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雍那双眸子如平静的湖面,看到她时微微起着皱,上前两步压低声音:“收敛着点。”

话音刚落,他那高大的身形就挡在了她身前。

季嫣然觉得惊奇,李雍之前躺在床上的时候,没见他有多威武,如今站起身来…总觉得他手臂一挥,就能将她卷出大门,不过这也给她平添了许多安全感。

季嫣然想了想,总要夸赞李雍一句:“三爷能耐长了,有本事了。”

李雍皱起眉头,怎么什么话从她嘴里出来,就不那么好听呢?

李旦被捉了出去,李老太太目光一黯,想起李旦小时候围在她身边吃樱桃的事来,她也曾将他抱在怀里逗着他笑。

可现在她却要亲手将李旦送去大牢。

为了整个李家她不得不下这样的决心,到底能不能闯过这一关…李老太太的目光落在李雍身上。

第五十五章 亲人来了

祖孙两个目光交汇。

李雍立即上前:“祖母,二叔如今病着,四弟又出了这样的乱子,孙儿自请当家理事。”

李老太太刚要点头,一个灰色的身影却径直走了过来。

李文昭径直跪在了李老太太面前:“母亲。”

见到李文昭,旁边的族人不禁低声谈论起来,他们几乎都忘记了,长房还有个闭门不出的大老爷。

李文昭接着道:“儿子不孝,这些年让您伤心了。”

李老太太眼睛一热,她没企望儿子还能走出来,站在这么多人面前,如今这样的情景,怎么能让她不感伤。

“这些年儿子闭门不出,没有尽到长子的责任,如今这样的情势,儿子不能再将重担压在母亲和雍哥身上。”

“呵呵,”旁边的李二太太恍然大悟,“这都是你安排的对不对?之前害死了我的丞哥,现在又抓了我的旦哥,还要借此重新接掌李家,可当真是好算计。”

“你们睁大眼睛看一看,”李二太太看向周围的族人声音尖厉,“我们李氏一族遭难之时大老爷去哪里了?他凭什么因为这胡僧的几句话,就重新做起了掌家人,凭什么。”

李文昭抬起头:“我是长房长子,当年族人惨死我沉寂了多年,现在我想了明白,我会给族人一个交待,若是做不到,我李文昭也不会再苟延残喘地活着。”

李老太太坐镇,长房的大老爷又说了这样的话,就算心中百般不愿,谁也不敢在这时候说些什么。

“你是旦哥的母亲,”李老太太道,“旦哥出了这种事你也逃不出罪责,回屋去吧。”

李二太太张大了嘴:“娘,您真的要将二房赶尽杀绝了吗?”

李老太太冷哼一声:“我这是在救你们,你们若还不知悔改,才真是要走上绝路。”

族人们都散去,李老太太才去看屋子里的李文庆。

李文庆躺在床上,此时此刻他无比的安静,仿佛外面的一切跟他全都没有关系,听到脚步声他睁开眼睛,目光中满是愧疚和无奈,再也没了方才癫狂的模样。

李老太太叹口气:“把二老爷松开吧!”

下人忙上前松了绳子,李文庆吐出嘴里的符纸,抹了抹脸上的血污这才跪着向李老太太认错:“母亲,是儿子…方才…癫狂了。”旦哥犯了错,族人又都做了见证,此城已失,所以他要再仔细谋划,才能扳回一局。

“你要好好静养,”李老太太道,“没事不要出门了。”

李文庆顺从地道:“儿子定然修心养性。”

看着李文庆离开的身影,李老太太叹口气:“真希望他能就此悔过。”她已经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性。

一切都重归平静,说来也奇怪的很,闹出了李旦的事之后,李家大宅里的鬼影就不那么吸引人了,外面议论的都是李旦如何勾结僧道,朝廷又会怎么论罪。

假和尚、道士被扭送去了衙门,释空法师带着小和尚胡愈也跟了过去敲响了喊冤鼓。

太原府衙门打开,太原知府和一个青年人走了出来。

太原知府看着门口一老一少两个和尚,脸色变得铁青:“这是要做什么?”

释空法师行了佛礼:“老衲状告那些假胡僧和道士。”

太原知府皱起眉头。

那青年人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看来陛下担忧的没错,您这太原府不太平啊。”

“御史大人,”太原知府有些紧张,“这都是小事…”

“小事?”御史笑一声,“我看未必吧,崔家上京敲了登闻鼓,皇上都因此上朝召见,命御史台到平卢、河东道查明冤情,我们大人吩咐下来,我到了太原之后无论大小案子都要过目。”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看看,这到底是一桩什么样的小案子。”

“季子安,”太原知府扬起声音,“大家都是为朝廷办事,你不要咄咄逼人。”

季子安推了推头上的官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知府大人,兄弟我也有一家子老小要养,今天丢了官,明日我们一家就要流落街头,”说着拍了拍太原知府挺起的肚子,“若是能像大人这样,我也不用愁了。”

太原知府拂开季子安的手臂:“既然大人非要查,那就与本官一起问审!”

季子安道:“那就将所有涉案人全都押送到堂上来,包括那个李…李旦。”

“你…”太原知府咬住了牙,江家方才刚刚送来消息,李旦的案子暂缓审理,却没想到这个从京中来的山货定要现在升堂,“这桩案子还没有收起证物,再说这可是…”

“太原李家的案子,”季子安毫不在意地接口,“我知道,我们季家与李家还有些交情呢。”

太原知府冷哼一声,季子安竟然好意思说起与李家的关系。

李雍和季氏成亲时,季子安想要连夜将侄女偷走,却被李家人发现赶出了门。那天晚上季子安求到他的府邸,如饿死鬼般足足吃了六碗饭,不但向他讨要了回京城的盘缠,还拐走了他一个漂亮的小丫鬟,他念在当年同榜的旧情没有和季子安一般见识,没想到季子安这次来到太原,仿佛将当年的事都忘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不肯给他半点人情。

这样的人,李家也不会欢迎。

季子安正了正头上的官帽:“本官最喜欢审案,只可惜一直不得外放,这次终于有了机会,不要再耽搁时间,说不得今日可以多审几桩。”

“火烧的差不多了。”

季嫣然看着让人做好的馕坑,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

武朝人是吃胡饼的,所以对这样的东西不会陌生。这几天配合着道士做戏,她也是顿顿素斋,今天终于可以开荤了。

“搭起架子,将羊腿放进去。”

看着厨娘笨手笨脚的模样,季嫣然干脆撸起袖子自己上手。

不多一会儿香味儿就从馕坑里飘出来。

季嫣然也满意地看到了角落里一双越靠越近的脚。

第五十六章 找上门

羊腿已经腌制了几个时辰,季嫣然翻遍了厨房,最后在李老太太的香料盒里找到了几味调味料,边烤边洒在羊腿上。

容妈妈在一旁看得直心疼,她还以为三爷伤好些了,三奶奶要用香料熏帐子,谁知道却这样用起来,好好的主子,偏偏进庖厨弄得满手腥膻,三爷如何能喜欢。

这对夫妻要什么时候才能坐实,她可很是操碎了心。

“要慢慢的煨,火不能大也不能小。”季嫣然的目光仿佛都在那馕坑中,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还没好?”角落里的人终于忍不住凑过来询问。

“没有。”季嫣然耐心地又撒上一层调味料。

“时间长就老了。”那人咽了口吐沫。

“火很小又不停地翻面,不会烤老,如果里面没有完全烤好,吃起来就会腥膻。”

虽然将羊肉从馕坑里拿了出来,那如糖霜般的油脂依旧在余热下慢慢融化,尤其是将磨好的孜然撒上去,那种混着孜然的羊肉味道仿佛能让人将舌头直接吞了。

“一定会很好吃。”

“恩,”季嫣然很认真地回答,“还差点。”

“差什么?”

“火候,”季嫣然微微皱眉,“馕坑是才做的,可能还没有完全烧透,这热度不均匀…”

“我来,”那人看了一眼旁边的小丫鬟,自作主张地夺过扇子,蹲在地上细细地扇起来,一双眼睛还紧紧地盯着季嫣然,“那是什么?”

“胡椒,”季嫣然道,“撒上一层更加好吃。”

“用来做胡饼的?”

“谁说只能做胡饼,它有很多用途呢,只是可惜太贵。”季嫣然坐在小杌子上,这一次她对一切都感觉到很满意。

终于切好花刀的烤羊腿被拿出来,轻轻一扯最表面的酥皮就落下来,放进嘴里,口齿间皆是满足。

如果这时候再有瓶冰啤酒,她会有种回到现代的错觉。

啤酒没有但是还有酸梅汤,在井水中镇过,一碗下去很是舒畅。

季嫣然只是夹了几口肉,剩下的都被那人抢了过去。

他穿着道袍,银色的胡须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脸上早就没了清风道骨,不过看起来却亲和了许多。

“没想到道长喜欢吃肉。”

“本道修的是仙,自然是越快活越利于修行。”

季嫣然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她话锋一转:“也不知道那些假和尚、道士能不能伏法。”

道士吃到兴起嗦一口手指:“自然能了,”话刚一出口他就立即回过神来,抬起头看到了季嫣然晶亮亮的眼睛,“你这个丫头坏,用羊腿骗我的消息。”

她是骗他消息。

因为假和尚假道士都是他捉来的,到底是什么情况,还要问清楚才好,毕竟释空法师和小和尚去了衙门,她心中总是放心不下。

“放心吧,我不会随便找几个人充数,”道士道,“这些人平日里为非作歹,本道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

这道士帮李雍做过几次事,按李雍的话说这人虽然行踪诡秘但是值得信任。

短短一天就抓到了那些假道士和假和尚,可见他真是不简单。

季嫣然道:“这些香料很贵的,用来换您一句消息还不值得吗?”

道士点了点头,又将一块肉送进嘴中,眉眼中透着满足的神情:“值得,值得,不过丫头的棺材铺也很厉害,能够这么快找到那些苦主,还不被李四察觉。虽然与从前的季家相比算不得什么,但是毕竟这么多年没有动手…也算了不起。”

这道士很了解季家。

季嫣然很想问问道士,从前的季家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这样一来就被他握住了先机。季家到底如何,她自己也会慢慢探究出来,现在不用这般着急。

季嫣然站起身就要离开。

道士有些惊讶,他还有一肚子的钩子没放,等着这丫头来上当呢,他可不想吃了这顿,下顿就没着落了。

想到这里,他立即起身:“小姑娘,咱们商量个事怎么样?”

季嫣然假装不感兴趣径直向前走去。

道士脸上堆满了笑容:“你别走,我们好好聊聊,”说着挡住了季嫣然的去路,“下次我找点女孩子的香囊、香包送来,你帮我烤羊腿如何?”

季嫣然忍不住笑出声:“并不是所有香料都能用的,再说这世上并不是只有烤羊腿才好吃,还有…”她伸出手来准备要数,却忽然收起来。

阳光下她的笑容十分的耀眼。

季嫣然道:“先不说了,今晚我再下厨去做。”

“今晚不行啊。”道士皱起眉头。

季嫣然忽然道:“那不如这样,我现在做一盒吃食,你带走好不好?”

道士眼睛冒着光:“好啊。”

结果一直等到很晚这盒吃的才做好,道士提着东西去小院子里。

杜虞走过来瞧了瞧:“葛先生这是带了饭菜?”

一身道服的葛先生脸上颇有些无奈的神情,最终还是被李雍和那丫头给算计了:“这饭菜不是给我的。”

葛先生走进屋子径直摆在了李约面前,食盒里碧绿的荠菜,水嫩的黄豆苗,晶莹剔透的素糕,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他虽然不喜素菜,可是看到了还不免食指大动,想要尝一尝。

李约放下了手里的账目:“是从李家拿来的?”

葛先生点点头:“李雍大概猜到了,这些年是您让我跟着他,这食盒是季丫头做的。”

谁都知道李约向来素淡。

这菜素也就罢了,还用了一水的白瓷,就连食具都用缎子包好,最重要的是里面还有张李雍的名帖。

这丫头真的很会讨好人。

“摆上吧。”李约淡淡地道。

杜虞有些惊讶,主子不会轻易收下别人送来的礼物,今天怎么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