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烟听此,略一沉吟,便有了主意,对蓝庭如此这般吩咐一番,蓝庭连连点头,自去照办了。

第 43 章

这边蓝庭自去办了,阿烟每日依旧去书院,这一天刚回到家中,便见顾清等在自己西厢房门前呢。

这顾清见了阿烟回来,脸红了下,颇为不好意思地上前,低着头,咬着唇低声喊了句:“姐姐。”

阿烟见此,依旧如往常一般笑道:“怎么早早地等着我?”

顾清依旧低着头,也不说话,只是用脚轻轻踢着夹竹桃旁的小石子。

阿烟见了,笑着上前牵起他的手,进了屋里,同时吩咐道:“今早上我命人炖的猪蹄可好了?”

自从重生而来后,她便分外爱吃炖得稀烂的猪蹄子。

顾清听着这话,低头小声地道:“姐姐,我饿了。”

阿烟淡笑着问:“你想吃什么?”

顾清眨了眨眼睛,不好意思地说:“我要和你一起吃炖猪蹄。”

阿烟抬手摸了摸顾清的头发,点头笑了:“好。”

一时之间,饭菜上来了,自然不是只有炖猪蹄的。

顾齐修心疼女儿,怕她去书院里太过用功累坏了,便明人用小灶单独为阿烟做这个时分的晚膳,菜色极为丰富,有蟹黄饺、指天馂馅、脆皮菠萝球、奶油灯香酥、莲子蓉方脯等,外配一盏桂花碧玉牛乳炖燕窝。

当下阿烟拉了顾清一起坐下用膳,姐弟二人一边吃着,一边偶尔说话,不过是阿烟问起顾清学武的事儿来。

顾清乖巧地一一答了,说着间,忽然停顿下来,默了一会儿,闷声闷气地道:“姐姐,我听你的,少和那沈越来往就是。”

阿烟清澈的眸子氤氲出笑意,凝视着这弟弟,淡问道:“怎么忽然说起这个了?”

顾清越发要把脑袋往下埋,不好意思地道:“或许姐姐说得是对的,只是我太过倔强,一时想不通而已。父亲身为左相,我是父亲的儿子,平日里行事应该注意分寸。”

说到这里,他想起那沈越,到底是有些难过,咬唇道:“不管他到底是何居心,可是对我未免太过热情,我确实应该加以提防。”

阿烟轻轻点头,不过却没说什么。

其实顾清能想到这层,是没什么的,她应该欣慰,不过看着一个单纯小孩子的世界里,开始过早地去思考这些,她未免有些心疼。

一时也不想说什么,便只是轻轻地将顾清揽在怀里。

******************

过了几日,那边李氏忽而来找阿烟,面上讪讪的。

阿烟当时正在窗前读书,见李氏过来,忙起身相迎。

李氏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站在那里,欲言又止,最后终于开口问道:“阿烟,那个清庆的事,莫非是你从中做了什么?”

阿烟将书卷收拾到一旁,淡淡地道:“只是恰好碰到了,便命蓝庭布置了一番。”

她话说得云淡清风,可是李氏却知道,这么大手笔,也只有她能作出来了。

先是那家李清庆素日最爱去的赌坊迅速易手,并且拒绝让李清庆进去参赌,这李清庆莫名被赶了出来,不服,于是找了平日混在一起的赌,可是谁知道那些人见了他竟然都躲着。

这李清庆憋气得很,闹腾了一番,于是大家越发信了,更加躲着他。

最后还是一个要好的朋友偷偷地告诉他说,现在都传闻他得罪了什么权贵,怕是要出事儿,如今顾左相府里也不敢管他的事儿了,让大家都远着他去。

李清庆不知道这传言从哪里来的,便过来顾府找李氏,可是还没走到顾府门前呢,就被一帮小厮围在那里,将他好生教训了一番,并警告以后不许再惹是生非。

李清庆鼻青脸肿地回到家里,很是沮丧的他却发现,家中等着一个掌柜,却是说如今要运送布匹到遥远的北方去,缺一个跑腿儿的,给的银子非常丰厚,问他是否愿意去。

李清庆本不想去的,可是无奈那病重的老母和正盘算着改嫁的娘子都一叠声的劝他,他无可奈何,只好从了。

李氏想起这事儿来,有些难以相信,又有几分感动:“真是三姑娘命人做的,那实在是劳烦了三姑娘,原是我娘家弟弟不争气,不曾想竟然还要三姑娘费心。”

阿烟却并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只是淡笑道:

“区区一件小事,何必放在心上。我想着这位舅父大人平日里惹事生非,想来为母亲徒增多少烦恼。如今他将跟着坨子队去北方,到了路上,自有人将他管束,一来免他再来骚扰,二来也逼着他挣些银两养家。”

李氏听着这话,眼里的泪花都要出来了。

“实在是让三姑娘破费了。其实这出去跟着驼子队,哪里能挣那些银两,今日我归家去,却见我母亲和弟妹侄子都添置了新的棉衣,又吃上了米粮。她们竟还一口地谢着我呢,只说那个坨子队的好差事是我帮找的,可是我哪里知情啊!”

阿烟当下轻笑,心里明白这李氏嫁妆单薄,手头的私房钱不过是这些年积攒的月例罢了,未必能有多少,却是不像自己,有大笔母亲留下的嫁妆,可以随心所欲。

不过她也没说什么,到底要给这继母留几分面子,只是温声道:“母亲也太过见外了,难不成母亲在那里为这种事烦恼,家里弟弟和姐姐就能安生?我们到底是一家人,以后若再有这种事,万万不可再这么让自己为难,说出来便是,若是阿烟不能解决,上面自然有爹爹呢。”

这一席话说得李氏几乎泪流满面,她感动而羞惭地望着阿烟,连连点头道:“三姑娘说得极是。往日里老爷总是夸三姑娘乃是心胸宽大之辈,只说可惜了是个女儿家,若身为男儿,那必能创下一番宏图伟业。我往日并不懂,如今方知,三姑娘见识心性实在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拿着自己母亲的嫁妆去帮了继母贴补娘家,真个不是一般姑娘家能做出来的。

可是她却并不知道,对于阿烟来说,这些金银不过是身外之物,对她最最重要的便是顾家能够安稳地度过将来这朝中的动荡时期,能够一家和睦地守在一起。

虽说李氏只是个填房,平日里又颇有些私心,可到底不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人,为人也还算老实,又为父亲养育了顾清,想来若是顾家不出事,这个女人也是能够一直在父亲身边照顾的。

人说千金难买老来伴,将来这儿女仆从其实都隔了一层,最贴心的怕还是身边那个或许愚钝浅薄的妇人。

是以,她愿意在必要的时刻帮她一把。

此时的李氏,自然是分外的感激,心里说不出的暖和,把往日防备着阿烟的心思都抛去了几分。

也是从这日起,顾家后宅仿佛比以前更为和睦了,李氏每每做了什么新鲜吃食,便请阿烟过去同享,阿烟也欣然前去。顾齐修这个不怎么着家的,也感觉到了这些微的变化,便询问了一番,不免叹息,也颇为欣慰。

最近顾齐修确实几乎是不着家了,他实在忙得厉害。

果然如上一世般,太子的舅父卷入了这一年冬日的贪墨一般,这件事闹得纷纷扬扬,永和帝看到外地三十二名五品以上官员的联名上书,勃然大怒,下令彻查。太子舅父牵扯其中,病中的皇后跪着求见永和帝,哭着求永和帝看在昔日父亲情分上,看在太子的情面上,饶自家兄弟一命,然而这一切却于事无补,抄家斩首的令就这么下了。

听说皇后当时捂着胸口大叫一声,昔日是云妃,今日轮到我了吗!说完之后,就栽倒在那里了。永和帝在斩了国舅一家后,这才去探望皇后,病中的皇后哭泣着拉着永和帝的手,屏退了左右,说了好一番话。

而所说的那番话,谁也不知道都说到了什么,只是有一条,却不知道怎么传了出来,竟是说,要永和帝答应,将顾家的阿烟姑娘许配给她的儿子,太子栔斌。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后,一时之间大家心里都越发有谱了,明白顾家女看来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妃了。

顾左相前几日还试探着向永和帝提起,说起正打算为自己女儿寻觅一门亲事呢,当时永和帝脸上晦暗难明的,也看不出什么意思,于是顾左相想着,没有反对,那便是有谱,便打算过几日再行试探。未曾想到,忽然之间,来了这么一个消息。

恰好这一日皇上召集几位重臣在御书房,在场的有威武大将军,也有右相薄睿东,大家正一起讨论着西北边塞军的安置问题,待这讨论告一段落后,永和帝便命人取了茶点,君臣同享。

就在这气氛融融之中,永和帝忽然不经意间提道:“若是阿烟能嫁与栔斌为太子妃,倒不失为一桩好亲事。”

这话一出,那边威武大将军眸光微顿。

顾齐修看向龙椅上的永和帝,却见他虽则笑着,可是那笑却根本未曾到了眼里去,于是他上前,笑呵呵地道:“皇上啊,我家中阿烟那个性子,你也是知道的,她打小便读书多,习得了一身书卷气,性子也倔强,怕是未必便能当得了这个太子妃呢。”

永和帝听了这个,竟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道:“顾爱卿实在是过谦了,怎么就当不得呢。”

这话说得意味难辩,一旁的威武大将军和右相都听出了点特别的意味,不过大家都并没敢搭腔,装作自己根本不存在。

离开了这森冷的皇宫,顾齐修坐了轿子回到家中后,第一件事便是叫来了女儿阿烟,和她说起今日的这些事。

阿烟听到,也是脸色微变,不过想想之后,也觉得此事在情理之中。

她沉吟片刻后,淡道:“依今日的这话,这婚事是万万不可的,只是总要想一个周全的法子将这门婚事推了。”

可是推拒的方式,既不能伤了皇家颜面,又不能让永和帝觉得顾家精明避嫌。

顾齐修自然是点头同意,只是一时之间,倒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

阿烟拧眉细细思索上辈子的事儿,半响之后,忽而道:“父亲,你在威武大将军府中可有什么人手?”

顾齐修一听这话,顿时深深地看了女儿一眼:“怎么问起这个?”

阿烟笑了下,想着自己果然猜得不假,当下直言道:“父亲,或许威武大将军家的姑娘,更适合为太子妃呢?”

她并没有把话说得太过明白,不过父亲自然能听懂的。

其实上一辈子,自己没有能嫁给太子为妃,一则是永和帝对父亲的忌惮,二则自然是因为那孙雅蔚,如今少不得把上辈子的事情再重走一遍了。

经过这些日子,她也已经想明白了,自己和那孙雅蔚虽为同窗,可是其实两个人的父亲一文一武辅佐永和帝,正是宿世的冤家,天生便是永远无法握手言和的对手。

自己教导了一番顾清的话,其实自己上一世并没有领悟到这一层,最后才会因为此事伤心。

孙雅蔚和太子的事儿,必然是威武大将军心知肚明的吧,如今她倒是要想法设法将这件事帮他们暴露出来,帮这威武大将军一把,让他得偿所愿,成为储君的岳丈。

如此一来,威武大将军的权势将兴旺,父亲再渐渐放权,从此后销声匿迹,这才为保全身家性命之良法。

这顾齐修深思一番后,也想到了这一层,最后不免呵呵笑了起来:“不曾想我和那孙开英斗了几十年,如今竟然要将他亲自捧上至高之位,此事甚妙,甚妙!”

阿烟淡笑:“爬得越高,这摔下来便越惨。”

伴君如伴虎,这话原本不假,更何况如今朝局动荡,接下来大昭国将三易君王,这其中今日东方势旺,明日西风权涨的,多少人在这君王更迭中平白丢了性命。

顾齐修捋着胡子,慢悠悠地道:“一切都是一场空啊!”

阿烟走过去,帮着父亲捶背,一边轻轻捶着,一边道:“母亲留下的那些铺子田地,足以保我们全家衣食无忧。其实人生在世,要什么权势名利,父亲在这大昭国也曾风光一时,如今若是能安然伸腿,在那乡下清闲之地安详天年,能够享受含饴弄孙之乐,那便是莫大的福分了。 ”

顾齐修闭着眸子享受女儿的服侍,一时叹道:

“纵观史册,那些曾经权臣哪个有什么好下场,如今阿烟倒是说得极是,此时正是我顾齐修抽身之时,万万不可贪恋权位,若是一不小心,弄得个粉身碎骨,我死了也就罢了,倒是把一家老小也连累了。”

第 44 章

这些日子,萧正峰以及同袍战友一直在等待着调令,然而这调令迟迟不下。大家难免猜测,有的猜说是因为文惠皇后病重,以至于皇上无心国事,奏折堆满了御案也不曾打理,也有的说如今朝堂局势混乱,左右相和威武大将军之间明争暗斗,以至于边关布局迟迟不能下定论。

萧正峰这几日除了和同袍战友出去喝酒聊天,便闷在家里,练武读书,偶尔自己也在那里写几个字,写来写去,却越发的无趣。这一日,他的两个好友过来找他一起去酒肆喝酒,他便也跟着去了。

谁知道到了酒肆,正在那里饮乐,便听到外面有人窃窃私语起来,却说的是当今左相家的千金,说是这都要定下来,是皇上和皇后亲口许诺的,要让那左相千金顾烟嫁与太子为妃。

其他几个同袍听到这话也就罢了,左右这左相家的千金他们也不知道是何等人也,可是萧正峰听到,却觉得犹如五雷轰顶一般。

一口酒喝下,胸臆间的苦涩和憋闷难以排解,心口那里仿佛被什么人揪住一般疼痛不堪,后来那疼痛便蔓延到四肢八骸,浑身都是难以自抑的痛楚。

其实心里早已明白早晚会如何的,可是听到这个消息,却是依旧憋闷不堪。

同桌好友都发现了萧正峰的异样,有的便开玩笑道:

“怎么,才不过回来燕京城几个时日,这酒量便不行了?”

成辉却明白他的心事的,当下忙帮着他说话:“怕是正峰昨日不曾休息好吧,这才让酒气冲上了头,若是实在不行,还是回家歇息去吧。”

成辉说着,便要起身扶他。

可是萧正峰却强硬地摆脱了他,只是冷道:“不必,你在这里继续喝酒,我先回去歇息一下。”

说着,也不待他回应,便径自告别了众人,出了酒楼,翻身上马,回家去了。

其实在座的都是生死之交,如今见他这样,不免都觉得不太对劲,便纷纷成辉打听情况。

而萧正峰呢,就这么回到家中,谁知道刚一进二门,便见伺候自己的小厮急匆匆地跑过来,道:“九少爷啊,你可算是回来了,你赶紧去看看吧,家里的几位夫人和老爷都急得不行了,若是再不去,怕是大事不好啊!”

萧正峰听了,忙沉声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小厮一边帮萧正峰下马,一边道:“老夫人从今早开始,便是茶水不进,就这么跪在祠堂里,说是愧对列祖列宗,还说你一日不答应娶妻,她便一日不起来。”

萧正峰听了,不免头疼,当下也不理会那小厮,阔步往祠堂走去。

片刻之后,来到了后院的祠堂,却见几个伯母婶母并伯父叔父都在了,见他过来,眸光又是担忧又是谴责,纷纷过来劝道:

“正峰,你可赶紧答应娶亲吧,要不然今日老夫人怕是不会起来的!”

萧正峰黑着脸,也不说话,推开祠堂的门进去,却见自己老祖母正孤零零地跪在那里。

他忙过去,就要扶起祖母,可是那萧老夫人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竟然一把将他推开,恨声道:“你这不孝子,既不娶妻,又何必来见我!”

说着这个,她忽然趴伏在那里,痛声大哭,边哭边道:

“我这个苦命的啊,怎么摊上这么一个不孝子,都这么大一把年纪,竟然还不愿意娶妻,这让我怎么去见我那早早亡去的儿啊!可怜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想抱个大孙子,却是没这福气啊!”

萧正峰心知自己祖母这是无理取闹,可是她这么一把年纪的人了,若是真让她这么跪下去,实在不是个法子。

没办法,他只好噗通一声跪在那里:

“祖母,正峰若想娶妻时,自然会娶,今日祖母这般逼迫正峰,你又是何苦呢!”

萧家老夫人冷着脸扫了下自己最宠爱的孙子,低哼一声:

“你既不想娶,那就给我滚出去!”

说着,便用嘶哑的声音命令道:

“大儿,二儿啊,你们这些不孝子,到底在哪里,怎么如今放这个不孝的孙子进来气我?”

她这话一出,呼啦啦一下子,外面几个伯父辈的都冲了进来,上前赶紧把萧正峰拽了出去,而几个儿媳妇则是赶紧跪在那里,小声哄着老夫人,劝着老夫人,更有一个孙媳妇,在那里端着一碗羹,哭着求老夫人吃下吧,却被老夫人一巴掌打翻了。

萧正峰走出祠堂,跪在台阶上,低着头,沉默以对。

里面又是哭嚎又是打扫地闹了好半响后,终于开始安静下来,于是就有大伯母二伯母过来,对他进行说落,甚至开始抹泪。

萧正峰想起刚才酒肆里听到的传言。

其实他这么倔强地坚持,是为了什么呢,他自己都不知道。

为了那个其实这辈子永远不可能属于他的女人嘛?

萧正峰闭上眸子,低头跪着,听着几个伯母婶母的叹气低泣之声,以及祠堂里依旧传出来的低声劝慰。

这个时候,其实他真得有些不懂,自己到底在坚持什么。

****************************

文惠皇后亲口请求皇上将顾烟许配给太子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顾家后院的诸人自然也是都听说了。

李氏听到这个消息,喜得不行了,跑过去对阿烟恭贺道: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讯呢,若是当了这太子妃,将来便是板上钉钉的皇后娘娘了呢。咱家出个皇后,那可是莫大的荣耀。将来阿清也是个国舅呢!”

阿烟笑了下,没说什么,一旁的顾齐修听到了,面色冷淡,吩咐道:

“你回去照顾阿清吧,以后这种事,少插口。”

李氏被顾齐修这么一说,顿时面上讪讪的。

阿烟见此,便笑道:“之前阿清还说最近练过武后总是饿,母亲还是过去看看,为他准备些膳食,刚好练武后陪他用了。”

有了这台阶,李氏便忙趁机道:

“好,这就去。”

一时李氏离开了,阿烟眉眼温柔地叹了口气,对自己父亲道:

“母亲虽然并不懂什么大道理,可是倒是一心为了弟弟的,父亲总是要多加容忍。”

顾齐修心中并不好受,想起李氏,越发眉眼冷淡。

阿烟无奈,挑眉笑道:

“父亲,你若不喜欢继母,那当日何必娶了人家?今日既然她是我顾家妇,又生育了弟弟阿清,父亲如今这样,倒是让人寒心呢。”

顾齐修拧眉,望了眼女儿:

“当年你母亲临走前,留下遗言,定要我再娶一房的。”

其实当年顾齐修虽已是不惑之年,可是身为朝廷命官,又生得仪表堂堂,不知道多少女子向他抛来橄榄枝,这其中甚至不乏皇族郡主,可是顾齐修当年挑来拣去,最后却选了李氏这么一个平庸小户人家女,却是为了顾烟了。

阿烟听到父亲这么说,一时倒有些微怔,其实她是不知道原来母亲还曾留下这个遗言的。

若不是因为这个,怕是父亲从此后真得会孤身一人吧。

一时她不免想着,纵然母亲在时,父亲便有了妾室庶女,可是那又如何,她几乎是得到了父亲所有的情爱,那是继母以及周姨娘永远无法得到的。这样的母亲,当年想来应该是充满了幸福的吧。

当下便想起自己,不免有些无奈。

顾齐修也想起了这事儿,淡道:“你且放心,左右如今圣旨不曾下来,大事未定。”

阿烟点头,又想起姐姐顾云来,便笑道:“下个月姐姐那边也该举行大礼了,这几日我先帮着收拾下,看看缺了什么,都一一补上。”

顾齐修这才想起此事,便道:“若是缺了什么,你便去李氏那里,问她调公中的银子便是,不必自己补贴。”

阿烟自然是答应下。

这边阿烟刚从书房里走出,便见前面鹅卵石子铺就的花路上,顾清正站在桃树下,在那里不知道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