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又忍不住漫了出来,秦慧如泣声道:“对不起,对不起。”她咬了咬牙,像是下了某种决心:“陪爸妈过完年,我就回来。”说罢眼泪不受控制的喷涌而出。

神情间却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之态。回北京,回到父母身边,这个念头在她心里根植了十一年。

当这个机会真的来临之后,她茫然,惊喜,又害怕,最终的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回去。

可回城并没有让她更快乐,就像小时候友谊商店橱柜里的奶油蛋糕,每次经过,她都忍不住多看几眼,想着它有多美味。

等父亲托人弄来侨汇券买回一个蛋糕,吃到之后,她却觉得还不如母亲做的糍粑好吃。

对于现在的秦慧如而言,回城就像父亲那块费尽心思买来的蛋糕。

回来这九天,与父母弟妹团聚固然欢喜,可每当想起千里之外的丈夫和儿女,她整个人就撕心裂肺的疼起来。这些天她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总是梦见女儿躺在雪地里哭的那一幕。

闻言,边上的秦母和秦慧敏勃然变色。

左看看右看看,赵桂花喟叹一声,这儿女都是债呀。

这几年回城的知青越来越多,多的大伙儿对抛夫弃子,抛妻弃女这样的事都习以为常了。将心比心,自己落在那境遇中,又会如何选择,很多事根本经不起细想。

可不能因为做这种事的人多了,做的人也可怜,就觉得这种事是对的。真要觉得对,那些回来的知青何必觉得愧疚。说白了,还不是心知肚明,自己不地道。

秦慧如这好不容易回来了,还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愿意放弃这一切回去。赵桂花觉得她挺傻,可想想那两个孩子,又觉得傻一点也好,有些人就是太聪明了。

“咔哒”秦母伸手按掉电话,恨铁不成钢的瞪着秦慧如,想骂又想起这是在外头,她向来要脸面,遂只能压着火气道:“跟我回家。”因为愤怒,所以声音显得格外冷硬。

秦慧如因为哭泣而缺氧变红的脸突然间惨白下来,颤着声喊了一声:“妈!”

秦母严厉地盯着她,拔高声音:“跟我回家。”

秦慧如颤了颤,握着话筒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她哀求的看着秦母:“妈,再让我跟孩子说几句话吧,我想他们。”

秦母犹豫了一瞬,又坚定下来。再说下去,保不准她马上就要去买火车票了。

还是赵桂花看不过去了,好声好气道:“方组长,这孩子就是娘的心头肉,你心疼孩子,慧如也心疼自个儿的孩子啊。”

秦母想让秦慧如跟那边断了关系,赵桂花能理解她,当妈的哪个不想孩子过好日子。

秦母脸色松动几分,扭过了脸。

秦慧如感激的看一眼赵桂花,赶紧把话筒挂回去,刚挂上,电话就疯狂的叫起来。

秦慧如一把接起,低声解释:“刚刚信号不好。”声音有点发虚。

许向华扯了扯嘴角,结婚十一年,他还能不了解秦慧如。再想想之前的情况,差不多猜到丈母娘在那头。

之前秦慧如一句,不是说三十回来,许向华就把前因后果给推测了个七七八八。

秦慧如有按他们事先说好的,一回到北京就给他打电话报平安,只是不巧,他临时出差去了。

这个电话没有被得了他嘱托的洪梅接到,而是被另一个人接了。对方还告诉秦慧如,他年三十才回来。

许向华若有所思地绕着电话绳,接电话的人是谁?

至于秦慧如那边,想来也有人从中作梗,没有把他的话带到。

这人不外乎秦家人,秦家人不喜欢他,许向华还能不知道。

两口子想说句话还真不容易,幸好女儿坚持,才这么快把误会说明白了。

更庆幸秦慧如愿意回来,不管最后如何,冲她这句话,许向华觉得自己这十一年的感情没白付出。

许向华脸上浮起淡淡的笑容,没有点出他电话被隐瞒之事。秦家人不喜欢他这一点,秦慧如也很清楚,清楚到不需要他再来证明。

“怎么就分家了?”

许向华看一眼许清嘉脸上的伤,轻描淡写道:“大嫂刻薄孩子,我没压住火把她打了。反正闹得难看,干脆就分家了。”

“嘉嘉阳阳怎么样?”秦慧如心急如焚。

许向华道:“受了点伤,再春看过了,他说不要紧。”

秦慧如悬起的心才落了下去。

两人隔着电话又说了几句。

许向华低头看着抓着他的衣服,抱着大腿努力往上爬的许向阳:“你跟阳阳说会儿。”

再一次拿到电话的许家阳终于心满意足的笑了,之前已经哭够了,这会儿他就开始嘀嘀咕咕地和秦慧如说话。

五岁的小孩子,思维天马行空。一会儿是爸爸买了很好吃的海鲜回来。马上又变成了爸爸买的大房子。转眼他开始抓着板栗说二哥买了栗子。

一旁的许清嘉起先还在担心小东西把不该说的话说出来,准备随时救场,不想小家伙不该说的一句都没说。

许清嘉顿时对他刮目相看,这到底是属于小动物特有的趋吉避凶的本能,还是这其实是个芝麻馅儿的汤圆?

许家阳抱着电话絮絮叨叨好一会儿,才在秦慧如一句把电话给姐姐中,恋恋不舍的把电话给了许清嘉。

许清嘉隔着电话和秦慧如说了些话,她到底不是许家阳,没有他那样发自内心的思念濡慕之情。说了几句后,就把电话给了许向华。

许向华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许清嘉,又说了两句之后道, “天色不早了,我们还要赶车,今天先说到这儿,初六早上九点,我带孩子们给你打电话。”末了加上一句,“新年快乐 。”

“好,新年快乐。”那边的秦慧如连忙回了一声。

许向华把话筒放在儿女中间:“给妈妈拜个早年。”

“妈妈新年快乐,”许清嘉笑着道,想了想嘴甜了一把:“妈妈帮我祝姥姥姥爷,大舅大舅妈,小姨,蕾蕾,平平新年快乐。”

“嘉嘉也新年快乐!”秦慧如欢喜道。

许家阳有样学样,把许清嘉的话原模原样照搬了下来。

却忘了许清嘉可以直呼秦振中家龙凤胎的名字,许家阳可该叫哥哥姐姐。

不过这会儿也没人会跟他计较这个。

秦慧如眼里带泪,嘴角含笑:“阳阳新年快乐,别挂电话 ”。

秦慧如捂住话筒,忐忑地望着神情紧绷的秦母:“妈,嘉嘉阳阳给您拜年了。”

秦母抿了抿唇,她不喜欢许向华,对机灵可爱的外孙和外孙女却是喜爱的。

虽然生气秦慧如不听话,可想起两个孩子,又止不住的愧疚和心疼,遂接过电话,整了整心情,再开口声音已经变得十分温和:“嘉嘉阳阳,姥姥也祝你们新年快乐。哎,真乖,姥姥给你们寄的新衣裳你们收到了吗?还没啊,那再等等,过两天就该到了。”末了道:“你们乖乖在家等着,姥姥姥爷还有妈妈一定想办法把你们接过来。”

然后又示意秦慧敏过来和孩子说了几句话,至于许向华,从始至终都被忽略。

~

洪梅和同样避嫌的周红军和许家康闲话,周红军看了几次手表,觉得能打这么久电话也算是好事。

“洪阿姨,我们打完电话了。”两眼红彤彤的许清嘉出现在三人面前。

谁也没有嘴欠的问她为什么眼红了,还用问吗。

许向华交了电话费,又向洪梅拜了个早年。

瞧他心情不错,洪梅也高兴,笑眯眯道: “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

那厢秦母的好脸色维持到挂上电话以后,交了电话费,拉着秦慧如就走。

缀在后头的秦慧敏咬了咬牙,凑到赵桂花身边:“桂花婶儿,今天的事儿,麻烦您千万别说出去。”

她姐可是说了要回去的,传出去以后还不得闹出流言蜚语来。

赵桂花乍听还没明白,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秦慧敏的意思:“你放心,我这张嘴啊,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还是知道的。”

秦慧敏讪讪一笑,掏出一包云片糕递过去:“婶儿给强强吃。”

赵桂花溜她一眼,笑道:“那我就替强强谢过你这个阿姨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她收了秦慧敏也就安心了。秦家姐妹俩倒是掉了个个,这妹妹比姐姐心眼子多。

见赵桂花收下了,秦慧敏才略略放心,想完全放心还得等看看这事后续如何。

一回到家,秦母就爆发了,把今天买的东西重重往桌子上一摔。

“我跟你爸两人豁出了这张老脸不要,求爷爷告奶奶的。你爸那么要强一个人,为了让你回来,给人点头哈腰地赔笑,才求来这么个名额。你知道多少人为了这个名额争破了脑袋,我和你爸又受了多少委屈。你呢,竟然想回去!”秦母气得胸膛剧烈起伏,抖着手指着秦慧如:“你想气死我是不是?”

“妈!”秦慧如大惊失色,跑过去要扶她。

被秦母一把推开。

“姐,拿药。”秦慧敏赶紧扶着秦母在沙发上坐了。

秦慧如如梦初醒,匆忙跑去房间拿了降血压的药。

吃过药,秦母脸色好了许多,只一双眼依旧严厉地瞪着秦慧如。

秦慧如脸色苍白,手足无措的站在那。

“不是说好了的?你怎么就变主意了。我们这样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孩子。”秦母怒其不争。

秦慧如眼底浮起雾气:“妈,我得回去照顾嘉嘉阳阳,向华分出来了,他不会照顾孩子。”

“人家就是故意骗你回去,许向华那心眼子多的跟筛子似的,你能玩得过他。”秦母怒声道。

她对许向华意见大了去了,当年秦慧如下乡的时候,他跟老秦三令五申不许在当地成家。

不想,才下去一年,秦慧如就和许向华结了婚。

要是正常结婚的话,他们也就捏着鼻子认了,你说这年轻人谁没个怀春的时候。

可偏偏许向华是因为救了秦慧如,秦慧如才对他产生了感情。

两口子越琢磨越觉得这就是个英雄救美的套,就是来骗他们家傻闺女的。

秦慧如还口口声声解释许向华不是这样的人,她越解释,两口子越觉得这是个坑。

后来,他们还从女儿那知道,许向华和被下放的牛鬼蛇神暗中来往。

他们也知道,被打倒的那些人里很有一部分是被冤枉的,牛鬼蛇神并不都是坏人。可大局势如此,和这些人往来,你也是坏分子。

你说这许向华胆子怎么那么大呢,他怎么不想想老婆孩子。

女儿说那人对许向华有恩,知恩不报没良心,好,这点他们认了。

最让他们不能接受的,许向华竟然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

这人思想有问题啊,他这是资本主义做派,甚而怀疑和他往来的那两个走资派,到底是被冤枉的还是他的同党。要不是亲女婿,两口子都想举报他去。

“你好不容易从这火坑里跳出来了,还要跳回去,你是不是傻啊!”说着说着秦母怒气又上来了:“你就是不为你自个儿,也得为嘉嘉阳阳考虑下啊。跟着这么一个爹,早晚得出事。这一出事就是大事,嘉嘉阳阳的成分就坏了,你知道这后果多严重。以后升学,招工,参军,什么好事都没他们的份儿,孩子一辈子就毁了。”

秦慧如泪如雨下:“妈,我会劝向华,让他别做了,我们踏踏实实就过日子。”

“他能听你的,别让他把你给带沟里去。”秦母胸口一阵一阵的发闷,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性子软耳根子也软:“当年你爸一见他就知道这不是个安分的,可不是被他说准了。他看看他干的那些事,我都没脸说,缺钱了跟我们说啊,我们还能看着你们饿死,用的着他去投机倒把吗?”

“我告诉你,你敢回去就打断你的腿!”缓了一口气后,秦母语气软和下来:“孩子你别担心,我跟你爸肯定给你想法子接过来,孩子跟着他还不得学坏了。”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苦口婆心说完, 秦母语重心长地对秦慧如道:“我说的这些话, 你好好琢磨琢磨,你这都快三十的人了,不能再感情用事了。”

说罢她站起来走向房间, 脊背微微佝偻, 尽显老态。

秦慧敏看看泪流满面的秦慧如,跺了跺脚:“姐, 你就别气妈了, 咱妈还不是为了你好。”说完,她抬脚追上去,扶着秦母回了房。

小心扶着秦母靠坐在床头, 秦慧敏倒了一杯热水递过去,目光轻轻一闪:“妈, 许向华到底做了什么?咋就投机倒把了。”

秦母手抖了下, 差点把杯子里的水晃出来。

秦慧如赶紧稳住杯子,见母亲这么大的反应,心里越发狐疑。

抓着搪瓷缸子的秦母不禁后悔自己刚才气得狠了, 嘴上没把门, 把这些要命的话给喊了出来。

许向华那些事儿,她和老秦都瞒着另一双儿女的。儿女,他们自然信得过, 可儿女的另一半他们不相信。万一不小心漏了口风, 许向华怎么样?她不管, 大女儿跟一双外孙怎么办?

秦母稳了稳心神:“就是卖了点东西, 虽然不多,可咱们家几代都是工农阶级,就没干过这样的事。”

秦慧敏点点头:“他和咱们家就不是一路人。”私底下卖点东西,虽然不合规矩,倒也不少见,要不哪来的黑市。他们也从黑市上买过鸡蛋精细粮。不过这买和卖就是两回事了。她妈这么大的反应,他这卖的肯定不是一点东西,她可记得许向华的工作是什么。

秦母拍拍她的手,郑重道:“这到底不是什么体面事儿,你千万别说出去。”

秦慧敏佯装不悦:“妈,我是那么没分寸的人嘛,说出去,我姐还不得被人乱嚼舌头。”

话锋一转,秦慧敏忧心忡忡道:“妈,姐说过完年就回去,您就真的让回去?”

“回去,等我死了再说。”秦母又开始着急上火,她和老秦当初又哄又骗又逼又求的,才把她给弄了回来,怎么可能让她回去,让她回去被许向华牵累。

“可我姐?”秦慧敏欲言又止。

秦母咬着牙道:“没介绍信她买的到票吗?”

秦慧敏微微勾了下嘴角,认真道:“我觉得还是不能让姐跟那边联系了,您看看,本来咱们都把她给说通了。可这一通电话过来,我们之前的心血全都付诸东流。妈你也知道,许向华那人心眼多,手里捏着两个孩子,我姐还不得被他耍得团团转。”

秦母面上涌现愤怒,突然间又被无奈取而代之:“你姐有手有脚的,不想让她联系就联系不上了。还能二十四小时看着她不成,只要她想和那边联系就断不了。再说,那还有俩孩子呢,你不让她和许向华联系,难道让她和孩子也别联系了,这不是要挖你姐的心肝。”

小女儿之前做的那事,她知道后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搞这种小动作,只会让许向华心生戒备。依着她,是先把许向华安抚住,这样才能顺利把两个孩子接过来。结果两个女儿都给她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又想起回来这几天,秦慧如也就第一天有个笑影,之后整个人就跟没了魂儿似的。

秦母懂这种感受,当年孩子刚下乡那会儿,她也是这般魂不守舍。整天惦记着孩子在外头会不会吃苦,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惦记得她整天整天睡不着觉,一想起来心就疼得慌。

比起秦慧如,她那情况还好一些,起码孩子们下去的时候,都十**岁了,好歹也算个大人。可许清嘉十岁,许家阳才五岁,秦慧如能不牵肠挂肚吗?

“可这样藕断丝连的,我姐怎么开始新生活?”

“把孩子赶紧接过来,不就好了。” 秦母握了握拳头,神色坚定。

秦慧敏面露难色:“接过来?”没说下去的是,接过来哪有这么容易。她知道的也就三例,那家里长辈都是能耐人。他们家比下有余,比上却远远不足。

爸妈也就中层领导,把她和她姐从乡下弄回来,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能用的关系都用了。

“不容易也得办了,要不让你姐怎么过日子。” 秦母沉吟片刻:“实在不行弄到你姥姥家去。”她娘家也是农村的,就在京郊。村里条件不错,一天满工分有一块钱,一个月就是三十,赶得上一个工人了。

农村户口想转城市不容易,特别是农村到大城市,转到首都来就更难了。可要是农村转农村,就要简单许多。

这几天,她就在琢磨这事。实在不行,看看能不能让她那没儿没女的侄子收养了嘉嘉阳阳。等把孩子接到北京,再慢慢谋划。起码是在眼皮底下了,过去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

不过把孩子过继给别人,哪怕是权宜之计,总归不得劲,所以这只是下下策。

“啊!”秦慧敏震惊的瞪圆了眼睛,她还是头一次知道她妈居然想怎么操作:“能成吗?”

“成不成的,总要试试看。”秦母也是没办法了,秦慧如已经动了回去的心思,她得先把女儿稳住。

她是万万不能让秦慧如回去的。几个儿女里,她最疼的就是秦慧如。这女儿打小就贴心懂事,性子又软,秦母不免多操心些,恐她被人欺负了。这心思放的越多也就越疼爱。

从小到大秦慧如也争气,成绩好,老师都说很有希望考上大学。万不想高考突然废除,高校停止招生,应届毕业生要下乡帮助建设农村。

这一届高中毕业生,几乎都走了,没走的凤毛麟角。她和老秦就是跑断了腿也只能让秦慧如不被分派到北大荒,云南这些艰苦的地方,其他真的使不上劲了。

过了两年,儿子也毕业了,政策略略放宽,因为他们家已经有一个人下乡,所以秦振中不是必须下去。

老秦立刻给秦振中安排了工作,她也赶紧让儿子结了婚,这拖家带口的就是政策又突然变了,也得酌情考虑下不是。

又过了几年,秦慧敏毕业了。当时那政策下,她也得下去,不过那时候的政策是首都的知青就近安排下乡,不再放到外地农村。

第三年上,秦慧敏得了重病,他们动了关系,让她以病退的关系回来了,至今赋闲在家。

这时候,知青回城政策宽松不少,上头也在考虑知青回城问题。

她和老秦就想趁机把秦慧如也弄回来,可他们家已经有一个人回来了,再回来一个说不过去。

这一拖就拖到了今年,总算是走通了门路,把秦慧如接回来。

秦母一直觉得对不起大女儿,她是最早下去的,却是最晚回来的。还在乡下结婚生子,这辈子算是坏了一半儿,这以后该怎么办啊?

~

一行人刚踏进门,许芬芳就迫不及待地追问房子情况,得知房子已经买下,她喜不自禁,兀自在那碎碎念:“过了十五就能动工了,咱把房子推了,重新建起来。要不了一个月,房子就能起来了。”说着推了推周红军:“你不是有朋友在砖瓦厂,看能不能麻烦他尽快弄一批砖瓦过来。”这东西紧俏的很。

周红军赶紧邀功:“还用你说的吗,我都跟四哥拍过胸脯保证了,这事交给我没问题。”

许向华也不跟他客气。

“姑姑,姑姑,妈妈说她过完年就回来啦!”要是许家阳有一根尾巴,现在估计该摇断了。

“真的。”许芬芳先是不敢置信,随即喜出望外,连连追问:“哥,嫂子真的要回来?”

许向华笑着点点头,内里却没面上这么乐观。

回来那话,许向华相信秦慧如是真心实意的,他还是了解她的。

当初让她离开时,许向华其实做了最坏的打算。

回城是所有知青的执念,包括秦慧如,她不像别人那样挂在嘴上,可许向华知道她也想回去。

那里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她的父母亲人,朋友同学都在那儿,怎么可能不想回去。

当初其实他有把握说服秦慧如放弃这次机会,然而他知道这会成为她心里一个疙瘩,历久弥深,指不定哪天就发脓溃烂,所以他让她离开。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要,其实得到了也不过如此,所有美好都是自己不断臆想出来的。

他不敢说这些年没让秦慧如受过一点委屈,却敢说自己这些年把能给她的都给了她。

如果秦慧如毫不犹豫的选择放弃他们,他认了。幸好结果比他想象中好了很多,至于期间犹豫挣扎,他也不想去深究,人本来就是复杂的生物。

他就记得秦慧如过完年就回来那一句了,这可是她自己亲口说的,他给过她离开机会了。

许向华眸色加深,琢磨着得想办法去一趟北京把人接回来。秦家人不喜欢他,巴不得他们分开,秦慧如性子又软,他要不过去,估摸着她还真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