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还有三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子,也都成家了,就只剩下他一个,因为这两年在外头,所以耽误了亲事,他爹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病死了,家里还有一个老娘,不过王大娘说了,她在城里住不惯,若是三妹妹真的跟王老四成了,她是不会来吵着他们小夫妻两的。王老四如今在富康路上有一栋三进的宅子,搁现代他也算是有房有车的转世王老五了,姨娘你说是不?”

花姨娘一边听一边点头,咬了咬手指头,抬起头想了想道:“我听着倒是不错的,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她们若是应了,那我这一关便算是过去了。”

刘七巧没料到花姨娘这样爽气,只连忙开口问道:“姨娘快说,别说是一个条件,就算是十个条件,我也得想办法让他们应啊!”

花姨娘便开口道:“既然男方的母亲说不愿意住过去,那么等他们成婚之后,我可要隔三差五的住过去瞧瞧的,你也知道我们现代的规矩,婆婆带孙子的,多得是,我就一个闺女,我也舍不得她小小年纪过门了,就要跟二奶奶一样活着,管着一个家里头的家世,在别人看了那是体面,再我看来,那就是遭罪,又替自己男人纳妾,这三从四德也太过了点。我家三丫头是穿二代,我没把她当这边的姑娘一样养,虽然规矩也样样学了,但性格上,我还是让她能跳脱一点,尽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的。”

刘七巧没想到花姨娘会提出这个要求来,这要求对于她来说,其实压根就算不得什么要求,但是外人看起来,未免就又有些惊世骇俗了。不过花姨娘若是不做一些惊世骇俗的事情来,多少也对不住她这穿越前辈的名号。

“姨娘放心,这件事情一定帮你办到,二叔那边,就要看大郎回来怎么说了。”

花姨娘只伸手接了茶盏喝了一口道:“我自己的闺女,我自己能做主,你二叔那边自然不是问题,如今的问题不过就是老太太罢了。”花姨娘依稀还记得她进门的时候,老太太那种惊讶的眼神,那时候花家刚刚平反,家里头还有人接替了世职的,谁能想到这种人家的姑娘,会投奔了来给二老爷做妾的。

两人敲定了事情,刘七巧心头也定了下来,现在最后的难关,也就是杜老太太这一颗顽石了。刘七巧又进去瞧了一眼杜芊,见她还是一脸菜色,只上前劝慰了几句,瞧瞧附耳告诉她道:“你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好事自然就成了。”

杜芊一听,顿时就精神了不少,才要起来和刘七巧再说几句话,就瞧见花姨娘从外头端了一碗药进来道:“哟,瞧你这精气神,感情这药不用喝,就能好了?”

杜芊只红着脸,不敢说话,刘七巧便接了药碗,递给杜芊道:“快吃药,等身子好了,大嫂子再带你出去玩去。”

杜芊立时就扬起了笑来,捧着药碗一口气就把药喝得个底儿朝天。

花姨娘瞧着杜芊那样子,心道古代的孩子,说起来还真是早熟的很,杜芊也不过就是今年才了月事,换在现代,这样年纪的孩子谈恋爱,是要被请进校长室的。

252

刘七巧回了百草院之后,便遣了绿柳和紫苏去听风水榭准备晚上的宴会。赵氏知道之后,不但借了钥匙给她们,还另外又赏了十两银子,让厨房给她们添几样菜。茯苓送走了她娘,就急忙又去赵氏的院中磕头谢恩。

连翘怕屋里头没人,刘七巧没有一口热茶喝,便没过去,还在院子里守着,刘七巧见了就道:“你也去吧,小丫鬟在那边又不懂什么,只会张嘴吃喝,我这里也用不着人,你先过去陪着姐妹们聊聊,你也是过了年要出去的人。”

连翘闻言,便低头想了想道:“我原本是预备着过年要出去的,后来出了茯苓的事情后,太太喊了我过去,说是让我服侍完奶奶月子,我原本心里也有这个意思,我家那个和我同年,家里人也没催,所以我就应了。”

刘七巧听连翘这么说,心里便明白了,难怪自从茯苓歇下来之后,连翘对自己越发上心了。杜太太是个细心的人,这些事儿刘七巧自己都没考虑过。一来她并不是一小就被人服侍习惯的,自然想不到这些。而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情,她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耽误了人家。

“你既然这样想,那是最好不过的,我带来的紫苏,你们大概也知道,李妈妈已经在太太那边求了她,她也是有人家的,如今也只能耽误了。我原本是不想耽误你的,可那些小丫鬟也确实太小了,你要是能留下来服侍我,我自然更高兴。”

其实刘七巧也是看过《红楼梦》的人,这些大户人家的大丫鬟,平常的吃穿用度,比一般小户人家的小姐都要好上几分,可一旦出去了,那就再没有办法过这样的日子,粗茶淡饭的那是免不了的,若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出去找不到人家,能在府上多待几年,自然是愿意的。

况且杜太太既然这么说,那自然是许诺了连翘些什么,不过这些事情和刘七巧没什么关系,她也用不着知道的。

连翘其实心里头对这个少奶奶,还是没什么底。除了知道她会替人接生之外,却也想不出她有什么特别的好处。论容貌吧?刘七巧虽然长相甜美,但是她举手投足里头有几分比她年纪更成熟的东西,生生就让人觉得一张少女的相貌下面藏着更深的东西。所以之前连翘对待刘七巧,不过也就是淡淡的。她跟茯苓不一样,茯苓对杜若是有真感情的,她是没进府的时候,家里头就给找好了人家的,所以也从没想过要被杜若收房的。倒是后来杜老太太听说她有了人家之后,还觉得有些可惜。

“奶奶说这些话就见外了,我十岁上头进府,进来就一直呆在这院子里头,如今茯苓姐姐要出去了,我更要服侍好奶奶的。”茯苓说着,扶刘七巧进了里间,在躺椅上铺了羊毛毡子,让她在上头躺一会儿。

其实按照刘七巧的个人观念来看,她是比较欣赏连翘这样的人的,在主人家面前行事低调,虽然她也是杜若房里的大丫鬟,可在茯苓在的时候,她从来是半句话也不多的。

刘七巧躺了下来,瞧着天色还早,便只推了她出去道:“你去忙你的,留个小丫鬟在门外候着就好了。”

连翘见刘七巧坚持,便也只退了出来,去听风水榭里头准备今日的宴会。和茯苓她们一批进来的丫鬟,好几个已经放了出去,如今也就剩下老太太身边的珍珠和百合、太太身边的白芷和红藤、还有被改了名字的玉蕊和菡萏。

像清荷和秋菊,那都是太太陪房们家里的丫头,才进府就可以在太太跟前服侍,那也是极少的。

丫鬟们自有一些交情好坏,茯苓就跟太太身边的丫鬟交情就很好,跟二房里头的丫鬟,自然就交情浅。就是一同长大的珍珠,如今见茯苓配给了二少爷,心里头还多有不高兴呢。杜家的少爷,说起来实在太少了,杜二老爷的两个庶子,如今年纪实也实在太小了,对于这一群丫鬟,大多是没什么希望能成为少爷们的通房了。

跟着姑娘们的丫鬟,年纪又比她们小了几年,等姑娘们出嫁的时候,她们也都走的差不多了。

这次茯苓能成为二少爷的通房,在她们看来,那是再体面不过的事情了。二少爷年轻时候是有些不着调,跟院里头几个姑娘都嘻嘻笑笑的,可偏生沐姨娘有本事,第一个爬上了二少爷的床,还生出一个闺女来。这事情当时在杜家闹得沸沸扬扬,老太太气狠了,撵了好几个乡下丫鬟出去,院里的丫鬟们这才消停了些。也因为这事情,大家觉得赵氏定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所以对杜蘅的念想也少了几分。

至于杜若,因为身子不好,杜家对他控制很严格,再加上茯苓和连翘都是美人儿,也没有她们能钻进去的空子了。可谁知道事情偏偏就是这么离奇,大嫂子房里的人,去了小叔子房里当通房了。

连翘去往听风水榭的时候,里头两张桌子都已经摆开了。几个老妈妈正帮着生火炉子,小丫鬟端了几盘水果和点心上来道:“姐姐们先用一些点心,东西厨房已经在备了。”

房里头不能没人服侍,所以杜太太那边只来了清荷一个、杜老太太那边,珍珠对这个事情还气愤着,自然是没来的。倒是菡萏和玉蕊两人,苏姨娘都放了她们过来。另外还有百草院里一屋子的小丫鬟,还有三姑娘房里的灵芝、二姑娘房里的地锦、大姑娘房里的玉竹。

众人虽是受邀而来,却不能不表示表示,各色的小玩意儿都带了一些过来,有人带了一匹好看的尺头,有人带了几个香袋,还有手帕子,还有一些虽然瞧着不怎么值钱,却也精致的首饰。有些是平常当差的时候主子们赏赐的,有些则是自己抽空做的,礼物不论贵贱,都是一份心意。

百合是最后一个来的,她平常最得杜老太太的喜欢,跟着杜老太太这些年,便没少得赏赐。杜老太太又是一个阔气的人,她房里的丫鬟,除了每个月的月钱,平时隔三差五也会得一些赏赐。若说最可怜的,也就是在二太太房里当差的一些小丫鬟了。

百合进来,拿着一个小匣子,递给了茯苓道:“我就不在这儿吃了,一会儿老太太那边就要摆晚膳了,她平常不喜欢其他人服侍,这是老太太让我送过来的贺礼,老太太说了,委屈你给二少爷做小了,虽然不能给你大的体面,好歹杜家也不会亏待你。”

茯苓接了百合递过来的匣子,打开一看,只见宝光璀璨的几样首饰,竟然是一套赤金嵌蓝宝石的头面。茯苓虽然不管刘七巧的首饰,可这样的东西,她也见过不少,那都是主子们出门应酬才会往头上戴的东西。就拿刘七巧说吧,她在家是不爱这些东西,没得戴了太重,还累着了脖子。这样的东西,不说价值连城吧,也是价格不菲的。

茯苓恨不得当即就跟着百合去杜老太太跟前谢恩,百合只开口道:“你今儿是主人,你走了她们跟谁闹去,你们先好好的吃着,以后总有你谢恩的日子。”

茯苓这才没跟着一起去,不多时,厨房里头的小丫鬟便提着食盒过来了。这会儿已经到了用晚膳的点,平常丫鬟们吃饭都是比主子们晚的,今儿因为这事情,赵氏也吩咐了厨房,先仅着听风水榭里头的菜先上,除了老太太太太那边,其他地方的菜晚上一会儿也是无妨的。

刘七巧一觉睡到了饭点,起来的时候外头天已经黑了。其他人都去了听风水榭里头,只有小丫鬟半夏留在外头,正惦着脚跟掌灯。半夏见刘七巧出来,只开口道:“奶奶这会儿要去太太那边吗?我替奶奶掌灯。”

刘七巧便问她:“怎么你没去外头吃去?”

半夏便老老实实的回道:“屋里头不能没人,我想着我年纪小,跟姐姐们也玩不到一起,过去了也就是干坐着吃东西,不如留下来服侍奶奶,紫苏姐姐说了,一会儿给我带东西回来吃。”

刘七伸见她那老实的小模样,瞧着就挺乖巧的,便只开口道:“行吧,今儿你跟着我去太太那边,不过太太那边规矩比我们这里严格,你只管跟着那边的姐姐,不要乱跑,若是饿了,就去听风水榭那边吃去吧,我吃了晚膳还要陪太太说一会儿话的。”

半夏只应了,在前头给刘七巧带路,又请了老妈妈看门,两人一前一后的往如意居去了。才走到一半,却正好遇上了从外面回来的杜若和杜蘅。杜若将今天的事情告诉了杜蘅,杜蘅自然也是知道的,只笑着对身边的小厮道:“你现在快去厨房,就说我说的,再添几个菜过去。”

小厮得了令,急急忙忙的就去传话,刘七巧就笑道:“还是二叔懂得疼人,人还没进房呢,就开始关心起饮食起居了。”

如果说杜若是一个让人感觉温文尔雅到几点的男子,那么杜蘅就是一个风流倜傥,略带着几分纨绔子弟不羁的男子。从对女人的吸引力来说,可能杜若还不如杜蘅。毕竟按照刘七巧现代人的观点,杜若是埋在地底下的金子,需要人自己去发现。而杜蘅可能只是银子,但是他的光芒显而易见。

杜蘅听刘七巧这么说,只开口笑道:“嫂子又拿我取笑了,都说最难消受美人恩,我如今不趁着她没进房,好好收买一番,将来她如何肯听我的呢?”

这风流的男子说的话也自然和不风流的人不一样,杜若听了连连摇头,就连走在后面的杜二老爷爷听不下去了,只开口道:“你这家伙,还拿你大嫂子寻开心了,简直不懂尊卑。”

杜老爷倒是谦和的很,笑道:“年轻人之间本来就应该这样,蘅儿如今比起以前,也不知道好了多少,你这个当爹的还这样数落他,我这个当大伯的都看不下去了。”

杜蘅就笑着道:“我也觉得奇怪,感情我才是大伯亲生的,大哥才是我爹亲生的呢!每次我爹说起大哥来,就眉飞色舞的,瞧见我就愁眉不展。”

杜二老爷被气的不行,只摇头道:“混账东西,你也不瞧瞧你哪里比得上你大哥,叫你读书读不进去,学医也学不进去!简直!”

杜若这会儿只能充当和事佬,只开口道:“二叔,所谓术业有专攻,二弟现在跟着父亲做生意,不知比我强了多少,再过几年,我们这一家人可都要靠他养活了。”

刘七巧也不敢驳杜蘅的面子,况且她觉得,杜蘅作为一个古代人来说,虽然没有杜若好,可比也没比周珅渣,其实也算不上太差了。

“我瞧着二叔也比相公好,不然的话,二叔怎么有这种福分,娶了二弟妹这样的人,还不知道要羡慕死多少人呢!”

不过事情也的确如此,杜蘅的一众朋友知道杜蘅的正妻居然主动给杜蘅纳妾,那真是一个刮目相看。要知道,就在一年多钱,杜蘅曾经就因为妾氏的问题,和赵氏闹的不可开交,险些就是有家不能回的境地,还在外面打算好了包外室了。谁知道一年之后,看似很小气的赵氏,居然会给杜蘅纳妾。

杜蘅欣喜之余,只觉得自己对赵氏还真的多了几分亏欠。

丫鬟们这时候正用的欢畅,有的喝了一些小酒,话便多了起来。玉蕊和菡萏两人年纪小,一直跟着苏姨娘。玉蕊是外地人,当初被买到府上来的时候,已经是无亲无挂的了,后来认了徐妈妈做干娘,前一阵子徐妈妈的媳妇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她一直怕被牵连了,在二房那边越发的行规蹈距。前几日因为杜苡的婚事定了下来,苏姨娘已经找她谈过了,让她到时候直接跟了杜苡过去汤家,以后也算是有个着落了。

玉竹和丁香两个人,自然都是要陪着杜茵去姜家的,她们两个从小就服侍杜茵,过去当陪嫁丫鬟也都是一早就定下的事情,除了可以跟着姑娘走的,其他的丫鬟们,以后还是要各奔东西。

茯苓喝了几杯酒,脸上便有了几分伤感,她心里头的人原是杜若,可作为一个丫鬟,她也知道除了顺从的给杜蘅做姨娘,似乎没有别的更好的出路了。就算回了庄上,聘了正头夫妻,用她娘的话说,这些年的锦衣玉食你都享过了,又让你回乡下去过那种吃糠咽菜的生活,别说真的去过,就是想一想,还觉得害怕呢!

茯苓叹了一口气,又给自己满上了一杯,这时候厨房送菜的老妈子正巧就从外面进来,见了茯苓便喊道:“朱姨娘有福分了,二爷亲自命小厮到厨房来交待了添上几样菜,姨娘慢慢用。”只说着,便让了身后的几个小丫鬟出来,提着食盒就进去了。

茯苓一下子脸就红头了,只开口道:“妈妈快别这么喊,这么多姐妹们都在呢,你让我的脸往哪儿搁?”

“这有什么,横竖过几天还得这么喊,趁早改口了也是一样的。”清荷笑着迎上来,跟小丫鬟一起将菜摆上了桌子。

刘七巧用过了晚膳,只在如意居陪着杜太太聊天,杜芊的事情如今还没定下来,且不能乱说,只把今天听风水榭丫鬟们替茯苓庆贺的事情说了说,又把自己给朱姑娘和包探花保媒的事情也说了一下。

杜太太听得很是高兴,两人聊了两盏茶的功夫,杜若也来了如意居。原来他怕方才跟着刘七巧的小丫鬟年纪小,不能照应好,所以就亲自来接刘七巧了。

两人辞了杜太太,回到百草院,丫鬟们还都没有回来,倒是连翘已经早早的就回来了。

刘七巧便问道:“怎么你这么早就回来了?”

连翘便道:“我们小姐妹们从小都是一起长大的,大家都熟得很,绿柳和紫苏是新来的,自然是要和她们多接触接触的。”

连翘服侍杜若和刘七巧洗漱之后,向来知道他们晚上是用不着值夜的人,又怕姑娘们喝多了,便又去了听风水榭那边瞧一眼。

茯苓和清荷都喝得有点多,玉蕊和紫苏走路也有些晃荡,几个人只好分头将人送了回去,命婆子等人前来收拾。

杜若和刘七巧难得今夜这么早安置,可两人却谁都睡不着,都为了杜芊的事情心烦。刘七巧只把今儿午后和花姨娘之间的话说给了杜若听,杜若也把今天去看王老四的结果讲给了刘七巧听。两人两下一合计,其实王老四和杜芊的心意已经是很明显的了。

“花姨娘说了,二叔那边她可以去疏通,如今就是老太太那边的意思,若是老太太也同意了,这亲事才能办得成!”刘七巧想起了她和杜若的恋爱历,顿时觉得前路迷茫,总不能还去找大长公主,让她又编一出宿世姻缘的胡话出来。

“其实我有一件事情,倒是从来没告诉你,老太太心里头,其实是偏疼我二叔多一点的。”杜若抱着刘七巧,开始回想一些以前的事情来。

“二叔年纪轻的时候,比起我二弟,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出格的事情也做了一箩筐,可老太太总是舍不得去苛责他。就比如花姨娘把,当年我二叔可是撇下了妻小,跑去山西接回来的,那阵势,才叫一个声势浩大。”杜若抿了抿嘴唇,略略想了想道:“其实我觉得,若是二叔能站在我们的同一战线上,让他去说服老太太,没准效果还好一些。”

虽然杜老太太最疼的人是杜若,可是杜芊的婚事,是没理由轮到他这个堂哥做主的。

刘七巧往杜若的怀里靠了靠,打了一个哈欠道:“那明儿你把这事情跟二叔说了吧,不然的话,只怕夜长梦多。”

谁知道刘七巧这句话竟然就一语成谶了。第二天下午,杜二老爷难得去鸿运路上的宝善堂查看陈大夫的医案,没想到林掌柜的却上来恭喜他道:“二老爷,你这可是瞒得我们好苦啊,前一阵子只说两位姑娘有了人家,没想到三姑娘更是了不得,如今要嫁给将军了,真是恭喜恭喜啊!”

杜二老爷被林掌柜的恭喜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莫名其妙道:“我三姑娘什么时候要嫁人了,若是要嫁人了,自然会请林掌柜你的,你这又是从那边听来的闲言碎语?”

林掌柜听杜二老爷的话,只吓出了一声冷汗来,急忙压低了声音道:“怎么?没有这回事吗?我是听陈大夫说的。”

原来方巧儿因为被赶出了王老四家,心里头就憋着一股气,她向来是一个心比天高的性子,吃了这样的亏,心里头实在委屈的很,便假装病了,让哑婆婆请了宝善堂的大夫过去,当着陈大夫的面,只说那王老四因为要娶宝善堂的三姑娘,所以不要了她这个糟糠之妻!

陈大夫又是一个老实人,前面的记住了,后面关于东家不好的东西,就主动给屏蔽了。他得了这么一个大八卦,心里头憋着又难受,就又讲给了林掌柜的听,可他自然敢不说未来东家姑爷的坏话,所以那些不好的话,又主动给屏蔽了,以致于林掌柜得到的消息就是:三姑娘许了人家了,对方是一个将军,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他忙不迭的就向东家道喜来了。

杜二老爷听完林掌柜的话,只莫名其妙道:“怎么我有了女婿,我自己都不知道吗?”杜二老爷虽然是儒雅之人,但是也不喜这种流言蜚语,当下进了里面,去找陈大夫,把这件事情给问了个清楚。

陈大夫见东家来问,他自然不能在选择性失忆,只把昨天方巧儿说的那些话,原原本本的就说给了杜二老爷听。杜二老爷听完,只开口问他:“你说那姑娘有个女娃儿?那女娃儿多大?”

陈大夫想了想道:“不过个把月大,看着才出生的样子。”

杜二老爷哈哈大笑道:“现如今真是什么人都有,这姑娘怀这孩子的时候,王老四还在云南打仗呢,她倒是从哪里怀上的王老四的孩子?”

253

杜二老爷想通了这个道理,对王老四的人品自然也是放心的,可自家养的闺女,从小就在闺阁里头长大,怎么会被人传出这样的流言蜚语来呢?杜二老爷看了一眼一脸懵懂无知的陈大夫,只开口道:“老陈,我家闺女嫁人,少不得请你去吃酒,只是这件事情你可不能再乱说了,我家三姑娘还没开始议亲呢。”

陈大夫一听,吓得急忙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道:“怎么?竟是人家瞎说的不成?我可听那姑娘说的真真的,我又瞧她一个弱女子,孤身一人在外面,哭得那样凄惨,就以为是真的了。”

杜二老爷一脸黑线,沉着脸就离开了,陈大夫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东家的事情,大家背地里有时候议论也是正常的,毕竟东家又不会跟你说今天我做了什么,明天又做了什么,不过就是大家半猜半想的,遇上像林掌柜这样憋不住的,就上去问问,也体现出你对东家的关心而已。

之前两位姑娘的婚事,也就是这样被传开了,后来让人问了问,都已经定下来了,那么这次三姑娘的婚事,照理也不会有错才是的。

杜二老爷得了这消息,气的医案都没检查,上了马车也没回朱雀大街,而是直接让齐旺往家里头跑。齐旺难得瞧见杜二老爷生气,吓的大气也不敢出,只急忙就甩了鞭子让马快些走起来。

杜芊前儿病了,今天还没什么精气神,早上的时候穿了衣服起来了,这会儿坐在房里头,抱着了手炉靠在躺椅上。发烧也不是什么大病,不过就是让人没什么力气,看上去蔫蔫的而已。

花姨娘就坐在她的对面,正低头做着针线,古代的女人没什么娱乐休闲的,她以前不爱做针线,后来跟陆姨娘学了一点,发现做针线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便也渐渐爱上了。

杜二老爷从外头回来,便径自往漪兰院去了,小丫鬟见了连忙要进去禀报,被杜二老爷那张黑脸吓得都不敢上前了,只呆呆的站在院子里头,瞅着杜二老爷自己挽了帘子进去。

才进去就听见哗啦啦一阵瓷器碎裂的声音,小丫鬟下了一跳,原本想沏茶进去的都不敢进去了。

杜二老爷进门的时候,就瞧见她娘两坐在里间,他因为正生气,便几步就走进去,一拍桌子,广袖的衣服就带落了几只零碎放着的茶盏。

花姨娘也是头一次见杜二老爷这样生气,吓的针尖都戳到了手指,只觉得指尖微微的一疼,绣品上就染了一朵小红花上去。

“老爷这是怎么了?怎么生那么大的气?”花姨娘也在斟酌如何跟杜二老爷说杜芊的事情,内心也是忧心忡忡的,见杜二老爷气成了这样,心里头便范嘀咕,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老爷气成这样了?

“你说说,你是怎么跟那个王老四扯到一起的?如今宝善堂里头的伙计都说,你跟那王老四已经定了亲?你跟谁定的什么亲?怎么我这个当爹的反倒不知道了呢?”杜二老爷这一路上越想越觉得奇怪,这流言蜚语也来的奇怪,既然能扯上杜芊,想必这两人定然是认识的。

在杜芊的心里,自己的爹一直是儒雅谦和的,从来没发过这么大的火气,一下子就被吓傻了,只扒在软榻上,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老爷你这是听谁胡说的,八字没一撇的事情,怎么就穿出去了呢?”花姨娘也不知道杜二老爷误听到了一些什么,可若是听见了什么不好的,那杜芊这门婚事可就真的黄了。花姨娘心里是有自己的盘算的,她这辈子跟了杜二老爷,好名声是没了,但也求过的舒坦,以后她若是真的能跟着杜芊一起住,那才是真的舒坦日子了。

杜二老爷发了一通火,这会儿也稍稍定了下来,听了花姨娘的话,便知道里面有些内容,只开口问道:“怎么?还真有这么一回事不成?”

“老爷你发这么大的火,便是真有这回事儿,我也不敢说了,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儿,如今被你说的,像一件坏事一样,你让我如何开口。”花姨娘有些忐忑的走上前,伸手解了杜二老爷身上的斗篷,在他肩头按了几下道:“前几日老太太们不是谈论起了芊丫头的婚事吗?七巧就偷偷的向我透露了一下,她有一个同乡,叫王老四的,虽然家里的根基差了一点,可是人家如今也是一个正五品的伍德将军了,如今正想找个媳妇,问我要不要为芊丫头留意。”

杜二老爷耐着心听花姨娘说完,一扭头见杜芊还趴在躺椅上,脸颊上还沾着几滴泪水。原本俏丽的小脸也因为这两日生病也变的比平常清瘦了些许,杜二老爷顿时就有些心疼了,只站起来道:“这事情当着孩子的面有什么好说的,去我书房里头说。”

花姨娘只点了点头,又拿着斗篷给杜二老爷披上,两人一前一后出门,花姨娘只转头看了一眼坐在躺椅上的杜芊,微微的点了点头。

外头天色还早,花姨娘上前两步,跟上了杜二老爷的脚步,开口道:“老爷今儿回来的倒是挺早的,该不会就是为了这个事情吧?”

杜二老爷闷闷的没有出声,略略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并没有回答花姨娘的问题。

杜二老爷的书房在外院杜老爷书房的隔壁,平常他也不大来,几件书房总共就只有两三个小丫鬟整理,今儿见杜二老爷过来,便忙不迭的去茶房沏茶来。

两人各自落了座,杜二老爷才开口道:“那个王老四我也是有所耳闻的,去年年底,我去云南给恭王世子治伤的时候,就认识了这个人,是一条汉子,听说世子爷中箭,就是他背着世子爷跑了十几里的山路,绕过了敌人的包围圈,这才捡回了世子爷一条命,当时他的双脚都磨烂了。”

花姨娘听杜二老爷这么说,嘴角微微浮起一丝笑意道:“听你这么说,那这王老四也算是一条汉子了。”花姨娘略略赞了王老四一句,又接着问:“只是,这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外头的人是怎么知道的?”

杜二老爷说起这个来就觉得气愤了,便开口道:“昨儿陈大夫出诊治了一个病人,据那病人说,她是王老四的糟糠之妻,因为王老四另外攀了高枝,所以赶了她和女儿出门来了。”

花姨娘闻言,立时就吓的嘴巴都何不拢了,这些事情,刘七巧可没告诉过她,不然的话她如何会答应?

“爹,不是这样的王老四根本就没成过亲,怎么可能有孩子呢!那女的我们还认识呢,就是当初进我们家给大哥哥冲喜的丫鬟,叫方巧儿的,她后来回了牛家庄,嫁给了一个老地主,这孩子就是那个地主的,后来听说王老四当了将军,就想方设法的赖上他了,大嫂子见她可怜,才让她住在以前她们家住的房子里头的,怎么一眨眼,她就成了王老四的糟糠妻了呢?”

原来杜芊见花姨娘和杜二老爷两人脸色不善的离去,深怕有什么事情发生,就偷偷的披上了披风跟了过来,外头丫鬟去茶房沏茶,这门口也没个守门的人,她就听见杜二老爷说出那些话来了。

杜芊说完这一段话,低下头跪在杜二老爷的面前,一副小鸡啄米的模样。

“你怎么出来了,这里没你的事。”杜二老爷其实一早就知道那方巧儿说的是假话,可对于杜芊的插嘴,他还是带着几分怒气。

杜芊挺了挺脊背,只开口道:“爹和姨娘谈论女儿的终生大事,怎么就不关女儿的事呢?”

杜二老爷只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扭头看着花姨娘道:“你教出的好闺女,没大没下,没规没矩的。”

花姨娘脸上倒是没什么怒意,反倒淡淡的笑了起来:“古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老爷,若是我们两个也按规矩办事,如何又能有了她,她本来就是因为我们坏了规矩,才有的,如今我们却还要苛责她没有规矩,岂不是不讲道理?”

杜二老爷平时也有几分口才,可每每面对花姨娘,他也总觉得自己江郎才尽了。

“你既然生下了她,自然是要把她教好,若是这般没规矩,以后嫁了婆家也是会吃亏的。”杜二老爷只能好言相劝道。

“这些我都知道,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王老四未必就不是芊儿的良配。”花姨娘叹了一口气,慢悠悠的继续道:“在我的心里,芊儿这样大的年纪,就要嫁人、侍奉公婆、服侍相公、这已经是不简单的事情了,这么大的姑娘,不过就是一个孩子而已。你瞧瞧二郎媳妇,今年二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还管这么一大家的家世,还要张罗着给自己的相公纳妾,难道只有这样的人,才符合这个时代的标准吗?”

杜二老爷闻言,也只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又看了一眼杜芊道:“小花,难道像你这样的教出来的孩子,孩子就开心了就快乐了?”

杜老爷这句话问的很随便,却也很有深度,什么快乐这种问题,不管放在哪个时代,那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和快乐相对应的一个词是满足,只有一个人觉得满足了,那她才会快乐起来。

花姨娘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每个人快乐的概念不一样,我只希望芊儿能拥有简单的快乐,也许是我奢求了,可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女子,最快乐的事情,自然是得到一个疼她、爱她、怜她的如意郎君。”

“我明白了。”杜二老爷又叹了一口气,开口道:“芊儿,你真的想嫁给王老四吗?你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吗?”

杜芊摇了摇唇瓣,低下头不敢说话,过了良久才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我觉得,他会是一个好相公的。”

杜二老爷摇了摇头,在椅子上呆坐了下来。瞧了一眼杜芊道:“你呀,跟你姨娘一个性子,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花姨娘见杜二老爷的神色淡然了下来,也知道他这会儿心中的怒意已经消了,只笑道:“当年的杜二爷风流不羁,长乐巷里谁人不知,若说她的性格像我,不如说像你还差不多。当年是谁见了我第一眼,就不肯走的?”

杜二老爷想起年少时的那些事情,也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爱情终于慢慢的变质,成了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了。

“老太太那边,又不知道要被气成什么样子了,真是不消停,我还记得大郎和七巧定亲那会儿,弄出了那么多的事情,最后还是大长公主出面,给定了下来。”说杜二老爷没有门第观念,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只是门第观念敌不过他这颗爱才之心罢了。王老四他是在云南亲见过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小伙子,杜芊真要是配给了他,他也是舍得的。

“老太太那边,还要请老爷去说才好,大姑娘和二姑娘的婚事都已经定下了,如今也就只剩下芊丫头一个了。我瞧着前一阵她们还在议论,说要给芊丫头议亲,这要是老太太那边定了别人,我们就不好开口了。”花姨娘想了想,才开口道。

杜二老爷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杜芊,依旧只是摇头:“你起来吧,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千万不能让老太太知道,老太太最不喜欢的就是心思活络的姑娘家,这件事情,还需从长计议,你要是透露了你的心思出来,只怕还误了事情。”

杜二老爷毕竟还是了解杜老太太一些,再古人看来,姑娘家先动了心思,那就是不贞静,这要是让人知道了,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杜老太太门第观念很深,素来喜欢杜芊,也是因为她容貌俏丽,说话讨喜,但要是让她知道杜芊有这么一颗不安分的心,只怕以后也喜欢不起来几分了。这就是这个时代男人和女人的不平等之处。

杜芊连忙神色恭顺的点了点头。

刘七巧虽然在百草院足不出户的,确也听说了杜二老爷怒气冲冲回府的事情。只是她素来不精通宅斗,也没什么眼线,自然就不知道杜二老爷和花姨娘那一番书房的恳谈,到底谈了一些什么。只是杜芊最后是被小丫鬟扶着出来的,走路还一瘸一拐的。

刘七巧原本预备着去漪兰院看一看杜芊,可眼见着天色已经不早了,便就没过去,只让绿柳去门口等杜若,只要瞧见杜若回来,就先把他喊回百草院再说。

果不多是,杜若听说刘七巧找他,便匆匆忙忙的先往百草院里头来了。

两人遣走了丫鬟,在厅里商量道:“今儿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二叔气呼呼的就回来了,还把花姨娘和杜芊叫进了书房,一骨碌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我心里头七上八下的。”

杜若只拧眉道:“我也不清楚,今天是二叔去各个分号收医案的日子,不过听说他今儿去了鸿运路之后,就没回朱雀大街,难道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

“什么风言风语能让二叔听到?”刘七巧这会儿也想不明白了,虽说她这几日是去过王老四家不错,可是杜二老爷从来不过问家里的事情,他怎么可能知道杜芊的行踪呢?可瞧着杜二老爷的架势,又不想没听到什么的,但这气呼呼的表情,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一会儿用过了晚膳,你拉着二叔问问吧,别出了什么事情,我这边不知道,明儿我再去瞧瞧三妹妹,也好好的问一问。”

两人商量妥当,刘七巧才放了杜若去福寿堂用晚膳。

杜若去福寿堂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到齐了。杜蘅就笑着打趣道:“大哥哥是越发不得了了,一回府上,就先回去瞧大嫂子了,这都成婚好几个月了,怎么还这么柔情蜜意的,叫别人看着羡慕。”

杜老太太便笑道:“你又浑说,明儿是你的纳妾之喜,你记得明日早点回来,明天就不要到我这边用晚膳了,好歹陪茯苓一起用了,也算是给她的体面。”

“孙儿谨尊老太太的教诲。”杜蘅笑嘻嘻的应了,瞧见自己父亲一脸铁青的坐在那边。今天他去了鸿运路之后就没回朱雀大街,大家都还觉得奇怪呢,方才他回来的时候,问了一声看门的小厮,那小厮也说不清什么,只说二老爷回来的时候,脸色不大好。可杜蘅瞧着,分明这会儿脸色也不大好的。

杜老太太房里的耳报神可不少,她虽然不管事,但是杜家的风吹草动,多多少少也会跑到她的耳中。

“听说老二今天一早就回来了,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杜二老爷听见杜老太太问他,倒是吓了一跳,想了想便道:“也没什么事情,就是临时有点事情,就回来了。”

杜老太太心里就嘀咕了,这准是有什么事情,可还瞒得挺结实的呀?

“我年纪大了,原也做不得什么主了,你们有什么事情,也都不告诉我了,闲我老糊涂了不成?”杜老太太只略略不高兴的说了几句,便低头吃饭,不说话了。

杜二老爷心里头却担心另外一桩事情,若是被杜老太太知道了关于杜芊的那些流言蜚语,她气坏了是小,万一要是一气之下,便命他赶紧找了一户人家,把杜芊给嫁了,可不更糟糕了,所以现在也只能就先瞒骗着了。

“老太太这么说,可就冤枉儿子了,原就是因为有样东西落在了家里,所以回来找一找的,并没有什么大事,后来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就没高兴回去店了,在书房里头看了一会儿书而已。”杜二老爷不怎么说谎,说起来还觉得有几分心虚,倒是杜老爷帮他解围道:“那书找到了吗?明天拿到店里去,再配几味药出来,年底了,到二十五的时候,就要关门了,这几日得把各家人预定的药丸配出来才好。”

杜二老爷连忙道:“找到了、找到了!”

用过晚膳,杜若便借医术上头有不懂的地方,想向二老爷请教,跟着二老爷去了书房里头。才进书房里头,杜二老爷就甩了袍子坐了下来,抬起头瞧了一眼杜若道:“三丫头的事情,如今几个人知道?”

杜若听杜二老爷质问了起来,急忙道:“二叔别生气,这件事情,原是我要替七巧给你赔罪的,实在是七巧太大意了,未料到这样的结果。”

杜二老爷只气呼呼道:“你知道外头是怎么穿的吗?那个叫什么巧儿的,说自己是王老四的糟糠妻,说王老四为了攀上我们杜家,就一脚把她给踹了,幸亏我去年年底的时候去过云南,知道那会儿王老四正在云南打仗呢,不然的话,还真让她给骗过去了!”

杜若听了这话,整个人顿时就石化了,也气得涨红了脸道:“二叔这是什么时候听说的?”

“就今儿下午,在鸿运街上听说的,这话是那个什么巧儿亲口跟陈大夫说的,老陈你还不知道吗?医术是不错,可那一张嘴,真的是不把门的。不过幸好,他只跟林掌柜说了三姑娘定亲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没说,但是不知道那个什么巧儿的,到底跟多少人说了这些!这要是传到了外人耳中,我们杜家的名声也毁了!外头人知道个什么,只知道我们杜家人欺善凌弱!”杜二老爷越说越生气,只拍了一把桌子道:“王老四怎么就沾了这种不省事的人!”

杜若这会儿心里也是着急的很,这事情要是让刘七巧知道了,还不要去扒了方巧儿的皮了。大家都顾念着旧情,想给她留一条生路,没想到她竟然做出这种事情来。

方巧儿的如意算盘可没打错,她这么做若是计划得逞,那可真是一举几得了。先别说杜家做不出这种欺善凌弱的事情,就是王老四知道了,也绝对会为了杜三姑娘的闺誉,乖乖的去求娶方巧儿的,因为只有这一切的事情都是假的,谣言才会不攻自破。而杜家,更不可能把杜芊嫁给王老四,因为杜芊若是真的嫁了过去,岂不就是坐实了这样的一条留言。

254

就连一向温文尔雅的杜若,听了这话也气得哆嗦了起来。世上不要脸的人实在太多了,可他愣是怎么想,也没想到这方巧儿居然是个这么不要脸的人,简直匪夷所思。

“二叔,这件事情,可不能让七巧知道了,她那个脾气向来火爆,那天还是她带着人把方巧儿从王老四家弄出去的,这要是让她知道了,岂不是会气出病来,更何况她现在还怀着身孕呢!”杜若拍了拍桌案,站起来道:“方巧儿在我房里待过几个月,明日我去问问她,到底想怎么样,再不济,给她一笔钱,打发她远远的走了,也就罢了。”

杜二老爷白天早就被这事情给气过了,这会儿倒是不怎么生气了,只开口道:“你三妹妹的心思,你大概也知道了,她素来算是乖巧的,这件事上头,也确实有些冲动,还要从长计议的好。”

杜若叹了一口气,只微微点了点头,正寻思着一会儿回去了怎么向刘七巧交代。

索性刘七巧有了身孕之后,就有些嗜睡,他要是略略回去晚一些,只怕她也就睡着了。于是两个男人就干脆真的在书房里头看起了医书来。直到亥时的时候,连翘才打着灯笼来了接人了,只开口道:“奶奶让我过来瞧瞧大少爷好了没有,她困劲上来了,说是先睡了。”

杜若听说刘七巧睡了,这才放下了书,跟着连翘一起回了百草院。第二天一早杜若更是起了一个早,早早的就去了福寿堂里头,刘七巧想跟他说几句话都没找到空闲。偏生今儿是十二月十八,正巧是刘七巧要给包公子提亲的日子,她这边一早去杜太太那儿用了早膳,便也安排了马车,要去广济路上的朱家。

提亲不需要带上聘礼,不过按照习俗是要带着大雁去的,虽然刘七巧不明白带着大雁有什么意思,不过入乡随俗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自从那日刘七巧去朱府坐过,和朱夫人敲定了朱姑娘和包探花的事情之后,朱墨琴心里头就七上八下的。虽然两人共住了一个院子,但是各自守着各自的地方,倒也恪守规矩,几日没见着了。

朱墨琴正在房里做针线,听说刘七巧来了,便知道她是为了什么来了,只觉得脸上热辣辣的,倒是不好意思起来了。

外头朱夫人早已经遣了丫鬟去请刘七巧进来,朱墨琴就放下了针线,也跟着来到厅里头,见了刘七巧便道:“前天才下了雪,外头挺冷的,大少奶奶怎么就来了。”

刘七巧原本想跟她玩笑一番,可瞧见她那张红透的脸颊,想想还是算了,反正都已经成事儿了,干脆放过她得了。

“我翻遍了整个黄历,年前也就只有这个几个黄道吉日了,你说我要是今天不来,可不是要等年后才来了。”刘七巧就开门见山道。

朱墨琴的脸颊就又红了几分,连忙扶着刘七巧坐了下来道:“就是觉得麻烦了少奶奶,挺过意不去的。”

“这有什么好麻烦的?你没听说过,这是积阴德呢!如今我怀着孩子,更是要多积阴德,再说了,这东西放在我这边,我也睡不着觉啊,生怕有一天要是弄丢了,可就对不住包探花了。”刘七巧说着,只让紫苏将那匣子送了过去,朱夫人命小丫鬟接了,送到跟前,打开来看了一眼。

是一块上好的龙凤玉佩,玉色均匀,凤尾是难得的翠绿色,龙头却是红翡,看着成色,也知道是有些年份的贵重东西。

“这是包公子让我送来的定情信物,我也是第一次当媒人,不懂什么,反正把东西送到了,话带到了,应该也算齐全了。”刘七巧抬头瞧了一眼朱墨琴,见她正凝神盯着那玉佩道:“这是包公子平日长带在身上的东西,听说是包家的传家之宝。”

“是吗?我倒不知道原来这东西这么贵重?”刘七巧笑了两声,只开口道:“这下好了,连传家之宝都送给你了,可见他是真心实意的。”

朱墨琴又是有些羞涩,急忙换了话题道:“我上回说要给你一种孕妇专用的香来着,上次做的我觉着不大好,所以又改良了一个方子,我闻着倒是好的很,你要不要进我的房里试试?”

刘七巧见朱墨琴故意绕开了话题,也便不再提这些事情了,古代的姑娘遇上和终生大事有关的事情,都是十分羞怯的,像杜芊那样的,还真是少有的。

却说杜若昨晚算是避过了刘七巧,可一想今日回去,刘七巧必定还是要问起他昨天的事情,便觉得有些不妥。下午他提早从太医院下值回来,去宝善堂支了一百两银子。他是很少拿宝善堂银子的,少不得过几日还要还回来,就只和杜蘅说了一声,让他请账房的人打个招呼。

杜蘅很少见到杜若这样的表情,而且他不去家里头拿钱,还在账房拿钱,这一下子让杜蘅觉得里面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不过杜若向来洁身自爱的很?不会跟曾经的他一样,有要用钱打发人的时候吧?

“大哥,快说说,到底什么情况?这银子是给哪个女人的?”杜蘅的八卦神经被勾起之后就有一点停不下来的趋势了。

杜若被他吓了一跳,急忙捂着他的嘴道:“小声点,你怎么知道这银子是给女人的?”

杜蘅见杜若这小心翼翼的模样,越发觉得自己猜对了,只哈哈大笑道:“怎么?难不成还真的被我猜对了?大哥,封口费打算给多少?”

杜若一听杜蘅这话不对啊,什么叫封口费?顿时他就恍然大悟了起来,只一把松开他道:“你别胡子乱想,我可没你那么有精神,不过确实出了一点事情。”杜若想了想,杜蘅没准在这种事情方面会比较有经验,索性也不瞒骗他,只把这些天发生的事情给说了一遍。

杜蘅听完杜若说的话,呆滞了几秒,最终才回过神道:“居然有这样的女人?”

杜若只点了点头,他现在越发明白,为什么杜老太太那么讨厌乡下女人了,下乡人无耻起来,简直就是没下限的。

杜蘅仔细回想了一下,也没想起那方巧儿长什么模样,方巧儿在杜家那几个月,他正好因为沐姨娘的事情,在外头避难,都没怎么回家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