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就是以前的金溪、金河与双河城合并的城池,现在处在姜武的管辖之下,整个城都在做一件事:造假钱。

  目前这个时代,大规模的商业行为还没有开始萌芽,大商人也没有出世,能以城为依托做商人的已经算是很牛X了。

  以国为依托的商人,真没有。

  各国大王如果缺什么东西了,都是从自己国内想办法满足自己。除非是一些特别的享受的东西,郑丝、魏锦就是这么来的。但这种东西注定需求量很少。就算某个大王发红榜召天下人求什么物,有长生不老仙药的,有仙人踪迹的,有绝世美女,或者某某遗卷之类的东西。

  这些东西难得就难得在唯一。

  所以也是稀少这一类别里的,注定不可能长期需求,也绝不是必须品。

  在这个层次上,钱的作用很小,多是以物易物。我用一个美女,换你手中宝剑,这样的。

  所以各诸侯国的钱币,不是通用的。

  大纪亡国后,梁帝登基,民间仍用纪钱,但七百多年以来,各地在铸造工艺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如果大量的鲁钱出现在魏、赵、郑国的市场中,很快就会引起注意,进而被人发现她的种种盘算与计划。

  所以造假钱这件事,势在必行。

  魏国在她这段时间的钻营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魏国的低级官吏尝到了偷国库的东西出去卖的甜头。

  这是一个盲区。魏王可能会盯着国中大臣的宅邸,和大臣相交的人,甚至是街上百姓们最爱议论的话题。但除王城之外,其他城池的库房?这就很难让他日夜悬心了。

  ——真出事了,还不知道魏王是担心啊,还是高兴啊?

  而且魏国特别好的一件事是,每个城池都有两个系统的库房。

  一个系统的库房中存放粮盐铁钱等物,是魏王的,不是城池自己的;

  一个系统的库房中存放之物则可以用于城池自身。

  也就是说,各城除了每年要给魏王交赋税之外呢,还要再把一部分存放在自己城里的库房中,以备不时之需。

  就是战时。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安排。像鲁国这样全混在一起,结果就造成各城都把城库的东西当私产。真发生战争了,她估计除非让人进去抢,不然各城是不会好好交出来的。

  但好归好,架不住已经过去太久了,可能某一任的魏王刚想出这个主意时,它被施行的很好。但不知过去多少年后,魏人自己都忘了这个库房是干嘛使的了。

  城库是三年一盘,国库是十年一盘。

  姜姬刚听说时就高兴了。

  于是在钱的攻击下,魏国的宣城、荷宿两个城的国库已经被搬空了。

  除这两个城之外,还有三个城不止是国库的东西有人倒卖,城库也被这些人给染指了。而且他们很天才,如果上面来人要看库房,看国库,他们就把城库的东西运来填库房;看城库,他们再把国库的东西运来当摆设。

  听蟠儿说,有商人给他们出主意,说东西可以先拿出来卖,如果要盘库了,商人可以先“借”给他们东西当摆设!过后再抬出来就行了嘛,不能耽误他们发财啊。

  这些官吏就深以为然的答应了。

  而且,不用姜姬再让商人们教这些官吏怎么把上官拉下水,这些低级官吏自己就会给自己找□□,而且有的□□胆子竟然比这些官吏更大,还有人觉得“老子的钱都被你们偷走了!”,然后把官吏杀了,他开始找商人卖东西。

  就这么一个带一个的,将近有八个城都落水了。

  这个速度不能算慢,事实上已经算很快了。

  但这八个城中,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些被人刻意引导的蛀虫,也发现了城库空虚的现状。

  于是杀蛀虫。

  她倒是不可惜这些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蛀虫被杀了,反正她会继续养。

  一个风气形成了就很难改变。有人借此发财了,就会有后来人想要仿效。

  而且这样来钱太快了,无本万利,让人难以去抵抗它的诱惑。

  杀完怎么办呢?

  还要重新填满库房。

  有的人性子慢,库房慢慢填,不着急;有的人就性子急,想尽快把库房重新填满。

  于是重金求购就开始了。

  她就是要借着这股东风,假扮成填库房的魏人,用魏钱,去郑国买粮,买一切能买到的东西。

  解鲁国之危。

  ——也让人发觉魏国的现状。

  她相信,世上不止一个她,想要挖魏国的墙角。

第348章 郑王宫事

  郑国望仙城还是一样的热闹、出尘脱俗。但眼以前相比,还是有一些变化的。

  比如街上再也不见仰天呼喊、哭号的遇仙之人, 也没有仙风道骨的仙人在兜售自己的仙药、仙卷。

  但街上还是有很多人, 纵使寒风刺骨,也要披头散发。

  一队马车驶进王宫。

  郑王听说是被鲁国退回来的陪媵, 连忙问:“小君何在?”

  下面的人笑着答道:“大王请安心, 有我家公子陪着小君呢。”

  郑王就放心了, 笑道:“有何兄帮孤,孤自可安枕了。”

  他要设宴款待此人, 此人却说不能让人知道他来了,万一有人想问乔小君的事就不好了,纵使君王赐宴可能一辈子就这一回, 但他也不能为了自己享受耽误大事。

  郑王很感动,多多赏赐后,命亲信之人把此人给送走了。

  宫中内史说:“大王, 那些宫侍、宫娥,还有送回来的三位公主要怎么办?”

  郑王皱眉道:“……都交给王后处置吧。”

  内史来到赵王后宫里送信,赵王后重礼相谢。内史看赵王后瘦了许多,安慰道:“王后不要心急, 大王只是一时气闷才不理你, 大王心软呢,等过些日子,王后再徐徐请罪,早晚能把大王给劝得回心转意。”

  赵王后含着泪,大礼相谢, “多谢棼公教我。”

  棼公是从郑王小时候就照顾他的人,亦父亦师,还曾被先王给赶出王宫。等郑王继位后就立刻把他找了回来,封为内史,也有郑国王宫的内相之称。

  这也算是先王遗留下来的祸患之一。当年郑国先王一心修仙,当时的王后,也就是郑王之母时常劝诫,先王不喜,命王后闭宫,不得相扰,至于王后的职责,都被先王给了他身边的内史。久而久之,内史就有内相之称。

  等郑王继位,王后是赵姬,他就还是依循旧例。

  棼公不敢受礼,再三还礼后才轻轻摇头着、叹着气,离开王后这里。

  仙姿跟着侍人回到了她的居处,她的母亲早在宫人来报信时就听说了,此时眼睛都哭肿了,一看到她进来,就扑上来抱住她的腿,哭得瘫软在地:“我儿……我儿太苦了……命太苦了……”

  仙姿不敢当着宫女的面说什么,扶起母亲后回到屋里才小声告诉母亲,她还会再回到鲁国的。

  她的母亲连忙擦掉眼泪,惊喜道:“莫非鲁王爱你?我儿美丽,鲁王必是一见就爱上了你!”

  仙姿摇摇头,不敢告诉母亲太多,只道:“我欲见王后。”

  她的母亲反倒有些犹豫,小声告诉她:“大王不喜王后,王后已经许久不见人了。”现在人人都躲着王后,她一回来就去见王后,触怒大王怎么办?

  但只有王后能送她去见大王。这是乔小君再三叮嘱她的,由王后送她去,比别人送她更会令大王相信她的话。

  仙姿坚持要去,她母亲也无可奈何,掏出几个钱请侍人去打听一下王后愿不愿意见仙姿。

  不久,侍人回来,王后竟然愿意见仙姿。但是要仙姿悄悄过去,不要惊动别人。

  她的母亲小声说:“宫中有两女,貌美如仙,极受大王喜爱。”连王后都有些怕她们。

  仙姿点头,“是赵氏女吧?我早知道了。母亲放心,我会小心的。”

  她的母亲惊疑不定,仙姿才回来,怎么会知道赵氏女的事?

  仙姿在侍人的帮助下,溜进了王后的宫殿。这里比以前看起来要冷清多了,不再有穿梭往来的侍人、宫女,不再有不绝与耳的乐音、歌声,连庭前的阳光都显得比别处更冷。

  “见过王后。”仙姿跪下,赵王后却有些等不及了,招手道:“快过来,快告诉我,我儿怎么样了?”

  仙姿镇定了一下,抬起头来时眼泪已经落下来了,哭着说:“不敢欺瞒王后,是鲁人硬把公主夺走的!”

  赵王后像被人扎了一刀一样惨号起来,捂住胸口倒在榻上大哭,“我儿、我儿……母亲不该让你去……不该让你去啊!”

  仙姿也跟着一起哭,一边哭一边语无伦次的说:“我们还没到乐城,就有人来接。第一个说是鲁王派来的,就是那个丁公子,我们遇上丁公子没两天就又来了一伙人,他们凶得很!挟着我们就走,路上也不许多问,不许停留。”

  “到了乐城,就被关在一个大房子里。”仙姿抱住胳膊,瑟瑟发抖,好像还在害怕:“大夫和男人们都被关在别处,侍人也被赶走了,宫女也不见了,我和公主在一起,云台和玉液都被人带走了,只有我一个。后来有一天,外面来人说有吃的送来,让我去拿,我去了,等我回来公主就不见了,我追到外面,只看到一个人抱着公主走,我上去跟他抢,立刻有人来拉我,他们拉住我,我眼睁睁看着公主被他们抢走了!”

  她说完伏地大哭,赵王后更是哭得像失子的母狼,她从上面冲下来,抓住仙姿的头发使劲打她:“你怎么能把她一个人丢下!你怎么能没看好她?我要杀了你!杀了你!!”

  赵王后打仙姿,周围的侍女、侍人没有一个人阻拦。

  仙姿不敢反抗,只能拼命护住脸,就算这样,脖子上也被指甲抓得一道道都是血痕。

  赵王后打累了,继续坐在地上哭。

  仙姿头发蓬乱,身上到处都是疼的,却没有躲开王后,反倒继续跪着哀求:“求王后再把我送去吧!我放心不下公主!她还那么小!”

  她泪如滂沱,好像真的那么关心郑姬。

  赵王后纵使失态,理智仍然还在,她不相信的看着仙姿。

  仙姿跪下说:“我情愿不以公主陪媵的身份去,哪怕叫我做个侍女,我都愿意!求王后再把我送去吧!公主一个人在那里,谁都不认识,她会不吃饭,不睡觉,一直哭的!”

  想起女儿,赵王后悲从中来,她望着仙姿,手放在仙姿肩上,发现手指间还缠着从仙姿头上拔下来的头发,连忙扔掉,轻柔的抚摸仙姿的头肩。

  仙姿恐惧的打了个抖。

  “不要怕,不要怕……”赵王后放柔声音,带着眼泪,抱歉的说:“疼吗?都是我不好,你来,我给你换身衣服。”

  她亲自把仙姿牵进去,替她梳头、更衣、打扮,用的全是赵王后自己的东西,衣服、首饰也是。

  打扮出来后,仙姿显得光彩照人。

  赵王后问她:“你是真心的吗?”

  仙姿点头:“我是真心的!”

  “我没了孩子,你愿意做我的孩子吗?”赵王后轻声问她,“只要你像我的孩子一样爱我,你就可以留下来,我会替你找一个好夫婿……”仙姿大惊失色,她这一刻的震惊不是假的,赵王后看得出来。

  仙姿惊叫道:“那公主怎么办!我要回去找公主的啊!”

  赵王后再三问她:“你真的不愿意留下来当我的孩子?当我的公主吗?”

  “你真的愿意以侍女的身份回到鲁国吗?”

  仙姿都点头了。

  赵王后仍有一分不敢信,“为什么?当公主不好吗?”

  仙姿落泪道:“我放不下公主……她、她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我不能把她一个人留在鲁国!”

  这回,赵王后信了。

  赵王后抱住仙姿一起哭起来,“我也想她!我也想她啊!”

  仙姿再求王后把她送回鲁国,赵王后哭着说:“我不行!我做不到!大王不听我的……他不见我……只宠爱赵氏姐妹……”

  仙姿说:“我去求大王!”

  “不见。”郑王摇头。

  他现在不想见赵王后的人。

  棼公道,“大王,还是见见吧。王后刚见过那些陪媵,说不定是有什么急事。”

  郑王听棼公这么说才点了头。

  仙姿低头缩肩的进来,她穿着华丽,侍人听说她是大王之女,就禀报是公主拜见。

  郑王有些惊讶,他还以为是赵王后的侍女,竟然是他的女儿吗?

  他坐直身,看到仙姿,竟然认不出来,还是棼公在他耳边轻声提醒,他才知道。

  “王后遣你来是何事?”郑王问。

  仙姿跪下说,“还请大王屏退左右。”她抬头看了一眼周围的人,“大夫有话托我告诉大王。”

  郑王挥挥手,棼公立刻把殿中的侍人都给带下去了,只有侍卫留下。

  “大夫告诉你了什么?”郑王语调轻柔的问。

  仙姿身上的汗毛全竖起来了,她莫名觉得害怕。

  她抖着声音说:“……大夫说,鲁国将乱,鲁王有难。”

  郑王哦了一声,“什么难?龚氏还是那两个养兄?”

  姜武和姜奔,虽是鲁国先王养子,现在却都身居高位,一个手握重兵,一个身为重臣。

  郑王觉得鲁王如果聪明的话,最好也不要太放心这两个养兄。

  他觉得乔小君不可能送来什么有用的消息。

  毕竟他才到鲁国不久就被赶回来了,连鲁王的面都没见着,能知道什么?

  仙姿说:“鲁国王城外有很多流民。”她加了一句,“很多,一眼望不到边!”

  “流民?”郑王坐直身。

  仙姿像是在背别人教她的话:“大夫说,这些流民都在饿肚子,城里的人也没有吃的了,鲁王告诉他们到春天就有吃的了,但鲁国无粮。”她期待的看着郑王,“大夫说,只要我们卖粮给鲁国,就能换取鲁国对我国的忠心!”

  这倒的确是个新鲜的点子。

  郑王没有放仙姿回去,而是把她留在了宫里。

  “去请赵公来。”他对棼公说。

  棼公问:“赵公原本就是鲁人,他会不会欺瞒大王呢?”

  郑王说:“棼公,最恨鲁国的不是孤,正是赵公这种人。他们背弃了他们的大王和百姓,唯一能洗刷这种耻辱的,就是他们的国家消失。”

  赵荟很快就来了。

  郑王特意步下榻来迎接,牵着他的手,要让赵荟跟他同座,经过赵荟再三推辞才放他坐在下面,还不停的说:“离孤近一些,孤不想离赵公太远!”

  赵荟坐下后,先感慨郑王对他的恩德与深情,然后表示愿为郑王这样的知已肝脑涂地,再所不惜。

  ——所以郑王你就别做戏了快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