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七巧低下头,蹲下来把祛腐生肌膏捡起来,放在桌案上,揉了揉自己的手腕:“世子爷这回应该知道自己是个多粗鲁的人了吧。”

周珅侧头,似乎是在看后背的伤处,问刘七巧:“比得上你吗?”

刘七巧顿时被问的面红耳赤,狠狠瞪了一眼周珅,转身跑出门去。

周珅目送刘七巧离去,疼的哆嗦了一下,咬牙切齿道:“这丫头,好利的爪子,简直无法无天了!”

刘七巧离开了玉荷院便觉得天特别的阴沉,想起远在边关的杜若,顿时有一种难言的相思之苦。也不知道杜若现在怎么样了,那位萧将军救下来了没有,仗还要打多久,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快一些及笄。

内心已经三十岁的刘七巧猛然发现,她已经开始恨嫁了,恨不得杜若马上来个八抬大轿,把自己抬回去算咯。幸好幸好,她在老王妃那边打过了预防针,周珅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受虐狂,一定不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刘七巧想通了这一点,心情又月光明媚了起来。

边关的月亮和京城的月亮是一样圆的,当刘七巧抬头凝望月亮的时候,远在边关的杜若也抬起头,看着朗朗苍穹之下,一轮椭圆形的月亮。

不远处,大帐的帘子被掀起来,军师上前拱手道:“杜太医,萧将军已经醒了,还请杜太医进去看看。”

杜若有些阴郁的眉色渐渐散开,转身道:“萧将军醒了,那快去看看。”

大将萧定此时正靠在身后的垫子上,见了杜若,只点头示意。他的身上裹着厚厚的白纱,几处都被鲜血染红了。

杜若见了他便道:“将军身子骨可真是硬朗,微臣还以为还要过两天将军才会醒。”

萧将军操着有些干哑的嗓音,开口道:“再睡只怕就睡过去了。”

杜若笑道:“将军方醒,微臣倒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将军,微臣奔赴北疆之前,将军夫人刚刚为将军添了将军府的五少爷。”

“什么?她已经生了?”萧定算算日子,却应是还有一个月多的光景,便问道:“可是母子平安?”

杜若点头道:“自然是母子平安,萧将军现下好好养伤,等战事结束,便可以回京和夫人团聚了。”

萧定重重的点头,又沉重的叹了一口气,转身问军师:“这几日的战报可有每日准时发送?朝中可有提起派谁前来增援?”

军师清了清嗓子,有些吞吐的开口道:“战报每日都送往朝廷,只是增援一事,似乎朝廷还没有下最后定论。”

刘七巧回到青莲院,汇报了周珅的伤势。王妃素来知道周珅跟着王爷在军中供职,从小也是吃过苦头来的,但免不得慈母心思,见自己儿子被打,总还是有几分伤心的。因此晚膳都没有用几口,就命丫鬟们撤了。

没想到不到亥时,王爷居然来了青莲院中,听说王妃已然就寝,原本是要走的,见了刘七巧便多问了几句王妃的这几日的日常起居以及心理健康问题。

“王妃这几日心情可好?在法华寺遇见萧夫人,可曾多聊几句?”

刘七巧向来是个简单心思的人,主子们聊天她向来不削尖了耳朵去听的,所以她还真没怎么在意王妃和萧夫人之间的谈话,只如实回答道:“倒是没说什么特别的,只听说战事似乎快了结了,别的也没什么。”

王爷点点头,双手负背而立,他是那种很传统的武将长相,身材英武,从肩背上看过去,就是极度让人有安全感的人。王爷正准备离去,却不知在里间方才已经就寝的王妃却起来了,身上披着一件淡青色银线团福如意锦缎长袍,脸上带着几分哀怨的神色,站在帘子里头定定的看着王爷。

王妃本就容貌秀丽,此时虽然怀着五个月身孕,但是脸色红润,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又是这种带着哀伤的神情,越发让王爷心上一动,忍不住蹙眉道:“今日是我用了狠,不该这么打珅儿的。”

谁知王妃竟然低下头去,脸上神色淡淡的,只轻轻道:“七巧、青梅,你们先出去,我有话要和王爷说。”

七巧和青梅两人,如今都是王妃的心腹,之前几乎从未有什么事情,是不当着两人私下说的。刘七巧心道只怕这夫妻俩今日得吵架了,以前听老人家说,夫妻俩吵架,如果不是人民内部矛盾,那多半就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产生了分歧。很显然,今天王爷用蛮干把世子爷打了一顿,王妃很心疼,后果很严重。

刘七巧跟着青梅出了大厅,远远的到走廊外头候着,也听不见里头两人说话。只青梅拧着秀眉道:“七巧,今儿王妃看着不对,万一和王爷吵起来怎么办?”

刘七巧脑袋朝天,看着天上的月亮,摇头晃脑老气横秋的说:“俗语有云:夫妻吵架床头吵床位和,王爷和王妃这般恩爱,放心啦,他们不会有事的。”

青梅瞥了一眼刘七巧,啐了她一口,“你这小蹄子说话越发没个羞耻了,这种话是我们姑娘能说的吗?还真是不害臊啊。”

刘七巧不以为然的继续说下去:“青梅姐姐问我,我自然据实以答,总不能骗青梅姐姐吧,据我所知,王妃绝对不会对王爷发火的。”实在是经过刘七巧这么长时间的观察,觉得王妃的家教实在太好了,似乎是一个从来不会发火的人。后来刘七巧又听说原来宫里没了的梁贵妃是王妃的亲妹妹,刘七巧很深切的感悟道:这样的女子,世上又有几个男子,能抗拒得了呢?

刘七巧的猜测没有错,王妃并没有和王爷发火,相反却是柔情似水的走上前来,靠在了王爷的怀中。

“老爷,今日你这般打珅儿,我原本是再气不过的,可是忽然转念一想,心里头便一分气也没有,有的只是对老爷的感激。”王妃说着,眼泪夺眶而下,按着王爷坐了下来,亲自去茶盘那里斟了一杯茶给王爷端了过去道:“老爷这几日,难道没有什么话要同我说吗?”

王爷原本就是提着一腔柔情来了,见王妃这般深明大义,只觉得惭愧的很,低着头却还是不肯说话。

王妃亲自端了茶盏,送到王爷的手中道:“北边打的那么厉害,萧将军都受了伤,皇上肯定着急的很,老爷这几日军营没日没夜的跑,我估摸着,只怕也是时候了。原想着能等一天是一天,能拖一天是一天,可今儿你对着珅儿这一顿打,我就全明白了。”王妃抬起头,眸光闪闪的眼珠子看着王爷,继而低下头轻轻的说:“只怕皇上暗中已经跟你通过气了,你是怕珅儿想跟着你一起走,所以才故意把他打伤的吧?”

王妃的话说到这里,连坐着的王爷也都忍不住抬起头来,看着自己这位秀外慧中的媳妇,眸中的掩饰不住赞许和惊讶。

“卿卿,你这是如何知道的,我原想过几天,再同你说。”王爷一激动,便喊起了王妃在闺中的小名,握住她的柔夷不舍得松开。

王妃叹了一口气,推开王爷的手,站到他身后为他揉捏着后背道:“我跟你几十年的夫妻,难道这一些都不能想明白吗?你是皇上的堂兄,说白了这天下也是你们周家的天下,身为朝廷宗室,有些事情自然是逃不过的。如今皇上身边也没有几个能靠的住的宗亲了,只恭王府这一支算是强盛,你向来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只怕人虽然还在京城,这心已经是飞到了边关去了。”

王妃低着头,细细的看着这男人的眉宇,棱角分明面颊,炯炯有神的眸光,高挺的鼻梁。当年她嫁给他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嫁了一个英雄,如今她虽然不舍,却也不忍心折去他的羽翼。

“你去吧,家里有老祖宗,还有二叔,弟妹,还有这么多丫鬟婆子照顾着,不会有事的。前几日我瞧见了那萧夫人,便觉得自己比起她已是幸运太多了。”

王爷几乎是震惊的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看着自己的发妻,她美貌、她聪慧、她善解人意,她是所以男人心目中最梦寐以求的女子,她却嫁给了自己。王爷伸出双臂,将王妃紧紧的抱在怀中,带着磁性的暗沉嗓音一字一句的说道:“你放心,我定然会得胜归来,你要好好保重自己,等着我回来抱儿子。”

王妃娇嗔的将脸颊靠在王爷的肩头,柔和的点了点头,内心柔软万分道:“早些回来,可别让闺女等急了。”

王爷蹙眉:“我明明说的是儿子,怎么到你这里就变成了闺女?”

王妃不依不饶的说:“可是,我很想要一个闺女,最近老跟七巧在一起,我便想着,若是我能有七巧这么一个聪明伶俐、古灵精怪的闺女,那该多好啊?”

王爷本来想说,你都有几个庶出闺女了,可再想想自己那几个庶出闺女,好像确实没刘七巧这样伶俐,便笑着道:“行行行,若不是闺女,等我回京之后,便给你做主,收了七巧做干女儿。”

王妃眼神一亮,匆忙问道:“老爷说的可是真的?我确实喜欢七巧的紧。”

王爷蹙眉想了想,忽然也起了别的心思,便道:“做干闺女还不如做真闺女,夫人何不想个法子,撮合撮合七巧与珅儿,将来珅儿继承爵位,让七巧当一个侧妃,想来刘老二总应该是愿意的吧?”

王妃原本不是没有这个办法,但是因为周珅和秦氏的感情很好,秦氏又是不容人的性子,所以王妃为了玉荷院的平安无事着想,就没再往这方面想。但如今周珅和秦氏闹得不可开交,想来今后自己的儿子也不可能让秦氏拿捏住,王妃被王爷这么一说,内心又蠢蠢欲动了起来。

可刘七巧毕竟不是家生子,不是主子一句话,就一定要进府当妾氏的。若是让刘七巧做妾,怎么说也应当是一个贵妾,这其中自然要有些说法。况且刘七巧现在还不到十五岁,这时候便提了这个事情,似乎也有些操之过急。王妃想了想,索性道:“这事情倒不急在一时,七巧是个有性子的姑娘家,跟其他院里的丫鬟们不一样,从不想着往主子的房里钻,也不能直接赏了去当通房,不如等过几日问问珅儿的意思,看看他有没有这个心思,若是有的话,再提也不迟。”

两人商量妥帖,一直认为考察期还比较长,可以让自己儿子慢慢挑选。

站在门外的刘七巧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在两个主子的一番话语之后,又做了好多线圈运动,她只是觉得,今天的月亮真是圆啊,也不知道现代的月亮是不是也这么圆。从穿越到现在,已经足足七年的时间,刘七巧不知道自己前世的爸妈还过的好不好,她只是默默的低下头,对着月亮拜了三拜。

里头王妃喊了两人进去,刘七巧忙不迭睁开眼睛,跟着青梅一起去进去。见王爷和王妃两人脸上都带着笑意,心道大概是两人方才谈心很成功。刘七巧服侍王妃和王爷就寝,正打算低头吹了圆桌上的蜡烛出门,王妃靠在床榻上,装作无意的说:“七巧,明儿一早你做一些活血化瘀、生肌养肤的早膳给世子爷送去。”

“啊?”刘七巧被口水呛了一下,咳了一声把桌上的蜡烛都呛灭了,黑灯瞎火的说:“奴婢,奴婢不懂这些啊。”

王妃不容置疑的吩咐道:“让你去你就去吧!” 

第 65 章

第二天一早,刘七巧按照王妃的指示,端着一碗三七补气粥,送到玉荷院去,见了绿柳急忙拉了个壮丁道:“这是太太让我送过来给世子爷用的,我这会儿正忙着脱不开身,麻烦你帮我送进去啊!”

昨儿也不知道最后谁多嘴,把老王妃要赏人给世子爷的事情给说了出来。你说就说呗,却偏偏没把那两个既定名额也给一并说出来,弄的满王府的莺莺燕燕都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刘七巧见绿柳今日穿得这身衣服也比平常王府发配的丫鬟衣服好看了许多。

绿柳见刘七巧把东西塞到自己手中,便有些不好意思,拉着刘七巧问:“七巧,你当真不知道吗?”

刘七巧一头雾水,满脸愣怔:“知道?我应该知道些啥呢?”

绿柳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表情道:“你难道不知道,老祖宗说要给世子爷选通房丫鬟,说是有两个名额呢,也不知道最后花落谁家。”

这回刘七巧总算明白了,怪不得今儿绿柳穿的这么好看,感情她也是来刷世子爷的好感度的。刘七巧有了老王妃的保证,自然不用担心会成为名单里的人选,便拍了拍绿柳的肩膀道:“你好好表现,没准还有机会!”

“七巧,你怎么对这事儿一点儿也不上心呢?”绿柳拉着刘七巧躲到角落,小声在她耳边道:“如今少奶奶这个样子,怕是不成了,世子爷又不喜欢翠屏,以后谁进了这玉荷院,那还不是这院里的头一人,人人都想着进来呢,你怎么就半点进取心也没有呢?”

好吧…刘七巧觉得,被绿柳这么一说,自己好像是真的没有半点进取心,如果这进取心是只能用来爬主子们的床来代表的话。

“绿柳,我爹给我在外头张罗婚事呢,我总不能让我爹为难吧!”

“刘二管家莫不是脑子坏了,你在外头张罗的婚事,还能张罗的过当王府将来的侧妃?你说是不是?”绿柳实在是一个实心思的姑娘,她觉得这是好事,所以就算她自己很想上赶着上,可也不能让刘七巧吃了这亏,好姐妹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刘七巧连连摆手道:“别了,我没这种命,你快点把粥给我送进去,再不送进去就凉了,快去快去。”

刘七巧好不容易摆脱了绿柳的热情,匆匆离开玉荷院回到青莲院中。这时候王妃刚刚用完了早膳,正让青梅扶着,在院中的小花圃里面散步,见刘七巧回来便问道:“七巧,世子爷用过你送去的早膳了吗?”

刘七巧皱了皱眉,假装不知:“啊,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奴婢送给了玉荷院里的人就回来了,里头少奶奶还在静养,奴婢就这样进去不合适。”

王妃叹了一声,心道你这姑娘也太老实了点,这会儿谁不想着往世子爷的面前凑,你倒好,给你机会,你还自个儿躲的远远的。

原本因为周珅和秦氏吵了一架,老王妃往玉荷院放人的事情是想稍等几天再落实的。谁知道不知被谁给宣扬了出去,弄得这几天玉荷院门口总是时不时的出现几个迷路的小丫鬟。又时不时出现几个进去和玉荷院里的好姐妹们聊天说话解闷的大丫鬟。更有二房几个丫鬟不远万里绕过花园,跨过篱笆,只为了在玉荷院外和世子爷能有缘千里来相会。所以…在玉荷院丫鬟们的集体投诉之下,老王妃公布了进入玉荷院空降丫鬟的名单:秋彤,还有知书。

一切终于尘埃落定,院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刘七巧按时按点的为王妃料理各种吃食,偶尔讲讲乡间野趣,逗王妃开心。

当夜,王爷回府,说是太后娘娘在手术后昏迷了整整六个时辰之后,终于醒了过来,目前人很清醒,太医说手术非常成功。整个王府的人都在念着阿弥陀佛,老王妃跪在小佛堂里头,整整念了三遍大悲咒,才起身就寝。

王妃心里喊着谢天谢地,上前给王爷斟茶,王爷看着王妃道:“现在皇上已无后顾之忧,眼下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解决边患。”

王妃的心咯噔一下,面上却还是装作淡定的笑笑,只道:“若是定了日子,早些和老祖宗说,省的她老人家最后才知道,又当我们小辈欺瞒于她。”

王爷点点头,表示同意,两人又闲聊了一番,这才就寝。

因为知书和秋彤进了玉荷院,刘七巧便再也没有去给周珅送粥。那日刘七巧从端着糕点从厨房回青莲院,远远的看见玉荷院的大门开着,周珅拿着一柄剑在里头比划着。门外站着一圈的小丫鬟,都一脸兴奋在看他表演。刘七巧比较爱看热闹,况且她也想知道武侠世界所谓的武林高手是否真的存在,所以她的脚步鬼使神差的就往玉荷院门口去了。

周珅穿着一套银灰色束腰箭袖长袍,身段是绝对好的,刘七巧想起那日在书房为他上药时看见的那六块腹肌,不由咽了咽口水。

周珅练到一半,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知书捧着茶上前让他喝了一口,秋彤则拿着手绢,垫着脚尖为他擦汗。好一派妾妾和谐,夫妾相爱的场景啊!

刘七巧正想转身离去,却被周珅喊住了道:“七巧,你说我方才那一套剑法如何?”

刘七巧猛然被喊住,缩着脖子回过头来,挑眉道:“你后背的伤都好了吗?有空在院子里练剑,还不如上战场杀几个鞑子,就会在这里耍帅扮酷,撩拨撩拨小丫头,能有什么能耐?”

刘七巧的毒舌功夫那是被杜若给激出来的,可是当她加持这项技能之后,才发现这项神奇的技能有时候能给自己带去意想不到的后果。就比如现在,周珅听完这句话之后,脸色忽然变的阴沉了起来,转身对站在一旁笑得温婉可人的知书道:“马上为我更衣,我要去军营。”

众丫头们顿时有一口老血喷死刘七巧的冲动,知书和秋彤更是向刘七巧射来了暴雨梨花针。刘七巧装作面瘫一样的干笑了两声,像招财猫一样挥起小爪子,缩着脖子道:“我…我这是开玩笑的,世子爷舞的这套剑法,此剑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啊!”还真是好剑(贱)啊…

周珅一记刀眼向刘七巧投射过来,冷冷的哼了一声道:“只怕我这剑法,还入不了七巧姑娘你的法眼,还是去营里历练历练。”

周珅说着,长剑往剑鞘里面一捅,哐当一声,刘七巧觉得自己的双腿都抖动了起来,急忙夹着尾巴逃跑了。

一炷香之后,据青莲院跑腿小丫鬟发回来的第一手消息,周珅换了衣服,骑上大马,真的往军营去了。

刘七巧支着额头,无奈的头疼着:多么倔强的孩子啊,你如此高冷为哪般?

是夜,王爷终于在家中宣布,五天之后,他就要整肃军队,戎装待发了。

和几代都身为武将之家的萧家不一样,王爷出征,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御驾亲征。这说明大雍即将派出最精锐的部队,和鞑子展开最后的一次总攻。这一仗从去年年底一直打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大半年的时间。上次和鞑子打仗是在二十年前,那一仗打了五年,才把鞑子赶出了大雍。这一仗虽然才打了半年多,可谁知道会不会又有另外一个五年呢!王妃虽然当时同意王爷走了,却是冒着自己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打酱油了却还没见到自己父亲一面的风险。

“你去吧,皇上如今还能想起你,就代表你还是他能倚重的人,我还记得,十五年前,当时就是你老子带着你,和萧老将军练手,给鞑子最后一击,把他们赶出了大雍。虽然你老子最后受了伤,没活多久,为了这事儿,我也不敢再让你上战场,可我知道,你的心里头还挂念着战场,你跟你老子一样,是个热血心思的人。”老王妃说着,似乎是想起了老王爷,一时感概万千,眼泪汪汪。

王爷想起当年自己父亲的风范,也忍不住心怀向往,当年若不是同力抗敌,哪里来如今京城百姓的安居乐业。

“老祖宗能这样体谅儿子,是儿子的福分,儿子在这儿就立个军令状,不灭鞑子,誓不回京!”

老王妃笑了笑,摇头道:“快别这么说,那鞑子是杀不完的,就跟春草一样,杀一批长一批,没有个尽头,你打了胜仗就快回来,家里老婆孩子老娘都还等着呢,明白不!”

王爷连连点头,只跪着给老祖宗磕了几个响头,眸中泪光闪烁,似是要夺眶而出。这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匆匆走进寿康居的大厅,开口道:“父亲,孩儿也要跟你一起出征,一起上阵杀敌!”

王爷面色一冷,厉声道:“你不准去,你的伤还没好,在家守着王府,照看老祖宗和你母亲。”

周珅神色肃然,脸上带着几分桀骜不驯,后背直挺挺的跪下来道:“孩儿的伤早已经好了,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孩儿要跟着父亲一起上战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孩儿不是匹夫,孩儿是姓周的。”

王爷听周珅这么说,一腔热血上涌,恨不得立时就飞去战场,杀他一个肝脑涂地!拍着周珅的肩膀道:“好,这才是我周氏的子孙!”

因为确认了最后的出战时间,所以这最后的几天,就成为了王府的紧急备战时间。刘七巧不知道刘老二会有什么打算,所以向王妃请了半天假,去前院找刘老二,两人一起回家商量起了事情来。

作为一个不贪生怕死的男人,似乎骨子里都有那么些英雄气概。从在牛家庄刘家大院枣树下的谈话开始,刘七巧其实已经明白了刘老二对战场的向往。但是作为一个女儿,她还是不愿意让自己的父亲去涉险的。

刘老二赶着车送刘七巧回家,李氏开门,见父母两一起回来了,脸上带着几分喜气道:“今儿不是沐休,怎么你们两个人倒是一起回来了?”

刘七巧跳下马车,上前接了绳子在门口的石柱上拴上,也不说话便低着头进门了。

刘老二朝着李氏憨然一笑,伸手搭着她的肩膀进去,边走边问:“前些日子让你打听的那几户人家,打听的怎么样了?”李氏这才想起刘老二让她打听过的这条路上有几家家资丰厚的好人家,预备着什么时候把刘七巧的材料朝着媒婆提供一下,给她开始物色夫婿了。

但是李氏自从知道了刘七巧和杜若的事之后,便全然放下了这件事情,听刘老二问起,便随口道:“已经找了媒婆在打探了,也不着急,七巧还小着呢。”

刘老二点点头,往房里进去道:“今儿吃饺子吧,好久没吃你包的牛肉饺子了。”

李氏摇头笑笑:“我说今儿我去集市,鬼使神差就买了一块牛腱子肉,原来是你想吃牛肉饺子了。”李氏说着,往厨房吩咐道:“大妞沏杯茶出来,一会儿喊哑婆婆包牛肉饺子,你大伯和七巧回来了。”

不一会儿,钱大妞笑嘻嘻的从厨房里送了茶水过来。钱喜儿正在学针线,听说刘七巧回来了,便拿出几块帕子送到刘七巧的面前道:“七巧姐姐,这是我给你做的帕子,上面还绣了你的名字,是八顺写给我的。”

刘七巧一看,可不是在帕子的角落还绣着七巧两个字,虽然歪歪扭扭,至少没写错,从针脚看起来,基本功显然比自己扎实多了。刘七巧也只有给人缝肚子的时候才能发挥超常了。

刘老二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对刘七巧说:“七巧,你去后院请老爷过来,我有话要说。”

刘七巧知道刘老二也是牛脾气,决定的事情不轻易改,所以只好点点头,往后面去喊刘老爷。

刘老爷这会儿正在中厅里面纳凉,手里拿着一把芭蕉扇不紧不慢的打着。沈阿婆坐在一旁,手里是一件藏青色的福禄纹外袍,正在赶着针线。刘七巧进门福了福身子,小声道:“爷爷,我爹回来了,请你去前厅商量事儿呢。”

刘老爷精气神很好,前两天还找了以前在王府的老同僚摸了牌九,显然对刘老二的事情已经知道了一些,便懒懒道:“我不管你们年轻人的事情了,他要跟着王爷,这是好的,做奴才的只要参悟了一个忠字,到哪儿都不会吃亏,你就把我这话带给你爹就好了。”

刘七巧抬头看了一眼刘老爷,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一副精明的样子,心思却是一门清的。于是便点了点头道:“那好,七巧一定把爷爷这几句话带给我爹。”

刘七巧回了前厅,见刘老二正坐在那边,李氏有点局促的坐在另一边的靠背椅上。李氏心里完全没有什么打仗、出征的想法,她现在头脑一热,只觉得能劳动刘老二要喊了刘老爷才能说出来的话,莫不是他想要纳妾了?

李氏自从进了京城,虽然住的是下人的街巷。但是这条街上住的都是一些高门大户有脸面的下人,家里有个把姨太太也都是常见的。李氏觉得,莫不是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刘老二终于也免不了要给她找个妹妹了。

李氏忐忑不安的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的开口:“他爹,有什么话非要今天就说吗?你瞧瞧这八顺还没回家呢?”

刘老二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道:“这事儿和八顺没关系。”刘老二看见刘七巧从角门进来,却没见刘老爷的影子,便问:“七巧,你爷爷呢?”

刘七巧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爹,爷爷让我带一句话给你,做奴才的,只要参悟了一个盅字,到哪儿都不会吃亏的。”

刘老二笑了笑,伸手让刘七巧过来,拍拍她的肩膀道:“那你觉得呢?”

刘七巧忸怩的蹭了蹭刘老二的胡子,想了想说:“你是我爹,我当然都听你的了。”

李氏这会儿觉得不太对劲了,便问:“你们这父女两打哈哈一样,倒是说些什么呢?”

刘老二捏了捏刘七巧的鼻尖,转头对李氏道:“王爷再过几天要出征了,我在王爷身边跟的时间长了,一时间王爷也离不开我,所以老祖宗希望我能陪着王爷去北边。”

虽然这的确是老王妃的意思,但是老王妃和刘老二提起的时候,只说让他考虑考虑,毕竟做王府的奴才,和去边关打仗当亲兵是两回事,没道理做奴才的非要去战场上卖命的。但是刘老二却是一个心里有计较的人,当下就同意了。做王爷的亲兵,上阵杀敌的机会可能不多,但是如果打了胜仗,嘉奖封赏的机会却肯定不会少。刘老二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算是当一辈子的奴才,他也要当比别的奴才更出色的奴才。

李氏默默听完刘老二的话,虽然刘老二说的并不是要纳妾给自己找妹妹,可李氏却觉得这个消息还不如方才她所想的那样,至少像方才那样,一家人还是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团聚着,就算多了一个人,那又怎么样呢。

李氏是很传统的劳动妇女,可以说是完全依附于男人生存者,所以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情绪上非常的失落。

刘七巧见她娘心情低落,便劝慰道:“娘,你这是怎么了?爹不过就是和现在一样,去服侍王爷的,你看看人家王爷,带着儿子一起上战场去了,太太的肚子里还怀着孩子呢,还不是说走就走的。”

李氏不依不饶,不满道:“人家是姓周的,自然不能推脱,我们不过就是小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不错了,何必非要去那种地方呢。”李氏抬头看了眼刘老二,有些不甘心的问:“他爹,能不去吗?这刀啊枪啊的实在太怕人了,我这会儿还记得小时候哪会儿子鞑子打进来,我爹带着我几个兄弟躲牛棚的事儿呢,一辈子都忘不了。”

刘老二看着自己的发妻,伸手理了理她鬓边的发丝,笑着道:“这回儿都快要打赢了,不过就是萧将军受伤了,皇上派王爷去坐镇的,想想我们那时候的经历,这回儿边关的百姓也是这样,不把鞑子赶出去,他们就没一天好日过。”

李氏虽然没文化,但是将心比心还是懂的,可是一想到刘老二要走,心里还是满满的难受委屈,只低着头抹泪。

刘七巧想了想,又劝慰道:“杜大夫这回儿也在边关呢,萧将军受伤,皇上派了杜大夫去救治,边关没你想的那么可怕的,王爷是主帅,住在几万人围着的大军里面,没可能有什么危险的。娘你这么担心,不如明天去庙里给爹求一个平安符,让爹带在身上保平安。”

李氏逐渐被劝慰了下来,连连点头道:“对对对,要去求平安符,听说娘娘庙的平安符最灵,我得去求两个,还有一个让你爹给杜大夫带过去。”

刘老二一脸不解的看着李氏,奇怪问道:“一个平安符还送人,杜太医跟你什么关系,人稀罕这些吗?”

李氏被说的一愣,才想起来刘七巧和杜若的事情还没对刘老二坦白,便咬着牙齿道:“这…这不顺便吗?别的在边关的人,我也不认识,就带一个个杜大夫好了。”他爹,这是你女婿啊!李氏看着刘老二一阵心虚。

刘七巧急忙陪笑道:“就是就是,平安符很贵吗?不过就是我娘的一片心意,这几日太太不便出门,娘,不如你再多求几个,给王爷、世子爷他们都求上了,一人一个,个个平安,你说呢!”

“行,我记下了!”李氏信誓旦旦的开口,大有把娘娘庙的平安符承包下来的口气,刘老二见自己的老婆终于不难过了,心中也终于落下了一块大石头。

厨房里头,钱大妞正和哑婆婆忙的满头大汗,钱大妞叉着腰拿着大抓篱在锅里捞了一圈,扭头招呼外面的人道:“热腾腾的牛肉饺子就要出锅了,大娘大伯七巧,快去喊了老爷和沈阿婆一起来吃饺子吧。”

钱喜儿端着板凳站在灶台边上,够着小脑袋道:“姐,留几个一会儿让七巧姐姐带进去给八顺吃!”

“行了行了!知道了,你快下去配调料,瞧你那小样,还能真少了八顺的不成?”钱大妞挥挥手,赶紧让钱喜儿离开战场。

第 66 章

一家人开开心心吃了一顿中饭,到了下午刘老二便带着刘七巧又回了王府。刘七巧端着一食盒的牛肉饺子,这种心情像极了父母去看望上全日制寄宿学校的儿女。其实刘七巧和刘八顺算是住在一个大院的,但是王府的家学在外头,所以刘七巧基本上从来没在院中瞧见过刘八顺。

王妃见刘七巧领着食盒回来,便笑道:“你这出去一次,回来还带着吃食,莫不是你娘还怕你在王府吃不饱不成?”

刘七巧放下食盒,去给王妃斟茶,皱眉道:“天下的娘都有一个毛病,就是觉得自己的手艺是最好的,这不,非要我带一些进来,一会儿给我弟弟送过去。”

王妃知道刘八顺的弟弟现在正在当二房小少爷的书童,便喊了院里头的齐妈妈道:“你去一趟二太太那边,把七巧的弟弟带过来,就说今儿晚上在我这边吃晚饭,一会儿再给她送回去。”

刘七巧见王妃这样通情达理,顿时感激不尽,只拍马屁道:“太太真是一个好主子,不光是个好主子,还是一个好人。”

王妃捏了一把刘七巧的嘴道:“你也就这张嘴利索了,什么话都敢说,我问问你,前儿你在玉荷院都跟世子爷说了些什么?”

刘七巧一听,整个脸都绿了,垂下脑袋,急急忙忙跪了下来道:“奴婢错了,奴婢当时只是无心之失,奴婢不知道世子爷原来是牛脾气,平常看着很稳重冷静,话都从来不多一句的人。”

王妃见了刘七巧害怕的小模样,摇摇头道:“我看你以后也别叫刘七巧了,干脆改名叫刘快嘴好了。”

刘七巧低下头,扮了一个鬼脸,一脸尴尬,王妃去伸手把她扶了起来道:“我自己生的孩子,我自己知道,就算你没说那些话,他也决计会跟着他老子去的。你看看咱们这王府,二房里头都是从文的,这大房里都是行武的,小时候我拿着戒尺逼他念书写字,他把毛笔都不知道给我撇断了多少根。最后我是实在没办法了,交给他爹,往军营里头带了几回,谁知道竟然就服帖了,从此我便再没有管过他的事情。”

刘七巧看着王妃温婉的脸颊,觉得她真的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有谦和有礼的婆婆,有知道长进的儿子,更有争气可靠的男人。一个女人一生所梦寐以求的东西,她似乎全部都拥有了。刘七巧觉得,自己的应该以她为奋斗目标,或者在某一点上,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一点的。

不一会儿,齐妈妈就领了刘八顺过来。刘八顺目前已经成为了以为很守规矩的小男子汉。进门就先规规矩矩的给王妃见过了礼,虽然见了刘七巧有点兴奋,但还是很适当的控制了自己的言行。

刘七巧谢过了王妃,拎着食盒,一手牵着刘八顺往厨房去给他热饺子吃。刘七巧烧开了滚水,把饺子端出来,放在盘子里蒸热了,码得整整齐齐的端进自己的房间,递了一双筷子给刘八顺道:“你快吃吧,吃完了早点回去,从现在开始你没沐休了,爹没空去接你了。”

刘八顺本来喜上眉梢,听刘七巧这么说,顿时一张小脸蔫了一样,连食欲都没有了。刘七巧揉了揉他的头顶道:“这样吧,你写一张你的沐休表下来,下次我就照着你的表格请假,这样我就可以顺带把你带回家玩一天。”

刘八顺感激的连连点头,边吃饺子边问:“爹要去哪里?怎么就没空来接我了呢?跟你回家有马车坐吗?”

刘七巧白了一眼刘八顺,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刘八顺居然也坐马车坐上瘾了:“跟我回家可没车坐,只有十一路坐。”

“姐,十一路是什么东西?有轱辘吗?”刘八顺皱着眉满脸不解的问道。

刘七巧那筷子敲了敲他的大腿,没好气的说:“笨蛋,十一路就是你两根大腿啦!长了腿不走路要它干嘛,还不如跺了包饺子吃。”

刘八顺咽下口中的饺子馅,做出一个想吐的表情,一脸震惊的看着刘七巧道:“姐,你好血腥啊!”

刘八顺吃完了饺子,刘七巧带着他在青莲院玩了一圈,王妃又命青梅赏了一些糕点小吃果脯之类的给刘八顺带回去吃。刘七巧谢过了之后,亲自把刘八顺送回了二房住的院子里头。

刘七巧才走进去,便觉得有些不对,丫鬟们看她的神色,多多少少带着一丝丝审视的意味。刘七巧虽然自认为在牛家庄里,自己的长相是出挑的,但是在这王府,她除了能在全部歪瓜裂枣的玉荷院称王称霸之外,放到任何一个院子里,她也不能算是最拔尖的那一个。

刘七巧一边走,一边面无表情的低头问了一句刘八顺:“八顺,你姐我是不是最近又长漂亮了?”

刘八顺抬起头看了一眼刘七巧,按照他的审美观点,刘七巧肯定还不如钱喜儿漂亮,但是作为自己的姐姐,刘八顺有恭维她的义务:“前几日先生教了我们《洛神赋》,里面有写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大概写的就是像姐姐这样的美人吧!”

刘七巧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文绉绉的刘八顺,皮笑肉不笑道:“你上课不认真啊,这明明是写甄宓的,当我没文化?”

刘八顺连忙低下头道:“我这不是说,姐姐漂亮的就跟那甄宓一样么。”

刘七巧清清嗓子,伸手拍拍刘八顺的脑袋,忽然一把揪住了他的耳朵道:“你先生没告诉你,怕马匹也很容易拍到马脚上的吗?”

刘八顺哎哟了一句,连忙缩着脑袋不敢再说了,刘七巧左右看看,幸亏这会儿没小丫头,不然她这泼妇的名声,只怕是要传出去了。

刘七巧正得意,忽然从前面的假山后头,传来两声很轻的清嗓子声,接着便听见有人说道:“你听听,连你的书童都还记得《洛神赋》里头这两句话,你这段日子读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只听见一个小孩子带着哭丧的声音回答道:“二哥,我的书都读到了我书童脑子里去了。”

噗…刘七巧一时没忍住,捂着嘴巴笑了起来,有一种痛叫做别人家的孩子是学霸。刘七巧这一笑不要紧,要紧的是惊动了假山后面的人。那人从假山后面出来,唇红齿白、面若桃花、看上去十六七岁,身量高挑,兰芝玉树一样的风流。这是继杜若之后,第二个让刘七巧看了一眼,便有花痴病发作症状的男生。

“二少爷、三少爷好!”刘八顺在这边院子混的熟,急急忙忙的俯身行礼。

刘七巧这才知道眼前这位美少男是二太太的大儿子,在王府男丁中排行老二,大家都称他二少爷。怪不得二太太每天都是一副自信满满青春活力的表情,有这样的儿子,当老妈也面上有光啊!

刘七巧福了福身子,小声道:“奴婢七巧给二少爷、三少爷请安。”

那人随意挥了挥手道:“免了吧。”

刘七巧一时觉得有些尴尬,便连忙道:“八顺,既然三少爷在这边,那你就跟着他好了,我回那边院里去了。”

刘八顺揉揉耳朵,很乖巧的点点头。刘七巧正要转身,那美少男忽然开口道:“七巧姑娘,你家八顺很聪明。”

刘七巧本来就有几分长姐气势,特别有家长作风,听见别人夸自己孩子聪明,顿时就兴奋的回头问:“是吗?他小时候读书总偷懒,字写的跟鬼画符一样,我跟他说字写不好就算你学问再好,人家一看你的字这么丑就没兴趣看你的文章了。后来他才开始练字的,现在总算也能拿的出手了。”

美少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眼神瞥过站在一旁的小弟弟,勾唇笑了笑:“我说你最近毛笔字怎么进步这么大,原来是有人为你捉刀了,你最好想想有什么办法能收买我,不然的话,一会儿我们两父亲的书房见。”

那小男孩顿时瞪大了眼睛,看刘七巧的眼神有一种生吞活剥的暴怒感,刘七巧反射性的摸摸自己的唇瓣,难不成自己真的要改名叫刘快嘴才比较合适,这位小少爷…念书打酱油、考试作弊是不对的,你哥哥也是为了你的将来好,千万别怪罪到我的头上。

与那小孩子的震怒相比,刘八顺则是低着头,可怜巴巴的揉着自己的手掌心。卧槽…还打啊,掌心的老茧有脚底板厚了有木有啊!刘八顺郁闷的吸吸鼻子,抬起头可怜兮兮的看了刘七巧一眼。

“这个,兄弟之间要兄友弟恭,互相有爱,二少爷你这样以威胁为主,利诱为辅的相处方式,肯定是不太好的,我们家八顺的掌心无罪,看在这一点上,两位少爷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刘七巧循循善诱的劝道着,希望美少男被她的一片诚意所打动。

美少男听完刘七巧的话,露出一个比月光更为迷人的笑来,扭头对三少爷道:“今天看在八顺姐姐的份上,就饶了你,下次再那别人的作业给我检查,到时候就不是别人掌心无罪了。”

刘七巧回到青莲院后,决定明天去找许婆子,把厨房里的黄历手抄一份,以后出门先翻翻黄历再说。

按照刘七巧以前看《红楼梦》的经验,大户人家的男主子,对于小丫鬟们来说,都是危险的存在。就连贾环那样的人还有彩霞惦记着,可想而知今日刘七巧遇见的这位二少爷,他的背后还不知道有多少的莺莺燕燕。

晚上睡觉的时候,刘七巧以闲聊的模式,从青梅口中打探了一下有关这位二少爷的生平经历以及风流韵事。青梅是这么说的:“二少爷如今在京郊的玉山书院念书,平常是很少回来的,大抵是这回王爷要出征了,二老爷命他回来送行的。”

刘七巧想了想,作为姑娘家不能直接夸人家长的好看,于是便道:“今儿我过去,黑灯瞎火也没看清楚是个什么模样,看身条子倒是还不错,应该是小丫鬟们喜欢的类型。”

青梅现在和刘七巧相熟了,知道她这张嘴向来大大咧咧,而且从刘七巧的行事作风来看,她对着院里的男主子没多大兴趣,所以多说几句实话给她听:“可不是,这两年我没怎么见过他,小的时候他长的还要好看,老祖宗常说他就跟菩萨面前的善财童子一样。”青梅说着,便又道:“不过后来出了一些事情,二老爷便干脆把他送到外面书院去了。”

这一点其实刘七巧也曾怀疑过,王府家学请的先生是很好的。若不是当今圣上的几个儿子尚且年幼,还未到开蒙的时候,像王府三少爷这种,进宫去当陪读也是很正常的。自己家有条件,却非要把儿子送到山里头清苦之地去念书,这里头肯定是有什么猫腻的。

刘七巧顿时被激起了好奇心,挤着青梅问道:“好姐姐,快跟我说说,我就听听。”

青梅蹙着眉头想了半天,才开口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以前老王爷在的时候,曾经给二少爷指过一门指腹为婚的亲事,谁知道后来那家犯了事儿,落败了。后来那姑娘无依无靠,就寄居在王府里头,听说是跟二少爷有那么点儿…”青梅朝着刘七巧挤眉弄眼了一番,刘七巧顿时就明白了。青梅继续说道:“她们家落败了,二太太就觉得不能再让她当正室了,不能平白搭上二少爷的一辈子,谁知道那个姑娘却是一个要强的心性,宁死也不肯做小的,绞了头发做姑子去了。”

刘七巧嘴巴大长,足可以塞进去一个鸡蛋。虽然不知道那姑娘为什么要如此极端,但是…人活着还是要懂变通的,不能什么事情都硬来。刘七巧目前的感悟是,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两个人共同争取的。如果那位姑娘果真喜欢二少爷的话,就不应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把矛盾扩大化,好歹要坐下来心平气和的想一想办法,互相商讨一下,才是上策。不过唏嘘归唏嘘,作为一个现代人,刘七巧还是很欣赏这位姑娘的胆气。

“好好的姑娘做姑子去了,真是可惜啊。”

“谁说不是呢,那位姑娘我见过,模样是极俊俏的,也只有那样的人能配得上二少爷了,可惜红颜薄命了。最近我听说二太太正在个二少爷物色对象,有两个人选都是你见过的,一个就是二太太家的那个侄女,还有另一个就是少奶奶娘家的嫡出妹妹。不过我觉得这两人的人品相貌,都配不上二少爷。”青梅做惯了大丫鬟,看人的眼光很有一套,刘七巧回想了一下那两位的长相,觉得配这位玉树兰芝的二少爷,似乎还真没多少夫妻相。

两人闲聊了片刻,后半夜青梅去了王妃的房里值夜,刘七巧便浑浑噩噩的睡着了。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刘七巧居然梦见了杜若,捂着肚子满头大汗的说自己胃疼。刘七巧急得团团转,上前赶紧扶着他一起逃,后面密密麻麻的鞑子兵跟蚂蚁一样的拥上来,刘七巧一着急,背上杜若一路的跑,嘴里还喊道:“我说你怎么这么重呢,你倒是自己跑呢!”

刘七巧被压得是在跑不动,一翻身就醒了过来,看见自己胸口正压着一个铁锈红锦缎大引枕,原来她刚刚睡的时候翻身,把窗台的的引枕给踢翻了,一直压在自己的胸口。

刘七巧起身,倒了一杯茶水喝了一口,忽然听见外头有人大喊了一声:“荷花池里头有死人啊…”

刘七巧一个激灵,从床上跳起来,穿上外衣,套上比甲忙往外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