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昭得意:“当然了,父皇的交代轻率不得,孤得与宝儿商量一下。”

明安差点没一个跟斗摔在地上,张大了嘴巴,大着舌头说不出话来。

奏折让萧奉仪看?

以一个贴身太监对殿下的了解,明安可以盖章肯定,什么勤奋学习完全是狗屁,殿下十成十是看不懂或者写不出来,这是想让萧奉仪代笔的节奏!他虽然只是一介宦官,可奏折是什么东西,他还是清楚的,这是能让其他人看的么!?

一个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明安最是爱惜生命,这时仔细一想,不禁白了脸颊,可他也清楚,太子绝非听得进去劝的人——除非劝的人是萧奉仪罢!他暗暗叫苦,别的女人还可能避嫌不看,萧奉仪行事那霸气的,说不定执起笔就长篇大论起来了!

果不其然,太子一路走进了西暖阁,直进萧奉仪的房间,明安吃惊,太子驾到而不出门迎接,这恃宠而骄的架子,还真大!

可耐不住人家太子就吃这套,爱得不得了,捧着宗卷就凑过去。

喜宝坐在床上,被子盖过膝,扬眉看向宁昭。

“宝儿,今日父皇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又给我发了好多宗卷,我真是看得头昏脑胀,都想不出个所以来!”宁昭坦诚地坐在床缘,把物件往她怀中一塞,犹如找到了枪手的学渣:“宝儿,你向来聪慧,可否…”

“替你分忧,是我最甜蜜的责任。”

喜宝仰起脸与他深吻后接过,白玉般纤手翻开一角,微微睁大了眼睛。

这当真不是她该看的东西,却是她最想看见的。

笑容不禁真挚了几分:“不是什么难题,我且细看,今晚这些宗卷看完了,我给你个解答,后天可以么?”

“父皇说给我三天时间,不急。”

这正经事自然不急,宁昭急哄哄地凑过去就要亲热,揭开被子正要和衣而进,一抹让他俊脸冻结的乌黑伤口映入眼帘。

第047章

“这伤…怎么回事?”

宁昭轻声问,喜宝垂下眼帘,她还没想好要怎么跟他说:“魏侧妃罚我跪了两个时辰的伤,没大碍,不过明天应该不能去跟太子妃请安了,你莫怪我。”

对於从小长在后宫的宁昭来说,可能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罢。

“我怪你?你怎么想的?”宁昭反问了一句,呼吸急促起来:“她为何要罚你?就因为我昨晚宿在你这里?——不,她不敢的,她不敢嫉妒,光是善妒这行为就能让庄氏教训她…”

他闭了闭眼,激动得胸口不断起伏,把她拥入怀的动作却轻柔又小心翼翼:“你说给我听,我不会怪你,我怎么舍得怪你…我不会放过她的,宝儿你说,你想怎么惩罚她都可以,说给我听就好了。”

喜宝定了定神,窝在他怀里,动了动脑袋,埋得更深,长发如瀑,倾泻下来。

“你今天穿的衣服好软。”她笑笑:“无事,不必罚她。”

她仰起头,迎着宁昭困惑地为她焦急着的俊美脸庞:“虽说她只是你的侧妃,你对她如何,她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别忘记,你还需要魏家的帮助呢。”

瞳孔猛起收缩,宁昭颤着手搭上她微凉的柔荑。

她说得没错,他的确需要魏家的助力,说到底,他缺乏信心,朝中呼声越高,他才能稍微自我安慰下,至少有许多人认为他会是个明君。

他赌气低声说:“我也不能让自己女人受委屈,你说,不管我要不要靠她…宝儿,我是太子,我地位很高!”

像是在说服自己似的,他心疼得想掉眼泪,一眨眼,脸颊就湿了。

“还不够高。”喜宝说:“你现在处於一种,高是高了,但许多人想把你扯下来,你需要小心翼翼维护自己的地位,如履薄冰。”

话一说完,她察觉到拥着自己的人在微微发抖,转头一看,满脸泪水的宁昭吸着鼻子,憋着哭声憋得脸都红了,好不幽怨地瞅着她。

“郎君怎生哭的如此可怜。”喜宝失笑,端起戏腔似地,她坐直了身反把身材高大的太子拥入怀,调整姿势时,她费力抬腿,眉角一皱,落到太子眼中,又是一阵簌簌泪下,她按着他的背,让他深深贴着自己:“这样就看不见了吧。”

“宝儿。”

“不要难过,有我在呢。”她叹气:“在一起的路固然是难熬的,你在前朝,我在后院,谁都不好受。”

以同理心把兩者结合在一起,喜宝打铁趁热:“日后登位,你亦可能会碰上讨人厌的大臣,对你要求严苛挑剔,但又不能斩了他的言官,人人都在跟着规矩做事,现在的我们更需要跟着宗家礼法行事,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如果你看了会难过流泪,我宁愿不让你看见。”

“宝儿…你不要一个人忍着。”

“是么?那你就记住好了。”

喜宝微笑,轻拍怀中人的背,声音冷冽如一盆冰水,缓缓渗进宁昭的骨肉里面,她可以感觉到他在发抖,拼命忍着哭声:“这伤我是因为你而受的,因为你的无能,所以我在东宫要被人立规矩,子昭,爱你好难。”

“对不起。”

“道歉有什么用?”喜宝轻叹:“你要是心疼我,就听我的,你本来打算怎么做?”

宁昭吸了吸鼻子,声音软糯糯的:“她让你跪多久,我就让她跪上一倍的时间!要不是因为脸面问题,不把她屁股打烂我都不解气!”

喜宝无奈:“得了,别说了,听我的。”

宁昭抿起嘴巴:“把她打怕了她就不会多嘴了。”

“傻孩子,你不想想,我侍寝第二天她就罚了我,这不就给太子妃难看么?庄氏第一个找机会削了她,下次你再在庄氏面前提提,她就能把她弄贴服了。”

“再说了,等你登位,你的宠爱,以及名声,都决定了她能分到什么份位,那才是实打实的,作为威胁最大的侧妃,庄氏就等於掐住了她的喉咙。”喜宝分析:“且看着吧,你替我弄点上好的伤药来,给我免了这几天的请安就算帮上忙了。”

宁昭大奇:“你怎么知道庄氏会照着你说的去做?难道宝儿你还有预知大能?”

“噫。”

喜宝吻他的脸颊,轻声道出,他俩初识时,她教给他的第一条道理:“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任何人做事都有动机,顺着利害去想,一切昭然若揭。”

宁昭眨眨眼,好像听懂了,又好像听不懂,默默地吻她,怜惜得像亲吻一朵易碎的琉璃花,他猜想她并非良善之辈,但即使这骨花朵里灌满毒汁,他都甘之如饴。

最后,宁昭与她细语了一会,又让明安拿来上好的伤药,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听从她的话到了太子妃的院子,他站在门前,收起所有苦涩,心疼的神色,武装起自己,俊美的轮廓扯出了冷酷的味道来。

都说在这深宫里,身不由己。

可是在外面当个平民百姓,就能逍遥自在吗?身而为人,本就生不由己。

喜宝待他走远,才把秋宁晴初唤进来,服侍她下床,坐在桌边,把这进膳用的小圆桌收拾干净,才将宗卷与奏折平展开来,细细察看。

大抵亦意识到自己儿子非优秀人材,难题出得不算艰深,考的是能否在圣贤书中的道理应用到官场来,如何处理自然难不倒喜宝,难的只是得把辅助太子解答的宗卷看一遍,再从中结合知识点写篇文章出来,让皇帝认为宁昭有用功。

“准备纸笔墨砚。”半晌不得应答,喜宝回头一看,莞尔:“秋宁,你这回可不如晴初镇定了。”

晴初呆头呆脑地晃了晃脑袋,见她不动,就自觉地去寻找主子要的物件。

秋宁强笑:“这…不是奴婢该看的东西。”

她是识字的,这摊开来的不是画本小说,她往上面一瞥就知道了,登时手脚冰冷,动弹不得。

“别怕。”喜宝笑笑,晴初这时轻手轻脚地放下墨砚与毛笔架,替她研磨起墨水来,好奇问道:“这是什么呀?”

“哈哈,不能告诉你。”

晴初委屈:“为何?”

“我怕现在告诉你,你一手抖,墨水弄脏这奏折。”

“这是奏折?”

见主子笑眯眯地点头,晴初腿一软,差点就跪了下来。

看到她的反应,喜宝失笑:“你们要是这样胆小,也不会跟着我到宫来了,晴初,手刃坏人时你都不带抖的,现在倒是害怕起来了。”

“那、那怎么一样…”晴初吐了吐舌尖:“主子,这可真不是我们奴婢该看的东西呀!无礼多嘴一句,这也不是主子该看的…”

“这是谁定的道理?”

喜宝昂了昂下巴:“我说要守的规矩,你们就得守,我说不用放在眼内的,你们亦可视之为等闲!我辈岂是盲从之人?”

晴初听不懂,手上动作一刻不慢,很快便磨满了墨,喜宝一目十行地把宗卷全看了一遍,已心中有数,提笔匆匆写起初稿来,在纸上飞舞着七歪八扭的简体字,秋宁这会缓过来了,好奇问道:“主子,这是什么字?”

“这只是个粗略的大纲,是文章的骨架,还得细化丰富它,才算一篇好的文章。”

晴初诚恳表示:“主子,你的字真丑。”

“秋宁,拎这丫鬟出去学规矩。”

“奴婢晓得。”

另一边厢,庄瑜正小心翼翼地侍候着太子用膳,她听说了魏明玉惩罚萧氏的事儿了,心中不大高兴,虽说是以无礼为由罚的人,可里头的意思自然不是因为没与她告退这种小事。

不管原因如何,庄瑜都觉得,她这是越过自己,给萧氏立规矩了。

但太子的性情她还没摸通,自然不会在这难得的相处时刻不识趣地主动提起,他像是没什么胃口,匆匆吃光了碗里的饭就不再进食了,她进了几口膳食就放下了银筷子。

期间两人不曾言语,庄瑜不知他是重规矩,还是不想与她说话。

“庄氏。”他冷不丁地开口:“你会听孤的话吗?”

她摸不着头脑,规规矩矩的应道:“殿下是臣妾的天,殿下若有烦心之事,不妨说与臣妾听。”

他并不看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下人把用过的膳食收拾好,退下。

太子沉默了一会,夜露深重,房里即使点亮了灯光,依然是影影绰绰的,庄瑜抬首,见得他冷峻的侧脸似是融进阴影,生怕自己说错了话,忐忑不安。

“如此甚好,孤心甚悦。”

他轻声说道,脸上却看不出喜意。

第048章

又是一夜无梦。

庄瑜期待了很久的事并没有发生,纵使她对房事的疼痛有些畏惧,但完全没有,又让她忐忑不安——她想要问问他,可是一晚上太子的唇角都是抿着的,他的不悦使风流俊美的轮廓都成了冷硬的线条,让她低垂着头不敢造次。

翌日起来,她侍候他穿衣,他依旧无话。

临离开时,他亦只是淡淡地提上一句:“萧奉仪昨日受了罚。”

“臣妾听说,是因为在魏妹妹面前失仪…”

“孤没想到她这么重规矩。”太子笑了笑,看不出喜怒:“孤昨日去西暖阁,萧奉仪双膝乌青,无法站立。”

庄瑜匆匆看了一眼他的脸色,估摸不出太子是想保谁,或者只是当一件后院闲事与她提起:“臣妾不知萧奉仪伤得如此重,既然无法站立,那就免了她这三天的请安罢。不过拿此等小事叨扰太子,魏妹妹知道了,心里怕是要对她留个疙瘩…”

萧奉仪说什么都不管她的事,要她为魏明玉说好话?做梦!

太子皱眉,半晌开口:“侧妃亦是妾,她逾越了,你倒是心慈。”

庄瑜心里一喜。

“臣妾一心为殿下着想,殿下不必为后院的事犯愁,这些臣妾会学着处理的。”

她不敢说处理,东宫院内的实权还在皇后手上呢,等太子登位了,她才能掌凤印,真正成为这个男人的后院之主。

太子噫一声,没接话。

为他着想?恐怕是为自己谋权,巩固地位罢了,宁昭在心里冷哼一声,他往日最喜听这种暖心的话,可现在却不觉得了,宝儿教他知道,这些人的目的赤︱裸又可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有宝儿,才真正为他着想,为他分忧,为他受尽委屈。

让他如何能放得下?

“后院的事,交给你孤很放心。”

宁昭压下内心的反感,说着违心的话,像喜宝安慰自己时一样,伸手摸了摸庄氏的头,为了让头发显得有光泽,她在梳妆过后抹了一些桂花油在上面,看着好看,他一摸,触手油腻,不禁一窒,收回手,道:“孤走了。”

“臣妾恭送殿下。”

他颔首,转身离去,庄瑜一路送到了院门,一串人也跟着行礼。

每到这个时刻,宁昭像觉得自己无限接近了权力之巅——想让更多的人对他俯首称臣。

而被免了三日请安的喜宝趁这机会卧在床上,享用太子赐下的冰糖银耳炖雪梨,由秋宁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银耳炖得极软,一入口就滑下喉咙,清甜解渴,宗卷全摊开来让她同时阅读,她眉头深锁,草稿写了好几张,就差最后集合起来让秋宁誊写一遍了。

一碗全吃完后,喜宝终於理出了头绪来,一个上午全花在这事儿上,做得焦头烂额——倒不是难,而是古人说话那调调,当真难学,最后让秋宁以秀美的字迹抄写一遍后,她看着成品,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主子,这就完成了?”

秋宁同样也是战战竞竞——她虽然写得一手好字,但一想到写的是什么,她就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就是在她家道中落之前,大多数时间都是写写佛经对长辈了表心意,或者一些酸文腐诗。

“噫,差不多吧。”喜宝微微一笑:“我的荷包也差不多绣好了,你替我修下线脚,送给在书房的明安——让他转交给殿下,就说妾身的伤好得差不多了,谢谢他的伤药。”

“奴婢晓得。”

秋宁福了福身,虽然不清楚为何这种功夫要由主子来写,女子向来崇尚无才便是德,就是有‘才’,写写小情诗都算是才女了,她不懂主子想做什么,却也觉得她是真的厉害。

果然,晚上,宁昭就火急火燎地到了西暖阁,挥手就让宫人滚开,一路杀入她的房间,揭开被子,脸就挂了下来:“你骗人,哪里有好得差不多。”

“瘀青淡了许多了。”

这倒不骗人,宁昭什么身份,拿到的伤药自然是顶好的,昨天还乌黑得像芝麻糊的伤处,现在已经淡了许多,只是他心疼她,以往白得眩目的肌肤被折腾成这副样子,自是恨不得一晚就好个透彻。

喜宝不欲他心疼太久:“昨日你让我看的,我看完了,写了个大概下下,你自己抄写一遍,看看有什么地方想不通的,我讲解一遍。”

宁昭瘪瘪嘴:“不能就这样交上去么?”

“你真是惯出懒病来了。”她失笑:“字迹如何能一样,何况到时候要是亲口问你文章上的见解,你说不出个所以来,不就漏馅了吗?”

“…这倒是。”

宁昭不情不愿地翻看起来,文章不长,首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奏折上的难题,再根据宗卷的资料,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炼出了几个重点,连他这个不爱学实事的,都能轻易地明白文章上写的是什么,而且被它深深说服了。

“我相信皇上在给你这个难题之前,他自己就先做了一翻功夫。”喜宝闲闲提起:“他给的所有宗卷都是有用的,而且奏折上看着难,但只要仔细看过,可以直接拾人个牙慧——噫,所以我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你着重看看。”

“嗯…”

宁昭不爱看文章,他喜欢的是吟诗作对,这时为着父皇的压力,亦是认真看了一遍,幸好他虽不聪颖,但背书记事的能力还是杠杠的,再结合喜宝的一旁讲解,很快就能有把握地面对父皇‘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一晚上就在商讨文章中过去了,喜宝越说越兴奋,眉飞色舞,却是苦了宁昭,听得一个头两个大,惟有看到宝儿精神抖擞的模样时,才能得到一丝的安慰。

女性在专心工作,发挥所长时,会透出种慑人的魅力——大部份男人对女强人却之不恭,是因为他们无法得到她,对着这个自己彻底拥有的女人有过人才能,宁昭只觉得心里甜蜜。

“好了,应该说得差不多了…”喜宝侧过脸朝他微微一笑:“你也饿了吧,我们先用膳?”

“都好,就传膳吧。”

宁昭心不在焉,握着她的手轻轻摩挲,早已心意猿马。

“宝儿,等进完晚膳…不若…”

“我腿脚还伤着呢,别闹。”

宁昭瘪着嘴,大燕的男人——尤其是皇家男人,皇上对什么都是用‘御’,以一种上位者的姿态,很少会有什么怜香惜玉的情怀,你痛关我什么事,我舒坦得了,性格善良些的,说几句好听的话,转身就去其他嫔妾的房里风流快活。

“好吧。”他很快接受了现实,抱着喜宝又摸又捏的,好像在对着一颗吃不得的点心解馋:“都怪魏氏,好端端的找你麻烦,放心吧宝儿,我今早在庄氏那边已经…你们说这个叫什么来着?上眼药?”

喜宝失笑:“你真博学。”

“那是。”

宁昭看宝儿是怎么看怎么顺眼,稍微被夸了一下就得意起来,搂着她又亲又抱,下人传了晚膳进来也不肯好好吃,你喂一口我分一块的,腻歪得紧。

在看过这篇文章的人来说,论才学排位,秋宁最末,宁昭次之,这两人看完,又抄写了一遍,都处於‘觉得好厉害但说不出哪里厉害’的不明觉厉程度上,然而当这篇文章递送到皇帝手中时,又是另一番看法。

看毕全文,他长呼一口气,熟悉的字迹与行文,可里头给人的感觉却全然不一样了!

皇帝忙於朝事,对太子的关注虽多,却不能说是多关爱,这时他展现出亮眼的才能来,又让多疑的皇帝有些疑虑,怀疑此文非太子所写,而是另有高人指点,他沉吟片刻,决定向理应最了解太子程度的太傅求证。

太傅同样惊为天人,捋着保养得宜的胡子:“这篇文章里结构严谨,难能可贵的是赘言不多,的确不似太子所写,殿下是谨慎保守之人,这文章,行文虽然环环相扣,显得保守,但当中见解却飞扬进取得多。”

皇帝眉头深锁:“依先生之见,这应该不是昭儿所写,而是另有其人?”

“回陛下,要是有人有此见解,为何不考取功名为官,反而躲在暗处为太子代笔?”太傅另有想法:“殿下向来用功,说不定是刚好对上了他下过功夫的部份…而且陛下你的考较,殿下自然不敢敷衍应对。”

“有理。”

皇帝亦不希望宁昭蒙骗自己,若这文真是他所写,那么自己立他为太子,非但不是折衷之举,而是明智的选择了。

“陛下不如把太子叫来,细问一番?”

“朕正有此意。”

第0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