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脸色极差,可是生病了?怎不让人去找大夫?”冯嬷嬷笑容和蔼,语带关切。

虞思雨眼眶逐渐泛红,垂着头,低声道,“大夫都去了妹妹那里,昨日让人寻了四五遍也不见来,便罢了。我自己敷敷帕子,反倒省事。”

冯嬷嬷脸上的笑意变淡,暗自摇头。都这境地了还不忘给二小姐上眼药,真真是愚钝。虽然二小姐不是侯府血脉,现今却占着嫡女的尊位,与她争锋便是意图以庶压嫡,老太太如何能容!再者,二小姐救了侯爷一命,落下一身残疾,侯爷又怎会亏待她?与二小姐交恶等同于与侯爷交恶。也不知大小姐是怎么想的。

心下泛着嘀咕,冯嬷嬷也不接她的话头,开门见山道,“大小姐,老奴此次奉侯爷之命来替二小姐讨要财物,还请你行个方便。”

“讨要财物?”虞思雨虚弱的嗓音立时拔高了好几度,“讨要什么财物?”

“便是大小姐往日里从二小姐那儿要走的财物。这是清单,请大小姐过目。”冯嬷嬷从袖袋里掏出一张纸递过去。

虞思雨接过细看,秀丽的脸庞扭曲的不成样子,尖声诘问,“送了人的东西,岂有再要回去的道理?二妹妹如此无理取闹,大哥竟也纵着她么?”顺来的东西有些摆在屋内,有的打点下人,绝大部分都被她当了银子拿去接济姨娘,如今叫她怎么归还?万万没想到虞襄腿断了,性子也变得如此乖戾,接连整治得她有苦难言。

“二小姐为侯爷废了双腿,舍了下半辈子,莫说二小姐只是要回自己东西,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海里的明珠,侯爷也得给她弄来。还请大小姐看在二小姐重伤在身心绪难平的份上莫与她计较。侯爷还等着老奴回去复命,大小姐这便使人去拿吧。”冯嬷嬷略略躬身,态度看似温和,实则强硬。

虞品言发了话,虞思雨如何敢忤逆,搜罗了小半个时辰才集齐十之一二,还有十之八九无论如何也交代不清去向。她一个深闺小姐,自己有月钱,府里又供着吃穿,每年竟还花掉三四百两,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冯嬷嬷打死都不相信。

想是拿去接济她那姨娘了吧。冯嬷嬷暗自记下,命人将少得可怜的东西抬走,并附上侯爷送的许多贵重宝贝,凑齐了十好几箱,浩浩荡荡抬进二小姐院里。

待冯嬷嬷去得远了,虞思雨跌坐在榻上发呆,半晌后回神,环视空荡荡的房间,一股巨大的屈辱感涌上心头。 那些东西本就是侯府的财物,虞襄一个野种,有什么资格拿取?!自己才是侯府正经的小姐,凭什么被她一个野种欺凌!

太太糊涂了,哥哥糊涂了,就不信老祖宗也跟着犯糊涂,纵容一个野种在侯府里作威作福!

想到这里,虞思雨立马换了件衣裳,红着眼眶往正院疾奔。

正院,老太太盘坐在榻上,脚边摆着一本经书,手里捻着一串佛珠,正在闭目养神。陪房马嬷嬷轻手轻脚进来,附在她耳边道,“老太太,大小姐跪在外边哭呢,说是要见您。”

“跪着哭?怎么了?”老太太眼都没睁。

马嬷嬷将二小姐讨要财物的事儿说了,老太太这才睁眼,道,“虞襄可算是开了窍了,我冷眼看她多年,只今日这回才算有了点嫡女风范……”说到这里便想起流落在外的亲孙女,她沉默了。

马嬷嬷不敢打扰,低眉顺眼的立在一旁等候。

片刻后,老太太摆手,“我不想见她,去给她带句话,毁了虞襄就是毁了‘虞襄’,倘若她敢乱了嫡庶,坏了侯府名声,我虽然吃斋念佛多年,却也狠得下心肠。”

马嬷嬷躬身应诺,出门后一字不落的转述给虞思雨。

虞思雨心神恍惚的回到自己屋内,琢磨了一下午才弄明白老祖宗的意思。真正的虞襄流落在外,生死不明。她有可能过得平安顺遂,也有可能为奴为婢,甚至有可能流落风尘。把这事捂严实了,日后将人找回来还能悄悄抹掉她的过去,全了侯府名声。倘若自己闹开,毁了两个虞襄倒是其次,更有可能被人拿住把柄对付侯府。届时莫说老祖宗,就是大哥也饶不了自己!所谓的狠下心肠,恐就不是发配庄子那么简单了。

虞思雨惊出一身冷汗,当晚便病倒了,将养半月才好。

7、第七章 ...

冯嬷嬷送完东西附上一张清单,又在二小姐屋内略坐片刻才走。

虞襄等她走远立时拿起清单查看,却见大丫头翠喜问也不问便从她手里夺过,喜滋滋道,“小姐,我帮你把东西收进库房。”

虞襄拧眉,“清单拿来,我看看。”

“看什么,小姐你又不识字。我帮你收着,错不了。”翠喜边说边掀开门帘,抬腿欲走。她的好姐妹翠屏站在窗外冲她使眼色,满目的贪婪快要溢出来了。

虽然老太太每季都不忘给虞襄添置东西,也都是上好的布料首饰,可到底不如侯爷出手大方。那满箱子的古董、玉器、珍珠、宝石,打开来晃得人眼晕,更有几匣子造型别致的小金猪,排得整整齐齐,憨态可掬,馋死个人了。

两人见虞襄腿废了,没了自理能力,在她身边伺候定然又苦又累,便打算寻些门路调到小侯爷身边去。凭她们的姿色,没准儿还能捞着个姨娘当当,正苦于手里没银子打点,小侯爷便差人送上门来了,当真是天意。

两人心里猫抓一般难耐,恨不能立时飞去库房,把看上的东西圈起来。

以前的虞襄是个傻的,对她们言听计从,百般信任。现在的虞襄,看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如何猜不透她们那点小心思,眉梢一挑,冷笑起来,“把单子拿来我收着,日后学了字就能看懂了。那些东西不必存入库房,全摆在我屋里。”

“全摆上?”翠喜半只脚已经跨出门槛,听见主子吩咐,顿时傻眼了。

“这些都是哥哥的心意,我自然要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以示我对哥哥的敬重。怎么,不对么?”虞襄一瞬不瞬的盯着翠喜,瞳仁黑漆漆地,深不见底。

还真不能说她不对。可全摆上,自己拿什么?立在窗外的翠屏急了,跑进来四处指点,“小姐你瞅瞅,这屋里哪还有多余的地方。全摆上岂不是乱了套,还是收起来吧。”

虞襄漫不经心一笑,“把这些旧摆件全收进库房,换上新的,怎会乱套?啰嗦什么,快点使人把东西抬进来,统统给我摆放整齐。我屋子里晦气重,正好用金玉之气冲一冲。”

两人梗着脖子站在原地,就是不动,约莫又在打些鬼主意。

虞襄竖起眉毛,道,“使唤不动你们是吧?行!桃红,柳绿,去前院找哥哥,就说我这儿奴才不够用,向他借几个人!”

桃红、柳绿便是新来的两个小丫头,听见主子召唤连忙扔下手里的物事,跑到院子中央大声应诺。

真让她们去了,侯爷一问便能发现猫腻,自己遭殃不说,还得连累全家吃挂落。翠喜、翠屏这才怕了,连忙高喊,“莫去了,莫去了,院子里的人手尽够了。我们这便找人去抬,小姐你且稍等。”

“桃红,柳绿,回来吧。”虞襄冲翠喜勾勾手指,“把单子给我,待会儿你们就按这单子上的顺序摆,摆一件报一件,我虽看不懂,照着数数却没什么难的。”怪不得‘虞襄’傻,十岁了还没进学,不但大字不识,琴棋书画也全都抓瞎,成天只知道玩,怎能不被人糊弄!

不过这也怪不得她。早几年侯府风雨飘摇,老太太费尽心思帮虞品言保住爵位,便疏忽了两个孙女。直到去年皇帝颁下圣旨,钦点虞品言为永乐侯,一家人才过上安宁日子。

翠屏、翠喜听见主子这番话,心里又是气怒又是惊恐。这人腿废了,脑子却灵光了,把她们所有门路堵得死死的,想做些手脚都难。她如此防范,是不是发现些什么了?

二人脸色煞白的出去。

约莫两刻钟后,虞襄屋内焕然一新,原本只能算雅致,这会儿却堪称富丽堂皇。空荡荡的妆奁填满了珠宝首饰,摆在明处的全都是价值连城的古董玉器,叫人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

“小姐,这几匣子金猪便收起来吧?”翠喜不死心的问。

“不收,就摆在枕头边。反正我腿残了,没事可干,早晚数一数还能愉悦心情。”虞襄将几个小匣子拢到怀中,满足的眯眼。

“放在枕头边怎么行,被人偷走了咋办!”翠屏摆出一副忧虑的表情。

“被人偷走了自然找你们赔呗,赔不出便打几十板子撵出去。连这点东西都看不住,我要你们何用?”虞襄取出一只小金猪,放进嘴里咬了咬,又轻轻吹了吹,朝两人瞥去的眸光里满含嘲讽。

翠屏、翠喜彻底无语了,僵硬的墩身行礼,退出房门。如今的虞襄性情乖戾,行事诡谲,还真猜不透她在想些什么,又会干些什么,待在她身边总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虞襄收好金猪,将匣子放到枕边,轻抚隐隐作痛的双腿长叹口气。忙活了一天一夜,总算把前两章的剧情hold住了,虞襄现在依然是侯府正儿八经的嫡小姐,不用再看人脸色,战战兢兢度日。至于接下来的剧情,她当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只能边走边看。

但有三点很明确:一,牢牢抱住虞品言的金大腿;二,多攒银子为日后离开侯府做准备;三,不与女主搅合在一块儿。

只要坚决贯彻好这三点,想来日子并不难过。至于这帮刁奴,等她与虞品言的关系亲厚了再收拾不迟。

将养了一月,虞襄的伤口终于愈合了,只在左右膝盖骨上各留下一道狰狞地一尺来长的疤痕。因为伤到神经的缘故,到底是瘫痪了,没法再站起来。

期间,‘虞襄’的母亲林氏对她不闻不问,祖母也未曾来探,只命人送了好些珍贵药材。虞品言倒是信守承诺,每天都来陪伴,还送了一辆木头打造的轮椅。因诸葛亮很早就发明了轮椅,故而这东西算不得稀罕。

兄妹两一个天性冷漠,不喜言谈;一个还惦记着自己的亲哥哥,走不出上一世的阴影,一时半会儿亲近不起来。

两人磕磕巴巴说会儿话,然后便是长久的沉默。为了避免尴尬,虞襄只得闭上眼睛装睡,闭着闭着就真睡过去了,并不知道虞品言每次都守在床边许久才离开。

这日,虞襄大早起来,命两个小丫头推自己去小院里转悠,晌午喝了一碗老鸭汤,吃掉两碗米饭,往榻上一倒就睡着了。忽而天上打起滚雷,掣起闪电,很快便是噼里啪啦一阵暴雨,虞襄分明是躺在屋内,却不知怎么出现在一条小道上。

她踩着泥泞往前行走,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连忙避到路边求救。一回头才发现,那当先骑着高头大马的人不正是虞品言么。她喜出望外,举起双手高喊,虞品言却好似看不见也听不见,风驰电掣一般过去了。

车队也轰隆隆地往前进,对虞襄的求救丝毫不加理会。

虞襄双腿陷在泥泞里,动弹不得,眼巴巴的看着他们越去越远。当车队快要绕过拐角时,却见一股泥石流从山上狂涌而至,瞬间把马车砸得七零八落,许多大箱子从车里掉出来,被泥石冲击成碎片。

虞襄定睛一看,愕然的发现那些箱子里装的竟全都是十两一个的银锭子,被泥石流冲下山涧,掉入路边滔滔江水,再也寻不见了。而虞品言等人也生死不知。

虞襄大喘口气,猛然半坐起身,才发现自己依然待在帐子里,刚才的一切都是做梦。倒也是,不是做梦,自己怎么可能会走路呢?

她拍拍胸口,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心慌意乱的感觉却怎么也消不去。上辈子,每当哥哥遇见危险时,她都会有同样的焦虑感,并因此让哥哥避开了许多暗杀。这也是她能在老太爷跟前保有一席之地最主要的原因。

但她从未做过如此真实地,仿若预言一般的梦,好像梦里的一切在不久的将来都会上演。

虞襄越想越心慌,大声喊道,“来人,快来人!”

桃红、柳绿本就守在隔壁耳房,听见喊声连忙跑过来。

“去,把哥哥找来,就说我腿疼的厉害!”虞襄连连挥手。

两人见她容色煞白,满头冷汗,好似病得不轻,一个急急跑上前照顾,一个撩起裙摆往前院狂奔。

前日里连降暴雨,三门峡附近黄河决堤,洪水泛滥,已淹没了洛阳、偃师、巩义等好几座城池,数十万民众葬身洪水,更有数百万民众无家可归,损失惨重。皇帝立时颁下圣旨,命太子亲自前往三门峡赈灾。作为太子伴读,虞品言自然也在随行之列。

因情况紧急,一行人片刻不敢耽误,接了圣旨便准备出发。小桃红到时,虞品言半只脚已经跨出门槛了。

虞襄之所以瘫痪全是为了救自己,虞品言不能扔下她不管,命人给太子递了个口信,说是晚到片刻,然后急匆匆往西厢房走去。

他身着一件藏青色锦袍,衣领和袖口嵌着祥云纹金边,穿着打扮竟与梦中丝毫不差。虞襄一看,心立马凉了半截,越发打定主意要阻止他离开。这人可是她唯一的金大腿,倘若出了什么变故,她一个废人,又是个‘野种’,脑门还贴着个‘丧门星’的标签,在这侯府里当真不用活了!

莫说爱孙如命的老太太,就是不理世事的林氏也会活撕了她。谁让虞品言是她‘克死’的呢!

8、第八章 ...

见虞襄满头冷汗,容色煞白,虞品言快走两步,焦急的问,“可是疼的厉害?找大夫了没有?”

虞襄拉住他衣袖,道,“哥,你要去哪儿?”

小姑娘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强烈的不安感,许是最近日日有自己陪伴,一旦自己离开,便害怕了。虞品言坐到床边,柔声安抚,“哥哥出去办差,很快就回来。襄儿莫怕,有什么事便去找冯嬷嬷,她会照顾你。”

虞襄正思索着怎么将他留下,柳绿带着大夫进来了,索性便让大夫诊脉,还可拖延一点时间。

虞品言耐心的等候,见大夫说无甚大碍才安下心来,又嘱咐丫头赶紧熬药,然后一口一口喂给虞襄。

虞襄一边喝,一边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不知不觉一碗药便下了肚。

虞品言见她脸色不那么白了,往她嘴里塞了一颗蜜饯,熟练的抽出软枕将她放平,仔细捂好被角,叮嘱几句‘莫怕,好好将养’之类的话便要出门。

上辈子,虞襄便能感知到哥哥的安危,且从未出过错,这辈子虽然换了哥哥,但那感觉非但没消失,反而更强烈。仔细想想,这也算是一件好事,虞品言过得平安顺遂,她也就能过得平安顺遂,且永乐侯府树敌颇多,朝堂又风起云涌,虞品言日后的劫难肯定少不了。

她不知道剧情,说不定作者为了增加女主的励志程度,把永乐侯府写衰败了,只等着女主回归以后大显神威,再将侯府推上巅峰。府里所有人,包括老太太,都得跪舔女主。

想到那场景,虞襄便觉一阵恶寒,更无法猜测自己一个‘丧门星’,在侯府衰败后会承受怎样的责难。种种罪名肯定都堆叠在她头上,谁让她是炮灰女配,注定是给女主垫脚的杂草呢!

可她虞襄骄傲一辈子,何时给人当过垫脚的?她虽然不是女主,却也照样要活得风光舒坦。所以,虞品言绝不能出事!

虞襄咬牙,哀哀的呻吟起来,做出一副痛不可遏的表情。

虞品言忙又转回来,隔着被子将她抱进怀里上下摸索,又命人去请大夫。大夫并未走远,再次诊脉后真有些急了,一个劲儿的说脉相没有问题。

可虞襄叫的越发厉害,双手死死攀住虞品言脖颈,一声声的哀求,“哥,我疼,哥你别走……”

虞品言被勒得喘不过气,又见她乌溜溜的眼珠不时往自己脸上梭,有些心虚,又有些狡黠,这便寻思过来,哭笑不得的问,“襄儿,你是不是在装病,嗯?哥哥只是出去办差,又不是不回来,莫怕。”心下有些无奈,却也很喜欢这种被人全心依恋,全心信赖的感觉。

“哥,你今天别走了,明天再走吧,我做了个噩梦,”虞襄并不打算隐瞒自己的能力,一一详述细节,“我梦见你穿着这身衣裳骑在马上,后面跟着许多马车,还有士兵。你们走过一条小道,左边是高山,右边是峡谷,一条大江在峡谷里奔腾。忽然天上下暴雨了,你们走得越来越快,绕过一处拐角时,山上冲下许多泥石,把车队淹没了,车里的箱子被石头砸碎,里面的银锭子全掉进大江里去,再也找不着了!”

随着她叙述的深入,虞品言的表情从哭笑不得变成错愕万分。这次离京,太子确实带了八百万两赈灾银,这件事除了随行人员和皇帝,没有任何人知道。襄儿这梦确实蹊跷……

在虞襄刚说出‘做噩梦’三个字的时候,翠屏便悄悄摸出房门,往正院赶去。

翠喜立在窗边目送她离开,心道:你能把侯爷哄得服服帖帖的,就不信老太太也哄得住!就因为做了噩梦便装病阻止侯爷办差,叫老太太知道了,定要掀掉你一层皮!思及此处,忙用帕子捂住嘴,暗暗讽笑。

虞襄见虞品言表情松动,赶紧又是一阵好劝,却没料老太太杵着拐杖跨进门槛,厉声道,“襄儿,别胡闹!去,服侍小姐睡下!”手一挥就上来两个身强体壮的嬷嬷,硬把虞襄从虞品言怀里扒出来,按倒在床上。

“言儿,你快去吧,莫耽误了太子办差。”看向孙子时,老太太凌厉的表情稍微放缓。

“老祖宗,襄儿身体还未康复,劳您好生照料。孙子这条命是襄儿给的,没有她,孙子如今也不能站在这里跟您说话。”虞品言隐晦的提醒老太太莫为难虞襄。

虽然心中诸多疑虑,可太子今年17,入朝一年来首次独当一面,且办得还是那样紧要的差事,宫内宫外无数双眼睛盯着,虞品言半点推脱不得,拍拍妹妹发顶,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了。

虞襄抬起胳膊大喊,“哥,如果下暴雨的话就立即停下来,千万别赶路!记住了,千万别赶路!”

虞品言摆摆手,越去越远。虞襄停止挣扎,仰躺在锦被上喘气。几个嬷嬷退开,低眉顺眼的等候老太太发话。

桃红柳绿两个颇有些担心,翠屏翠喜却暗自幸灾乐祸。

老太太杵着拐杖一步步上前,语气非常严厉,“我原本以为你遭此劫难,定然比以前懂事很多,没想到还是那个样子!你哥办得都是顶顶紧要的正事,倘若受了你拖累,皇上怪罪下来,太子怪罪下来,整个侯府都承受不起!”

虞襄垂下眼睑,低声道,“老祖宗,襄儿知错了。”在虞品言安全回归之前,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待着吧。

老太太见她容色苍白,冷汗连连,很是虚弱的样子,且又想起孙儿临走那番话,心道罢了,到底救了孙儿一命,且废了双腿,只是任性没有发疯,已算是好的了。

长叹一声,老太太道,“知错便好,日后再不可胡闹。你且睡吧,我走了。”

虞襄连忙答应,让翠屏翠喜送她出去。

翠喜见老太太雷声大雨点小,心里很不满意,装作忧心忡忡的开口,“老夫人,二小姐那梦,确实有些玄乎啊。她竟说侯爷会被泥石冲走……”

“闭嘴!”老太太不等她说完便厉声打断,“这样晦气的话,日后不许再提,否则拔了你们舌头!”

用力跺了跺拐杖,老太太一叠声儿的骂着晦气,疾步走远了,仿若虞襄的小院沾满了某些不可言喻的脏东西。

翠屏翠喜装作诚惶诚恐的送一行人离开,转回头,捂着嘴咯咯笑起来。虞襄这顶‘丧门星’的帽子,怕是永远都摘不掉了。侯爷还没出门呢,她就什么不吉利的话都敢往外说!忒蠢了些!

虞品言离开侯府后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城外的十里亭赶上太子一行。

太子端坐在一匹汗血宝马上,身材颀长,相貌英俊,举手投足间更有几分雍容闲雅的神采,很是令人心折。

“何事耽误了?”他回头询问。

虞品言拱手道,“舍妹旧伤复发,我留下等大夫诊治过后才走。耽误了行程,还请殿下恕罪。”

太子与虞品言私交甚笃,对舍命救了虞品言的虞襄也是爱屋及乌,且他胸襟开阔,生性仁厚,并不会因些许小事而多加苛责,当即摆手道,“无妨。令妹可好转了?等我们回来,你拿着孤的名帖去太医院请薛院正,他在治疗骨伤方面很有一手。”

“舍妹临出门时已经大好,谢殿下关心。等此次回来,我就厚着脸皮借殿下的名帖一用。”薛院正只为皇帝和太子诊病,常人请不动。虞品言听了这话连忙道谢。

因灾情严重,拖不得,两人略聊几句便催马赶路,行至一处山道,天空忽然昏暗下来,抬头一望,却见大朵大朵的乌云开始迅速聚集,云层间天雷滚滚,紫电翻涌,景象颇为骇人。

“不好,要下暴雨了!再行七八里路便有一座村庄,咱们可借农家暂避。快快快,加快速度!”打头探路的侍卫大声吼道。

一行人不自觉夹紧马腹,打算冒雨疾驰。

唯独虞品言心里犹疑不定。这条道,越看越像襄儿描述的那条,左边高山,右边峡谷,一条大江从谷底穿过,奔腾的江水发出巨大的怒吼。襄儿从未出过远门,却将这番景象描绘的活灵活现,彷如亲至。

那梦,果真只是个梦?虞品言暗自咬牙。

来不及多想,豆大的雨点狠狠砸下。有人劝太子换乘马车,被太子拒绝了,反而越过众侍卫冲在最前面。虞品言连忙跟上,却听耳边悉悉索索一阵响动,转头一瞥,却见一块松动的石头从山上滚落,掉入草丛。

虞品言眸光微暗,追在太子身后大喊,“太子,快停下,不能再走了!前面危险!”

太子依稀听见‘危险’二字,还当前路有埋伏,立即勒紧缰绳。骏马扬起前蹄嘶鸣,片刻后稳稳停住。

“怎么回事儿?前路有匪患?”他语带焦虑。

“并非匪患。”虞品言摇头,“雨势太大,咱们还是等雨停了再走吧。太子你看,这山石都被雨水冲刷的摇摇欲坠,若被砸中便危险了。”

他说话的时候,正巧一块香瓜大的石头从山上滚落,掉进路边的草藤里,若石头再大些,当真有可能夺人性命。太子皱眉,面露迟疑。

随行的户部尚书于文涛却不以为然的摆手,“不过七八里,两刻钟的路程,怎会出事?眼下暴雨倾盆,咱们往哪里躲?又躲多久?”

太子越发觉得为难。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咱们砸伤了是小事,万不能伤到太子。况且咱们还带着八百万两赈灾银,倘若落石惊了马,搅翻了马车,银子滚入峡谷掉入江水,谁来赔?还是小心谨慎为妙!”虞品言据理力争。

于文涛摇头,正欲反驳,太子开口了,“都停下,在路边找空旷安全的地带扎营休整。方伟带几名侍卫前去探路,确定路况良好,我们再过去。”

方伟乃太子的侍卫统领,二话不说便领命走人。虞品言取出帐篷搭建。

雨越下越大,四处都淌着泥水,搭好了帐篷也只是挡了头顶,脚下依然湿漉漉的,叫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那股难受劲就别提了。

再往前走七八里便能住进农户,有滚烫的热水,柔软干燥的被窝,香喷喷的饭食,比这荒郊野外、瓢泼大雨,不知好上多少倍!随行人员嘴上不说,心里早埋怨开了。

于文涛对长随叹息道,“太子能力是有,可就是太过谨慎,不过两刻钟路程,能出什么差错儿?谁的话都不听,偏听那伴读的,毛还没长齐呢……”

长随指了指隔壁帐篷,示意主子小声点儿。

于文涛吹了吹唇上的八字胡,颇不以为然。

9、第九章 ...

太子不肯单独待在马车里享福,而是与虞品言挤进一个帐篷,拿出用油纸包好的干粮,慢慢吃着。

“等方伟回来,咱们再继续赶路。如果让他们在雨水里躺一宿,不知多少人要埋怨孤了。”太子眯眼打趣。

虞品言点点头,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守着八百万两银子,晚上睡觉都得睁一只眼,更何况赶路。这是您第一次办如此紧要的差事,半点疏忽不得。”

“月末,老二、老三、老四也要跟着入朝参政了,孤这次若是出了差错,不知多少人等着揪孤的小辫子。你放心,孤省得。”太子拍拍虞品言肩膀,两人相视而笑。

一边啃干粮一边说话,不知不觉便过去了大半个时辰,只听一阵迅疾的马蹄声逼近,太子还来不及掀开门帘,便听方伟高声大喊,“太子,不好了,前方山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