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显云和蒋梦瑶比较熟悉,自然不怕她,说道:“姐姐此言差矣,我这不叫临时抱佛脚。”

蒋梦瑶和戚氏对望一眼,戚氏敲了他一记脑门,却被他给躲开了,说道:

“我这叫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说完,就抓起了两只包子,拿着他的论语跑出了饭厅,戚氏在后面追了两步才放弃,对蒋梦瑶大大的叹了口气,说道:

“看到娘亲的辛苦了,自从有了这两个小子,你娘我就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

蒋梦瑶当仁不让的吹嘘道:“那是,哪能每个孩子都像女儿这么听话呀。是不是?”

得,她还真没把自己当个人物,这就争起宠来了。

谁知道戚氏还没说话,旁边那个就不服气了,把嘴里塞得鼓鼓的,可是说话却一点没变音,郑重的对蒋梦瑶说道:

“不是,宝宝最听话。”

“…”

娘儿俩看着这个三岁争宠的小破孩儿,满头黑线,却是被他萌笑了。

坐下吃饭的时候,戚氏对蒋梦瑶说:

“今儿你那些个姐妹也都回来,都说要见一见你,你怎么看?”

蒋梦瑶喝了一口粥,愣了愣,然后才说:“哦,您是说晴瑶和月瑶吗?”

戚氏点头:“嗯。她们昨儿原就想来,硬是被老太君压着,说想让你休息一晚,这不今儿一早,她们附上就递了帖子进来,我先代你收下了,都是一家姐妹,做的太绝也不好。”

“见自然是要见的。不见像什么样子。”蒋梦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问道:“对了,纤瑶后来怎么样了?”

戚氏听她提起蒋纤瑶,不觉横了她一眼,说道:

“你这疯丫头还敢问纤瑶怎么样了,你可把她给害惨了,如今她是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了,在娘家失了宠,在夫家遭了嫌弃,脾气倒是收敛了不少,就是添了爱抱怨的毛病,与家里的往来也少了,不是节气也不回来,在李家更是夹着尾巴做人,肯定是不好的了。”

对于戚氏没啥诚意的埋怨,蒋梦瑶不置可否,耸肩说道:“她咎由自取,怪谁!”

戚氏听她说的这般无所谓,不禁又道:

“你呀!昨日见你举止端庄,还以为你变了,谁知道是变了外在,内里还是浑天浑地的,你可要给我收起这些言论了,如今你身份不同,也不是在关外之地,京城之中多的是抓你小辫子的人,但凡说错一句,做错一件事,都有可能惹出大乱子来,像纤瑶这样的事情,在京里可千万别做了,天高海阔,多的是比你心眼儿多的,花花肠子比你毒的,说话可不能这样随便了。”

蒋梦瑶听着戚氏的说教,不禁连连点头,说道:

“好啦娘,我知道啦。也就是在您面前我这么说说,再说纤瑶那事儿真不能怪我,从头到尾都是他们自己惹出来的事,我的人一点没沾着,况且纤瑶那儿不是也没真的出什么事吗?我就是看在她跟我同样姓蒋的份上,才留了情,要不然她还能安安稳稳的待在李家?”

戚氏见她还在说,不觉瞪了她一眼,蒋梦瑶这才收声,又问道:

“还有璐瑶呢?昨儿以为她会出席宫宴的,可是却只有曹妃出席了。”

提起蒋璐瑶,戚氏又是一阵长吁短叹:

“唉,阿璐也是个可怜,两个孩子都没能保住,自己也去了半条命,每每回来都是哭的眼睛通红,看着就叫人心疼。”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蒋梦瑶奇怪的问:“两个孩子都没能保住?”

戚氏点头:“是啊,第一个孩子是和太子成亲后一个月就有的,不过,没能过三个月,就有人来府里报了哀,第二个是最近才没的,就是纤瑶回来之后没多久,太子府直接来报哀的,咱们都去看过她,精神倒还好,就是伤心,瘦了一大圈。连掉了两个,也不知以后还能不能有了。”

戚氏说完这话之后,又是一阵唉声叹气,想来蒋璐瑶的日子过的是真的不太好了,想着蒋璐瑶和她一般年纪,也不过虚岁十六罢了,就已经掉了两个孩子,这似乎不太合常理。

蒋璐瑶的性格太软弱,刚入府就怀了孩子自然会遭有心人嫉妒,蒋梦瑶想起昨天在皇家宴上看见的太子妃曹婉清,瞧着虽然是大家闺秀,举手投足正妃风范,可是眼里的野心是盖不住的,太子府里还有另一个侧妃,似乎是骠骑将军家的嫡长女,蒋梦瑶没有见过,也不知是何方神圣。

“太子府这几年也着实乱了些,太子一日娶妻纳妾之后,不到两年又纳了三四个入府为妾,我就说这府里女人多了,就合该起乱子,偏偏阿璐丫头又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泪泡,遇事只会哭,哭到最后,都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没的。”

蒋梦瑶咋舌:“啊?太子又纳妾了?”

没看出来,高谦还是个情种啊。看着温良恭谦,一副想要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腔调,可是纳妾这种事他做的倒是得心应手了。

“是呢。你们走的这几年,听阿璐丫头说,前后纳了有四个呢。全是朝里官员的女儿。”

戚氏掰着手指头给蒋梦瑶算了算。

蒋梦瑶哈哈了一声,说道:“还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哈…呃,不是,我说错了,娘您别生气,女儿的意思是说,太子殿下深藏不露…”

戚氏放下了要敲她的筷子,横了她一眼,说道:

“纳妾的男人十有九是,你以为人人都与你一般好运,嫁了个不纳妾的郎君吗?”

蒋梦瑶表示不服:“娘,您怎么知道高博以后不纳妾?反倒是天下女人都该羡慕您才是,我爹那才叫专情痴心呢,年纪一大把了,却丝毫没动过纳妾的心思,娘您这是变相的在夸自己呢吧。”

“啧,你这孩子…”

戚氏再也忍不住站起来,想要像小时候那样去捏蒋梦瑶的耳朵,却被她飞快的闪开,握着戚氏的手讨饶:

“哎呀娘,女儿不说了,不说了啊。快吃吧,粥都凉了。小胖子,你也快吃。”

蒋梦瑶用食物岔开了话题,转眼看了一眼蒋显申手里的肉包子,就在她和戚氏说话的时候,这小子已经干掉了两个肉包子了,正在啃第三个,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出息,也是让蒋梦瑶不可抑制的生出一种佩服之意来,意味深长的对戚氏说了一句:

“这小子…颇有乃父乃母之风啊,有前途!”

“…”

戚氏又想站起来打她了。

 

蒋月瑶和蒋晴瑶都是在蒋梦瑶出关后第二年嫁人的。

蒋月瑶嫁的是黄门侍郎赵大人家的嫡出次子,蒋晴瑶嫁的是太府卿嫡长子。这两个人从前跟蒋梦瑶不算熟,但也不算不熟,她们都是庶出,蒋晴瑶是二房长房那个唯一一个能够杀进国公府的长房妾侍孙姨娘的女儿,孙姨娘有心计,有度量,也很会教女儿,很会为女儿做长远打算。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庶女,但是蒋晴瑶却嫁入了三品太府卿家做嫡长媳,而蒋月瑶却只嫁了四品黄门侍郎家的次子,虽说也是嫡出,但一般家庭中,长子和次子的待遇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像国公府这样,重‘才’不重‘辈’的世家毕竟是少数的少数。

她们俩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拜见远归长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两人的礼品早就交由门房记录,稍后便有人送来大房这里的,蒋梦瑶也就在大房的花厅之中接待了她们。

与小时候的模样相比,两个姑娘都长大了,蒋晴瑶如今俨然就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品格,走出去没有人会怀疑她是个庶出,而蒋月瑶出落的也还行,就是气质上没有蒋晴瑶出众,只能算是小家碧玉了。

两人分别向蒋梦瑶行礼,纵然撇开蒋梦瑶是她们的嫡长姐不说,就是蒋梦瑶此时的身份,就是命妇见了都是要行礼的,何况只是两个朝官家的少夫人呢。

“听闻长姐回归,妹妹整夜欣喜,就为了等早上能来拜见。多年不见,长姐可还好吗?”

蒋晴瑶生就会说话,语气也平缓,叫人听了明知是客套话,却还是止不住的对她产生好感。

蒋梦瑶莞尔一笑:“关外苦寒,不比京城富庶,初去之时,就在帐篷中住了一年多呢。”

对于她们,蒋梦瑶没有想隐瞒什么,就直接说了,当是话起了家常,蒋晴瑶一脸忧愁,像是真的感同身受般,蒋月瑶就瞪着眼睛看着蒋梦瑶,问道:

“长姐,住在帐篷里是不是冬天很冷,夏天很热?”

蒋梦瑶点头:“那是自然,帐篷中冬天漏风,夏天闷热,自是这个理。”

蒋月瑶一脸天真,还想再问什么,却被蒋晴瑶打断,说道:

“不管关外如何,如今长姐已经回来了,又贵为祁王妃,生活自是更上一层楼了。”

说完之后,蒋晴瑶还若有似无的看了一眼蒋月瑶,蒋月瑶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一脸受惊的低下了头,蒋梦瑶见状,也没说什么,心中只觉得蒋晴瑶过于严厉,很会控制人心。因为她根本没有觉得蒋月瑶说的话错了,她只是直爽的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罢了,可是蒋晴瑶却故意给她营造出一种,她说错话了,长姐要生气了的架势,颇有那种狐假虎威的意思,不太实诚。

蒋梦瑶又问了她们的情况,蒋晴瑶爽快答道:

“承蒙姐姐惦念,妹妹在夫家无不好之处,公婆自当我亲生女儿看待,相公与我相敬如宾,府中上下也颇为和睦,妹妹真当是生对了时辰,投了这样的好人家。”

听她言语不乏夸赞夫家,想来应该过的不错,又看蒋月瑶,只见她听完蒋晴瑶的话,面上有些不自在,却也不曾扭捏,说道:

“我嫁的就没有晴瑶好了,我家相公生做次子也就罢了,将来得长兄照拂也能有一番自己的家业,可是他偏生什么毛病没有,就是好赌,赌赢了倒也对我很好,胭脂水粉,蜜糖糕点,总是想着带给我些,可是,若赌输了就躲在外头好几天不回家,等到长兄带人去外面将他抓回来才肯罢休,打一顿,关一顿,根本不见效,隔两天,就又去赌了。”

蒋月瑶真是个没心眼儿的,让她说,她还真就倒豆子般全都说了出来,蒋梦瑶看了一眼蒋晴瑶,只见她正恨铁不成钢的摇头,似乎又觉得蒋月瑶太傻了。

蒋月瑶说完之后,蒋梦瑶就说道:

“好赌可不是个好习惯,得纠正过来,他现在年纪小,上头又有父母和长兄压着,一切还好说,但是若等他年纪大些,或是你们分了家,他还这样的话,可就不行了。”

蒋月瑶听了感同身受,激动的站了起来,说道:

“就是的,我娘也是这么跟我说的,可是,他平日里对我虽好,这件事上根本不听我的,就连我的公婆和他的长兄都没法压住他,我又怎么压得住啊。我娘还怪我没本事,可是…”

蒋月瑶还在喋喋不休的说话,蒋晴瑶又开口了,说道:

“好了,你就别再说了,长姐远道归来,可不是为了听你说这些的。”

蒋月瑶这才收住了嘴。

蒋梦瑶笑着说道:“无妨,左右都是姐妹话家常,无非就是这些事罢了。”

又说了会儿话,蒋晴瑶站起了身,来到蒋梦瑶身旁,请蒋梦瑶到内间说话,蒋梦瑶依她去了,蒋晴瑶便从袖中拿出了一只手掌大小的盒子,将盒子打开,里面竟是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通体莹润,盖盒后能发出银月光色。

蒋梦瑶讶然的看着蒋晴瑶,只见后者说道:

“妹妹是庶出,姐姐是知道的,当年姐姐远嫁,妹妹庶出女儿身份并不能送姐姐像样的贺礼,但这么些年,一直记在心上,颇觉遗憾,便将此时说与我家公婆听了,他们便资助我购得这颗夜明珠,现赠予姐姐做迟来的新婚之礼,姐姐可莫要嫌弃妹妹的一片心意才是。”

蒋梦瑶的眼睛都惊讶的眯起来了,连连挥手:“不不不,这可使不得…”

若是蒋晴瑶送些寻常东西也就罢了,偏偏是这种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并且言语中还捎带出这是她公婆之意,这样的说法,蒋梦瑶又如何能听不出来,这是太府卿家想借由蒋晴瑶之手,送礼给祁王,她这个中间人又如何能做这么大的主,自然是拼命推辞,说什么都不能收的。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谁能保证她收下了之后,太府卿那里要她让高博做什么事呢。

“妹妹若真有心,便绣一幅你亲手做的绣品给我即可,这价值连城之物,我不能收,更不敢收,既然你已言明此物是你公婆资助购得,那就更加有其他意思了。我若收了,将来对两家的名声都不好听,还是收回去,另送我一幅你的刺绣做贺礼,岂不更好?”

蒋梦瑶坚决不收,蒋晴瑶也没有办法,只好蹉跎着又将盒子收入了袖中,对蒋梦瑶笑道:

“既然姐姐执意如此,那妹妹自当从命,不知姐姐喜好何种花样,颜色方面有什么要求…”

蒋梦瑶松了口气,一边将蒋晴瑶带出去,一边与她商讨绣品花色的问题,蒋月瑶见她们神神秘秘进去,只是为了商讨一些什么绣品花样,便没多问。

两个女孩儿在蒋梦瑶这里待了半天,戚氏留她们在这儿用饭,她们也婉拒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她们走了之后,蒋梦瑶就把蒋晴瑶要送她夜明珠的事情和戚氏说了,戚氏一番思量后,说道:

“晴瑶这丫头城府挺深的,但我看也未必全是坏心,我听说她在太府卿家过的挺好,想来也是受她公婆之意才这般作为的,不收是对的,免得日后牵连不清楚。”

正说着话,蒋源就回来了。蒋梦瑶还是头一回看他穿武官朝服,见他回来,又是在自家大房的院子里,行为就颇为无状了,围着蒋源转了好几圈,才啧啧说道:

“怪不得人家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了,我爹穿上这一身还是很有气派的嘛。”

蒋源见她一脸欠揍,就想去捏她的脸,被蒋梦瑶躲开了,往他身后看了一眼,问道:

“咦,高博呢?他怎么没和爹一起回来?”

蒋源把软甲卸了递给了戚氏,回道:“皇上留殿下在宫中有话说,你也别一口一个高博了,他是王爷,你再不济也可称他为夫君,相公,这样指名道姓的像个什么样子。”

吐了吐舌,蒋梦瑶看了一眼戚氏,戚氏也不帮她,白了她一眼,蒋梦瑶才无奈的说道:

“哦,知道了。”

蒋源又说:“你这样在家里没事,就怕你出去了收不住习惯,被旁人听了去,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她试图狡辩:“怕什么,高博都不介意…”看见蒋源又瞪眼了,赶忙改口:“额,我是说我的夫君不介意这些小事的。”

蒋源气结:“女婿不介意是他厚道,可是若旁人揪着你这错漏不放,你当如何自处?都这么大了,你说你怎么就不能长点心呢?”

蒋梦瑶看着蒋源一副‘哎哟,我这成天给你操碎了心’的模样,她也是无奈极了,生怕自己再反驳一句,就引来男女双打,蒋源和戚氏真不愧是亲爹妈,在外面的时候吧总想孩子,可真当孩子回家了,又是横挑眉毛竖挑眼,总觉得孩子长歪了,蒋梦瑶识时务的点点头,做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把这个话题给岔了过去。

中午吃过了饭,高博还没回来,蒋梦瑶正想着要不要去祁王府溜一圈,高博走前才曾跟她说了王府的位置,她们俩这都回来两天了,怎么说都也该回自己的府邸瞧瞧才是,要不然旁人又该说他们不满皇上赏赐了。

唉,人生真是太艰难了。做什么都有人说。

跟蒋源和戚氏说了一番之后,正要出府,就听门房派人来传话,说是祁王府的大管家汪梓恒来请王妃回府。

汪梓恒一跃成为了王府的大管家,蒋梦瑶也是觉得新奇,当场就与父母告了声,便带着张氏和小蒜头出去了。

汪梓恒正站在府外瞧着国公府的气势,见蒋梦瑶走出,便慌忙迎了上来,蒋梦瑶与他都算是知根知底的,所以,相处起来就没那么拘谨了,汪梓恒对蒋梦瑶说道:

“哎呀,王妃,从前我只听说过国公府气派,如今一见,何止是‘气派’二字可以形容的啊。”

蒋梦瑶与张氏对视了一眼,这个汪梓恒才学是有的,不过说话夸张的毛病却也是大大的,不约而同的白了他一眼。

汪梓恒粗略笑了笑,还要再说什么,就听张氏说道:

“别贫嘴了,不是说请王妃回王府吗?”

“是是是,你别催嘛。我也是刚忙完府里的事,就来请王妃了,也是想叫王妃替我瞧瞧,还有哪里不到位的。快请,快请。”

汪梓恒说完之后,蒋梦瑶就随他往车厢那儿走去,张氏却不肯放过他,继续打趣:

“哟,汪总管升了总管,这说话的语气可就牛气哄哄了,竟然还要请王妃替你做事,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汪梓恒指着张氏也不客气道:“你这寡妇娘儿们嘴蔫儿坏,王妃您可千万别听她胡说啊。”

蒋梦瑶早就习惯这两人的唇枪舌剑了,并不做批判,只是抱着小蒜头上了车,让他们俩坐在车墩子上吵吵去,只怕一来二回吵吵出了感情,可不要怪她哟。

皇帝给高博安排的府邸在东城最东,紧挨着皇城根儿,占地颇大,从外围看就着实够叫人震惊的了,虽没有关外的火云城那般面积大,可是火云城那是按照城池的规格来建的,这祁王府自然不能与城池比大小,但是却是比他们在火云城中主屋大了好几倍有余,内里皆已翻新,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据汪梓恒说,祁王府中,如今共有八十五名奴婢,四十个嬷嬷,还有柴夫,伙夫,马夫各十人,各院子管事三十人,反正零零总总共加起来,整个祁王府竟然有二百三十多人,也是让蒋梦瑶够震惊的了。

国公府中有两房,子嗣还算兴旺,府里也不过就二百多人,可是这个祁王府中,说起来真正要伺候的就只有她和高博,竟然也养了这么多人,只不知这一份钱是从哪里出了。

当然蒋梦瑶这心底里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说出口,准备晚上和高博在帷帐之中再讨论,现在她发现自己最要做的,就是在二百多人面前说一番话。

这,这就是赶鸭子上架头一遭的事,汪梓恒来的路上只说让她和大伙儿说几句话,可没告诉她府里竟然有这么多人,现在全都站在府外,等候她的训话,这画面也是够壮观的。

蒋梦瑶没那么大的肺活量,就对汪梓恒说,汪梓恒嗓门儿大,再由他向大伙儿扩音传播,也不过就是几句表面话,大意就是:

大伙儿好好干,要多干活儿少说话,干好了年底双薪,马代旅游,干不好就卷铺盖回乡下,云云。

大伙儿也对蒋梦瑶的话表现出了空前的顺从,像是经过人长久训练似的,没说完一句,大家就不约而同的喊一句:是。

蒋梦瑶面对这群被人训练好的机器人,实在是没有再多的说话热情,就叫大家散了,自己由汪梓恒亲自领着去转了转祁王府中的亭台楼阁。

汪梓恒说,高博昨天曾回来过,定下了沧澜苑为主院,因为沧澜苑中有山有水,位置不算是最隐秘的,但是好就好在周围没什么遮蔽物,旁人就算想探视也无处藏身。

蒋梦瑶也觉得这里挺好,觉得高博不愧是从小就搞心理战的,放着最隐秘的院子不要,偏偏选一个最不隐秘的地方居住,周围没什么可以躲藏的地方,虽然大范围叫人一览无遗,可是要就近监视也比较困难了。

这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市了。

府里的一切早就在他们回来之前全都已经安排好了,高博又钦点了主院,蒋梦瑶能做的事就没什么了,把张氏母子安排好了之后,她又转了一圈,决定还是回去了国公府,因为高博昨晚上说,他们要在爹娘身边住满十天,尽一尽孝道再搬回王府,所以,虽然王府一切准备妥当了,但今晚还是住在国公府里。

蒋梦瑶回去的时候,高博也已经回来不少时候了,几乎就是蒋梦瑶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回来了,听说蒋梦瑶去了王府,他就和蒋源坐下来喝茶下棋了,倒是没有和妻子一同去府里观摩他们今后要生活地方的兴趣。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高博对那府邸并不热衷。

蒋梦瑶回来之后,见他翁婿正白山黑水厮杀的不亦乐乎,蒋显云一会儿在高博身后站站,一会儿又去蒋源身后站站,也是沉迷其中,蒋梦瑶不想和这帮爷们儿下棋,逗了一会儿小胖子后,就问了戚氏所在,然后便去厨房找娘玩儿去了。

戚氏正看着厨下做晚膳,看见蒋梦瑶回来了,就迎了过来,问道:

“王府怎么样?”

蒋梦瑶在厨房外面的小屋里坐下,随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