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太后是个很“痴心”的人,虽然这么多年,她的情人也有二十几个,但每一个,她都好像十分真心。在乌彭还没有被漆太后厌烦的时候,他的命还是有点贵重的。

  这时有人发现了一个让他惊喜的地方:“你们看!他们跑得好慢!”

  跑这么慢怎么杀人?

  那个一开始告诉大家杨家之事的人冷笑的说:“那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着急冲上来杀我们——你以为我们逃得掉?”

  只有二十几匹马的他们跑得掉吗?

  当敌人越来越近,乌彭也渐渐浑身冰凉。他没有见过比这更像一支军队的队伍,他们就像巨大的乌云,明明在山坡下,却让他们动也不敢动。他看到其中一人想去牵马,可能是想逃,走到马前却不敢上去,他害怕,他们都害怕。

  “为什么有这么多旗?”山下各色旗帜足有上百面,迎风招展。可带来的人却不像他们以为的那么多,大概只有一千多。

  “因为那些队伍都有自己的任务。”还是那个人,他皱眉说:“我也不太懂。只知道有的旗是押运粮草的,有的是断后的,有的是前锋,有的是侧翼,有的是护鼓,有的是负责砍那些临阵而逃的人的……”还有,很多有名的将军以姓为旗,他的兵就会跟着他的旗走。

  越说这些人越心惊,也更奇怪……真的是来杀他们的吗?

  杨云海带着人站在山坡下,他全身披挂,身边是两位偏将,还有传令官,鼓手等。

  太阳在头顶明晃晃的晒着,他骑着马来到这里,披挂沉重的压在肩上,腰上挂的四柄剑让他担心一会儿他能不能平安的下马。

  从人也穿上了甲衣,站在地上替他牵马,他担忧的悄悄看杨云海。

  另一边的偏将,是杨诚与杨北。这名字是当年杨无人起的,两人也算是看着杨云海长大的人,都是六十多快七十的人了,穿上铠甲之后,仍然站得笔直的像一根枪一样。

  这周围的人,或老或少,或大或小,都是杨家人,也是杨无人留给杨云海的“财富”。

  杨诚问杨云海,“大将军。”在城里喊太守,出来就喊大将军了,“让儿郎们放下手里的枪吧?”

  杨云海点头,杨诚才发话,传令兵往回跑,击鼓后,身后传来齐刷刷的放枪声,就是把枪杆往地上用力一墩。

  杨诚抬头往前望,见不远处就是那些劫人的人了,笑道:“等一会儿,先吓吓他们,再让人去喊话。”

  陈兵在侧后,这些人就不动了。

  乌彭他们既不敢跑,也不敢做别的,就只能呆立着猜底下人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让来?”一群人都看那个从刚才就对杨家好像了如指掌的人。

  那人摇头,又有些不确定的说:“……听说杨家是仁义之师,轻易不杀人。”杨家虽然有很多兵,但杀人的时候很少,好像也没什么人想去试一试那十几万杨家军。

  “那他们这是……”

  “等我们去赔罪?”

  几人又都看向乌彭。

  一时三刻后,杨诚喊了一个人,“戴春荣!”

  从身后的人堆里蹿出来一个巨型大汉,他声如洪钟的应道:“标下在!!”

  “马尾坡!”

  “标下在!!”

  “梁森发!”

  “标下在!”

  一溜烟冒出三个大汉,雄纠纠气昂昂的骑着马从队伍中奔出,他们身上都穿着闪闪发亮的盔甲,在太阳底下更是显眼。

  杨诚看了眼杨云海,杨云海清了清喉咙,拔出剑来,“尔等可惧死?”

  “不惧!!”

  “尔等可畏战?”

  “不惧!!”

  “去吧!”杨云海一指,三人都策马转身,向着山坡冲去!

  鼓若奔雷!咚咚咚咚的敲响了!

  杨云海身后的一千多士兵像是迫不及待一样一起发出咆哮声!他们击打手中的兵器,锵锵声伴随着鼓声,成了这三人的壮行歌!

  乌彭飞快的蹿上了马!有他带头,其他人也二话不说都跳上马了。而那个一直告诉他们底下这些人想干什么的人跑得也最快,结结巴巴的说:“他们这是要斗将!!他们来向我们挑战了!!”

  虽然不太明白什么是斗将,但也听懂了这三个大汉冲上来后,他们中的人要过去跟他们打。

  谁打?

  谁都不愿意打!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跑啊!

  一群人撒丫子跑了。

  山坡底下,杨诚发出大笑声。杨云海提了一路的心此时也落回肚子里了,一放松,也笑起来。

  鼓声越来越快,越来越大,士兵们更是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不战而屈人之兵!

  果为杨家人!

  “好!”杨云海此时此刻才有了真实感,他没有做错,杨家真的回来了!

  他振臂道:“儿郎们!”

  “有!!!!!!”

  应者如潮。

  “随我回城!!”

  姜姬听到了外面传来的热闹声,这样的声音已经持续四天了。

  卫始说:“杨家胜了。”

  杨家是胜了,就是不知伤亡如何。

  她有些失望,本以为打一场至少也要有四五天,没想到杨云海带着人早上出去,晚上就回来了。

  这样看,不是杨家隐藏了实力,就是“敌人”太弱小。可弱小的敌人不该能把杨云海压制到这个地步。那这个厉害的敌人,不是其威,而在其势。

  乌彭跑回去,不敢去见漆太后,只好先躲起来。但他却忙了之前他托人回去找人借商人卖奴隶!

  现在商人借来了,奴隶却没了。

  商人不开心了,“公在戏耍某吗?”说完甩袖离去。

  被乌彭派回来借商人的人吓傻了,追问乌彭:“人呢?不是说要卖人吗?”

  “让人给抢回去了……”乌彭失落道。

  “那怎么办?那怎么办啊!!”那人看了乌彭一眼,乌彭还没反应过来他是什么意思,这个人就跑了。

  另一人看到了一幕追出去,过了一会儿回来,对乌彭叹道:“只怕不太妙。”

  乌彭不解:“……哪里不妙?”

  那人道:“你知道他是去找谁借的人吗?”

  乌彭摇头。

  那人叹道:“我听那商人说,他是漆四介绍来的。”

  乌彭打了个哆嗦,眼睛瞪大了。

  漆四。

  那人打量了乌彭几眼,“我看,他是去找漆鼎告状的……”

  告谁?

  肯定不可能是告商人。只能是告乌彭,他辛辛苦苦回来,替乌彭借人,结果乌彭耍了他!不但两千人不翼而飞,连钱都不给他,就随随便便用一句话打发了他。

  人被抢走了?

  谁抢的?

  你说杨家?

  有人信吗?

  乌彭的脸渐渐变得惨白。

  他虽然爬上了漆太后的床,但漆四是漆太后的娘家人,漆四哪怕是杀了他,只要立刻送个男人给漆太后,被漆太后看上了,漆太后也不会认真跟家人生气。

  那人道:“我看,我们最好还是想办法,把人给找回来。”

  “找回来?”乌彭已经吓傻了,但他又一想,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他连忙道:“快把那商人找回来!就说再过几日就把人给他!!”

  他记得那个杨家抓来的人就放在营里,营门口没有人看着!他们再去一回,再偷一些人出来,这回不在那里等了,直接赶回燕地!那杨家军……绝不敢追到燕地来!

第197章 战起

  日子到了七月,天依旧炎热,雨却一滴也不下了。

  姜姬默默记住,这里的雨季和乐城不太一样。她不知道自己坐着马车到底走了多长的路,鲁国多大,位于什么位置也不知道。甚至她连自己为什么要记下来都不太清楚,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用得上。

  她会记,也只是无聊。

  从那天杨家奔出去又得胜而还后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来,杨家意料之中的热闹起来了。

  一直以来她都以为杨家就剩下杨云海一个人了,他又没孩子,也没老婆,还以为杨家就他一个香火。结果这一个月卫始出去几趟,听来好几个“八爷”、“五爷”、“二老爷”等等的人,好像全是杨家亲戚,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如果这一块有杨家这样的房子,只要不是草棚,那应该都是很好认的。

  ……只要她能再出一趟门,走得远一点。

  但卫始去了几回,杨云海都不答应让她出去——也不让别人见她。

  因为卫始有一回险些被人撞见,他就看到杨太守身边那个从人脚下一斜,把一个人给撞到台阶下去了。

  在他这个年纪的男人没有不长胡子的,所以别人一看到卫始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之后,杨云海就又送过来了两个小女孩,一个一口乐城音,一个说的话她一句都听不懂,乐城口音的小女孩说:“她学的是燕话!”

  这两个小女孩都在总角年纪,并不惧生,口齿极好,说起话来又快又脆,给她学个故事,跳个舞,唱个曲都做得很好。

  姜姬就把她们留下了。

  两个小女孩长得看起来是一个地方的人,为什么其中一个一口燕话呢?

  只会说燕话的小女孩笑嘻嘻的说了一串谁也听不懂的话,那个女孩笑道:“因为带她的娘是燕女啊。”

  原来这个小女孩在刚落地时娘就没了,她爹从外面买了个燕女回来,燕女把她养大,就教了她一口燕话。后来她爹死了,燕女就把自己带这个小女孩一起卖到了杨府。

  小女孩以前也没怎么见过爹,他爹估计临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只会说燕话。她倒是认燕女当娘,现在什么都听燕女的,燕女让她去侍候杨太守,她就乖乖的来了。

  姜姬听到这里,对那个小女孩说:“那你就留下吧,我还没听过别人用燕地那边的话唱歌呢,你多唱唱。”

  另一个小女孩眨着眼睛说:“那我呢?”

  “你也留下啊。”姜姬反问:“难道你们不是太守给我的吗?”

  于是这两个女孩子都留下了,阿柳带着她们去换衣服,卫始一开始以为公主是好心,结果公主还真的跟那个小女孩学起了燕话。

  姜姬指着盘子:“这个怎么说?”

  那个小女孩说一遍,姜姬重复几遍,自己听得像了,就叫别人来听,她和小女孩一人说一遍,看她说得像不像,其实十次里有七八次都不像,别人一说她不像,她就笑了,倒像是个游戏。

  游戏来游戏去,渐渐的,她能听懂那个小女孩说的话了。小孩子嘴里的句子少,她来了以后天天说话都要加一个词“巴巴”,等能听懂了,姜姬才明白巴巴是她的名字,而这个不雅的名字也像她想的那样,指的是五谷轮回之物。

  那个燕女,不像巴巴说的那样对她那么好……

  巴巴不知是没心没肺还是天生迟钝,虽然这么小年纪就没爹没娘,身在狼窝,却半点不受影响,自从到了姜姬这里,因为她说爱听她唱歌,就早、中、晚按三顿唱,她自己唱还不算,把阿柳她们都给带会了,学得最快的是云姑,姜姬早上起来看到这两人站在廊下引而高歌,还以为是一对姐妹。

  巴巴仍是叫巴巴,她没说给她换个名,也没提醒这名字的意义,反正乡里人养孩子,狗屎驴粪蛋满街都是,叫这个只当是疼爱了。

  因为巴巴很喜欢自己的名字,所以每回跟人说话,都爱带上一句,乍一听还很可爱。

  巴巴会唱歌。

  巴巴扶着公主。

  巴巴会编花环。

  巴巴……

  巴巴还很喜欢那个燕女。燕女自卖自身进了杨府,原本是跟中人说要当杨太守的小妾的。巴巴听得清清楚楚的,燕女说了好几遍。但进府后,杨太守没看上她,她也不耽误功夫,迅速找了另一个人住到人家的屋子里去了。那人是杨府的一个部曲。

  大概因为这样,燕女才不想再带着巴巴,就把她送到了专门给杨太守小妾们预备的院子里。那里的女孩子才走了一批,就是被杨太守送人了。管家一直嫌人又少了,虽然嫌巴巴小,但养几年看看长得好不好再做打算就把她给塞了过去。这回,杨云海要找几个陪姜姬玩的,管家想这个会说燕话的小姑娘又活泼又讨喜,话多还不招人烦,挺有眼色,就选中了她。

  巴巴一直说想燕女,姜姬问她想不想回去看一看她?巴巴就忍着眼泪摇头,“她说巴巴以后不能再去找她了。”

  因为她不让,巴巴就不去了。

  伤心只是一时的,巴巴很快在沧海楼适应了下来。

  另一个女孩子没有大名,她给自己起名叫丁香,她没见过丁香,只是听人说过丁香是小小白白的花。

  她比巴巴大一些,似乎也更懂事些,两个小女孩总是在一起,在沧海楼里蹦蹦跳跳,跑来跑去。因为姜姬说喜欢听巴巴唱歌,她就也学了跟巴巴一起唱,还教巴巴唱鲁言的歌,慢慢的巴巴嘴里燕语和鲁言常夹在一块说。

  卫始发现有这两个不知深浅不知轻重的女孩子在沧海楼跑来跑去之后,公主身上添了一点“鲜活”劲。以前她能一日夜不说一句话,如果不是在他们对她说话时会专注的看过来,他都以为那是个木偶。

  直到这天,他偶然听到公主轻轻叹了一声,嘀咕了句:“真无聊……”

  突然一丝笑意止不住的爬上他的嘴角,他坐在她身后,“公主,杨家那边好像是又出事了。”

  果然,公主立刻把头转过来了!双眼炯炯有神的望着他。

  杨云海送过去两个人后,见公主果然不再烦他,对从人笑道:“公主也就像个小孩子,时不时的就要闹一闹人。”

  从人也不像之前那么看不惯公主,也笑道:“公主年纪也不算太大,难免有些小孩子脾气。”他主动道,“我听商人说公主养过大鸟,不如抓几只大雁去陪公主玩?”

  杨云海被他这句话给笑得都快翻了天,“快别说了!大雁那是吃肉的!不能养着玩。”

  从人不甘道:“我当然知道那是吃肉的!我射大雁都是吃肉。可别的鸟也不够大啊?难不成那公主养的大鸟比大雁还大?”他是不信那商人说的什么身披彩霞,大的像一匹马,能飞上云霄等等,这种鸟他从来没见过,世上怎么可能会有?

  杨云海笑过后,望了一眼似乎跟往年不同的书房,叹道:“终于,我坐在这里,不是饮酒作乐,不是枯耗光阴了。”

  这个书房是他小时候的书房,在那个时候,他在这里每天想的都是以后怎么带着杨家军纵横披靡,虽然父亲早就告诉过他,真正的重武从不出鞘,它的重,在于不轻动。但身边有着数万人马,给他的感觉完全不同!

  现在整个杨家都活起来了!就连他也满胸意气,好像成了一个骄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