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儿又问了几人,连那边被绑起来的新人也问了,原来是这群新来的人中发现屠豚是首领,就打算先干掉他,好在摘星楼站住脚。于是一人在下抱住屠豚双腿,一人用麻绳从后面勒他脖子,一人从侧面拿刀去捅他。

  想得很好,不料屠豚习惯把一柄尺长的薄刃尖刀收在腰后,冬天衣厚,三人根本没发现,一人抱住屠豚双腿时,他立刻拔出尖刀对着侧面扑过来那人就是一刀捅至没柄,脖子一被勒,他反手一刀正捅在那人右腹,等这二人倒下后,抱住他腿的人还没反应过来,被他抓住脖子提起,也给了一刀。

  屠豚拿出尖刀说:“这刀最利,野豚皮厚有毛,对准脖子这边向下一刀捅进去,力气要大,一下子就能让它不动了。”他拍着侧颈说。

  死掉的三人被这些新役者趁着晚上抬出宫去扔了。蟠儿回去对姜姬说:“摘星楼又多了十几个粗役,刚才是他们发生了口角,已经没事了。”

  “没事就好。”姜姬靠在凭几上,懒懒得不想动。

  姜智因为年纪和姜旦最接近,他的“任务”就是随时逗姜姬开心,这点她也清楚,所以看到姜智端着玉梨饮过来就笑了。

  之前吃的是郑国梨,现在吃的却是鲁国本地的梨,个大、皮厚,可却是红梨,和红枣一起煮,加入蜂蜜和黄糖后,是非常好喝的饮料。

  今天还撒上了金桂花。

  “冯家送来的?”她一怔之下,问蟠儿。

  蟠儿说:“是冯夫人送的。”

  冯家要她不要为难冯乔,而冯乔可能也是吃到了教训,没有再主动“找事”,两边相安多时了。但她觉得就算她不找冯乔的麻烦,她的麻烦就够多了。

  她在宫外住了一个月,街上天天都能听到宫里四个女人的趣事。

  四个女人中,王后蒋丝娘没什么八卦,似乎就是眼馋别的女人得宠,但也只是眼馋而已;蒋茉娘是空有美貌的木头美人,还有个小曲说大王一看到她就在心里赞“天仙美人!孤甚喜之!”但迫不及待上了床,伸手一摸才发现,哦,这美人*,算了,不要了。

  玉腕夫人就是夜夜笙歌,大王一时摸不到怀中的美人,就要忧愁:我的美人,你在何方?

  而玉腕夫人为什么会舍得离开大王呢?因为她的姐姐冯夫人在吃她的醋!所以故意把她叫走了,然后换上玉腕夫人衣服、穿上玉腕夫人的鞋,涂上胭脂,摸黑上了大王的床,不料大王一摸就摸出来了,将冯乔推下了床。

  为什么能摸出来?因为冯乔太老了。

  关于冯乔的流言都快是一出小品了,有转折有暴发有趣味的结尾,所以传播很广。

  从流言看出,传流言这人是真恨冯乔。

  蟠儿说:“冯夫人想来拜访公主。”

  姜姬摆手:“不要。”她现在自在的很,才不要跟这些女人扯上关系。

  蟠儿劝道:“公主也不用做什么,就让她来,在楼里留一会儿,她自会奉承公主的。”

  姜姬装傻,抱住姜智把头藏在他怀里,姜智就笑嘻嘻的用手虚虚捂住姜姬的耳朵,既开了玩笑,又能让姜姬继续听到蟠儿说话。

  蟠儿转到另一边,趴在榻的屏风上伸头对姜姬说:“公主,冯夫人自己送上门的,你与她交好并无坏处啊。”他顿了一下,压低声说:“我观玉腕夫人与冯夫人感情极深,大王那里的事……总可以找她打听一二的。”

  姜姬伸出头,蟠儿一看到她把脸露出来了,赶紧再接再厉的劝说:“公主要是烦她也没关系,我到时立一面屏风,让她坐在另一边,公主只管不理她就是。”

  “那就晾着她?”那不成得罪人了吗?

  蟠儿道:“自有我等陪伴她,公主只是懒得理会,又不是不让她进来?公主冷淡些更好,我观这冯夫人最不知分寸了,公主如果待她好一点,说不定她又要胡说八道了。”

  第二日。

  雪后初晴,碧空下是被雪厚厚盖了一层的莲花台,就像天宫一样美丽。而耸立在碧空下的摘星楼则更加美丽无匹。

  姜姬没有让人打扫摘星楼前庭的雪,一是她想看雪景,二来她发现那些役者是用双手清理积雪,新来的役者甚至连鞋都没有。

  “给他们做些新衣服吧,至少一人一双鞋,一件棉袍。”她对蟠儿说。

  蟠儿有时觉得公主真奇怪,她好像认为每人都该有一双鞋,冬天都该有一件厚衣服,就跟每人每天都要吃至少两块饼一样。

  “我这就让人去办。”他道,指着前面道:“冯夫人来了。”

  冯乔是有备而来。

  她带来了家中最会翻花绳的侍女,她还会玩球、射羽;还有一个侍女,她会染出最漂亮的指甲,会梳很漂亮的头,她还带来了云锦。虽然不是家中收藏的云霞锦,但云锦也是难得一见的。

  但上了摘星楼,她却看到公主的榻上盖着一张白虎裘,她穿着魏锦,身边的那个俊美的少年正捧着她的手,在给她染指甲,已经染好的指甲是她所见过的最美的朱红色。

  而那个公主还一脸不耐烦。

  蟠儿哄道:“公主,就快好了,看,这不是很漂亮吗?”

  她当然知道以现在的技术来说,能染出这么深的朱红色是很难的事,更别提还染得这么均匀,但大红色的指甲?

  只涂过黑白灰奶油等颜色贴过亮片亮钻的人举起手来看了看,不得不承认,大红色也很美,美得很霸道很张扬!

  “好了吗?”她举着手,为了染指甲她连饭都是让别人喂的。

  “好了。”蟠儿起身,恭敬的道:“冯夫人,请坐。”

  冯乔带着侍女坐在屏风的另一侧,看不到那个行止无礼的公主,她也觉得很好,她看向那个俊美的少年,心想这不可能是那个公主的细心安排,应该是他想的吧?

  她柔声对蟠儿说:“我这个侍女很会射羽,你能带她去见公主吗?”

  蟠儿看了眼那个坐得笔直板正的侍女,摇头道:“公主昨日才回来,今日还有些累,怕是不会想玩乐。”

  冯乔更觉得蟠儿体贴,还会提醒她们,就向他请教:“不知公主喜欢什么?”

  蟠儿发现这次冯乔来了以后不像上次那么充满郁气了,她平和多了。

  既然她的态度好了,他自然也要换一种方式对待她。

  他放轻声音,“公主喜欢听故事,夫人何不让人说些故事给公主听呢?”

  冯乔忙问:“什么样的故事呢?”

  ——他国故事。

  蟠儿道:“什么都可以,最好是外国的故事,王公贵族,贩夫走足,公主都喜欢听。”

  冯乔一下子反应过来,这不正可以教导公主吗?

  “……我可以讲故事给公主听。”她说,她身后的侍女都吃了一惊,都看向她。

  蟠儿笑道:“夫人的故事自然比别人的更有趣,我听闻夫人读得冯家半壁珍藏,公主一定会高兴的。”

第103章 好想占便宜

  冯乔回去后,半子已经去了金潞宫。她没有在意,侍女却怕她会难受,连忙道:“阿乔,明日你想给公主讲什么故事?”

  冯乔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我想讲母嬷的故事。”

  母嬷是在大纪神话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母嬷和青女是姐妹,两人在大山里出生,当秋叶落在青色的草地上时,她们二人一起睁开黑色的双眼。树林里的鹿给她们衔来树叶做衣裳,鸟儿衔来花朵装饰她们的头发和嘴唇。

  然后青女嫁给了山神,母嬷却嫁给了人。青女生下了无数个孩子,但在山神去见天神时,青女和山林中的野兽偷情,他们从春到夏,由秋到冬,终日缠绵。然后青女就生下了有翼的虎和蹄上有火的马,她怕山神发现,就把这些孩子扔到了地上。

  母嬷嫁人之后,人已经繁衍了无数代,丈夫死了,她嫁给了儿子,儿子也死了,她嫁给了孙子,她是人类之母,深受崇拜。

  青女把妖子扔到了地上,这些妖子见风就长,在地上杀了无数的人。母嬷认出这是青女的孩子,把它们抓住后,去山上质问青女。当着山神的面,青女不承认。母嬷说,当我走上山时,第一片树叶告诉我,你和白虎做的丑事,第一只鸟儿告诉我,你和雄马做的丑事,第一道溪水告诉我,你和野熊做的丑事,这些孩子就在这里,如果我取下他们嘴上的绳锁,他们会叫你母亲。你还不承认吗?

  青女哭泣着哀求母嬷,母嬷仍然把一切都告诉了山神。山神惩罚青女,把她扔到了地上,迎娶了母嬷为妻。母嬷就成了人与神之母,青女带着她的妖子去了贫瘠的妖国。

  “青女做了丑事,人人都知道,她就失去了神母的地位,成了人人喊打的妖妇。”冯乔说,“我想公主日后会明白,女人不能像青女一样,不然就会招致祸患。”

  侍女生怕她在意半子,连声称好。

  但事情不像侍女想的那样。

  公主在听完后问:“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冯乔柔声道:“很久以前。”

  “不,我是指,这个故事出现的时间,大概是大纪的哪一段时期?那时的皇帝是哪一个?”姜姬问。

  冯乔还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不过她确实读过很多书,回忆一阵就道,“大概是在黎帝之前。”

  “黎帝之前是哪个皇帝?”

  “耀帝、逊帝……”冯乔数道。

  “最近的是哪一个皇帝?”

  “逊帝。”

  “逊帝在位几年?”

  “这个……”冯乔茫然道,“书中不会记载这个。”

  姜姬不解道:“怎么会呢?一个皇帝怎么会无人记载?这个逊帝都出过什么事?有没有著名的大臣?他为什么会自称为逊帝呢?”

  大纪的皇帝都是自号,生前死后都是一个名字。到了大梁,皇帝就变成死后让别人拟遗号,生前死后有两个名字了。

  逊,在大纪的文字中有“自己犯了错,自己说出来”的意思,有点像自省已身,因为这个错通常是指别人不知道,或别人不会说的错误,自己大胆的说出来,是勇气的向征。所以逊帝这个自称并不算是贬称,而是在自夸。

  冯乔稀里糊涂、搅尽脑汁的把逊帝在书中记载下来的两个传说说了,他做过两件错事,第一件是在出征时砍了一个自己的将军,砍完后,太阳被云遮住,他就后悔说看来他不该杀了将军,天已经给他启示了。

  第二件错事更香艳一点。他在出宫时碰到一个美人,两人春风一度后,他把美人带回了皇宫。但美人在给他生了一个孩子后,哭着对他说这个孩子不是他的,是她丈夫的,当时她贪图逊帝的宠爱跟他回宫,丈夫得知后就自杀了,现在她要去向丈夫赔罪,跟着就夺了逊帝的剑自杀了。逊帝这才去打听,得知那个丈夫其实是他的一个臣子,臣子在得知自己的妻子跟着皇帝走了以后,为了保护逊帝的名声,说“我不会让陛下蒙羞,只要我死了就可以了”就自尽了。逊帝非常痛苦,将这个女人和臣子合葬后,认那个孩子为养子了。

  冯乔的侍女中,其中一人憋不住插嘴道:“其实据说当时有个人去找逊帝告密,说那个美人生的孩子不是逊帝的,逊帝才发现,把女人和孩子都赶出了宫。”

  冯乔斥道,“阿默!”

  阿默立刻吓得抿住嘴垂下头。

  姜姬听到这里才听到想听的故事,忙道:“不要骂她,我们只是在闲聊啊。”

  阿默看起来比冯乔年轻一点,她有些丰满,脸蛋圆润而有光泽,嘴唇鲜润,双眼明亮,是个第二眼美人。

  姜姬好奇道:“你们也读过书吗?”

  因为她不是单指阿默,就由侍女中最年长的一个回答,那个面容严肃的女人从进来后就坐在冯乔背后,一语不发,坐了这么长时间,连头发丝都没有动一下。

  姜姬却在榻上换了好几个姿势了,一边靠累了就换另一边靠。

  “阿乔读书的时候,我们一直陪着她。”她道,所以冯家的侍女也都很有学问。她们从来不会嫁到冯家外面,通常会一直陪伴主人。

  “公主,你要向阿乔学习,就应该更认真一点。”她忍不住道。

  冯乔刚才被这个公主问得额头都冒汗了,读书时怎么能走神呢?东一句西一句的。她问:“公主刚才从阿乔讲的故事中学得了什么?”

  姜姬脸色阴沉下来,看了眼蟠儿。

  蟠儿立刻喝道:“放肆!”

  侍女不为所动,“公主,你要为自己好,就该向美好的人学习,学习她们的美德、举止、技艺,这样才会受到世人的尊敬。”

  ——这是一个固执的人,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并以此为荣。

  姜姬突发奇想,问她:“冯夫人是你养大的吧?”比起冯乔,搞不好这个侍女才是最崇拜冯家的人。于是冯乔才被养得这么奇怪吧?

  侍女怔了一下,虽然奇怪这个公主怎么总是会想一些古怪的事,但公主无礼,她却要更守礼才能令公主明白什么才是好的。

  她施了一礼道:“婢子只是服侍夫人,陪伴夫人长大。”

  冯乔在旁边感动道:“姑嬷对我来说,就像母亲一样!”

  上回她在大王那里告状后,回去痛哭不止。姑嬷就对她说,“以后公主的举止不当,都由我来指点,你不要开口了。这样公主也不会记恨你。”

  于是冯乔从刚才起就一直忍耐,直到公主身边的少年发怒,她险些就要忍不住了。结果没想到公主竟然会问姑嬷这个问题。她说完后就对姜姬施了一礼:“请公主不要怪罪姑嬷。”

  姜姬有些可怜的看冯乔,摇头说:“不怪。不过我也不想听故事了,夫人请回吧。”她草草挥了下袖子算是告别,扭头趴在凭几上盖住了脸。

  现在辞客也很简单,只要不看客人,就能表达出“快滚”的文艺气质来。如果连脸都不给客人看,那就是“请快点滚”的直接表达。

  冯乔见公主如此失礼,以为姑嬷还要说话,却被姑嬷拉住匆匆下了摘星楼。

  回到照明宫,姑嬷才对冯乔说:“公主不快时,一定要赶快离开。她年纪小可以不懂礼,对我们却不利。”

  冯乔叹道:“不想教导公主会这么难……”她当年读书时,哪敢这样东问西问?早被打板子了。

  姑嬷也发愁,“公主身边的人都太蛮横,那个少年仗着公主的势,对我等也如此不客气,真是麻烦!”

  但她们没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公主竟然让人来请她们过去,不过言称不想见姑嬷。

  冯乔气怒:“如果这样,那我也不去见公主了!”

  姑嬷也道,“不让我去,大概是昨天被我教训觉得羞耻了。你自己去公主那里我也放心不下。”她看向旁边的阿默,“不如让阿默去吧。”

  冯乔愣道,“阿默?”

  阿默紧张的垂下头。姑嬷说:“昨天公主好像很喜欢阿默,让她去给公主讲故事。时间久了,公主自然会知道你的好处。”

  阿默连连摆手:“我哪里能教导公主呢?”

  姑嬷道:“不是让你教导公主,只是陪公主聊天。公主想听什么故事,你只管讲给她听就行了。”

  阿默忐忑的到了摘星楼,却见公主面前的屏风撤了,那个俊美少年端来玉梨饮,还给了她一壶。少年悄悄告诉她:“公主想听故事,你把你知道的都讲出来吧。”

  阿默小声问他:“公主想听什么故事呢?”

  少年说:“说一说燕国和鲁国的故事吧。”

  因为姜武跟漆钩走了,姜姬抓心挠肝的想多知道一点燕国的事,好像多了解一点,她就能看到姜武一样。

  白奴那里已经让她挖尽了,这才把主意打到冯乔身上。结果却意外发现了阿默,从昨天看,阿默应该是个没什么戒心的人,也不像那个姑嬷一样古板。

  姜姬指着壶说:“你渴了就喝这个,快说吧!”

  阿默闻到香味,小心翼翼喝了一口,温热软滑的香饮顺着喉咙滑下去,肚子都饱足了,里面好像还放了面,浓浓的!她振作起来,一点也不紧张了,兴冲冲的说:“公主,我知道的也不多,不过上回我在街上听过一个关于燕国的故事!”

  姜姬坐直身:“快说!”

  当今的燕王身世存疑,但麻烦的是他的儿子们中也有好几个身世存疑。因为他喜欢抢夺贵族的妻子!

  “听说是他自己娶不到老婆!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他就去抢别人的!”阿默双眼晶晶亮,她都不敢跟别的侍女说,进宫来以后憋了好久了!

  抢来的女人生下的孩子,常被人说不像他。他就把那些丢了妻子的贵族给杀了,好像这样一来儿子就是他的了。

  “真是这样?”这也太奇葩了吧?

  阿默连连点头:“他杀了那个男人,不就没人知道那个男人长什么样了吗?日后儿子长大也不会知道了!”

  好主意!

  姜姬不免拍手,在这个没有照片,画人像又失真的世界里,杀了另一个参照物果然是最聪明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他杀了很多人吗?”

  “听说他天天都要杀人呢!”阿默压低声,好像害怕燕王会听到。

  “燕国有很多贵族吗?”姜姬奇怪道,“杀那么多,燕国还有人吗?”

  阿默奇怪公主怎么会想到这里,不过聊八卦嘛,发散一下也很正常,她努力跟上话题,“嗯……我记得……好像据说燕国的大王喜欢封贵族,上个大王封了好几百个贵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