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跟你换床铺的那姑娘?”诸母回忆了下,直起腰来看了看上铺,“她还没来啊。”

“嗯,就是她。她家里远,要晚一点到,我们挺要好的,她很照顾我。”诸莹莹随口回答,放假以后她就没跟卢丽芳联系过,哪知道她什么时候返校。

诸母:“之前瞧着就是个老实孩子,人家照顾你,你就多请人家吃点东西,我瞧着她家里条件不大好。”他们家最近境况是不大好,可这点钱还是有的。

“我晓得,妈,我挺好的,你就别瞎操心了。你待会儿千万别和康老师说换寝室的事,省得别人又说我,再说她们那边又没空位置,人家住的好好的,我跟人家换了,不是得罪人么?”

诸父赞同的点了点头,“也是这个理。”又叹了一声,“你多请寝室里的人吃吃饭喝喝水,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

诸莹莹敷衍的点了点头,这一招没用,她上学期就使过了,人家压根不领情。

诸父又絮絮叨叨的嘱咐了几声,诸莹莹听得不高兴,可鉴于自己的成绩和闯的货,只能坐在这听着,只不过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罢了。

隔壁寝室迎来了许清嘉和周美巧之后,先是互相交换了特产,随后说着说着说到了诸莹莹。

“听说她当了八门课,真的假的?”

“这么多!”许清嘉猜到诸莹莹的期末成绩惨不忍睹,但是没想到这么壮烈,上学期一共就十二门课。

“呵,也不看看她整天在干嘛,咱们跑图书馆和自习教室的时候,人家可是快活的很,打扮的花蝴蝶似的在男生堆里飞来飞去。”徐晓丽冷笑一声,“要是其他人还能吃点老底,可她,有底子吃吗?”

这是有仇的,徐晓丽进了学生会的生活部,副部长就是老乡,一来二去,两人就处上了,结果没谈两个月,崩了,崩在诸莹莹手里。

依着徐晓丽的话来说,明知道是别人男朋友了,自己也有男朋友,还一点都不避讳,骚里骚气,勾引谁呢。

徐晓丽和她家副部长说过这回事,让他和诸莹莹保持距离,副部长就说都是学生会,遇上了说几句话而已,让她不要多想。

说话说的跟**似的,还让她别多想,当她傻啊。徐晓丽理所当然的把副部长给踹了,回头还和诸莹莹大吵了一架,差点打起来。

梁子就这么给结下了。

明显的,人是想起伤心事了,大家赶紧你一言我一语的岔开话题,继续说起假期趣闻来。

对于学生而言,假期总是美好的,美好的令人无法适应开学生活。

望着外面的倾盆大雨,逃课之心油然升起,许清嘉正在人神交战,砰一下,房门被人从外面打开,水汽争先恐后的涌进来。

“我鞋子都湿了。”韩檬大声抱怨,。

后进门的邱燕赶紧关上门,“我连裤子都湿了。”

“这雨下得也太大了,雨伞都挡不住。”韩檬郁闷的跺了跺脚。

“你待会儿换上雨鞋出门。”说着,韩檬把手里的信扔给许清嘉,这是她刚从楼下阿姨那拿来的,“秦东,谁啊?”眼里闪着八卦之光。

接住信的许清嘉愣了愣,秦东,仔细回忆了下,记忆里没这么一号人啊,低头看地址,心念微微一动。

许清嘉把信夹到书本里,“一个朋友。”

韩檬双眼亮晶晶的,凑过去搂着许清嘉的脖子小声道,“哼哼,许清嘉同学,你这是有新情况了,你就不拍我打小报告。”

许清嘉扯着她的手臂向两边拉,没好气道,“湿哒哒的别往我身上靠。”又嫌弃的瞥她一眼,笨死算了。

“切,你待会儿也要被淋湿的好不好。”韩檬一撇嘴角儿,她们下午一二节没课,许清嘉他们是上午三四节没课,这不就要出去了。

许清嘉想回一句她要逃课,想想自己好学生的形象维持了这么多年,哪能败在一场雨上,遂翻了白眼,“反正你待会儿还要上课的,你回来干嘛,不在教室里等着。”

韩檬理直气壮,“教室里哪有寝室舒服。”又点了点夹着信的书,“你不看?”

许清嘉扫她一眼,意思是,你们在这儿我怎么看?寝室就这么大点,抬头低眼一不小心就能瞄到,这不是存不存心的问题。

韩檬嘿了一声,“还保密了。”话音未落,眼睛睁了睁,一般的信没这么讲究,除非是…

邱燕有个暧昧期的高中同学,对方考了复旦,在家门口上学。但凡是给他写信或者看信都是在床上,就怕叫人不小心看了去,不好意思。

韩檬在心里喊了一声要命,想起了她那可怜兮兮的望眼欲穿的光棍哥哥,一把抓住许清嘉的胳膊,“嘉嘉啊,你”说到一半突然想起那个地址,满洲里,六哥就在满洲里啊,可那个地址不是部队来着,笔迹也不是啊。等一下秦东,东青,我去,搞地下党呢!

韩檬瞪大了一双杏眼与许清嘉对视。

许清嘉抽胳膊,“姑奶奶,轻点,我这老胳膊老腿的禁不起你这把蛮力。”

韩檬赶紧抱紧了,挨过去附在她耳边小声问,“我哥?”

“不是!”许清嘉回的斩钉截铁。

韩檬哼哼两声,“我才不信,我哥都跟我说了。”

许清嘉眼皮跳了跳,语气危险,“他说什么?”

“说你是我未来嫂子啊!”韩檬信口胡诌。事后她追问过六哥进展如何,他六哥给了她三个字,考察期。

许清嘉一把掐在她腿上。

韩檬嗷的一嗓子叫出来,“杀人灭口啦!”

耳朵边被她吼了这么一下,吓了许清嘉一跳,没好气的把人推开,“再叫真把你灭口了,叛徒。”

韩檬一缩脖子,识相的跑了。自己是那么小小的出卖了她一把,她这不是瞅着六哥和嘉嘉般配啊,所以顺手推一把,结果来看,还是可以的,嘉嘉就是傲娇,要是没那意思,她老早拒绝了,自己还能不了解她。

“都要杀人灭口,是什么大秘密,也让我们听听。”周美巧在一旁凑热闹。

韩檬大笑,“赶紧放出风去,咱们校花有男朋友了,让他们死了心,另寻目标去。”

“比方说咱们英语系的韩檬檬大美人,盘靓条顺,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许清嘉当即大甩卖起来。

一众人忍俊不禁。

韩檬佯怒。

许清嘉把书往床里头一抛,“巧儿,咱们走”

晚上回来,许清嘉洗漱好上了床,才有空看信,这信还有点厚度,拆开信封,拿出信纸,望着上头熟悉的笔迹,许清嘉一脸的果然不出所料。

虽然过去一个学期,可他那名字可至今还流传在学生中,最常出现的场合是卧谈话。

“XX学院XXX挺帅的。”

“有韩教官帅吗?”

美人就是有资格让人念念不忘。

要是大剌剌的写出来,让人看见了,那股热闹劲可想而知,她可不想出这风头,对此,许清嘉颇为满意。

信纸抽到一半,带出一张照片,滑落在床上,韩东青那张的五官立体的脸猝不及防闯入眼帘,许清嘉有一瞬间的怔愣。

反应过来之后是下意识的翻过来盖在床上,紧接着心虚的左顾右看,视野之内一个人都没有,许清嘉舒出一口气。

韩檬檬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宴,其他人都很自觉的去自习教室,就连诸莹莹都不例外,她忙着补考,唯独她提早回来了,至于为什么提早回来。

许清嘉脸红了下,愤愤的拍了好几下照片,谁要他照片了,让她放哪儿去,被人看见了怎么解释。

一时想不到好地方,许清嘉决定先看信,看看他能写什么。

“…嘉嘉,这里温差很大,白天热的出汗,晚上就得加上军大袄…新调过来一个兵是广东人,冻得呼爹喊娘…”

许清嘉看得正乐呵,开门声伴随着韩檬的声音响起,“我回来啦,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

“咦,就你一个人啊!”韩檬正对上扭头看过来的许清嘉,暧昧一笑,东西都顾不上放就蹦过来,“躲在床上看什么宝贝呢,我看看我看看。”还故意跳起来。

许清嘉伸手把她按下去,另一只手抓起枕头盖住信和照片,“回来的挺早。”

韩檬脸拉了拉。

“哪个不开眼的敢惹我们檬檬大小姐。”许清嘉坐起来揶揄。

第187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寿星公和韩檬一个大院的, 是个顽主, 韩檬和他一起玩过几次, 关系还过得去。请人的时候正巧韩檬也在, 顺口就把她一道请了。

韩檬便去问江一白,得知他和晏洋也是要去, 于是也跟着乐颠颠的去了,本来玩的挺好的。哪想刘藻一直缠着晏洋不放, 心思昭然若揭。哪怕晏洋不理她, 她也没事人似的。江一白这个没眼色的还在旁边一个劲儿的煽风点火,简直气死个人。

气死个人的韩檬磨了磨牙, “遇上个倒霉催的。”也不知道这个倒霉催的是指江一白还是刘藻, 亦或者晏洋。

许清嘉低头望望她,关切,“发生什么了?”

“没什么事。”韩檬摆摆手,这种事能说吗,她脸红了下,丢死个人。

没有错过她脸色变化的许清嘉惊了惊, 心念微转。

韩檬伸了个懒腰, 转移话题,“脚冷死了, 我先去泡个脚。”

想想,许清嘉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姑娘大了, 有心事了。

泡完脚, 韩檬拿了一本书上床,横竖看不进去,遂合上书,“话说我们有好一阵没聚了,年后就没聚过,这周末一块吃个饭,我做东。”

许清嘉摸了摸书棱,笑,“这周末我有事。”

“什么事儿?”韩檬问。

许清嘉,“我哥这两天要过来,我可不得陪着。”

韩檬想了起来,许清嘉跟她提过一嘴,笑起来,“你哥有你嫂子就行了。”

“得去姥姥家一趟。”

好吧,韩檬只能死心,转而问,“那下周末呢,不是周末也行啊,吃个晚饭的时候都没了?”

许清嘉笑,“我最近忙得很,就算我刚好有空了,小白那未必有空,他课那么多,还得忙着练英语。”江一白处于大三下学期,课业最繁忙的阶段。因为要申请出国留学,还得苦练英语,近来一有空就跑街上给国际友人当活雷锋,不只练了口语还长了见识。

韩檬哀叹一声,“你们咋都这么忙的。”

上铺的许清嘉笑了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韩檬翻了一个惊天大白眼。

收到白眼的许清嘉耸了耸肩,自打那回说开以后,晏洋搬到了他妈那边,他们一共遇到过两次,都是在学校里。看起来他模样还可以,江一白也说还行,许清嘉翻过一页,那就好。

~

许家康是周六上午到的,在首都停留了两天,周一赶去天津。从此就开始了两地奔波的生活,偶尔还要去一趟广州。

四月份过来的许向华和他差不多,大半时间在天津,周末叔侄俩一块回首都,一直到六月初,许向华处理好冰箱厂的工作,正式开始生产,目前市场反应良好,于是交给下属,自己便回了鹏城,眼下他的生意重心还是在鹏城。

许清嘉十分不舍,不过想想再一个月就要放暑假,秦慧如和许家阳都要上来,那点不舍立马风流云散,她还是好好复习吧。

另一厢,许家康终于参加完毕业答辩,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终于逃出生天。打心眼里他就不是个喜欢读书的好学生,全都是被逼无奈,当然他也发自肺腑的感谢逼他的人。

拿了毕业证书,参加了一轮又一轮的散伙饭,等许家康再次回到首都的时候,已经快六月底了。

同时接到了许向军的电话,他的调令已经下来,调到首都军区第XX师,任代理师长。

百万大裁军已经拉开序幕,在全军范围内进行裁减整合,在这个节骨眼上,许向军从新疆调到首都还升了一级,绝对算得上一个好消息。

孙秀花闻讯喜不自禁,这个儿子十五岁参军,招兵的时候是多报了几岁的,迄今正好三十年,这三十年来,见面的次数两只手都能数的清,她以为这辈子都得这样了,万万想不到有一天儿子还能调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来。

老太太如何不高兴,高兴的差点蹦起来,高兴到一半,“他们一家子都得搬过来?”

老太太脸色有些怪,许清嘉知道她是想起了文婷,当年撕破脸之后,文婷再没回过老家,哪怕许老头去世,她都没回来。这倒不是文婷不想,而是老太太不许,说了不用她奔丧就不用她奔丧。在说话算话这一条上,老太太做的明显比她好。

许清嘉看了看许家康。

许家康笑容依旧,“应该吧,难不成我爸他一个人待着。”

孙秀花脸皮抽了抽,有些担心的看着坐在旁边的孙子。

许家康笑容明朗无一丝阴霾,“来就来吧,我又不跟他们住一块,关我什么事。”

“对啊,我哥住在家里头,他们住在部队大院那,等闲也遇不上。”许清嘉开解,就算遇上了又如何,许家康早就不是的当年无助的小男孩了。

孙秀花一想也是,又愤愤,“老二也是的,要是早点调回来多好。”早一点也许就没这么多糟心事了。

“这哪是我爸做得了主的。”许家康笑着道。

孙秀花听他还替老二说好话,心里不由高兴,忽然想起来,“这时间倒是正好,文诗刚刚高考完,”又有点儿发愁,“不知道她这次能不能考上。”去年这丫头就没考上,复读了一年,这回要是再考不上,那可怎么整?

7月中旬,许清嘉结束期末考试,许向军一家也抵达首都,许向军带着一双儿女许文诗和许家磊前来探望孙秀花。

老太太没看见不喜欢的人,心说还算识相,要不就别怪她拿着扫帚把人赶出去。让那女人堂而皇之的登门,让康子情何以堪,做错了事就得付出代价。

招呼了两句,孙秀花就问许文诗,“你考的怎么样?能上吗?”孙辈里有三个大学生了,不过她不介意再多一个,大学生那是多多益善,她巴不得自家儿孙全都是大学生来着。

拿着汽水罐的许文诗脸色僵了僵,含糊道,“成绩还没出来。”

老太太心里咯噔一响,嘴里哦哦两声,拿了一块西瓜给她,“吃点西瓜。”瞧着又没考好,成绩没出来,可估分总有个数,老太太暗暗叹了一口气,想起了女儿许芬芳,那丫头考了三次都没考上。

考不上就考不上吧,闺女在邮局干得挺好的,现在坐办公室当领导了,也不比那些大学生差。大孙女有个当师长的爹,将来总差不了。如是一想,老太太宽了心,开始关心许家磊,“磊子学校找好没?”

十七岁的许家磊长得高高大大,模样随了许向军,闻言笑起来,“奶奶,就在部队高中那。”

“那挺好的,你…”老太太顿了下,孩子读几年级来着?她给忘了,果真是老糊涂了。

许清嘉瞧着老太太脸色尴尬了下,连忙接过话头,“小磊开学就是高三了吧?复习班报了吗?”

许家磊点头,“已经报了名,18号就去上课。”

孙秀花赞赏的看一眼乖孙女,对许家磊道,“最后一年了,可得加把劲。”

“奶奶,您放心,我会努力的。”许家磊笑呵呵道。

恰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道爽朗的声音,“康子,人我约到了,明天吃个饭怎么样?”

孙秀花满脸都是笑,“是一白来了,”又对许向军道,“你见过的,几年前他还来村里过暑假。”

江一白才发现客厅里都是人,一眼看过去,立马扬起笑脸,“叔叔好。”他是见过许向军父子几个的,又看了看旁边的许文诗和许家磊,依稀还有点印象,“弟弟妹妹好久不见,都长这么大了。”

第188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江一白是过来看望白老先生的, 在老先生那坐了会儿, 脚尖一拐便来找许家康。

近来, 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锦衣’系列女装的仿款, 价格更便宜,不可避免对‘锦衣’造成了恶劣影响。

服装设计的抄袭借鉴之风, 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都屡禁不止,大牌小牌都牵涉其中, 维权也是出了名的困难, 很多时候只能哑巴吃黄连。这种情况在八十年代中期只有更严重,时下法律制度更不完善, 尤其是商业领域。

近一年, 光官司许家康就打了三场,两胜一输,胜了的两场,对方赔了钱之后照样明目张胆的复制,直接买了样衣回去照着生产,罚的那点钱对于利润来说九牛一毛。

对此, 许家康搓了一肚子火, 感情他费尽心思重金组建起来的设计团队是替他们养的,可再气也没用, 市场环境就这样,只能想方设法应对, 差点就想打价格战。

价格战, 许清嘉是不支持的, 门店和团队运营的成本摆在那,打价格战是不智之举,赢了也只是一时的。

这价格降起来容易,之后再想涨回来可千难万难,便宜货这个标签,贴上去后哪是那么好撕的。

许清嘉的建议是加大宣传,打造品牌。凭什么让人家花几倍的钱买一件差不多衣服,因为你的衣服上有附加值,也就是所谓的品牌溢价。

这些,许家康当然懂。他自己就经常买进口货,其中一部分产品品质上并不比本国的产品优越,但是价格却高了好几倍,不就是图一个名牌说起来有面子吗。先敬罗衣后敬人,世情如此。所以他才会在三年前就开始经营专卖店,走精品女装路线,力图打造品牌,这几年的利润也证明他这条路是对的。

有了方向,接下来的事情好安排了。广告牌,报纸,电视广告…放了一回血。眼下对于广告很多人还很陌生,导致的结果就是广告费不高,所以从性价比上来说还不错。买一件‘锦衣’在年轻姑娘们中间成了一种时尚。

这些广告主要投放在广东,辐射东南几省,锦衣的大本营在那。不过许家康不是要向北发展了吗,自然要打入北方市场。这一回他瞄中了央视,央视全国都能接收到。

奈何许家康捧着钱也找不到门路,政治中心的弯弯绕绕远胜于沿海省份,只得求助江一白这条地头蛇。

“最近台里想从英国引进一部纪录片,可是经费不足,瞿主任正头疼的要命。”江一白伸手比划了一个数字:“不过我觉得谈一谈总能少一点。”

许家康沉吟了下,笑:“只要给我的时间段和时长合适,这个赞助费我能出。”

江一白啧了一声:“有钱人啊!”

许家康便笑:“只要你下海,这点钱对于你来说都是小意思。”得天独厚的优势摆在那。

江一白摆摆手:“饶了我吧,我还是当我的建筑工人去。”又道:“那就明天下午了,我给人回话去了。”

“就在建国饭店怎么样?”虽然这两年新开了不少餐厅饭店,但是依旧没有掩盖建国饭店的风光,它仍是本地数一数二的高档饭店。

江一白无所谓:“行啊。你那广告拍好了吧?”

许家康点头:“都弄好了,”想了想道:“那边也没播放设备,我可以拿一些照片过去,先让瞿主任过过眼。”

江一白:“这个好,你们这演员挑的挺好,姜雪现在都快红透半边天了。”

许家康笑:“嘉嘉眼光好。”

“谁让我有火眼金睛呢。”许清嘉笑眯眯道,姜雪两年前还只是个稍微有点名气的女明星,签了合同的第三个月,因为一部《木桥上面》爆红。她还知道,这姑娘能火十几二十年,这可是她为数不多记得几个当代女星。话说回来开个娱乐公司好像也挺不错的。

“姜雪的《金色阳光》马上就要播出了,要是这个广告再顺利投放,‘锦衣’就能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名气。”许清嘉喜滋滋的说道。

江一白听得一头雾水。

许清嘉:“《金色阳光》的很多服装都是‘锦衣’赞助的,里面还有几场戏是在广州的店里拍的。”剧里的女主可是锦衣的忠实顾客,由她口中锦衣出现的次数就有三次,还不包括其他角色的。

这年头,剧组穷的很,不像后世大把的人捧着钱来赞助。他们愿意提供服装,人家求之不得。互惠互利,完美!不过她觉得那位大导演已经琢磨过味来,下次这么好的事情可能遇不上了。

“这个广告打的厉害。”江一白竖了竖大拇指。

略说了两句,江一白便告辞,他不知道许向军他们来了,要不也不会进来,电话里又不是不能说。

孙秀花客气的留了两句。

江一白笑嘻嘻的说道:“我还有事呢,许奶奶,过几天我再来啊。”

孙秀花乐呵呵地道好,抓了一包枸杞和红枣塞给江一白,这些是许向军从新疆带来的,比别处的好一些。

知道推不掉,江一白也不客气,在许家,他向来不知道客气两个字,打了招呼拿着东西走了。

“你们明天约了什么时候,事情要紧吗?我本来想带你去几个战友家里走走。”许向军看了看许家康,之前他在那边鞭长莫及,如今过来了,自然要给儿子铺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