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梨子很对四叔的口味,季嫣然心中立即受了不小的安慰,看四叔的样子也仿佛好了许多,整个人仿佛都有了一丝的暖意似的。

李约放下碗筷才道:“我看到你在园子里挖了一块稻田。”

季嫣然点点头:“四叔眼神儿真好,就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多少人过来都不一定能够注意。”就算注意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既然李约能问,八成是知晓了她的心思。

李约站起身来:“带我过去看看吧!”

在花园里挖稻田她大概是头一份了,不止如此,这两天她都会提起裙角挽起袖子蹲在田地里看,然后找几个信得过的长工,让他们来看这稻田和平日里他们种的有什么不同。

她其实不懂得这些东西,现在想用就要多下功夫。

季嫣然以为李约远远地看几眼也就罢了,没想到他向田埂上走了过去。

天青色的长袍就像天边的云朵似的,他却偏偏站在田边,仔细地看向田地里的稻苗,阳光落在他的肩膀上,好像一点都不会觉得格格不入。

“这是安南的稻种吗?”李约转身看向季嫣然。

季嫣然愕然:“四叔怎么会知道。”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意相遇

季嫣然从太原的时候就收各种种子试种,到了京城之后立即在李家种了稻田,却从来没跟别人说过,她种的是什么稻子。

这稻子没有成熟之前,应该看起来都是一个模样,谁又能一眼看出它的出处。

李约道:“你父亲在江南用的稻种,是天竺商人带来的两熟稻,早稻是春种夏熟,正好能赶在江南雨季之前收割,却没想到稻谷并未成熟却逢水患,冲走了几百护田的百姓,你父亲因此获罪,刑部、大理寺会审之后,说你父亲与商贾同流合污,以朝廷试种田地为借口,贪墨朝廷拨下来的钱款。

想要为你父亲翻案,自然要弄清楚当年的事,天竺的两熟稻来自于安南,想必你会溯本求源,直接试种安南的稻种。”

她总觉得四叔很了解她的想法,所以每次与四叔说话都很轻松,她不用去解释,四叔也不用来问。

季嫣然道:“不管是天竺的稻种,还是安南的稻种,我父亲是用了几年的时间才请旨大范围播种的,当年的事另有蹊跷。”

李约道:“朝廷设立节度使,是因为朝廷兵马、粮草不足,每遇战事就会应接不暇,将边疆要镇都分出去,就为朝廷减轻了不少的负担,如果稻苗种成了,国库粮食充裕,朝廷自然也就不需要节度使。

当年你父亲种稻苗,江家虽然没有竭力阻止,却必然暗地里联合五姓望族插手此事。”

“种吧,”李约道,“等到稻子熟了,也该有了结果。”

季嫣然不禁笑起来:“怪不得四叔总是在屋子里看书,因为没有几个人能跟四叔说上话,凡事四叔一眼就能看明白了。”

李约道:“你高看我了,只不过我恰好最近在查看你父亲的案子。”

季嫣然也想到了一件事:“当年我父亲被问罪,林家出面求情,这些四叔应该知晓吧?”

李约点点头:“护国公林让相信季大人的品性,审案时也是为季大人据理力争。”

季嫣然心中生出几分感激。

两个人正说着,只听冉六的声音远远传来:“原来在这里,咦,宗长也在。”

冉六不在前面看热闹怎么会来园子里。

季嫣然想着就转过头去,却意外地对上了冉九黎探究的目光。

“冉大小姐。”季嫣然有些惊讶,立即走过去向冉九黎行礼,自从太原一别,她们还没在一起说过话,虽然这次宴席李家向冉家递了帖子,她也没想过冉九黎会前来。

冉九黎神情又重新变得端庄自然:“今日里老太君精神不错,就让我陪着来跟李老太太说说话。”

冉老太君和李老太太一直关系很好,李文庆的两个小姐也想要与冉九黎交好。

冉六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显然是他说动了冉老太君过来捧场。

“原来宗长也来了,方才李老太太还四处寻宗长,”冉九黎说完看向田地里的稻苗,思量了片刻接着道,“前面的确太热闹了些。”

冉大小姐对四叔这样的客气。

两个人年纪相仿,冉九黎又是常宁公主的手帕交,两个人应该有些交情才对,但是四叔对冉大小姐却很冷淡,他身上那种冷落、疏离的表情又浮现在脸上,一副拒人于千里的模样。

这是为什么呢?

四叔脾气一向不错,除非他想要刻意与冉大小姐保持距离。

难不成冉大小姐对四叔有意思?

想通这一点,季嫣然不知不觉地扬起了嘴角,冉大小姐至今未婚配,虽说是想要留在娘家,说不得也有别的原因。

“过一会儿我也该走了,”李约道,“你们过去说话吧!”

这是明显的在拒绝。

“我们去前面的亭子喝杯茶!”冉九黎微微笑着,“我有件事也想问问宗长。”

如果四叔再不同意,就是不给冉家脸面。

冉六立即道:“我去前面准备一下。”

冉六毕竟是客人,怎么能让他前去张罗,季嫣然道:“还是我去吧。”若是四叔想要离开,就会找个借口走的无影无踪,冉九黎一看就是个大家闺秀,虽然年纪是二十八九岁的大女了,相貌却依旧十分年轻,一身杏花色的襦裙,京中的女眷也很少会有这样的颜色。

不等冉九黎再说话,季嫣然快步走出了园子。

“想什么呢?”

季嫣然抬起头来,对上李雍的眼睛。

“我要去给四叔和冉大小姐准备茶点,不知道用什么茶才好。”其实她早就心里有数了,真正思量的是冉九黎为什么登门。

这位冉家大女和冉六完全不同,不会心血来潮地办任何一件事。

冉家到底是个什么立场,真的已经厌倦争斗只想保持中立吗?冉家能够随时抽身的原因是他们手中没有军权,至少这一点让皇上十分安心。

总之这些话一会儿再说,她可不能再怠慢了四叔。

季嫣然正吩咐下人沏茶,两杯茶放在托盘里,下人立即端了出去,季嫣然正要跟出去,却被李雍伸手拦住。

“你也喝杯水再走吧!”

她忙碌地走来走去,脸颊都一片通红。

眼看着他将水送到她跟前,若她不伸手接,下一步就会到她嘴边。

一直等她喝完了水,李雍又伸出手抚平了她翘起来的鬓角,这才转身离开。

“三爷真是不容易,”容妈妈笑容可掬,“在前面被那么多人绊着脚,还能抽出功夫来跟三奶奶说句话。”

季嫣然道:“我可是在为李家跑前跑后,也是应该的吧!”

容妈妈抿着嘴:“只要三奶奶心里高兴,怎么说都是对的。”

这话怎么听起来都是颇有深意。

容妈妈接着道:“大小姐您不觉得老爷、太太知晓您现在的情形心里会很高兴吗?”

应该会吧。

“所以可见您现在这样是对的。”

她就知道容妈妈会来帮李雍做说客。

主仆刚刚准备走回园子,季嫣然就看到李雍去而复返,方才还满是笑容的脸上,现在多了几分郑重。

不知怎么季嫣然心中忽然有种奇怪的预感。

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不知所起

“怎么了?”

没等李雍开口,季嫣然就迎了过去。

李雍道:“惠妃遣人送礼物来了。”

惠妃是江家最重要的一颗棋子,留在宫中受尽了皇上的恩宠,这次江家受挫,留在河东道的江家人都会被朝廷盘问,惠妃却这样不计前嫌地送礼,是在向皇上表明贤惠的立场吗?

同为女人,惠妃娘娘这样善解人意,她又怎么能差了。

“三郎,”季嫣然笑着道,“大喜的日子,谁来送礼都是好事。”

如果是冲着他来的,他自然能够处置好,惠妃派来的内侍却一口一个要见李三奶奶,奉惠妃之命前来赏赐李三奶奶。

听得这话他就心中一冷,江家的手段他知道,惠妃看似贤良淑德,为六宫典范,却和那些江家人一样背地里鬼鬼祟祟,江庸是黔驴技穷了吗?才会让惠妃来对付嫣然。

只要想到这里,他就压制不住心头的怒气。

李雍道:“这就是个开始。”

李雍表面上虽然看着十分平静,可是眼睛中满是威势,眼睛中流露出一丝凌厉来。就像是她被大理寺带走之前的神情,虽然没有和她说什么但是背地里已经做了准备,在她刚刚被江池盘问的时候,就将江池叫去了校场,当着皇帝的面杀了他。

现在也是一样,李雍看出了江家人的打算,也许他心里早就在思量要如何维护她,这一刻她忽然觉得李雍和她说的那些话或许是真的,他也会做到,可是她呢?

在他身边她觉得很安全。

虽然来到了古代,但是她已经很少想起在孤儿院时的那些岁月,有时候还会思念大姨妈,却好像没有那么难过了。

也许她回到这里就是为了做李雍的妻子?

她的影子就映在李雍的眼睛里。

季嫣然忽然一时恍惚,竟然觉得这样很好,眼见着李雍向前走了两步,暖暖的呼吸从头顶传来,她才恍然回过神来,立即挪到了旁边,若无其事地开口道:“只要立场不同早晚都会遇上,反正无论出什么事,你都会帮我,惠妃虽然尊贵,但是他们与一个随时都可以翻盘的皇上做生意,随时都有可能被打回原形。”

她的嘴唇微抿,就像眼光下盛开的木棉花,他一时看出了神,谁知道刚刚离她近一些,她却像一只小兔子般跳开了。

“走吧,”季嫣然转身回去,“找件衣服,重新梳妆,惠妃娘娘给了我这么大的脸面,我也得识相些。”

说着她吩咐容妈妈:“别忘了给宗长送茶去,送去了就远远的站开,有什么事杜虞会叫你们。”

容妈妈应了一声刚要退下去。

季嫣然不忘记提醒:“换茶的时候要热一些,四叔喜欢慢慢品茶,茶水凉了就没茶香了。”

李雍微微扬起细长的眼睛,等到容妈妈走了他才低声道:“嫣然,我喜欢喝什么样的茶?”

季嫣然不禁笑道:“真有出息,还要跟一个长辈争嘴。”

不知是不是她看错了,这句话说出口,李雍压在眼睛中那一丝的担忧就化开了些。

他在担忧些什么?

园子里,冉九黎看着李约,自从常宁去了之后他就变了,表面上比从前还要温和,其实是将自己缩起来,任何人都别想窥探到他的内心。

李约慵懒地靠在那里,仿佛所有事都引不起他的兴致。

冉九黎道:“你要将安南稻种的事告诉季氏?”

李约淡淡地道:“这事不用我来说,原本那些稻苗就是她种的。”

冉九黎抿了抿嘴唇:“这次你帮着李家和季氏对付江家,虽然皇上没有察觉,但是谢變却已经怀疑,他回到京中这么久,却始终按兵不动,就是暗中监视你的一举一动,若是被他捉住了把柄,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下手,你可能就会失去先机。我知道这几年你一直在南方,除了照顾岭南道的林家,剑南道卫所上的将军也是你安插进去的,剑南道看似偏僻,其实物产丰富,常年又与吐蕃有些贸易往来,只要好好规划必然是一块宝地,你再过去运筹两年,就算皇上不答应,你也能借由吐蕃的战事,将剑南道握在手中,有了安身之地,想要做什么就都容易了。

常宁刚走那几年,我们处处被朝廷掣肘,现在总算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之前你到太原府,就是从平卢去往剑南道的吧,为什么又回到京城,真的是因为李雍?你若是放心不下京城这边,就交给我,如今我六弟和季氏一起开药铺,季子安又有我父亲照应,我不能保证可以让李雍尽快加官进爵,却能尽力保他们平安,季氏要为季承恩翻案,我也会帮忙。”

冉九黎殷切地望着李约,李约支着腿坐在那里,微风轻轻吹动了他的衣袍,他飘忽的就似一缕烟尘,让人永远捉不住。

冉九黎脸上不禁有了些沮丧的神情:“你做这些不就是要为阿宁报仇,这些年我日思夜想,总有一天我们会做到…眼前就要有了机会,你该不会就这样因小失大…”

“是我,”李约清越的声音传来,他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要为阿宁报仇的人是我自己,没有其他人。”

冉九黎一怔,眼看着李约起身就要离开。

她情急之下立即站起身:“阿宁和我情同姐妹,我怎么能不为她报仇,你这样说未免太伤人。”

李约是个胸怀沟壑的人,除了常宁之外,就算天地崩于眼前他也能面不改色,所以他的想法没有人能够动摇。

冉九黎没有再开口阻拦,而是看着李约闲庭信步般走出了园子。

又是这样的结果。

“大小姐,”管事妈妈低声道,“您明知道有些话说出来也没用,又何必…”

冉九黎垂下眼睛,片刻之间又恢复如常:“我就是不能看着他这样,本来十年间一切都好端端的,现在突然之间却变了…”

方才她走进来,看着李约站在田埂上,脸上满是笑容。

那笑容她看得真切,就像是常宁在的时候一样,只不过少了些许的青涩,多了几分的温煦。

这改变到底是因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