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钩……曹非坐下后,单刀直入的说:“我本是魏人,因犯下大错,无颜归乡,才隐姓瞒名藏在燕地,与人为奴。”

  “曹公子能忍人所不能忍,日后必成大器。”

  ……万万没想到会听到这种……“夸奖”。

  曹非看座上的公主,竟然并非讽刺。

  “惭愧。”曹非叹道,“当不得公主此言。”

  姜姬道:“怎么?难道今日曹公子以魏人来相见,不是为了故国,而是为了燕?”

  曹非:“……”

  他知道会被人看出来,但他以为公主会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用间,没想到公主竟然真心实意的认为他在心底仍认为自己是魏人。

  姜姬道:“哪怕相隔千万里,心中仍有故国,就还是故乡人。曹公子,你身在何处,说的是哪国语言,身着哪一国的衣衫,都不能抹去你身上流着魏国的血。”

  曹非眼中一热。

  ……在他逃出家后,就以为再也听不到这种话了。哪怕这话不是出自魏人之口,他也……

  “我既是魏人,自然不可能帮着外人挖自家的墙角。”曹非道。

  “曹公子不想去魏国?”姜姬道,“还是……不想让魏粮离开魏国?”

  曹非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很冒险。从公主这段时间的布置看来,公主在屯粮。

  他来的这段时间已经听说了,公主正在着人开荒。这说明公主并不想让商城延续辽城的命运,做一个兵城。她虽然给商城起名为商,可商人来来去去,带来财富,却并不会以商城为家。

  商城真正的骨干是那些在城外开荒的奴隶。

  听说公主把他们编为田籍。以不会跑的土地栓人,足以看出公主的用意:她要留下这些人。

  可开荒说起来简单,几年内是做不到养活商城的人口的。

  所以公主就必须从外面找粮。

  她要维持现在的局面,每一年,她都需要大量的粮食。

  换句话说,她和燕地现在成了“对头”了。

  曹非道:“我自从到了燕地之后,十四年前,每年都要往返燕与郑。我熟知郑国所有卖粮的城镇,我是这些城镇太守的座上客。正因为我能买来足以令漆家满意的粮食,让他们在养活自家的同时,还能养活燕王,甚至还有余力拿去卖给别的贵族,交好他人,所以我才能在漆家半客半仆的生活。不但有自己的宅子、奴隶,还有自己的卿客。”

  姜姬笑着问,“曹公子在燕地也有卿客?”

  曹非点头:“他们替我出主意,教给我怎么讨燕贵的喜欢。”他本是魏人,初到燕地,人生地不熟,为了站稳脚根,在开始的几年,他把钱全都花在卿客身上,甚至借债都要让这些燕人卿客留在身上。

  他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每年投到漆家的人不知有多少,他不是燕人,却站到了最好,站到了谁没料到他能站到的位置。

  “我愿助公主一臂之力,让公主不必再为恶邻烦恼。”他道。

  “只要……”她慢声问。

  “只要公主能让商城不接受豫城的脏物。”他道。

  也算聪明。他拿魏国的蛀虫没办法,拿各国的商人没办法,就从关节下手,让商城先对从豫城来的、来路不明的货物摇头。

  商人趋利,没有利益,他们为什么要跑到魏国去?

  “你能帮我什么呢?”姜姬慢条斯理的问他。

  “我可以把郑国的粮都给公主。”曹非轻声道。

  “都给我?”她失笑,好大口气。

  但曹非不是做不到!

  可他做得到,商城却吃不下这么多粮食。

  “怀璧其罪。”她摇头。

  曹非道:“公主收下可以再转卖,我可以让燕国不从郑地买,而从公主手上买。”

  姜姬笑了,“燕与郑隔鲁而望,我与燕却近在咫尺。我手握巨粮,我弱燕强,燕为何要放过我?”她声音放轻,“曹公子欲取商城?害我性命?”

  她话音未落,殿中突然冒出数十手持尖矛的士兵!

  他们团团围住曹非。

  曹非半点不动,哪怕矛尖已经抵到了他的眼前。

  “公主,你要取我性命,轻而易举。”曹非说,“我又怎么会害公主呢?”

  “这世上不惜命的有,不惜名的有,不爱财的有,不爱色的有。”姜姬说,“曹公子可见过这四样都不要的人吗?”

  曹非静思片刻,摇头。

  姜姬笑道,“我之前说曹公子能忍所不能忍,日后必成大器,并非恭维。我看,曹公子就是把这四种都抛到脑后的人。”她叹道,“你心中有大爱,身家性命,名利浮云,都能抛掉。就算死得身败名裂,只怕也不在乎吧?”她看着他道,“所以,曹公子如果不说出实话来,我只能让曹公子死在这里了。”

  曹非双目灼灼,望着姜姬,突然又行了一次大礼。

  “我欲与公主为盟,这才试探公主。”他仰首道。

  姜姬也不生气,温柔问他:“曹公子与我难道有共同的敌人?”

  曹非道:“我愿在燕地为公主行间人事,送与公主魏粮、郑粮,只愿与公主共谋燕王百世江山!”

  他回不了魏。

  他除不了奸佞。

  魏与燕、鲁、晋相邻。

  晋小,不必忧。

  唯燕鲁,国大民壮,为魏之恶邻。

  摘星公主,鲁人也,为女却心怀百姓,胸藏江山,乃鲁之心腹大患!鲁国有此女将永无宁日!

  唯燕,他虽然身在燕地十四年,却对燕束手无策。

  燕王虽老,芦芦性弱,可燕王去后,燕王必不是芦芦,而是漆家漆四!漆四乃不世的雄主!有他在,鲁国危,魏国危。

  鲁国上有大王,下有龚、冯、蒋,还有摘星公主……

  到那时,魏国必陷入四面为敌的窘境。

  “此话怎讲?”她问。

  曹非道:“公主,如今燕王老迈不堪,太子芦芦在燕地毫无人望,如今恰是最好的时机!如果燕地能陷入大乱,对公主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是好事。

  “燕人以我为奴十四年,我早想报仇了。”曹非道,“公主若是嫌我望恩负义,先叛魏,再叛燕……”

  “那倒不会。”她感叹,“曹公子对魏国的忠心可昭日月。”

  曹非道:“我知道公主不信我,这次去魏国,我一定会让公主满意。”

  “拭目以待。”姜姬道。

  送走曹非,姜武、卫始、蟠儿都从后面走了出来。

  只有她一个,曹非才说这么多,再多一个人,只怕今天就听不到这么多精彩的话了。

  她把姜武叫到身边坐下,这种事他开始听不懂,多听听就行了。

  卫始道:“公主信他?”

  姜姬摇头,“不必信,也不必不信。与我有利,收下;与我无利,不理就是。”

  卫始皱眉,“此人反复无常,我还是觉得该杀了他!”

  保守的话,当然是杀了曹非好。可他给的铒也很诱人。

  魏粮,郑粮。

  姜姬叹气,看在粮的份上,她就舍不得杀这个人了。

  蟠儿笑道,“此人虽然用心不明,但他心系魏国应该是不假的。”

  卫始反问他道:“难道你就不怕他阴谋陷害商城,让燕国以为鲁国故意跟燕国做对,最后燕鲁打成一团?那才是对魏最好的做法!”商城是鲁国边城,商城的做为,也会被解读成鲁国的意思。到时商城占了郑粮粮道,燕国必怒。

  蟠儿也反问他:“难道他不这么做,我们就不要魏粮与郑粮了吗?燕地就不会猜忌我们了吗?”

  两人吵得热闹,姜姬悄悄问姜武:“能听懂吗?”

  姜武摇摇头,又点点头,“就是这个魏人要陷害鲁国与燕国打起来。”但现在卫始和蟠儿在吵什么他就不知道了。

  姜姬问他:“那重点是什么?”

  “粮食。”这个他懂。燕和商城都要靠外来的粮食吃饭。

  “那如果我们把粮食都拿到手里了,燕人发怒,怎么解决?”

  “给别人卖掉。”他道,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可以稼祸给别的商人啊。

  卫始和蟠儿都是一愣。

  姜姬笑了,问姜武:“那个马商,最近还来找你吗?”

第228章 就势

  商城站在这里,隔邻的燕国就是心腹大患。以前辽城为什么在此地屯下重兵?就是为了防备燕国。虽然之后杨家作大,但姑且不说现在这个鲁王姜元,杨家作大最初是在先王时期。

  姜姬代入自己想像一下,杨家作大的好处很明显:杨家把辽城当成自己的地盘,不论如何都不会允许让燕国越雷池一步,至于他用什么方法就不重要了。

  坏处嘛,就是祸害一下附近的城镇。如果她是鲁王,也会认为这个代价小到不值一提。

  而她会选择改辽为商,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她是个女人。

  如果她是个男人,哪怕不通武艺,她也敢延续杨家的做法,让商城继续做一个兵城。

  可她是女人。女人的身份不再于她能做到多少事,而在于别人对她的观感。

  一个女人为大将军的边城,只会成为人人眼中的软柿子——不管她是强是弱。

  哪怕别人来咬上一口,发现她不是柿子而是硬石头,又如何?还是要打啊。

  而这种争斗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商城都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可改辽为商,让这里变得商人云集,商城就一定安全了吗?

  当然不是。

  商城现在就像一个放弃了武器的大肥肉。以前她用计养肥杨云海都有人来打他,现在她等于是没有兵的杨云海,更会有人来打了。

  怎么办?

  那就只能选择削弱燕国了。

  幸好燕国并非铁板一块,新一任燕王的更迭近在眼前了,就像当年朝午王骤起改天换日一样,燕王的老迈已经让燕国人都不安分了。

  “那要暗杀燕王吗?”蟠儿道。

  姜武呛了一下,不自觉的放下手中的杯子。

  现在只有他们三个。

  曹非走后,他留下的话让所有人都心潮起伏。

  姜姬让卫始去想办法打听一下燕地的情形,却留下了蟠儿和姜武。

  她看了一眼姜武,对他的反应倒不意外。

  如果卫始在这里,估计也是这种反应。

  脑后生反骨,大概只会出现在两种人身上。

  一种是她,来历特别,从小学的历史就是各种农民斗争,民间戏称屠龙术。

  换句话说,她没受过忠君的教育,也不觉得上头的大王、皇帝有什么好尊敬的。

  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推翻了他,那就是我啊。所以为什么会不敢弑君呢?

  另一种,就是蟠儿。

  她提起个头,只有蟠儿毫无障碍的接受了。

  蟠儿受的同样不是三纲五常的教育。他接受的是奴隶教育。

  但这同样有一个问题:如果主人能力不够压制奴隶,如果奴隶很聪明,会反思,小时候懵懂无知,越长越大之后,发现头顶上的主人愚蠢不堪,他真的会心甘情愿一直为奴吗?当这个契机到来时,愚蠢的主人能发觉他一直信任,不会提防的奴隶已经开始打算造反了吗?

  如果蟠儿仍在蒋家,现在也该到他运用从蒋家学到的一切来“回报”蒋家的时候了。

  她可不觉得蒋龙会是蟠儿的对手。

  但卫始不同。

  如果他在这里,在蟠儿说出这句话时,他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杀了他”。

  因为蟠儿这种想法是“大逆不道”。不是他这个身份、地位的人应该去想的。

  他是不会把蟠儿看成和他同等地位的人的。

  所以下位者一旦冒出这种苗头,他肯定是要掐灭它!

  就算是姜姬有这个意思,也远远超出卫始的接受能力了。

  她看得出来,卫始他们欲望的终点就是商城。

  他们认为这会是她这个公主未来的封地,他们会是她封地上的大臣。

  这同样也是他们给她划下的界限。

  如果她露出想除掉燕王的念头,很难说他们会做什么。

  可能不会杀了她。但把这个消息传回乐城,送给他们认为“信得过”的人就很有可能了。

  因为他们同样觉得这个念头是“取祸而不自知”,已经超出她的身份承载的极限了。

  卫始他们是不可能说服的。她也从来没想过要花力气去说服他们,因为在一些事上,他们可以听她的;在另一些事上,特别是涉及到三纲五常的问题上,他们认为自己手握的是真理。她大概也会被算到大逆不道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