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九黎不置可否,只是笑道:“你就不准备跟我仔细讲讲,到底怎么唆使人射杀了衙差,差点将太原城闹翻过来。”

冉六眼睛发亮:“姐姐都听说了?别提这件事做得有多爽快,江家着实可恶,回到京中我也要参江家一本。”

冉九黎“哦”了一声:“你会写奏折?”

“那有什么不会的,”冉六摩拳擦掌,“便将心中的愤愤都排发出来就是…那江家杀了李家几十条人命,还将李家大爷被逼良为奴,姐姐是没见过李家大爷,本是才貌双全的人物,如今被毁了面容,别说入仕,平日连门都出不得,你说是不是让人气愤难平?”

“这案子御史已经接手审理,那江家却依旧不肯就此服罪,而是派出了死士想要劫杀李三奶奶,借此恐吓季御史。在河东道江家根本就为所欲为,不将朝廷法度放在眼里。如果不是我福大命大,姐姐恐怕也已经见不到我了。”

听得这话,冉九黎皱起眉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忽然想起一件事,那李三奶奶不就是季氏嫣然,那个解开了常宁棋局的人。

这次她来太原府,一是要将释空法师请去京城为太后娘娘诊治眼疾,二来就是要问问季嫣然怎么会了解常宁的心思。

第九十二章 被卖了

冉九黎仔细地听冉六将到了太原城之后所有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讲到“鲤鱼精”时,冉六特意淡化了自己的初衷,将自己说成是为了追逐音律而去,压根不敢提什么调琴的美人。

虽然这次他丢人丢到家了,但是李丞也算是个能结交的人物,他少不得还要去请教李丞琴法,甚至还想要将李丞接到京中去,让京中的子弟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才情。

谁若是敢说李丞丑,他冉六第一个不答应。

若是李丞能够入仕那就更加好了。

冉六越想越高兴。

这个傻弟弟。

冉九黎不禁看了冉六一眼,恐怕到现在他还不知道“鲤鱼精”就是个局,目的就是想要冉家人亲眼见到江家人的种种作为,从而做个明证。布局的人一定就是太原李家长房。

不过这样心思单纯活得会更加洒脱些。

冉六能说出来也就只有这么多。

“出去吧。”冉九黎挥了挥手。

冉六的模样是早就拘不住了,听得这话差点就跳起来。

冉六就要下车,却忽然又想到了什么立即转身道:“阿姐,我觉得您也该嫁了,嫁人也不一定就要侍奉公婆,不能回娘家管事,也不一定就得憋在屋子里贤良淑德,谁说女子八岁不得随处行走,就算夫家有家规,我们也能变通是不是?只要夫妇和顺什么事都能做得成,至于长辈,也不见准都冥顽不灵,长姐在家中不也要深居简出,处处受限,嫁了人兴许更加肆意了。”

冉六怎么突然之间有了这样一套说辞。

冉九黎眉头微微一挑:“你在哪里听说的这些话。”

冉六笑着道:“姐在这太原城住两日就知晓了。”说着笑嘻嘻地走了出去。

冉九黎看一眼婆子,婆子立即上前斟茶,他这个六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一心只有风花雪月的人,这次来到太原城并没有指望他做些什么事,却没成想很快就送了信回去,罗列了江家的罪状。

父亲看后欣喜不已,光凭这一点就能够让江家把吃下去的平卢吐出来。

于是她就来了太原。

太原城的动静不小,但是她听崔家人说了脱逃的经历之后,就愈发肯定崔家这件事背后出手相助的人应当是李约。

她来到太原城,果然发现了李约的行踪。

车在一处别院门口停下,冉九黎进了堂屋,冉家的下人立即来行礼。

将人都遣下去,冉六身边的护卫程大才来回话:“江上的争斗与六爷无关,是江家想要杀掉李家大爷,甚至不惜误伤六爷。”

冉九黎点点头。

程大就要退下去。

“是谁帮助李丞逃出江家的?又是谁在江上布局引江家人上钩?”

程大道:“是李家长房。”

李文昭吗?不大像,他若是有这样灵巧的心思,也就不会被江家人算计成这样。李雍倒是有可能,就是他写了一封文书,请朝廷设立官属药局和收买药材所,行文之缜密,让人无法挑剔。

可是“鲤鱼精”又不像是出自他的手笔。

李家长房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谁?

冉九黎一时想不到。

如果把那些不可能都排除掉,只剩下一个可能,那就是季嫣然了。

冉九黎想到这里,只听得外面一阵嘈杂声,仿佛是有人在放炮仗。炮仗声音仿佛由远至近,难不成是哪家娶亲了。

“是李家放的炮仗,一路放去了江家,李三奶奶的马车也奔着江家去了。”

冉九黎深居简出安静惯了,突然听到这样的热闹不禁有些心动:“她要做什么?”

这位李三奶奶三天一出戏,闹腾的江家不得安宁。

今天不知又是哪一出。

旁边的妈妈低声道:“要不然大女去看一看?奴婢方才听说这李三奶奶很有本事,有些地方就连六爷也要自愧不如。”

冉六是有名的败家子,只要冉家长辈见到莫不想劝解一番,可是再严厉的家法和惩罚到了他那里都是过眼云烟,他依旧我行我素。

能让冉六自愧不如的…会是一个女子?

“长姐,”冉六笑着进了门,“您来到太原府也要将自己憋在屋子里不成?走,换身衣服弟弟陪你四处瞧一瞧,正有热闹可以看呢。”

冉九黎不禁心中一动,身边的妈妈也笑着道:“大小姐散散心也是好的。”

“那就去看看吧!”冉九黎点头答应,她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出门了。

冉家的别院离江家不远,顺着炮竹声走过去,很快就见到了聚在那里的人群。

江家下人拿着棍棒守在门前。

看热闹的人却像早就司空见惯,根本不惧怕那些护卫。

冉九黎不禁觉得好笑,江家竟然也有今日。

“活该,”冉六低声道,“杀了人家十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动摇了整个李家的根基,却想要随随便便推出几个人脱身,未免想的也太好了。”

“李三奶奶您还是回去吧,我们老爷和小姐说了,若是有冤屈就去报官,这样肆意滋事,有违法度。”

李家管事妈妈上前道:“我们家三奶奶说了,她只是在这里睡上一觉,这离您家正门还有距离,在这里休息犯了那条律法?”

“休息为什么要到我江家门前?”

季嫣然的声音从马车里传出来:“我在家中差点被歹人害死,李家终于抓住了那凶徒,却还没有审清楚,太原知府大人就给那凶徒定了罪,这桩案子就算了结了。”

“没想到前两日我却又遭死士刺杀,死士服毒自尽,”马车里传出呜咽的声音,“若是再有第三次,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熬得过去。在太原府谁都绕不过江家去,如今我只有在江家门前才会心安。”

“为什么?”人群中忽然有人问。

“你傻啊,谁也不会在自家门前杀人。”

“李家几十条人命的官司不也是抓了两个管事就算完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山高皇帝远,这里江家人说了算。”

“除非这些案子都去京城审理,否则无论怎么做得到的都是一个结果。”

“李家真可怜。”

“是啊,这恐怕是武朝最大的冤案了,就算是御史在这里也没有办法。”

“谁说没有办法?”

江家管事忽然听到人群中传来一声爆喝,顺着声音看过去之间冉六站在那里:“这桩案子我们冉家接下了。”

冉九黎恨不得立即打冉六一巴掌,围观就围观吧,突然之间唱起了主角,她还没说话,只觉得被人推了一把,然后冉六接着道:“就算我做不了这件事,我家大女也可以。”

冉九黎只觉得所有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她这是被冉六卖了。

第九十三章 不嫌事大

看热闹不嫌事大。

人群里有询问的声音:“冉家是哪里的?”

冉六挺直了脊背:“我们冉家是太祖亲封的开国郡公。”

就这样说出来,没有人会觉得开国郡公有多么厉害。

冉九黎看着冉六不禁摇头,他这点造化还差远。当年她和常宁一起偷跑出府,遇到了一桩不平事,常宁将人呵斥住,当要自报家门的时候,她没有报林家和冉家,只是假称当地的知县大人是她的舅舅,又用名帖找了知县来撑腰,这桩事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好了。

她也问常宁,随便说出林家、冉家任何一个,都比知县要大许多,为何舍近求远。

常宁说,当时的情形林家、冉家没有知府、知县来得可怕。

就算唬人也要懂得变通。

这是在太原府,又有多少人知晓开国郡公,江家的节度使已经只手遮天,空拿出名头压人又有什么用处。

冉六说出开国郡公没有听到喝彩声,就要上前解释。

冉九黎不禁凝眉:“退下。”

冉六一脸冤枉,他只是水土不服,否则哪里会在长姐这里丢了颜面。

冉九黎向前走了两步,正好直对着江家大门。

她并不说话,隔着幂离看向江家那宏伟的门庭。

江家管事终于反应过来,立即只会人去向江庸禀告。

冉九黎继续向前走去,那些拿着棍棒的江家下人不知所措,被逼得步步后退。

终于有人欢呼起来。

江家管事不敢怠慢躬身道:“您…您是冉家大小姐?”

眼见冉九黎就要踏进江家大门,她的脚却又收了回来,转过身去走向马车。

江家管事立即变了脸色,快走几步想要上前阻拦。

只听得戴着幂离的人冷冷地道:“没规矩。”

三个字刚落,管事眼前一阵翻天覆地,身体再也不受自己控制,好像被抛起来然后重重地落下。

“嘭”地一声仰面摔倒在地。

多亏他是个老管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惨叫出声,可是人群已经沸腾,见到此情此景一发不可收拾,喧哗之声四起,竟然有人开始击掌称好。

江家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

只是这样一瞬间,所有的护院都围了上来,衣服虎视眈眈的模样。

“下去。”管事急忙呼喝,他们已经与冉家六爷交恶,不能再在人前得罪了冉家其他人,不管那戴着幂离的女子是不是冉大小姐,他们都要小心行事,不能有半点的错漏。

冉六挺腰:“怎么?在江面上要射杀我,在这里就不敢对付我长姐了吗?”

冉九黎不禁觉得好笑,刚刚到了太原城就有这样的经历,连她都措手不及,更何况江家人。

江家接二连三出差错,不能再闹出变故,自然会畏首畏尾。

最重要的是她头上的幂离都没有摘下来,江家连她的脸都没见到,若是她反口不承认,只说六弟冒充她的身份胡闹,江家也只能吃了哑巴亏。

虽然声势在这一瞬间爆发出来,若没有季氏事先布置局势,却也不会来得这样容易。

她提起裙子走上马车,立即有人撩开帘子静候在那里。

季嫣然上前行礼:“冉大小姐。”

冉九黎点了点头看向面前的女郎,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眉眼已经舒展开来,脸上没有内宅小姐应有的谨慎和深沉,目光流转,说不出的透亮,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她从小就跟着常宁一起学规矩,太后娘娘教她要如何识人,人就似一面镜子,若是得到了磨砺和擦拭,才能放出光来。

虽然这季氏恶名在外,却在这一刻让她觉得季氏性子聪敏,不由地生出几分的喜欢。

季嫣然向冉九黎行礼。

冉九黎坐在马车上,季嫣然将沏好的茶递过去。

冉九黎抿了一口茶,抬起眼睛来:“这样算计冉家人,就不怕我不但不帮忙,还治你的罪?”

看着冉九黎,季嫣然才明白大家闺秀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端坐在那里浑身上下挑不出半点的毛病,脖颈修长,姿态优美,颇有些仙姿玉色似的,真正的端庄、谨静。

怪不得李三会挑剔她不知礼数。

想到李三那正经的模样,季嫣然就不禁想笑,与她绑在一起,大约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怨念。

没办法,这辈子她是不知悔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