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意容眼眶一热,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负气甩开他的手,猛地站起身来,“你走,你走!你以为我后悔这样等你是不是?你以为我每日都活在痛苦之中是不是?我告诉你,我对现在的状况满意的很,不要你自作多情要来改变什么!”

她是害怕,怕他为了所谓的“改变现状”深陷泥潭,怕他因为自己不仅做不成驸马,还有可能万劫不复。

秦殊一眼就看出了她心中所想,一把将她拉入怀里,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清冽,“容容,你信我吗?”

他的心跳响彻耳畔,他的气息萦绕鼻端,苏意容慢慢地冷静下来,耳边一直回响着这句话,她信他吗?

若是不信,何苦等他这么多年?

她鼻子一酸,泪珠吧嗒吧嗒地掉下来,“我信,我就是怕,就是怕你……”

说不下去了。

秦殊一边抬起她的下巴替她抹眼泪,一边安慰她,“不怕,不怕。既然信我,就要相信我能做到。不管是官途还是人生,我都可以一帆风顺,不光为了你,也为了……为了远山。”

他的声音似是最好的定心剂,安抚了她不稳定的情绪。

苏意容闭了闭眼湿润的眼眶,把脸埋在他怀里,“嗯,为了远山,你也要好好的。”

远山是他们两人最大的期盼,她能苦等这么多年,他能忍受公主的刁难这么多年,秦远山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这其中隐藏着一个连长公主都不知道的事实,那便是秦远山其实并非她和秦殊的孩子,而是苏意容和秦殊之子。

事情要追溯到当年先皇还在之时,长公主还是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欢阳公主,怀远大将军卓定安还在宫内,苏意容也刚成为京城第一名妓。

那时候的欢阳任性归任性,却不至于冲动愚蠢到如今的地步,先皇只有她一个女儿,其余都是儿子,于是就倍加宠爱这个小姑娘,她也就无忧无虑地活在大家的保护之中。

卓定安大她十三岁,她九岁那年,卓定安就已有二十一了,在朝中担任兵部侍郎一职。

那年的中秋,先皇在宫内举行晚宴,大宴朝臣,而她因为玩得忘了时间,姗姗来迟。

没想到和她一样迟了的还有这个年轻的兵部侍郎,当时她经过御花园深处,忽的看见前方有个青衫男子立在树下,迟疑地左右张望着。

方才看过的武松打虎戏曲不知怎的忽然给了她一股豪气,她娇声斥道,“何方宵小在此左顾右盼?”

卓定安正迷路,猛然听到这声娇斥,心中顿觉好笑,便回过身来看着这小姑娘。

水红色的苏绣映月百纱裙,发间琳琅满目地缀着些昂贵的首饰,年近九岁的欢阳不愧为先皇最宠爱的小公主,浑身上下都透着闪耀的珠光宝气,偏偏她面目娇艳,丝毫不被这些首饰的光彩夺去半点风头。

卓定安不认识她,但看这打扮和年纪,也猜到了她的身份。

他微微一笑,假意不知她是谁,“呵,好厉害的小姑娘。”

欢阳竟被这样的一幕场景晃花了眼。

他不过是简单地将一头长发束在脑后,白玉冠也是寻常男子所别的那种款式,没有半点花样,就连这身青衫也朴素无华,中规中矩,可就是这样简单干净的男子给了她一种惊艳的感觉。

他的面目与其说是清隽,倒不如说是棱角分明的英气,剑眉飞扬入鬓,眼眸漆黑闪亮,薄唇一勾,宛如繁花盛开。

而他就这样于一树梨花之下朝她转过身来,然后笑着对她说,“呵,好厉害的小姑娘。”

那样戏谑又温柔的语气,仿佛欢阳印象里最温暖的绚烂春日。

她倏地红了脸,“大胆!什么小姑娘?你知道我是谁吗?”

卓定安故作诧异,“呀,你是谁?”

她得意洋洋地搬出自己的身份,一心以为会吓到他,“哼,我就是当今皇上的女儿,欢阳公主!”

谁知那青衫男子丝毫没有露出诧异的表情,反而越笑越开,眼眸闪亮得一如春日的湖面,波光婉转。

卓定安含笑对她作揖,“微臣参见公主殿下,晚宴即将开始,可微臣不甚迷了路,还望公主殿下能帮帮忙,带微臣一同去华严殿,微臣不甚感激。”

他的每一个神态都是那样恣意洒脱,仿佛这世间就没什么能束缚住他的事物。

欢阳见过的大臣不多,每一个都对她恭恭敬敬,唯恐出半点差池,可是眼前这个人宛如一幅清隽悠远的水墨画,舒然深远,一颦一笑都扣人心弦。

他的不在意吸引住了欢阳,也让她在第二年的梨花盛开之时,依旧在这棵树下对他说出了那句话,“将来我一定会嫁给你,你等着!”

小小的姑娘一心以为自己能嫁个如意郎君,只要赶快长大就能当他的结发之妻,可谁曾想到命运给他们开了如此大的玩笑,最后的结局,竟是谁也不曾料到的。

五年之间,卓定安表现颇佳,在朝堂上平步青云,从一名小小的兵部侍郎做到了三品军机大臣。而欢阳屡屡往兵部跑,丝毫不理会他人的目光,不是拿着自己做的木雕便是捧着自己最爱吃的点心去瞧他。

卓定安刚开始是无奈,无论再怎么洒脱恣意,他毕竟还是王臣,而欢阳毕竟还是公主,要他把她拒之门外,那还真有些难办。再加上对方不过是个小姑娘,就这么赶出去了,人家的面子往哪儿搁?

于是就这么一日一日拖下来了,到后来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究竟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一心一意要当他新娘的小姑娘。

她总是笑得没心没肺的,来兵部找他时永远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大老远就会娇喝道,“卓定安,快出来接驾!”

她还会捣乱,老在他专心做事的时候在一旁叽里呱啦讲个不停,偶尔恼他不理自己,便凑过去忽地拿走他正在写的文书,有时弄花了他的墨迹,他就会皱起眉头不悦地看着她。而这个时候欢阳就会露出一幅心虚的模样,老老实实地低下头去,“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她在他的印象里一直是个孩子,可是有一日,当他在宫中听到了些闲言碎语时,才忽地意识到,也许那个曾经的小姑娘已经长大了。

他终于开始正视她,她的长发已然及腰,她的眉目早已脱去了稚气,她的声音娇柔动听,她的身姿也成了个真真切切的曼妙少女。

卓定安认为有必要与她保持距离了,毕竟不能耽误她的名声,于是他称病在家待了几日,公文什么的都拿回了家去批阅,可谁曾想到没了欢阳的打扰,不习惯的人反而是他。

他在写文书时会忽然想起欢阳弄脏纸张的日子,想起她垂着脑袋可怜巴巴地向他认错。

口渴的时候会忽然想起她讨好地端着茶水来他面前的样子,眉眼弯弯,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这样一来,工作效率慢了很多,直到有一日欢阳忽的闯进了府上,大老远就嚷嚷着,“卓定安,你给我出来接驾!”

那一刻,卓定安不止是眉开眼笑,几乎是迫切地感受到了心底的喜悦和见她的冲动。

于是他恍然大悟,原来他喜欢她,原来他和她一样对彼此抱着一种执念。

这样想着,他倏地起身去了院子里,在欢阳大嚷大叫之时忽然上前抱住了她,低头凝视着惊呆了的小姑娘,他很认真地问她,“你会嫌我老吗?”

欢阳愣愣地摇头,“不嫌。”

“那你会嫌我并非王侯将相,只是个三品大臣吗?”

欢阳再摇头,“不嫌。”

卓定安想了想,又问她,“那你现在还想嫁给我吗?”

欢阳好像明白了什么,眼神倏地亮了起来,一个劲地点头,“想,想了一辈子了!”

这样的回答让他很满意,于是凑过身去亲亲欢阳的额头,“那好,嫁给我吧,小公主。”

他本不似世俗之人,这等洒脱恣意的性格也不知是像谁,说风就是雨,总之自那以后,两人就这么在一起了。

他说,“不然等我哪日请命上战场建建功勋,然后就娶你回家,可好?”

欢阳一边摇头一边揽住他的脖子,在他脸上吧唧一口,“不要,父皇那么疼我,你不需要做任何事,只要我及笄之后跟他说一说就好。”

卓定安笑她,“傻孩子,也不嫌害臊。”

那时候,两人是真以为会这样到地老天荒,会有大婚之日,会有一群可爱的孩子。

可是就像楚颜生活的时代里一部很有名的电影说的那样: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

在欢阳及笄前的几个月里,竟然发现风流多情的先皇看中了卓定安守寡多年的母亲,而卓母也被先皇长达数月的痴情给感动!她大惊失色,猛地推门而入,撞破了两人执笔描画的旖旎场景,不顾一切地斥责卓母不知廉耻。

先皇盛怒之下,对这个从来都捧在手心疼着的女儿大发雷霆,下令关她整整一个月的禁闭。

可想而知以欢阳这种桀骜不驯的性子哪里可能安分守己地受罚?她威胁自小养育她的奶娘,以死相逼,得以伪装成太监趁夜出宫。

当她哭得稀里哗啦地出现在卓定安面前,对他说不要做公主,只要一辈子跟着他时,卓定安也失去了理智。

她说,“我有个主意,若是生米煮成熟饭,父皇想不同意都不行。”

卓定安情急之下,竟然也不顾一切地同意了,那是疯狂的一夜,也是他们各自人生里最放肆的一夜。

作者有话要说:发现自己有个坏习惯,那就是总忍不住为坏人找一些闪光点。

所以一不留神就给这些人物也设计了背后滴故事,但也是行文发展必要的。

下章楚颜和太子就回来啦,又有重大发展+_+!敬请期待。

么么大家,留言的姑娘都是晋江送我的小天使╭(╯ε╰)╮!

明早七点见~

第031章.迁居

先皇最终派人找回了欢阳,同时将纵容她出宫的奶娘杖毙,当欢阳回宫之后,等待她的是从此截然不同的命运。

她的父皇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可以纵容她,可以溺爱她,可是君权之下,容得她放肆,却容不得她违抗圣旨。

大殿之上,先皇终于收起了对这个女儿的宠爱与仁慈,愤怒地指责她才是那个不知廉耻的人,竟然就这样跑出了皇宫,爬上了卓定安的床。

欢阳不顾一切地说,“我要嫁给他,此生非他不嫁!若是没法做卓家的人,我宁愿死!”

先皇猛地一拍桌子,指着她的鼻子气得发抖,“你宁愿死?好啊你,养你十五年,你就是这样对朕的?朕且告诉你,齐玉她已经有了朕的孩子,朕明日就册封她为妃,你就断了和卓定安在一起的心!”

欢阳大闹了华严殿,最终被送回宫,再也无法踏出宫门半步。

她未曾想过,原来两人之间看似亲密无间的距离竟是这样遥远,隔着看不见的城墙,她再也没法触摸到过去憧憬的未来。

可更令她吃惊的是,一个月之后,就在她已经绝望到想以死相逼之际,一道圣旨下来,父皇竟把她指给了一个叫秦殊的人,而在这之前,她压根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她哭闹,绝食,甚至赌气到要撞墙,可是贴身宫女忽然慌慌张张地跑来对她说,先皇不行了!

她哪里肯信?

可那宫女倏地跪在地上,哭得泪眼婆娑,“公主,算奴婢求您了,这种时候别再闹脾气了,皇上若是走了,您今后该如何是好啊?”

是啊,所有人都在想,若是皇帝走了,这个娇生惯养的公主该如何是好?

没了倚仗,又素来因为恣意妄为而被人憎恨着,等到皇帝一走,她不就成了众矢之的吗?

欢阳没能见到先皇最后一面,因为她那个狠心的父皇清楚女儿的性格,知道只有这样才能逼她嫁给秦殊,所以一纸诏书曰:嫁人之前,朕与欢阳永不相见。

经历了一个月的挣扎,欢阳早已绝望,眼下父皇忽然危在旦夕,她闹也闹了,哭也哭了,最终变成了木头人,就此嫁给了秦殊,去了那个先皇早为她建好的公主府。

三日之后,宫中传来消息,皇帝驾崩。

欢阳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迎来这样戏剧化的情节,爱情没了,父皇没了,她甚至在什么都不明白的状况下就嫁了人,从今以后要与一个陌生人度过余生。

而如同行尸走肉般活了好长时间之后,她才终于知道,原来当初先皇是与她怄气,才谎称卓母有了他的骨肉。

父女俩都是一样的性格,为了爱情不肯妥协,可是当父亲的总归是要让着女儿,就在先皇已然决定牺牲自己的爱情之时,卓母却因为卓定安的如实相告与跪地不起而意识到,原来自己和儿子的幸福不可兼得。

她留下一纸书信,打算就此离开京城,可谁料关于她有孕的传言已然传遍后宫,竟有妃嫔谋害于她,命人将她绑走,强行灌下毒药,弃尸荒野。

先皇本就旧疾在身,得知此事后更是一病不起,自知时日不多。

可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他也清楚,从卓定安得知母亲的死因那一刻起,就再无可能与欢阳在一起。

因为害死齐玉的不仅是卓定安和欢阳,更是他这个皇帝,和这个皇宫里深不可测的人心。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欢阳吃不下饭,甚至绝食,他尚在病重也命太医去给女儿看病,岂料太医的回禀更是令他急火攻心。

因为欢阳怀孕了!

此时此刻的先皇才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绝望之处,在他病入膏肓之际,费尽心力安排好了最后的结局——卓定安被派去西疆镇守,封为怀远大将军;欢阳嫁给秦殊,一个有才识有能力的罪臣之后。

当时的秦殊因父亲贪污受贿被地方官员上书弹劾,锒铛入狱,等待着满门抄斩的结局,而先皇救了秦殊,同时给了他一个附加条件——娶公主,喜当爹。

秦殊从未料到一帆风顺的人生竟有了这样风云变幻的一日,而最为紧要的是,苏意容还在外面等待着他,而她腹中已有他的骨肉。

一面是万劫不复,一面是一线生机,他会选哪一个?

答案不言而喻。

秦殊答应了先皇的条件,迎娶了欢阳,成为了尊贵的驸马爷。

而同时先皇也答应了他的条件,苏意容的孩子与欢阳腹中的孩子差不多大小,那么等到欢阳分娩的那日,秦殊可以把自己的孩子抱回府里,只用告诉欢阳她生的是孪生子便好。

这件事情成了他和先皇之间的秘密,随着先皇的驾崩,便只有苏意容和他知道此事。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了如今的人生,和长公主互相折磨的人生。

说到底,秦远山是他和苏意容的孩子,而秦清阳则是长公主与卓定安的孩子。

可到最后,卓定安与欢阳毫不知情,秦殊和苏意容把这个秘密埋在了心里,死死守住。

这样多好,他们的孩子是尊贵无比的北郡王,是前途无量的太子臂膀,有朝一日,当恭亲王以为自己大业将成之日,若是他秦殊从中作梗,帮助远山手诛叛贼,试问这江山会由谁来坐?

秦殊的计划太远太远,光是想到都令他血液沸腾。

他的父母都死在这个肮脏的皇宫之内,而他希望他的儿子可以登上那个位置,从此俯瞰天下,替这江山改名换代。

当然,这是他一厢情愿的痴人说梦,对于拥有上帝视觉的读者与作者来说,这样的想法太过奇葩,若是成功了,本文作者那高次的行文理念怎么办?

倒叙部分到此结束。

*****

宫内,哪怕太子最终没有对楚颜作出突破防线的事情,谣言依旧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每个角落。

那日楚颜哪怕整理了衣衫,匆匆逃离的姿态也逃不过众人的眼睛。

她在书房里待了那么长时间,出来时眼睛红肿、步伐不稳,再加上她刻意流露出来的些许姿态,谁会猜不出她和太子在书房里做了些什么?

楚颜知道,做戏就要做全套,既然说了会帮太子,那就必须不顾姿态地放弃某些东西。

这是一个还在成长阶段的太子,还太年轻,太冲动,她必须让他知道,她虽是赵家的人,但自打成为太子妃之后,她就再不会站在赵家的立场上与他对立。

也许他的不够成熟对她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因为这时候的他还不够强大,她还有足够的时间与心思去与他周旋,在他终于完全习得帝王之术那日之前,攻破他的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