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她除了每天跑完步后打一遍总教官教她的形意拳,都没时间练习了。

武术社社长孟德宝和武术社的其它社员也十分郁闷,好不容易来了个大熊猫级别的学妹,每天除了来报个到,做些基础的训练,就被排球社的韩教练给叫走了,理由是大运会要开始了,所有社员应该将校集体荣誉放在第一位。

武术又不比赛,要是哪天你们有个什么全国大比武,他定然放人。

于是武术社的一群汉子只能眼泪汪汪的看着他们社的社花被排球社给带走。

排球社都把三美集齐了,还不够吗?居然还来和他们抢拾光学妹!

简直天理不容!

他们也就心里想想,实际上,不论是武术还是排球,李拾光都是初学者,在一些基础训练上,二者又有太多相通之处。

李拾光的进步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和欣喜。

让韩教练最为心痛的是,像李拾光这样的好苗子,她们的主要目标在学业上,而不是在排球上。

他像忽然泄了力似的:“摸高不一定要在这里练习,你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练习。”

“哦。”在不影响到自己生活的前提下,李拾光对于老师(教练)的话,一直都是好商量的。

教练说摸高,那就摸高好了。

“对了。”韩教练忽然叫住她:“有条件的话,每天多喝点牛奶,多吃点肉。”他嫌弃地看了一眼众人眼中完美身材的李拾光:“你太瘦了。”

——————

于是众人在校园里看到李拾光的时候,就总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李拾光手中抱着书,走在树荫满地的大道上,走着走着,就忽然跳了起来,高高跃起伸手去摸高出的树叶。

或者上课的时候,走到教室门口,她第一件事不是进教室,而是条件反射地跳起来,去摸头顶的教室门框。

晚上去操场上散步的时候,看到篮球框下没人打球了,就忍不住站到篮球框下,助跑,跳起来摸篮球框。

然后大家就震惊了啊!

卧槽,她该跳的有多高啊!她身高到了一米七没有?

没有一米七的人跳起来去摸篮球框啊,很多男生都做不到啊,她是怎么做到的?作弊了吧?

这是普通妹子能做到的事吗?

这妹子运动天赋该有多好?

原本只是被她美貌吸引纯粹是看颜值的人,现在注意力全都到她运动天赋有多好上了。

他们可都听说了,在军训期间这妹子跑过六千米不带喘气的(传言传着传着就从一根鹅毛变成一个鹅蛋了),还没总教官拖去开小灶教她武术呢。

就有人疑惑:“你确定总教官拖她去开小灶是因为她天赋好?”

“如果是我,我也愿意给她开小灶啊,我数学好,你们说,我要不要去问下拾光学妹数学要不要辅导老师的?包过!”

“去,数学开小灶轮得到你吗?当我们数学系是死人啊!”

“我可以辅导她英语,她不是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吗?我听说这个专业要看很多国外的文献,外语一定要好啊!”

曲承弼听到就不服气了:“谁告诉你们她需要辅导了?”他眉头高高地吊起,满脸的酷帅狂霸拽:“人家是今年Z省的理科高考状元,英语满分!”

卧槽!Σ( ° △°|||)︴

长的这么美,体育这么好,成绩这么牛逼……这妹子是要逆天啊。

“承弼,你对她这么了解……我记得你也是Z省的吧?难道你们是高中同学?”众人八卦之火冉冉升起。

望着寝室的室友们一脸要听八卦的表情,想到高考被截胡的事,曲承弼恼羞成怒地黑了脸。

“谁是她同学?”

“难道不是?”

“不是!”

“不是就不是,你这么激动做什么?”

“哼!”

——————

李拾光也没想到自己再次出名,会是以这种方式。

如果换一个人,走路摸高,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尤其是男生,走在路上看到感觉自己能够得着的东西,总忍不住跳起来摸一下看能不能摸到。

这一点在打篮球的人身上体现尤其明显。

问题她是李拾光啊,女神人设啊,忽然大家忽然发现,这个女神跟大家心目中的女神差距是那么远。

乌发雪肤有了,说好的长裙飘飘呢,说好的手捧书本娴静的走在校园中呢?说好的弹琴跳舞唱歌和画画呢?

这个女神是这么的接地气,让人措手不及。

但这影响到她人气了吗?没有!

她在学校里反而更加引人注目了,这下不光是新生全都认识她了,就是上一届学长学姐们也都知道了她,即使没有见过的,也肯定听过。

陈香听着最近的关于李拾光的传闻简直要笑死了。

一群人像说笑话一样在群里哈哈哈大笑。

实在是她在国大里太出名了,似乎她一举一动都自带话题,总是能引起人们的热论,哪怕她自己并没有做什么。

这让李拾光相当郁闷。

“有什么好笑的?”李拾光恼羞成怒:“有这么好笑吗?这是教练要求的,我不找个东西做参照物来练习摸高,总不能像青蛙那样,对着空气跳着吧?那不是更奇怪?别人看到只会当我脑子有问题好吗?”

几个人想象了一下她对着空气,像青蛙那样一跳一跳的情景,笑的肚子都疼了,趴在床上笑的简直停不下来。

李拾光怒:“笑死你们得了!”

燕月金放下书,笑道:“拾光,你不知道你现在多有名,我今天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还听到有人在谈论你,问哪个是李拾光,想看看你长什么样呢。”

“还能什么样?两只眼睛一只鼻子一张嘴!”她张开嘴对燕月金‘嗷呜’了一声:“不许再笑了啊,再笑咬你们!”

“韩教练干嘛叫你摸高啊?”

“许是想锻炼我的弹跳吧。”李拾光耸肩。

陈香盘着大长腿坐在床上:“我每天都练习传球,都没时间做别的了,我还想学吉他呢。”

本来只是业余生活参加社团活动,现在这架势,跟专业似的,每天花大量时间来练习。

“听说大运会要开始了,教练是看你有潜力,是想训练你吧。”

“大运会我知道啊,就剩一个月了,一个月时间让我去和人打比赛?开玩笑呢吧。”陈香不置可否,“你倒是有可能,谁想你这么变态啊。”

这也是李拾光不解的地方,她就是再怎么有天赋,总不可能在一个月内练到比那些训练了好几年的排球队员更厉害。

李拾光摇摇头:“可能是为下一届大运会做准备吧,每天在社团里待着,连我都被带的有些热血了,好像不拿到大运会的冠军,都对不起学校对不起教练似的。”

很快就到了九月底,马上就十一了,李爸爸李妈妈打电话过来问她十一什么时候回家。

她从小在他们身边长大,还是第一次离的这么远,李爸李妈不放心,一周要打两次电话过来,问她生活中的一些情况,也知道了她在学校加入了排球社,每天跟着教练打排球。

李爸爸还是非常具有爱国情操的,尤其是今年的奥运会,李爸爸也看了,对于今年天朝女排的失利也是痛心不已,知道她在打排球还开玩笑着鼓励她:“好好打,最好能打进国家队。”

李拾光就笑:“怎么可能进入国家队,我都十八了,刚刚学习打排球,训练你孙女进入国家队都比我靠谱。”

说到孙女,她就难免会问起哥哥李博光:“爸,我哥那事儿解决的怎么样了?你让他快刀斩乱麻,别一直拖着,到时候没事都拖出事来了。”

说到李博光,李爸爸就没那么畅快了,“哪那么容易啊,那家人现在就赖上你哥了,我也不敢叫他回来,家里现在这情况,那家人要是知道了,就更甩不开了。”

李爸爸叹气。

“那你就先不要和哥哥说。”

李爸爸说:“不和你哥哥说有什么用?我正在办承包竹子湖的事,这事我拉了你叔叔和你小舅舅一起弄,应该很快就能办成,这事你小舅舅肯定不会瞒着你小舅妈,那家人离你小舅妈家不远,就算你小舅妈不说,这么大的事,到时候他们肯定也会知道。”

这个李拾光倒是不担心,因为她知道明年洪水的事,前世那家人就是在洪水之后疏远的李博光,又在李博光出事之后立刻退的婚。

前世订婚了,拿了五金和礼金的情况下,都能退婚,何况今生还什么都不是?

他们家如果有事,那家人要是离开,连名声都不用顾及。

第63章

她道:“知道就知道吧, 这个没办法,不过家里的事情能瞒着还是瞒着, 暂且除了家里人, 谁都不要说,小叔叔也别说了,他现在和小舅舅一起共事, 很容易说漏嘴, 小舅舅知道了, 小舅妈哪里有不知道的?有时候一件秘密太多人知道就不是秘密了, 还不如一开始就瞒着不说。”

李爸爸说:“家里的事情你放心,你只要安心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在外面照顾好自己, 我们在家比什么都安心。”又道:“你没事也多给你哥哥打电话,你是他妹妹,有时候我们说话他都不一定听, 你说的话他还能听得进去。”

自从李拾光考上国大之后, 在家里的话语权明显提高,李爸爸李妈妈也都不再将她当小孩子了, 有什么事也会找她商量。

包括李博光, 之前深市那样火热的氛围下, 李爸爸李妈妈那样苦口婆心的劝他不要炒股, 他都听不进去,她只是在开学前打电话提醒了一句,他就听进去了。

“嗯, 我知道了,我会的,你们放心。”李拾光笑道:“哥哥那边有我看着,不会出问题的。”

“唉,实在不行就让他回来。”李爸爸说:“我们家不娶,人家总不能逼着我们娶。”

李拾光和爸妈经常通电话,和李博光倒的确通的比较少。

在和李爸爸挂完电话以后,李拾光就给李博光打电话。

这年头的电话不多,像李博光的住处就是没有电话的,要找他只能打电话到刘叔叔的店里。

刘叔叔就是李爸爸的老同学,在深市一个小商场里面弄了个门面,兼修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也是李博光在深市投奔的人。

李博光说是在那里工作,实际上就是个学徒,第一年还是个免费的,但李博光从小跟着李爸爸耳濡目染,上手非常快,第二年就开始拿工资,现在一个月有近两百块钱的工资了。

他存了三年也才存了三千,这也是为什么他看那么多人进入股市,在股市赚的钵满盆满之后,也想进入股市的原因。

来钱太快了,一夜暴富。

李爸爸说要给他开个电器行,可家里不过是在个华县那样的小地方开个修车行,顺便代卖自行车,家里能有多少存款?像他这样的年轻小伙子,在深市那样的地方,三年还能存下三千块,已经算是省吃俭用了。

可即使这样,离一个电器行依然差的很远很远。

不得不承认,他在股市确实赚了一笔不小的数目,这让他心生得意。

可自从‘8.10’风波之后,股市的大跌,让他看到太多倾家荡产的例子,实在太惨烈了,就像收割人头的屠夫,一夜之间将所有人的积蓄吸的一干二净。

贪心的和没来得及撤出股市的人都傻眼了。

不过这次的股市经历依然让他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保本投资,比如当断则断。

对股市如此,对感情同样如此。

事实上,他和苏利琴还没来得及培养什么感情呢。

苏利琴开始每个星期给他写信,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李博光的虚荣心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觉得和她结婚也不错。

苏利琴来深市找他时,更是让他兴奋和激动。

只是那时候他们两个人的心思都不在谈恋爱上,而是在股市上。

这时候的高兴与其说喜欢,倒不如说是对于对方支持自己的肯定与惊喜,但这个支持在得知对方过来并不是借给他身份证而是自己家要用时,稍微有些冷却,但也没有影响多少。

之后两人都各自将精力都放在了股市中。

苏利琴是知道,金钱可以让她有更多的嫁妆,嫁到男方家里也能有更多的底气,同时还能让家里过的更好,家里的房子可以修一修了,如果能建个二层小楼,等男方来自己家里提亲,看到自己家家境不错,以后对自己也会更好些,更高看她一眼。

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苏利琴真的是个很聪明的姑娘,她知道,金钱比男人可靠。

所以两人都错过了最佳的培养感情的时机。

等到股市大跌,苏家人露出真实的丑陋的面目时,一直沉浸在恋爱假象中的李博光一下子惊醒了。

他忽然开始审视起来,他和苏利琴到底合不合适。

这和她的家人无关,主要是和她之间的三观合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