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问他有没有听到街上的人在说什么?他们都在说鲁国公主。

  毛昭笑道:“一年前就听到了。”一年前,白哥刚到鲁国,不是已经有吹鲁国公主的美文流传过来了吗?

  徐公问:“那你听到其他公主的名字了吗?”这个真没有。

  但毛昭觉得这也不奇怪。魏王那边把使者留下了,赵王忙着侵郑,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都没理那个使者,使者是灰溜溜的回来的。晋国弱小,使者也不想费力气替他吹捧。

  所以,鲁国公主是占了这三家的便宜的。

  徐公问:“那你知道为什么这一个月内,街上就变得人人都在说鲁国公主吗?”毛昭惊讶:“一个月内?”

  他明明记得已经很久了。不过仔细想想也很奇怪,一个故事,说了一年了,人们都该说够了,最近一个月却变得比以前有更多的人关心了。

  “不过,这也是因为鲁国公主开了文会的事。”他道。

  因为鲁国公主开文会,这才引发了新的讨论。

  徐公摇头:“不是。是商人,鲁商。”

  毛昭的神情变严肃了,“鲁商?”

  凤凰台的百姓们早该听惯了王公显贵的故事,一个小小的鲁国公主,远在千里之外,又没露出真容,怎么会对她产生这么大的兴趣?

  短短一个月之内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徐公让人打听来的却是鲁商,或者说从鲁国涌来的商人,是他们把鲁国公主的趣事不厌其烦的说了一遍又一遍,对每一个想来找他们打听的凤凰台百姓说,对每一个对鲁国公主好奇的人说。

  他们夸耀鲁国公主,夸耀鲁国,夸耀鲁王,夸耀鲁地的山水。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

  但却偏偏应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刚好是过年前,所以商人的大量涌入没有引起徐公的注意。

  所以早有准备的鲁商带着无数的货物涌入凤凰台,一边替鲁国公主扬名,一边赚走大量金银,收买走大量货物,甚至,他们在凤凰台百姓心中留下了印象:在鲁商那里,能买到别处买不到的东西;在鲁商那里,比别处都便宜!

  鲁地的商人很少能走到凤凰台来。因为路途太远了。

  但鲁国公主一路走,一路开路,追随她而来的商人一路做生意,她走了将近一年,等她来到凤凰台,这条商路也成熟了。

  于是鲁商就到了凤凰台。

  他们带来的不止是鲁国的货物,还有赵、魏、燕、郑、晋。

  他们不但带来诸侯国的珍宝,还追捧凤凰台的珍宝,各城的珍宝。

  外地商人应该是很难融入到凤凰台的。可这些鲁商是跟着摘星公主来的,还是在百姓们对鲁国最好奇的时候,还是在过年前,大家都在办年货的时候。

  徐公还打听到,那个“公主城”已经初见雏形了。

  远来的商人,追随鲁国公主来的流民,他们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建起了村庄。竟然井然有序。

  他派去的人说,与其说是村庄,不如说是一座城,除了还没有建城墙之外。

  居民区有清晰的街道,有街巷子名称,一望即知。

  前后左右都有大广场,商旅就在此停脚,摆摊,驻扎,卸货。

  “而且东西南北四市,各有倚重,分门别类,简直像是有人用尺子比着,画出了形状才叫他们搬进去的。”徐公笑道。

  毛昭的脸色已经变了。

  “还有呢。”徐公继续道。

  “公主城”当然要有公主的行宫。

  是的,虽然鲁国公主没说要过去住,而按照一般来说,她若是当上了皇后,当然也不会再去住。

  可行宫还是建起来了,就在公主城的正中央。虽然只是简单的划出了地界,但木材与砖石都堆起来了,似乎等开春就要开始修建了。

  看那个大小、方位,徐公就可以断言,这不是公主的行宫,这是帝王的行宫!

  有前有后,有左右,有朝见的,有祭祀的,有议政用的,有宣将阅兵用的,有藏书学习的。

  徐公派去的人绕着那座行宫转了一圈,没找到一处似乎是用来行乐游戏之处。

  凤凰台也养过好几个公主,朝阳公主还在。她若建行宫,庭台楼阁,牡丹花园,这些是必要的。

  她不会要重重高阶架起的宫殿,因为她不议政;她也不会要阅兵演武的广场,高高耸立的点将台。

  毛昭的神色已经有些不对了,但他还不太相信。

  徐公饮了一口茶,继续道:“还有。”

  在行宫前有官舍。前衙后舍,衙门已经挂上了招牌,门里已经有黑衣官吏在办公了,看其门前热闹的样子,倒像是已经在此地开了几代衙门的熟手。

  官衙前有告示,上面贴满了新鲁字和新数学,还有官府的启示。

  官衙也不止一间。

  “不止一间。”毛昭深吸一口气。

  徐公笑道:“士、农、工、商,皆在其中。刑、民、役、法,各司其职。”

  这不是一座公主城,这是一个朝廷。

  毛昭仍是不敢信,“这是鲁王之意?”

  徐公摇头,“鲁王远在千里之外。她已在城中。”

  毛昭终于相信徐公叫他来到底是想告诉他什么,但他还拿不准徐公的意思:“也可以不选她为后。”

  是啊,既知此女……如此不凡,那就不选她。

  可是这话说了,毛昭自己都不信。你不选她,她就当不成这个皇后了?

  或者说,他和徐公说不选,鲁国公主就当不成皇后了?

  未必吧。

  鲁国公主如果真是这样的人,那外面那个公主城也就不是她建的了。

  此时,毛昭才觉得凤凰台上下能作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和徐公只有两人。鲁国公主多联合几个人,早晚这皇后还是她的。

  除非她不要,不然没人能不给她。

  徐公摇头。

  他不想去试探鲁国公主还有多少本事。他只是觉得这个鲁国公主是个可以商量的人。比起以前,他现在更确信,鲁国公主是想跟他们商量的。

  这是他自己发现的,他相信凤凰台上除了他之外,没几个人有那个闲心去如此细致的观察这些公主。

  不然那个公主城也不会到现在都还好好的在那里。

  徐公自己不也是起了疑心要查鲁国公主,最后才叫人跑去公主城看的吗?他如果没起这个疑心,或者疑心不够大,只看凤凰台上下,没延伸到外头去,那公主城不知道还要多久才会被人看到,看到后,会不会发觉它的不凡之处,也很难说。

  眼瞎的人太多了。

  徐公自己都觉得可悲。

  他太老了。

  他都八十了!

  天降这么一个人来干什么?就不能叫他安安生生的老死吗?

  不过往好处想。有这个皇后在,皇帝是痴是傻都不重要了;朝阳公主是蠢是笨,也不重要了;朝臣里有没有私心过盛之人,各城有没有不臣之心,也不重要了!

  甚至有没有太子,也不重要了。

  徐公都要高兴了。

  她才二十几岁啊!大梁有了她,他真的可以放心闭眼了。

第523章 当一个好皇后要做什么

  姜姬在这么久之后, 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男性拜访者,身份还不低,报称的官职是“少司空”。

  司空这个官职鲁国没有,但她在听龚香上课时学习过,这是祭祀的官职, 少司空比司空更有用一点, 司空是祭祀上的老大,少司空更像后勤,管祭祀之物。也就是每逢祭祀, 上面的器具、贡品都归他管。

  这可比司空要肥多了,属于现管。而且祭祀时的贡品是什么啊?钱、粮、人、物都在里面, 而祭祀得好不好,还是关系着天下、国运的。

  所以这个人, 是个实权官员。

  他叫毛昭。

  很稀奇啊。

  这人怎么会来见她呢?

  她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个人能进来,说明他和徐公的关系不错。

  她住在徐家,就相当于徐家的“禁脔”, 别的人想见到她,要先过徐家这关。

  不过她以为目前不会有人想见她啊,立后的圣旨还没下来呢, 她最多也就是个在外面街上拼命吹捧自己的诸侯国公主而已。

  而且她除了吹自己之外, 并没有备下重礼去各家游说——她舍不得钱。

  如果她真想当皇后的话, 这笔钱是不能省的。

  王姻之前就问她要不要去各家收买一下?她说收买是要的,但目的不是为了推她当皇后。

  王姻心领神会的去了,现在人都不知道在哪里。他比段小情好的是他在暗处, 段小情在明处。现在人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鲁国大臣”段小情身上,没人注意到王姻。

  在他们的眼中,她这个鲁国公主要事事听从段小情的,她就是个摆设,一个物件,任务就是从鲁国王宫到凤凰台,段小情才是她的操纵者,什么时候段小情在外面把人情都说透了,可以把她从徐家搬到凤凰台当皇后了,她就坐上宫车,到凤凰台去拜祖宗叩御座,等着当皇后。

  求见段小情的人络绎不绝,他最近又瘦了,看着都可怜了。

  姜姬只好让御医好好注意段小情的身体,补药一碗接一碗的灌,这么好用的人才,她可不想只用一回。

  所以,毛昭越过段小情跑来见她,这就值得好好见一见了。

  毛昭是被白哥送来的,人送来后,白哥想走,被姜姬留下了。

  自从青焰跟他换班之后就再也不见人影了。青焰的心眼可比他多,人也更沉稳,不容易动摇。她很喜欢青焰,虽然青焰既是陪伴她,也是限制她,这也不妨碍她喜欢青焰——多亏了她,她才能认识那么多世家女眷。

  以她现在的能力想把这凤凰台的世家都给聚在一起认识一遍是不可能的,所以先认识认识他们的妻子、女儿、儿媳妇不也很好吗?

  至少,她就推断出两件有趣的事。

  据说是凤凰台大将军的花家,当家的如何不知道,不过几个儿子应该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听他们的妻子说,几人平时最喜欢的就是跟朋友一起读书闲聊,喝酒谈天,欣赏歌舞和舞女的漂亮脸蛋。

  就没一个是爱骑马爱武艺爱行军爱打仗的。

  花家的女儿、媳妇衣饰之华丽是周围人中数得着的,说起各种享受之物来,也头头是道,甚至凤凰台中什么游戏、玩具流行起来,也必定是从花家开始。

  花家在凤凰台的人气很旺,是一个“时尚”家族。

  当然,他们家也是权臣。

  姜姬当然很喜欢这样的花家,这样的大将军!

  毛家也算有名,不过毛家女眷在这样的聚会上不怎么出众。她们也很合群,不过是处在你一不留神就会把她们忽略过去的地方。

  姜姬就在听到毛昭来后开始回忆毛昭的妻女长什么样,说过什么话,最后竟然没什么印象。

  等他看到毛昭,除了觉得这个人面相正直端庄之外,也留不下深刻的印象。

  这可能就是毛家的处世之则?

  “这么久才来拜望公主,还请公主不要见怪。”毛昭笑道。

  他坐下后,白哥就坐在了两人之间,就是离两人都很远,好像时刻等着夺门而出。

  姜姬与毛昭,这两人都是曾叫他吃过大亏的,而且他之前都没把他们看在眼里。所以在他眼中,这两人都不太好对付。

  现在他们俩撞到一起,白哥还真有点好奇呢。

  姜姬也坐得很端正:“哪里。能见到先生,是我的荣幸。”

  “离家日久,公主思念家乡吗?”

  “日夜思念。”

  “公主想回去吗?”毛昭还是想最后再挣扎一下。

  “我当然想。只是,陛下还没有选出皇后……”姜姬低头抵泪。

  毛昭暗叹,其他的公主都被她比下去了,不选她,选另一个,就要替那个公主造势。

  毛家还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徐公又不肯相助!

  他以前总觉得徐公老迈,已经渐渐变得胆小怕事了——一年有半年都在称病——但今天他发现,徐公远比他更大胆。

  他在发现鲁国公主的不凡之处后,恐惧归恐惧,他竟然还想让鲁国公主当皇后!

  他竟然觉得鲁国公主这么厉害,当了皇后之后,就可保住梁朝传承了。

  但毛昭却觉得不安。他还是认为权力应该由皇帝与世家共同掌管,这才是最平衡,最稳妥的。一个人可能出错,一群人互相制衡,就不容易出错。

  而交给皇后?还是一个未来的皇后。她的品性姑且不论,把一切寄托在一个女人身上?

  这是邪道啊。

  就算她能做,也不能让她做!

  可他说服不了徐公。

  徐公说:“连房子都要塌了,你还在担心屋里摆设得合不合适?先有皇帝,才有臣子,才有国!”

  他们现在最麻烦的就是没有一个靠得住的皇帝!如果鲁国公主当了皇后,她先是皇帝的妻子,还会是下一任皇帝的亲娘,这也就是说,大梁至少还能再错一次,哪怕下一个皇帝也不好用,至少宫里有一个管用的。

  徐公说:“朝阳公主幸亏是没什么权欲,不然就她手上那两枚御玺就足以把大梁毁上一百回了!”他每天想到朝阳公主手上的先帝、当今的御玺都睡不着觉。

  换一个人吧。

  换一个更聪明的,更厉害的,能拿得住这两枚要命的东西的!

  至少不要是朝阳公主那个别人说什么都信,自己心里没有一点主意的!

  白哥就听毛昭先问公主你想不想家?公主答完,反问毛昭“先生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吗”,毛昭就背了一篇史上极为出名的大纪皇后妃妣的祭文,后来这就成了历代皇后的行为准则了。

  姜姬还真学过这篇,白哥在鲁国时说凤凰台时兴拿旧文充新文用,以前的文章越出名的越好。龚香就给她找了许多极为出名的旧文,其中祭文占了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