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笨蛋,杜虞冷笑一声,想要扬名也选和简单的来做,明明没有本事,最后却要被人打脸,难道不会疼吗?

季嫣然撩开帘子,一股浓浓的药味儿扑面而来,临窗的大炕上躺着几个小孩子,小的不过几个月,大的也只有五六岁。

不一会儿功夫稍大点的孩子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声音惊动了其他孩子,屋子里顿时哭成一片。

“去熬粥的人怎么还没回来,”杜虞急得跳脚,“一会儿郎中也要到了,难道不吃饭食就要让他们吃药吗?”

程大立即让人去催促。

季嫣然开始打量起炕上的孩子,福康院显然已经许久没有接过这样多的病患,这些孩子像是一起送过来的,病症都不太一样,几个月大的孩子看起来又瘦又小,皱巴巴的小脸挥舞的小手,看起来十分的可怜。

稍稍大点的孩子,脸色发红,裹着厚厚的棉被还在瑟瑟发抖。

季嫣然正要上前查看,就听外面传来脚步声,一个郎中打扮的人背着药箱走进来。

杜虞已经喊道:“快去看看。”

郎中不敢怠慢立即上前查看,看到床上婴孩的模样,他额头上的汗也慢慢沁了出来:“这些病患是什么时候送来的?昨日我给几个伤兵换药时还不曾见。”

杜虞冷冷地道:“今天一早,都被放在了福康院门口。”

“为什么呢?”郎中边把脉边道,“这里都已经荒废许久了,虽说有你们照应,也从来不少了草药和吃食,但毕竟已经大不如从前。”

杜虞攥起手,这显然是冲着季大小姐来的,京中的人很想让她露出马脚,她却不管不顾地撞了上来。

季嫣然已经吩咐胡愈:“打一盆水来。”

几岁的孩子烧的厉害又咳嗽不止,像是肺炎的症状。肺炎在现代也是个难缠的病症,就算输液也要十几天才能好。

在古代没有抗生素得这样的病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了吧,而且最可怕的就是肺结核,那是大面积传播的疾病。

另一边的郎中也直摇头:“这是白口糊啊,得上了可是九死一生,又耽搁了病情,就算开了方子也未必能将药喝下去,这样的孩子得了病八成是救不活的。”

杜虞听到这话手不禁攥起来,下意识地去看季嫣然。

季嫣然已经在孩子额头上敷了湿巾子,然后直起身来扯了幂离蒙在了脸上。自己蒙了还不算,还将另一片给了小和尚。

从前公主在的时候,福康院到处都是忙乱的情形,虽然病患多但是救活的人也不少。

这季大小姐哪里有半点医者的模样。

他想这些做什么,即便都是释空法师的徒弟,每个人也不同,他就知道季氏来这里不但帮不上忙,还会丢人。

“这些孩子都要分别安置,中间还要用屏风隔开,进来的人都要遮住口鼻,否则没有治好病患,自己先染了病。”

季嫣然看向程大:“平日里都是你在这里?”

程大摇摇头:“是我们兄弟分别照看。”

他们兄弟说的是不良人吧,那么杜虞是不是也出身于不良人。

季嫣然道:“你知道释空法师吗?”

程大道:“知道,每次释空法师过来都会留下些药方,教这里的医工如何处置病患。”

“释空法师让我来这里,”季嫣然说顿了顿,“我就说一件事,几个孩子必须分开,不管是谁只要接近他们都必须照我这般掩住口鼻。”

女孩子神情十分的郑重,程大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旁边的郎中听说了释空法师立即站起身:“这位小姐是释空法师的徒弟?”

不等季嫣然说话,他脸上已经露出激动的神情:“那太好了,释空法师向来都有奇方,说不得能够治好白口糊。”

“也许吧!”季嫣然道,“释空法师必然有他的法子,只是我…不会。”

郎中的目光暗淡下去。

床铺上那几个孩子也在这一刻又哭起来。

“想必先生比我更懂得要如何开方子。”季嫣然说完话就走了出去。

就这样?

杜虞追上前:“既然不会又何必来逞强。”她也就是看了那些医书,寻常的病症还能用用方子,这样急重的病患她只能束手无策。

“以后别来了,这不是你能来的地方。”

季嫣然没有反驳,带着胡愈眼见就要出了院子,程大也忍不住跟了过来:“大小姐既然没有药方为什么要将他们分隔开。”

“他们的病很重,很有可能会治不好,尤其是那个患了咳症的孩子,”季嫣然说到这里叹口气,“若是万一他不治…也不会将病传开来。”

所以她这算是放弃医治了吧。

季嫣然走出福康院,抬起头就看到了等在门口的李雍。

李雍没有多问掀开了马车帘子:“走吧。”

季嫣然点了点头。

马车很快走远,福康院外的人将消息带进了太医院。徐太医抬起了眼睛:“别说几个月,就算是修习几年也未必能够将释空的本事都学到,我就说就算让她进宫,也治不好太后娘娘的病症,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

当年常宁公主谏言皇上开设福康院,只因武朝缺少医者,许多百姓不得不依靠巫祝和所谓的游街郎中治症。

武朝自开国以来四处征伐,如今天下太平,圣上也下令施加仁政济民养民,而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开设福康院必然会让百姓传诵圣上的恩德,圣上也会更早成为中兴之主。

皇上当年十分喜欢常宁公主,下令各道、府开设福康院。

福康院开设之后也确如常宁公主说的那样十分繁盛,只是后来医死百姓又加上治疫不利,福康院的名声一落千丈。

冉家、李约和那些不良人还经常去福康院照顾伤兵,终究还是难以挽回颓势。

徐太医站起身来:“去给惠妃娘娘送消息吧,告诉娘娘这边出不了乱子,别说李季氏不如释空法师,只怕连她身边的胡愈也及不上。”

眼看着下属退下去,徐太医擦了擦身边的药箱,也算李季氏运气好,否则他出手可就没有了她的活路。

消息在宫中不胫而走。

赶回来的林玉娇听到之后紧紧地攥住了帕子,本来红彤彤的眼睛中透出几分的失望的情绪。

进宫之前她回到林家,在长姐曾住过的屋子里哭了一场,她最终还是没法告诉长姐太后娘娘病的厉害,宫中沉闷的就像是个牢笼,没有半点的生气。

如果长姐在这里就好了,太后娘娘的心情好了,一切都会不同。

就像父亲说的那样,林家的富贵算什么,情愿什么都不要就将常宁换回来,可许多事悔之晚矣。父亲始终对当年出征耿耿于怀,如果不是他被突厥围困,李约就不能带人去救援,也就不会留长姐一人在京中,以李约的聪明就算长姐陷入危险,也能想方设法化险为夷。

母亲一直念叨着:“当年舍不得常宁早早嫁人,想要多留她在身边几年,没想到却害了常宁,早知如此应该让常宁与李约完婚远走高飞,只要他们过的舒坦就好,什么五姓望族跟常宁这个小姑娘又有什么关系。常宁没了,才知道常宁有多不容易,那么大的负担就压在单薄的肩膀上,不曾有半句的怨言,每次家中出事只见常宁在宽解别人,谁又知道常宁的苦。”

太后和父母给长姐准备的嫁妆一直都在那里,每年母亲都会带着她将那些嫁妆擦得干干净净,好像姐姐有一天会回来用它们似的。

李约年纪越来越大了,身边却一个人都没有,人倒是越来越温和,只可惜每次转过身都让人觉得那么的单薄和孤寂,去年过年的时候,李约来到林家,到了厨房亲手煮了两碗面条,带进长姐屋子里默默地吃了,第二天走的时候鬓角好像都多了几根白发。

思念多了,让人都为他酸楚,因为一眼就可以看到他余生都会怎么过。

想着这些她的眼泪就又落下来,最终只是告诉长姐家中一切安好不要挂念。

本来满怀希冀的去看李季氏,以为她多多少少与长姐会有些相像,谁知道却差了那么多。

她那么好的姐姐,释空法师真是看错了人。

林玉娇擦了擦眼角,整理了衣衫这才走进慈宁宫。

太后娘娘正靠在引枕上看宫人插花,苍老的脸上没有半点的血色:“让你在家中住几天好好歇歇,怎么就跑回来了。”

“家中太冷清,哪里有太后娘娘这里热闹。”林玉娇坐过去躺在了太后娘娘身上。

太后被逗得笑起来:“就知道哄我开心,”说着顿了顿,“去看了李季氏?”

林玉娇点点头。

太后道:“哀家方才见了刘老太医,老太医还举荐李季氏,说她进京途中去拜访他。”

“依我看刘老太医就很好,太后娘娘吃了他的药,很快就能好起来,”林玉娇道,“至于那李季氏不见也罢。”

太后有些惊讶:“怎么出去一趟,倒多了几分怨怼呢。”

这么好的太后娘娘,林玉娇想一想又要落泪:“我是怕她医术不高,让太后娘娘笑话。”

太后仿佛已经知晓了林玉娇的心思:“李季氏医术怎么样,恐怕有人比哀家更着急知晓吧。他们都料定了哀家的病是治不好了,既然如此又何必搭一个好姑娘进来,季氏一族说到底也被我们林家连累。”

林玉娇终于忍不住掉了眼泪,她好想念长姐,想念那个站在众人面前说: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的长姐。

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季嫣然叹了口气,嫌弃地看了一眼唐千:“少吃点糖,现在看到你我就嘴里发甜。”

眼见唐千这样吃下去,身形恐怕就要受影响,她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了。

“阿雍,”季嫣然忍不住瞧了瞧桌子,“你是不是也很失望,觉得我没有尽力去救那些孩子。”

说着季嫣然趴在了桌子上。

李雍淡淡的声音传来:“就算是最好的郎中,也不能治好所有的病症。”

“可我还是想试一试。”当然没有选择学医就是怕救不活人,在医院治病的时候她看过太多医生的无奈。

李雍一脸平静:“今晚我陪你一起去。”只有到那时福康院门外的眼线才会少许多。

眼见着季嫣然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立即吩咐容妈妈:“让厨房将米炒一下磨成粉。”再怎么样她也得搏一把。

季嫣然去往大厨房,在院子里遇见了正准备去族中领罚的季如娴,才一晚上不见,季如娴就憔悴了许多,仿佛一阵风就会被吹倒。

季如娴抿起嘴唇规规矩矩地向季嫣然行了礼,等到季嫣然就要走开,她才开口道:“长姐,你跟李三爷是作假的对不对?”

季嫣然扬起眉毛。

季如娴接着道:“李三爷对自己要求甚严,你…无论做什么他却都不加干涉,是因为根本没有将你当成妻室,否则夫妻一体,他定然会约束你。”

“怪不得二妹精神那么不好,是不是一夜都在思量这些,”季嫣然莞尔一笑,“二妹一个大姑娘家怎么能知道夫妻是怎么回事。”

季嫣然笑容更深了些:“我告诉你,真正的喜爱不是约束而是纵容,若是有一天你明白了自然不用说,没有明白…那就太可惜了,姐姐也会为你难过。”

季如娴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她说这些就是因为看到李雍走了过来,却没想到季嫣然这样的诡辩。

李雍望着季嫣然欢欢喜喜地走开。

不是约束而是纵容吗?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话,哪里来的这么多道理,女子就连成亲的时候都要手持戒尺,让她以此为戒,这样才能好好打理中馈。

有谁会说纵容妻室。

李雍眯了眯眼睛吩咐唐千:“悄悄在福康院吩咐一声,晚上三奶奶要过去。”

第一百一十五章 熟悉的感觉

天刚黑下来,一辆马车就悄悄地停靠在福康院门口。

程大、程二已经等在门口。

“孩子们睡了没有?”季嫣然问过去。

程大摇了摇头:“只是昏昏沉沉,即便睡着片刻也会惊醒,”说着向身后看去,“已经照大小姐说的将孩子们都分开安置了。”

季嫣然向里面走去,容妈妈了立即跟上前。

晚上的福康院比白日里要安静,医工还在院子里煮药。

程大道:“这些药喝进去就会吐出来,我们只好不停的喂下去,”说到这里面露不忍,“每次喂药孩子们都会哭的厉害。”

他们这些五大三粗的人可以在外面流血掉肉却看不得这个。

“没有医工在这里吗?”季嫣然问过去,白天里还见到两三个医工打扮的人,只不过他们都懒懒散散坐在一旁。

没等程大说话,杜虞的声音传来:“好的医工都被达官显贵借走了,剩下这些人,”他冷笑一声,“就跟没有一样。”

杜虞这话是对的。

季嫣然道:“这两日我给病患治病,就不要让他们上前,包括给院子里的伤兵换药也是一样,不准他们插手。”

那些人给病患换药的时候手都不会清洗,伤兵身上的布巾恨不得变成了黝黑的颜色,这不是给人治伤而是促使伤口感染。

程大觉得这位李三奶奶很有意思,白天里匆匆忙忙地走了,晚上却又多了许多思量似的:“三奶奶您和白天时不太一样了。”

季嫣然道:“你得让我喘口气适应适应。”没有想好怎么动手之前,所有一切还是保持现状的好,以便她可以一锅端。

季嫣然从容妈妈手中接过米粉放在杜虞手中:“不要再熬粥了,将这些冲泡了给孩子,粥熬的再烂也没有这个细腻,那些颗粒留在嘴中自然会更疼,孩子哭得厉害就要吐,好不容易吃下去的东西就都白费了。”

杜虞看起来很难相处,其实他的心最细,这个交给他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