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有皇位要继承上一章:第 3 章
  • 家里有皇位要继承下一章:第 5 章

不过司徒瑾对此却很感兴趣,他好奇地问道:“武课师傅主要教导的是什么?”

司徒宴有些无聊地说道:“就是一些普通的拳脚,还是骑射什么的,一点意思都没有,还累死人了!”

司徒瑾琢磨了一下,决定回头问一问。

跟文课相比,武课的时间也很短,一般就是集中在下午,差不多都要过了未时了,这个时候太阳也没那么毒辣了,锻炼起来自然也就没那么辛苦。

至于为什么不像是武将人家一大早锻炼,还是那句话,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那等好时光不用来读书,却去学武,肯定要被一帮文课师傅喷死的。

武课师傅也乐得轻松,这年头,军功难得,武课的师傅多半是大内侍卫里的小头头,至于统领级别的,人家要负责皇宫的保卫工作,也没空过来教导一帮轻不得重不得的皇子。对于这些人来说,做侍卫其实就是镀个金,回头外放,怎么都得升个半级一级的,运气好的话,还能在河道,漕粮,盐道这些地方捞个肥差,接下来就不用愁了。

反正皇子们除了司徒歆那样真的喜欢武艺,有意往军中发展的,其他人对于武课压根没多大兴趣,这样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能避免受伤。学武这种事情,前几年的时候,哪天不得磕磕碰碰的,头破血流,骨折骨裂的事情也是多得很,一帮天潢贵胄纵然资源足够,但是谁舍得吃这个苦头。

像是围猎之类的场合,放出去的猎物都是猎场圈养的,就算你射不中,你身边的侍卫也会帮忙,恨不得直接赶到你面前,帮你用箭戳进去,因此,无论是骑马还是射箭,都只需要会个皮毛,能摆出架子来就可以了。这样的话,无论是师傅还是学生,都没什么压力,学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摸鱼了,师傅也当没看见,睁只眼闭只眼。

圣上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都需要皇子亲自上阵了,那么,事情也就危急到一定程度了,就算这个皇子力能扛鼎,又能如何呢?因此,学个皮毛,不在人面前丢脸,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当然了,如果跟司徒歆一样,在这方面非常出挑,又肯用功,圣上自然更没有意见了,儿子出息,不管是在哪个方面,都是叫人高兴的。

除此之外,宫学的规矩还是非常严格的,即便是中午的时候,也不能离开乾安宫,在宫学里头吃过饭,你可以回自个的院子小憩一会儿,但是,午时正的时候必须返回宫学,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读书练字,然后到了未时的时候,又有一个先生过来,教导一下声律对韵什么的,年纪小的,也就是学点基础,年纪大的,就要开始学着作诗作赋了。

差不多快到午时的时候,各自伺候的人提着从膳房领来的食盒过来了,宫中膳房很多,所谓的御膳房就是专门为圣上服务的,像是圣上在长宁宫的时候,送过来的就是御膳,谢皇后和司徒瑾都能沾点光。御膳的种类和数量可比其他人多得多,像是皇后,正常的一顿饭,就是九道菜,而司徒瑾这样的皇子,一般只有七道,而作为太子,正常也是九道,不过司徒毓那边,常常会有圣上的赏赐,有的时候,就比圣上那边还要夸张一点。

长宁宫有自个的膳房,得宠的妃子自然也有自己的小厨房,至于不得宠的,就算位份高,除非你有钱额外找内务府买食材,要不然的话,就得到后宫专门给妃子们做膳食的大膳房去领自个的份例。皇子公主们跟着自个母亲住的时候,膳食也是从大膳房领,而一旦搬到了乾安宫,就要从乾安宫这边领了。

因此,一直以来,在这方面,司徒瑾还真没受什么委屈,长宁宫那里谢皇后做主,她本就是大家子出身,一向也是会享受的,长宁宫那边的膳房自然不能拿那种份例菜糊弄她,因此,谢皇后会按照时令还有自个的口味点菜,那边的掌厨弄明白了谢皇后的口味之后,也经常会推陈出新,时常会弄出点新鲜的花样出来孝敬,尤其,在圣上在的时候,更是积极,若是能将御膳房的厨子压下去,那么,得到的赏赐可就不一般了,如果能够调到御膳房,手里能够掌握的资源还有权利自然能更上一层楼,他们这些做掌厨的太监,想要上进,靠的可不就是这些嘛!

相比较起来,乾安宫这边的膳食就显得中规中矩,不过李兴还算是知道司徒瑾的口味,早早就过去守着,乾安宫这边的掌厨也不好做,别说是皇子们了,就算是宗室一帮子小爷,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因此,他们宁愿不过不失,份例菜上去,谁也没话说,如果你想吃什么新鲜的,就得另外出钱在小灶上做,问题是,除了几个年长一点的,年纪小的能有多少财政上头的自主权,他们进宫读书,家里可能会给一些钱作为赏钱,但那些赏钱可不是为了给他们吃小灶的。

这就显出皇子们的好处了,疼爱儿子的宫妃们,膳食上头插不了手,但是课间的时候,叫人送点点心什么的,还是有的,大家可以凑一块分着吃,不过点心这玩意也不能当饭吃,大家也就是尝个新鲜,倒是曾经有宫妃派人送了食盒过来,回头就被发现了,最后还被圣上批了一句慈母多败儿,从此就再也没人送了。

司徒瑾在口腹之欲上头不是那么讲究,李兴领来的说是他的膳食,其实就是他跟两个伴读的份例,无论是谢如柏还是沈安轩,都不是小门小户出身,也曾经跟着长辈进宫用过御膳的,宫里头就算是份例菜,也做得不错,他们远比司徒瑾起得早,早上吃的那点早就消化掉了,课间的时候,也就吃了两块点心,这会儿胃口大开。

司徒瑾的院子虽说还没收拾好,但是前院临时收拾出几个休息的地方还是可以的,因此用过午膳之后,几个人就踱着步过去了,权当是消消食。

这会儿正是正午的时候,已经是暮春,太阳也毒辣起来了,几个人都在墙根走,但是太阳还是很刺眼,沈安轩不由伸手遮了遮眼睛,嘀咕道:“我该带上扇子的!”

这年头扇子多半是装饰品,就算是冬天,用扇套装着扇子挂腰间也是常有的事,反而拿出来用是不常见的。

对于六岁的孩子来说,普通的折扇就太大了,挂在腰间就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因此,几个人腰间挂着的都是小号的荷包香包什么的,对于遮挡太阳是没什么效果的,而且用手抓着也不方便,倒是团扇葵扇可以,可惜的是不怎么适合男孩。

司徒瑾撇撇嘴:“那就打伞好了!”

司徒瑾这话一说,就听到一阵笑声:“打伞遮太阳,小七你这也太娘们兮兮的了吧!”

第18章 第 18 章

说话的是司徒歆,他早就当差了,如今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他因为练武的缘故,火气旺盛,因此,每天中午都要回来沐浴更衣。

他回来路上,难免要跟一帮兄弟们走个照面,这会儿就听到了司徒瑾的话,不由笑了起来。

司徒瑾乖乖地给司徒歆行了一礼,身后,谢如柏和沈安轩也赶紧行礼:“大哥!”

司徒歆挥了挥手,示意谢如柏和沈安轩起身,然后顺手就摸了摸司徒瑾的头发,感觉手感很好,又在司徒瑾不爽的眼神中又揉了揉,这才笑嘻嘻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被晒晒有什么了不起的,黑了才有气概!”

司徒瑾撇了撇嘴,说道:“大哥,我跟父皇说了,将来要做个美男子,美男子有黑的吗?而且,我也没见大哥大夏天的也在外头晒太阳啊,那样更容易有男子汉气概!”

司徒歆乐了:“你都知道什么叫美男子啦,行吧,回头大哥给你送几把伞过去!”他除了针对司徒毓,一向是个心宽的,这会儿也不生气司徒瑾说他的事情,乐呵呵地背着手回去了。

司徒瑾看着司徒歆远去的背影,吐了吐舌头:“走吧,大哥皮糙肉厚的不怕晒,咱们可还小呢!李兴,回头去母后那里要几把伞过来,省得一会儿去上课晒得慌!”

李兴赶紧答应了下来,谁喜欢晒太阳呢,只是他们这些宫人,是没什么挑拣余地的,内务府训练的时候,就会故意让他们在炎热的时候顶着太阳走,寒冷的时候在雪地里头走,下大雨的时候冒雨走,还得保持仪态,要不疾不徐,不得奔跑,被瞧见了,就要挨罚。等到地位高起来了,李兴才有了一定自主的余地,遇到特殊的时候,可以找方便的地方赞避,或者是可以用伞打扇什么的。因此,他是打心眼里想着要忠心报主,若是被司徒瑾厌恶了,他境遇说不定甚至还不如刚入宫的时候呢!

另外,这其实也是宫人们捞外快的途径,大臣命妇进宫觐见,如果不在开始的时候送点礼,带路的宫人就会故意领着人在大太阳底下走,弄得人满头大汗淋漓,男人还好,用帕子擦一擦勉强也糊弄的过去了,里衣湿了,外面也不容易看出来。但是进殿之后,迎面就是冰山,一冷一热之下,说不定就要受了风,落下病来。如果是命妇的话,脸上妆都要花掉,要是不赶紧贿赂一下这些宫人,赶紧梳洗补妆,回头就要落下仪容不整大不敬的罪名。

李兴还没来得及去长宁宫取伞呢,司徒歆那里就派人送了好几把伞过来,都是江南的那种绸伞,上头还绣着各种花样。这种绸伞就是女子出门用来遮阳的那种,至于挡雨用的那种油纸伞,对于许多娇弱的闺阁女儿来说,就显得太沉重了。

司徒瑾醒来之后听李兴知道了这事,琢磨了一下,当下说道:“之前内务府进上了一些樱桃,大哥那边人多,只怕分出去也就剩不了几个了,李兴,你从我的份例里面取出一半给大哥送过去吧!”司徒瑾对于这些并不看重,多元论坛里头,除非是灵果一类的,否则,再珍奇的水果吃食,一个积分就能买一大堆,单位恨不得是用吨来计算的,因此,司徒瑾还真不怎么稀罕这些。何况,跟司徒歆相比,同样的份例,司徒瑾只需要分一点给下面伺候的人,其他的就是他自己的了,樱桃这玩意也不耐久放,再过一天,司徒瑾只能叫白露她们拿来泡酒或者是做果脯果酱了。

李兴这边答应了下来,便去准备了。而沈安轩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殿下,我觉得大殿下没安好心,他拿着这些,会不会是想要笑话我们啊!”沈安轩从小跟着永福公主长大,虽说永福公主对他极为宠爱,但是没有父亲这个角色的参与,沈安轩性格其实是有些别扭的,很容易多想,这会儿瞧见这些描金绣玉的绸伞,顿时就觉得司徒毓还是在嘲笑他们娘气。

司徒瑾不由笑了起来,解释道:“轩表哥你是不知道宫里的情况,遮阳伞其实也就是前几年才从江南传到京中来的,宫里头到了春夏的时候,就会流行开来,你是没见过,宫里那些遮阳伞都是什么模样!”说着,司徒瑾给沈安轩描述了一下宫中那些遮阳伞的情况。

虽说正常情况下,作为嫔妃,日头正烈的时候是不会出门的,不过总有难免需要晒太阳的时候,比如说请安,去的时候可能天光才刚刚大亮,但是一帮女人凑在一起说说话,含蓄地斗斗嘴,给对手们下点眼药什么的,一番言语之后,太阳也就上来了。

位份高的嫔妃还好,可以坐肩舆,仪仗里头本来就有伞,而位份低的,就得跨过半个后宫走回去,只能用扇子帕子挡着点阳光,等到遮阳伞的潮流传进京中,内务府献上了一批之后,哪怕是那些小嫔妃也要弄个几把。就像是出门最好不要穿过过水的衣裳一样,遮阳伞也不能每次出门都是同一把,总得有些区别。不过,这玩意并不在份例里头,想要问内务府要,那就要额外花钱,因此,手头比较拮据的小嫔妃就会想别的办法,比如说,自个用绸缎甚至是彩纸剪裁伞面,然后在边沿坠上流苏之类的装饰,或者是在绣样上头做文章,用一些小米珠,碎玉之类做不了好首饰的边角料镶嵌在伞面乃至伞柄上。

而高位分的嫔妃更是花样百出,才伞面到伞柄乃至伞骨,各种各样的材质,只要不违制,哪怕脆弱点她们也不在意,今儿个甄妃用了象牙做伞骨,明儿个慧妃就用玉石做伞骨,今儿个你用珍珠做流苏,明儿个她就用玛瑙做璎珞,有的时候为了显摆自个新制的阳伞,甚至可以放弃肩舆,在太阳底下多走一会儿。

而司徒歆送来的遮阳伞,用的是缂丝,上头绣着的也就是花中四君子之类的,伞柄是檀木镶青玉,总之,看着不起眼,但是,规制却不低,司徒歆那边,位份高的嫌不够华丽,位份低的又不配用,司徒歆自个是不用的,干脆就全给司徒瑾送过来了。

沈安轩和谢如柏听得目瞪口呆,永福公主寡居之后虽说没有深居简出,虽说作为公主,驸马去世之后,也没多少讲究,但是永福公主自知自个做事有点出格,因此如今也比较低调,也没多少需要顶着太阳出门的场合,因此,虽说有几把遮阳伞,但是相对也比较朴素,而谢家呢,并不是那种张扬的性子,他们作为后族,低调还来不及呢,在外头胡乱炫富,岂不是招人眼,因此,遮阳伞也是比较简单的,哪里知道,宫中居然这般奢华。

司徒瑾对此却不以为意,份例里头没有的东西,都是用她们这些妃子自个的私房,又不用花公款,就算是公款,也轮不到司徒瑾管啊,谢皇后还给皇子公主们添了遮阳伞的份例呢,作为皇家子嗣,要以身作则,过于奢华是不行的,所以才有了司徒歆这种看似低调,实际上懂行的人知道一点都不低调的遮阳伞。当然,除了公主,几个皇子好像都不用这玩意。

司徒瑾自个份例里头的遮阳伞是特制的,要小一大圈,用的也是轻便的材料,司徒瑾自个撑着也不费力,因此,到头来,李兴还是将司徒瑾自个的几把遮阳伞带过来了,至于司徒歆给的,也只能先放着,以后再用了。

撑着伞到了宫学,果然被几个兄长取笑了几句,司徒瑾也不生气,反正挨晒的又不是自己,看了一会儿书之后,先生也过来了,这天教声律对句的是张临渊。

第19章 第 19 章

张临渊看上去就是个典型的士大夫形象,刚刚三十来岁,就已经蓄了须,容貌清俊,又带着几分威严。张临渊殿试的时候是二甲传胪,就在他的同科一甲还在翰林院厮混的时候,他先是做了一段时间的庶吉士,然后就混到了御前,先是写了一阵子起居注,后来就开始帮着拟定圣旨,俨然在内阁有了一席之地,若不是张老太傅几次坚辞,真要是父子双阁老了。

张老太傅圣上一直不肯放人,毕竟,一个明白的老臣在内阁也是很宝贵的,然后,张临渊就被放到了宫学里头,给一众皇子做了先生。

上头有做阁老的老爹,下头两个弟弟也很出息,最小的妹妹嫁入了荣国府,板上钉钉的世子夫人,因此,张临渊一贯底气十足,做先生也比较严厉,并不会因为皇子的身份就畏手畏脚,或者是另眼相看什么的。

张家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早就跟太子撕撸不开了,老爹是太子太傅,堂妹是太子良娣,嫡亲的妹妹是太子伴读的夫人,张临渊却跟太子算不得亲近。

张临渊在张家也算是明白人,张家如今势头太盛了,子孙又都挺出息,太子登基或者前几年还得仰仗张家,但是往后张家要是不知道进退,那么就是取祸之道。若是太子不能登基,张家肯定是要跟着倒霉的,问题是,张家还没有别的选择,这就很CAO蛋了!

张临渊很想给家族找一条后路,可是问题是,太子正势大的时候,你这边表露出了什么,那就是首鼠两端,别说是太子,就算是圣上,也要活剥了张家人的皮。

因此,张临渊干脆不思进取起来,老老实实留在宫学里头做他的严厉先生。

张临渊说是严厉,实际上,他算是一视同仁,谁知道那片云上有雨呢,你这会儿将人分了个三六九等,回头人家出头了,到时候你该怎么办?

张临渊这般反而叫人觉得有风骨,有气节,纵然对他有些畏惧,但是还是有些敬意的,起码宫学里的一众学生,甭管真心假意,实际上真正敬重的也就是张临渊一个,对于其他三个先生,总有敷衍的时候。

张临渊空着手进了屋,环顾了一番,在司徒瑾脸上停留了一下,也没有多说什么,宫学里头多个学生的事情是正常的,宗室人多,一般其实是差不多半年就有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入学,司徒瑾作为皇子,自然是有些特权的,年纪到了,就可以过来了,不必等到同一个批次一起过来。

张临渊上课从不带书,不管是讲什么都一样,他博闻强识,虽说不是那等过目不忘之才,但是书读个几遍,也就记下来了,不管是讲经史子集,还是别的什么,都是信手拈来。这会儿直接就开始讲解声律对句。

像司徒瑾这样刚入学的,现在就叫他学着对句,也就是按照《声律启蒙》照猫画虎,因此,张临渊只是抽背了一下《声律启蒙》的内容,确定了司徒瑾的进度,又问了问谢如柏和沈安轩的进度之后,也没多说什么,直接说了几个书名,让他们自个看去,回头背诵下来,然后,就开始提问。

张临渊才思敏捷,他从一个字开始扩展,到两个字,三个字,乃至一句话,难度越来越大,提问的人也从年纪小的开始,到年纪更大一些的,但是到后来,大家想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勉强,张临渊也没有继续深入下去,说白了,他上课又不是为了教导几个文豪诗词大家出来,说白了,是要给这些皇子宗室们一个最基本的鉴赏能力。答不答的出来是一回事,明不明白是什么韵脚又是另一回事。

张临渊开始从历朝历代的诗词里头随便拈出几句,分析韵脚对仗,还有典故什么的,他说得其实挺有趣,还能联系当时的一些历史背景什么的,因此,下头哪怕是最调皮的听得也挺认真。

张临渊上课的时候,并不许提问,不过等到他课上完了,你就可以集中提问了,他甚至不在意你问的是不是课上的内容。

司徒瑾一直也听得津津有味,他原本跟着谢皇后,也读过不少诗词,张临渊讲完之后,又布置了一个题目,限定了韵脚,然后就叫下头的学生作诗,司徒瑾也东拼西凑了几句,张临渊看过,还温言勉力了几句,又点评了其中不合规矩的地方,修改了几个字,这才作罢。

张临渊不是本朝的什么诗词大家,他擅长的就是应制诗,教导的其实也就是这些。这也是难免的事情,自唐宋之后,诗词的情况简直是江河日下,百年里头能有几首能够传唱的诗词,已经算是文风不错了,张临渊这样的,诗词大体都是水平线之上的,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等到张临渊点评了所有人写的诗,下面就是自由问答时间了,一个个问的都是诗词上头的事情,司徒瑾却已经开始走神,琢磨着回头问一问武课师傅,他学的是什么样的武功,有没有多元论坛上那种什么内功之类的玩意。

张临渊也潇洒,看看墙角的座钟已经到了时间,当即起身走人。张临渊一走,许多人都松了口气,包括司徒宴,这算是学渣面对学霸的压力。司徒宴就是典型的学酥,功课只能算是中下,一般就是勉强合格的水平,还得看先生要求严不严。

司徒宴作为义安郡王家的嫡子,在学业上头对他也没太高的要求,宗室子弟想要上进那真是很难,要么就是你出色到了一个别人不能忽视的程度,要么就是你要跟上头关系好。

义安郡王这一脉已经算是旁支了,这一代的义安郡王便是典型的闲王,也不指望自个的儿子能如何,只要他在宫学里头老老实实,别随便站队就行了,他之所以跟司徒宴交好,也是家里教的。司徒宴的一些言辞被谢皇后放出去了,大家都能够猜出谢皇后的用意,她这个养子就想着一辈子做个富贵闲王,不会掺和那些事情,因此,跟他在一起,算是最安全的了。

司徒宴高兴地说道:“一会儿武课就很轻松了,稍微学一点,就可以自个去玩,我带了陀螺,七殿下,回头我们一块玩怎么样?”

司徒瑾点了点头:“好啊,不过等我先问武课的师傅一点事情!”

司徒宴顿时好奇起来:“七殿下,你想问什么?”

司徒瑾也不隐瞒:“我就想问问,有没有什么飞檐走壁,飞花摘叶的功夫!”

司徒宴顿时眼睛也亮了起来:“还有这种功夫?真要有的话,我也要学?蹲马步什么的,那也太没意思了!”

谢如柏和沈安轩也是听得两眼亮晶晶的,一脸渴望之色。

没多久,武课师傅就来了,对于这些学生,他们一贯很宽松,你愿意学,他们也乐意教,你要是不乐意学,那么,他们也乐得轻松。

对于刚来的司徒宴他们几个,武课师傅也就是过来教他们扎一会儿马步,反正觉得受不了了,自个站起来就行,毕竟,这么大点没吃过苦头的孩子,又是被皇后那边娇养大的,回头累着了回去哭诉,倒霉的还是他们。

司徒瑾立马抓紧机会,问道:“师傅,你们都是学过功夫的人,听说过什么飞檐走壁,飞花摘叶的功夫吗?”

那武课师傅顿时笑了起来:“听说殿下看了不少神仙话本,这又是看的什么游侠话本里头的吧,臣小时候在传奇小说里头也听说过这些,还有飞剑万里取人头的呢,这些也就是话本上有,真的臣还真没见过!”

见司徒瑾一脸失落,武课师傅犹豫了一下,说道:“大概是我见识比较少,不过我曾听说过,龙虎山的天师似乎有踏罡步斗的本事,还能发出□□,要是他们知道什么飞剑的本事,也是有的!”

龙虎山啊,司徒瑾记下了这个名字,决定回头就问问圣上。

第20章 第 20 章

等到晚上,司徒瑾回了长宁宫,至于谢如柏和沈安轩,他们依旧住在了乾安宫那边,谢皇后也给他们安排了宫女太监伺候,因此也不怕晚上害怕什么的。

运气比较好的是,圣上今儿个也早早过来了,见得司徒瑾小脸红扑扑地回来,笑着问道:“小七,宫学里头如何?”

司徒瑾点了点头,说道:“还挺有意思的,先生讲得也好,大家都挺好的!”

圣上听得一乐,可不是大家都挺好的嘛,要是换个小透明,或者是哪个已经没什么权利的宗室进去,你再看看,是不是挺好的?别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宫里的孩子,可是很早就明白什么叫做上下尊卑,趋利避害了。何况还有家长的教导,在宫学里头,学生们的立场不仅是他们自己的立场,同样也是他们家族的立场。

司徒瑾早早就出局了,在圣上那里又得宠,这才能够轻松自在,大家谁都不想得罪他,甚至,为了争取谢皇后谢家的支持,还得拉拢他才行。至于先生们,就算要找存在感,也犯不着在司徒瑾身上表现自个的刚正不阿,这完全是傻叉,圣上怎么可能让一个傻叉给自家儿子做先生。因此,司徒瑾自然过得顺心。

然后司徒瑾便凑到圣上那里,笑嘻嘻地问道:“父皇,您是天子,身边有没有什么能人异士,会飞檐走壁那种的?”

圣上笑道:“你现在又不想做神仙,改做游侠了?”

司徒瑾撒着娇,摇着圣上的胳膊:“父皇,我就是好奇嘛,师傅还说,龙虎山的天师能踏罡步斗,呼风唤雨呢!”

圣上琢磨了一下,然后谨慎地说道:“这事的确是有的,只是能做到这一步的人也就只有天师府的张天师而已,凭什么每一代皇家都要册封天师府的府主做天师?正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本事!举头三尺有神明,鬼神的确存在,但是,别说是鬼怪了,就算是神仙,也是干涉不了人间的事情的!”

司徒瑾目瞪口呆,这还真有啊,圣上也不隐瞒他,虽说大家都不是很在乎这个,但是做皇帝的,尤其是年纪大了的皇帝,哪个不想天长地久呢,永远把持权力呢,实际上是根本不能,就算是天师府的那些天师,也不过就是仗着头顶上天庭的老祖宗,可以借用一点老祖宗的神力而已,而这点神力别的地方可以,到了皇宫甚至是衙门就不顶用了,朝廷气运在,那么,这种超凡力量就要被压制。

因此,朝廷虽说代代册封天师,实际上呢,这些天师能起到的作用大概也就是对付诸如白莲教这样的组织了。呼风唤雨这种事情,他们就算能干,也是不敢干的,天庭在上头盯着呢!

而对于豪门大族,供奉的其实是祖灵,皇家更有龙庭在阴土,当然,他们能做的也很有限,毕竟,即便在阴土依旧有皇朝气运庇护,但是如果想要跨越阴阳,跟阳世沟通,那也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真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付出足够的代价,说不定也无力回天了。哪一朝哪一代没有龙庭在阴土呢,真正能中兴的又有几个?

有这样的前提在,想要不计一切要长生不老的皇帝也就少见了,反正死后到了阴土还是皇帝,但是能享受多久就得看后辈子孙争不争气,因此,一个个在挑选继承人上头就很谨慎了。

圣上瞧着一脸懵逼的司徒瑾,好笑地揉了揉司徒瑾的脑袋:“现在你知道了,还想不想做神仙了?”

司徒瑾抿了抿嘴唇,然后很是坚定地说道:“我还是想当神仙!”这个世界的神仙或许不自由,但是,司徒瑾毕竟能看到超脱的希望啊!如果只是做个混吃等死的王爷,将来葬入了祖坟,也就是在阴土混点香火供奉而已,有什么意思。

圣上顿时有些讶异起来,不过,小孩子的很多话是不能当真的,他琢磨了一下,然后说道:“成,如果明年你还这么想的话,父皇就帮你想想办法!”

司徒瑾笑着在圣上怀里蹭了蹭:“父皇真是太好了!”

谢皇后对此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皇家并不是没有出过入道之人,何况,司徒瑾年纪还小呢,很多事情的确是不算数的。

他们却不知道,司徒瑾早就下定了决心,等到睡觉之前,立马跑论坛上发了个贴子。

【求教】今天终于知道我所处世界的设定了,有天庭,有阴土,神通不能干涉王朝,作为一个皇子,想要修行,应该选择什么路子?

1L:咦,听起来设定很熟悉啊!楼主,要不你干脆做皇帝吧,回头伐天成功,你就是天帝了!

2L:板凳,别听楼上胡说八道,这种可能性虽然也有,但是,那得是天庭无主或者是世界处在剧烈变革的时候才有可能成功,真要是胡来的话,上头紫薇帝君干涉一下王朝的气运,你就要倒霉了,还得沾染一身业力,说不定下了地府都得永世不得超生!

3L:皇族都是臭狗屎,黏上了简直是揭不下来,楼主我劝你还是算了,你要是没有六亲不认,孤缘寡亲的勇气,还是不要走这条路了,你这边成道了,那边就是一堆的狗皮膏药赖上来,以后等着给他们擦屁股,收拾烂摊子,还有理直气壮要你点化他们成仙的,算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4L:楼上,请讲出你的故事!

5L:3L,请讲出你的故事!

6L:3L,请讲出你的故事!

……

12L:唉,都是同病相怜啊,我也是一样,当初还没入道的时候欠了点因果,结果现在找上门来了,我当初就是手欠,如今就得给人做牛做马,差点将自己都搭进去了,算了算了,等这点因果还完了,立马转世轮回去,回头投个孤缘寡亲的胎,以后再不胡乱掺和了!

13L:楼上立了好一个FLAG!我有了不祥的预感!

14L:妈蛋,又是你个乌鸦嘴,上次你说我要破财,结果一只破鸟冲我园子里头,将我守了百年的朱果给叼走了!

15L:那个不好意思,我修炼的就是预言术,我实在是控几不住我寄几啊!

16L:恶寒·JPG,楼上多大一把年纪了,居然还卖萌!

17L:还有人记得可怜的楼主吗?无助地搂住我自己·JPG。

18L:哈哈,歪楼了,歪楼了!其实皇族入道的事情也有,还是那句话,不该掺和的别掺和,最好先将因果还清了,要不然,以后你在关键时刻,那边来一手,你就要完蛋了!嗯,既然你那边有天庭,有阴土,那么,修炼方法是肯定有的,建议楼主先找找看你们那个世界的修炼体系,友情提示,那种类似于请神的法门千万别修炼,虽说进度很快,但是借来的东西,那是要还的!要还的!

19L:没错,就是这样,神仙不是开善堂,专门给凡人消灾解难的,那不是神仙,那是老黄牛,神仙借你一点神力,说不定回头就要把你坑进去,等你死了也得给他打工,我认识一个道友,他资质不怎么样,后来供奉了一尊神灵,然后,呵呵……

20L:一听到这个“呵呵”就有不祥的预感!

21L:没错,这位被自个供奉的神灵填进坑里了,正在努力广积善功,给神灵还愿呢,善功不够,他这辈子是脱不了身了,在此过程中,他也欠下了许多因果,现在正在焦头烂额中。

22L:作为菜鸟,楼主瑟瑟发抖中,不过还是多谢各位,我先去把情况摸清楚了再说!感谢·JPG!

第21章 第 21 章

司徒瑾觉得很烦,龙虎山那边算是典型的请神一类的,回头还得查查看,有没有其他的,而且,他其实不想跟天庭扯上什么关系,他有这个预感,如果自个走这条在本世界飞升的路,只怕回头想要脱身就很难了。

司徒瑾在床上打了几个滚,外头睡在踏板上守夜的白露听到了动静,起身说道:“殿下睡不着吗?奴婢去给您端一碗杏仁酪来,吃了就睡吧,明日一早还要上学呢!”

司徒瑾砸吧了一下嘴,感觉自个肚子的确有点饿了,便从善如流地说道:“好,杏仁酪里多放点核桃仁和芝麻!”

白露絮叨起来:“可不能吃得太多了,马上就要睡觉,积了食可不好,刘嬷嬷知道了,定是要说的!”

司徒瑾笑嘻嘻地探出头来:“那就不叫刘嬷嬷知道便是!”

白露顿时一笑,到外间叫了几个小宫女一起给司徒瑾弄杏仁酪去了。

司徒瑾这边从来不缺了这些材料,因此,没多久,白露就捧着温热的杏仁酪过来了,多出来的,叫几个宫女私下分了,这也是正常的事情。

司徒瑾吃着温热的杏仁酪,脑子里还在想着这个世界的修炼方法,如果都是那种借助神力的,那肯定是不行了。他之前也了解过巫蛊魇镇之术,其实也算是沟通鬼神,只不过沟通的是那种邪神巫神,多半是不被天庭还有朝廷承认的那种,也是,要是正神也能干这个,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利用他们的神力暗害朝廷中人啊,这不是要乱套嘛!

这么一想,司徒瑾顿时对此觉得希望不是很大了,这个世界灵气不怎么样,修行者要是想要走伟力归于自身的修行之路,那真是不知道要费多少工夫,只怕就算曾经有过这样的修行法门,也因为环境缘故,还有打不过以龙虎山为代表的天师府之流的门派,大概要么只能隐藏在不知道哪个山旮旯里,要么估计已经消亡了。

与其弄个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残本回来,还不如老老实实到论坛那边购买呢,起码有论坛背书,那些功法还会是比较靠谱的。当然,你要是贪便宜,也别怪别人在里头留点暗门什么的。据一个如今已经被删掉的帖子描述,某个论坛成员曾经购买了一本伪装成普通魔道法门的功法,进境神速,结果那玩意根本就是某位大能扔出来坑人的,只要你一开始修炼,就会逐渐被那位邪道大能侵蚀了元神,回头就变成人家的一个分神了。

因此,如今大家购买功法的时候,都得花点积分,让论坛鉴定一番,虽说消耗更大,但是起码胜在安全,要不然,说不定就是为谁辛苦为谁忙,给他人做嫁衣了。

当然了,一些卖功法的,为了提高功法的价钱,也会将系统的鉴定说明拿出来,人家真金白银做了鉴定,也就别怪人家卖得贵了,起码你自个鉴定,花的积分还要多一点呢!

司徒瑾吃完一碗杏仁酪,又喝了点水漱了口,这才又躺下了,脑中盘算了一番之后,司徒瑾琢磨着,先搜集一点功法赚点积分,然后就先买点测试自个资质的道具,回头再根据自个的资质,再想想买什么好。

司徒瑾大致有了计划之后,这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司徒瑾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私底下,却是找人询问道家的事情。

对于到了一定层次的读书人来说,对于佛法道法都会有些涉猎,平常一帮子读书人凑一块,除了吟诗作赋,也有清谈玄学的,还有人喜欢跑去跟那些和尚道士打机锋的,许多读书人都跟一些高僧全真有些往来,因此,司徒瑾的确问到了一些,可惜的是,他们最多也就是知道一些基础的道家导引法,能够强身健体,至于其他功能,大概是缺少了核心的心法,因此,效果并不怎么样。

司徒瑾将所得到的几样导引法都记录了下来,估摸着标了个价,往交易区里头一放,然后他发现,这些是不能无限制出售的,当出售的次数超过一定的次数,你就要重新录入,这也避免了刷分的情况。而录入这些功法什么的,其实是需要消耗精神力的,司徒瑾在看过论坛之后,发现自个精神力算是不错的,录入一次,大概可以出售五六次左右,许多人刚刚开始做这种生意的时候,录入一次,只能卖个两三次就要重新录入了。

这还是因为这些功法文字本身没有任何力量的缘故,那些在交易区里出售神纹之类商品的,光是在交易区里头勾勒出一道神纹,修为差一点的,就得将神魂之力都抽干了。

真正的大佬,除非是想要在多元世界传播道统,寻找传人什么的,或者是那等邪道高人想要坑人的,否则的话,他们几乎不会在交易区出售什么东西,真要是需要积分了,还不如直接跟论坛交换呢,毕竟,他们出售的东西,修为差不多的人只能用来参考,需要的人多半其实是买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