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出辽城了吗?”半天就出辽城,那辽城与燕地相接的地方也太近了吧?

  “不是,但再往前那一块,常有燕人出没。”董大说。

  “那就回去吧。”也就是说,仍在辽城,可燕人已经能随意出入辽城了?城防呢?连杨云海自己家的车都不敢靠近,普通百姓就更别提了,这样杨云海竟然能睡得着觉?

  她想不通,但她觉得杨云海没那么蠢。对着她跪得下去,赶得了车,能屈者必有大志向。要么董大在说谎,要么这件事一定有另一个对杨云海有利的解释。

  她指挥着董大转了四五天,天晴时必出来,漫无目的。董大受不了了,问她:“公主想找何处?还是想找人?”

  她让卫始去说。

  卫始道:“为何不见集市?公主想逛集市。”

  董大险些喷出一口血,回头对着车厢怒道:“辽城的大集一年就一回!过年时才有!现在哪里会有?!”

  卫始道:“总有商铺……”

  “没过年谁买你东西?!开商铺还不赔死啊!”

  “那客栈呢?那里通常都有商人……”

  “没有客栈!这里是辽城!哪里来的客栈啊?”董大说到最后都笑了,“公主以为这是哪里啊?这可不是乐城!不是通州!辽城哪有那些东西?”

  这次回去后,董大跑去找杨云海,一边学一边嘲笑道:“这回那个公主可傻眼了吧?在这里找集市、找店铺、找商人……怎么可能找得到啊!”

  杨云海听说后只得又去找姜姬,温柔道:“公主是想要什么东西吗?是不是之前送来的礼物不合心意?”

  姜姬不说话,一看到杨云海来就起身进屋。阿柳几人匆匆跟上,连声唤着公主,杨云海就听到“公主、公主”的声音渐渐远去。

  卫始悄悄提点杨云海:“公主只是寂寞了,以前宫里常有商人来见公主,他们说的各地见闻,公很喜欢听。”

  杨云海恍然大悟,“原来公主想听稀奇事。”

  卫始点头:“正是。”

  杨云海笑道:“这有何难?我有一女,最擅说这些趣事,今天我就让她来见公主。”

  “他有孩子吗?”姜姬不解,蒋龙说过杨云海是个光棍,明明是个太守,却不娶老婆——可能是娶不到,没有老婆当然也没有儿子。他这是在提醒她不要想在辽城故技重施。

  ——龚獠、蒋盛和他又不是她主动招惹来的。

  当然如果杨云海有个儿子,又有这种心思,很难说她不会再利用一番。送上门的菜,不吃白不吃。

  那这个女儿难道是杨云海的小妾生的?

  她还在奇怪,卫始的脸色更奇怪,犹豫再三,像是话很难吐出来似的,艰难道:“……公主,此女应当是杨太守的内宠。”

  “……”姜姬。

  卫始看她脸色不好看,忙道:“若是公主不想见她,就设一屏风,让她在屏风外给公主讲故事吧。”

  也是,让小妾来见公主,怪不得公主不高兴。这样的人怎么能让公主看到呢?

  “不用,她来了就让她过来吧。”是她自己误会了。

  而且小妾比女儿更好。女儿眼中的父亲是加了光环的,小妾眼中的杨太守更真实。她本来只是想多了解一点辽城,没想到竟然有这个意外之喜。

  “好好招待她。”她道,“取我的胭脂、衣裙过来。”

  她要和这个女人交朋友,要让她成为她在杨云海身边的眼睛、耳朵、喉舌。

第193章 作为

  杨云海的小妾真是小,最多才十三岁,胸脯还是平的。

  但她涂着胭脂,姿态袅娜,除了走路时蹦蹦跳跳像个女孩子,只要一坐下来,身体就弯成几道弯,显得有胸有屁股。

  但她一对姜姬说话就显出小来了,因为她并不畏惧她,反而悄悄问她是不是来嫁给杨云海的。

  她也悄悄跟她说不是。

  小妾悄悄对她说:“别嫁给他,他身上臭呢。”

  姜姬就送给她香料,让她制成香包放在身上,或者教杨云海在上床前先嚼几口香料,那他嘴里的味就没那么大了。

  小妾果然高兴,又对她说了许多杨云海的坏话,她还是不信她不是来嫁给杨云海的。她从懂事就在辽城,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是什么样,以为杨云海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这世上的女人——哪怕是公主,也是期待嫁给杨云海做小妾的。

  姜姬知道后,笑不可抑。

  她们友谊迅速发展了起来。

  小妾没有名字,她说杨云海有时叫她娇儿,有时叫她娇娇,有时又叫她乖儿,还曾经持着酒杯说要叫她瓶儿,因为她就是他手中的酒瓶子。

  姜姬道:“那我就叫你平儿吧。平安的平儿。”

  小妾——平儿喜欢这个名字,可她也喜欢被杨云海叫娇儿,“他喜欢我呢。”

  姜姬只是笑。

  她给平儿很多胭脂,应该说,她的饰物、衣物都任由平儿去取用。

  平儿因此更喜欢来找她,只要杨云海不叫她,她就一直和姜姬在一起。

  从她嘴里,姜姬也得知了许多杨云海的私事——虽然只是床榻前、酒席前的故事。

  但这也足够她去了解杨云海是个什么样的人,又有着什么样的抱负了。

  ——他心心念念的,就是杨家失去的那十四万军奴,三万正兵。

  辽城的是个畸形的城市,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杨家的祖先。

  他们为了不让这些士兵逃走,乖乖的给他们当兵,当他们的打手,甚至为了避免这些士兵去听鲁王,听除杨家之外的人的话,他们不教给士兵技艺,除了当兵,什么也不让他们做。

  所以辽城没有种地的习惯,也没有人当商人。因为辽城的兵都会“做生意”,除了被杨家请来的商人之外,别的商人来了,都会被抢,人财两失。

  这样的好处是,辽城的兵都被养“懒”了,他们只会一个求生之道,就是当兵,除了当兵之外,连祖辈都赖以求生的种地都成了“贱技”,或者说,他们认为种地,每年辛辛苦苦的种出来粮食,不但自己吃不饱,来一场大灾,或者商人来收粮,或者被附近城池的士兵抢走,是一件很蠢的事。

  与其当个种地的笨蛋,不如去当抢人的士兵。

  他们聚集在杨家周围,忠心不贰。

  但坏处是当杨家没办法供应他们之后,他们就跑了。

  杨家的頽势,就是从朝午王下令不再征兵,举兵役之后。

  杨家再也没有理由从附近的城镇“征粮”了。不但没有理由征粮,附近的城镇还联合起来找辽城要“债”。以前给你的粮草,你说要如何如何,现在大王不打仗了,你是不是该还了?

  杨家还不了,也不能还。可他们能跟附近的城镇打一次,能打一年吗?

  杨父一开始是自己掏钱买粮,杨家的家底还是能支撑一阵子的。只要有钱,商人就来卖粮。只要有粮有钱,杨家就能留住士兵。

  可杨家又有多少钱能支撑十几万人?就算只需要给正兵发钱,军奴只要吃饱……或者说有的吃就行了,但钱还是越来越少了。

  如果杨家还能像以前那样去找别处“借粮”还好,或者像姜武那样去“做生意”。

  但,姜姬猜,因为姜鲜到了辽城,杨父就不敢动兵马了。

  所以杨父恨姜鲜。

  如果他动兵马,他不知道在乐城的朝午王会不会以为他要替姜鲜抢回王位。

  他也不知道蒋、赵、田三家会不会拿他开刀。

  他只能枯守辽城,眼睁睁看着杨家一步步走向灭亡。

  时移事宜。

  当年,姜鲜的到来将死了杨家。

  今日,她的到来却令杨云海可以以公主之名征丁。

  ——她猜出来了。

  公主会建行宫,因为公主爱享受。

  公主不会征来人不当奴隶而当士兵,公主不抢王位的。

  如果她是个公子,杨云海还是不敢这么做,或许他会第一时间杀了她?正因为她是公主,杨云海才把她供了起来,送来华服美食,把她留下了。

  姜姬对卫始说:“我们总要帮一帮杨太守。”

  卫始不解道:“公主想如何帮他?”又为何要帮杨太守?想也知道,公主只会被关在杨家,半步不得外出,就算帮了杨太守,难道他会感恩吗?

  不过他还是照着姜姬的话对杨云海说,“公主想找商人买稀奇之物。”

  杨云海算是见过这个公主有多难缠了,他又不能打杀了她,还要捧着她,想不理会吧,这个侍人能守在他门外一天一夜不动,逼得他爬窗逃走。

  杨云海只得去找姜姬说:“公主,辽城偏远,没有商人愿意来。”

  姜姬心道要不是你太蠢,不会利用我的名字,我至于这么费劲吗?

  她仰头道:“我不信!你肯定是没对别人说我在这里!只要你说摘星公主在此,那些商人就算双脚都走出了血也会来见我的!”

  杨云海当面不说,背后嘲笑。一个公主,怎么如此自大?还以为说出名字就会有人来呢。

  但他不应,公主就一再的纠缠他。他索性就让卫始看着他对着一个来送粮的商人说:“摘星公主在辽城,只怕你还不知道吧?”

  那商人瞠目结舌,“……你说摘星公主在此?当真?竟然不是传言吗?”商人不信,要求见公主一面。

  杨云海还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当然不肯应!

  可事情的发展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之后,每一个来前太守府的商人都会试探他:

  “听说摘星公主在太守这里?”

  再往后,更多的商人不请自来,还有携重宝求见,“吾欲见摘星公主!”

  杨云海,傻眼了。

  一个马姓商人不但带来了杨云海急需的大批粮草,还带来了一些珍贵的器物。

  杨云海不肯收。

  马商道:“某只是想送给公主,不需太守付钱。”

  杨云海:“……送给公主使用?不取分文?”

  马商点头:“不取分文。”

  匪夷所思!

  杨云海知道商人为利是图,可什么时候,商人会把东西白送?不但不收钱,还愿意给他钱?

  他半信半疑的把商人放了进去,但有的商人送的东西,公主留下了,有的却被退了回来。公主收下东西的商人,会再来找他,身边还跟着公主的侍人,侍人就指着商人对他说:“此人忠心,太守可用。”

  杨云海:“……”

  原来是这么回事!

  想必公主以前在乐城就是这么干的,那些商人把她当成通天梯,到了辽城后,就以为还是一样。

  可他转念一想,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珍物重宝送给公主,公主又带不走,最后还是会落到杨家袋中。而且这样一来,就更显得他替公主征丁建行宫之事是名正言顺的了。

  而那些商人在送给公主礼物之后,再来找他,也并不会以次充好或提高价格,相反,他们似乎更信他了,以前他要买一千斤粮食,商人只肯给他八百斤,现在他要买一千斤,商人会带来两千斤!并且,如果暂时没钱给,也接受以物及物,或者记账。

  杨云海到此才相信,摘星公主之名,名不虚传!

  姜武在距离辽城还有八十多里时扎了营。

  “公主就在辽城。”马商坐在他面前,道:“我曾面见公主,那辽城太守对公主十分恭敬。”

  姜武心中的大石才落地了,他长出一口气,“……这就好。”

  马商却道,“将军,我若是你,就隐性瞒名去见公主。那太守若知道你是大王的将军,恐怕不会让你见公主的。”

  姜武怔了一下,点头道:“就依你所言。”

  马商又道:“小的还有一言,敢问将军,见到公主,又想怎么做呢?”

  姜武愣了,他本意是想看姜姬是不是安好,如果她在受苦,他就去把她救出来。

  马商道:“如果将军带走公主,又把公主送到何处呢?”

  姜武仍然哑口无言。

  如果辽城不好,他能带姜姬去哪里?

  乐城?

  不行。

  浦合?

  可……他没到浦合就回乐城了。

  妇方?

  ……

  马商见姜武什么也说不出来,就道:“所以将军,你应该悄悄去见公主,问一问公主想去哪里。而如果你什么也没准备好就去见公主,小的以为,这并非是最好的办法。”

  是啊……

  他又能为姜姬做什么呢?

第194章 遇见与离开

  姜武来到了辽城,在苍凉的天地之间,车马、行人如洪流般往前而行,他们身着各色衣衫,形貌不同,有骑马的,有坐车的,有梳高髻的,有梳后髻的,有戴高帽的,有戴低帽的,有戴锥形帽的,有穿短衫的,有穿长衫的,一看就是走南闯北的商人。

  姜武身边的付鲤道:“好像来到了摘星路。”

  是啊,这一幕就像乐城的摘星路,无数的商人候在摘星宫前,等候公主接见。

  “看来公主当真在这里。”付鲤道,“将军,我们就扮做奴隶商人吧。”

  辽城最近最多的商人不是别的,正是奴隶商人,他们可以用手中的健奴换来金银、粮草、布匹或别的东西。辽城城主正在大肆收买年轻的健奴,听说是要为摘星公主建一座行宫。

  姜武摇摇头,“我们先看看情况。”

  在辽城你绝不会错过杨太守府,因为在周围低矮的民居中,最显眼的就是他的府邸了。门口有数十个手执木棍、凶神恶煞的下人,看到衣衫褴褛之人冲到门前就会一窝蜂涌上去击打,然后把人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