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们都能听到王后宫中传来的哭声和哀求声。

  寿阳夫人说,那是宫女的声音。

  没有人去管。

  大王没有回来,大王不知道。

  然后王后就死了,没有人去告诉大王。

  宫女们都知道,王后是被寿阳夫人害死的。

  可是,谁敢告诉大王呢?

  大家都闭上了嘴。

  可是王后死了,寿阳夫人的心情依然不好。

  别的人不知道,可侍候寿阳夫人的宫女们猜了出来。

  ……寿阳夫人,想做王后。

  可大王不愿意让她当王后。

  她们都知道,寿阳夫人也知道。可寿阳夫人似乎认为大王变心了才不让她当王后的,她开始阴狠的看着宫中的宫女,年轻、漂亮、青春洋溢。

  曾经见过大王的美丽的宫女们都悄无声息的死了。

  寿阳夫人的宫女们不再涂胭脂,不再洗头,不肯穿鲜亮的衣服,她们甚至会偷偷把灰擦在脸上,只为了遮出白里透红的脸颊。

  她们拼命的夸奖寿阳夫人,只希望她心情好了以后,不会杀了她们。

  “公子来了!”一个侍人在门前说。

  寿阳夫人挥退围着她的宫女,欣喜的看到她年轻的儿子走了进来,“阿齐,快过来。”

  齐冒,是寿阳夫人的儿子,他今年已经三十四岁了,却还没有当上太子。

  在赵王后还在时,他还曾经想当赵王后的养子。不过寿阳夫人很生气,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在他看来,赵王后不是他母亲的对手,这个小女孩早晚会死在母亲的手中。

  果然,当母亲想要王后之位后,就杀了她。

  可是母亲杀了王后,父王却没有让母亲当王后。

  这让齐冒有些焦急。父王不让母亲当王后,是不是也不想让他当太子呢?

  他有些埋怨寿阳夫人当时不该阻止他成为赵王后的养子,就算他认王后为母,也不会就不理她了啊。

  寿阳夫人知道儿子在埋怨自己,她想到了一个主意来讨好儿子。

  “阿齐,我想了一个主意!让你一定能当上太子!”她说。

  寿阳夫人的主意就是给齐冒娶一个公主。其他公子的妻子没有人比齐冒的妻子身份更高,那国中公卿自然而然就会催促赵王立齐冒为太子了。

  她选中了鲁王之女,姜姬。鲁王只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她,一个是公子,到时齐冒娶了姜姬,就和未来的鲁王成了亲戚,这是一桩极好的婚事。

  “好啊!”齐冒立刻同意了这个主意,回去后,他的妻子很快病逝了。

  寿阳夫人就去找赵理王,想劝他给齐冒娶姜姬。

  赵理王比寿阳夫人更老,可他看起来却比寿阳夫人要年轻一些,他的头发现在还有黑的。

  寿阳夫人进来先是哭泣,他虽然已经很久不见她了,可对她还是很宽容的,看到她哭就轻声问她:“阿嫖,你哭什么?什么事让你难过?”

  寿阳夫人在赵理王面前一向是很有自信的,她认为赵理王因为不愿意让她当王后,对她是心怀愧疚的,所以才会连她杀了赵王后都不管。

  她只是要为儿子求娶一个公主,他一定会同意的。

  “我是想,阿齐没了妻子,他是多么可怜。”她说。

  赵理王点头说:“你想为他娶个什么样的妻子?告诉孤,孤一定为阿齐找来。”

  寿阳夫人说:“阿齐是个好孩子,他心肠好,又听话,不管是谁见了他都会觉得他好。我在大王的身边只是一个夫人,一直都担心有人会看不起他,等我死了以后,又有谁能去保护他呢?”

  赵理王叹气,“是啊……孤也和你一样担心阿齐……”

  寿阳夫人就说:“大王,我想给阿齐娶一个最好的妻子!”

  赵理王说:“这世上最好的女子,当然应该当我阿齐的妻子!”

  寿阳夫人就提起了姜姬,鲁王之女,她说想替齐冒娶姜姬,只要有了姜姬当妻子,就算她不是王后,齐冒也不必再担心他的兄弟们反对他了。

  赵理王答应了寿阳夫人,她才心满意足的走了。

  可是过了一阵子,她却听说赵理王的确是派了人去鲁国求亲,却不是为齐冒,而是为自己!

  赵理王替自己求娶了姜姬!

  “他怎么可以这么对我!”寿阳夫人趴在地上哀号,齐冒冲进来拦住她:“母亲!小声一点!小声一点!不要惹怒父王!”

  寿阳夫人被儿子吓了一跳。

  齐冒急切的劝告她:“母亲,父王早就不喜欢你了!你还害了王后,他随时都能杀掉你!母亲,你一定不能再惹怒父王了!”

  寿阳夫人捂住嘴,苍老的脸上,白粉斑斑驳驳。

  她苦心掩饰的一切,就像这虚假的青春一样,不堪一击。

  齐冒小声说:“母亲,父王……也许从来没想过要让我当太子……”他刚刚发现,或许,就像寿阳夫人以为赵王深爱她一样,他以为父王一直属意他当太子,也只是他的错觉而已。

  季平在离开赵国前提醒他,“公子,不管大王有多么老,他都是大王。你想当大王就是想把他赶下王座,请公子三思,请寿阳夫人三思,我不想……赵国发生王杀子的惨事。”

  季平的话让齐冒出了一身冷汗。

  这时,他才发现,他已经冒犯父王很多次了。而父王或许正是因为看在他是儿子的份上,宽容了他。可是他不知道父王的宽容还能持续到几时。

  父王“夺”走了他的妻子,说不定正是一个信号!

  “母亲,忘掉鲁国公主。”他说,“如果她真的来了赵国,那她只会是我的母亲!”

  公主!又是一个公主!

  寿阳夫人的脸扭曲起来。

  上一次,一个两岁大的公主成了王后,坐在了她的头上。

  这一次,还是一个公主夺走了她的王后之位!

  她绝不会放过这个公主!

第252章 王后

  赵王后去世的消息也传到了商城。不过这个王后已经失去了最好的倚仗,她的父王已死,亲弟弟“懦弱无能”,母后专注于争权夺利,所以她的死,无声无息,没有在魏、赵引起点滴波澜,那个把消息送给姜姬的商人也不觉得这件事很值钱,他只是把它当成了添头,真正的大事是他们带来了豫城的生铁。

  一千五百斤。

  这个数量远远超出了姜姬的想像!

  就算豫城是魏国重镇,它的存铁数也不会超过三千斤,一千五百斤,豫城太守不想要命了?

  有人要陷害他?

  魏王在王后死了以后,终于打算对太后一系的人下手了?

  她立刻冒出了千百种想像。

  但在她面前的商人却很得意,得意于他买通了铁库的看守和他的上官,偷偷把铁库中的生铁调包了。

  他们用普通的石头,调换了生铁。

  “公主不必担忧,那铁库十年八年都未必开一回,不会被人发现的。等被人发现时,也早就晚了。”商人哈哈大笑道。

  姜姬命人好好赏他,送走商人后,她看到蟠儿和卫始的脸色都不好看。

  稍一思索,就明白商人的话引起了他们的隐忧。

  豫城的仓库这么容易就被几个不起眼的人搬空了,商城的仓库就真的安全吗?

  可是这种事是不可能杜绝的,现在姜姬定下的城中仓库每年一盘点,账盘账,库点库,两边分开,用的是不同的人马,而且他们平时的工作绝无交集,也没有权力与责任的联系,两队人马甚至分别对两个侍人负责。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做到预防有人监守自盗。

  但事无绝对,世上本来就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制度,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不可违背,但是可以扭曲。商城的清明能维持到几时?没人知道。

  她从一开始就做好准备迎接贪官的到来了。

  不过她能想得开,卫始和蟠儿却没那么容易想开。

  底下人能紧张一下也是好事,她当做没发现,之后就听说卫始和蟠儿不约而同的悄悄搞起了审查工作,而且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们两人竟然说好了,你查我的人,我查你的人。

  然后在新的一年到来时,太守府和金碧馆都抓了一批人,送去清河泥了。

  这些人都活不到春天了。

  阳春三月,商城内外一派繁忙景象。

  羊崽已经被卫始调教得似模似样,脱胎换骨,就是偶尔卫始忙的时候顾不上管他,他才会露出以前的调皮样子。

  跟他相比,今年三岁的二狗就被教得有些不知变通了,哪怕没有人看着,他该读书的时候不会跑出去玩,该睡觉的时候不会偷溜,该吃饭的时候不会刚在哪里塞了一嘴点心野果回来,甚至他的衣服,一个三岁的孩子啊,一天连膝盖、脚脖都是干净的,鞋面上都不会有土。

  太乖了,姜姬有点同情。

  不过除了她之外,知道二狗身世的人倒是都觉得他这样才对,这样才不愧于他的身世。

  “什么身世?”她嗤笑,“魏国太子?魏王还在呢,谁知道他以后会有多少个儿子?除非他下一刻就死了。”有父才有子,魏王不死,二狗的太子之位只是镜花水月。

  卫始不发一语,蟠儿状似未觉,道:“大兄让人送信来,他去乐城了。”

  姜武去年十月就去了一趟乐城,一个月后就回来了,直接来找她过年,然后现在又去了。

  短短五个月里,他去了两次。

  “乐城有事……大王有事……”上一次他回来后,她问过他,他说是叫他去领赏赐,赏赐也领回来了:一条腰带。

  不过这条腰带有着特别的意义,它的名字叫玉带,正面缀着三块白玉,刻着一只有翅的老虎,足底生云。这是姜元赐给姜武的,龚香这种大臣承认的,代表着姜武现在真是将军了。

  还有了个封号:孝武。

  这个名号是其次的,不过是一道听着好听,专门让人听话听音的名字而已。

  重要的是,龚香说姜武现在可以建将军府,招属官了。

  什么属官?姜武不懂,龚香很是好为人师了一番,也不讲前因后果,就直接告诉他,他可以封前、后、左、右四个将军,可以有一个长史,文官,帮他起草文书、写信,如果他想向姜元递奏疏,长史也可以帮他写,总之就是姜武不是不识字吗,找个识字的给你做事。

  如果还想再封一些别的小将,也都由他自专。

  说直白一点:乐城给了姜武更大的权力!这不是他要来的,而是乐城直接给的。

  姜武不懂,卫始和蟠儿懂是懂了,却担心乐城这是想把姜武调回去,因为很明显,这是允许姜武扩军了,还给了他“名分”,从此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征丁,扩建属于他的姜家军。

  他能借着要粮草的名义在浦合随意征税,甚至附近的城池都只能任他宰割。

  当年杨家能占着辽城,就是因为杨家有这个名分。

  但这样一来,乐城还会放姜武在外吗?

  肯定会想办法把他叫回去的。

  商城现在能够有现在的和平,甚至卫始他们能够坐在太守府,管理商城,不是因为他们聪明,也不是因为他们厉害,而是因为姜武。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当时他们用一包毒药,借着天时、地利把杨家的人都放倒了,占了辽城。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城就真的归他们了,他们能杀人夺城,别人也可以。

  他们给这个城的人带了一个坏头,让别人发觉杀人能带来什么,杀一人为贼,杀万人为雄。

  姜姬他们杀了不足万人,得到了一个辽城。

  可事实上他们的人很少,乌合之众。

  幸好,在没人发觉到他们其实不堪一击之前,姜武到了。

  姜武的兵不是雄兵,是恶兵。一个个如狼似虎,不像兵,更像匪。但就算有人不怕兵,却绝对会怕匪。

  匪,意味着杀人无忌。

  虽然现在商城看似已经进入正轨,但卫始他们很清楚,商城的武装力量还没有建立起来,还远远不足以自保,不足以震慑宵小,以及躲在暗处的敌人。

  商城的商人越来越多,他们把消息带到商城的同时,也把商城的消息散布了出去。

  商城目前没事的原因就是它像一个鸡肋,看似美味,其实身无二两肉。

  它的优势在于情报。

  商人带来的财富其实有限,商城自己的财政目前还是赤字。

  姜姬把商城打造成她想要的样子。

  她想要情报,商人能给她。

  她要盘活浦合与商城,借盐土肥自身。

  商人做到了。

  她想要这个城里无人能造她的反,田奴都在城外,城中都是商人,商人或许不会给商城忠诚,却不会甘为刀剑爪牙。

  换一个人来,哪怕是龚香或冯瑄。

  他们需要田奴吗?

  不需要,他们既不需要种地的奴隶,也不需要打仗的士兵,田奴对他们来说是负累而不是好处。

  他们需要他国的情报吗?

  需要,可不必借助商城的商人,他们有更好的办法,更可信的人手。何况燕、魏、晋、赵,这些国家的情报对他们的用处还不及莲花台内姜元今天是不是说了什么,乐城里其他的世家是不是在背着他们搞小动作来得有用。

  那这些情报,陌生的商人是不可能拿得到的。

  所以,现在的商人只对她有用。

  ……有时自私也很有好处。

  姜姬让姜武把这些好处都接下来。

  不管乐城想做什么,有机会强大自身就不该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