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那日夜里,两人就这么无声地走在宫道上,谁也没说话,一直到太子将她送至元熙殿外。

虽说一直保持沉默,但两人竟谁也没觉得尴尬,仿佛这样寂静的夜里正适合无声地欣赏月色。

今夜月色应如水——楚颜脑子里莫名其妙浮现出这样一句诗,来源何处也不记得了,总之就是觉得很应景。

她侧过头去看身边的人,此时此刻,那个总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失去了平素的清冷疏离,面容上也笼罩着一层柔和的月光,显得清隽又雅致,一如江南的翩翩贵公子。

这样看来,又似乎只是近在咫尺。

眼看着已到元熙殿,楚颜先停下脚步,侧过头去对他说,“今日多谢太子殿下了。”

“谢我什么?”他定定地直视着她,仿佛今日重新认识了这个人。

“谢您……让我免于惨死剑下的命运,也谢您送我回宫。”楚颜弯起唇角,轻轻地笑了,垂下头去看了眼自己的影子,片刻之后又想起什么,抬头再次望着他,“我能再问个问题吗?”

顾祁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神,唇角一掀,不咸不淡地说,“我说不能,你就不问了么?”

楚颜的眼睛霎时弯成了天边的新月,笑着问他,“太子殿下明知在那种场合之下,若是站出来,便会引起别人对我们的胡乱猜测,若是叫我祖父知道了,一定还会在朝着掀起轩然大波,可今日……为何站出来帮我?”

若是不理她,她惨死剑下对他而言岂不更好?定国公将再无机会逼他册妃,反而会极力反对这件事,因为赵家的嫡女若是无法进宫为妃,定国公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别的朝臣之女抢了先机的。

她眼波似水,含笑望着他,似是今日他的举动也让她有所改观。

顾祁移开视线,望着京城尽头的那片沉沉夜色,轻描淡写地说,“比起令人误会,我更不想躲在女子身后寻求庇护。我固然不愿受人胁迫娶你,给外戚专权的机会,但更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无辜惨死。朝堂之争无可避免,但若是我连解决这样的事情都要依靠你的牺牲,又有何担当成为宣朝未来的皇帝?”

楚颜微怔,就这样目光灼灼地望着他,而下一刻,太子低下头来望进她眼底,“也许今日的我还是羽翼未丰的储君,可是明日,我会堂堂正正地成为朝堂之上的绝对权威。而在这个过程里,我会依靠我自己,而非任何无辜之人的牺牲。”

他的语气柔和而清冽,似是清泉一鞠,可是其中的坚定与信誓旦旦却叫楚颜禁不住侧目。

这样的眼神,这样的语气,这样笔直的身姿,和这样藐视天下的傲气……楚颜勾唇一笑,真心实意地对他说,“殿下似青竹一般傲骨铮铮,他日必定达成所愿,那楚颜就在此先恭祝太子殿下一展宏图、如愿以偿了。”

顾祁凝视着这样一张宁静愉悦的面容,有片刻的怔忡。

他好像,对着这张脸讨厌不起来了呢。

*****

那日的事情烂在了两人肚子里,谁也没往外说。

隔了几日,楚颜正在元熙殿陪赵容华给一方帕子描模子时,太子那边来人了。

来的是个叫沉香的宫女,已经在太子跟前服侍了好几年了,一直照顾太子的起居,地位仅次于万喜之下。

楚颜坐在赵容华身边,听沉香说太子要她绣方手帕上去,当下愣了片刻,似乎有了点头绪。

赵容华不明就里,却为儿子这样的变化而喜上眉梢,这是不是证明他对楚颜有了那么点上心呢?绣手帕,难道是想要留作定情信物?

楚颜不忍心掐断姑姑的那点小心思,便回过头去笑吟吟地对沉香说,“你是在这儿等着,还是晚些时候再来取?”

沉香瞧了瞧她手边的帕子,“太子殿下也只是要看看姑娘的绣工罢了,若是方便的话,拿现成的给奴婢也行。”

赵容华忙道,“别别别,既然是太子要的,楚颜你就重新绣,这些都是旧的了,送去了也没个意思。”

本来就没她想的那个意思……

楚颜无奈地应了声,这才转过头去跟沉香说,“不然三日之后你再来拿吧,我琢磨琢磨花样。”

沉香点头应了,楚颜示意含芝递点赏银,含芝于是拿着只荷包笑吟吟地走了过去,“姐姐还请收下。”

沉香意思意思地推拒了几下,随即不好意思地拿了。

她倒也不知太子为何会忽然让赵家小姐绣帕子给他,但是看这情形,约莫是心下有了点思量。再加上赵容华又是他的生母,沉香盘算着不论如何,这个赵家小姐成为太子妃的几率是比别家姑娘要大得多了。

她素来不怎么收赏银,因为清楚太子的性子,所以也不愿四处去收银子欠人情,免得他日有人逮住了把柄,把自己给拖下水。

今日是个例外,因为若是未来太子妃递的赏银……自然另当别论了。

沉香走后,楚颜开始琢磨绣点什么好,来了古代九年多,别的没做,绣活可是做了不少,把她好端端一个现代女性也给培养成了个中翘楚,贤良淑德到了一种境界。

赵容华兴致勃勃地在旁给她提建议,什么鸳鸯啊并蒂莲啊,要么就是比翼鸟之类的,听得楚颜一头黑线。

这是在自讨没趣么?太子对她压根不是那种心思,绣些花花肠子的东西去讨人厌做什么?

她只得含含糊糊地应了过去,只说自己会看着办,然后又去窗子边上看了眼,跟赵容华说今日天气晴好,想去外面走走,找找感觉。

赵容华对她的绣工一向比较放心,便点了点头,由她去了。

最终,楚颜绣了一方青竹手帕。素雅白净的帕子上只有右下角绣着一颗挺拔苍劲的青竹,身姿笔直,不蔓不枝,每一片叶子都昂扬地指向天空。

这样的手帕没有半点旖旎之意,但她却肯定太子会更加满意。

三日后的午后,她带着含芝亲自把手帕送去了永安宫,但并不进去,只是交给了门口的沉香,便与含芝一同离去。

永安宫,顾祁拿着那方手帕出神地看着,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日夜里她说过的那番话。

“殿下似青竹一般傲骨铮铮,他日必定达成所愿,那楚颜就在此先恭祝太子殿下一展宏图、如愿以偿了。”

她含笑的眼眸与诚挚的笑意都无比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而顾祁凝视着那颗苍劲挺拔的青竹,好似能看懂她的用意一般,唇角终于微微扬起。

恭维也好,真心诚意也罢,他一个人走了这么久,倒真的觉得这样的鼓励很令人愉悦。

“她人呢?”他没回头,就这么问沉香。

沉香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赵小姐刚才来的时候,只是把手帕给奴婢,然后就走了,殿下要见她吗?”

顾祁摇头,“走了就算了,你让万喜进来,我有事情要吩咐他,对了,叫他带上诏书。”

诏书?

沉香一边往外走,一边胡乱猜测,难道太子殿下要册妃了?

这念头把她吓了一大跳,面色都变了,呸呸呸,殿下哪里会这么轻易就册立太子妃?

若是这就册妃了,那她们一众仰慕太子已久的宫女……哎,反正这心迟早是要碎的,早碎晚碎不都一样么。

可是话虽如此,皇上身边的容皇贵妃娘娘不也是从宫女走上去的?沉香这样想着,随即猛地掐断了这点不现实的苗头。

她果真是疯了不成?

而事实证明,她确实想多了。

万喜匆匆跑进大殿,出来时手上的确多了道诏书,带着人就往元熙殿去。

半个时辰后,整个皇宫都知道了,定国公孙女、赵容华的侄女赵楚颜因绣工了得,深得殿下赞赏,即日起受封为绣房女官,掌管绣房日常事务,地位与绣房原先的江尚宫一致。

诏书一下,跌破眼镜的人太多太多,就连赵容华都大吃一惊。

好端端的太子妃热门候选人怎么会忽然被封为绣房女官?

可只有楚颜一个人优哉游哉地接旨了,神情轻松,心情大好,那夜与太子说的话他果然听进去了。

徐徐图之的道理就是要为自己谋划好后路,哪怕不能一夕之间登上太子妃之位,也要安排好进击之路。

她正在朝着光明的未来一路狂奔,今日当女官,明日说不定就是太子妃了,有谁知道呢?

再说了,就算明日不能当上太子妃,她至少也在宫里有了一席之地,女人不靠男人,还能靠自己。

说到底,她不光是为了真正的赵楚颜而努力,也得为了自己好好努力。她的这一生并非要系在太子一人身上,成了太子妃固然好,不成也怪不得她,因为这具身体如今是属于她的,要如何活,还得由她说了算。

想到那个执着又孤独的人,那个月夜之下坚定清晰地说出自己目标的太子,楚颜又忍不住微微一笑。

这样一个未来的明君,其实也挺好的,若是嫁给了他,太子妃这个职位也并不似从前的穿越小说里写的那样,与人公用一根黄瓜,成了男人的附属品。

至少他也是尊重她的。

唉,未来一片光明啊,这可如何是好?

第023章.麻烦

第二十三章

诏书下了的第二日,楚颜就新官上任了。

绣房对楚颜而言是个新鲜的地方,规格虽是与其他宫殿一致,但里面满满当当装的都是些与针线活有关的东西。

江尚宫带她参观了一圈包括库房在内的房间,一一为她讲解了平日里宫女们都做些什么,说起来倒是简单,无非是哪个宫的主子来了活,就由江尚宫根据需要把任务分配下去。

当然了,如今楚颜来了,这些活她都得一点一点搞明白,尽快上手。

“姑娘有所不知,绣房的宫女们擅长的活计不一样,有的苏绣比较在行,有的又倾向于蜀绣。不光风格有差异,就连配色的本事也是参差不齐,就拿锦月来说,她的配色功夫是绣房里数一数二的,但总是偏鲜艳了些,不如罗苏的清新淡雅。若是太后要些绣品,就万万不可叫锦月来配色,因为太后她老人家素来喜淡,不爱那些色彩艳丽的调调。”

江尚宫站在长廊上对她说完这番话,随即示意宫女将绣房大殿的门推开,“姑娘请,绣房的人都在里面了,还请姑娘训话。”

所谓的训话便是立威了,楚颜初来乍到,又是空降的女官,地位直接与绣房最高领导人江尚宫平起平坐,自然得跟大家说几句话。

楚颜默默地在心里消化了一遍江尚宫的话,这才从容不迫地抬起头来,跨进了大殿。

这是宫女们干活的地方,殿内整整齐齐地摆了两列绣桌,一眼望去,约莫有二十张左右。楚颜看见宫女们都垂着头,整齐地站成了两列,看见她进来,异口同声地请了个安,“见过赵姑姑!”

赵姑姑?

楚颜的神情僵硬了一瞬间,为何别的女官可以叫云姑姑、月姑姑,到了她这里就变成了土里土气的赵姑姑?

为了听起来顺耳些,她清了清嗓子,含笑道,“叫我楚颜姑姑好了。”

江尚宫原本以为来的会是个多么厉害的主,不然也不会直接空降了,岂料这姑娘一来就臭美地改称呼,还当真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当下心里也松了口气,忍着笑意望着她。

众人又重新叫了一次,“见过楚颜姑姑!”

这次听起来顺耳多了,楚颜含笑点了点头,“从今日起,我就正式成为绣房的一员了。虽说太子殿下给的官职是与江尚宫平起平坐的,但我初来乍到,还是个新人,一切都要靠江尚宫多多指点,也许在对日常事务的熟悉方面甚至不及你们,若有过失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一番话说得很是客气,但言语之中清清楚楚地表露出来,这个职位是太子殿下给的,哪怕她是个新人,哪怕她还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但就凭她身后代表的权威,也不要有人妄想骑到她头上来。

楚颜上辈子开了太多的会,听了太多次的领导发言,漂漂亮亮的官腔要如何打,她总算是记得几分。

眼看着在场的宫女们再一次恭恭敬敬地俯首称是,楚颜满意地收回了目光,“因为对大家不熟悉,所以下面希望大家自我介绍一下,不用多说,只要告诉我你的名字和擅长的绣风便好。”

她回头看了眼含芝,含芝立马会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册子和笔来,按照楚颜的吩咐把所有细节都巨细靡遗地记录上去。

绣房人多,光是在这个殿里的绣女都有二十来人,楚颜自知一遍记不下来,便提前让含芝准备了一番。

江尚宫倒是对她刮目相看了,原本以为她就是小孩子心性,忽然想起要当个女官,而太子殿下纵容她,才把她分来,但如今看这架势……确实也像那么回事。

于是二十三个宫女开始一一自我介绍。

“奴婢叫柳絮,擅长蜀绣。”

“奴婢叫迎欢,擅长粤绣”

……

楚颜一个一个看下去,最后记住的还是先前江尚宫提到过的那两个,一个是擅长苏绣且配色艳丽的锦月,一个是擅长锦绣且配色素雅恬淡的罗苏。

这绣房里全是宫女,一个个都年纪轻轻的,楚颜看得目不暇接。

认完宫女后,她又在江尚宫的带领下环视了一圈大家正在绣的东西,锦月和罗苏的位置就在两列绣桌的前两个,而看得出,她们绣的不管是针法还是配色都比其他人要复杂一些,显然是被委以重任了。

“这几日大家忙着给皇后娘娘绣蒲团的腿垫,我让锦月和罗苏负责主要的部分,边缘的就交给其他人了。”江尚宫解释道。

皇后娘娘?楚颜在脑子里思索了片刻,才记起这个人,皇帝专宠容皇贵妃一人,所有的宫妃都失去了地位,而唯独这个皇后还享有皇帝和容皇贵妃的尊敬,因为她母仪天下、胸襟宽广,从不计较得失。

但自打太子成为储君之后,她似乎身子不大爽利了,就默默地待在景尚宫里吃斋念佛,再也不管外面的事,就连国宴家宴也少有参加。久而久之,外面的人也都快忘了有这么个皇后的存在了。

楚颜知道自己得养精蓄锐了,因为皇后要的东西这一次肯定是要交给她负责的,而她才刚来,连绣房的规矩都没完全弄通,不加班加点地尽快上手,恐怕要捅娄子。

这一日光是认人和记住江尚宫说的绣房日常都把她给累得够呛,回到元熙殿时,她已经连去大殿用膳的力气都没了,倒在床上昏昏欲睡。

含芝端着饭菜走进来,轻声道,“小姐,起来吃些东西再睡吧!”

楚颜趴在床上嘟囔了句,“放那儿吧,睡醒了再吃。”

岂料门口忽地传来赵容华的声音,“什么睡醒了再吃,饭菜不会凉么?姑娘家的,怎么能这么不注意?冷的东西吃多了,将来受罪的是自己啊。”

楚颜一溜烟地爬起来,老老实实得喊了声,“姑姑。”

嘴巴撅得老高,但人却乖乖地坐到了桌子边上,自觉地端起含芝送来的饭菜开始吃。

她上辈子没有享受过母爱,这辈子偏偏遇上了赵容华,哪怕这个姑姑是传统的古代女性,脑子里尽是夫君即天下的思想,但对楚颜的好是绝对没话说的。

因为与太子不和,赵容华就把楚颜当成了自己的女儿一般,九年的相处慢慢地也在两人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她疼楚颜,爱楚颜,楚颜也觉得她像自己的妈妈一样。

所以对待赵容华,她虽然有时候觉得有点难以沟通,但在这些事情上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像是个乖巧孝顺的女儿一般。

看她累成这样,赵容华忍不住嘀咕道,“当个绣房女官罢了,竟然累得饭都不想吃了,我看这女官不当也罢,免得累坏了身子……你这金贵的身子哪里是拿来替人绣东西的?”

楚颜知道她接下来要说什么,便抬头对她一笑,撒娇道,“姑姑,我已经闲了这么多年了,困在这殿里也无聊,不如出去做点事,也好叫人知道您教出的姑娘不是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做的绣花枕头啊。”

“是是是,你不是绣花枕头,你至少还会做绣花枕头啊。”赵容华被她逗得露出了笑脸,下一刻却走到了她身边,拍了拍她的手,笑意微敛,“你是姑姑的侄女,也是赵家的千金,姑姑对你本是十分放心的,但这里毕竟是皇宫,知人知面不知心,姑姑……姑姑还是怕你会吃亏。若是在外面被人欺负了,一定要回来告诉姑姑,姑姑绝对不容任何人看轻了你,知道吗?”

这番话听得楚颜眼眶一热,索性一把抱住了她,可是一抱之下,才感觉到九年前那个雍容华贵的赵容华已经老了,她的身子已有了些微微的佝偻,没有儿子的陪伴,没有丈夫的宠爱,她过早地老去了。

楚颜把脑袋埋在她的肩头,忍住泛酸的眼睛,故作轻松地说,“有姑姑在,谁敢欺负颜颜呢?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姑姑生我的气才是,只要姑姑疼我,我可就乐不思蜀了。”

赵容华又被她弄得啼笑皆非,“多大个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总爱撒娇。”

“再大了也是姑姑的小侄女,一辈子都要赖着姑姑。”楚颜真心实意地说着,哪怕赵容华心思不够,哪怕她总是在自己和太子的事情上作出些不适宜的决定来,可对自己的关爱却一分不少。

因为是亲人,所以不会嫌弃对方,就像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