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二抿了抿嘴唇:“那大约是与先皇的太子有关。”

先皇的太子也就是当今圣上的兄长,若不是先皇太子身死,当今皇上也不会承继皇位,火石电光中,季嫣然仿佛想到了什么。

找到合适机会,她一定要见见那个郑纶。

季嫣然看向程二:“那送信给我们的人找到了没有?”昨日他们收到一封信,得知江瑾瑜找到了患了疠风的病患准备陷害她,虽然在此之前程二已经发现了蛛丝马迹,但是显然那送信的人一心想要帮她。

程二道:“您方才见到了江大小姐身边的东嬷嬷…”

东嬷嬷曾经在常宁公主身边侍奉。

程二压低声音:“若是真的有江家人提醒我们,那么东嬷嬷最有可能。”

那位被江瑾瑜割了一只耳朵的嬷嬷?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位嬷嬷为什么会接近江瑾瑜,是自己想要如此,还是被人授意。

谢燮在季家闹过一场之后,她的处境虽然有些危险,可许多事也都渐渐浮出水面,也许很快她就会都弄清楚。

“三奶奶,”容妈妈进了门,“江家来人了,说是边疆那边的消息。”

这么快,程大还没有送信回来,江家却来了人。

季嫣然点点头让人将江家管事请进门。

管事毕恭毕敬地回话:“我们家大小姐在外,恐怕家中长辈惦念,就遣人送回了消息,也让小的来禀告三奶奶一声,让三奶奶安心,季大人和李三爷平安到了边疆,李三爷正要启程为江家的援军送去粮草,看起来这场仗很快就会有结果。”

季嫣然抬起眼睛,江大小姐这是在告诉她,李雍准备只身去迎战江冉了。

第二百六十章 亲疏

冉家的消息送的很及时,至少让她知晓了现在北疆的情形。

有了粮草护国公和卫将军暂时不会有危险,最让人挂心的还是李雍。

“大小姐什么时候回来?”季嫣然问过去。

冉家低头道:“大女的意思会跟季太太一起回来,顺道看看沿途卫所的情形,让三奶奶安心,有我们冉家的保护,太太不会有事。”

冉家这算是不声不响又帮了她的忙。

季嫣然刚要吩咐人送上茶水招待冉家管事。

管事却道:“家中还有事,小的就不叨扰了。”说完看看周围目光微闪,看起来仿佛有些话想说,不过终究还是规规矩矩地行礼退下。

冉大小姐治家很严,身边的人有很懂礼数,作为一个管事,自然不会未经冉九黎的允许随便在她面前说话。

不过从他的态度上还是能看出些端倪,因为刚才在这里的人是晋王,所以冉家下人脸上露出防备的神情。

季嫣然看向程二:“冉家和晋王府的关系如何?”

程二立即道:“公主在世的时候,冉家大女和公主都防备着晋王爷,公主不在之后,冉家和晋王府也一直都保持这距离,冉家大女常常劝说老爷,要离晋王府远着些,还说公主看人一向很准,晋王爷不但城府深,还是个…只顾利益不讲情面之人,冉家直管做中正之臣,千万不要搅合进太子和晋王之间的争斗中。”

听起来冉九黎这话没什么不对,而且从侧面说明冉九黎很聪明,只有中正之臣才能保持中立,不被任何人左右。

季嫣然接着道:“你觉得冉大小姐人怎么样?”程二在冉家时间很久,对冉九黎应该也很了解。

程二几乎没有思量:“冉大小姐对下人很好,对我们兄弟也有恩情,虽然我们都投靠了冉家,但是冉家并没有约束我们,也不将我们当做家奴般,这次我们想要跟着三奶奶在福康院做事,冉家大女不但没有阻拦,还要给我们兄弟一些银钱。”

季嫣然点点头,她虽然没有跟冉九黎说过几次话,但是能从冉九黎身上看到高门大户中的女眷才有的性情。

“我们不良人还有一大部分人愿意留在冉家,也被冉大小姐视为座上宾,就像是在公主身边时一样。”说到这里,程二顿了顿。

季嫣然抬起头来:“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也应该多亲近冉大小姐?”

程二没有隐瞒:“我和大哥开始是这样想,不过…经过了那么多事之后,我相信三奶奶心里会有思量,就像我和大哥没有留在冉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不一定就要做一样的事。”

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她和常宁公主的关系,但是从表面上看,她应该远离晋王亲近冉九黎这些从前和常宁就交好的人。

可是她心里却还是觉得晋王也不一定就不能合作,至于冉九黎…现在她们之间的距离就很好。

相对于冉九黎这样的性子,她觉得跟冉六在一起相处更加的轻松。

程二接着道:“三爷的事要不要去问问李家宗长?”

冉家送来这个消息,大约也是这个意思,李雍一个人面对江冉太过危险。

“不去了,”季嫣然道,“我相信三爷,如果三爷需要帮忙自己会跟四叔说,我们就做自己能做的事。”

这也是她在现代多年养成的习惯。

季嫣然走出屋子,十几个穿着黑袍的疠风病患也正好陆续走进了院子。

他们的鞋已经被磨破,看起来很疲惫。

“药材都送去了,”曲阳上前道,“抓紧时间,明日我们还能再跑一趟。”

说完,剩下的黑袍人就已经去了后面的小院子。

他们知道身上有病症,主动不与旁人接触,回来之后就缩进小院子里,也不要太多吃食,每日都是简单的饭菜,只要能行走在人前,靠着自己生活他们就已经很高兴。

季嫣然与曲阳一起商量运送药材的数目。

程二已经听到小院子里传来笑声。

那些病患找过来的时候得知三奶奶并不能完全治好疠风病,都是一副失望之极的神情,三奶奶却用了另一种法子给了他们希望。

就像三奶奶说的那样,治病也是为了能够好好生活,三奶奶好像很了解那些饱受困境人的心情。

这就跟公主很不一样,公主在宫中的时间太长,遇见的人大多都稳重、谨慎,很少交往似冉六爷这般豪爽、洒脱的人物。

季嫣然很晚才回到季家,和小和尚胡愈一起整理好了手上的脉案才休息,这些日子可能太过忙碌,就连胡愈的话都很少,胡愈除了给病患诊治之外,就是在坐禅,读经比从前更用功了似的。

眼见着小和尚就这样消瘦下去,季嫣然不禁提醒:“现在福康院忙碌,不要那么早就起床做功课,佛祖知晓你救了那么多人,比听你念经更开心。”

若是往常胡愈必然要与她争辩几句,妄图纠正她对佛法的理解,可是今日意外的没有反驳她,而是道:“师父说过,念经使人心静。”

小和尚临走之前还留下一本经书给她:“若是睡不着的时候就抄抄经,免得心中烦乱,要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师姐修修精神总是很好的。”

这是变相在说她意志不够好吗?

结果胡愈的话,很快就应验了。她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却梦到一阵脚步声传来,等她睁开眼睛就看到了李雍走进门。

她不由地惊醒,可能弄出太大的动静,容妈妈立即点了灯过来查看,见到灯光她才知道是一场梦。

“三奶奶这是想三爷了吧?”容妈妈笑容可掬,“方才奴婢听到您喊了三爷的名字。”

都是因为冉家送回的消息。

不过她心中真的很担忧李雍的处境。

再看看桌子上的佛经,季嫣然叹了口气,这个妖孽的胡愈将来不会修成佛吧?什么都被他料到。

这样有慧根的小和尚,释空法师怎么会舍得他还俗,就罚他一辈子做和尚。

江冉拿到了李雍和季家的消息,不禁冷笑道:“从前林家仗着太后娘娘和几个皇亲、勋贵的支持都没有斗过我们江家,现在找了一群乌合之众上战场,还想打个胜仗,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承恩公世子爷也就罢了,那是在战场上历练过的人,冉家六爷这样的纨绔竟然也跟着到了河北道。

江冉道:“让人注意李约,每次林让带兵,李约都会帮忙,这次八成还会有动静,那个李雍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一对叔侄若是联手,还真是麻烦。”

旁边的幕僚捋了捋胡子:“您还不知道,李约和李雍恐怕已经有了嫌隙,若是加以利用,就能激的李雍只身前来,到时候一切还不是您说了算。”

江冉的眼睛立即亮起来。

…………………

下一章应该会很爽的打仗,然后就回京团聚喽。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复仇

早在平卢时如果不是李雍从中作梗,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麻烦,以至于到如今平卢节度使都悬而未决。

江冉只要想到这个,心头就是一阵愤怒:“这一次要跟李雍新账旧账一起算清楚。”

身边的幕僚低声道:“您放心,这次李雍定然是有来无回。”

江冉微微扬起嘴唇:“李雍和李约这叔侄两个竟然还会喜欢上同一个女子,李雍在外征战,如今李约岂不是趁虚而入,不过他们叔侄都是自家人,即便生下孩子也是姓李,李家不吃亏,要知道京城李家可比太原李家家大业大,若是下一任宗长落在李雍头上,那可是天大的好处。

先皇时礼部有位张旭不就是这般,硬是让自己的妻子侍奉叔叔床前…也成就了一段佳话,李雍是要做第二个张旭。”

江冉说完这话,军帐里立即爆发出众人龌龊的笑声。

江冉道:“我们就等着这小张旭找上门来。”

江冉的营帐就在不远处,照李雍现在的行军速度,两天就能将粮草送到。

李雍看着眼前的舆图面色不虞。

江冉派来的传令兵已经吃饱喝足在旁边的大帐里呼呼大睡,传令兵刚到军营中,许多流言蛮语就传了出来。

应该说这两日就有些奇怪的传言在军队中流传。

李雍能够得到骁骑尉的官职并非因为身上的军功,而是宗长李约为其谋划打点。李约愿意这般做,都是因为李雍献上了自己的妻室。

这可是李家最大的丑事,若是没有半点的风吹草动,决不会弄得人尽皆知,这更关系到李雍的威严,本来军纪严明的队伍,这两日渐渐变得散漫起来,已经连续两日有士兵懈怠,几十军棍下去,刚刚见了些成效,没想到随着江家军到来,“小张旭”的称呼就落在了李雍身上,一切又都死灰复燃,再这样下去,只怕李雍要成为所有人的笑柄。

“这都是江冉故意为之,您可不能上当,”旁边的副将小声劝说李雍,“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说到这里副将又觉得失言,立即住了嘴。

因为小张旭最最出名的都是能忍。日日将自己的妻子送到叔叔床前,靠的就是一个“忍”字。

李雍皱起眉头:“江冉这般是料定我不敢动他。”确实如此,他手中的兵马有限,如何能面对江家几万大军。

事实摆在眼前,大帐里一片沉默。

副将道:“不如先将粮草送去,护国公和卫将军需要江家的援军,我们不能因小失大,等…等这一仗过去怎么都好说。”

只怕到时候李雍的名声已经成定局,不但如此就连李约和季嫣然也会深陷无比尴尬的处境。

不管哪家的女眷遇到这样的指责,最终都会像小张旭的妻室一样,“病入膏肓”很快就会撒手人寰,想要逼死一个女人不过就是几句话而已。

江冉就这样在他的面前重伤季嫣然。

桌案上的灯光不停地跳跃,映照在李雍的眼睛当中:“如果我不想忍呢?”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像平地惊雷,大帐里的众人面露惊讶的神情。

“您准备要…”副将忍不住道,“我们的人手不多,再说要如何向朝廷交代。”

李雍道:“江冉在平卢时就用手段害死了崔老将军,这新账旧账就与他一起清算,我们粮草依旧照计划前行,我会提前带一支兵马偷袭江冉大营,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这就是他的决定。

深夜里,江家的军营在月光下显得十分安宁,一队人马静悄悄地出现在四周,他们的目标是江冉的中军大帐。

一百多人从背后拿出了弓箭。

今晚他们是来收割性命的,平卢一战的屈辱今日应该让江家人偿还,队伍的最前方,李雍身边有两个人,一个是崔庆,另一个是顾珩。

几匹战马兴奋地踏着蹄子,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坚毅的神情。

李雍终于伸出手来。

所有人抽出了背后的箭,紧接着亮光闪过,一片火雨被射入空中,然后急转而下,冲着不远处的军营而去。

伴随着火光和惨叫声,李雍首当其冲,身后的骑兵义无反顾地跟着向前冲去,马蹄声响如同轰隆隆的战鼓响彻在夜空之中。

“为崔老将军报仇。”

这句话早在平卢的时候他们就想呼喊出来,等着这么久终于有了机会。

寒光闪过,手中的刀立即都染了鲜血,江家兵马一片慌乱,第一道防线就形同虚设,很快就被攻破。

或许是见了血,一个百人的骑兵队伍,变得更加兴奋。

江家兵马惨叫着四处躲藏,很多人来不及拿起兵器就被砍倒在地,鲜血四溅,空气中满是血腥的味道。

仿佛无论是谁都已经挡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杀戮,因为今天就是他们复仇的日子。

忽然一阵号角声划破天际,一只只火把忽然被点燃,一排弓弩手忽然出现在四周,就在弓弩手旁边,江冉脸上满是笑意:“李雍、崔庆带兵谋反,今天本将军就在这里杀了你们。”

显然江冉早就预料到了今日的偷袭。

“上当了。”有人喊了一声。

骑兵纷纷向李雍周围聚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