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大忌啊,没成想李约真的会李家上下都闹翻了天,听说已经有人上门问罪,这种事从前还没听说过,这李约胆子也太大了。”

“大的好,”皇帝道,“朕已经好久没有看这种热闹了。”

“李雍最可怜,”内侍笑着道,“本来是最年轻有为的将领,为人身正,治家又严,刚得了皇上的赏赐,该是春风得意之时…如今却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皇帝道:“李雍人呢?”

内侍向殿外看去:“还在外面候着。”

皇帝道:“朕不见他了,打发他去与礼部官员商议,这个诰命到底要给谁。”

内侍忍不住笑出声,皇上这样是坐实了李家的丑事,不知道多少人要对李雍指指点点。

皇帝悠闲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正觉得高兴,内侍匆匆忙忙进门:“皇上,惠妃娘娘身边的宫人禀告,娘娘有孕了。”

皇帝有些惊讶,不过脸上很快浮起了一丝喜色:“朕去看看惠妃。”

自从江家出事,皇帝就没有再看到惠妃,如今看到不禁吓了一跳,从前的明艳佳人如今已经瘦骨嶙峋,面色苍白如纸,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让人心疼。

“皇上,”惠妃不禁惊讶,“臣妾…”

惠妃说着就要起身行礼。

“躺着吧,”皇帝按住惠妃的身子,“如今有了身孕就要好好将养。”

惠妃点点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屋子里的人都退下,皇帝才缓缓开口:“江家的事你有什么要辩驳的吗?”

惠妃半晌才道:“江家有错应该受罚,国有国法,家有家法,皇上没有责怪臣妾,已经是皇恩浩荡…臣妾也不敢苟活,只求能够平安生下肚子里的孩子…”

惠妃泣不成声,半晌喃喃地道:“她要对付江家也是应当…我的孩子却是无辜的。”

第三百零九章 反应

皇帝听到惠妃的话皱起眉头。

“你说的是李季氏?”

惠妃一脸惊恐:“皇上,听说那李季氏是常宁死而复生…臣妾…臣妾好害怕…她会不会害臣妾的孩子…”

皇帝站起身脸上满是怒容:“做好你的本分,你肚子里的孩子自然有朕护着,若是再有别的心思朕绝不饶你。”

惠妃立即跪下来,整个人都在颤抖,看起来楚楚可怜:“皇上,您还记不记得从前您和臣妾说过的话,您说臣妾生下子嗣必然让他承继皇位,臣妾却不想要这些,臣妾只想他得到您的疼爱,如今江家犯下大错,全族都要被诛…这孩子来的委实不是好时候,臣妾因母家的事百死莫赎,可怜了这孩子尚在腹中就要被牵连。”

皇帝皱着眉头,江家出事之后惠妃没有向他求情,也不曾背地里帮衬江家,算得上贤良,如今有了身孕才为孩子求情。

皇帝思量片刻道:“江家犯的错罪不可恕,朕会让人仔细查办,江庸有不臣之心,死不足惜,他身边的人自然同罪,你虽然也有失察之错,但是毕竟早些年就被抬入宫中,对娘家之事不知晓也情有可原,朕变降你为嫔,若是顺利生下孩儿再恢复你的位分。

朕在登基之时江家也算立过大功,就不必株连九族了,免得将来你腹中孩儿因此事失了颜面。”

惠妃脸上满是惊喜的笑容,她急忙伏地叩拜。

皇帝却不准备再停留,转身走出内殿。

“娘娘,皇上毕竟还记得我们江家的功劳…您救了江家其他族人。”

惠妃脸上浮起奇异的笑容:“他若是顾念江家的功劳,就不会等到今天才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季嫣然有可能是常宁,那句谶言对他还有威胁,在关键时刻放了我们江家,以示皇恩浩荡,我们江家必定感激涕零,将来他需要我们的时候,江家就会与五姓望族一起全力以赴为他效命。”

内殿里又陷入一阵安静,惠妃抬起头悄悄露出笑容。

她最了解皇帝,那句有关“异人”的谶言,就是皇帝的死穴,因为这件事常宁才会死,现在就让李季氏再走一次常宁的路,不但如此…皇帝还不知道五姓望族早已经不复从前,不会任人杀戮,他们早就布置好了一切,若不是李约暗中牵制他们,李雍又杀了江冉,他们会找到一个最好的时机下手,确保万无一失。

现在虽然损兵折将,但结果还会是一样,因为太子被他们握在手心里。

早晚有一天,皇帝要跪下来求她。

“娘娘,门口的宫人撤走了。”

惠妃松了口气,终于不用时时刻刻被人监视。

“田御医每天都能进宫为您请脉,”宫人低声道,“这样一来宫内外消息流通,也能有人接应您。”

惠妃吩咐道:“从现在开始大殿里的灯火不准熄灭,我的吃食都要小心检查,要摆出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给皇上看,让皇上知道我们很害怕李季氏。”

这样更能激怒皇帝。

季嫣然刚刚走出季家,门口的林少英就迫不及待地让人送了消息。

“太夫人想要见您。”

季嫣然看向躲在角落里的林少英,他立即走上前道:“姐姐,太夫人和父亲是听到了外面的传言,我和阿娇什么都没有说。”

太夫人昨天一早就去了冉家,回来的时候太夫人眼睛都红了。

他本来还想要打听些消息,就被父亲揪着领子带到了书房,即便是这样他也什么都没说,可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肯定遮掩不住了。

太夫人让他来找姐姐的时候特意嘱咐,不要让季家人发现,他不敢走正门求见,只能在门口等,天黑之前还没有机会,他就唯有翻墙了。

“姐,”林少英握着缰绳,“你这该怎么办才好?”

季嫣然微微一笑:“我是季家的女儿,”如果没有季嫣然她恐怕早就已经死了,或许这就是一种缘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等于重活一世,只不过带着前世的记忆,“我也是林家的女儿。

但是我更是我自己,所有的事都要按照我的想法来解决。”

林少英点了点头,正要扶着季嫣然上马车,季嫣然却转头看向胡同口。

顾珩带着常征走了过来。

“世子爷在这里等了很久吧,”季嫣然笑道,“不如跟着我一起去林家坐坐。”

顾珩风尘仆仆,看样子是才回京,脸上挂着一抹明丽的笑容,仿佛满不在乎地道:“索性我也闲来无事,就去给林太夫人请安。”

眼看着季嫣然的马车前行,常征砸了砸嘴:“听说人家可能是常宁公主,这样一来不免在叔侄两人之间选择左右为难,就想来讨点便宜,结果被人揭穿…还要跟着去林家做苦力,世子爷…这买卖亏得很啊。”

顾珩收敛了笑容,一脚向常征踹过去。

林家。

乔夫人下了车先去了林太夫人屋子里。

“今天怎么来了。”林太夫人笑着看过去,眉宇间是藏不住的喜色和期盼。

乔夫人道:“是嫣然让人送信给我。”

旁边的林二太太一脸欢喜:“这么说一切都是真的了,季大小姐真的就是我们的常宁。”

乔夫人没有说话,林太夫人喃喃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我活了这一大把年纪,从来没有听过这种事,”说着顿了顿,“你们也不要乱说,两个人只是有些相像…”

林二太太虽然被训斥,笑容却依旧不减:“对…相像而已,是媳妇一时高兴说错了话。”

乔夫人倒是一如往常般镇定:“嫣然小时候就常来我们林家,自然与我们有些缘分,不但教了阿娇医术,还给少英治伤,太夫人请嫣然过来宴席也是林家的一番心意,至于外面的话自然当不得真,都是以讹传讹,不乏有人想要借机闹事,要知道朝廷最讨厌那些所谓的‘异人’。”

“说得对,”林让大步走进门,脸上满是怒容,“府中再有人议论此事,就逐出家门。”

林二太太面上一僵低下了头:“是我没有想的周全…”

第三百一十章 缘来如此

季嫣然进了林家大门,林夫人和林玉娇立即上前来迎。

四目相对,林夫人不由地眼睛一热,半晌才控制住情绪:“这两日太夫人就说要将大小姐请过来聚聚,今儿终于得了空…”

林玉娇二话不说就挽起了季嫣然的胳膊。

“太夫人好吗?”季嫣然轻声问过去。

若是往常说起来林夫人不会在意,但是今日一听,她心中就是一阵难过,林家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在眼前,好的、坏的恨不得都告诉眼前的人,因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都会将这些默默地讲给常宁听。

林夫人道:“好…”

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只要能够相见就是好的。

“你呢,”林夫人道,“身子还好吗?今年也有十七岁了吧?看着还这么单薄,如今家中…父母都回到京城,也该好好养一养…”

说到这里,林夫人伸出袖子将眼角的泪水抹去。

听说消息的时候她恨不得立即让人将常宁接回来,还是国公爷镇定,让她稳住心神,任凭外面人去说,林家如何也不能承认。她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当年常宁被害在行宫,若是死而复生不要说从前害她的人不会善罢甘休,皇上也不会允许有这样的异兆。

福祸就是皇帝一念之间。

嫣然不是常宁他们不能说,这样会给季家和嫣然带来麻烦,嫣然是常宁他们就更不能承认,因为这样会给嫣然带来杀身之祸。

就算整个林家败了,这次他们也要护得嫣然周全。

思量间,几个人进了门。

林太夫人端坐在椅子上,一脸慈祥的笑容,看起来和平日里没有什么两样。

林二太太热络地上前。

嫣然向众人行了礼。

“你父亲、母亲怎么样?”林太夫人笑着道,“也算是上天抬爱,你们一家人也算历尽艰辛,如今终于团聚了。”

林太夫人话音刚落,林二太太忍不住哽咽。

季嫣然道:“父亲还好,母亲太过操劳,要过些时候才能将精神养回来。”

林太夫人连连点头:“过来坐,陪着我说说话,”说着看向林夫人等人,“就不拘着你们了,都退下吧!”

林夫人会意:“媳妇去准备宴席。”

乔夫人、林二太太等人也急忙起身跟了过去,屋子里的人都退下,林太夫人才拉起了季嫣然的手,一双眼睛打量着她。

季嫣然以为林太夫人会问她常宁的事,没想到林太夫人却道:“以后常来走动走动,我看着你就很欢喜。”

林家是在为她着想,比她更加明白如今她的处境,宁愿什么都不说、不问,只希望她能够平安。

“祖母。”季嫣然轻声唤了一声。

林太夫人整个人一僵,眼角微微颤抖,攥着她的手也紧了紧,半晌才说出话来:“让我瞧见你就好,有什么难处就跟祖母说…”

季嫣然低声道:“只是想吃祖母厨房里做的红豆糕和奶酪,不过要跟祖母抢着吃…这样才舒坦。”

“好,”林太夫人声音沙哑,“一会儿让他们端来,我们祖孙两个悄悄的吃,不让别人知道。

那都是你小时候的事了,你现在倒记起来,不过厨娘已经换了几次,只怕不合你的口味。”

没有质疑她,就相信了她的话,在她看来好像是件很复杂的事,解决起来却这样简单,就是因为祖母和国公、夫人都已经安排好了。

祖孙两个走进了暖阁,季嫣然靠在林太夫人腿上。

“季家夫妻我早就识得,都是良善的好人,有这样的父母在身边是你的福气,不过你也多了不少的辛苦,肩上的担子太重…”

“祖母,我可以将担子卸下,至少不用这样战战兢兢,”季嫣然抬起头来,“我要报仇,将当年的始末弄清楚,然后…还给他们。”

林太夫人目光一紧,定定地望着季嫣然:“你都想好了?”

季嫣然点头:“即便我想要息事宁人,他们也不肯,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

林太夫人低声道:“你准备要怎么做?”

季嫣然吐出两个字:“当年太后娘娘赐婚李约是要为将来做准备,我觉得时候已经到了。”

林太夫人的脸色微变,不过却还是保持镇定,这些年林家和李约已经密不可分:“太后娘娘还在犹豫不决。”

这几年太后已经被消磨了意志。

“不是太后娘娘,是林家,”季嫣然道,“太后娘娘没有去边疆,没有看过藩镇的情形,也不知道节度使手握权柄已经渐渐脱离朝廷掌控。”

林太夫人道:“一个两个都这样说,我老婆子自然不懂,不过既然有做大事的机会,家也不能落后。要说当年…我们本来就亏欠先皇太子一家,你父亲因此奔波在外染上重病,你母亲也郁郁寡欢,年纪轻轻也去了,唉这是一段难解的缘分。”

季嫣然道:“我记得小时候母亲跟我说,太子和太子妃都是好人。”

林太夫人点点头:“那是因为你的小姨母。你母亲最小的妹妹到了说亲的年纪,家中长辈带她上京来住些日子,五娘的婚事谈得很顺利,双方也都换了信物,没想到却在一次宴席中引来了灾祸,五娘落水受了惊吓,很快就生了病,这场大病惹得男方退了亲,他们郁郁寡欢回到祖籍将养,可惜半年的功夫人就没了。”

季嫣然知道这段往事必然不简单。

林太夫人接着道:“我后来才知道五娘是在宴席中遇见了当今圣上,圣上饮酒做出荒唐事,还是当年的太子妃为五娘做了主,从此之后你父亲就经常出入太子府。先皇重病太子进宫侍疾的时候,你父亲就察觉情势不对,但是已经晚了,太子也病倒在宫中,你父亲和东宫的人想尽办法才算保住了太子的血脉,你父亲从此对这件事守口如瓶,李约的身份我们也是后来才知晓的。”

这样一切都清楚了。

季嫣然道:“那么也只有我们家和少数知情人才能证明李约的身份了,要想大家都认同,看来要撒一个弥天大谎。”

林太夫人一怔,不知季嫣然到底在想些什么。

坐在林让对面的顾珩也觉得十分尴尬,两个人坐在那里,从战事说到了回京,没有找到别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