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事跟你说。”

*

余艳艳和妹妹说的是相亲的事。

余艳艳并不是余家亲生的,这事她很小就知道。

而余纨纨是林芬三十多岁才怀上的,当时余艳艳已经快上初中了。不过余建国夫妻两个并没有因为有了亲生的,就待大女儿不好,疼她可一点都比小女儿少。

就是因为这样,余艳艳才觉得愧疚。

爸妈对她好,她也知道老两口一直想抱外孙的心思,却因为和刘佑承这一场事,彻底耗尽了感情和精力,做出不婚的打算。

事情坦白后,她以为父母肯定对她大失所望,没想到平时唠叨厉害的林芬,除了偶尔会唠叨两句,并没有逼着余艳艳怎样。

只是没想到,她会把心思放在了大学没毕业的妹妹身上。

余艳艳年轻过,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她也知道妹妹连男朋友都没有谈过,就必须被家里逼着相亲有多么残酷。

“妈那边,你要实在不愿这么早结婚,就敷衍着,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姐,我没有给自己压力,你也不要担心,妈我知道怎么应付。而且我跟杜甄现在很好,妈已经在帮忙看房子了。”

“姐想跟你说的就是这事,你想好了要结婚吗?姐真不希望你是因为家里,才做出结婚的打算,你还这么年轻……”

“姐,你的意思我懂,我和杜甄真的很好。”

“你喜欢他?”

余纨纨脸红了,过了会儿,才点点头:“姐,我喜欢他。”

余艳艳这才放了心。

她也知道妹妹看着软,其实挺有主意的。

“那我就放心了。”

余纨纨点点头,来到姐姐背后,趴在她肩上说:“那姐你呢?你还有没有想着刘佑承?”

想?早就不想了,一段感情走得太累,最后只会耗尽所有心力。

“我想他干什么,姐现在挺好的。女人不一定要结婚,现在外面竞争那么激烈,结婚生孩子浪费精力,也浪费时间,自己一个人过挺好的。”

“可……”

说到底,还是姐妹二人思想不同。

余艳艳从小就有主见,而余纨纨可能受到妈妈的影响大一些,她反倒觉得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孩子,是一个女人的必经之路。

她并不排斥这些,一切随缘,也是不像姐姐那样是个事业心强的人,随遇而安,怎么都能过。

姐妹两人聊了很久。

她们以前经常这样,无话不谈。还是余艳艳工作忙了后,这种机会才少了。

最后余纨纨留下没走,姐妹同睡一张床,像小时候那样。

*

知道大女儿难得休息,林芬也没叫两个人起来吃早饭。

等余纨纨和余艳艳相继醒了后,就听见客厅里林芬正在和余建国说话。

说的是刘家的事。

原来昨天半夜的时候,刘家又出了事。

大半夜里,刘家一家人出去了,等再回来已是清晨。

林芬早上下去买油条,听了一楼周奶奶说,才知道是陈娟动了胎气,大半夜被送去医院。

幸亏孩子被保住了。

出了这种事,林芬知道刘家闹不起来了,这个闷亏刘家人只能吃下,说不定还要把陈娟供起来。

因为王美琴一直想抱孙子。

果然一个上午,刘家都没什么动静,刘文兵甚至出去买了只鸡回来。

那鸡一看就知道是笨鸡。

笨鸡是用来炖汤的,给谁喝还用说。

林芬扭头对家里人说:“枉她王美琴精明一世,还是不如个小姑娘啊。”

余纨纨看了她姐一眼。

余艳艳眼帘低垂,看不清什么表情。

余建国忙打岔,这茬才算过了。

……

下午的时候,余艳艳手机来了电话,公司找她有些事。

“这是什么公司啊,周末还不让休息!”

林芬一边抱怨着,一边给大女儿收拾东西。

包子、饺子,还有做熟的菜。老两口知道余艳艳平时工作忙,忙起来回家还要做饭,所以平时会多包些饺子让她拿回家冻着。

余艳艳提着大包小包,下了楼梯。

刚出门洞,碰见刘佑承迎面走来。

刘佑承个子挺高,相貌堂堂,平时也是意气风发,今天眉宇间却笼罩着几分疲惫。

“艳艳。”他看着余艳艳,脸色怔忪。

已经走过去的余纨纨,回头看他一眼:“有事?”

“没……”

余艳艳点点头,就离开了,根本没有打算理他的意思。

留下刘佑承看着她的背影,面容苦涩。

*

晚上,杜甄来余家吃饭。

林芬在饭桌上,将最近跑的楼盘信息综合了一下,讲给他听。

“这两年海市的房价实在涨得太厉害,翻了一倍不止。阿姨到处去看过了,其实买在海市周边最划算,但实在太远了。纨纨要上学,以后要工作,你的工作肯定也在市区,如果买在周边,以后你俩上班就得坐一两个小时的地铁,或者开车,这么一来太辛苦了。

“如果买在市区,房价贵不说,附近环境也不怎么好,交通还没有买在外面方便。小房子倒是可以买,可以后你们添了宝宝怎么办,你们都得工作赚钱,孩子肯定是我跟你叔叔帮忙带……”

总而言之,林芬纠结得很。

余纨纨不敢插嘴,杜甄也没有说话,他脸上有点不显的窘。

无他,要是没有当初他顺口一说,也就没这么多事了。

他本打算自己准备房子的,可网上和陆耀都说,买房子还得丈母娘合意才行。所以林芬之前问他有多少预算,他就顺口说了句两百万。

其实人家的原话是,海市买房,首付最少得两百万吧。

楼下有不少跟帖的,都说海市房价贵,首付就顶上别人一套大户型的总房价了。他自己算了下,两百万折合美元,在美国也够买一套房了,以为怎么着都够。

现在才发现,原来根本不够,可现在再改口怎么改。

“当初纨纨姐姐买房,家里给她添了点,这次纨纨结婚,我们家也不可能一分钱不出,阿姨和你叔叔都是拿死工资的,攒了这么多年钱也没攒到多少,阿姨给你补二十万,拿来装修或者买车都可以……”

作者有话要说:再说下防盗的事,订阅比例够的话,清理下缓存就能看了。

~

另外这段时间房子装修接近尾声,白天事情有点多,所以今天两章合一章发了。也就是说,下午五点那更木有了,么么哒。

快结婚了,别急。

~~~

谢谢各位妹子的雷了,么么哒。

☆、第32章 第32章

32

林芬计划的太周全, 余纨纨和杜甄除了听着, 也只能听着。

可光计划没用啊, 房子还没定下, 也就是说还得去看房。

吃过晚饭, 余建国和林芬就出去散步了,余纨纨和杜甄也出去了,不过走的却不是一条路。

从这里到外滩并不太远,走路也就半个小时不到, 余纨纨打算带杜甄去看看夜景。

从南京西路穿过去, 一路上行人如织, 夜灯璀璨,车辆穿流不息。不同风格的建筑让人大开了眼界,各式各样的霓虹灯幻化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照亮了整个夜空。

人越来越多, 几乎是人挨着人, 已经可以看到江了, 首先入眼的却是江对面的那一片高楼的景观灯。

“好不好看?”

杜甄自然也看见了, 确实美得惊人。

“这里人太多了,等哪天我带你去浦东, 从那边看过来, 又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景致。”她有些遗憾地说。

余纨纨本来还想带杜甄去找个清吧坐坐的, 顺道也可以欣赏一下夜景,可想着这里酒吧比别处贵了几倍不止,他们买房子需要花很多钱, 还有结婚什么的都需要钱,又忍住了。

还是再省省吧,反正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来。

“那边有卖冰的,我们去买冰吃。”

是蛋筒冰淇淋,一个五块钱,余纨纨掏出十块钱买了两支。

一只奶油味儿,一只草莓味儿。

“没有小时候的好吃了,虽然口味越来越多。”

余纨纨记得很小的时候,这里就有一家卖冰淇淋的店,小小的一间门面。是个阿姨卖,收了钱,就会从箱子里拿出一根蛋筒,去冰淇淋机那里挤出一根形状优美的冰淇淋。

可能因为小时候吃什么都很好吃,长大了再吃难免会失望,总感觉味道变了。

“不过还是很好吃的,好吃吗?”余纨纨舔了一口问。

杜甄却是用咬的:“还行。”

“别用咬啊,吃冰用咬的冻牙。”她笑眯眯的,给他示范:“要用舔的,就是这样,奶油草莓的香甜就会通过味蕾带给你完美体验。”

杜甄就看着她吃,小粉舌被冻得嫣红,轻盈的在粉红色的冰淇淋上滑动了一圈,又一圈,缩回去。

它很灵活,也很调皮,有时候是画圈,有时候却又是含住吸吮美味。

火腾地一下就烧着了。

“草莓味的挺好吃,你要不要尝尝?”她把手里的冰淇淋凑过来,杜甄看了眼,轻轻地咬了一口。

“可惜没有两种口味的,我小时候都有双色的,草莓和牛奶味都能吃到。”

她正遗憾着,奶油味的冰淇淋就凑到她面前。

余纨纨有点窘,有点想笑。怎么感觉好像她说那话,是故意向他讨吃的,其实她真是顺口一说。

她眉眼弯弯地看着他,灯光璀璨,他眼睛里有星星。

她吃了一口。

他没忍住凑过去,咬住那个小东西。

行人川流不息,但都很体贴。见有小情侣当众接吻,都是笑着看了一眼,就越了过去。

余纨纨直接被亲懵了,想到这里是什么地方,连头都不敢抬。

“太丢脸了,你怎么能这样?”

“丢脸什么。”偷到嘴的杜甄格外有一种慵懒、从容,看她拉着自己衣角,都快把脸埋进他怀里了,心里为自己吃不到而感到叹息。

“这里人这么多。”

“我看有很多人接吻。”这一路上,杜甄可不止光看夜景,还开了不少眼界。

“那也不行,以后我们偷偷……”

后面那个‘的’又消声了。

……

“你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远远就看见家门前的灯,余纨纨停下脚步说。

“嗯。”

她刚转过身,被人一把拉住,随即就掉进一个怀抱中。

许久,杜甄才松开她,小声咕哝:“什么时候才可以结婚。”

这话配着他刚才难耐的磨蹭,只有余纨纨明白什么意思,她红着脸说:“呃,这事急不来,等房子准备好,还要装修什么的,里面的事多着呢。”

杜甄意味不明地嗯了声,放开手。

“那我回家了。”

杜甄对她摆了摆手,看她进了门洞,才转身离开。

*

林芬又看了几天,还是没选中合意的。

也不知是谁给她出了主意,她竟约了中介看起二手房了。

可二手房也贵,想离这里近的就便宜不了,房子买的太小,没办法一步到位,以后生了宝宝还得操心换。

余纨纨就看她妈成天焦头烂额的,陪着跑了两天,打死她都不去了。她妈这种时候脾气特别躁,嘴也啰嗦,估计也就她爸能忍她。

她还是回家码字多赚点钱吧,虽然收益不高杯水车薪,但有总比没有的好。毕竟打算结婚了,就和以前不一样,结婚要花很多钱的。

又是一天,余纨纨刚更新完,就接到一个电话。

是杜甄打来的。

说是他朋友的朋友有套房想卖,房主马上就要移民了,就想把房子脱手。房子离余家很近,正确的说就在附近,杜甄约余纨纨和林芬去看看。

林芬不在家,余纨纨给她打了电话,她很快就从外面赶回来了。

回来后也没歇着,拉着女儿去看房。

房子在133弄,也是花园洋房。

有点像早期的单元楼,只有三层楼高,红墙砖,坡型的屋顶,外型是这里独有的中西合璧。

每层有两户人家,一栋有六户,要卖的这户在三楼。

从外表和入户大厅来看,这房子比余家的房子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房子的年代看起来比余家的老房子久远,但保养得很新。

林芬知道这房子,解放前是某个重要单位的办公场所,后来改成了居住用。住在里面的人非富即贵,一直到后来才变成了普通的民居。

这些她都是听余建国说的,而与余家所在的那种杂乱的弄堂相比,这里显然要更高一档次。

上只角里的上只角。

不过现在外面已经没有这种说法了,只有一直住在弄堂里的老居民才知道这些,所以林芬第一眼看见这房子就十分满意。

何止满意,她甚至很诧异。因为让她来想,如果她有这里的房子,是绝对不会卖掉的。

杜甄提前就到了,还有另外一个人,似乎是房主。

林芬和余纨纨从踏进这房子,眼睛就有些挪不开了。

房子似乎刚装修过,墙上铺着浅黄色的墙纸,红褐色的实木地板,仿古式的装修,却又不失现代古典韵味的家具,一切都是那么的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