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湛眉头皱紧,连轩是为了他才要娶她的?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萧湛回信道:靖北侯世子喜欢你,你不知道?

安容被问的满脸通红:我知道,但是他将来要娶的那个人不是我。

萧湛皱眉,又是这话。

当初他夜探香闺的时候,她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将来他娶的会是顾家大姑娘顾清颜。

她凭什么那么肯定,如果他不愿意,谁能强求他娶?

萧湛回信问道:你确定?他会娶谁?

安容回信有些严谨:如果不出意外,他会娶晗月郡主。

看着花笺上的回信,萧湛有些惊震。

今儿外祖父才说那话,连他和连轩都不知道那小郡主是谁,她却知道?!

萧湛有些分不清安容是不是真的会卜算了。

她好像有些真本事?

那为何那夜给他看手相却是胡诌?

萧湛想不通,但是他更有一疑问:依照卜算。你会嫁给谁?

安容被问的噎住。

她会哪门子卜算,她依照的事前世记忆。

卜算,瞎眼神算才是有真本事。

他算出她会嫁给萧湛,就算她现在不愿意,迟早有一天也会愿意。

想想这话,安容就憋闷的慌。

她怎么可能会喜欢萧湛呢,这不可能!

安容望着空白天蓝色花笺。有些发呆。她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一夜,安容又失眠了。

第二天,又是沈安溪把她喊醒的。

沈安溪已经无语了。四姐姐可真能睡。

“四姐姐夜里又调制胭脂了?”沈安溪打趣道。

安容脸颊微微红,手抚了抚发髻,没有说话。

秋菊替她回道,“昨儿姑娘夜里剪了几张窗花。”

不说还好。一说沈安溪更加的鄙视了,“我还剪了十几张呢。”

安容嘴角轻抽。很是羡慕她,没有烦恼真好。

安容扭头去看芍药,想借芍药的手打击沈安溪,免的她太得瑟了。

芍药耸耸肩。她夜里没有剪窗花,她要读书识字求上进呐。

李老夫人送了她一堆的字帖,还有笔墨纸砚。还叮嘱她不许偷懒。

要不是她死命拦着,她还要给她配一个小丫鬟。专门替她做活。

这个提议没差点把她吓晕,谁家丫鬟身边还跟着小丫鬟的?

不伦不类好么!

还如昨日那般,安容吃了早饭后,就去竹屋忙窗花。

忙活了一整天,安容累的有些腰酸背痛。

当天夜里睡得很早,也睡很熟。

第二天,醒的有些早,精神充沛。

喻妈妈瞧了就笑了,“今儿不用麻烦六姑娘来喊姑娘起床了。”

秋菊在一旁接口道,“花了两天时间,窗花也都剪的七七八八了,再加上丫鬟们夜里剪的,应该比往年买的要多了。”

所以,今儿六姑娘她们应该不会来了。

冬梅笑道,“那可不一定,你忘了,除了窗花之外,还有对联呢,还有花灯,年前只有几天了,可有的忙。”

安容有两天没去给老太太请安了。

今儿去的时候,只有四太太到了,她正巧扶着老太太出来。

看着老太太梳的齐整的头发,安容就知道,那发髻是四太太梳理的。

老太太瞧见安容,脸色温和慈爱,“这两日剪窗花累了吧?”

安容点点头,挨着老太太坐下,笑道,“是有些累,不过歇了一晚上,好多了。”

四太太笑道,“安容她们是年轻的小姑娘,精力充沛着呢,就是再累,眯会儿眼睛就会好很多,老太太不必担心。”

说着,她又笑道,“昨儿我出门,听说如意戏班要进京了,不是今儿就是明儿,听说有怕定不到的,早早的就派了人出京,以示诚意,咱们侯府要不要也先派个人去?”

孙妈妈奉茶过来。

老太太接了茶,轻轻的拨弄着,神情从容道,“如意戏班只在京都唱半个月,因为名气大,会挑府邸唱,不是先派了人去就行的。”

外面,三太太迈步进来,沈安溪陪在身侧。

闻言,三太太笑道,“是呢,如意戏班名气太大,太后爱听,往年会进宫唱三天,再就是各个王府,郡王府,国公府,轮到旁人也就三四天,想请回来,还真是不容易。”

老太太啜了两口茶,用帕子轻拭,将嘴角的茶汁抹去。

“能请到最好,请不到就算了,”老太太摆手道。

沈安溪请了安后,挨着安容坐下道,“四姐姐,太后不是赏赐了你和祖母么,你们都还没有进宫谢恩呢,哪一天太后听戏曲的时候,你们进宫不就成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举荐

安容看着沈安溪,摇头道,“主意不错,可是那会儿皇宫里正忙呢,而且都是太后皇后她们点曲子,不一定是祖母爱听的。”

最重要的是,皇宫重地,颇受拘束啊,心思都花在不能失了礼仪上了,谁能全心全意的看戏啊?

安容决定把如意戏班请回来。

她有上一世的经验,也听过几次如意戏班唱曲,她不同于老太太年纪大,出府不便,更何况,东钦侯府也请过两回如意戏班。

安容很有把握,只是用如意戏班的曲子引如意戏班上钩有些不大厚道。

虽然那曲子两三年后才出来。

难保人家这会儿已经开始写了。

安容决定等如意戏班进京了,试探试探。

没一会儿,沈安阑、沈安芙她们就都到了。

丫鬟们拎着篮子进来,满满几篮子的窗花。

老太太瞧了瞧,甚是满意。

沈安姝就大着胆子替大家讨赏了。

老太太心情好,赏了每人十两银子,回头出府买些小玩意。

乐的她们都高兴不已。

不是每个人都跟安容一样,有娘亲留下的大把陪嫁,不在乎几两银子。

对她们来说,每个月发月钱的日子是最高兴的,十两银子可是她们一大半的月钱啊。

老太太见她们辛苦了两天,道,“今儿就写写对联,花灯明儿再做,别累坏了。”

几人忙不迭的点头。

写对联很容易。

各人写各人的院子,至于侯府的大门,以及几个重要的门,那是没她们的份的。

要是运气好。可能还能得到皇上亲笔写的对联呢。

虽然可能性小了一些,但是每年都有大臣府邸的对联是皇上亲笔的,那是要荣耀一年的。

三太太笑道,“萧老国公的字苍劲有力,雄浑霸道,每年都有不少人相求,我觉得侯爷要是开口。一副对联应该不在话下。”

二太太坐在那里。笑道,“往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有不少人送了礼物上门求侯爷写对联啊。”

二太太话里眼里都是羡慕。上门求对联的可不少,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他们老爷也有,但远没有侯爷的多。

官越大。字越好,求对联的人越是多。

正说着呢。侯爷迈步进来,春风满面。

屋子里一群人起身见礼,侯爷点点头,然后坐下。

老太太对自己儿子很了解。他这样子,心情很不错,便问道。“有好事?”

侯爷想点头的,可是瞧见安容望着他。侯爷便只笑道,“萧老国公今儿从皇上那里讨了两块端砚,瞧见了我,顺手给了我一块。”

安容的脸色就有些臭了。

父亲真是的,一块端砚而已,至于这样高兴吗?

萧老国公也是的,辛辛苦苦从皇上那里讨了端砚,转手又给了父亲,那还讨什么?

总之,安容对萧老国公送侯爷端砚一事很不高兴。

他也太会送礼了,送到她爹心窝子里去了。

本来她爹还有一半偏向她,现在肯定只有四成了!

心情不好的安容,爽直道,“父亲早前还说送一方端砚给大哥呢。”

侯爷,“…。”

老太太忍俊不禁,他们父女两的事,她不插手。

三太太也了解内情,知道安容不想嫁进萧国公府,侯爷越是这样,她越气恼。

侯爷那个憋闷啊,他都把那话给忘了,萧老国公见有大臣向他讨对联,就把端砚给了他,让他写的顺畅些。

这还没写呢,又要被女儿转送儿子了。

那是你亲大哥,我还是你亲爹啊。

侯爷很郁闷,却不得不顺着安容的话道,“那就给你大哥吧。”

安容心情顿时明媚了。

侯爷却一直憋闷,刚巧沈安闵和沈安北来给老太太请安。

侯爷就发难了,“那字写得难看,没事多练练。”

沈安北摸不着头脑,父亲前几日还夸他字写的不错啊,怎么今儿就又变难看了?

等安容一说侯爷送他一方端砚,让他努力练字,沈安北就明白了。

他很想说不要,可是安容一个劲的给他使眼色。

沈安北只能顺着安容了。

其实他也想端砚的。

女儿拖后腿,儿子帮女儿,侯爷心情糟透了。

他决定去坑萧老国公。

虽然没结亲,他铁定不会有他送的端砚,可至少女儿是向着他的,现在好了,端砚没了,女儿一颗乖顺的心也没了。

侯爷琢磨着怎么开口,外面,福总管进来,从后面绕过来,凑到侯爷耳边嘀咕了几句。

侯爷的脸顿时就阴沉如墨了。

把茶盏放下,侯爷起身便走。

福总管要跟着,沈安北拉着他问,“福总管,父亲脸色那么差,不是出什么事了吧?”

福总管摇了摇头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侯爷被人给坑了。”

坑这个字,让安容想到了四老爷,忙问道,“谁坑的父亲?”

福总管很为难,这事不好说啊,可是侯爷这么当众一甩脸,那么难看,要是不说,这不是叫人担忧吗?

别人倒也罢了,老太太不能担忧啊。

福总管也顾不得其他了,道,“是宣平侯坑了侯爷,前几日,宣平侯来找侯爷,说护国公府世子年轻有为,让侯爷帮忙举荐他为军器少监,侯爷答应了。”

军器少监,从六品官,官阶在京都不算高,可护国公世子才多大啊,十九岁就从六品了。

要知道军器监那地方,早前三老爷不就看中了,在武将中,还是一个较为容易建功的地方,而且油水多。

尤其是犯错了有军器监顶着。他一个少监压力小。

回头有了合适的位置,就能升任,到时候绝对不会比从六品低。

侯爷原不想插手这事的,可是架不住宣平侯三寸不烂之舌,说护国公府迟早会崛起,武安侯府现在是荣耀,可难保能护着一时。卖护国公一个人情。将来有什么事,也好说话不是?

侯爷就心动了。

为官之道,不就是你帮我。我帮你,不然又怎么会有官官相护之言?

今日我有求与你,你拒绝了,他日有难。可别指望我会拉你一把。

侯爷考虑的是将来。

可是昨儿回府,侯爷吩咐他去查查宣平侯府和护国公府是不是要结亲。

他和侯爷都以为是宣平侯府姑娘要嫁给护国公府少爷呢。

没想到一查。竟然是宣平侯世子要娶护国公府大姑娘!

那不就是宣平侯世子的嫡妻了,往后大姑娘在她跟前要矮大半截。

福总管听到这消息,就赶紧来禀告侯爷了。

要是没有大姑娘嫁给了宣平侯世子做平妻这一码子事,侯爷帮护国公府也就帮了。

可偏偏先有了膈应。他活了大半辈子了,还从来没有见过嫡妻和平妻相处融洽的。

就拿王妃和侧妃来说,哪个不是斗个你死我活的。没有儿子还好一些,有了儿子。那就更激烈了。

侯爷帮护国公,他女儿却嫁给了大姑娘的夫君,这事要是传扬出去,还不被人笑话死啊?

福总管说完,就追着侯爷走了。

沈安北和安容面面相觑,脸色都有些难看。

宣平侯府这一回做的实在是过分了,就算沈安芸算计了宣平侯世子有错,却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侯爷帮自己的女婿可以,还没听说岳父帮女婿娶嫡妻的,这是要告诉世人,他这个做父亲的嫌弃女儿在婆家过的太舒坦,要帮着找点事儿吗?

老太太气的嘴皮都哆嗦。

三太太忙劝她别生气,老太太怒道,“要不是事情已经成了,侯爷不会这么气!”

四太太脸色温婉如水,起身劝道,“老太太别生气,侯爷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算计了,想办法弥补了便是。”

二太太就笑了,“要是任命书没下,倒还好说,最多说侯爷出尔反尔,举荐官员全看喜好,若是任命书下了,只要护国公世子不出事,估摸着明儿就能走马上任了。”

说完,二太太还不忘嘲弄一下,“早前宣平侯夫人估计也恼了安芸,侯爷帮了她娶了个好儿媳,结了个好亲家,她肯定满意安芸了。”

老太太恼了沈安芸,二太太还故意说这话,这是成心的气老太太。

四太太没有接话,她心底也气了。

四房算计了侯爷两回,都被搅黄了,现在好了,侯爷不帮自己的兄弟,却去帮亲家的亲家,看不笑掉人的大牙。

四太太高兴了一会儿,才安慰老太太道,“这是朝廷大事,有侯爷操心呢,老太太养好身子才是大事,这都要过年了,要是被气着了可如何是好?”

沈安溪撅了撅嘴,轻声抱怨道,“事儿真多,还让不让人好好过年了,没出嫁时自己闹,出嫁了,她婆家闹。”

沈安溪抱怨的是沈安芸。

不管侯府怎么不喜欢她,她始终是侯府的女儿。

瞥开她不说,侯府还要维护自己的脸面呢,她真担心上朝时,那些大臣笑着祝贺大伯父,“你女婿又要娶正妻了,就是你才帮着举荐的军器少监护国公世子的胞妹。”

沈安溪不怀疑,大伯父绝对会被气的吐血。

老太太气的一会儿,想起一件事,忙吩咐三太太道,“去派人瞧瞧,别叫侯爷性子来了,去揍宣平侯。”

三太太怔住,侯爷不会这么冲动吧?

ps:求粉红票o(n_n)o哈哈~

看侯爷肿么挽回局面。

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情

不敢耽搁,三太太赶紧出了松鹤院。

要真那样,能拦下侯爷的也只有三老爷了。

这些事不该沈安溪她们操心,她们也操不到那份上去,拉着安容写对联。

安容哪有那心思啊,正好见沈安闵在,便道,“二哥,你替我写两幅对联吧,顺带在对联上画些画儿?”

沈安闵微微错愕,眼睛微微睁大,“在对联上画画?”

安容点点头。

沈安闵在脑海中想了想,顿时来了兴致了,不过今儿是不行了,他还有事忙。

“晚上我再写行么?”沈安闵怕安容等不及,问道。

安容点点头。

沈安闵就和沈安北出去了。

屋子里,欢声笑语连连。

安容有些心不在焉。

因为三太太出去很快就回来了,说没追上侯爷,三老爷也不在家,要是侯爷真去宣平侯府,福总管是拦不住的,而且福总管压根就没出门。

三太太劝慰老太太道,“侯爷要是真打了宣平侯,那也是他活该。”

老太太轻叹一声,没有说话。

两个时辰后,出去找侯爷的小厮回来了。

安容这才知道这两个时辰侯爷去哪儿了。

没有去宣平侯府。

侯爷先去了军器监府邸。

再去了瑞亲王府。

随后去右相府。

从右相府出来,他去了李家铁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