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是个娴雅的人,打理家事很有一套,但不识字。这些年舅母跟她往来的书信肯定都是叫晏星河写的。

去年她嫁给魏城之后也曾写信给舅母,告诉她自己已经成亲的事,这些时候总没有等到舅母的回信,所以并不知晏星河要上京参加今科会试的事。

想来晏星河应该是考过了去年的乡试,然后就上京来参加今科的会试了。

林清瑶就有些埋怨起晏星河来。

“大表哥是什么时候上京的?怎么上了京都不来找我,现在才来?”

若知道晏星河上京的事,林清瑶早就见他去了。

晏星河闻言,望着她的目光有点儿发怔。

以前林清瑶就惯常会在他跟前撒娇的,经年未见,她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娇俏。

说话的嗓音也娇软一如从前。相貌则是出落的较以前越发的好了。

目光一时竟是无法从林清瑶身上移开。

魏城察觉到,心里就觉得很不舒服起来。

且不说以前他们父母有起过给他们两个结亲的念头,就算没有这件事,晏星河如现在这样目光一直看着林清瑶,在他看来也是不应当的。

哪怕他们两个人是表兄妹!

干脆侧过身来,完完全全的将林清瑶挡在了自己身后。

魏城是个武人,身材较一般文人还是要高大一些的。林清瑶又生的身姿纤秀,所以魏城这样侧身一挡,就整个儿的将林清瑶都挡在了自己身后,晏星河是半点都看不到了。

晏星河这才注意到魏城。

目光打量了他一打量。

以前在苏州府的时候他也见过魏城几次,那时候就觉得这个人往后非池中物,现在果然了不得。

只是没想到林清瑶会嫁给他。

林清瑶是个很娇气的,稍微受了点儿委屈就会掉眼泪。这个魏城看着高大威武的很,也不知道会不会对林清瑶好。

不过看他现在的这个样子,对林清瑶的独占欲倒是很强的。

晏星河不动声色的移开目光,没有说话,也不再看他。仿似压根就没有看到魏城站在这里,转过头继续看墙壁上面挂着的那幅青碧山水画。

哪怕魏城现在权势再大,地位再高,可他娶的人到底是林清瑶,是自己的表妹。按照规矩,魏城也应该叫他一声大表哥。

倒也不是晏星河要在魏城面前故意托大。主要是,他觉得林清瑶现在父母都已经不在了,他这个大表哥就是林清瑶的娘家人。

既然是她的娘家人,怎么能在她的夫君面前自降身价,叫魏城看不起呢?

若魏城连他这个娘家人都看不起,还能真心的对林清瑶好?

而若魏城对林清瑶不好,他这个大表哥肯定不会袖手不管的。

魏城看他一脸平静的模样,心中就一片雪亮。

不过他倒觉得这没什么。

只要晏星河心中不对林清瑶存了别样的心思,他是肯定愿意尊敬这位大表兄的。

就对着晏星河行了个礼,叫了一声表兄。

论起年纪,晏星河倒确实要比魏城大几个月,所以这一声表兄魏城叫的也不算别扭。

晏星河这才好像忽然知道花厅里还站着魏城一样,转过头看了他一眼。

然后矜持的对着魏城点了点头,叫了一声表妹夫。

随后也没有什么旁的话跟他说。

魏城倒要请他落座,又叫人上茶,不敢有半点懈怠。

林清瑶还在这呢。看方才那个场景,他就知道林清瑶心里还是在意这位大表兄的。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以前在苏州府的时候,他们大舅父这一家跟他们林家彼此相处的都很和睦,林清瑶和晏星河之间也是很亲近的。

想到这里,魏城心里不由的又觉得有几分醋了起来。

转过头再看林清瑶时,就见林清瑶压根就没有关注他了,只跟晏星河说话。问舅母和家中其他几位表兄表妹的近况。

晏星河一一的回答了,面上的神情一如既往的温和。

说起林清瑶去年成亲的事,晏星河还拿了一对赤金累丝蝶恋花的簪子出来,说这是他临上京前母亲特地拿出来,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他亲手交到林清瑶的手上。

晏星河还说,当时母亲的原话是:“家里离着京城千里之遥,你表妹成亲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过去,这对簪子就当是我这个做舅母的给她的添妆。”

还叫晏星河跟林清瑶说:“纵然你父母都已经故去了,平哥儿还小,但你也是有娘家人的。舅母和你大表兄就是你的娘家人,往后你若有什么事了,只管开口跟我们说。”

第98章 此情惆怅

林清瑶少时生活优渥, 嫁给魏城之后魏城又极宠她,什么东西不给她?所以, 在首饰上面, 她是什么样精美贵重的都见过的。

甚至可以说,现在寻常的首饰压根就入不得她的眼。

而现在,晏星河拿出来的这一对簪子虽然是赤金打造的, 但是相较她以前看过, 以及她现在拥有的那些首饰而言,压根就算不得精美贵重,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

东西不重要, 重要的是舅母念着她的这一片心。这可比世上的什么珍宝都要贵重。

就双手接了过来,郑重的对晏星河道谢。

握了这对簪子在手上, 她甚至都觉得鼻尖有些发酸,眼眶也有些发热。

是感动的。

都说锦上添花易, 雪中送炭难, 这几年,舅母和大表哥一直念着她,几次书信问她境况如何, 很担心她,她是知道的。

林清瑶是个很感恩的人。旁人对她的一丁点好,她肯定都会记在心里的。滴水之恩,必要涌泉相报。

待问明晏星河是年初到京的,因为身上银钱不多,所以一直落脚在京中的一处寺庙中, 林清瑶就定要晏星河现在就搬到淮安侯府来住。

却被晏星河给婉拒了。

他自然知道在淮安侯府中居住对于他而言有很多便利,但一来他现在并没有能立刻全都放下对林清瑶的那些情思,二来,他觉得他身为林清瑶的大表兄,她的娘家人,往后是要给林清瑶依靠的。怎么能现在搬到淮安侯府来居住。

淮安侯府就算再好,那也毕竟是魏城的。他不想教魏城看轻了自己。

林清瑶强留他不得。吃他一块儿用了午膳,又留着他说了一会儿话之后,眼见晏星河起身作辞,也只得罢了。

不过也问明了晏星河现在落脚的寺庙。

心里想的是,既然晏星河不肯过来居住,往后她还是可以去那处寺庙中看望他的。

直将晏星河送到大门口的影壁处,看着他走出大门了,林清瑶犹自站在那里看在他的背影。

魏城见了,心中的那股子酸意真的是掩都掩不住了。

就握了林清瑶的手,同她说道:“他都已经走远了,我们也回去吧。”

拉着林清瑶就往回走。

林清瑶这会儿也没心思去注意魏城在想什么,正陷入往事中,跟魏城说以前还在苏州府的时候,每次舅母带着晏星河来他们家的事。

晏星河是个温润沉稳的人,待人一向都极为的有礼和气,进退也都很有度。林清瑶的母亲只生养了她和林承平,她上无兄长,晏星河身为大表兄,一向都极为的照看她,所以她心里确实将晏星河当成了自己的兄长的。

年少的时候总以为往后的日子都会很好的,也会永远跟少时一样的无忧无虑。不想一日日的长大,渐渐的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再见到故人时,自然颇有一番感慨。所以说起以前的那些事,林清瑶就滔滔不绝的。

魏城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林清瑶的这些过往里面都没有她,却有晏星河,他心里自然是醋的,但另外一方面,也很懊悔前几年没有去找林清瑶,让她受了那么多苦。

所以就什么话都没有说,很安静的听林清瑶回忆过往的那些事。

不过林清瑶回忆着回忆着,忽然将话题给扯到了魏城的身上来。

“刚刚我留大表兄留下,住在咱们家,你怎么不开口留他?”

若魏城开口留了,只怕晏星河就会留下的。

就觉得魏城这是存心不想让晏星河在他们家住下。

魏城闻言苦笑。

他虽然很醋以前的那些事,但心胸也并没有狭窄到这个份上。是因为他看得出来晏星河骨子里是个高傲,轻易不肯开口求人的,便是他当时留人,晏星河肯定也不会留下的。

不然晏星河明明年初的时候就已经上京了,怎么会等到现在考过了会试才上门来见林清瑶?想必一开始心里面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有了一番成就才来见林清瑶的。不然,若今科会试他没有考中,只怕就会静悄悄的离开京城,从头至尾都不会让林清瑶知道他曾经上京赴试的事。

但是这些话魏城自然不好对林清瑶说的。反倒只能一直点头认错,说这件事都是他的不是。下次必定去晏星河落脚的寺庙中,亲自请他来淮安侯府居住。

好在林清瑶也不是个无理取闹的人。刚刚也是因为正在情绪头上,所以才会说出这话来,事后再回想起来,就明白晏星河会拒绝的原因,也晓得魏城没有开口留人的缘故。

倒是自己劈头盖脸的责骂了魏城一番,魏城竟然半点儿都没有恼,还一直放低姿态的跟她认错道歉,说是自己不好。

想想他当时那个样子,林清瑶忍不住的笑起来。心里面也觉得柔软一片。

魏城待她实在是没有话说了。很庆幸这辈子自己嫁给了魏城。若是她能再生养两个孩子,这辈子就可以说是很圆满了。

只是可惜......

林清瑶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腹部。距离上次她去云林寺上香拜佛已经过了些日子了,她依然还是半点消息都没有。

也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当日她在云林寺里面遇到谢蕴,跟他争吵了几句,扰了菩萨清修,菩萨怪她没有诚意的缘故。

看来过几日她还是要去云林寺一趟的。而且最好拉着魏城也一块儿去。

*

赵修明接到魏城下的帖子,过了两日便去淮安侯府赴宴了。

因着彼此以前在苏州府的时候都是熟识的。甚至可以说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所以林清瑶也没有避嫌,席间也出来坐着跟赵修明说话。

今科会试再次折戟,赵修明自是有几分郁郁不欢。魏城和林清瑶宽慰几句,问他往后的打算。

要是赵修明真的想现在就进入仕途,依照魏城现如今的权势,也不是不能帮他。但若果真那样,赵修明到底只是个举人出身,往后他的前途肯定有限。

但是显然赵修明并没有这样的意思。

在官场上,特别是文官之间,举人出身的会被进士出身的人瞧不上的。赵修明有他自己的风骨,自然不肯如此。

而且,他觉得他现在的年纪在一群科考中的还年轻。还不到二十七岁。今科会试没有考上,下一科再考也就是了。总归会有考上的一天。

魏城和林清瑶便也罢了。又问起他往后的打算。

赵修明家境一般,在京城并无房产。会试三年一科,他一直借住在谢蕴家肯定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赵修明对此的回答是,两日后他就会启程会苏州府,等到下科会试再进京赴考。

所以这一顿宴席,也算是跟赵修明的饯别酒了。

三个人都有些感伤起来。

饭后赵修明又坐了半个多时辰,便起身跟魏城和林清瑶作辞。

魏城和林清瑶赠送了一包盘缠给他。足够他回到苏州府之后还能手头宽裕一段时间,然后魏城和林清瑶两个人一起送他到大门口。

赵修明跟他们两个拜别,回到谢家。

早先季氏知道赵修明上京 赶考,以为他会高中进士,往后在朝中为官,彼此也能扶持,所以还极力的留赵修明住在他们家。不想等到杏榜张贴出来,赵修明竟然榜上无名,季氏的态度就有些变化了。

赵修明是个聪明的人,如何会察觉不到?所以一等榜单出来,就开始收拾行礼,准备回苏州府了。

倒是谢蕴待他一如从前,并无丝毫变化。并且邀请他这三年就在他家中住下,等待三年后的会试。

赵修明心中感动,然而还是推辞了。

临行前一晚,谢蕴设宴招待他。席间说起以前在苏州府的一些事,谢蕴神情黯然。

现在只要一提到以前的事,他难免就会想起林清瑶。

这是没有法子的事。因为自他年少时起,不管他愿不愿意,林清瑶就开始在他的生活中留下鲜明的一抹存在,导致他但凡想起以前的事,回忆里面不可避免的就会有林清瑶。

更教他难以接受的是。以前林清瑶眼中心中只有他的时候,他无视她的存在,甚至很厌烦她。但是等到林清瑶嫁给魏城了,眼中心中再没有他的时候,他却迫切的想要林清瑶留在他的身边,继续跟以前那般,眼中心中都只有他一个人。

而且,自打上次在云林寺见过林清瑶,跟她解释了当初退婚的隐情,却遭到她的无视,以及魏城望着他时那嘲讽轻视的目光和语气,教他心中的这个想法越发的强烈起来。

第99章 一别两宽

以前还在苏州府的时候赵修明就已经隐隐看出谢蕴对林清瑶的心思, 自打经过上次崇鹤山庄的事,赵修明就越发的能肯定了。

这会儿见谢蕴问起昨日他去淮安侯府赴宴的事, 话里话外的其实都在问林清瑶, 他忍不住的在心中长叹了一声。

当日林清瑶待谢蕴好,两个人彼此还有婚约的时候,谢蕴全然没有发现自己对林清瑶的不同, 只当自己是厌烦她的, 而一遭等到林清瑶嫁给魏城,却忽然明白自己的这份心思。

但是这会儿明白了有什么用?不过是白白的让自己痛苦罢了。还真不如一辈子都不明白的好。

而且,现在他们两个人都已经各自嫁娶了。虽然据他所知, 谢蕴和江静云两个人相处的很不好,但是林清瑶和魏城却是琴瑟和鸣的。

说起来都是他自小一块儿长大的朋友, 他肯定希望大家都能过的好的。

就说了昨日席间的一些事,又说了林清瑶和魏城之间诸多亲近的一些小事, 然后含蓄的劝说谢蕴放下他心中的那份执念。

他在谢家住了这些日子, 一开始看谢蕴还好,好像并没有很在意和林清瑶之间的那些事,但是近来不晓得是怎么了, 谢蕴每次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经常提起以前的事。

大凡一个人总是提起以前,肯定要么是极其的怀念以前的事,或者人,又或者是不满现状。据赵修明看来,谢蕴这一方面就是很怀念以前林清瑶眼中心中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光, 另外一方面,也是对他和江静云成为夫妻现状的一种不满了。

确实,谁也不知道江静云竟然是有病的。而且还是疯魔起来就疯狂的打砸东西,甚至狂躁的打人,看起来压根一点理智都没有的病。

至少,就他住在谢家的这几个月里,就听说江静云已经发了两次病了......

赵修明同情的看了谢蕴一眼。

还是清隽俊雅的模样,但谁能料想得到他竟然会娶这样的一个妻子呢。

可即便这样,赵修明觉得谢蕴也不应该再去打扰林清瑶的。因为据他看来,林清瑶和魏城现在确实过的很幸福。

就又开始劝说谢蕴。

谢蕴只静默的听着。手中酒杯空了又添,添了又空。

迷迷怔怔中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喝了多少酒,但肯定是醉了的。不然怎么会看到林清瑶跟以往那样站在他面前,对着他笑得明媚?

仿佛还听到她叫了自己一声谢哥哥。

禁不住的就心尖上都颤动起来。走过去将她抱入自己怀中,低头亲她的脸颊,痴迷一般的叫她瑶瑶。

一夜情迷。次早醒过来的时候窗外的天光已经大亮了,有碉啾的鸟声自庭院中传来。

谢蕴睁开眼,只觉得头痛欲裂,也口中发干。

正要开口叫人给他倒水喝,忽然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他猛地转过头,就看到吟秋正躺在他的身边。

昨夜发生的事支零破碎的想了起来......

谢蕴闭了眼,抬手捏着眉心,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

想必是昨夜醉酒之后回到书房,吟秋过来迎接,他错将吟秋当做林清瑶了。

他在男女之事上面一向清心寡欲。跟江静云成亲了这些时候,在母亲的劝说下也才跟她同房了几次。吟秋虽然是伺候他的近身丫鬟,但在他身边好几年他都没有对她产生过一点心思。

但是昨夜,他是能记得自己当时的痴迷和疯狂的......

心里一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感想。

他这般揉了一会儿眉心之后,吟秋也醒过来了。

吟秋心里自然是爱慕谢蕴的。觉得谢蕴学问好,人也生的俊雅,待她也没有其他主子那样的盛气凌人,但是可惜谢蕴显然是不喜欢她的。

昨夜的事,一开始她虽然很震惊,但后来其实她也没有推拒,反而很迎合。

只是,她当时很清楚的听到谢蕴对着她叫瑶瑶。

想必是谢蕴将她当做了其他人。

不过这也没什么,她只是个地位低下的奴婢而已,能得谢蕴这样对她,就算没有名分,她也是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