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若是巧合,只能说这摄政王果是天家人,做起事来也真真是如有神助;若不是巧合,那就有点.......

这么一想,众人看着摄政王的目光,越发的恭谨小心起来,再不敢大意。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把议事这一段写完,然后让男主在后面帮一把的,可是实在是太晚太累了,就先写到这里吧。

PS.宋将军这个,当初停姐儿去找先生时也曾碰见过,不过他这里还埋了个伏笔,以后再说吧

PPS.本来想换个封面的,结果我自己看着也不习惯,还是用回老封面吧2333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菲儿、青鸾、六爻、那就听我说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karen 125瓶;大钰 12瓶;波斯、9999999 10瓶;多夺朵剁、Hedonist、19049690 2瓶;小瓶西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闲话

因着有摄政王在上头一锤定音, 这事也算是定了。

待事情定了之后, 底下的人仔细思量,真是越想越觉着这安排很有些意思。

要知道, 小皇帝从出生起便被抱到凤来宫, 一直养在郑太后膝下的。或许人会对自己血缘上的亲生母亲产生向往与感情, 可要说小皇帝对自己从未见过一面的亲娘有多么深的感情, 众人只怕都是不信的。所以, 小皇帝今日顶着郑太后的压力,迫不及待的点头应下了宋渊这事, 就很值得深思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说明了这对天下最尊贵的母子感情也并不似众人想象中的融洽,至少小皇帝心里是不放心郑太后的, 也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所以他才会在知道有宋渊这么个人选后立时就选择了宋渊——这种情况下,小皇帝需要宋渊这么个人在自己边上,而宋渊也需要这么一个带着宋家血脉的皇帝外甥。

至于摄政王.......

有了宋渊在,内宫里的小皇帝不至于孤立无援,郑太后也有了顾忌,这对摄政王自然是好事。而且,是摄政王一手将宋渊提到京城,直接将他这正三品昭勇将军提成一品禁卫军统领,这提拔之恩,宋渊总得记着吧?

更何况,郑太后位居慈恩宫, 把持宫闱已久,之前的禁卫军统领吴建江也是郑家这边的人,手下还有颇多亲信在禁卫军中。这种情况下,宋渊要想稳住脚跟,光靠小皇帝是不够的,还得靠摄政王。

如此,宋渊得了禁卫军统领的位置,皇帝自觉有了些保障,摄政王也卖了人情,除了郑太后和郑家不如意之外,竟还真是最好的结果了。

既然事情已经议定了,众人皆是告退。

傅长熹虽是摄政王却也不好留在内宫,也跟着起身离开。不过,这一回他倒是没坐步辇,反到是落后一步,与走在后头的裴阁老并肩而行。

裴阁老能有如今地位,自然不是个傻的,心知摄政王这是有话要说,一面小心应对着,一面在心里思忖着摄政王这时候会寻他说些什么。

谁知,傅长熹仿佛真就是与人随口闲谈,还与裴阁老说起了宋渊的事:“我瞧宋渊年纪也是不小,孤零零一个人过来京城,倒也怪可怜的,本还想着给他做个媒,也好安个家。只是回头一想,我也是才来京城没多久,一时倒也不认得几个人,若是随便寻个人又恐误了人家终身,只得罢了.......”

说着,他还伸手拍了拍裴阁老的肩头,差点没把裴阁老一身骨质疏松的老骨头架子给拍散了,仿佛玩笑一般的开口调侃道:“要是裴阁老你有个女儿,倒也正好。”

裴阁老:“......”

裴阁老都有点怀疑傅长熹这是没事找事,想拿自己取笑逗乐。不过做臣子的,这会儿面上也只得恭谨对道:“老臣膝下只得一女,也是早便出嫁了的。如今,外孙和外孙女加起来也有三个了。”当然,裴阁老也不是逆来顺受的包子,特特又补充了一句,“以臣愚见,殿下若真有此心大可问一问太长公主或是大长公主。”

裴阁老这话说的婉转,意思也很明白:人家太长公主和大长公主现在都满京城的给殿下您找王妃呢,手头漏出几个人来给宋渊那是再简单不过的。

更何况,傅长熹嘴里说宋渊“年纪也是不小,孤零零一个人过来京城,倒也怪可怜的”,怎么就不拿镜子看看他自己——要是京城里评选大龄单身汉,头一个肯定就是面前这位摄政王。所以,他现在说这些话,真的都不觉得脸红的吗?

傅长熹还真不知道脸红,闻言只是一挑眉,漫不经心的笑了两声:“是了,算算年纪,阁老的外孙外孙女也都不小了........今儿正好是女学张榜的日子,府上想来是有好消息等着阁老的,您也别在这耽搁了,早些回去吧。”

说着,傅长熹还感慨了下女学考试制度多年不改,十分的有问题——凭证都不写名字,简直是纵容底下人私下买卖凭证,不知养肥了多少蛀虫。

裴阁老对此不是很感兴趣,只随口应了,心里仍旧不大明白摄政王的意思。

就这样,两人一面说一面走,一直到宫门口方才分了道。

傅长熹上了自家马车。

侍卫躬身行礼,轻轻请示道:“王爷,是回王府还是去别院?”

“去西山别院吧。”傅长熹闭上眼睛,想了想才开口吩咐。

他想:要是明儿他家那小徒弟再不来,他就得去抓人了!总要给她长点儿记性!

**********

裴阁老目送着摄政王的车驾离开,这才在下人的搀扶下跟着上了自家的马车。

车帘子放下后,裴阁老懒懒的坐了下去。

身下的褥子铺的温软舒适,他靠坐在上面,有些僵硬的身子骨跟着松了松,不觉便长长松了一口气。然后,他又抬手掐了掐眉心,心下暗忖:摄政王今儿究竟是想要说些什么?是暗示他与宋渊结交,还是让他与宋渊保持距离?

想着想着,裴阁老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上头多了一把椅子,顶上多了这么一位要小心、要伺候的主,这朝里的日子真是越发难过了。

裴阁老难得的起了些感慨,路上叹了一会儿的气,结果回了家,家里还有个不大好的消息正等着:今儿女学张榜,裴三姑娘裴明珠落榜了。

裴家也是派了人看了榜单的,结果裴明珠落了榜,倒是甄停云不仅上了榜还考了个五甲一乙的好成绩。

裴大太太听说消息时,正在裴老太太的荣寿堂坐着,边上还有妯娌裴二太太。听了下头报上来的消息,她当下便觉着心血上涌,脸上烧得厉害,眼里一酸,不禁便红了眼睛。

裴老夫人虽可惜孙女没上榜,倒也不似裴大太太这样着急,见着一向刚强的大儿媳妇红了眼睛反到是转口劝起了人:“且不必急,明年再考也是行的。”

“明年她都及笄了!再读上三年,岂不要十八了?!”裴大太太越说越觉心酸,一颗心好似火上煎着,火急火燎,真是恨不能拉了自己不争气的女儿到跟前,狠狠的打上一顿才能消气。

裴二太太见着,难免也劝几句,当然心里怎么想就不好说了,毕竟她和裴大太太妯娌两个比起来实在是很有些个差距。

裴大太太出身侯门,乃是在裴家最艰难时坚持婚约,一意下嫁的,因此裴家上下十分看重这个长媳,裴大爷也十分爱重这个妻子,婚后更是夫妻恩爱,儿女双全。尤其令裴二太太嫉妒的是,裴大太太还生了个好儿子——裴如松,天资卓越又知上进,谁都知道这就是裴家下一辈的扛鼎人物了。

可裴二太太呢?

裴二太太只是进士之女,虽也是裴老太爷厚着脸皮为二儿子与旧友求娶的,嫁来时裴家也正艰难,可出身上到底不及长嫂。最可恨的是,裴二太太她没有儿子运,前后生了两个姑娘便坏了身体,苦熬了几年,眼见着裴家起复,自己生不出儿子,只得提了个丫头上来给裴二爷,养了一对庶出的龙凤胎,也就是裴曼丽与裴如桢。

裴家姑娘皆从明字,明珍、明雅、明珠,哪怕是从名字上也能瞧出这裴曼丽的身份来。

裴二太太往日里瞧着长嫂,深觉长嫂实是好命,心里简直酸的要冒泡了。如今,听着这事,裴二太太倒觉胸中闷气去了许多,觉着自己虽只得了两个女儿,可这两个也都是伶俐懂事的,再不必自己操心的,这方面倒比长嫂好了许多,嘴里自然也有许多劝解的话。

这一句接一句的,只把裴大太太劝得泪水涟涟,嘴里只道冤孽。

裴大太太一向刚强,这会儿实是为着女儿的事情难受,边上又有裴二太太“劝着”,一时儿简直是哭得跟泪人一般。

裴老夫人做婆婆的,不禁也开口劝了几句。

裴大太太一面应声,一面低头与裴老夫人说着自己的委屈:“.......也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冤孽,成日里不知上进,只知道往外乱跑,明知要考试了也不认真看书。我做娘千求万求,好容易求着她念了几日书,临考了又把凭证给丢了!为着她这事,我真是要把自己这辈子的脸都给丢尽了。偏她还没考上,明年就要及笄,我真是,真是不知该怎么好了.......”

原本,为着裴明珠的名声,凭证这事裴大太太是再没有与外人说的,只想着等女儿上榜,事情就这么悄不声儿的掩了过去。可如今女儿落榜,她心里又气又恼,想着边上都是自家人也就没再瞒着了——当然,也是这事在她心里憋得久了,眼见着裴明珠落榜,甄停云却反倒上榜,她真是臊得慌,话哽在心里憋不住。

裴阁老从外头进来,丫头打起帘子,他凑巧听了这么一句,心头一突,隐隐意识到了什么,厉声问道:“她把凭证丢了,那是怎么考的试?”

裴大太太闻声,惊得回头去看,却见着进来的竟是自己素日里最为敬畏的公爹,她脸上一时也是青白交加,惊得不敢出声了。

裴阁老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出宫门前,摄政王那闲聊一般的几句闲话,那张一贯和蔼的面容已是彻底的冷了下来,重又问了一遍:“她把凭证丢了,那是怎么考的试?”

作者有话要说:难得上好榜,就来加个更吧~

下章男主女主见面啦,很甜很甜哒。大家晚安,明天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T·S·W、猫古宁、枝枝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猫古宁、胖胖的陈麻麻 20瓶;穿过骨头你的脸、良良、碗碗 10瓶;饭富贵 3瓶;芜湖阿狸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揪袖子

裴大太太自嫁进门后便极得裴家看重, 还真没见过公爹这般的冷脸, 心下一凛,一时间连眼泪都忘了掉, 只得匆忙跪倒在地上, 老老实实的将凭证的事情说了。

裴阁老听完了整件事, 只觉头上一阵阵的抽痛, 深恨自己现下老胳膊老腿, 到底不比年轻时身强力壮。要不然,他还真能直接跑去甄家把裴氏这女儿拎回来, 狠狠的抽她一顿——裴大太太毕竟是儿媳妇,做公爹的说多了也不好,还是得交儿子管教;裴氏这女儿, 作出这样的蠢事, 做爹的教训一二自然没问题。

裴老夫人一看丈夫这架势,立时便猜着了裴阁老这是真生气了,儿媳和女儿都要遭殃。她连忙也跟着起身,笑劝道:“沅君昨儿就病了,我原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如今想来怕也是心里悔愧,正难受呢。你也别为这事气坏了自己身体,都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咱们都这个岁数了,何必生这些个闲气。只叫他们孩子自己处理了便是.......”

裴阁老冷笑:“她还有脸病?!我要是她, 羞也羞死了!”

此言一出,众人都低了头,实是不知该如何应对。

连裴老夫人也跟着噎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方才低声道:“你这又是哪门子的气?不过是些许小事,如今女学也考完了,停云也上了榜,虽明珠这回没能考中,明年不也一样能再努力,何必非得把事情闹开了?女儿也是做娘的人了,哪里还能和小时一样,说骂就骂,说打就打的?”

裴阁老想着摄政王的话,心里却是紧了紧——摄政王连自家这般隐秘的事情都知道了,可见是有心注意着,如今只是些许小事可若是自家不知收敛,再做出什么了不得的蠢事……

想起摄政王那张俊美到锋利的脸庞,想起自家女儿和儿媳妇做出的蠢事,裴阁老阖上眼,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如今朝中时局瞬息万变,这种事不能再姑息了。

他很快便下定了决心,断然说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们只想着些许小事不必计较却不知人的胆子都是一点点纵出来的,此时再不教训,只怕她日后真要惹出什么大事来,咱们一家子都得跟着受累!”

顿了顿,裴阁老也没废话,转头与裴老夫人道:“我不管她是真病还是假病,反正你派人去把她给我叫来。她要不来,以后也不必再来了。”

裴老夫人见他心意已决,只得拖一拖时间:“这天都要黑了,沅君她又病着,来回匆匆要是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好?明儿吧,明儿你休沐,正好在家。等明儿我派人接她过来,你做爹的要教训就教训,我是再不管的。”

裴阁老胸口哽着口气,偏他一低头便对上了老妻近乎恳求的目光,只得点头:“那就明天!”

说罢,留下一句“慈母多败儿”,一拂袖就走了。

裴老夫人目送着裴阁老离开,略松了一口气,一面伸手去扶跪在地上的儿媳妇,一面打发人去甄家与裴氏说一声——多年夫妻,她是知道裴阁老这回是真动了怒,只盼着自己拖他一晚,裴阁老那火气能下去些,要不然女儿明日过来也是来挨打的。至于大儿媳妇........

裴老夫人看了看哭得不成样子的大儿媳妇,摇头叹了口气,深觉她也是命苦:拿了个铺子换凭证,结果女儿没考上,自己回头怕还要被人教训!真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唉,所以说:一开始何苦要起那点儿歪心呢?既丢了凭证,那就准备准备明年再考不就成了?以裴明珠这回落榜的成绩来看,说不得这凭证丢了还是上天示警,预示她今年考不中,让她明年再试呢........

*******

裴家传话的人到时,甄父正在与裴氏说话,耐着性子劝慰妻子。

甄父也不是不知情理的人。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这肉也分薄厚。做父母的也是人,是人就有偏心,有所偏爱也是并非不可理解。便是甄父自己,虽对幼女十分愧疚,也极爱幼女那肖似裴氏年少时的模样性子,可他扪心自问,心里还是稍稍偏着自己看着长大的长女和幼子。

但是,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是有脑子的,不是光凭心里那点儿感情冲动做事,便是有偏心也不能过了度,更不能失了理智、发了疯,至少面上总也要一碗水端平。

以甄父的目光来看,裴氏这偏心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分明就是钻了牛角尖,走火入魔了——这世上哪有亲娘把自己亲生骨肉当仇人对待的?

只是,甄父往日里没能叫裴氏和甄老娘婆媳和好,这一回虽有心劝一劝裴氏也没什么效果——人裴氏根本不承认自己偏心,这话起头就说不下去。

也就是此时,裴家派了人来,说是裴老太爷让裴氏明儿过去。

甄父不由大松了一口气:也罢,裴氏既是不听自己的劝,便叫裴老太爷这亲爹劝她吧。

这么一想,甄父安慰了妻子几句,转头又去给右掌受伤的长女做心理辅导——孔融让梨的故事也都是讲过的,做姐姐的心胸更该宽阔些,便是让妹妹个庄子也没什么大不了,日后一定找机会给她补上的。

这样忙了一圈,甄父竟也还记着甄停云的事情,也没忘记叫人给甄停云准备车马和赔罪礼,好叫女儿到时候送去给她那个住西山的先生。

不得不说,甄父寒门出身,年纪轻轻便有如今位置,除却岳家帮扶之外,至少是个明白的能干人。

于是,第二日一早,这头甄停云坐着马车出门往西山去,那头甄父和裴氏也叫人备车往裴家赶。

当然,这些事甄停云是并不在意的,她昨晚上为着元晦的事情翻来覆去的都没睡着,实在是有些担心对方会因着楚夫人的事情生了自己的气,一路上就光顾想这事了,倒是把裴氏和甄父的事情抛在了脑后。

这样一路儿的心焦,待到了西山别院,问过守门的侍卫,听说元晦正在院里,甄停云提了一路的那口气这就松了下来——元晦这回就算是生气了,应该没有生太大的气,否则就不会留在这里等她过来赔罪了。

这么想着,甄停云脸上也带了笑,叫侍卫帮着自己将车上那些赔罪的礼物都给搬了下来,自己则是抬步往里去,走到门边时又顿住脚步,悄悄的抬眼打量起坐在里间翻书的傅长熹的脸色。

因是在别院,傅长熹装扮上也十分随意,身上一件湖水蓝绣暗云纹的袍子,只在领口和衣袖处用极细的银线绣着细密繁复的纹样,虽身上并无多余配饰,也无金冠和玉带,依旧隐隐透出些许的雍容贵气来。

他正手里拿着一卷书,侧身倚在榻上翻看着,似是没有注意到甄停云这意外来客,仍旧低着头,右手拿着书,左手按在书页上,时而抬手翻页。

从甄停云的角度看过去,正好能够看见他小半张的侧脸以及按在书页上的手。

他的手掌宽大而有力,手指修长,骨节分明,就连最上面的指甲也都修剪得宜,大拇指上带了一个玉扳指。这么一只手,哪怕只是静静的按在书页上也依旧稳得出奇,透露出一种无法形容的控制力。

甄停云从见到他的第一天就知道他很好看,却还是第一次这样认真并且直接的面对这样的好看。

就如同是直面一柄利刃,雪亮锋利,清楚直接,令人畏惧不安的同时却又无可抵挡。

甄停云下意识的咬住唇。

傅长熹却在此时出声:“你还要站在门口看多久?”

原本,傅长熹是不打算出声的——他还想好好的摆一摆做先生的架子呢。可他这傻学生居然就呆站在门口看他,眼也不眨的看着。她的目光如有实质,落在傅长熹的身上便好似虫蚁一般,令他生出些许的不自在,觉得自己被目光扫过的皮肤也是一寸一寸的生出些微的痒意,下意识的绷紧了身体,不得不主动开口。

甄停云这才反应过来,下意识的叫了一声:“先生。”

傅长熹头也没抬,只淡淡的“唔”了一声。

甄停云听着这声音,却不觉松了一口气,连忙抬步从门口走进去,然后便挨着傅长熹坐在了榻边。

然后,她又悄悄的抬眼去看仍旧倚榻看书的傅长熹,见他并不开口,便知这是等着自己开口哄人,哦不,是开口解释。

于是,她也没遮着掩着,直截了当的开口问道:“先生,您是不是已经知道了我拜楚夫人为师的事情啊?”

傅长熹抬眼看她一眼,还是“唔”了一声。

甄停云瞧他脸色,试探着去揪傅长熹的袖子,嘴里解释道:“其实,我原也不想拜楚夫人为师的........”

傅长熹垂下眼,看了眼甄停云揪着自己袖角的手指。

因他衣袖乃是湖水蓝的,细嫩的指尖搭在上面,白得有些晃眼。

傅长熹盯着看了一瞬,很快便移开目光,好歹多说了几个字:“放手,好好说话。”

甄停云在傅长熹面前放肆惯了,且她也是知道傅长熹的脾气的——真要是不喜欢叫人揪着,肯定早就抬手扯开,或是直接甩开了,他这会儿怕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

所以,甄停云不仅揪着人的袖子不放手,还赌气着朝他眨了眨眼睛,哼哼着道:“就不!”

傅长熹真心觉着这学生是收来烦自己的,烦得要命!他索性便当自己那半边的袖子不存在,又把话题扯回来,冷声问道:“不是要和我解释吗?”

甄停云闻言连忙点头,想了想,问他:“先生,您还记不记得:回京那天晚上,我们在客栈分开之后,我用竹箫吹了一曲?”

“嗯。”傅长熹点点头表示记得——他那日从曲中听出离愁与别绪,心里颇是动容,也是由此觉察出甄停云在这方面的天赋,自然记忆深刻。

甄停云仰着头,雪腮微鼓,一脸的义正言辞,认真道:“我就是那天晚上遇见楚夫人的,当时她听了我的箫声,要收我为徒,我当时想也不想就直接拒绝了。”

这还真有些出乎傅长熹预料,他朝甄倚云看了眼。

甄倚云连忙表忠心:“我都有先生您了。而且先生您待我又这么好,教我读书习字,还送东西给我。要是我忘恩负义,辜负了先生您,那还是人吗?!”

不得不说,甄停云想要哄人时,说起话来可真是嘴甜如蜜,能把人哄得晕头转向。

傅长熹都有些被她说软了心肠,沉默片刻方才道:“既然你都拒绝她了,怎么临考前又自己找上门了?”

按理,裴氏拿凭证换铺子这种事属于家丑,时人讲究个家丑不可外扬,一般是不往外说的。

可甄停云对傅长熹这先生颇是信任,只略犹豫了下,便将这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然后再次和傅长熹表忠心:“要不是这样,我肯定不会背着先生您另外拜师的。”

傅长熹却是早知道这些的——他又不是收了徒弟就不管的,自是派了人暗中盯着。好容易等到甄停云自己开口,他长眉微拧,终于还是把堵在心头许久的问题问了出来:“既发生了这样的事,你为何不来找我?”

甄停云自然而然的应道:“我又不能总靠着先生您。”

傅长熹垂下眼,抿了抿唇,到底还是没有多说。

他心里倒更希望对方能稍微靠一靠自己。统共也就收了这么个女学生,虽那会儿有些失忆,可也是手把手的教她练字吹箫,教她茶道........他用了这么多的心,好容易把她教了出来,总不是去受人欺负的——哪怕,欺负她的人是她的父母。

当然,傅长熹也知道自己这想法不大对,抿了抿唇倒也没有说出口,便转口问她:“既是考中了女学,接下来可有什么安排?”

说起这个,甄停云倒是更有精神了,右手握拳一击左掌,开口道:“我想过了,女学能住宿,我到时候直接住去女学里便是了。反正,我手里已是有个庄子,每年总还是有些个出息,要是家里给我钱,我就用着,要是家里不给我钱,就先用庄子这些出息,反正是总能过得下去的......”

傅长熹听着还挺不是滋味的,忍不住说了她一句:“都这样了,上回我给你那些东西,你还非得还回来!现在倒是要过苦巴巴的日子了。”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甄停云闻言,倒也抬了抬下巴,理直气壮的回他:“就算我收了先生您送的那些,也没用啊——我总不能把您送的那些东西拿去卖了或是当了吧?所以说,那些既不能吃又不能喝,也就摆着好看罢了,与其占位置,倒不如直接还回来给您呢。”

虽然甄停云说得十分硬气,可一想起当初那一小箱子的金玉珠宝,简直是心尖都在滴血:唉,要是收下了,哪怕不能吃不能喝,还占位置,可看着都养眼气派啊!

不过,书上也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方面还是要克制的!

甄停云克制着自己不去想那一箱子的金玉珠宝,接着往下道:“而且,在女学里住着也能多认识些同龄闺秀,安心进学。我基础薄,毕竟不及旁人,肯定还是要多下苦功,好好努力的。唔,至少也得把字练好了,还有琴——先生您以前也说过,等我进了女学,就能从头学起来........”

说着说着,甄停云越发觉着自己还有许多事要做,以后的日子真是忙也忙不过来。

傅长熹也不觉侧目,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甄停云。

她微微仰着头,兴冲冲的说着自己对于未来的种种希冀,眼睛亮晶晶的,好像是沉入湖水里的星子,一闪一闪的在发光。

傅长熹忽然又有了那种被狐狸毛茸茸的大尾巴挠着手心的感觉,指尖微痒,不由便伸出了手。

甄停云说到一半,注意到他伸来的手,下意识的睁大了眼睛,呆呆的叫了一声:“......先生?”

傅长熹反应极快,顺势将手伸到甄停云的发顶揉了揉,然后屈指在她额上弹了一下,补救着与她玩笑道:“虽要努力,但你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可别忙来忙去,最后倒把自己累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