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侯夫人有些惊讶,不过立即她就恢复如常:“你是想要让我说服侯爷?”

季嫣然摇头:“都说夫人能做妒妇是因为持家有道,夫人嫁到永昌侯府时,侯府早已经内中干竭,这两年侯府能这样有声有色,离不开夫人的功劳,所以夫人拿着休书回到娘家,侯爷还要千方百计将您请回来。

一个女人要有本事才能掌控自己的日子。”

这倒是说到了永昌侯夫人心上。

永昌侯夫人抿了一口茶:“你想求我做什么?”

季嫣然道:“夫人在南方置办了几处庄子,这些年比京畿附近的庄子收成还要好,去年我也在南方买了些许的田亩,不知会不会种出好粮食来,夫人家中善农事的人不少,能不能过去指点指点。”

武朝一直都是北方产粮多于南方,北方的郡县负担大多数军队的粮饷,季承恩却突然提出什么南方“鱼米之乡”,将来说不得要效仿“永嘉南渡”,季承恩从前是跟随常宁公主,常宁公主薨逝之后,他就自请去往苏州,三天两头上奏折要在江南开治水塘,请求朝廷疏通运河,终于奏折批下来,苏州果然粮产增多,林家和冉家为季承恩请功,在江南东道及西道效仿季承恩的法子种粮,谁知道第二年季承恩所建的水塘及立斗门也在雨季崩塌,伤了几百户百姓。

现在季嫣然又提起江南种粮之事,季家怎么就盯上江南了。

永昌侯夫人道:“为什么你们季家都觉得江南产粮会多。”

季嫣然并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能先人一步在江南治水塘,不过为了父亲的案子,她查看了地方志,南方的粮田在逐渐增多,相反的北方战事不停,再加上每年都有灾害,在籍人口逐渐减少,耕田已有荒芜,就像永昌侯府这样眼光好的人家,在南方开始置地,可见父亲的决策是对的。

而且身为一个现代人,当然清楚长江中下游可以收两季稻,春末夏初的梅雨对早稻生长非常有利。她是早就看到了结果的人,不可能去质疑。

季嫣然将一本地方志放在了永昌侯夫人面前。

永昌侯夫人当然知道这里面都写了些什么,因为她也总会拿起来看。

永昌侯夫人抬起眼睛:“我可以写封信让老家人去你的庄子上看看,你也不要抱任何期望,我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季嫣然站起身:“那就谢谢夫人了。”

说完话,季嫣然向容妈妈看去:“那两个宫人哪里去了?”

容妈妈低声道:“去净房还没出来。”

季嫣然皱起眉头:“这是吃坏了什么东西吗?”

永昌侯夫人觉得好笑,李三奶奶定然给宫人下了药,这样的明目张胆:“你就不怕这样下去会被李家嫌弃?”

其实将来她要和李雍和离,借着这件事将两个人关系拉开,等到父兄他们回来和离就会变得更加顺理成章。

如果李雍能够配合她演出戏,就能一箭双雕。

不过他能不能答应呢?

季嫣然叹口气:“好教夫人知道,我们家有个规矩,从我父亲开始不准任何人纳妾,就算是我六叔也是如此,这件事我是如何也不能妥协的,即便将来…”

话还没说完,一个小丫鬟端着托盘过来,先向永昌侯夫人行了礼,然后又向季嫣然行礼。

“这是什么?”永昌侯夫人看过去,她没让厨房端吃食上来啊?

“李三爷让厨房送来给三奶奶的,”丫鬟低声道,“是煮的梨水。”

吩咐人家永昌侯府的厨娘煮梨水。

季嫣然扬起眉毛,亏他能想得出来,她一会儿不跟着他,他就开始自作主张。

来之前说好了,可没有这一节。

他只要做他的封建士大夫,一切都让她来安排就好。

永昌侯夫人笑道:“看来李三爷心中还是护着你的。”

季嫣然看着那梨水,幽幽地叹了口气:“谁知道能不能长久。”

离开了永昌侯府,季嫣然上了马车,到了李家门口,李雍已经等在了马车外,伸出手扶着季嫣然下车。

穿着华青色的长袍,一双丹凤眼闪闪发亮,站在那里透出几分端凝来。

她很难想象这人如何向人开口要甜汤。

季嫣然道:“梨汤是怎么回事?”

李雍倒是不徐不疾:“你没准备借着这件事给我下套?将来以我嫌弃你擅妒为由与我和离,”说着顿了顿,“想得美。”

第一百九十六章 岳父别调皮

季嫣然心中一颤,最近李雍的眼睛很毒辣,好像她在想什么李雍全都知晓。

“当然不是,”季嫣然眨了眨眼睛,“我还得跟三爷好好的呢。”

看着她那微微发红的脸颊,潋滟的眼眸,李雍不禁心中一颤,她纤细的手已经攀上了他的衣袖。

他不由地要向前凑去,却一抬眼看到了个火红的身影快步走过来。

原来她眨了眨眼睛并不是在撒娇,而是要他配合她骗人。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好像他的心思都不再单纯,只想每时都遇见人,他好配合她骗得更顺手更熟练。

不能再这样下去,他修身养性二十多年,怎么功亏一篑。

季嫣然看李雍没有动,就又晃了晃,这人该不会那么小心眼就生气了吧!

这样板着脸可是要将人吓走的,她二妹妹季如娴这是第一次登门呢,如果二妹不来她都快忘记了这一家人。

这次闹腾的这么厉害,老太爷一家好像隐身了似的,不像跟她有半点的关系。

现在李雍正式拿到了礼部的文书走马上任,二妹妹就像花蝴蝶一样飞过来,要扑到李雍这坨蜜上。

她站在这里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迎上去还是该走开。

季嫣然心中想着,脚下却已经开始向后退了,可是立即那长长的胳膊就伸过来将她的腰肢搂住,将她拖进了怀里。

李雍神色如常,目光微凛地看向季如娴。

季如娴的小脸顿时变得煞白,不由地停下了脚步,就站在那里哀怨地看着他们。

“姐姐,姐夫,”季如娴道,“我跟母亲一起来的,母亲来看看老太太,还要恭喜姐夫入仕。”说着向李雍展露了笑容。

“家里都好吗?”季嫣然问过去。

“好,”季如娴如同一只小鹿垂着脖颈,“都很好,大哥将消息带回去,家里的人都很高兴。”她听了之后心都要跃出胸膛,她就知道李雍不一般,将来会有个好前程,可惜上天捉弄人,姐姐竟然没有死在太原。

季如娴耳边响起江瑾瑜的话:“李雍和季嫣然不和离,你就没有机会。”

季如娴眼睛猛地一跳,现在两个人看起来…那么的好,怎么会和离呢,一切都是她的妄想罢了。

说着话几个人一起进了堂屋。

李老太太正和季四太太话家常,李老太太只见李雍和季嫣然一起走过来,就是对金童玉女,让她不禁笑开了花。

季四太太却看到女儿形单影只的模样,胸口说不出的憋闷。

“快坐下,”李老太太道,“累了吧?喝杯茶就去歇着,我陪亲家太太说话。”

李老太太这句话让季嫣然心中一暖,祖母早就看出来季家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生怕给她添堵立即就将她支开。

季四太太果然焦灼起来,笑容有些尴尬:“我也是好久没见到嫣然,想跟嫣然说几句话,”说着仔细地看着季嫣然,“你父亲让人送信给了老太爷,你们有没有另外收到信函?”

季嫣然心脏突突一阵慌跳,她写了几封信给父亲终于见到了回音,但是回信却是给老太爷的,没有送到她手上:“没有,父亲信上怎么说?他和母亲、哥哥还好吗?”

季四太太点点头:“都好,我本想将信带回来,老太爷说还是让你回去瞧。”

李雍皱起眉头,不过是看封信,也要提出些要求来,特别是季老太爷,如果不给他一些好处,他绝不会撒手。

李雍眯起眼睛就要说话,却被一双手拉住,季嫣然笑着道:“好,明日我就回家去看信。”

季四太太很高兴,起身就向李老太太告辞:“我让嫣然送我出去。”

是有些话不能当着李老太太说吧,恐怕老太太会护着她。

季嫣然和季四太太一路走出了院子,季四太太这才吞吞吐吐地开口:“嫣然,听说你置办了不少的田地?而且是在江南?”

没想到季四太太这么快就打听到了消息,所以说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季嫣然不说话,季四太太有些着急:“是不是不方便告诉四婶,那四婶就不问了。”

季嫣然笑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方便的,我是买了许多田地,不过都不是什么肥沃的良田。”

季四太太惊讶地道:“真的买了,你哪里来的银钱。”

“自然是药铺赚的,”季嫣然道,“与承恩公世子爷做生意还赚了几十斤黄金。”

季四太太的眼睛亮起来,仿佛那些黄金就在她面前,半晌才怅然道:“到底是你聪明,我们进京这么久了,也从来没有置下些田地,那…那些地…到底在哪里?你可要小心,当年你父亲就在田地上跌了跟头。

你父亲来信还说,让我们好好照顾你,老太爷就像他的父亲,你四叔就是他的亲弟弟,我们一家人要在一起才能渡过难关,所以你不要嫌四婶太啰嗦。”

“怎么会呢,”季嫣然道,“我还记得父亲出事的时候,老太爷和四叔、四婶前来帮忙,这些情分我们都记在心里。”

季四太太听到这话忽然停下脚步:“嫣然啊,本来有些话四婶不该说的,但是四婶还要嘱咐你…多加小心,京中耳目众多,千万不要做错事,你父亲才能安心。”

季嫣然脸色难看起来:“四婶,您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我父亲信上怎么说的?”

“没有,没有,”季四太太忙道,“没什么事。”

季嫣然皱起眉头:“事到如今您还有什么好瞒着的。”

季四太太这才道:“你父亲来信倒是没说什么,你大哥听押送犯人去流放地的衙役说,你母亲仿佛病了,四婶不想告诉你,可是转念一想,又怕你父亲另有信给你,说不得会提起。不管怎么样,你千万不要冲动行事,朝廷不准任何人去探望流放的官员和家眷。”

季嫣然愣住:“这都是…真的。”

季四太太道:“你大哥认识的人自然不会说谎,那衙役在哪里?我想要问问他。”

“恐怕不行,”季四太太道,“他拿了公文又押送犯人上路了。”说完这些再也不肯透露别的话,带着季如娴一起上了马车。

“不要担心。”

一双温暖的大手压在季嫣然肩膀上,季嫣然这才发现自己站在原地良久。

“这话八成不真,”李雍道,“李老太爷他们是看中了你的钱财,才用出这样的计策。”

季嫣然知道,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京中的大人物们都知道她为父翻案就在眼前。

上次父亲被冤枉她没赶上,这次谁也别想从她手中逃脱。

季嫣然回到房里歇着,李雍吩咐唐千去打听消息,不一会儿功夫唐千气喘吁吁地带回一封信:“亲家老爷的信,晚送来半天。”

李雍坐下来慢慢地将信展开,当看到开头几个字,他刚刚抿在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

上面写着:李雍小友。

岳父叫他…小友,这是将他当做了忘年之交?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太子的关心

李雍仔仔细细地将信看完,然后眯起了细长的眼睛。

这门亲事定下来之后,他就给岳父写过信,只不过并没有回音,这次进京他连着送了几封信说明嫣然和他的近况,为的就是让岳父安心,却没想岳父反倒写信给他,谢谢他这三年给了嫣然容身之地,从前是嫣然不懂事一意孤行,今年必然会给他一个答复。

话说的十分客套,也表明了立场。

就是不看好他们这门亲事。

三年闹得鸡飞狗跳,就算开始真的像季嫣然所说,故意嫁给他就是为了去太原为父查案,三年里他也对她不闻不问形同陌路…

这个开始不好,但是定然会有个好结果。

李雍将信拿起来就向外走去,站在旁边的唐千见李雍脸色不好就直言道:“三爷,那信上…说的不好吧?”

他还没见过三爷的脸色会一下子变得那么差,定然是心底的小心思被季大人看穿,然后拒绝了回来。

他想一想都觉得嘴里发酸,忍不住又吃了两块糖。

李雍没有说话,唐千立即跟了上去:“您要拿去给三奶奶看吗?”

李雍淡淡地“嗯”了一声。

唐千眼睛睁大,三爷…可真是勇气可嘉,他一定要跟过去看看会有什么结果,为他以后找媳妇也积攒些经验,万一结果不好,他就引以为戒。

三爷可以不找媳妇,他可不行啊。

季嫣然将信看了两遍,从开始的担心到后来的安心,父亲没有提母亲生病的事,想一想应该也不会说,他们宁愿自己辛苦一些,也不愿意牵连到她。

不过从父亲信函的字里行间能够看出来,在她身体的正主被害死之前,曾让人送信给父亲说明了当年嫁给李雍的缘由,看起来也想好了,不管这次能不能为父翻案都会跟李雍和离,这倒符合了她之前的说法。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才能和父母和兄长见面,自从想要为父翻案开始,她见识了江家人的恶毒,看到李家几十条人命的惨状,知晓释空法师被冤枉的经过,终于他们一起翻案,让那些冤屈大白于天下。

却又怎么样呢?即便江家人被流放、撤职、甚至死亡,也挽不回李家那些性命,更不能抹去释空法师十年来受的痛苦。

她不能再看着那些事在她眼前发生。

季嫣然将信重新叠好:“算算时间程大应该已经到了易州,以程大的本事应该不会被人发现,如果父亲有什么事,程大也能帮忙。”

想到这个,她就会觉得轻松一些。

李雍目光微闪:“易州暂时不会有什么动静,只怕京城已经先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