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太太见她哭得梨花带雨的,又这般认错,便也不在说什么,只道:“如今正好也让你好好休息一阵子,放你一个大假。”

赵氏闻言,心中却喜不出来,好容易把这家里的事情都理的妥妥当当的,出这样的事情,当真是让她自己也郁闷了起来,只急忙问道:“那明日大妹妹的婚事呢?”

“大妹妹的婚事有大太太和二太太,你就不用担心了,好好养着吧。”

赵氏稍稍松了一口气,忽然想起方才那嫁妆的事情来,只急忙道:“方才我在听风水榭点大妹妹的嫁妆,怎么点都只有一百一十八抬,跟着丫鬟们数了几次,都少了两抬,这事情…”

杜二太太听见赵氏说起这事情来,只吓了一跳,急忙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一百二十抬的嫁妆,我可是点清楚了送到你那边的,你如今病了,就先别操心这些事情了,一会儿我再派人去好好清点清点。”

杜老太太见杜二太太说的有道理,只点头道:“你婆婆说的对,这些事情你就别操心了,你好好歇着,我明日再来看你。”

赵氏还想说什么,可见杜蘅在场,又不好意思开口,她知道杜蘅惯不喜欢女人家小心眼的样子,便也只好点了点头,目送众人出门。

到了外间,杜老太太才交代道:“方才蘅哥儿媳妇说的事情,你们赶紧派个婆子去点一点,别明儿嫁妆出门的时候才发现了少,那可是丢人的事情。”杜太太和杜二太太急忙都应了。

刘七巧回到百草院,丫鬟们正在布午膳。紫苏见刘七巧回来,只开口道:“今儿天热,所以让厨房熬了绿豆粥过来,奶奶是想吃米饭还是吃粥?”

“就喝一碗绿豆粥吧。”刘七巧说着,只把赤芍又喊到了跟前问道:“方才早上你说二奶奶点嫁妆的时候发现少了两抬,是二奶奶说的还是别人说的?”

赤芍见刘七巧又问起着事情,只回道:“是管嫁妆的婆子说的,二奶奶带着丫鬟们点了两三回,都少了两抬,二太太才着急了。”

“行吧。”刘七巧见赤芍说的真真的,料想这少嫁妆的事情也定然是真的,可从方才二太太的口气中,分明不相信这事情,倒是让刘七巧有些奇怪了。刘七巧想了想,终究还是有些疑惑,只喊了赤芍道:“方才老太太让两位太太重新去点嫁妆,一会儿你吃过午饭,去听风水榭那边打听打听,这嫁妆是少了呢,还是不少了。”

赤芍脑袋子倒是灵光,听刘七巧这么说,便只点了点头道:“奶奶放心,我一定偷偷的打听,不让那边人知道我去过。”

刘七巧只笑着道:“算你机灵。”

赤芍正眯眼笑,刘七巧只指了一下身边的座位道:“坐下来一起吃吧,吃完了好去干活。”

赤芍先是不肯,后来刘七巧索性让丫鬟们把奶娘也一起请了过来,几个大丫鬟一起坐下吃了起来。两位奶娘平常不和刘七巧同桌吃饭,都是等刘七巧吃完了,两位奶娘才上桌的,这会儿倒是有些拘谨,只沾着半个屁股不敢坐下,不过挑自己面前的菜吃两口。

刘七巧见众人拘谨,便少少吃了一些,先起身去房里头看杜文韬去了。这会儿小家伙正睡的香甜,小嘴嘟着尤其的可爱,刘七巧见四下无人,又忍不住凑上去,在小家伙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小家伙忽然一伸胳膊,张嘴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把刘七巧给吓了一跳,心道难不成一个老迷信的说法还能这么准?不过杜文韬打完了哈欠,倒是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呼呼的继续睡去了。

344

刘七巧只陪着杜文韬一起在炕上小睡了一会儿,门外就传来了小丫鬟说话的声音。刘七巧翻了一个身,瞧见紫苏挽了帘子进来,杜若和杜茵两人从外头进来。

杜若额际上还带着细汗,连翘早已经递了汗巾上去让他擦汗,这些贴身服侍的事情,绿柳和紫苏都是不长做的,做起来也没有连翘这样自然熟稔,如今连翘带了个徒弟佩兰,倒是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见杜若擦完了脸,只接过了汗巾往外头清洗去了。

刘七巧从炕上起身,稍微揉了揉额角,问道:“怎么大妹妹也跟着过来了?”

杜若只上前扶着刘七巧下来,一边道:“刚从弟媳妇那边出来,大妹妹说想来看看你,就一起来了。”

杜茵虽然脸色淡淡的,但看上去并不是特别高兴的样子,几乎每一个要出阁的姑娘,多半都会得出嫁综合症。刘七巧见杜茵这样子,只笑着上前拉着她坐下了道:“瞧瞧这模样,明天就要做人家的心媳妇了,可不能这么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杜茵稍稍撅了撅嘴,只忍不住道:“大嫂子,我舍得你们,我舍不得两个妹妹,舍不得老太太,也舍不得的娘。”杜茵才开口说话,眼眶就红了起来,刘七巧只拍了拍她的肩膀道:“那还不容易,舍不得就不嫁呗,明儿姜家的花轿来了,让他在外头等着,咱们不上去。”

杜茵是正儿八经的来找刘七巧谈心的,谁知道刘七巧居然也没个正形,竟开她的玩笑,只翘起嘴唇道:“大哥哥,你听听大嫂子说的,人家巴巴来找她,她还跟我说这些。”

杜若知道刘七巧有意逗杜茵开心,便只笑着道:“我听着你大嫂子的办法很是靠谱,既然舍不得,那咱就不嫁了。”

杜茵闻言,顿时生了小脾气,背过身子道:“我娘常说生了儿子有一个不好,那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大哥哥只怕就是这其中的典型。”

杜若见杜茵这么说,只摇头道:“那你可说错了,不是忘了谁,而是心里又多了一个人而已。”

杜茵只低下头,细细的思考着杜若这句话,才抬起头道:“我也希望,姜表哥心里能多我一个。”

刘七巧见杜茵一副思春的表情,只笑着道:“方才还说不想嫁舍不得,这会儿又巴巴的想做别人的心上人,看来还是应了老太太一句话:女大不中留啊!”

杜茵见自己又被刘七巧取笑了,也不说话,只那帕子蒙着自己脸,略带娇羞道:“好嘛好嘛,大嫂子这张嘴我是说不过的。”杜茵说着,忽然又换了一副神色,只担忧道:“大嫂子,二嫂子今儿为了我的事情小产了,我看见她那样子,心里便不好受,又不知道怎么说。”

刘七巧见杜茵心里难受,只安慰道:“你二嫂子也不全因为你这个事情,本就是因为天气太热,再加上她自己也没在意,若是早知道有了身子,老太太也断然不会让她这么辛劳的,你不必太自责了。你二哥哥和你嫂子年纪轻轻,膝下已经有了两儿一女了,就是这个没了,等养好了生子,还会再有孩子的。”

杜茵见刘七巧这么说,只稍稍低下头,手指绞着帕子想心事。正这时候,赤芍从外面回来,她原本就是一个火急火燎的性子,发现了新线索便着急的向刘七巧禀报,还没进厅里就听见她在外头道:“回奶奶,大姑娘的嫁妆又不少了,一百二十抬一抬不少,你说奇怪不奇怪?”

赤芍说完了,人才算进来了,只见杜茵也坐在厅里头,顿时就有些傻眼了。刘七巧这时候也很是无奈,只支着额头不说话,倒是杜若听的有些疑惑,便问道:“赤芍,你说的大姑娘的嫁妆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赤芍咬着唇瓣,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拧眉低着头不说话,刘七巧见状,只好叹了一口气道:“你们先下去吧,我来同大爷说这事情。”

丫鬟们都应声走了,杜茵这才疑惑着开口问道:“大嫂子,那小丫鬟方才说的是什么事呢?”

刘七巧知道这事情瞒不过去了,便知开口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就是晌午你二嫂子给你清点嫁妆的时候,发现少了两抬嫁妆,你知道明天就是你的大喜日子,这今儿嫁妆要是出了问题,可是大事情,所以你二嫂子难免就有些着急上火,不过方才我打发丫鬟去打听了,听说现在嫁妆又不少了,那就没事了,你明天可以安安心心的出阁了。”

刘七巧虽然说的模棱两可,可杜茵和杜若都不是笨人,哪里听不出其中的可疑之处,杜茵只开口问道:“那怎么二嫂子点的时候就少了呢?难道她的丫鬟还不会点数字吗?这会儿又不少了?这会儿又是什么人在清点呢?”

刘七巧素来知道杜茵也是一个有性子的姑娘,凡是含糊不得,便也只能叹息道:“这会儿是你娘再清点的。”

杜茵听刘七巧这么说,心里头似乎已经明白了一大半,只站起身来就往门外去,刘七巧连忙去拦,却哪里拦得住,杜茵早就喊了丫鬟,两人一前一后的走了。

杜二太太这会儿正和杜太太两人在听风水榭里头清点嫁妆,由小厮一抬一抬的往前院搬过去,每抬走一抬,就拿毛笔打一个勾,一百二十抬,一抬也不少。

杜二太太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只笑道:“嫂子,我说了这嫁妆肯定不会错的,我自己的闺女出阁,我能不尽心尽力,要是真少了嫁妆,丢得可不只是杜家的脸面。”

杜太太看了杜二太太一眼,心道:齐家的脸面反正也已经丢尽了,也还真只是丢杜家的脸面了。

杜二太太见杜太太不说话,便又继续道:“大嫂若是累了,就先回去陪荣哥儿歇中觉吧,这点东西一会儿就搬完了。”

杜太太只点了点头正要起身,却见杜茵带着个丫鬟气冲冲的往这边来,见了杜二太太只是瞪着她不说话,稍稍压了心中的怒火,向杜太太福身行了一个礼数。杜太太见杜茵一副来者不善的样子,也估摸着她们娘两有事情要商量,便只带着丫鬟们先行离去了。

杜茵见杜太太走远了,这才开口对众丫鬟道:“你们也下去吧,我有事情要和二太太商量。”

丫鬟们鲜少见杜茵这幅样子,心里头也都有些害怕,只都低声应了出门去,杜茵就着位置坐下,只低着头,再没开口说话。杜二太太一时摸不准杜茵的心思,只笑着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明儿就是你出阁的日子,不好好呆在房里准备准备,跑到这儿来做什么?”

杜茵见杜二太太说这些没用的话来堵自己,只气得嘴唇颤抖,抬眸睨着杜二太太道:“娘,嫂子的孩子没了,你让我怎么安心出阁?嫂子是为了给我张罗婚事,所以才累没了孩子。”

杜二太太闻言,也是眼皮一跳,却还是耐心劝解道:“那只是一个意外,谁也不想的,要怪就怪这天气太热了,我在这边坐了一会儿都觉得胸闷的慌,何况她还还有了身孕。”

杜茵见杜二太太还死不认账,心里也是又急又气,她素来也是知道自己的母亲糊涂的,可再没想到糊涂到了这个份上,只掩着嘴哭道:“那我问你,少了的两抬嫁妆怎么就又不少了呢?昨儿我去你那儿请安,亲眼看见你房里放着两抬嫁妆,你说是还没整理好,今儿一早就要送过来的,你送了吗?”

杜二太太被杜茵问的哑口无言,只结巴道:“送了,当然送了啊,这种事情我怎么会忘了呢,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嫂子小产是我害了她不成?”杜二太太这会儿心急,只先发制人道:“自从你外祖父家出了那些事情,这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看不起我也就罢了,如今连你这个亲生闺女也看不起我,你说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以前杜二太太每次这样,杜茵也总是心软的,可这回杜茵却实在心软不起来,只一边哭一边道:“家里哪有人看不起你了,是你一味的看不起你自己,你觉得大家伙看不起你,你倒是说说,自从外祖父家出了事情,你是少了吃,还是少了穿,还是少了月银份例?二嫂子是能干了一些,可是她能干,将来享福的还不是二哥哥和爹娘你们?娘你本来就不是管家的料子,爹房里还有四个姨娘呢,娘你就不能安安生生的过你的太平日子吗?如今外祖父家出了这样的事情,便是你重新管家了,你如何出门跟那些官家贵妇应酬呢?”

杜茵说完,也只觉得委屈的不行,趴在桌上继续哭了起来。杜二太太这会儿被杜茵一通的说骂,倒是有些懵了,又听杜茵继续道:“我明儿就要出阁,两位妹妹虽然都乖巧,可她们都是在姨娘的跟前长大的,娘你虽然是嫡母,却从不根她们亲近,往后我走了,爹跟前也在没有别人可以为娘您说话,二哥哥是个男人,自然不懂这些,娘你更应该和二嫂子和解了才好。”

杜二太太听杜茵说完这些话,一时也不知如何开口,只咬牙道:“从来只听说儿媳妇孝顺婆婆的,再没有听说过要婆婆来跟儿媳妇和解的,茵姐儿你这么说,岂不是灭自家威风?”

345

杜茵见杜二太太这时候还不清醒,越发急了起来,只一个劲的哭,顿了顿忽然站了起来道:“到了这个时候,娘你还不肯跟我说实话,那我只能去告诉老太太去,看老太太怎么评判吧。”

杜二太太原本就有些心虚,这会儿听杜茵扯出一个老太太来,只急忙拉住了她道:“你这孩子,明天就是你出阁的日子了,何苦多这些事情呢,老太太便是听了你的话,那又怎样,不过就是把你娘我给骂一顿,还能有你的好处?”

杜茵这会儿红着眼睛,满脸的泪痕,却还是不依不饶的看着杜二太太,杜二太太被她磨得没法子了,只好开口道:“你说的不错,我一早上是忘了把房里那两抬嫁妆给送过去了,可你嫂子孩子没了,那也不能怪在我身上,我这不已经派人把嫁妆都送回来了嘛,这事情若是让老太太知道了,少不得又要将我教训一顿,我在这个家已经越发没有容身之地了,你忍心这么对我吗?”

杜茵见杜二太太认了,心里的怒火也稍稍缓和了一点,又见杜二太太那样子,也确实看着有些可怜,便有些心软,只又开口劝道:“娘,不是我说你,这家里面的人一个比一个聪明,先说大伯娘吧,这些年娘跟着她一起管家,有什么事情是能占上上峰的?再说二嫂子,她跟二哥原本就不是很对盘,如今好容易好了,娘你怎么尽拖后腿呢?”

杜二太太见杜茵这么说,便有些气氛道:“你二哥我是从来没指望过的,家里的事情从来不管,爹娘面前也不懂个孝顺,他也就这性子了,我不怪他,可你看看你嫂子,她如今管家了,是有脸面了,可再有脸面,也不能忘了我这个婆婆,她呢,一味的跟大房那边的人亲近,拍老太太的马屁,她眼里还有我这个婆婆吗?”

杜茵一边听,一边摇头,只道:“二嫂子自从管家之后,连瀚哥儿杰哥儿都带的少了,没有空在娘面前尽孝,那也是常事,再说娘以前不是总嫌弃嫂子是一张假脸,不喜欢她在跟前伺候吗?怎么如今反倒又嫌弃她没再您跟前尽孝了呢?你这分明就是摆婆婆的谱儿。”

杜二太太又被杜茵说穿了心思,也不再接话了,只开口道:“我原本只是想给她个教训,她事事好强,难道就真的没有出错的时候,可谁知却出了这样的事情,我心里头也不好受,她怀的也是你哥的孩子,这事情是我对不住她。”

杜二太太想着杜茵明儿就要出阁,也再不想有什么瞒骗的,只叹了一口气道:“我就是气不过而已,如今你也要出阁了,我的身边真的是没人了。”杜二太太说着,忍不住落下泪来,杜茵见状,也跟着哭了起来,又问:“你方才命人把嫁妆抬过来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人看见了?”

杜二太太道:“自然是偷偷的送过来的,若是让老太太知道了,我又不得好了。”

杜茵还是对杜二太太很不放心,心想你这样小心,还不是让刘七巧给知道了吗?杜茵想了想,只开口道:“娘,你这面慢慢忙,我明儿就要出阁了,倒是想到处走走,看看姐妹们去。”

杜二太太见杜茵这样,料想她是不会把自己供出去了,便也安心方她走了。杜茵领着丫鬟离开听风水榭,又原路回了百草院。

杜若正在小书房里头看书,刘七巧抱着睡醒的韬哥儿跟在亲爹的身后,杜若每拿一本书,就告诉杜文韬道:“这本叫《神农本草经》以后你认字了,爹会教你、这本叫《黄帝内经》也是学医者的启蒙教材,还有这本…”

刘七巧只跟在后头,一边听一边笑,把杜文韬往杜若的怀里一送道:“先别着急教孩子,先学会了怎么抱孩子再说,他离学医还有些日子呢,眼下倒是少人抱着呢!”

杜若抱着孩子,见杜文韬一张包子脸雪白可爱,头顶上黑发很是柔软,蹭在自己下颌上头,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杜若只忍不住道:“七巧,你看我们的儿子长的多好看!”

刘七巧被杜若那惊讶的神情给逗乐了,故意装作郁闷道:“好看是好看,可惜一点儿不像我,全像你了。”

杜若只安慰道:“没事没事,再多生几个,总会有像你的,再说像我也不差,我的长相虽说称不上貌若潘安,但好歹也算是玉树临风了。”

刘七巧便撇嘴笑道:“玉树临风可不止,我刘七巧看上的男人,那必定是帅的人神共愤的。”

两人正有情蜜意的一边带孩子一边聊天,忽然外头丫鬟进来道:“回奶奶,大姑娘来了。”

杜若正抱着孩子想出门,却被刘七巧拦住了道:“你就在这儿抱一会儿儿子,我们女人家的事情,你少打听。”

杜若心知杜茵去而复返,肯定也是有事情要说,便只点了点头,送刘七巧出去。

刘七巧见杜茵正坐在厅中,低着头悄悄抹眼泪,便屏退了众人,只上前问道:“大妹妹怎么了?这么伤心难过,看来是真舍不得出嫁了,那明儿姜家少爷可要抬着空花轿回去了。”

杜茵见刘七巧还开她的玩笑,只哭笑不得道:“大嫂子就是坏,明知我为何伤心,还要来逗趣我,我可笑不出来。”

刘七巧听杜茵这么说,也稍稍正色,只开口道:“你怎么伤心,我还真的不知道,难不成是为了二奶奶的孩子没了,所以才这么伤心的?”

杜茵只顿了顿,抬起头道:“二嫂子的孩子没了,我固然伤心,可是一想起我就要出阁,二太太却还如此糊涂,我就更伤心了。”

刘七巧听杜茵话中有话,一时也不知她的想法,只试探道:“二婶子最近挺好的,带带孙子,享享清福,我瞧着停乐呵的,况且她最近为你筹备嫁妆,也没什么空闲,大家也都过的安生,不知道大妹妹说二婶子糊涂,是个什么意思呢?”大家闺秀说话,难免有些弯弯绕,杜茵既然没有开门见山的把话撂出来,刘七巧也不敢怎么样,只好顺着杜茵的话头继续往下说。

杜茵见刘七巧也不吐半点真话出来,便也憋不住了,只站起来,忽然就跪倒在刘七巧的跟前,刘七巧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急忙上前去扶,杜茵却是不肯站起来。

“大嫂子,我知道你心里清楚,二嫂子小产虽然是个意外,可我娘却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那少的两抬嫁妆便是证据。我娘也已经跟我说了,是她让下人迟一些再送过去的,她只是…”杜茵红着脸,不知如何再说下去。

刘七巧倒是明白了杜茵的来意,只弯腰将她扶了起来道:“你不用说了,这件事情本就是她们婆媳之间的事情,我是不会掺和进去的,老太太那边我也会守口如瓶的,只是,如你所说,二太太确实是一个糊涂人,你嫂子却比她不知聪明多少,以后你出阁了,只怕再也没有人能为你娘求情,我倒是想让你劝劝你娘,人好强是好的,可也要有这本事和能耐。”

杜茵只点点头,重新落座,抬头看了一眼刘七巧,原先她只觉得这位嫂子灵巧聪明,但心思是很通透的,可如今却越发觉得,这大嫂子其实比起二嫂子来,实在是不差的,可她偏偏就看不上家里头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跟大多数的小媳妇都不一样。

“嫂子说的是,可是有些事情真的是改不了的,我从懂事开始,就依稀觉得我娘的做法是有些过的,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老太太睁一眼闭一眼,大伯娘也是从来不在面上得罪我娘,她其实已经自以为是习惯了,若不是我外祖父家的事情,她可能还像以前一样高高在上的活着,其实有时候我也同情我娘…”杜茵说着,又忍不住落下泪来,只又哽咽了一口道:“我这就去像二嫂子请罪,让她原谅我娘。”

刘七巧见杜茵起身要走,只急忙拦住了道:“你先别去。”

杜茵只顿了顿脚步,又听刘七巧说道:“这会儿你二嫂子还不知道真相,她正伤心,你若这时候跟她说这些,少不得她不但不能解气,还会闹的更厉害,让老太太也知道这件事情。老太太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最是公正公平,势必要给你嫂子一个公道,到时候你娘只怕就更逃不过去了。”

“那怎么办?”

“依我看,这就是她们婆媳之间的一笔糊涂账,不如就这样算了,若是你嫂子想明白了,她没证据也不能拿你娘怎样,横竖她没了孩子,这次的事情是她吃亏,你娘那边,你只告诉你娘,让她安分点,要是她再弄出什么幺蛾子,你就把这事情告诉老太太,吓唬吓唬她,两边都太平了,这事情就能慢慢的揭过去。”对于傍观者刘七巧来说,不管这件事情怎么发展,火都烧不到她身上来,不过家宅不安,说出去总是杜家没有面子,与其让杜老太太再发一顿火,不如就这样算了。

“可是…可是这样二嫂子她…”杜茵毕竟年轻,心里头对赵氏总有几分愧疚。

刘七巧只劝慰道:“你二嫂子如今最需要的是静养,而不是公道,就算讨回了公道,她的孩子也一样没了。明儿就是你出阁之日,你总不想大家闹起来,耽误了你的好日子吧?”

杜茵倒是没想到刘七巧这么为自己考虑,只点了点头,略收起了伤心,擦了擦眼泪道:“多谢大嫂子开导,那我先回去了。”

346

送走了杜茵,刘七巧回到书房,见杜若还真有心有意的抱着杜文韬哄着,虽然从杜文韬的表情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享受,但好歹只是严肃,并没有到掉金豆豆的地步。刘七巧上前,还没有打算要接过来抱,那小家伙已经迫不及待的伸出双手要抱抱了。

刘七巧只接过了孩子,往椅子上坐了下来,叹了一口气道:“如今我也学会了捣糨糊了。”

杜若一时不太明白刘七巧的意思,便又多问了几句,刘七巧只把今儿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给说了。杜若听完,也只有些无奈道:“二婶子的性子是有些执拗,可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终究还是错了,你就这么打算瞒着了?”

刘七巧抬眸瞥了杜若一眼,笑道:“想说你去说,我可不去,你整日在外头忙,怎知这家里其实也是刀光剑影的,如今老太太正提议要分家,我们大房不管从哪一方面都是站理的,你再去把这事情一说,老太太一生气,二房那边就更不好说话了,就是看在二叔的面子上,这一次也算了吧。再说明天就是大妹妹的出阁之日,真的闹开了,难不成明儿大家都冷着脸送大妹妹出阁吗?”

“你说的也是,倒是我考虑不周了。”杜若只拧眉想了想,开口道:“女人之前的事情有时候也真够复杂的。”

刘七巧见杜若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只笑着道:“杜太医经常在闺阁中行走,难道这些事情也不知道吗?”

不过这一点刘七巧倒是预料错了,杜若平常只管看病,从来不打听八卦,所以他还真的不怎么知道这些,只拧眉道:“我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谁还去关心人家的家事。”

刘七巧只笑着道:“其实不用你观察,你多半心里也清楚,但凡那种家庭和美的人家,就连家里人生病的次数也少,但凡那种家宅不安的人家,才是三天两头要往家里请大夫的。”

杜若听刘七巧这么说,果真还真是这个道理,只笑着道:“我以前倒是没察觉,你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

刘七巧心道:在这样的大宅院里头要是过的不舒心,少不得会有抑郁、胸闷、月经失调的症状,不看大夫怎么行呢!

两人视线相触,忍不住就笑了起来,刘七巧低下头,才看见杜文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睡得流起了口水,急忙就忍住了笑,把孩子抱出去送给了奶娘。

赵夫人知道赵氏小产了,下午天气渐凉的时候也过来了,听杜二老爷说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也稍微放下一点心来。撑着丫鬟们出去用晚膳的光景,母女两个在房里头说话,赵氏面色不好,神情也有些呆滞,显然身子还没恢复过来。

“好端端的,怎么就小产了呢?”

“怪我,自己有了身孕也没在意,其实我早该想到的,二郎这阵子一直在家里头呆着呢。”赵氏靠在宝蓝色大引枕上,略微闭着眼睛,继续道:“这一阵子也确实有些累了,正好可以休息休息了。”

“你好容易当上了这个家,现在倒下去,岂不是又让大房那边的人接过去了?”赵夫人想了想,还是觉得有些可惜。

“我私下里想一想,其实当这个家也没意思,反正最近老太太想着要分家,这家里头有些什么东西,这几个月我也摸透了,除了生意上的事情我没沾手之外,其他的地方,若是有分配不均的,我也能看出来,倒不如早些分家了,跟大房分开了,也是好事。”

赵夫人也跟着拧眉一起想,又回神道:“依我看现在分家倒也不是一个好时候,二房还有两位姑娘没出阁呢,现在分家,到时候嫁妆可就全摊在二房的身上了,老太太怎么就这么精明呢?”

赵氏起先没想到,被赵夫人这么一提点,立时也就想了起来,只开口道:“两位姑娘的嫁妆,一人是三千两银子,这样一样要是分家了,那二房就要多出六千两银子的开销了。”其实六千两银子对杜家算不上什么大钱,可赵家以前并不富裕,所以赵氏对钱看得也自然更重一些。

赵夫人继续道:“前几天我不是让你在二郎跟前吹枕头风吗?我看你不如就算了,这事情拖得再长一点,对你们二房有好处,我那天回家好好想了想,你想想看,大房人丁简单,你们二房就不同了,光是你公爹的姨娘就有四个,还有两个庶出的兄弟,二郎房里也还有两个妾呢,单这些,每个月的开销比起大房来,也不知多了多少,这要是一分家,二郎的生意再没个气色,只怕过不了几年,你们二房就要坐吃山空了。”

赵氏以前是在公中拿银子养的全家人,如今被赵夫人这么一说,二房可不就是这个状态。除去这些主子不说,就连奴才,也是大房的好几倍人,这些银子每个月都从她手心里过,她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算出是多少银子来。

赵氏的脸色越发难看了起来,只抬头道:“那按照娘的意思,这还不能分家了?”

“分,怎么不能分呢,只是得让二郎把脚跟再站稳一些,最好走的时候能有本事把宝善堂的生意给带出来,那样就不愁你们坐吃山空了。”赵夫人说着,只叹了一口气道:“白手起家是困难事情,实在不行,到时候把宝善堂的几家店各自分一分,那也是个产业。”

“可是杜家是有家训的,宝善堂只能留给长房长子。”

“你傻啊,家训还不是人说的,只要老太太肯松口,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我你听我的,暂时先不要提分家的事情,等二郎自己想清楚了,再去跟他说,你这一大家子的人要养呢,总不能靠着你公公那几两银子的俸禄吧?”

赵氏这会儿已然忘了身上的痛苦,只一个劲儿的点头,心想姜还是老的辣,原本只以为分家是件好事,如今想一想,这要真就这样分家了,二房的日子可就真难过了。

在如意居用过晚膳,杜老爷也问过了赵氏的身子,这才对杜若和刘七巧道:“你们两个先别着急回百草院去,我有事情要商量,跟我一起去外书房。”

刘七巧也算是这外书房的常客了,见杜老爷也喊了她过去,自是应了。杜太太只让丫鬟在前头打着灯笼,引着三人过去,在路上正好遇见了杜二老爷和杜蘅两人。

杜二老爷明显脸上并不是太高兴,杜蘅也是一脸的失落,杜老爷见了,只安慰道:“蘅哥儿,这几日你就不用去店里了,好好在家照顾你媳妇吧。”

杜蘅只摆手道:“家里那么多丫鬟婆子,哪里用得着我照顾,大伯你放心吧,店里头的事情耽误不了。”

众人进了书房,丫鬟朱砂沏了好茶送了上来,杜蘅喝了一口茶,心情也舒坦了些,只开口道:“还是大伯这里的茶喝的爽口,我爹就爱那些浓茶,喝不惯。”

杜二老爷听杜蘅这么说,只气氛道:“你什么都是大伯的好,你大哥就个你不一样。”

杜若只笑着道:“我倒是喜欢喝浓茶的,只不过肠胃不好,如今也不能喝了。”

杜老爷也跟着笑了起来,又道:“明儿是茵姐儿出阁的日子,家里头客人多,明天我们爷们自然是在外头待客的,七巧你就在里头待客,你娘和二婶张罗要忙的事情,只怕也没有闲工夫招呼客人。”

刘七巧只笑着道:“老爷你就放心吧,别的不说,这件事情我还是能做好的。”

杜老爷只想了想,继续道:“还有一件事情,也要让你去做一下。”

刘七巧听杜老爷这么说,只疑惑道:“老爷有事就说吧,不必卖关子了。”

“安济堂开业也有十来天了,各处的生意虽说算不上多红火,到底还是不错的。正如我们预料的,果然老百姓都喜欢到这样的药铺里头去买药。不过据二郎观察,还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还是会去原来他们常去的药铺。”

刘七巧只认真听杜老爷分析,拧眉想了想道:“老爷,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问题就出在看病的大夫身上,老百姓们一般请不起铺子里的大夫,大多数请的都是游医和郎中,那些人介绍哪家店铺,百姓也就去哪家店铺多一些,其实我倒是觉得,可以也为安济堂招几个坐堂的大夫,提倡免费看病,只要老百姓买店里的药材,那我们的大夫就不收诊金。”

“不收诊金,哪个大夫愿意?”杜蘅只不解道。

“银子由店铺给,少不了大夫的,老百姓选便宜药材不过就是为了省些银子,若是连诊金都可以省下来,想必他们一定会选择到安济堂抓药的。”

杜二老爷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但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会不会影响宝善堂的生意,有免费看病的地方,谁还花钱看病呢?”

刘七巧只笑着道:“二叔,若你不是一个穷人,你是愿意花钱住好的客栈呢,还是住个不花钱的破庙呢?”

“这个…这个…”杜二老爷一时也说不出来了。

“二叔放心,宝善堂的客人绝对不会去安济堂抓药,因为宝善堂的客人们丢不起这个人,便是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家奴,出入安济堂这样的药铺,若是被人撞见了,也是不好意思的。”

杜二老爷正似懂非懂,杜蘅一拍桌子,笑着道:“嫂子说的有道理,以后宝善堂就专门做富人人生,安济堂就做穷人生意,虽然富人钱好赚,但是穷人比富人却多的多,所以没准安济堂的生意并不会比宝善堂差很多!”

347

每到说起生意上的事情,杜蘅倒是来劲的很,刘七巧也不得不感叹,杜蘅在经商方面的脑子,确实比杜若强些。杜若虽然聪明,可是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些生意上的事情,自然不如杜蘅。

杜老爷见杜蘅这么说,只点了点头道:“这也是我想说的,我们杜家虽然家传医道,至今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打的是悬壶济世、泽被苍生的名头,可是杜家大部分人,只是在替有钱人看病而已,即使是每年的施医赠药,那也只不过收益于一部分的老百姓,并不能让京城的老百姓都收益。至于外地的那几家分号,我精力有限,都是交给当地的掌柜经营,不过每年收几个利钱,更是操心不到了。”

杜老爷抿了一口茶,只继续道:“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若是老百姓不敢进我们的宝善堂看病,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宝善堂的药卖到老百姓的手中,后来和我几个掌柜的也到处问过了去别的店里头抓药的百姓,老百姓们都说,那宝善堂怎么可能是我们这种平头百姓去抓药的地方,便是那里头的药不贵,穿成这个样子,进那样的店铺,也是要被人看不起的。所以,我才萌生了重开安济堂的念头。”

刘七巧对杜老爷的这一番话简直是不能再赞同的了,也越发让刘七巧觉得,杜老爷的形象更高大了起来,其实富人没什么错,祖上有基业,自己有脑子,能赚钱自然就会有钱,但是像杜老爷这样身怀富贵,却还能替普通百姓考虑的富人,只怕是真的不多了。

杜二老爷听杜老爷说完了这一席话,也深有感触,只开口道:“大哥,那以后每逢沐休,我就去安济堂开一天的义诊,免费给老百姓治病。”

杜老爷只连连摆手道:“你就不必去了,你堂堂太医院院判,去给那些穷人看病,以后去见那些贵人,你也不好说,安济堂就让大郎去吧,他年纪轻,若是开义诊肯定会有很多病人去看病,这样更加能提高他的医术,对他也是一种锻炼。”

杜若闻言,只毕恭毕敬的应了,杜老爷看了杜若一眼,只开口道:“去开义诊可不同于现在在宝善堂里头,什么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你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给你工钱,你可想清楚了。”

杜若只笑道:“其实我一早就想开义诊了,听说济世堂的少东家每年都会在城西那一片开义诊,所以济世堂的生意一直很好。”

杜二老爷听杜若提起了济世堂,只开口道:“他们的少东家医术确实不错,曾有人想举荐他进太医院,但是目前太医院之中,除了杜家是开宝善堂,其他几位太医家中都不涉及药材生意,基本上是只开医馆的,所以这件事被我压了下来。”

宝善堂一家独大,宝善堂和朝廷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若是济世堂也有人进了太医院,那么将来这太医院只怕就不那么单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