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比他年长二十岁不止,却比他强!有徐公了以后, 徐公照顾他,教他怎么在车跑的时候稳住自己,怎么呼吸,怎么休息,怎么忍饥忍渴, 憋屎憋尿。

  段小情一一照作后, 果然后面就好过多了。两人时不时的还能聊上两句。

  段小情很好奇徐公怎么会有受刑的经验?这明显是坐囚车的经验嘛。

  徐公则很好奇以姜幽的人品风格是怎么把鲁人给降服的, 就比如段小情这样一看就是世家出身的,怎么会服她的呢?

  段小情呵呵笑道:“从了公主的就比如我, 如今还能坐在这里与公谈笑;不从公主的都已经没了。”

  徐公这几年一直没断了向鲁国派人, 可派去打探的人只能从外面打听姜幽的事迹, 姜幽的身边人无一例外,全是她的忠臣!

  这不能不叫徐公佩服!

  怎么现在听段小情说起来不是这么一回事?

  “公主竟是豺狼心性?”徐公试探道。

  段小情摇摇头,“那倒不会。那些人只怕临死都未必知道是公主下的手。活着的人倒是都知道。”知道的就更不敢跟公主对着干了。

  徐公:“尔等未何不反?”反大王不容易,反一个公主还不容易?

  段小情说得十分正义:“公主虽为女子之身,心性却远胜男儿!我鲁国正因有公主才有如今的大国气象。当日圣旨下降,召公主入凤凰台时,我国上下可都是一片悲声。”他扫了徐公一眼,捻须道:“若非公主自己愿意,就是圣旨,我们也是不会放在眼里的。”

  徐公听到这里心情十分复杂。

  是啊,姜幽自己愿意……

  ——当时要是不给陛下选后就好了!

  不选后,说不定他还能安安稳稳的闭眼。结果一选后,把此女招了来,她有意这大梁万里江山,就把这天下搅得不成样子。本来大梁还有二十年寿命,被她一搅合,说不定就要断在此刻了。

  两人这么互相作着伴,行路也不寂寞了。

  终有一日,突然停下了。一行人急匆匆的过来,把段小情挟出去,当即剥光,不说段小情害怕,徐公也吓了一跳,大骂:“这成何体统!快住手!”

  此时,五六个士兵抓住段小情,成桶的水往段小情身上浇去,哗啦啦,哗啦啦。

  现在是九月末,天气仍然很热不说,段小情坐了半年的牢,一直没机会洗澡,放出来后又坐车赶了七八天的路,浑身上下臭得苍蝇都恋恋不舍了。此时拿水浇他,不是刑,倒像赏。

  徐公和段小情都愣了。

  段小情还低下头说:“来来来,头上也给我淋一桶,让我痛快痛快!”

  徐公突然明白了!

  “前方是不是有鲁人拦路?”徐公大喊。

  段小情一听就是浑身一机灵,立刻也抬起了头。

  来人中有一个小将,笑嘻嘻道:“果然是徐公!前方有鲁国公主送来的礼物,十分殷勤,愿自荐枕席于我王!我王便命我等带这鲁国大夫去前头谢一谢公主的深情厚义。”

  段小情:“……”

  徐公:“……”

  云家小将当然觉得自豪,鼻子都快扬到天上去了。

  徐公看着这云家人的这副嘴脸,不由得暗暗开心。云家底下的人不懂上面的事,他们只知道云青兰霸占皇宫,把大梁从皇帝到大臣都给抓了,现在走也带着皇帝呢,那云青兰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了。所以鲁国公主望风而来,只会让他们更加骄傲,才不会去想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要是姜幽真到云青兰身边去了,那云青兰估计也活不到明天是早上了。

  徐公转头对段小情语重心长:“你一定要对公主说,大王是不世出的英雄豪杰,一定要好好尊崇大王才行!”

  段小情深深地点头:“我必会告诉我国公主,大王乃是何等的英雄!”

  段小情被带走,又回来,车队才再次起程。

  徐公紧紧巴着车窗缝隙才看到外面能让云青兰动容,停下行进中的队伍的礼物有多少。

  真的很多,一眼望不到边,全是车,密密麻麻。

  段小情说:“还在验,全是上好的河谷粮。”

  徐公点点头,不说话。

  姜幽肯定不会在这上头作假,她送到这里的粮车肯定全是真正的粮食。

  但云青兰一定想不到的是,粮车越多,动起来越不容易,越会拖慢行程,前后需要的人手越多。

  鲁人送粮,云青兰肯定不会让鲁人把粮车随着大军送到河谷去,他肯定要自己派人接手。粮车越多,他留下来的人也越多。

  粮车分批运送,战线就拉得越长。

  徐公心潮起伏!

  姜幽根本不会让云青兰平平安安到河谷!她一定在中途布下了重兵!

  等着阻击云青兰。

  他现在只担心打起来的时候,这姜幽万一没注意,他和段小情可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他对段小情说:“我们最好在大王身边,也要为大王出谋划策。”

  段小情脑筋动得不如徐公快,但他相信徐公此时肯定不会跑去帮云青兰跟公主为敌——那要傻成什么样啊?

  他赞成:“就听你的!”

  两人拍马屁的功夫都是炉火纯青,不出半日就各炮制出一篇文章来。

  段小情作出的是赞扬云青兰英明神武的。

  徐公作的是赞扬云青兰不但英明神武,还可堪为帝的。

  段小情:“……”

  “我不如公!”段小情感叹。

  他重作一篇后,两人在傍晚时努力想办法请车外的人送消息给云青兰了。

  刚巧云青兰今晚还真的打算停上半刻钟,一来是为了给可能有的奸细刺客追上来的机会;

  二来则是为了分兵派人把粮食另寻一路运到河谷去。

  徐公和段小情就趁云青兰跟众将吃饭喝酒的功夫上来了,厚着脸皮跪下来请云青兰登基当皇帝。

  段小情不如徐公的脸皮厚,从头到尾只能附和。

  徐公跪下就声泪俱下,求云青兰一定要回去当皇帝,他不当皇帝这天下立刻就要崩,天塌地陷的崩。这世上哪还有第二个人能救天下于水火,救天地于崩塌呢?只有云青兰!只要云青兰愿意当皇帝,他就挡在天下人的口舌刀箭之前!只要能让云青兰当皇帝,他就是立刻死了都心甘情愿!

  云青兰被徐公这天外飞来的给弄蒙了。

  他周围的亲信倒是很快都被说服了。对嘛!徐公看得多清楚,看得多明白啊!

  皇帝是个傻子,这天下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人来掌管!那就是云青兰!

  云青兰手里有兵,近水楼台,现在大梁四处不安,大家蠢蠢欲动,如果想让天下不要大乱,最快最好的做法就是赶紧送一个又强大又近的人当皇帝。那就是云青兰!

  你看这近的像万应城黎氏不就心怀不轨?当时徐公等为什么赞成花万里出去打仗?不就是因为各城都不想交税了?这就是信号啊!大家都想反,所以才派花将军出去示示威,镇压一番。但如果云青兰当皇帝了,那就不需要另一个将军了!皇帝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将军!

  从上面看,这天下没有比云青兰更适合当皇帝的人了!

  “大王!此言之有理!”

  “大王,当断则断啊!”

  “大王!”

  ……

  亲信纷纷倒戈,云青兰还保有清明,“徐公莫不是想将孤骗回去好杀之后快?”

  徐公满脸泪的爬起来,浑身上下都透着忠心,不止是对大梁,对天下,还有对云青兰的忠心。

  “陛下如不信,当可先去河谷,某立刻为陛下起草文书,助陛下登基!日后陛下若想回凤凰台就回,不想回,移驾河谷也未尝不可。”

  云青兰这回是真有点撑不住了。徐公肯写文章传告天下助他当皇帝?他真是做梦都想不到!

  “公果真待孤一片真心?”云青兰带着期待问。

  徐公真诚道:“某之真心可表日月!愿与陛下生死相随!”

  云青兰不说信不信,不过倒是把徐公和段小情都给带到了身边,不肯再把这二人放在队尾了。

  徐公也没有说谎,立刻就开始起草圣旨,他对云青兰说最好让皇帝惮位于云青兰,“先帝体弱多病,不堪重负,他心慕陛下英雄了得,愿以天下相托,日后自然会成一段佳话。”

  云青兰还是不说好不好。

  徐公就自己写好圣旨,送给云青兰,然后就开始一天一篇的吹捧云青兰,从云青兰的祖先开始吹起,有名有姓的都改头换面成了仙人、神人。

  云青兰当然要更不同一点,徐公只是给他写身世就换了七八篇,最后变成云青兰身有九命,他不是一个人,他有九个不同的分身,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凡的身世,救天救地的那种。最后,云青兰为什么会在凤凰台当一个小小的侍卫,最后混成守宫门的大将军,皇家世仆呢?当然是因为老天要让他救大梁,才把他放在离大梁最近的地方。

  他守的不是凤凰台的门,他守的是大梁的门。

  总这么吹着,云青兰就不好对徐公太坏了。

  他对徐公一好,徐公就能听到一点点外面的事了。

  虽然他们这条队伍一直平平安安的往河谷去,但据说后面已经受过几次袭扰了,都是突然冲出来,冲杀一段后就跑了,每次都把云青兰那越拖越长的队伍给冲散上一段,走失的军奴和士兵都有好几千人了。

  可云家军一旦真刀真枪的要过去跟人家打了,人家跑得比兔子都快。

  追吧,损失不大,看起来敌人也不多,有点不值得。不追吧,总来,像苍蝇一样,很烦人。

  云青兰他们一直在猜到底幕后主使是谁。七成的人认为是云重,三成的人认为是万应城黎家。

  就没一个人猜是给他们送过粮的鲁国公主。因为他们已经离公主城很远了。而且鲁国公主孤身在此,虽然有个儿子貌似是小太子,但鲁国公主给云青兰的情信可是大胆火热,还称愿与朝阳公主同榻服侍云青兰,她的贴身衣物都送了一身过来,还说只要云青兰愿意娶她,她立刻就坐着车过来,家国都不要了;要是云青兰想要鲁国,她就把鲁国从她弟弟手里夺过来拱手相送。

  这副“真情”太火热了,云青兰实在没办法怀疑她的真心。

  最主要是证明姜幽真心的粮食太多了,粮食有多少,她的真心就有多少。云家上下就没一个怀疑她的。

  徐公莫明想起段小情的话。

  ——好像是真的。

  ——果然是真的。

第647章 云家五子

  擒贼先擒王。

  云青兰不是不想抓来捣乱的人, 只是觉得对这些虾兵蟹将动手不值得, 他打算一击必中, 直接把幕后之人的人头取来就行了。

  他认定是云重在背后捣鬼, 七成左右的亲信也这么想, 云青兰就直接派人去催战,他猜之前派去的人估计是想着云重是他唯一的长子, 还有“战功”,所以可能一直不敢下手, 只敢劝降。他派人去催一催, 快点把云重的人头取来, 想必可以解此祸患。

  催战的人快马加鞭到了河谷,果然见之前派来的人把城给围了, 一天派一个人进去劝云重出来投降,说的话都是:那是你爹,他生了你, 要你死你就要去死,不死是不孝;

  论军中职位,那是大将军, 大将军军令一下叫你死,你不能不死;

  再论王与臣,你爹现在是大王了,你是他的臣子, 君要臣死, 臣怎能不去死?

  说来说去都是要云重赶紧出来送死。

  后来见云重不肯出来, 去的人又换了一番说辞,道毕竟是亲父子,现在你爹在气头上说要杀你,回头他见了你,你再求求他,父子情深,肯定就不会动手杀你了,就算他要杀,我等也替你求情不让他杀好不好?你要是信我,就跟我出去见你爹吧。

  正着劝,反着劝,确实没人敢冒险冲进去把云重拖出来砍了。毕竟是云青兰的亲儿子,还是长子。虽说云青兰貌似是打算省下太子之位给还没影的小儿子,可这也只是私底下说一说的事,云青兰自己可没当着大家的面承认。现在云青兰杀儿子杀得痛快,日后过个十几年他再后悔了,把今时今日杀云重的人给揪出来砍了替他儿子报仇……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啊!

  别说云青兰自己没说过云重非死不可,杀他的人无罪,他就是说了,大家也不敢信啊。

  云重当日来河谷时,云青兰是许诺让他当太子的。后来还不是不算话了?

  所以现在大家只围不杀,都拖着,想拖到云青兰来了,想杀儿子他亲自动手。

  无奈催战的来了。催战的说,云青兰带着大军总被人在背后追咬,疑心是云重的人,所以让他们赶紧把云重正法,好解了大军的困境。

  大家都不信,云青兰带着云家全部兵马过来,遇上什么刺客不能当即拿下啊?

  催战的说,因为路过鲁国公主的城时,那公主求爱于大王,以粮相赠,给得太多了,为了运粮这才不得不走得慢些。

  一听这个,大家都不吭声了。粮之于兵,不亚于武器战马,他们在这里也看到河谷是什么样了,这鲁国公主送粮可真是解了燃眉大急。

  大王果然英雄了得!

  唉,就是大王的人品……

  被催战的一群人更发愁了,商量好几天,不得已出了个主意:他们先“偷偷”送个消息进去给云重,把他们攻城的时间说了,让云重赶紧跑,云重跑了以后给他们发个信,他们就在外面把王家的宅院一围,放火一烧,这不就等于把云重给“正法”了吗?

  当然,这要放,只能放云重一个,最多再加上几个亲信,更多就不行了。

  这个主意通过后,消息送进城里,他们也开始在催战之人的催促下开军进城。

  城门口守的人全是被绑来修城墙的普通百姓,不等刀剑架脖子就跪下求饶了。

  云重的亲信全都进了王家大宅,准备顽抗。

  这些人把王家大宅围了,再次往里送信,“暗示”云重可以跑了,他们会放开一条口子,让云重和亲信离开。过了这个时辰,他们就要放火了。

  一时半刻之后,果然见到让出的空隙跑出去一行人。

  这些人此时才派兵进去搜查,毕竟一会儿要放火,万一云重没走被烧死就不好了。

  确定宅子里没人之后,冲天火起,转眼间就把王家大宅给吞没了。河谷七百年王家,就此付之一炬。

  然后他们还派人跟着那逃走的一行人,想着还是抓着活的好。一追一逃间,云重终于病重不治,死了。

  死前要心腹砍了他的头,将脸烧毁,再弃于野,任野兽啃食,让云青兰永远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永远活在恶梦里。

  “我要日夜诅咒云青兰!我要他不能安枕!”

  心腹依言砍了云重的头,将此颅藏于包袱中,又跑了十几天,眼见不能逃脱,就将头颅烧毁扔掉,又逃,快要被抓住时自尽了。

  终于追上来抓到他的人都蒙了!他们都以为这个人就是云重,现在才发现竟然不是!那云重呢?车里倒是有一具无头尸,却因没头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云重。

  这些人想了想,决定还是假称云重在火里被烧死了,杀了一个与云重身形相仿的人烧得面目全非后当成云重带了回去。

  剩下的人为了让云青兰杀云重这件事有正当的理由,特意到周围的城池宣告了一番,是云重不忠不孝,云青兰才要抓他回去的,现在云重是“负罪自尽”,他们这些来劝的人都是亲眼看到云重**的哦。

  可不是云青兰杀的,也不是他们杀的。

  他们还想把云家其他几个儿子带回去,这样只死一个的话,也不能说云青兰太没人性一定要杀儿子吧?现在外面关于云家父子的流言中,云青兰是落于下风的,他杀长子的原因已经被盖章为给朝阳公主生的小儿子让位了,无故杀子,糊涂透顶。

  可想不到的是他们派人去各城传信,各城连门都不让进,一个个如临大敌。

  他们找云青兰其他的儿子,竟然一个都找不到!

  次子云剪早在父王和云重打起来的流言传出后就跑了,现在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