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员更是想,难怪老板说一定要放完最后一尺胶卷啊!

这就是纪霜雨给电影准备的彩蛋了,一个小小的恶搞片段,恒欣和柳叶儿接受拜托,调查一位作家的稿子失窃案件。结果这个作家就是亲爹书妄言本人,由此可得,压根不存在什么稿件失窃,一切都是一只鸽子的自导自演。

观众看完这个片段都乐得不行了,情绪更加高涨,不但有种赚了的感觉,因为和现实的联动,也让人对故事更加有感情了。

“你们说,这个故事会不会是真的啊……”

“咱们等会儿去电影里的学校看看吧,就是恒欣教书的地方。”

“行啊,我知道那个胡同在哪!”

“嘿,我同学明儿来看,我可得提醒他,结束后别急着走。今天我看到有俩太急,去如厕的,就没看到最后那段呢。”

这彩蛋,也在放映前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观看后的观众都有种知道了一个秘密的感觉,在推荐别人也看时,一定要神秘地来上一句,看完后可别走啊您!

……

沪上方面的放映情形也差不多,估计还更热烈,在先期,媒体就报道过一轮买票的情形了。

【《古都镇物奇谈》放映盛况!观众等不到联合放映至家附近,不辞辛苦骑车前往首映影院买票观看。】

【观众未看影片,已高价收购影戏海报!】

【《古都镇物奇谈》书迷解析原著看点,你最想看到的是:(选择题)】

真正上映后,这部期待已久的影戏也完全没有让大家失望!

从前因为报纸上的广告吹嘘太过,大家看了影戏难免有和实物不符的感觉。

唯独《古都镇物奇谈》,只让人觉得先期宣传的文字根本难以体现它的优秀,首映第二日,大批大批的夸赞便雪花般飞向了媒体。

这回不止是长评,报纸因为收到的信件太多,接二连三设了专门的增刊,全是此片的相关信息。

【精彩绝伦的艺术,看完之后鄙人整夜梦到的都是京城,都是恒欣和柳叶儿,它为我们造了一个真实的梦!】

【我敢说,没有一个镜头多余,没有一个画面是乏味的――即便相同时长,此片的镜头数至少是其他影片的两倍!】

【不大适合幼童观看,但家里若有幼童,是一定要托付家人,看一看此片的。画面不以血腥为吓人手段,却能叫人冷汗湿身,文武戏穿插相宜,看罢一遍尚不足,诸般细节待品。】

【非但是绝佳的悬疑巨片,更是声音运用的典范,原来有声片应该这样拍!让人想起流传中纪霜雨强调旧剧要“合宜”,在影戏中再现,我想从此观众们难以忍受通篇对白与缺乏意义的背景音乐了,我们不是来听歌,是来看影戏的。诸位导演,以后的影戏,除了画面,必然要争取声音上的创作了!】

【今日起,我敢说华夏影戏也有大大超越引进影片之处!特意撰稿为观众解析其中技巧,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同行斧正!其一,构图,不愧是纪霜雨,构图之美,从前未见。抛弃了从前大量的中心构图,构图多样化、优美且编排得当,相邻画面必然是不一样的构图。其二,音响……】

甚至因为购票艰难,其中竟有登报求票的。

长评中相当一部分是激动的影戏界同行,他们生怕观众不能看透精髓之处。

其实就算没有他们专业性的眼光,普通观众也能直接感受到:这影片比往日看的西洋巨片都要痛快多了!

那些什么侦探片,推理、惊人之处不如此片巧妙,交代的手法虽快速却清清楚楚。兽片亦不如此片可怖惊悚,就连人物形象,也是恒欣和柳叶儿更加鲜明呀。

拍摄地是京城,但那种华夏式的民俗怪谈氛围和暗喻大家作为同胞都能Get到。

尤其是配乐中不但有西洋乐器,也用了很多符合剧情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古曲,还有多处传统戏曲做暗喻的地方,一切更能调动起华夏观众的情绪了。

毕竟作为华夏人,自己就先入为主,有个概念了。就像《小刀会序曲》很配孙悟空,《十面埋伏》的金戈铁马,有些曲子历经时光,已经成为一种符号。

电影一上,各个园子里点播这些配乐的都陡增了。

比起新剧,影戏还原得更彻底,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造梦,更让人沉迷。观众从前也不是没看过京城的风景短片,但是影戏中的京城,因为有故事,更让人向往。

――后来因为《古都镇物奇谈》的热映,京城铁路也确实开了旅游专线,昆仑书局特意出版了京城旅游指南,其中一个章节就是专门指引游客,如何把影片中的地点都逛一遍。

书妄言的书,自然也是跟着销量大涨了一波。

识字率不高的情况下,看戏的人群必然是更多的,就算不认识几个字,不太喜欢看书,也会因为对影戏的喜好,而去购买原著。

也毕竟,人家昆仑书局都把书放到影院里来卖了,甚至可以参加抽奖活动,只要抽中就能获得原作者加主演们的签名海报……看完电影谁忍得住啊?

……

在书妄言之前,也有过小说改编电影,也不乏口碑比较好的影片。但那所有的改编,放在《古都镇物奇谈》面前,都有点弱了。

书妄言本人在首映当天晚上,永安影院播放的另一场,也喜气洋洋地带着亲朋好友们去看了。

“峻生不是说,他还去拍了一段吗?在哪里会出现?”

“对啊,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呢?”

“纪鹤年那家伙不肯说啊,就让我等着看。”书妄言挠头,“我也琢磨着,那剧情到底能放在哪儿……”

他不知道纪霜雨拿来做彩蛋,心底还暗暗觉得这好稀奇,把书与现实的距离都打破了。

现在也不方便剧透,只能让大家等着看了。

去片场探班看到的,和影戏拍摄出来的效果显然是大不相同。而且剪辑出来,叙述顺序也不尽然相同。影片一开头,就让书妄言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配上声音居然这么让人发毛。”书妄言暗自嘀咕,他写的时候脑补得都没这么细,反正他脑海里是没有bgm的。

写出来没写出来的全都有,纪霜雨真正是比他写的,更要还原这个故事空间了。

书妄言已经算是胆子比较大了吧,可面对这种新型刺激,他就和影院每个观众一样,该汗毛倒竖就汗毛倒竖。

只是因为作为原作者的尊严,他一直坚守着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叫出声。

否则也太丢人了……

一直到**部分,画面切换,配合猛然出现的音效,书妄言心脏狂跳啊,哪里来得及想那么多,张嘴大叫:“啊啊啊我的妈呀――”

因为憋太久,叫的时间还有点长。

别人都停了,他还在抽风。

前排的人都忍不住回头幽怨地看了他一眼,揉了揉耳朵。

书妄言赶紧先捂嘴,再捂脸,幸好对方也没认出他来,估计是不认识。此时再放松下来,他才发现自己带来的朋友们也正诡异地看着自己,小声质疑:

“你不是还参与拍摄了……”

“你可是原作者!”

书妄言呜呜道:“剧情我都懂,可还是觉得好刺激。”

亲友:“……”

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吐槽了……

接下来,书妄言带着忐忑观看,但一直没有出现他的戏份,让他又是遗憾又是暗喜。

遗憾的是怎么说这也是他第一次上镜,怎么也不说一声给剪了。暗喜的是,这样就不会被同场观众认出来刚刚那么丢人的他,就是原作者了!

放映结束后,书妄言和每一个观众一样,扶着座椅站起来,拖动两条还有些软的腿,以及被不断拉抻后相当疲惫的心脏,向外走去。

“大家别走哦,还有一段特别免费附加内容!”一回生二回熟的工作人员吆喝道,但显然他也不知道如何称呼这段内容,就当赠品宣传了。

彩蛋播放。

观众们驻足观看。

书妄言扶着座椅一回头,“……”

看到了自己的脸。

全场观众满足地看完彩蛋,再一转脸,前排的观众就看到了书妄言,眼睛瞬间也瞪大了:“你……你……书妄言先生?!等等,你不是刚刚被吓到惨叫得特别大声的那个人吗?!!”

书妄言:“………………”

也没必要说这么详细这么大声吧!!

第四十七章

书妄言在影院社会性死亡, 本来不至于传得那么快的。

可谁让这件事被周斯音知道的,立刻指示报纸大肆报道……

连原作者观影时也被吓了一跳这种新闻,怎么能不好好宣传!于是关于书妄言在影院大受惊吓, 还被观众撞破, 最后落荒而逃的趣闻在京沪两地都传得沸沸扬扬。

被反复鞭尸的书妄言:“…………”

看过首映的观众无不交口称赞,又献祭了原著作者。

一时之间, 《古都镇物奇谈》成了不得不看的影片, 放映之处,场场都是客满,想看的观众都买不到票了。

在这种情况下,京城人称之为“拼缝儿的”, 沪上称为“黄牛党”的票贩子自然闻风而动,致使影院又得分出人手打击黄牛。

联合放映的各家影院, 看到如此情形,都按捺不住了。数数他们最近放映的影片吧,单说本土影片, 上下两本的武侠片, 加起来也就放映了十天,还有四天的, 七天的……

而这部影片把观众的情绪好像都调动起来了,要去看看这部胜过西洋巨片的作品,影院几天根本消化不下来的。这都是钱啊, 暂时看得到赚不到的钱啊。

他们急,观众也急, 怎么就只有一间影院放映, 每天才四场,我们何年何月才能看上。

周斯音去怂恿他们, 出钱多拷贝几份。反正,看此情形,必然是要运往外埠的,先拷贝了也不会亏!

影院方红着眼答应了,咬牙出资拷贝。

于是,轮流联合放映在周斯音的怂恿,和市场的刺激下,成了同时放映。

这下,六七家华资头轮影院开始了同时放映《古都镇物奇谈》,稍解观众的渴切。如此情形,实在从未在沪上出现过。

但商人们的预计是正确的,纵然好几家同时放映,盛况也不减,场场俱是满座。

……

“这笔帐很好算,一部影片能够放多久,取决于观众。只要卖出一半以上座位一日,这部影院就必须继续放映一日,直到观众少于半场。沪上的年度最佳影片观影人次,能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根据报纸的调查,绝大部分观众有再次观看此片的愿望,甚至是再三,再四。所以,他们至少也能放映三月以上,绝对不会亏。”

周斯音淡定地给下属们分析此事。

这些影院宁愿承担高额的拷贝费,也要快点上映,也是看到了其中的利润,要趁热赚钱,纪霜雨可是还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卖周边的思路,这份钱他们和制片公司也是拆账的。

大家听到周斯音算账,只有服气。不是对他的计算能力,而是人家这个魄力。那么大的投资,当初自己就从私账走了。

纪导演可能花钱了,初期给了两万,最后花到了近三万。而且拍摄时间还长,用的胶卷多,中间昆仑书局的人都有点害怕了,怕花钱太多,最后票房不错也收不回成本。

而今再看,这气势如虹的票房,哪有半点亏本的影子。

因为影院负担了拷贝费,又开始卖周边,加上影院内卖书的举措,单靠沪上一地,稍加计算就知道,成本半月就能收回来了!

这可是没计算上京城的影院收入,盈利如此惊人――事实上,徐新月后来也是靠放映此片,在分账之后,也仅仅两个月就收回了建筑永安影院的成本,再往后都是纯赚。

而且吧,影戏部还节省了一笔高昂的拷贝费用。

书局的元老忍不住感慨:“这部影戏实在投资得太值得了,连书籍销售额也上去了。说起来,咱们虽然是制片方,竟还有许多员工没看过此片,因为买不到票――不知道宝铎去观看了吗?”

因为《古都》没做内部试映,直接首映的,他们这些人也就没统一地去看了。

周斯音:“……我拍摄期间就一直在场!我是在等纪导演有空一起在永乐影院看!”

纪霜雨忙于他学生那个武侠片的摄影工作,还真没去影院看自己的影片。虽然在剪辑室已经看了无数次,但在影院大银幕看还是是不一样的吧?

“呃,是么?”对方心想,也不知道总经理怎么这么急着解释。

而且,怎么没等到纪导演就不能自己先去看了?总经理真够能忍啊,现在各种影评那样热烈。拍摄现场看到的,和制作完应该效果还是有很大差别。

“自然。”周斯音又岔开道,“营销计划执行得怎么样了?”

局面一片大好,都是些自来水,但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别忘了,这一片欢乐,外资影院是没有参与的。但他们也有片子要上映,谁知道会不会在舆论上搞点什么,明争暗斗的情况,以前也不是没出现过。

虽然周斯音觉得那些影片都不够和《古都镇物奇谈》打擂台,但他还是要把这种可能扼杀在摇篮里,先一步铺满了广告,比如书妄言那个新闻,并有意多刊登某些方向的影评,先给观众打好预防针。

“总经理,按您说的,我们都安排得很好。也不用特意约人写稿子,现在每天寄来的影评就太多了……从里面挑选就好。”齐浩然因为是忠实霜吹,也得以参加此会。

“对了,我这里有个新闻,我觉得有意思,是不是可以重点报道一下。”齐浩然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呵呵,咱们京城有个胆小的观众,在观影的时候,竟是晕过去了!”

“我的天,晕过去了?是有多吓人?”

“哈哈,是不是在面具那段,真的很吓人,那声音突然一下,我心都快停了。”

“但晕过去也太行了吧?我以为妄言先生被吓得大喊就很好笑了,哈哈哈哈,这确实值得重点宣传一下了。”

那个元老一听,说道:“呵呵,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啊,我看想咱们书局也应该包场,请员工去看――总经理,您和纪导演看的时候,能不能捎上大家?”

周斯音端起保温杯缓缓喝了一口,黑着脸道:“你们看你们的,我要自己看!”

员工:??总经理又突然生气了,算了算了习惯了。

.

这日,龙凤大戏院门外。

周斯音在这里等纪霜雨,他们约好了一处看《古都》。因为许云汝那部武侠片有多处取景在山林,纪霜雨一出差就是几日。

算一算大约有七日未见面,周斯音却感觉过去很久,而且也联系不上纪霜雨,叫他很担心……直到昨日,纪霜雨才托人捎口信,说他回来了,约在这里看影戏。

“宝铎。”

身后响起纪霜雨的声音。

周斯音一回头,就看到纪霜雨身着长衫,头上一顶便帽,还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立时多了几分斯文气,眼镜与他皮肤相映,真像是金玉相逢。手里拎着一个感觉像是给他妹妹用的猫咪布包,又很俏皮。

纪霜雨见他盯着自己看,还想是疑惑自己怎么戴上眼镜了,笑道:“没度数。怕被认出来。”

现在正在宣传期,他这张脸认识的人也比较多了。正因如此才选择了这里,龙凤大戏院也是昆仑书局在京城入股的影院之一。永安影院今日是昆仑书局的人包场,现在京城都知道那里观影感受更好,座位排布更科学。在那边被认出来的几率估计也很大,两人便来了此处。

“野外拍摄可太累了,”纪霜雨抱怨道,“差点被大蜈蚣咬了一口,幸好我跑得快。而且这才知道,你以前三五不时去探班送吃的有多好,想你了想你了。”

他说起来半开玩笑,其实心里还真有所念。

纪霜雨向来工作都很专心,在以前的世界是一心奋斗,心无旁骛,在这个世界起初是为了吃肉,脱贫之后则有点用工作成就来这里的意义的感觉。

这一次在郊外拍摄,虽然只有七日,甚至比最早认识周斯音时期,不见面的时间都短,但他却莫名总是在工作间隙想到周斯音。

周斯音听他说想自己,一时心潮澎湃,险些张口便把自己的心情也倾吐出来,“久别”重逢,实在让他有些按捺不住了。

还是有卖小食品的孩子过来推销,打断了他的心绪。

纪霜雨看到小孩就想起家里的弟弟妹妹,摸出铜子买了一包蚕豆。

两人混在人群中,上了戏院二楼。

纪霜雨本来想劝他,但是一想人家第一次制片,不看确实也说不过去,挺有纪念意义的。行,陪他看吧,好歹还有个提醒的。

上映之后,纪霜雨还没在影院看过。走进了二楼的官座,也就是包厢,一看,还好,因为距离不错,观影体验应该还行。

纪霜雨把帽子给摘了,又从布包里拿出了汽水与其他零食,这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他家里有四个小孩,而且自从他穿越过来,苦过,饿过,就有点阴影了,家里总是常备零食糕点……

“你别老喝安神汤哦,等下遇到吓人的地方,我就提前告诉你。省得你喝太多汤,还要去厕所!”纪霜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