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深市之行让苏利琴大开眼界,原本的两千块钱已经完全满足不了她的需求。

她到底不舍得股市巨大的利润,只拿出来一千,还留了两千在里面,可心里也犯嘀咕,如果李拾光是错的,那她可就亏大了。

看着每天上涨的股票,她犹如割肉一般心疼,心底不由有些怨上李拾光。

如果亏了,她不会感谢李拾光,但是股市一直在涨,她倒怨上她挡了自己财路。

她将此事也和自己叔叔伯伯说了,可她的叔叔伯伯听说是李拾光那个才十八岁,连华县县城都没出过,连股市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丫头片子后,哪里会听她的。

人都有从众心理,现在整个深市几百万人都疯狂炒股,从全国各地涌进深市,很多人连夜去排队都买不到股票,在这种环境氛围之下,就是再理智的人,都会疯狂。

苏利琴说了李拾光考入国大的事,她的叔叔伯伯只稍微犹豫了一下,旁边一股民就说:“书读的再好也不过一书呆子,很多人都以为炒股等于赌博呢,那些人就是没见识。”

三个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

过了八月五号,股市依然在狂涨。

这几天过的每一天对苏利琴来说都是煎熬,眼看着别人赚了大笔大笔的钱,自己只能焦急的干看着,那种心情很不好受,心里不由对李拾光越发怨恨。

又过了三天,股市依然没有李博光说的会跌的趋势,苏利琴彻底不相信她了,直接把挡了她财路的李拾光恨上了。

她决定再入股市。

李拾光当初怕哥哥李博光从股市里退迟了,只说是八月初,股票会跌。

其实具体哪日会跌她也不记得了,她这是人脑,又不是电脑,哪里能记得那么清楚,只记得是八月十号之后跌了,受‘8.10’风波影响,整个大盘都下跌,并且一路跌到谷底。

现在八月初都快过完了,还在涨,苏利琴的叔叔伯伯都不再把这个消息当回事,苏利琴赶紧去排队,打算将身上的钱全买股票。

就连李博光都有些怀疑。

他之所以忍住了再入股市的想法,是因为觉得妹妹说的话有道理。

本金就几千块,他现在已经有好几万,多赚少赚罢了。加上李拾光高考取得了好成绩,又考入了国大,李拾光的话也不自觉的在他心中增加了分量。

九号那天,整个深市有一百多万人在排队买认购证,甚至有人以每天50元的报酬,从新疆雇佣1□□赶来排队;一个包裹被打开后,发现里面是2800张身份证。

上千万张成捆的身份证,特快邮递至深圳,深圳银行存、汇款就有30亿。排队者不分男女老少,前心贴后背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长达十几个小时,当天下午大雨倾盆,但人们热情高涨,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到8月9日晚9时,50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全部发行完毕。

这时候深市的认购证已经炒到三百到五百块钱一张了。

李博光看着如此火热疯狂的深市,内心那个煎熬啊。

他能忍得住,苏利琴却忍不住,现在整个八月初都过了,股市依然没跌的趋势,阻人发财如杀人父母,她心里早已恨李拾光,要不是她危言耸听,她现在肯定赚的更多。

八月十号晚上十一点,深圳市长助理出面,见了请愿者,宣布了市政府的五项通告,决定再增发500万张认购表以缓解购买压力,苏利琴排了好几天队总算再度买到认购表,重新进入股市。

没有买到认购表的人不愿散去,当天晚上十二点,警察与示威者开始发生冲突,拘捕了12名“闹事分子”。

受八月十号事件影响,股价指数开始一路跌停,短短几天时间就跌到了两百多点,之后更是如泄洪一般,一路狂跌。

第41章

第三十九章

沪市股市受深市“8·10”风波影响, 上证指数短短两天跌幅就高达百分之十九。这在沪市股市十分罕见。

李爸爸李妈妈都听说了这次风波,实在是影响太大, 报纸上都报道了此事。

他们急的头发都快白了, 连忙给李博光打电话。

电话那头的李博光听着李爸爸李妈妈不断的:“博光,新闻你看了没?炒股不是什么好事,你可不能跟人家学者炒股啊, 爸爸妈妈送你去深市是学手艺的, 你把手艺学好回来安安心心开个店比什么都强。”

“我要是再听到你刘叔说你炒股我打断你的腿!”李爸爸跟着吼。

李爸爸说的刘叔并不是李博光的亲叔叔, 而是李爸爸的同学, 八十年代去了深市,现在在那边混的挺好, 李博光就是跟他学手艺。

“爸爸妈妈虽然不指望你现在赚什么钱, 但也你不小了,成家后就是一家之主,要支撑起一个家的重担了, 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 心里要有数知道吗?”李妈妈苦口婆心。

“让你去跟着你刘叔学手艺的,不是让你去炒股的, 不好好学就给我滚回来, 省的给你刘叔淘气!”李爸爸道。

夫妻俩一个白脸一个黑脸。

李博光疲惫的捏了捏脸, “ 爸, 妈,你们放心吧,我没事。”

有事的是苏利琴。

他现在已经不知道怎么办了, 在股市刚开始跌的时候,他就懵了,让苏利琴赶紧割,这时候割还有的赚。

苏利琴当初带了两千块钱来深市,现在里面都七千多了。

在这年头七千块钱是多少呢?市里一套七十平米的房子也才需要六千块钱。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七千块,相当于后世的七十万。

未来二十多年后的多少财富才相当于现在的‘万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一篇权威学术研究报告给出的答案是“255万”!

‘万元户’这个概念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弱化,被‘百万户’‘千万户’所取代,然而在九十年代初,九零年九一年参加工作的,本科毕业生,第一个月工资92元。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欠了差不多一万的债就觉得这辈子还不起了。

这也是当初李爸爸欠了近十万块的外债,李妈妈觉得天都塌了的原因。

此时苏利琴已经赚了七千块,已经相当于后世的百万,如果这时候及时收手,收入依然非常可观。

但在面对钱的时候,不是人人都有理智的。

苏利琴舍不得钱,认为后面还会涨,想再观察两天,哪里知道股市这么一跌,就跟生了个孩子似的,一泄到底。

苏利琴和她的叔叔伯伯都傻了。

庄家就跟收韭菜似的,一茬一茬的割人头。

到现在苏利琴还在他这里哭呢,认为是他带她进入股市的,现在她叔叔伯伯的全部身家都套在了股市里,抛也来不及了,问他怎么办。

他能怎么办?“你已经割出一部分出来了,至少本金保住,还能赚一笔,可以了。”他抱着她安慰。

苏利琴只是哭。

那两千块钱她早已经投进去,现在全跌没了。

接下来几天她叔叔伯伯天天来李博光这里来闹事,叫他赔钱。

他们从苏利琴这里知道李博光及时从股市里割了两万块钱出来,身上有钱,就叫他赔他们的损失。

李博光也有些懵,你们炒股输了叫我赔?世上还有这样的道理?

“是你叫我们来的,我们现在什么都没了,不叫你赔叫谁赔?”苏利琴的叔叔伯伯蛮横地说。

“我可没叫你们来,我只是问苏利琴借身份证而已,她还没借给我,别什么都往我头上扯。”李博光活了二十年,还没见过这样的无赖:“早就让你们割,你们那时候割的话还能赚好几千,为什么不割?现在跌穿了,要我赔?我凭什么赔?”

他让苏利琴和她叔叔伯伯们好好说说,苏利琴只是一直哭:“你……你要不就赔给他们吧?你不赔,他们一直闹,能怎么办?他们可是我叔叔伯伯,被我带到深市……”苏利琴一直哭着,“说起来,如果不是你说深市炒股,他们也不会来……”

他简直被她和她的叔叔伯伯的神逻辑给惊呆了,敢情赚了就是你们的,输了还是我的?

“我只是向你借身份证,一没向你们借钱,二没让你们入市,别说你还没借给我,你们自己过来,中间也不听我劝告,现在怪我?”他冷笑。

“要不是你和我们家利琴说炒股能赚钱,我们会千里迢迢的赶过来吗?要不是你我们会过来炒股吗?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赚了多少钱,这些钱你要是不给我们,今天我们就不走了!”

苏利琴的叔叔伯伯瞪着眼睛气势汹汹就像打架一般。

李博光眉头微皱,看向苏利琴:“你也这样认为?”

苏利琴察觉到李博光情绪不对,她为难地看看叔叔伯伯,又看看李博光,抓着他袖子哭道:“我……我……我能怎么办啊?他们是我叔叔伯伯,博光,你……你就给他们好不好?”

李博光皱着眉头扯回自己的袖子。

他性子大大咧咧,不爱计较,但不代表他就是个心里没数的蠢货。

这是他这么长时间第一次和苏利琴吵架,看着苏利琴叔叔伯伯扭曲的嘴脸,再听到苏利琴是非不分的神逻辑话语,开始怀疑,他和苏利琴是不是真的合适。

李拾光他们是八月二十一号新生报道,他们八月十八号就要提前去,此时还是绿皮火车,从华县坐到京城要四十个小时,近两天时间。

李爸爸李妈妈从录取通知书下来那天就开始准备行李,夏季衣服,冬季衣服,夏天被子,冬季被子。

“妈,这些被子学校都有,不用特意带,实在不行学校附近买点就行了。”李拾光无奈地看着李妈妈给她塞了几大包,“去年的衣服我都穿小了,你看袖子都成九分袖了,到时候肯定也要重新买。”

都说二十三,蹿一蹿。

李拾光现在十八岁,个子还在往上蹿。

李妈妈自己会做衣服,她的衣服大多都是李妈妈自己做的,有些是舅舅家的表姐穿完没坏给她的,只有少部分是买的。

饶是李拾光精简了再精简,还是装了两个大行李箱,还有两个大蛇皮袋的被子。

“妈,真的不用带这么多,你给收拾这些,我也带不了啊。”

李妈妈气道:“我说了让你爸送你,你非不同意!”

“您也不看看家里有多忙?爸这几天又是跑地,又要联系建筑工人,还有店面要扩大的事,店里也离不开他,他哪有时间送我?再说了,我也不是一个人,还有马萍和徐清泓呢。”

李妈妈说:“这些都带上,你们这些没出过门的孩子哪里知道出门在外的苦,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你在家什么事情什么东西都由我和你爸给安排好,你从小到大什么都不用操心,等你到了外面你就知道苦了。”

李爷爷李奶奶也从乡下赶到县城,给她带来许多老家的腌制鸡鸭鱼之类,还有很多自家腌制的香肠。

李奶奶说:“你们到学校吃的是食堂,食堂哪里是那么好吃的?我和你爷爷都是从吃大锅饭的食堂过来的,稀饭里哪里有米粒啊?全部是水。”

“奶奶,你们那时候是三年饥荒,和我们现在不同了,你看现在谁还吃不饱饭?学校食堂可丰盛了!”

“丰盛什么?你当我不知道呢,你大姨父就是南开大学的,当初下放到我们这里在农场里做劳改,那个苦哟~!”李奶奶的记忆始终停留在她那个最为穷苦的年代,对食堂的印象就是吃不饱饭,稀饭就是水。

李奶奶抹着眼泪哭道:“你这丫头,从小性子就慢,你要生在我那时候,第一个饿死的就是你,做什么都不抢。那饭你要不抢,怎么填得饱肚子?你说你填那么远的学校做什么?回头被人欺负了我们都不知道,要是在老家,还能叫上你哥哥你叔叔去打人家一顿。”

李爷爷凶道:“行了!飞飞是去上学,你老婆子哭哭唧唧做什么?”

等他们都消停了,李拾光一个人在房间里的时候,李爷爷突然一个人来到她的房间,从他带来的蛇皮袋里面掏出一件老棉袄。

“爷爷,您这是……?”

这个一辈子都不掌家里财政大权的老人,打开老棉袄的里层,一层一层的翻,终于从里面掏出一团用橡皮筋扎好的钱出来,里面全是一毛两毛五毛的,数数竟有九十多块钱。

年轻时候的劳苦让他的一双手干巴的像老树皮一般,脸上的皱纹也是沟壑丛生,眼睛深深地嵌在眼窝里,佝偻着背,头发花白。

“这钱,你拿去。”他干瘪如老枯树枝的手将那些他可能藏了一辈子的私房钱递到李拾光手里,脸上层层皱纹舒展开,看着眼前的孙女,露出高兴的笑:“好好学,别亏了自己。”

他笑的特别开心,像是一辈子都没有这么快活过,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透着光。

说完这句话,他双手背在身后,又佝偻着背,像完成一件最想做的大事般,心情舒畅地悠哉悠哉地往外走。

李拾光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落。

“爷爷,你别走,你等一会儿。”

李爷爷侧过身子回头,灰暗陈旧的房间内,他脸上的笑容特别的放松舒展。

李拾光将之前去沪市给李爷爷买的大衣拿出来给他:“爷爷,这是我之前去沪市玩给您买的大衣,可暖和了,还有奶奶的。”她又拿出一封用红纸包裹的红包,塞到李爷爷手里:“爷爷,这是我今年拿到的奖学金,您留着,想吃什么就买点,别舍不得。”

李爷爷是个性子十分含蓄的人,即使高兴也不会哈哈大笑,但是你能够感受到他由内而外的高兴快活。

他眉眼含笑的接过孙女递过来的衣服,将那红封递回去:“好孩子,你自己拿着,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手里有钱,不慌。爷爷在家里什么都不缺。”

“爷爷,我有钱呢,我也什么都不缺,您拿着,就当我孝敬您的。”

李爷爷不高兴了,将红封往她臂弯里一塞:“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我说不要就不要!”说完怒气冲冲地走了,可出了门,又是笑的一脸开心悠哉的小老头。

他拎着两个大包裹来到客厅,装作很不在意的将其中一个包裹扔给李奶奶:“飞飞给你买的。”

李奶奶一听是孙女买的,高兴的都合不拢嘴,急忙打开看是什么,嘴里却说:“这孩子,又乱花钱,我都这把年纪了,什么时候入土都不知道,给我买什么?她年纪轻轻的,给她自己买点多好。”

可那脸上的笑啊,比外面的艳阳还要灿烂。

房间里坐在床上的李拾光看着眼前一叠皱巴巴的一毛两毛的钱,有些已经很旧很旧了,可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爷爷将他一辈子存的私房钱从老棉袄里抠出来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