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

老王妃回了寿康居,命人去请二老爷过来,无非就是想修书一封,把家里的事情跟前线的王爷给说一声。如今前面既然已经停战,她倒也不怕这时候给他扰乱了一下军心,这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他们两人没处理得当,如今想找个商量的人,却也没有,只能把二老爷给找过来。

丫鬟们从西院回来,便禀了说:“二老爷今儿还没下值,这会儿不在府里。”老王妃这时候倒是唉声叹气了起来。只揉了揉额头,忽然想起了还在青莲院呆着的杜若。杜若现在手中掌握了恭王府的几手幸秘资料,便是上回秦氏死那件事,也是杜若从中帮助才解决的。如今这事情,杜若又是亲眼所见,反正他已经是刘七巧将来的相公,也是自己的孙女婿了,老王妃想了想,还是拔去了心中的疑虑,只对丫鬟吩咐道:“你去把杜太医给我请来。”

不多时,丫鬟便请了杜若过去。那边杜若只当是老王妃想问他今日发生的事情,正郁闷于那一段林姨娘脱光了衣服在自己眼前走动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如实交代,只把自己都憋得脸红了起来。

老王妃见杜若进来,急忙喊坐,又让丫鬟出去备茶。只等丫鬟备了茶进来,那边老王妃才挥了挥手,命丫鬟们都退了下去。

老王妃只叹了一口气道:“原本这事情不该找你,无奈王爷在外征战,二老爷这会儿不在府中,家里面都是姑娘家,老身连一个商量事情的人也没有,只能喊了你过来。”

杜若一听,见老王妃并非是来询问他早上那件事情的,也只松了一口气道:“老祖宗有什么吩咐,尽管直说,晚辈遵命就是。”

老王妃想了想,便也不客气道:“那还请杜太医替老身修书一封,把这府里的事情跟王爷说一说,也不用多说别的,就按着事情的实情说吧。”老王妃原本料定了杜太医有可能会问这林姨娘刺杀王妃的原因。却不想杜若只听完老王妃说的话之后,一句话都没有多问,便走到已备下了笔墨纸砚的圆桌前,撩袍坐下,只抬头等着老王妃开口。

老王妃摆摆手道:“不用问我,你只按着我的口气,把这事情说一说便好了。”

杜若拧眉想了想,蘸饱了笔尖落笔下去,只将今早的事情写了一遍,其余一概未提。老王妃上前看了一眼,见他写的妥帖,才松了一口气阖眸念了一遍阿弥陀佛。杜若等信笺上的墨迹干了,装入信封,那边老王妃已是喊了丫鬟进来,把这信送到专管府中与王爷通信的叶妈妈的儿子手中。

杜若正要起身告辞,那边老王妃只叹了一口气道:“你如今是七巧未来的相公,我是把七巧当自己亲孙女疼的,自然也信得过你,你只坐下陪我聊两句吧。”老王妃见王妃今日的遭遇,终究是觉得心中有愧,只这些隐秘的话语,却又无论如何也不能同外人说,便只拉着杜若说了起来:“我知道你是个口风紧的孩子,这事情你既然亲眼见了,难免不心生狐疑的,你可知道这林姨娘为何要刺杀太太?”

对于这个问题,杜若其实已经知道了,但挡着老王妃的面,他也只能摇了摇头。不过从老王妃的口气中,似乎也是一早就知道了林姨娘的身份,只是瞒着王妃而已。杜若顿时就有了听下去的好奇心。

“也怨我不好,在这件事情上没有狠下心肠来。你大概不知道这林姨娘原 本是皇上赏给了王妃的父亲梁大人的。王妃一直都是个心善的人,瞧着她年纪轻轻的,就接了过来,给了王爷,我自是不能让来路不明的女人在王爷身边的 ,所以派人查了查这林姨娘的家世,却让我查出一个好歹来,她是十几年前 江南贪污案案首的林邦直的女儿,当年她爹就是被梁相给参倒的。”老王妃说着,面上也浮起了羞愧之色,只摇头道:“当时我是极力想要把这人送走的,可是考虑到她是皇帝所赐的,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让我们妇道人家知道的 ,也未可知,总之一句话,若是轻举妄动,只怕不妥,我看着她人也算是老实,便把这件事情给压了下来,谁人也没有告知,谁曾想过了十年,居然弄出这种事情来,倒是让人料想不及的。”老王妃最终还是为了王爷的颜面,并没有在杜若面前说出王爷对这林姨娘的几分情愫,只借着皇帝赏赐这理由,算是把这事情给说了一遍。

不过杜若心里也已经清楚了,老王妃既已知道这件事情,那就说明王爷自然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的。杜若只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心里也说不上什么滋味,只垂眸道:“事到如今,说这些只怕也已经迟了,为今之计便是尽力将太太救治过来,让王爷在边关放心罢了。”

老王妃这时候也是自责难当,她这一辈子想来算是肃杀果断的。即便那些年赵姨太太因着老王爷疼她,做了几件让老王妃不称心如意的事情,后来老王爷一去,她也是有仇报仇,有冤抱冤的,再没有给赵姨太太半分面子。就算是以前陈侧妃的私自怀子的事情,也是她出面解决的,唯独这一件,她还是怜惜儿子更多余了怜惜媳妇。

正这时候,外面小丫鬟进来传话道,说是杜太医已经过来了。杜若闻言,便也起身道:“老太太,若是没有其他事情,晚辈先去青莲院那边看看,杜院判来了,少不得要问晚辈一些王妃的病情。”

老王妃方才是一吐为快,这会儿心里也觉得好过了很多,折腾了大半个早上,早就觉得有些乏了,便挥了挥手道:“你去吧。”杜若起身离去,老王妃想了,只让夏荷跟着一起过去道:“你今儿就在青莲院候着,我这边不用你伺候,不管有什么消息,只打发了小丫鬟往我这边来,太太没醒,我不安心啊。”

冬雪难得见老王妃这样着急上火的,自然也是知道这次老太太是真担心了起来,便只上前劝慰道:“老祖宗,这会儿也快到了午膳的时候,不如我先传了午膳过来,你先用一点,等吃完了歪一会儿,醒了我们就上佛堂为太太祈福,保佑太太早些醒过来,瞧瞧小少爷。”

老王妃只点了点头,任由冬雪扶着在榻上靠了靠道:“你去传膳吧,顺便也给青莲院传一份,那边今儿只怕是没空张罗这些事情。”冬雪只点了点头,见老王妃躺下了,便出门让小丫鬟去厨房传膳。

这边杜二老爷才进门,梁夫人的车驾也急冲冲的出了梁府。前日重阳节,因为人多,梁夫人并不曾有单独的机会和梁妃聊上几句,正预备着过几日再寻个由头进宫去请安的,听外头人说王妃生了,这岂不正好是个好由头。因的老王妃嘱咐过,所以王府去通报的人只说是太太生了一个男孩儿,其余的一概都没说,所以梁夫人这心里便没几分着急的。可想着这时日终究是不对的,便多问了一句道:“怎么你家太太提早了那么些时日,这生的还顺利不?”

传话的人不过是平常三门外的小厮,自然不如里头丫鬟们的嘴紧,便开口道:“奴才也不知道,只听说是七巧姑娘剖腹产的,这会儿人还没醒,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梁夫人一听,这还了得,只吓的连衣服都来不及换,直接派了马车就过来了。

杜若回到青莲院,小丫鬟们早已经引了杜二老爷进来,在王妃的房中为王妃把脉。刘七巧刚刚缓了一会儿,见杜若走了,便起身往房里来看看王妃,这会儿她的面色已好了很多,正在那边回答杜二老爷的问题。

杜二老爷检查过王妃的伤口,也觉得略有怪异,只觉得这伤口的位置比之前刘七巧长用的位置似乎是移上了两寸。

“七巧,你来说说今日的情况。我仔细听一下,再看看我的判断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对的。”

刘七巧这会儿精气神稍微好了一些,正要上前答话,杜若进来道:“二叔有什么话问我就好了,让七巧歇着吧。”

杜二老爷觉得杜若这是彻底遗传到尾了,杜老爷虽说对杜太太钟情专一,但毕竟还不是妻奴,但从杜若对待刘七巧的态度来看,只怕这灵秀瘦小的姑娘进门后,杜若真的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妻奴了,看看这护着的样子,连杜二老爷都快看不下去了。

空气中带着淡淡的云片香的气息,这是王妃平素最爱的香,今儿一早还是青梅亲自为她给燃上的。青梅知道杜太医不是外人,便索性把小丫鬟都遣了出去,自己一个人留在里面照看,也好让他们三人能好好商量一番的。

杜若上前,知道这事情瞒不过杜二老爷,便把今日在王府中发生的事情都一一说给了杜二老爷听。杜二捋了捋山羊胡子,只开口道:“怪不得我觉得这位置,并非七巧平常所惯用的位置,这个位置按照道理,是危险性比较大的,既为医者,自然避重就轻,七巧没道理选这个地方为王妃剖腹生子。”

刘七巧知道杜若智商爆表,也知道杜二老爷的医术定然也是一等一的高明,却不知他竟是一个这么细致的人,连这样细微的事情,也能洞察得到。

“二叔,事出突然,我再也没有别的法子了,才冒险为太太剖腹取子。”刘七巧说道这里,竟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又觉得身子虚的厉害。那边杜若连忙上前,把她扶在一旁坐下了道:“七巧总共只花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就把孩子给生了下来。”

杜二老爷只听着,便觉得心中说不出的紧张,仿佛自己也置身在那个命悬一刻的场景,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只觉得额际上微微有了冷汗。再抬眼看刘七巧,果然见她精神不济,显然是方才用尽了全力,这会儿陡然松懈下来,元气跟不上的原因,便开口道:“七巧,你快去歇着吧,不然大郎又要埋怨我这个二叔,不会疼侄媳妇。”

刘七巧这会儿还没听见杜二老爷的判断,自然是不肯走的,只笑着道:“他要敢埋怨你,二叔只管告诉我,我替二叔出气。”这话却是说的不避嫌,就跟自己已然是杜家媳妇一样,只让青梅也忍不住笑道:“七巧快别贫了,倒是让杜二老爷快说说,太太的病情究竟如何?那边老祖宗也派了夏荷过来,一直在外面等着呢。” 

杜二老爷这会儿总算是恢复了严肃的表情,只蹙眉道:“情况自然是不容乐观的,不过只要王妃身上的这伤口不发炎,倒是问题不大,只不过这药方里面用上了几味稀有的药材,我们宝善堂也没有,倒是宫里的御药房里面,之前外邦进供的贡品里面,有几样这样的药材,皇上命我收在了御药房,不过要用的话,还是得禀明了圣上才好。”

这禀明圣上,自然就有关恭王府这事情到底瞒不瞒得住这一说。杜若拧眉想了想,觉得这件事毕竟是王府的家务事,杜家倒是不好插手,且其中那些隐秘关系,虽然老王妃告诉了他,他却是不能随便告诉别人的,便开口道:“不如二叔先只管拟方子,一会儿我拿着方子去找老王妃,老王妃和太后娘娘关系甚笃,不如让老王妃陪着二叔进宫求药,也好事半功倍。”

刘七巧听杜若这么说,也略略放下了心道:“杜大夫这主意不错,老王妃那边自然也是不会不答应的。”

众人商量妥当,便有外面的小丫鬟来报,说厨房那边送了午膳过来,让两位太医好歹先用一些。青梅这时候忙着看护王妃,自是没空陪着两位太医出去,刘七巧便领了杜若和杜二老爷,到了平常用膳的偏厅里头,见了这菜色,便知道这定然是寿康居那边厨房送来了,只开口对那小丫鬟道:“今儿太忙,我和青梅姐姐都没空顾这些,自然是想不起要传膳的,从今天起,这青莲院里头传膳的事情,便交给你了,一会儿你去厨房跟许婆子提个醒儿,不只能光等着我们这边吩咐,若是过了时辰,还要请她们那边派个人来问一问,总不能我们这边不问,她们那边就不张罗了,不然的话,王府养着她们有什么用呢?”

那小丫鬟是世子爷奶娘洪妈妈的孙女儿,不过才十一二岁的光景,平日里只负责茶房的事情,很少进里头服侍,如今听刘七巧这么说,又想起这位七巧姐姐现在已是许了人家的,而王妃另外一个大丫鬟青梅,也是许了人家的。心里便觉得兴许是自己的机会到了,便高高兴兴的点头应了。

杜老二爷平素就是个大老爷们,从不管后院的闲事,但即便如此,见刘七巧这样吩咐,也忍不住点了点头,觉得她年纪虽小,待人接物这一方面却是难得的厉害的。刘七巧匆匆吃了几口饭,便进了房里,青梅搬了一张杌子坐在王妃的床边,依旧是忧心忡忡的。

刘七巧上前道:“青梅姐姐,你好歹也去偏厅吃点东西,再有,我还有事情找你商量。”

青梅的心这时候还是七上八下的,只摆摆手道:“我这会儿倒是不饿,心里担心太太,又吃不下去,说起事情来,我倒是也有事情和你商量。”青梅起身,倒了一杯茶,递给刘七巧道:“七巧,太太是何等和善的人,今儿居然遭此毒手,我是在也没有想到的,不管外头人怎么说,我们青莲院里头,自然应当是守口如瓶的,我虽然在太太面前服侍了五六年,赚了个一等丫鬟的头衔,可从没在院子里红过脸,况以后还要继续在里头服侍,有些话虽然想说,却是不方便的。”

刘七巧见青梅说的隐晦,略略猜了她的意思出来,便开口道:“姐姐原来担心这个,我方才就和小丫鬟们说了,不能因为太太生病了,我们没工夫管她们,就越发偷懒了起来。”

青梅只叹了一口气道:“偏巧前几日绿玉向我请假,我准了她回去,这几日她家嫂子正坐月子,她老娘脱不开手来,便让她回去搭几天手,好料理料理家事,你也知道平常也就她还能在太太面前搭一把手,偏巧我们院子向来又是最清闲的,我瞧着这几日用不着她,也指望着她嫂子月子满了,正巧也能学着些,回来好照顾太太,谁知这会儿倒是忙了起来。”

刘七巧见青梅眉宇紧锁,便笑着道:“姐姐放心吧,一会儿我喊了那些小丫鬟进来,好好的教训几句,平日里是姐姐太好说话了,又只顾着太太,压根没空训她们。叶妈妈要顾着太太其他的杂物事儿,自然也是没空管她们的,还有洪妈妈,如今也是忙里忙外的,在府中的日子不多,只靠姐姐一个人,自然是忙不过来的。”刘七巧说到这里,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只低着头道:“说起来还是太太和姐姐疼我,不然我哪里能这么清闲的,便是一堆子的杂事儿,也够我忙的。”

青梅急忙接了她的话道:“这你倒不用说,这是太太的意思,你本来就不是王府家养的,以后定然是要嫁出去的,有些东西这会儿就算是让你管了,少不得以后还要交出来,也是麻烦。而来,太太也是知道你这躲懒的习惯了,叫我千万别跟对其他丫鬟一样对你,如今我算是知道了,你就是一个千金小姐的命,现在你又要去做千金少奶奶,好歹走之前帮我把这青莲院给收拾妥当了。”

刘七巧笑着道:“收拾倒是谈不上,只不过今儿的事情,总有几个人脱不了干系的,索性叫上了紫薇院里头的人,一起问个明白的。”这会儿刘七巧吃过了东西,精神已经好了很多,便来到院外,嘱咐看院子的小丫鬟,去把紫薇院那边所有的丫鬟都给叫过来。

一时间院子里已经跪了一地的奴才,刘七巧正打算问话,那边陈侧妃身边的大丫鬟翠儿跑了进来道:“七巧姑娘,那个跟着林姨娘一起来的卫妈妈,听说林姨娘死了,一头也撞死了。”

刘七巧只拧眉想了想,问道:“她今儿一早是出去了吗?怎么这会子回来?”

那翠儿道:“听她自己说,是林姨娘让她今儿去城里的九幽斋买熏香去,她便出去了。”这卫妈妈刘七巧倒是知道一二的,听说当年林姨娘进府的时候,身边唯一带着的人。如今她要报仇,便支开了身边最信任的人,想必她这事情也是蓄谋已久的。

刘七巧只开口问道:“如今林姨娘的丧事是谁料理的?”

翠儿忙回道:“老太太指明了让陈侧妃料理,如今已经装殓好了,正打算去寿康居问老太太话。”

刘七巧只摆摆手道:“你回去让陈侧妃一并装殓了,一起去请老太太的意思吧。依我看府上如今自然是不会开丧了,多半也是送去家庙,念了经就埋了。”

那翠儿不敢怠慢,便先过去回话了。

下面黑压压跪着一地的小丫鬟,个个脸上都带着几分惊惧的神色。刘七巧站在大厅的屋檐下,居高临下看着府里头这些丫鬟,平素她就不是一个爱八卦的人,同这些丫鬟也从不多说几句话,里头有在青莲院服侍的比较熟悉的,自然也有在紫薇院和刘七巧甚至没见过一面的。刘七巧在老祖宗和王妃面前吃的开,如今已经是混上了王府如姑娘的位置,底下不服的小丫鬟自然也是有的,私下里说她只会掌嘴拍马屁的自然也是不少。

刘七巧平时虽然得王妃的喜爱,却从来不在人面前耀武扬威的,府里上下大小丫鬟也都是喜欢她的,可如今她站在她们面前,只那冷冷的眼神,便让那些人觉得打心眼里害怕了起来。

第 139 章

方才去传话的几个小丫鬟,早已经很有眼色的帮刘七巧搬了靠背椅子在门口,刘七巧只坐着道:“今儿这事情,去紫薇院看热闹的人不少,但真正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不过也就你们这些人,王府的规矩,八个字:言听计从、谨言慎行,你们自然是知道的,也不用我再多说,我只让你们跪在这边,对天发誓,绝对不把今日的事情泄露出去半句,便行了。” 

下头的小丫鬟听刘七巧这么说,只互相窃窃私语了几句。其实方才老王妃也让二太太训了她们几句的,可那二太太她虽然是王府的人,心却只向着二房,还没意识到这事情若是传出去的后果,便只当耳旁风一样随便训了几句,也就走了,大家伙自然也没往心里去。这会儿听刘七巧这样说,丫鬟们心里倒是也害怕了起来。

只听刘七巧继续说道:“虽然这王侯贵府的,总有个是非,但若是让外头人知道了王府的姨娘居然行刺起了主母,这对王府的声誉,只怕影响不小。王爷刚在前头打了胜仗,眼下这恭王府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这时候断然是出不得半点差错的,若是这事情传了出去,被有心人利用了去,只怕对整个王府来说都是一件祸事。”

刘七巧这话才说完,因为丫鬟们都在里头跪着,连梁夫人带着人来了都不知道。梁夫人方才进来,便命小丫鬟去找人打听王府的事情,却巧看见了刘七巧训人这一幕,只听见那句“王府的姨娘居然行刺起了主母”,便早已经吓的脸上变了脸色。小丫鬟正要进去禀报,却被梁夫人给拦住了,只听刘七巧把话说完了,才挥了挥手,径自上前,把那虚掩的院门一推道:“七巧姑娘说的有道理,没有什么事情,比保住王府的声誉更重要。”梁家和恭王府是姻亲关系,早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刘七巧见梁夫人进来,只觉得忽然有了靠山一样,竟松了一口气,急忙从椅子上起身道:“亲家太太什么时候来了,快请坐。”

梁夫人却是没有坐下,只上前拍了拍刘七巧的肩膀,扶着她坐下道:“好孩子,你家太太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生一个闺女,如今有了你,她也算是有福了,你方才说的那些道理,我听着也是极妥帖的,你只在这边忙,我进去瞧瞧便是了。”

刘七巧急忙道:“亲家太太放心,太太正在里头房里,两位太医轮流看护着,目前尚无大碍。”刘七巧只说着,便喊了一个小丫鬟道:“你去寿康居传话,就说亲家太太来了。”

那小丫鬟连忙就出了门去回话,刘七巧只淡然坐下,扫了一眼跪在下面的那几个小丫鬟,指了几个人出来,向一旁站在的老妈妈开口道:“她、她、还有她,拖出去各打二十大板。”

那几个小丫鬟一听,急忙求饶道:“七巧姑娘饶命啊,奴婢不知道犯了什么错。”

刘七巧这会儿却是不容人忽悠的,只端着小丫鬟上来的茶盏,抿了一口递开了道:“你,是第一个开口说杜太医要轻薄林姨娘的,我当时就给了你一巴掌,你如今脸还红着。你,是大喊着说杀人了的,若不是你大喊,何至于那么多人来紫薇院看热闹。还有你,据说是你来通报了让王妃快点过去,说林姨娘犯了失心疯的。当时我和杜太医都在那边,便是要来青莲院通报,也轮不着你,是谁告诉你,太太的院子是你一个小丫鬟可以随便乱闯的呢?”

那几个丫鬟一听,只都不敢开口辩驳,一个个低着头哭着喊饶命。刘七巧抬眸看着众人一眼,起身道:“二十板子不过是小惩大诫,若是觉得我罚重了,等太太醒了,你们再回了太太,我自然也领罚。”

底下的小丫鬟们一时也不敢吭声了,却听见另外一个小丫鬟道:“这青莲院向来都是青梅姐姐说的算的,什么时候轮到你做主了,你在这里才服侍多久,便是仗着太太和老祖宗都疼你,也不能这样随便就打人吧?”这小丫鬟才说完话,就被方才那个报信的丫鬟给拉住了,只急急的摇头让她别在说下去。

刘七巧其实也是佩服有胆识的人的,只可惜杀鸡儆猴,方才那三个小丫鬟若是不打,如何起得了这样的作用。二十大板不过也就是让她们半个月下不来床而已,这样也少了她们出去说闲话的风险,毕竟床上躺着还安稳些。

“你说的很好,这院子是青梅姐姐做主,可是你们有几个人是敬她的、或是怕她的。平日里她不光要照顾太太,还要管教你们这些小丫鬟,已经是忙的不可开交了。今儿太太出事,你们有谁想到她还在里头饿着肚子的?一个个吃饱了不做事也就算了,还有理在这里说闲话。”刘七巧这话一说,果然几个小丫鬟都红着脸低下头去,只小声道:“是奴婢们忘了,平常青梅姐姐都不是和我们一起吃的,便没想到这个事情,姐姐教训的是。”

刘七巧看了一圈,如今绿玉不在,原先还有一个在王妃跟前服侍的丫鬟,也在刘七巧来了之后,被父母求了出去配人了,一时间王妃身边得用的丫鬟还真的不多。刘七巧也不徇私,便把平常她觉得最老实,最勤快的玉兰和紫云喊了出来,让她们负责在房里给青梅打下手,另外又喊了几个平常做事最谨慎可靠的,让去叶妈妈那边报道,负责跟着叶妈妈服侍哥儿。这一番安顿之后,众人也没有什么不服之处,便就按着刘七巧的意思,到各处当差去了。几个老妈妈便把方才那三个丫鬟给拖到了一旁,架在春凳上痛打了一顿。

刘七巧这一招确实厉害,原先其他院子里的丫鬟,听了今儿一早上的八卦,或是心痒难耐的、或是平常就爱多嘴的,经不住人打听就喜欢嚼舌根的,听说这青莲院哭天喊地的,只吓得再不敢多嘴半句。就连平常关系和刘七巧特别铁的绿柳也听了回去对知书道:“原来七巧是这般厉害的人,我以前倒没瞧出来,以前太太再生气,也从不打人板子的,最多撵出去卖了,七巧这一招倒是让人肉疼的很。”

知书因服了落胎药,躺在床上坐小月子,听绿柳这么说,便只笑笑道:“你便记着,七巧是个得罪不起的人,这就对了。”

绿柳只撇撇嘴道:“我又不想去当她的陪嫁丫鬟,又怎么会得罪了她,就算你吧,她对你也是好的,不然怎么会特意为了你去求药,还让你这么痛痛快快的躺着,你还是省着点心思吧,眼下正巧府里出了大事儿,没人盯着我们院子,你好歹快些好起来,也就完事儿了。”

知书只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腹,一时间竟也不知道是悲是喜。

梁夫人进了房内去瞧王妃,青梅知道这事情断然是瞒不过这位亲家太太的,便也老老实实的把今儿早上发生的事情给说了一遍,是跪着哭道:“亲家太太,都是奴婢的不好,当初若是合着力气,一起劝了太太把那林姨娘早些送走,就也不会出这件事情。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奴婢真是无言面对太太。”青梅的娘原先是王妃的陪房,几年前病死了,他们一家本就是从梁府过来的,自然还念旧的很。

梁夫人咋听闻此事,也只吓的没有半点主意,索性方才问过了杜太医,那边杜太医正说要进宫为王妃求药的事情,梁夫人便开口道:“也不用惊动老王妃了,我同你进去也是一样的,只怕老王妃也是惊着了,让她在家里歇歇吧。”

说话间,青梅已经命人传话,让奶娘把小哥儿抱了过来给梁夫人瞧一眼。梁夫人瞧着那孩子的眉眼,虽然还没长开,竟是和王妃有些神似,只笑着道:“乖孩子,你好好听话,保佑你母亲早日醒过来才好,你是福大命大的孩子,那一刀没刺到你,便是要留着你活下来享后福的。”

那孩子原本在奶娘的怀里睡的安稳,听梁夫人这么说,忽然间就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却像是听懂了梁夫人的话一样。那边奶娘只笑着道:“亲家太太万福,哥儿听懂了,这是再应你呢,太太福大命大,定然能熬过这一关的。”

梁夫人听她这么说,也是满心欢喜,只笑伸手摸了摸哇哇大哭的孩子,拿帕子替他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子道:“多懂事的哥儿啊,将来可要孝顺你娘。”

一时间青梅见梁夫人看着也差不多了,便让奶娘把孩子给抱了出去,只开口道:“亲家太太放心,哥儿那边如今是叶妈妈和郑二家的这位奶娘照顾着,另还有几个小丫鬟使唤,定然是妥帖的。”

梁夫人只点了点头道:“我方才见了七巧在院子训人,你们太太没白认了这个干闺女,气派架势哪里输了你们府里头任何一个姑娘的。”梁夫人知道如今刘七巧和杜若的婚事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便只笑,转身对杜二老爷道:“倒是忘了恭喜你们了。”

杜若顿时觉得脸皮又红了起来,心里郁闷道:老太太,咱好歹严肃点,我这还着急你闺女的伤势呢! 

梁夫人见这边已经寒暄够了,便起身道:“杜太医,那就劳烦你同老身进宫一次,先把药给配了出来再说。”杜二老爷也起身,只做了一个请的姿态,跟着梁夫人往外头去。这时候刘七巧在外头也训完了人进来,在厅里正抱着一盏热茶喝,见梁夫人和杜二老爷出来,便放下了茶盏上前问道:“亲家太太和杜太医这都是要走了吗?老太太那边还没过来,不如再等一等?”

梁夫人只摆摆手道:“不了,老太太这边只怕家里脱不开人,我已经同杜太医说好了,我随他进宫向太后娘娘求药,七巧你在这里多照顾着点,太太就交给你了。若是一会儿老太太问起来,就说我等不及先进宫求药去了,便没去她那边招呼,还请她担待着点儿。”

刘七巧知道王妃这会儿还没醒过来,心里也很着急,便蹙眉道:“那是自然的,这会儿我也没法子了,倒是除了能多念几句阿弥陀佛,也帮不上别的忙了。”

梁夫人知道她素来说话讨巧,怕是故意逗自己开心,便只稍作叹息的点了点头道:“有杜太医在也是一样的,那我们就先走了。”

外头几个丫鬟的板子还没打完,梁夫人出去的时候还听见有人在院子里一边抹泪一边求饶,心里也略略叹息。她这个女儿就是教得太过和善了,从小与世无争,偏生又是家中的长姐,从小就敬老爱幼的,凡事都让着别人,如今到了婆家,上头婆婆又厉害,原本以为可以平安一世的,谁知道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梁夫人只想着,便忍不住落下泪来,又因杜太医还在后面跟着,便只稍微压了压眼角,命丫鬟们跟着走了。

这边梁夫人才走不久,老王妃也过来了。原来方才陈侧妃去寿康居问主意,说是林姨娘身边的卫妈妈也撞墙死了,问老太太到底是个怎么安置法。二太太正好去老王妃那边服侍午膳,想起这林姨娘的事情,本应该是自己做主的,不说别的,府里姨娘死了丧葬的费用那都是有定列的,如今林姨娘的死法不光彩,定然不会大办一场,所以多下来的那些银子,少不得她监守自盗了,也是没人知道的,谁知道竟是被陈侧妃给占了这便宜。

二太太心里一时不爽气,想起这王府如今也算是她当家的,便想显摆一下当家人的身份,只开口道:“按着公中的定列,赏她家里二十两银子,拉回去葬了算了。”二太太也是最近家里头事情忙给忙乱的了,她本来就对王妃这边的人不太清楚,当初接管王府的时候,虽然王妃是拿着花名册给她看过的,可她哪里能记得大房这边一个姨娘的老妈子家里的情况,便只按着平常的惯例开了口。

陈侧妃略略一囧,只压低了声音道:“回二太太,这卫妈妈是个孤老,家中并没有什么人,当初林姨娘来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跟着,王妃念她年纪大了,便没让她出去,就让她继续服侍了林姨娘。”

这时候老王妃却已经没了什么耐心,只瞪了一眼二太太,抬眸对陈侧妃道:“她也算的上忠仆了,既如此,就赏她一口棺材,葬在王府家生子的墓地里。”老王妃蹙眉想了想,对陈侧妃道:“这样吧,林姨娘那边,你今儿带了家丁小厮,丫鬟婆子,一起把她的尸首送去家庙,只说是染了恶疾死的,让家庙里的尼姑超度了一下,过两天就火化了,只注意一点,务必不能让人瞧见了尸首,知道她是怎么死的。你回来之后,就迁到旁边的海棠院去住,那边只说是因为林姨娘染了恶疾,不让人住了。”

陈侧妃是多少年没得到老王妃这样的谆谆教导了,只感激的五体投地,又觉得过去十几年她都活在悔恨中,是多么的固执和无知,便磕了头领命走了。二太太没得了老王妃的好眼色,心里自然也是不爽气的,正好外头有婆子找她,便也偷空就走了。

老王妃进青莲院的时候,正好打到最后一个丫鬟。那姑娘年纪颇小,大约才十二三的样子,方才刘七巧进去的时候,就交代过了那些行刑的婆子,只吓唬吓唬她们,不必真打伤了筋骨,让她们记着疼就好了。可这板子落到身上,若说不疼,那定然也是骗人的。那姑娘见老王妃进来,只扯着嗓子喊:“老祖宗救我,老祖宗救我,我是吕妈妈的孙女儿,老祖宗救救我。”

这吕妈妈是老王妃的陪房,原先是老王妃身边最得用的老人家,可惜前年得了疾病去了。家里的儿子媳妇也是在王府当差,不过现在少在主子面前服侍罢了,没想到这丫鬟竟是吕妈妈的孙女儿,老王妃倒也是念了旧了,只停下来问道:“你犯了什么错,是谁要这么打你的。”

那姑娘只哭哭啼啼的,又不敢说实话,便就趴在凳子上哭个不停。一旁打板子的婆子看不下去了,便照实说:“七巧姑娘说她嘴巴不干净,满院子乱嚷嚷杀人的事儿。”那婆子虽然撞着胆量说了,可心里也直犯怵,生怕老王妃发火,急急的跪下来掌嘴道:“奴婢只是实话实说,请老祖宗饶命啊!”

老王妃冷笑一声,见那姑娘哭的梨花带雨的,只问道:“你是在林姨娘身边服侍的丫鬟?”

那丫鬟以为老王妃这是要宽恕了自己,只急忙点点头道:“是,奴婢是林姨娘身边的丫鬟。”

“你主子做出这样的事情,你还帮着吆喝,真不亏是有其主必有其奴。依我看你这板子自然是少不了的,只怕还要赏些别的。”老王妃说着,只对着一旁跪着的婆子道:“再赏她掌嘴二十。”老王妃看了一下那丫鬟臀部的伤势,只挑眉道:“不必故意放水,剩下的板子,也只用平常的力打就是,七巧就是太心软。”

那丫鬟一听,只两眼一翻,再没力气求饶,直接晕了过去。

王妃还没醒,刘七巧虽然乏了,却不想独自去睡,青梅便让小丫鬟们搬了一张贵妃榻进来,只方才王妃的碧纱橱里头,刘七巧就在那边歪着,才算放松了一点,只抱着被子打气了盹来。杜若这会儿自然是不敢走的,每过片刻便上去探一探王妃的脉搏,见脉搏稳定,便也放下了醒来,只坐在窗口下面的靠背椅上,扶着矮几看起了医书来。

青梅已然是搬着墩子坐在王妃床前,这会儿有他们两人在房里,她也总算是不用担惊受怕,只拿了一摞子的针线,做起了小孩子的衣服来。她一会儿看看刘七巧,一会儿看看杜若,只越看越觉得这两人越有夫妻相,便没来由扑哧笑了一声。

外面小丫鬟压低了声音进来报道:“青梅姐姐,老祖宗来了。”

青梅瞧着王妃睡的安稳,便起身迎了出去,见老王妃已经到了厅里,便开口道:“老祖宗来晚了,方才亲家太太和杜太医已经来看过太太了,杜太医说是有一样药是番邦的贡品,亲家太太就急匆匆的进宫去求太后娘娘赐药了。”

老王妃听见梁夫人救女心切,也是很安慰,便只开口道:“倒是劳烦了亲家太太了,回头再谢她,太太如今怎么养了,好些了没有?”

“只是没醒,我瞧不出来好些了没有,不过小杜太医在里头呢,隔三差五的总看一眼,奴婢心里也安心了不少。”青梅说着,也听见了外头小丫鬟受罚哭哭啼啼的声音,便跪下来对老王妃道:“老祖宗,外面那些人虽是七巧发落的,奴婢心里也是这个意思,还请老祖宗若是看不过眼了,也不要跟七巧计较。”

老王妃只点点头道:“我知道你和七巧都是好的,太太没白疼你们,你向来做事稳妥内敛,七巧又是一个聪明人,太太如今没醒,这院子有你们照看着,我也放心。”

青梅只低下头,擦了擦眼角的眼泪道:“但凡太太是有亲闺女的,出了这种事情,也自然是第一个要站出来讨个公道的,我和七巧都在太太跟前服侍着,我自然是不用说,从小就跟着太太,七巧虽然是新来的,如今也认了干女儿了,自然是一样亲的,这事儿其实也怨奴婢,当初若是拦着太太,不让她进去,也就好了,偏生奴婢没那么做,如今是悔也来不及了,本是想向老祖宗告罪,也赏了奴婢板子才好的,可眼下太太身边离不开人,这板子暂且先在老祖宗这边欠着,等太太好了,奴婢自然去领了。”青梅说着,只想起依然昏睡的王妃,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老王妃站起来,亲自扶了青梅起身道:“快别哭了孩子,我记得那会子你娘去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哭过,可见你是真心待太太的,只可惜你们一个个都大了,总要出阁的,幸好你不用嫁出王府去,等太太好了,还能长长久久的在她面前服侍着。”

一番话说的满屋子的人都忍不住都落下泪来,夏荷冬雪两人,想想自己的年纪,过不了几年也终究是要走的,便都忍不住悲伤了起来。

第 140 章

外面厅里面一阵梨花雨细细密密的下着,叶妈妈怀里抱着小哥儿是一声雷阵雨轰隆隆的哭着。叶妈妈听说老王妃来了,索性把小哥儿给抱了出来,再给老王妃多看几眼。普通未足月的孩子,一般都是发育不良的,便是哭的声音,也都弱一些,难得王妃这几个月养的一直不错,所以孩子虽然早产了,看着倒是跟足月的孩子差不了多少的。

老王妃见小哥儿哭了起来,只让叶妈妈上前道:“来来来,奶奶抱抱,一定是哥儿知道自己的娘还没醒,这心里正伤心呢?”老王妃也不知有几年没抱过孩子了,王府里如今最小的,也就是二太太生的小儿子,可当年老王妃也没怎么抱过。如今他把孩子抱在怀里,只觉得这孩子小小的,软软的,那么脆弱,不禁又多心疼了几分,只嘱咐叶妈妈道:“你好生伺候着,若是缺什么只管跟我说。”老王妃说着,又喊了夏荷到跟前道:“这几日青梅和七巧要服侍太太,小少爷这边你多看着点,千万不能让叶妈妈和奶娘也累着了,知道了吗?”

夏荷自然是恭恭敬敬的应了,老王妃哄了一会儿孙子,见他又睡着了,只捏了捏他的笑脸蛋,想了想道:“如今你父亲不在家,想当年你哥哥们的名字,有的是你爷爷取的,也有我取的,如今我也算是福寿双全的人,便也给你取个明儿吧,以后你就叫周瑞,希望你能给王府带来祥瑞,让你娘早日逢凶化吉。”

老王妃这边才说完话,那边青梅便笑着道:“奴婢替太太多谢老祖宗赐名了,瑞哥儿,从今往后你就是王府的七少爷,是王爷的嫡次子。”青梅说着,便恭恭敬敬的对着老太太怀中的瑞哥儿拜了一拜。众人闻言,也都齐刷刷的跪了下来去,向老王妃行礼,又见过王府的七少爷。

老王妃只把睡着的瑞哥儿递给了叶妈妈道:“行了,你们都下去吧,我进去瞧一眼太太,也就走了。”

老王妃进去瞧了一眼王妃,又问了杜若几个问题,瞧那边刘七巧还歪在榻上睡着,只一只胳膊放在被子外面,露出藕节一样一段白皙的手臂,也只摇了摇头,不做她言了。如今的孩子,她这个老人家也是越发看不懂了,照理说刘七巧在她自己的眼中,肯定是那最不守礼,最不懂规矩的人,可她偏偏又喜欢她这种光明磊落、甚至带着几分侠气的做法,心疼她跟杜若两人个之前相知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痛苦。如今见两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她这个老人家也懒得管了,反正过不了几个月就是杜家的人了,这一截手臂,就先当是开胃小菜吧。

老王妃只叹了一口气,由丫鬟们扶着离去了。

那边坐在去往皇宫马车中的梁夫人,这会儿的心情却是难有的复杂。那林姨娘是皇帝赏给自己男人的美人,她当时虽然万般郁闷,也是做好了留在家里养着的打算的。后来王妃求了她去,一开始她原本是不愿意的,自己和梁大人少说也是几十年的夫妻,就算是个美人,也不至于就能弄的家宅不安了起来。可后来王妃几次提起来,梁夫人便以为是王爷看上了那林姨娘,想着未免伤了他们夫妻感情,送过去就送过去,反正这样的一个弱女子,若是不安分,她有的是办法对付她。

可偏偏事与愿违,林姨娘去了王府,安分守己到令人诧异,便是跟王爷之间,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听说从不争宠吃味。更让梁夫人放心的是,过去那么多年,这林姨娘一无所出,显然她对王妃没有半点威胁,可谁知道却让她阴差阳错,知道了这么一件事情。而此时梁夫人想了想,便无端觉得后背一股凉意。若是皇帝早已经知道了这林姨娘的身份,却还送到自己男人身边,那这不明摆着,皇帝已经忌惮起梁相的势力,开始有所动作了。梁夫人仔细想了想十年前皇帝一并赏下的那些美人,有几个已经是弄的别人家宅不安了起来,又因为是皇帝赏的贵妾,地位自然也是与别的妾氏不同的,有的竟然连正室都奈何不了了。

若说皇帝不是故意而为之,她梁夫人也不敢全信。这事情只怕还要同梁大人好好商议商议,才好确定最后的办法,为今之计,也只好守口如瓶的好了。

梁夫人想好了对策,进宫面见了太后娘娘,只说是王妃忽然难产,刘七巧不得已为她剖腹取子,如今大伤元气,正巧需要哪几样药材,偏生只有皇宫的御药房有,所以便腆着老脸来求了。

太后娘娘听说王妃难产,也很是关心,又宣了杜太医进去细细的问明了病情,便忙让杜太医去御药房领药,只开口道:“以后恭王妃要是用到什么药,不必再来求了,你只管用下去就是,恭王如今还在边关守着,若是王妃出了什么意外,他岂不是不安心,无论要什么药,但凡是宫里有的,你都拿去。”

梁夫人只千恩万谢,心里却有点说不出的感觉,一想起当初那个赐美人的主意就是上面坐着的这位想的,总觉得有些别扭。

杜太医取了药,先行出宫,那边梁夫人却又往小梁妃的锦乐宫走了一趟。梁夫人只瞒下了林姨娘的事情不说,单说王妃今儿剖腹产了一个儿子出来。梁妃娘娘正也想着差人出宫,给梁夫人传话,把姜梓歆的事情给交代一下,便开口道:“母亲还记得昨儿来参加重阳宴的那个姜太傅家的姑娘吗?”

梁夫人想了想道:“你说的是杜老太太带进宫的那姑娘吗?怎么了?难道皇帝看上了她?”梁夫人对这种事情很敏感,一下子就猜到了七八分。那边小梁妃只摇了摇头道:“就算现在没看上,只怕再见一面就要看上了,那日他宿在我的宫里,还问起了这姑娘,我只说我母亲已经看上了,向太后娘娘请旨,给了二叔家的儿子。”小梁妃说着,便把那天姜梓歆故意踩了一脚让刘七巧跌倒在花房的事情说了一遍,只开口道:“这姑娘的心计倒是一等一的,这种事情,若不是我心细,谁有能发现呢。”

梁夫人只蹙眉道:“这下遭了,你三弟已经有人家了,是许翰林家的姑娘,上个月刚及笄时候就定了下来,难不成让他悔婚不成。”

小梁妃只咬着唇,心想若是这样,她岂不是犯下了欺君之罪。可若是让梁家悔婚,那以梁老爷再朝中的面子,岂不是也丢尽了颜面。梁夫人见女儿愁眉不展,忽然就眉梢一挑,想了起来道:“不然就嫁给他吧。”

小梁妃听梁夫人这么说,也是心中一跳,她方才也想到了这个人,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原来梁二爷还有一个嫡长子,是已故的梁二奶奶生的,从小脑子不好,一直都养在庄子里。如今新进门的梁二奶奶又生了儿子,自然不会去管原配留下来的傻儿子,所以那孩子如今算算已经是有二十岁了。

小梁妃进宫之后,虽然知道了面上与人为善,背地里不得不防的道理,但毕竟没做过几件伤天害理的事情。平常和宫里面那些老资格的妃子们在一起,面上看着也都是你敬着我,我敬着你的,连皇帝都夸她温柔小意,更比宠以前大梁妃还宠她。如今让她做这么一个打算,她倒是还有些游移了起来道:“母亲,真的要如此吗?她虽然有非分之想,终究也被我识破了。”

梁夫人想了想今日王妃的遭遇,只咬了咬牙道:“这不是你发善心的时候,等她过了门,你赏她金银玉石、锦衣华服,让她在我们梁家荣华富贵的一辈子,这都不打紧,只千万不能有机会让她再见着了皇帝,就不好了。”

小梁妃听梁夫人这么说,也只咬唇点了点头道:“如今我话已经说了出去,自然是不能收回的,幸好我当日没说是给了那位哥儿,不然到时不好讲了。”

梁夫人听小梁妃说了那姜梓歆的事情,早已经看出这姑娘必定也是个多事精,只笑着道:“前几年我上庄子上查账的时候,还见过你大哥哥,除了脑子不太好使以外,模样什么的也都齐全,况且说起来,他还是正儿八经梁府的嫡长子呢,就连你亲弟弟,那还是你娘在他后面才生出来的。”梁夫人心里早已经打定了注意,自然是容不得小梁妃再打退堂鼓的,只笑着道:“那姑娘既然那么聪明,我便配个傻子给她,也算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齐全了。”

小梁妃听梁夫人这么说,总算也安心了下来,只是她原本只想把她嫁了,如今却要让她嫁个傻子,心里多少还觉得有些为姜梓歆可惜,但转念一想,若是不把这姜梓歆给妥善安置了,以后皇帝若是问起来,少不得自己还得承担一个欺君之罪,当时不值当了。

杜二老爷去御药房配好了药材,便急急忙忙就回了恭王府。宫里御用的金疮药是南海外番邦进贡的,效果也比杜家的那一味好上一点。这些药虽然都保存在御药房,但太医们从来不用这些药,一般都是皇帝或者太后逢年过节用来赏给那些需要嘉奖的功勋人家。

杜二老爷为王妃换好了药,那边青梅已经药了药送了进来,几个小丫鬟合理将昏迷不醒的王妃稍微搀扶起来,拿着银勺慢慢的将药汁灌下去。索性王妃虽然重创昏迷,药倒还是吞咽了下去的。青梅一边喂药一边在哪儿抹泪道:“太太,你可早点醒过来啊,小少爷还指望着你醒了抱抱他,瞧瞧他呢。”

刘七巧看着眼里,心里也是尤为感动的,其实她知道,有时候病人处于的昏迷状态是不可自主状态,可以听见外面的声音和动静,却怎么也睁不开眼睛。这个时候外界的影响对病人的求生意识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现在,如今王妃处于无意识昏迷状态,却可以听见青梅的话,那她肯定正在尝试如何醒过来。

眼看着天色不早,杜若送杜二老爷出了青莲院。小厮在一旁背着药箱等着,杜二老爷回过头来,问杜若道:“你是不打算跟我回去了是吧?”其实杜二老爷也明白杜若的心思,如今王妃可是他半个丈母娘,对他和七巧又是恩重如山的,到现在还没苏醒过来,确实让人担忧。

杜若想了想,只点头道:“今儿还是不走了,一会儿让七巧带我去客房将就一晚上,若是晚上有个特殊情况,也好照应着。”

杜二老爷知道杜若是个实心思的孩子,只拍了怕他的肩膀道:“大郎,你这媳妇娶得不容易,二叔都替你感叹了。”

杜若低眉一笑,脸上微微泛红,眸中却是难有的柔情蜜意:“我记得二叔小时候娶姨娘回来的时候教过我一句话,只要能抱得美人归,刀山火海下油锅那又如何,我这样,岂不都是跟二叔你学的。”

杜二老爷急忙清了清嗓子,捋了捋山羊胡子,还带着那么些得意洋洋道:“这话可不能让你老爹听见了,不然他又要说我没把你教好了。”

杜若回了青莲院,又去房中看了一回王妃。刘七巧见他没跟着杜二老爷走,明知道他定然是抱着留下来观察的意思,可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你怎么没走呢?我们这满屋子的奴才,难道还照顾不好太太吗?”

杜若只腼腆一笑,开口道:“七巧,你给我寻一处客房,我睡一晚就好了,若是晚上有什么事情,你也可以让小丫鬟去喊我过来,这样岂不是方便。”

青梅怕刘七巧怕羞,要赶杜若走,便急忙上前道:“这样好这样好,这样我便安心了,不然万一半夜里太太要是有个好歹,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岂不是要急死我了。”

刘七巧见青梅这么说,自然也是没什么意见的,只扭头吩咐道:“玉兰,你出去找琴芳让她去厨房传膳吧,记得要一碗熬的软软的梗米粥,然后再来几个小菜,让许婆子看着办。”

玉兰闻言出去张罗,这边刘七巧也从软榻上下来了,只揉了揉自己脑袋道:“今儿真是累死我了,幸亏有你那药,若这种日子还正好肚子疼,我非死了不可。”刘七巧说话的时候微微翘着唇瓣,带着几分娇憨之态,那边青梅见了,见王妃喝了药睡的安静,便带着小丫鬟出去掌灯。

杜若面皮上有着薄红,视线却停留在刘七巧的脸颊上,似乎有些愣怔,更是有些自言自语:“我说过,你的病只有我能治,你还不信。”

刘七巧被他这软绵绵的话语勾的心火荡漾,只小声道:“那你的病呢?我能不能治?”刘七巧走过去,伸手抱住杜若的腰,把脑袋靠在他的肩头,慢慢道:“杜若若,有你真好,有你在身边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有力气了。”

杜若听刘七巧在他耳边呢喃,也觉得把持不住,只收紧了抱着刘七巧的手臂,将她紧紧纳入怀中,低下头含住了那两片红润的唇瓣,用力的吮吸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云片香的味道,夹杂着中药的苦味,和激吻中甜蜜的气息。杜若喘着粗气,舍不得将刘七巧松开,将她按在碧纱橱的木格子上。

刘七巧正意乱情迷,眼眸微阖着感受杜若的指尖在她身上留下让人羞耻的酥麻感,睁开眼睛的时候,却看见王妃颤了颤眼皮,又阖上了眸子。刘七巧吓的三魂掉了两魂半,只急忙推开杜若,一张脸红得跟开水焯过的螃蟹一样,只急忙走到王妃的床前,握着她的手小声问道:“太太,太太是你醒了吗?”

其实方才王妃正巧幽幽转醒,却让她瞧见刘七巧和杜若这让人无比叹息的一幕。不过王妃本就是过来人,自然也懂得这些闺房之乐,况且他们两人既已名正言顺,那她也就干脆睁一眼闭一眼算了,谁知道她正打算闭上眼睛继续装晕,倒是被刘七巧给发现了。

王妃颤了颤睫毛,慢慢睁开眼睛,只看着刘七巧,说的第一句话是:“七巧,哥儿还好吗?”

刘七巧这会儿只能用大喜过望来形容,只连忙扭头对杜若道:“你快去让叶妈妈把孩子抱来给太太瞧一瞧,然后在派人告诉老祖宗二太太,说太太已经醒了,不过这会儿精神不好,让她们明天再来探视也是一样的。”

杜若觉得刘七巧使唤起自己倒也是蛮顺手的,只笑着摇头出去,把这些话告诉了正在外头掌灯的青梅,青梅闻言,急忙就又告诉了紫云让她去各处跑腿,自己就先跑去了叶妈妈那边,大概是太过激动了,她是一边哭一边笑道:“叶妈妈,瑞哥儿呢?快抱出来。”

那边叶妈妈服侍了一整天,也才坐下来休息,两个小丫鬟上前道:“青梅姐姐,叶妈妈正带着哥儿睡呢,怎么了这事?”

青梅忙道:“那快让奶娘抱了哥儿过来,太太醒了,喊着要见哥儿呢!”

两个小丫鬟一听这天大的喜事,急忙就进去喊人去了。不一会儿奶娘便抱着哥儿出来了,外头还盖着一件百福被盖着。青梅忙在前头引路,让奶娘跟着过去。

刘七巧见王妃嘴唇干裂,便端了温水,一小勺一小勺的喂了她一点,见她又精神不济的样子,便道:“太太你稍微等一会儿,哥儿就来,你只看一眼就闭眼睡觉,千万可别劳神了。”

王妃点了点头,稍稍合和合眼,就听见外面青梅的声音道:“奶娘你小心点,仔细门槛别伴着了。”外头才说着,小丫鬟在门口一打帘子,青梅就把抱着孩子的奶娘给迎了进来。

奶娘抱着孩子,走到碧纱橱里头,刘七巧忙给她让了坐,让她坐在那边把孩子递过去给王妃看一眼。这会儿王妃没什么精气神,强撑着睁开眼珠子看了一眼孩子,倒像是一颗心给落地了,忍不住伸手用手摸了摸孩子肉滚滚的脸颊,拖长了声音道:“孩子,要好好孝顺你父亲…”

王妃说着,竟是手上一软,眼皮子一翻就又晕了过去。这下子可把众人吓得不轻,青梅只急忙跪在了王妃的床前哭着道:“太太,你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你倒是再睁眼看看呢?”

杜若连忙上前,按住王妃的脉搏,只觉得脉搏一会儿细缓,一会儿却又重急,名分是病情不稳。可药方才才吃下去,一时半刻自然也起不到效果,这会儿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等着。

刘七巧这会儿也束手无策,见杜若蹙眉诊断的模样,也不敢去惊动他,只转身也学起了老王妃,默默的念起了阿弥陀佛来,满屋子的奴才们都急的下跪念起了佛来。杜若拿着银针,为王妃施了几处针,过了片刻,王妃的脉搏总算又稳定了下来,才略略松了一口气道:“这会儿似乎又安稳了下来,想必是方才一时醒的急了,精神不济,所以又晕过去了,只是这次晕了过去,我却不好断定她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了。”

刘七巧听杜若这么说,略略放了点心下来,只要脉搏正常,生命机能可以维护,那性命至少还是能保住的。只是昏迷的时间长了,终究会留下不少后遗症来。这会儿刘七巧忽然觉得,前世的自己其实也满废材的,上大学的时候要是多修几个专业就好了,比如康复疗程、重症监护、以及临床心理学,这些专业在古代似乎都是很畅销的热门专业。不过…目前看来,产科还是拍在第一位的,古代人最终是的几件事情,无非就是金榜题名、结婚生子了。

第 141 章

杜若宣布王妃暂时无碍之后,众人的心再一次从嗓子眼回到了自己的胸腔里面。刘七巧扶着青梅起身,又送了奶娘出去,外头小丫鬟说是晚膳已经准备妥当,就在外面偏厅里头放着了。青梅中午就没吃什么东西,方才又哭了一场,看着很是憔悴,刘七巧忙道:“青梅姐姐,一起出去吃一点东西吧,你中午就没吃什么,杜大夫说了,指不定太太什么时候醒过来,别太太还没醒,你倒是先把身体熬坏了,那就不值当了。”

青梅本是悬着一颗心,没多少食欲的,听刘七巧这么说,也只能打起了精神道:“七巧你说的对,太太还没醒呢,我们可不能先倒下了,你身上也不爽利,我更不能关键时候掉链子的。”青梅只说着,便抬头嘱咐玉兰和紫云两位小丫鬟道:“你们两个先在这里守着,一会儿等我回来你们再去吃晚饭吧。”

两个小丫鬟只依言点了点头,两人脸上都有着壮士断腕一般严肃的神色。毕竟两人平常只是负责大厅里端茶送水的,从没进过王妃的卧室,如今青梅和刘七巧的婚事都定了,王妃以后身边由那些人服侍,就看这次的表现了。

刘七巧喊了杜若一起往偏厅里头用些晚膳,梗米粥熬的软糯的很,几样小菜都看着新鲜,分别是一碟拌三丝、一碟拌蕨菜、一碟拌秧草。刘七巧平常就是个食肉动物,如今见了杜若这样,心里也是心疼的,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

那边青梅看杜若只吃这些,便急忙使唤小丫鬟,装了一碗冬笋火腿汤命人送上去道:“杜太医怎么不吃些好的,整日里青菜白粥的,身子怎么好呢?改明儿要是瘦了,岂不说王府招待不周。”

刘七巧急忙摆了摆手,把那碗冬笋火腿汤给拿到了自己的面前道:“姐姐你饶了他吧,他这是在府上看病呢,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还是这样清清淡淡的养着,保佑他那娇滴滴的肠胃别犯病,等太太好了,他要是想吃大鱼大肉的,只管让太太赏他,反正今儿我是不让他吃这碗汤的。”

杜若倒也是被约束习惯了,对美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狂热了。便低着头只吃碗里的粥和前面摆着的三碟小菜。刘七巧低头看了一眼那碗冬笋火腿,上面倒是没有多少油沫子,便用调羹把上面的油沫子都逼了干净,又用筷子挑出了火腿和冬笋,才递到了杜若的面前道:“喏,别说我虐待你,你就这样将就着喝一点吧,我尝过一口,这汤还是清淡的。”

杜若只从刘七巧手中接过了汤碗,捧在手中心里暖融融的喝了几口,他也不贪心,只剩下小半碗,便不吃了。用过晚膳,又去了王妃的房里看了一回,刘七巧正要送杜若去前头院子里安排一件厢房,却被青梅给喊住了,只让琴芳带着杜若去了。

刘七巧知道青梅的好意,只笑着道:“姐姐越发关心起我来了。”

青梅只摇头道:“你跟杜太医也是的,我看着都不成样子,虽说你们定了下来,只是场面上该避的嫌还是要避的,这会儿若是你送杜太医到前头去,只要你多留了一刻,明儿府里就有闲话,说你不检点了。”

刘七巧听青梅说的头头是道,只点头道:“青梅姐姐教训的是。”

青梅听刘七巧这么说,反倒不好意思了起来,只拉着她坐下,叹息道:“今儿为了我,你得罪了院子里那么多的丫鬟,我过意不去。听说你把吕妈妈的孙女给打了,你倒是不怕得罪人的。那丫鬟最是不老实,仗着吕妈妈是老祖宗的陪房,从没把上面人看在眼里,吕妈妈都死了几年了,还当自己跟以前一样风光,这会儿连老祖宗都不给她面子了,我方才出去的时候见她被打得都拖着走了,她娘子哭哭啼啼的把她给背走了。”

刘七巧这会儿也对那姑娘同情不起来了,原先她就是杀鸡儆猴,打几下做做样子的,前面打的那两个,不过也就是受了皮肉之苦,这姑娘倒是能闹,如今可好了,这样一来,指不定还伤筋动骨了呢。

刘七巧扶额道:“这姑娘也太…”蠢笨两个字是在不好意思说出口啊。

青梅笑着道:“不过这样也好,起先我还担心下面的小丫鬟不服气,把这事情告诉老祖宗去,这回儿老祖宗都这么发落人了,可见她是向着你的,这样一来,这院子里的丫鬟就再没有不服你的了。”

两人正说着,外面小丫鬟进来传话道:“两位姐姐,方姨娘带着二姑娘和三少爷过来瞧太太了,正在外面厅里说话呢。”

王妃出了事情,整个王府的人都知道了,下午的时候,几位姑娘也都派了丫鬟们过来问情况,只是那时候青莲院里头正在发落人,一时间也招待不周,姑娘们便没过来罢了。陈侧妃担了林姨娘丧事的事情,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的,听说怕晚了关城门,天还亮着的时候,就带着一群人把林姨娘的尸首送去家庙了。如今这家里头还算赋闲的就只有这方姨娘了。

方姨娘今儿心情可不算好的,第一她在老王妃面前说话又没捞着好;第二,这收殓林姨娘的肥差给陈侧妃给揽过去了;第三,听见小丫鬟们回去说刘七巧正在青莲院里发威,把一干小丫鬟们吓的话都说不清,恨不得只认她做小姐。

方姨娘在自己房里的时候,就用手戳了一下二姑娘的脑门道:“你看看人家,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野丫头,如今倒好,比你这正牌的王府姑娘还气派,在青莲院里颐指气使的,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小丫鬟喊打就打,说撵就撵的。你怎么就不争口气呢?还躲在我这屋里做什么呢?”

二姑娘周蕙本就是一个有性子的人,并不像大多数庶女是任人搓揉的性格,听了这话也上了火气,只跟方姨娘顶嘴道:“你现在来说我?当初若不是你非要自己养我,我又何至于如今只能待着你的院子里,大姐姐是太太养大的,如今出了阁,每次回来太太都疼的跟心肝一样的。太太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你当时若是放了我过去,她必定还能多疼我几分的,你自己耽误了我,如今还要来说我的不是?我纵是有不是的,也就错在没投身在太太的身上,偏让你生了我出来。如今别人压了我一头了,你着急了?你着急什么呢?你看着吧,这刘七巧是个聪明人,以后指不定还有多少后福呢!”

方姨娘听周蕙这么说,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千,想想这么辛苦的把女儿拉扯大,如今她却怨着自己了,真真是心酸郁闷一股脑儿都涌了上来,只拍着胸脯哭道:“我这是什么命呢!好好生的女儿都怨我的不是,我命不好给人做妾,我又能怨得了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