六聘明媒正娶来进门的,可是身为一个年少风流的太医院才子,杜二老爷很看重自己的感情生活。几乎每个被他接进门的姨太太,都是他某一段感情经历后的成果。所以他对杜若会喜欢刘七巧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在耳边旁敲侧击道:“大郎,你尚未娶亲,要是先接一个小妾进门,只怕老太太那边不好交代吧。”

杜若听杜二老爷这么说,脸上神色严肃道:“二叔,我没打算纳妾,我想等七巧及笄了,明媒正娶接她进门。”

饶是杜二老爷这么风流的人,听杜若这么说还是震惊了不少道:“实不相瞒,这次我偷偷跟在你后面来,也是你娘的意思。你娘是个细心人,把京城认识的人家十四岁的闺女给点了个遍,也没找到你口中露出出来的这人,后来还是问了王妈妈才知道这刘七巧的。你要纳她为妾,这不难,但你要娶她进门,这辈子只怕没指望了。”

杜若忧郁的低下头,有些郁闷道:“这还不都是蘅哥儿给害的,老太太现在开口闭口的乡下丫头,觉得乡下丫头就是专门进城勾引主子的。”

杜二老爷听杜若提起自己这个不孝子,也是摇头道:“我最近忙的都没空教训他,那小子也是活腻味了。”杜若心道,他还不是随你这个风流的爹么。

杜若叹了一口气,对杜二老爷道:“二叔,这事儿无论如何你得向老太太保密,我娘那边,我自己去交代,她是明理的人。再说七巧家是恭王府的下人,他爹是恭王府得用的二管家,虽然家世差了些,可是我们杜家也是商户,也从来不跟京城的这些官员们有什么姻亲往来。简简单单的开医馆,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好。”

杜二老爷见杜若这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也不免同情起他道:“你想的太简单了,行了,这事儿我先替你保密,你娘那里你自己看着办。不过我看着刘七巧确实是有点能耐,她的那些医理,我从来听都没听过,但是却说不出个错处,实在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才啊。”

杜若听了昨晚刘七巧说的话,对刘七巧所说的保留前世记忆一说深信不疑,毕竟除了这个没法解释刘七巧的与众不同。所以他也只是笑着附和道:“七巧是一块璞玉,只要精心雕琢,一定可以成为玉中精华的。”

杜二老爷见杜若眼睛放光的模样,忍不住摇了摇头道:“行了,媳妇还没娶进门呢,瞧你那样子,你这十几年的圣贤书都白读了不成?”

当日,杜若和杜二老爷一起回了杜府。杜二老爷见过了杜老太太之后,直接回了自己住的西跨院。大太太见杜二老爷跑的快,心里就着急了起来,又觉得这会儿去请也不大好意思,便在自己房里急得走来走去。

杜若见过杜老太太之后,并没有马上回百草院,而是去找了杜太太。杜太太见儿子来找自己,心里越发想问,又怕自己问的太过直接,让儿子尴尬,便只装作随口道:“你才回来,还不快回房歇着,一会儿午膳好了,我让丫鬟喊你去。”

杜若见房里没什么人,只有王妈妈在面前伺候,便扑通一声的跪在了杜太太面前。

杜太太见儿子十几年从来没这个样过,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弯腰要扶杜若起身:“大郎,你这是怎么了?有话好好说,快起来。”

杜若低着头道:“孩儿不孝,还请母亲责罚。”

杜太太哪见过杜若这般,顿时心疼的不行:“你哪里不孝了?你平常比谁都孝顺,你二叔家的蘅哥儿,还有你那几个妹子,谁能比得上你孝顺。”

杜若抬起头,清澈的眸子看了一眼杜太太道:“娘,你能听儿子把话说完嘛?”

杜太太见杜若一本正经的模样,便松了手道:“那你说,娘听着。”

杜若想了想道:“常言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儿子私下里喜欢上了一个女子,便是大大的不孝。”

杜太太一听,不得了了,自己儿子果真是动了春心了,谁家的闺女有那么大的能耐怎么就让儿子成这样了呢?

“你既然喜欢,那就娶回家,只别像你二弟一样,随便什么人就往家里抬就好了。”杜太太说这话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有点吃不准,她虽然溺爱杜若,可她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杜若娶一个自己不入眼的媳妇啊。

杜若梗着脖子道:“娘,那人王妈妈见过,就是牛家庄刘家的刘七巧。”

王妈妈听说是刘七巧,眼珠子一下子瞪得老大,心道:少爷怎么就喜欢一个没长开的姑娘呢?看那身板要让太太抱孙子,那还不得再长上几年呢?

杜太太也没料到真是这王妈妈提起过的刘七巧,顿时有些六神无主,按照王妈妈上次的描述,这刘七巧应该是一个乡下丫头。一个乡下丫头,怎么配得上自家金尊玉贵的儿子呢?

“王妈妈,你说说,那刘七巧是什么人?”杜太太说话都有些颤抖了。

王妈妈心道,让我咋说呢?说不好吧?少爷不高兴,说好了吧,太太你能信不?王妈妈正为难着,杜若开口道:“七巧聪明伶俐,善良纯真,当日在林家庄为林少奶奶剖腹取子的就是她。娘,我们杜家不是医药世家吗?七巧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她一定会把杜家发扬光大的。”

杜太太有些为难道:“可是…我要一个会剖腹取子的媳妇做什么呢?我只要一个能给我生孙儿的媳妇啊。”

杜若也知道要让杜太太现在就接受这个现实很难,可是他不能退缩,这事情要慢慢筹谋,如果第一步连杜太太都没搞定,那后面杜老爷,杜老太太那边就更难办了。

“娘,等儿子娶了七巧,一定会给您生一个胖胖的孙子的,娘你着急什么呢。”杜若跪在地上,一本正经的求道。

杜太太看看跪着的儿子,这都二十了,为了个女娃儿都朝自己下跪了,心里说不心酸,那肯定是假的。但是儿子都二十了,这才遇到自己一个喜欢的姑娘,要是自己不同意,儿子又要伤心:“你,你总要让为娘先悄悄的见上一见才行啊。”

杜若连忙点了点头,杜太太把他从地上扶起来道:“你瞧瞧,你平日里那么斯文冷静的人,怎么今儿这么孟浪起来了,看来那位七巧姑娘还真是有些本事,把你的魂儿都勾没了。”

杜若被杜太太这么一说,果然觉得今日又失态了不少,不由脸色一红,可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那四个字:情难自禁啊!

第 45 章

杜若从杜太太房里出来,心里总算落下了半块石头。按母亲平日里对他的宠爱,想来不会太过反对,顶多就是觉得刘七巧家的家世差了一些,觉得亏待了自己罢了。杜若进了百草院,略略叹了一口气,看见方巧儿正在院里头浇水,见了杜若便放下了手中的活迎了上来道:“少爷回来了。”

杜若点了点头,往里头书房里去了。这时候王妈妈却从门外进来,喊了方巧儿道:“巧儿,大太太让你去她那里一趟。”

杜太太见杜若走了,心里却还是七上八下的,生怕刘七巧是什么不检点的闺女,怎么儿子才见两面,就惦记上了,别跟蘅哥儿的那个一样,尽是勾引人的狐媚子。听王妈妈说刘七巧和方巧儿是一个村的,便让王妈妈把方巧儿给喊了过来。

“巧儿,你认识一个叫刘七巧的吗?”杜太太也不打马虎眼,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方巧儿摸不清杜太太的意思,便只能如实回答:“奴婢认得,奴婢在牛家庄的时候,跟七巧还是好姐妹。”

杜太太本来就是一个慈眉善目的人,脸上神情也温和,便笑着道:“那你跟我说说,她是怎么样的?听说她还会给人接生,这些是不是真的?”

方巧儿想了想道:“七巧是个很厉害的人,跟我们村里其他姑娘不太一样,她七岁的时候,她娘生她弟弟难产,就是她给她娘接生的。后来村里面人知道了,就也有请她接生的,也有的人在背地里说她,说她年纪轻轻就当稳婆,以后会嫁不出去,可她也不在意,她对人很好,我进城那天穿的衣服都是她给我的。”

杜太太听了,脸上表情也没有多大的起伏变化,只是在说起接生那里微微蹙了蹙眉,又问:“她长得什么样,你也说说看?”

方巧儿心里越发疑惑了起来,但还是老实道:“七巧长的很漂亮。”方巧儿说到这里,略略低下头道:“以前村里的人都说我们两是牛家庄的两朵花。”

杜太太笑着道:“是呢,你也是个可人儿,不然我也不留你了。”她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示意方巧儿退下。

王妈妈送方巧儿出去,回来时间杜太太脸上略带愁容,便开口道:“太太,七巧那姑娘我见过,看着还挺厉害的,当时我没在意少爷会对她有心思。”

“罢了,他既然喜欢,那就接回来吧。”杜太太终于松口了。

王妈妈却有点担忧道:“太太,事情只怕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我看今日少爷这又是跪又是求的,像是只想要纳一个妾吗?”

杜太太被王妈妈这句话一提醒,连连退后了两步道:“什么?你说他…他和不是要纳妾?”

王妈妈沉着脸道:“少爷张口闭口说的可都是要娶妻啊!”

杜太太这时候才回过神来,伸手锤了一把一旁的几案道:“那我方才岂不是就是被他给绕进来了,你怎么也不提醒我一番?”

王妈妈也左右为难道:“我这怎么说呢?我这也不好说啊!”

杜太太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等过几日我问过了二老爷,在想想这事儿到底怎么办吧!”

却说刘七巧自送走了杜若之后,还真有些春心萌动的感觉。事有凑巧,十五那天李氏去土地庙上香,王老四家的二嫂子也正好生了。刘七巧觉得这是她在牛家庄的收山之作了,所以也特别的认真,带上钱大妞两个人一起去了。

王二嫂子是典型的村妇,虽然平日里上农田什么的也不多,但是家里面的家事做的不少,身子骨特别好,虽然这是第一胎,居然也没怎么折腾就出来了。

刘七巧一边给王二嫂接生,一边给钱大妞讲解,从检查开指,到测定胎位,再到用手来感觉产妇的阵痛和宫缩,每一步都讲的很详细。

王二嫂子抱着刘七巧送上来的大胖小子,笑着道:“七巧,你这是打算给大妞当师父吗?大妞也要跟七巧学接生吗?”

钱大妞笑着道:“我人笨,幸好七巧肯教我。”

刘七巧也笑着道:“哪里,你很有天赋,上次在大伯家,你给猪儿接生不是很溜吗?”

刘七巧一高兴就给说漏嘴了,王二嫂子笑着道:“感情我们家后院那几只新猪仔也是你们接生的。”她搂着怀里小宝贝道:“宝宝,你说说,你七巧姨是不是很了不起。”

王老二听见孩子哭,早就忍不住进来,见了自己媳妇,又看见了自己白白胖胖的儿子,兴奋道:“总算是赶上了,还说明儿你们就要走了,我正愁去找哪个稳婆呢。”

刘七巧笑着道:“王二哥,我跟老四说了,等我去了城里问问我爹能不能给他找个活儿,你们家不缺劳力,老四想出去闯闯。”

王老二看看刘七巧,又想想自己那愣头青一样的二弟,其实他心里头明白,王老四他就是喜欢刘七巧,他就是不满那桩婚事。

“也行,农忙的时候让他回来帮个忙就好,平常到也没啥关系,只是他老实惯了,出去要是给你们添麻烦,就直接赶回来拉倒。”

“哪能呢,老四其实还是个细心的。”

收了拆红,刘七巧和钱大妞一起回了家,在路上遇到正从田里头回来的王老四。王老四喊了一声她一身:“七巧,明儿你什么时候走啊?”

刘七巧道:“不知道,估摸着也得中午了吧,我爹得从城里来。”

“那我明儿送送你?”王老四有些舍不得。

“不用了,送啥呢,我都跟你二哥说了,我打算把你带城里去,你二哥都同意了。”

“真的?你那天不是开玩笑哄我开心的?”王老四一双眼睛亮闪闪的看着刘七巧。

“我刘七巧从来说话算话的,你不是说想出去看看吗?那就出去看看呗,从这里到京城有多远吗?不过还没一百里路呢,你说对不?”

王老四使劲的点头。刘七巧告别王老四继续回家,钱大妞跟在后头,小声道:“七巧,小时候我们全村的人就都知道王老四喜欢你。”

刘七巧不知道为什么钱大妞会冒出这么一句话,便蹙眉道:“大妞,你知道什么叫喜欢吗?”

钱大妞拧眉想了想,有些模棱两可的回道:“喜欢的话,对于男孩子来说,大概就是想娶她当老婆;对于女孩子,大概就是想嫁给他当老婆?”

刘七巧点点头道:“有点见解啊,那你现在有没有谁想嫁给他当老婆呢?”

钱大妞一听,脸顿时臊得通红的,摇头道:“没有没有,七巧你好坏!”

刘七巧心想,钱大妞毕竟还是小孩子,其实男人娶老婆和女人嫁人,哪里就是喜欢那么简单的。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七夕,这是刘七巧给自己的希望,也是给杜若的希望。

“大妞,万一有一天,你遇到一个你很想嫁的人,可是他却不能娶你,那你应该怎么办?”

“我想嫁?他不肯娶?”钱大妞挠挠头道:“他都不肯娶我了,我凭什么要嫁他呢!”

刘七巧扑哧一笑道:“回答的很好,就是他肯娶我还不一定肯嫁呢。”刘七巧摸摸有点红的脸蛋,飞快的跑了起来道:“快点,我们回家去!”

没想到刘七巧回家的时候,却见门口停了四辆的马车,刘七巧只在外头听了里面的声音,便知道是刘老二回来了。笑着迎了进去道:“爹,你怎么今天就回来了,不是说好了明天才来接我们的吗?”

刘七巧挽着刘老二的膀子晃了晃,这才发现刘老二身边还站着另外几个大汉。

“快喊大叔!”

“大叔们好!”刘七巧嘴甜甜的喊了一声,只听那几个大汉道:“二管家,这是你家闺女吧?长的可真水灵啊,竟比王府里面的丫鬟们好看多了。”

刘老二笑着道:“你们少夸她,她哪有半点姑娘家的样子,都给我媳妇惯坏了。” 只说着,揉了揉刘七巧的头顶道:“你快进去,跟你娘一起张罗晚饭,今儿我们不走了,明天一早带上你们一起上路。”

刘七巧点了点头,应了一声便往里头去了。几个大汉看着刘七巧娉娉婷婷的进去,才收回视线看了一眼刘老二,心道:这下刘二管家又要不得了了,这样的闺女送进去,难道能逃得出大少爷的眼珠子?

可刘老二却从来没这想法,因为大少爷今年才娶的少奶奶,少奶奶这会儿和恭王妃一样,都怀着孩子呢。说起来也真是巧合了,婆婆和媳妇一起怀娃,到也是头一次听说。为此恭王妃还经常闹个红脸,幸好老王妃是个明理的人,王府有喜事那是求之不得的事儿。再说王爷的子嗣也不多,王妃能再添一个孩子,也是好的。

可其中的厉害关系,却早有人给看出来了。恭王的父亲是先帝的兄弟,袭的是亲王的爵位,后来到了恭王这一代,是袭的郡王爵位,本来到第三代只能袭一个镇国将军的爵位,可恭王年轻时曾救驾有功,皇上特旨恭王世子可以袭郡王的爵位。恭王原先只有一个嫡子,其他都是庶子,所以爵位非嫡长子所有。可如今恭王妃又怀有一胎,万一出来的是个男的,到时候只怕很难一碗水端平了。

李氏在里头张罗晚饭,钱大妞忙上去帮忙,刘七巧请几位大叔入大厅里坐了,亲自去厨房沏了茶过来,给众人一一送上,然后抱着盘子站在刘老二身边。

这几个都是王府里得用的奴才,和刘老二都是好兄弟,个人也都管个人的事儿。刘二老指着一个较年长的人道:“还不快谢谢你郑大叔,要不是他肯派马车,你和你娘还得走路上京呢!”

刘七巧忙上前福了福身子,谢过了那位郑大叔。那郑大叔看着刘老二道:“老刘,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家这么好的闺女放着,怎么不早带进城呢,你看看我那儿媳妇娶的,不然这可不就是我家儿媳妇。”

刘七巧虽然拥有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身体,但却不是十四岁少女的心,因此对于他们这些话题,她委实做不到含羞答答,或者是假装一摔盘子走了。于是她本能的反应就是把头低的更下一点。

刘老二叹了一口气道:“我家闺女明年才十五呢,我还没着急张罗,这不少奶奶房里缺一个浇花洒水的,我寻思着这差事不错,就让嫂子给打点了一下,在那院子里浇花洒水,我家七巧还能做的来。”

那姓郑的听了道:“听说少奶奶房里面还缺人呢,我婆子那门槛都快被踩烂了,我原以为你是往里头塞的,怎么就只放在外面?”

在这里说话的都是刘老二的贴己兄弟,大家便也不拘谨了,只见另一个年纪轻一点的人道:“我看这少奶奶是个厉害的,原来里头伺候的那几个,才刚满十五,就送出来配人了,说好听的是恩典,说不好听的,谁当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女孩子家的,十五岁能看出什么模样来,总也要等到十七八才能出落的齐整一点,哥几个,你们说是不是?”

这时候另外一个一直没开口的带胡子男人,叹了一口气道:“我家春晓不就是吗,上个月刚满十五就给送了出来,在老王妃和王妃跟前服侍的姑娘,哪个不的到十七岁上头才出来?还有用的好的,留到个十八九也是有的,偏生只这位少奶奶体恤下人吗?”

姓郑的道:“怪不得我那婆子说,给少奶奶选人还是一个技术活,这小丫头要得用的,怎么也得十二三了,可她用到十五就准时给送出来,也就两三年的光景,地儿还没蹲熟呢。”

刘老二想了想道:“各位都是有闺女的,依我看,也未必就想着往几位哥儿房里放去,说句实话,虽然王府是个富贵之所,但是我们这十多年的差当下来,里面的事儿大家心里也清楚,你们看那几个姨娘,有几个是过的舒坦的,不过就是呼奴唤婢,其实芯子里还是个奴才,依我看,还不如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去做正头太太,殷实点的,就算没有鱼翅燕窝,好歹也三餐饱足,没个操心挠肺的事情,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就好。”

大家听了刘老二的话,纷纷点头,端着茶盏品了起来。刘七巧低着头也不由翘了翘嘴角,觉得自家的爹还真是有一种领袖风范,要不是出身差一些,没准还能成大事呢。

李氏弄玩了晚饭,往厅里头来叫人吃饭,众人一起起身去了饭厅。男人吃饭的时候女人不能入座,这是乡下的规矩,所以李氏和钱大妞只站在一旁布菜,刘七巧呢给他们倒酒。沈阿婆早就夹了菜端到刘八顺的房里去让他先吃起来。

酒席上男人的话语就越发开阔了起来,刘七巧根据谈话,终于也知道这众位大叔在王府的职位。

郑大叔是王府专门管车马的、另一位年轻一点的是管王府外面一条街的商铺买卖的、还有那个带胡子的,是专门管王府众多的粗使杂役的,而刘七巧的爹是跟在王爷身边的。所以,虽然刘七巧的爹看似实权最少,可在王爷面前是最说的上话的。就比如这一次,他立了大功,随随便便王爷就拨了两个庄子给他,这对于这些不能常在王爷面前随身服侍的人,简直就是做梦也梦不到的事情。

男人们不像女人,聊天八卦永远是重点。作为城里的男人,他们的思想也比下乡男人稍微进步那么一丢丢。

“也不知道北边的仗打的怎么样了,今年能不能过一个安生年。”郑大叔开口道。

胡子大叔也跟着叹气:“哎谁知道呢,我那表舅出了边关已经五个月了,一封信都没回来,家里面已经急的不成样子了,他媳妇吵着要改嫁你说着都什么事儿。”

年轻一点的那位管事道:“风声很紧,不好说。”

刘老二听大家伙都发表完了意见,才沉着脸道:“这事儿还真说不准,前几日我接王爷出宫,悄悄的听了几句,只说京城里还要派兵出去,皇上现在手里能派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我估摸着下面总也要轮到王爷了。”

大家一听,面色一冷,姓郑的道:“王爷祖上就是武将,他年轻时也是行武出身,只不过后来因的老王妃的嘱咐,才弃武从文,我看王爷是不甘心就这样下去的。”

刘老二只是喝酒,就不在接话了,众人皆沉默了一会儿道:“王府这一代还是不降爵的,可是到了下一代就不好说了,说不准王爷想上战场给子孙赚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那也是有的。”

说完这一句,大家均沉默不语,战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可是一旦王爷出征,那么恭王府的格局肯定会有所变化,到时候便是他们这些下人们动荡的年代了。

刘七巧和李氏三人只在一边听着,这种事情她们是没办法插口的,但刘七巧却也听的津津有味,竟然比起前世看宅斗小说还有意思,这可是实打实的剧情。

自从说起了这个话题,大家的心绪都不太安宁,王爷要上战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很多事儿要安排。比如接班人问题吧,这是一定的,现下王爷还有嫡亲的弟弟,会不会惦记爵位那也是说不准的。总之…王爷出征,对于这些跟着王爷的下人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郑大叔想了想道:“老二,你时常跟在王爷身边,你觉得王爷会出征吗?”

刘老二垂着眸子不说话,刘老二自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但还是很淡定的道:“这委实看不出来,而且王爷心中只怕也早有了想法,我们做下人的,还是安安心心的做下人好。”

郑大叔是个聪明人,一听这话顿时就明白了,只有其他两人还十分不解,开口道:“王爷竟一点儿口风都没有吐露吗?”

他们显然把刘老二当成是王爷的心腹了,还是很期待的看着刘老二。

刘老二还是沉默不语,七巧见他们酒碗中的酒空了,连忙上前满上,刘老二看了一眼自己闺女,嘿嘿笑着道:“喝酒喝酒,我们少管闲事儿,做好下人的本分就好。”

几个男人吃饱喝足,刘老二被李氏扶着回了自己的厢房,其他三人也各自回了为他们整理干净的厢房。

刘七巧吃完了饭,照例还是睡不着觉,后排被几位大叔占着,她也不好意思去洗澡间洗澡,就坐在院里的枣树下看星星。

其实每个朝代,除了那种民族大动荡的时候,小范围的战火都是不断的。刘七巧不知道这时候是哪个朝代,她历史学的不好,就算是让她知道了朝代,估计也推算不出什么时候会赢什么时候会输。

其实她从刚才他爹的话语中,已隐隐听出了王爷的意思。她估摸着这位年轻时救驾有功的王爷,应该会披上战甲上前线的。

刘老二其实没喝多,他今日喝的酒,还不够每次回来跟刘老三和刘老大喝的一半多。这也是刘老二喜欢和刘老三刘老大喝酒的原因。

他从房里出来,看见刘七巧正坐在树底下看星星。他鲜少回乡下这个家,但每次回来几乎都会看见刘七巧看着星星若有所思的样子。他记不得刘七巧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的。

“七巧,想事情呢?舍不得这里?”刘老二走到刘七巧旁边,在她身边坐了下来道。

刘七巧想了想,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爹,要是王爷去战场,你会跟着去吗?做将军的都有亲兵,他会让你一起去吗?”

刘老二这时候也有点愣了,他不过是在席上很隐晦的透露了一点,连那几只老东西都还有没参悟透的,怎么刘七巧就能看出来了呢?

刘老二想了想,揉了揉刘七巧的头道:“这不是你该想的事情,你就想着快些长大、嫁人、然后让爹抱大外孙就好。”

刘七巧摇摇头道:“不,爹,这才是我最关心的,我们这个家不能没有爹,爹是这个家的希望,爹你把我们接进了城里,不能丢下我们不管的。”刘七巧说着,眼眶子一下就红了,扑到刘老二的怀里哭了起来。

刘老二拍了拍刘七巧的背道:“这事儿还没定下来呢,瞧你,还哭了起来,我们家七巧不是已经长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