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聊了一会,沈锦就先告辞了,毕竟她还要回去陪东东他们和照顾两个小的,不过也约好了下次直接去沈锦暂住的院子尝尝赵嬷嬷的手艺。

沈锦虽然是借住在赵家,可是没有丝毫不自在的,她本就是随遇而安的性子,再加上赵家也能算是亲戚,身边伺候的又是将军府的旧人,沈锦倒是悠闲了不少,因为东东年纪小,楚晨博和岳青云两个人因为之前的经历,认识的字也少,所以并没有直接去赵家家学,而是赵儒找了赵家旁系的一人来给他们启蒙,这人年纪不大可是学识极好,只是给三个孩子启蒙,倒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而且三个孩子有人教导后,沈锦从来不会干预,既然能被赵儒老爷子推荐来,自然是有真才实学的,东东年纪小还没开始学写字,只是认字而已,楚晨博和岳青云倒是开始学写字了,两个人都是吃过苦的,自然格外的珍惜这个机会。

沈锦趁着天气好,正带着两个孩子在外面晒太阳,西西趴在沈锦的怀里,小脑袋一直到处看,因为有小孩子在,赵家给沈锦准备的院子里面并没有种花,南南已经会坐了,正咿咿呀呀不知道说什么,小不点被洗干净趴在南南的身边,南南有时候坐累了,就直接趴到了小不点的身上,小手倒是很有力气,抓着小不点的毛,小不点倒是没有挣扎,还是有次被沈锦发现了,才让人看着不让南南弄疼小不点。

西西不喜欢动,他比南南小了一圈,对沈锦特别的依恋,只要看见沈锦就喜欢挨着沈锦,沈锦不在的话就要挨着南南,若是沈锦和南南都不在,就该哭了。

东东年纪小,所以每天下学是最早的,见到沈锦他们就跑了过来,小脸红扑扑的叫道,“母亲。”

沈锦抱着西西坐了起来,拿着帕子给东东擦了擦汗说道,“先坐下休息会,安宁给东东倒杯温水。”

“是。”安宁给东东倒了一杯温水,东东接过后就喝了起来。

等他喝完了,才说道,“母亲,我能和妹妹玩吗?”

“可以。”沈锦并不拘着东东,只要完成了先生教导的功课,就随东东玩,甚至东东想要写字,沈锦也专门让人订了适合他的小毛笔,弄的衣服上都是墨汁也不会吵他。

沈锦说完,见东东还没有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也是愣了愣,和东东对视了一下,见东东盯着西西看,就问道,“你想和弟弟玩?”

东东扭头看了看在小不点身上爬来爬去的南南,说道,“我会和弟弟玩的,可是我还想和妹妹玩。”

沈锦看向了南南,又看着东东,觉得有些地方可能不对,眨了眨眼问道,“你要和弟弟玩吗?”

东东有些失望,以为沈锦不想让他和妹妹玩,不过也是,妹妹身体弱,整天要趴在母亲的怀里,所以又看了看西西,妹妹长得真可爱,“那好吧,我去和弟弟玩。”说完东东伸手摸了摸西西,就去找南南玩了。

沈锦看着东东和南南又看向了怀里的西西,最后扭头看向一旁的赵嬷嬷,犹豫了一下问道,“是不是东东误会了什么?”

赵嬷嬷其实早就猜到了,闻言说道,“怕是东东少爷以为南南姑娘是弟弟了,而西西小少爷是妹妹。”

沈锦哦了一声,忽然抱着西西笑了起来,赵嬷嬷本以为沈锦又生了两个孩子后会长大一些,可是看见沈锦的样子,心中缓缓叹了口气,不过很快又高兴了起来,怕是将军就喜欢夫人这般无忧无虑的样子,而且夫人这般,正好可以提现她的重要性,这么一想赵嬷嬷心中不仅是高兴了,而且还有些骄傲。

西西不明白沈锦笑什么,就连东东和南南也看了过来,等沈锦笑够了,这才抱着西西坐到了他们两个的身边,地上铺着厚厚的毯子,所以坐着很舒服还不会感觉到凉,沈锦开口道,“东东,这个才是弟弟。”说着就把西西放到了东东的怀里,“南南是妹妹。”

东东傻乎乎地看了看怀里的西西,西西被东东抱着也是乖巧懂事的样子,只不过看着东东,“啊。”

“弟弟?”东东声音都有些飘,然后又看向了胖乎乎很活泼好动的南南,“妹妹?”不对啊,妹妹不该是娇娇嫩嫩的样子吗!

沈锦点头,说道,“是啊,弟弟身体有些不好,所以小长得慢些。”

东东又看了看文文静静爱哭的弟弟,动了动唇不知道说什么好。

沈锦看着东东有些茫然的样子,又笑了起来,东东更委屈了,等笑够了,沈锦才揉了揉东东的头,把他的头发弄得乱乱的说道,“怎么了?”

“为什么南南是妹妹?西西是弟弟呢?”东东很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不能西西是妹妹呢?”

“因为妹妹是女孩子,所以南南是妹妹,男孩子只能是弟弟啊。”沈锦柔声说道。

东东还是不明白,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西西不能是妹妹?算了,母亲既然说南南是妹妹,那南南就是妹妹好了,反正他都喜欢就是了。

沈锦捏了捏东东的脸颊,说道,“等弟弟妹妹长大了,东东教他们认字好不好?”

“好。”东东又开心了喜欢,“我一会要告诉哥哥,西西才是弟弟。”

沈锦点头,说道,“那东东陪弟弟妹妹玩好不好?”

东东抱着西西还有些吃力,所以沈锦把西西接了过来,让他靠在小不点的身上坐着,东东捏了捏西西的小手说道,“我会照顾弟弟和妹妹的。”

沈锦俯身亲了亲东东的脸颊说道,“东东是个好哥哥。”

东东眼睛亮亮的,使劲点头,“恩!”

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沈锦和几个孩子在楚原赵府过的自在,可是外面却不平静,京城中沈智还没有登基已经变得焦头烂额,英王世子的人至今找不到英王世子的消息,可是英王世子的妻子却知道英王世子是去干什么的,虽然英王世子要她保密,可是如今情况,她只得告诉了英王世子原来的亲信,可是当事情让第三个人知道后,就已经不再是秘密了,英王世子去见了楚修明,而楚修明活着在边城,英王世子和带去的人都失踪了,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些人再没有顾忌。

在朝廷和楚修明的人手还没有对英王世子残余动手的时候,那边已经彻底乱了起来,开始的时候有些人还是偷偷投靠闽中或者朝廷,可是后来根本没有这些顾忌了,光明正大的走,还带走了不少英王世子剩下的粮草,除此之外,他们开始了内乱,有人把薛乔的儿子推了出来,想让他继承,其实说到底只是选个好控制的,可是谁知道人刚被推出来,第二天薛乔连着她的儿子就惨死在了屋中。

不仅仅是薛乔,就连英王世子的妻子都没能活下去,一场大火把英王世子府给点燃了,而府中的不管是女主人还是下人,都被锁在了屋中,活活烧死了,而府中稍微值钱的东西都被抢劫一空。

朝廷又开始争吵,有人提议要派兵去平定这些乱局,有的说要戒备闽中瑞王一脉,而承恩公那边却主张对付楚修明,而丞相依旧不开口,就像只是一个摆件似得,可是朝堂上已经不少人暗中投靠了楚修明,特别是在知道楚修远的身份后,怎么可能让承恩公得逞,就算承恩公是如今皇后的父亲也一样。

最重要的一点,礼部、户部、工部、兵部、吏部甚至钦天监都在默契的拖延着沈智登基的事情,毕竟在天下百姓眼中,登基了就是正统皇帝,没登基的只是一个皇子而已。

沈锦经常让人带着三个孩子出门,可是她自己从来不踏出赵府,毕竟她的身份尴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三个孩子却没什么关系,因为没有人认得他们,只说是赵府亲戚的孩子就是了。

就算如此,沈锦也知道外面的消息,赵嬷嬷他们时常把事情都告诉她,沈锦戳了戳南南的肚子,点头说道,“哦,也就是说要乱了。”

赵嬷嬷应了一声说道,“是的。”

沈锦缓缓叹了一口气,她没有见过英王世子妃,也没见过英王世子的那些妾室,只是她见过薛乔,真是一个很漂亮的人,如今她们都死了,沈锦心中有些怅然的,说到底她们错就错在嫁给了英王世子这个人,甚至有些都不是自愿的,而是被人当成礼物或者别的送去的,她们开心过吗?沈锦不知道,就像是她的母亲,当初也是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直接被抬进了瑞王府中。

赵嬷嬷微微垂眸说道,“夫人太过心软了。”

沈锦闻言扭头看向了赵嬷嬷,笑了笑说道,“没有呢,只是觉得世事无常。”

赵嬷嬷缓缓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倒是沈锦也没有说什么,其实她觉得如果嫁给英王世子是她们自己的选择,如今的境地也就是应当了,可是很多人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就像是当初她,若是楚修明真的和传言一般,她也没有别的办法,逃跑?拒婚?

沈锦从没有这般天真,她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连生火做饭都不会,她逃跑又能跑到哪里?又能跑多久。拒婚?她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多亏老天怜悯,让她遇见了楚修明,沈锦有时候都觉得她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嫁给了楚修明。

不管那些人是死了可惜也好,死有余辜也罢,都和沈锦没什么关系了,“以后不管是东东还是南南他们,我希望他们都能娶到和嫁给自己喜欢的人。”虽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沈锦还是想让孩子们能有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权利,不管是楚修明还是她都能为孩子做到这些。

沈锦看着孩子的眼神很软,伸手捏了捏西西的小手,“而且我喜欢他们都能遇到一心一意的人。”她不喜欢南南长大后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如何管理后院丈夫的其她女人上,因为她值得最好的对待,同理她也不赞同东东和西西三妻四妾的,不是女人越多,就越好的,沈锦想到了瑞王妃,若是瑞王能一心一意对待瑞王妃,瑞王妃也是会一心一意为瑞王打算的,而不是像现在这般。

赵嬷嬷也想到了瑞王妃,“瑞王妃可惜了。”

沈锦没有说什么,反正她不会让女儿步上瑞王妃的后尘的,若是女儿很聪明,那就找一个能让她发挥聪明才智的人,若是女儿很单纯,那就找一个能护着女儿让女儿单纯一辈子的人,到时候把要求告诉夫君,让夫君去头疼就好了。

这么一想沈锦就不再担心了,若是嫁的不好了,就把女儿接回来好了,反正夫君养得起,他们是有靠山的,楚修远登基后,这几个小家伙就有个皇帝叔叔了,这么一想沈锦心情就好了许多,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儿女以后无忧无虑更能让沈锦满意的了,那样的话,她就可以和楚修明没有任何包袱的游山玩水了。

沈锦扭头看了看赵嬷嬷,她有点想把赵嬷嬷打包走啊,就是不知道赵嬷嬷愿意不愿意。

其实沈锦还没明白,重要的并不是赵嬷嬷愿意不愿意,而是楚修明愿意不愿意带着赵嬷嬷。

京城中人心紧张,有些知道秘辛的人已经安排家人离开,甚至送了家中嫡子到边城去,为的就是先在楚修远那里有个好印象,众人都知道诚帝一脉大势已去,英王世子那边更是没什么指望了。

在八月二十五日的时候,楚修远的身份公布了天下,会选在这个时间正是因为是先太子的忌日。

边城的事情都交给了王总管和赵管事,防御由领将军,金将军跟着楚修明走,吴将军带着人马继续和蛮夷打游记,让他们没有精力骚扰天启,而于管事再次开启了互市。

楚修明的军队势如破竹,诚帝重文轻武,在地方上派的都是文臣,而文人最将军风骨正统,抡起正统来,楚修远才是真正的正统,再加上太后当初给瑞王的那份真正的遗诏,读书人自然愿意拥护楚修远,再加上楚家的名声,而那些武将一直郁郁不得志,有楚家的旗帜在,楚修远又是在楚修明身边长大,在边城也带过兵的,比如只会在朝堂上指手画脚的人,他们不管是心中敬佩还是为了自己打算,都更支持楚修远,就算有些硬骨头觉得楚修远不该这般的,也直接被其余的人给绑了。

而瑞王也出来了,说了当年的真相,也证明了先太子才是先帝心中的继承人,诚帝说先太子大逆不道这些都是污水,沈熙也公开支持楚修远,带兵绞杀英王世子的残余部队。

从边城到京城这一路几乎都没遇到抵抗,就算诚帝当初一手训练出来只忠于他一人的士兵,也都没有抵抗,因为楚修明他们有诚帝是皇后害死的证据。

只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楚修明他们就到了京城脚下,京城的大门是史俞带着众人亲手打开的,楚修远自从出生后就没有来到过京城,此时的京城很萧条,就算知道楚修明他们不伤人,这些人也都闭门不出。

楚修明是在楚修远的右侧,史俞上马在楚修远的左侧,两人把他护在中间,而身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在行礼后,就跟在了后面,楚修远微微垂眸说道,“哥,你说这一幕史官会怎么写?”

“大势所趋。”楚修明看了楚修远一眼说道,“这江山皇位本就该是你的。”更何况他们布局几十年,牺牲了无数人才有了今日的胜利,甚至很多人至死也背负着骂名,为的不过就是今日,和天启的明天。

楚修远抿了抿唇没有说什么,可是他心里明白,若不是几十年前诚帝做的事情,恐怕皇位真的轮不到自己,先太子光嫡子就有三个,下面的嫡孙更多,如今不过是只剩下他一个,诚帝又是个糊涂的人,这才被他捡了便宜。

“恩。”楚修远看着皇宫的方向,他的父亲生前无数次提起皇宫,在楚修远心中那个地方……隐隐有个印象,“走。”

宫门是打开着的,茹阳公主和昭阳公主一身麻衣跪在宫门口,亲迎楚修远进宫,楚修远下马,几个侍卫已经上前把两个公主隔开了,皇后和沈智也知道大势已去,都是一身麻衣,去了身上的饰品,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要逃,可是在楚修明快到京城的时候,兵部尚书已经派人把承恩公府给围了起来,宫门城门更是被人接管,他们根本逃不出去,可是皇后和沈智都不想死,也不愿意死,所以才会大庭广众之下一身麻衣恭迎。

楚修远看了他们一眼,就不再看了,成王败寇,“我想先去祖父的宫殿。”他说的正是先太子宫,那个已经被废弃了的地方。

“下官给殿下带路。”史俞恭声说道。

楚修远点了点头,开口道,“请皇后等回宫,任何人不得打扰。”言下之意是把人看管起来。

“是。”

自从进了宫后,楚修明就没有再说话,因为他知道,这时候的楚修远已经不再是他的弟弟了,而是天启新的皇。

已经长大了啊,楚修明扭头看向了宫外楚原的方向,以后他就可以全心全意陪在妻儿的身边了,也不知道小娘子有没有等急了。

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章

在知道楚修远他们进了皇宫的消息后,沈锦难得大方的把最后一只从边境送来的羊羔让厨房给收拾了,然后弄成了烤羊肉分送给了赵府的众人,其实沈锦并非小气的性子,而是这些羊是楚修明特意让人送来的,统共就那么几只,吃一只少一只,还没有补充的可能性,更何况赵嬷嬷也说了,这是将军府的人知道沈锦喜欢吃边城特有的羊肉,所以专门找人细心养出来的,而边城的百姓知道是将军夫人要用的,更是格外的用心。

因为小孩子不好吃太多烤的东西,所以赵嬷嬷还弄了羊肉汤、羊肉大饼来给他们吃,别说和沈锦一个口味的东东,就是楚晨博和岳青云都吃的很开心,最后还喝了点山楂汤来消食。

京城中,和外人所想的并不一样,楚修远根本没有入住皇宫,反而在控制了京城后,就住在了永宁侯府中,这是楚修明的府邸,虽然楚修远没有来过,可是沈锦当初收拾的时候,特意给楚修远收拾了一个院落出来,毕竟在沈锦的心中,楚修远也是楚家的一员,这里就该有他住的地方。

此时楚修远就住在这个院子里,他端着茶喝了一口,“也没什么区别。”他现在喝的茶是宫中那些人特意送来的御品,专供皇室品尝的,每年就那么多点,自然是珍贵的,只是楚修远觉得和边城时候喝的大碗茶没什么区别,“加点蜂蜜和羊奶就好了。”

若是让别人听见楚修远的话,恐怕都要疯了,可是楚修明却点了下头,自家小娘子其实不爱喝茶,就算喝茶了也喜欢用羊奶煮,有时候里面会加点梅子、果片或者红枣这类的东西,最后的时候里面要稍微加点蜂蜜,楚修远也喜欢那个胃口。

楚修远看向楚修明说道,“哥,你什么时候去接嫂子?”

“后天。”楚修明开口道,“我会顺便把赵老先生也给接过来。”

楚修远点了点头,他们讨论过这件事,到时候把赵儒接来给楚修远当老师,毕竟楚修远没有真正接触过如何管理朝政,除了赵儒外还有丞相史俞,史俞不仅有才华,还绝对忠心,能更好的辅佐楚修远。

楚修明伸手拍了下楚修远的肩膀说道,“修远,你该恢复本来的名字了。”

楚修远抿了抿唇,他其实不叫楚修远,这是到边城后特意改过的,他叫沈源,这是他父亲给他起的名字,而这个名字他一直记得,可是却也很陌生,因为从小到大他只是记得而已,从来没有人叫过。

“哥,你能叫叫我吗?”楚修远看向了楚修明,带着几许恳求说道。

楚修明笑着敲了下他的额头,就像是小时候一样,“沈源,其实不管你叫沈源还是叫楚修远,你都是你,没什么区别的,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

楚修远也就是沈源闻言愣了愣,点了下头,笑了起来,“是啊,哥是我想太多了。”

楚修明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他明白楚修远心中的感触,所以才会多留这几日,好让楚修远适应和没有后顾之忧。

从京城到楚原需要二十天的路程,而楚修明带着人快马加鞭仅用了十三日就赶到了楚原,一路上的奔波就算是楚修明也难掩疲惫,特别是在这之前的几个月,他也没能好好休息。

在赵儒知道楚修明来了以后,直接让人引着他去了沈锦的院子,就算有再多的事情需要商量,也不能打扰人家小夫妻两人的感情,赵儒捏了捏自己的胡子,果然他还是很通情达理的。

沈锦并不知道楚修明已经来了的消息,她最少要等一个月楚修明才会到,可是看着眼前的人,沈锦眼睛都红了,她已经有快一年没有见到楚修明了,上一次见面,也只相处了短短的一段时间,沈锦提着裙子朝着楚修明跑去,楚修明也快步上前一下就把小娘子抱到了怀里,低头在她的眉心处印上了一吻,“我来接你了。”

“夫君……”沈锦小声呜咽着,双手紧紧抓着楚修明的衣服,“夫君……”

“恩,我来接你了。”楚修明的手轻轻抚着沈锦的后背,“不是派了赵嬷嬷来吗,怎么还瘦了。”

沈锦没有听见楚修明后面的话,松开了他的衣服,双手搂着楚修明的脖子,把自己紧紧的挂在了楚修明的身上。

楚修明直接以这样别扭的姿势抱着沈锦往里面走去,沈锦本来是在院子里面陪着两个孩子玩的,此时赵嬷嬷已经让安宁和安平把两个孩子抱了起来,然后带着孩子下去了,不让任何人打扰将军和将军夫人之间的团聚。

而赵嬷嬷自己引着楚修明进了沈锦的房间后,就从外面把门给关好了。

楚修明把沈锦放到床上,低头亲吻着沈锦的额头、眼角、鼻尖、最后落在了沈锦的唇上,沈锦双手紧紧搂着楚修明,主动回应着楚修明的吻……

屋外面下学回来的东东被赵嬷嬷拦在了门口,东东疑惑地看着赵嬷嬷,问道,“嬷嬷,我母亲呢?”

赵嬷嬷恭声说道,“少爷饿了吗?夫人特意让厨房给少爷做了水晶桂花糕。”

东东听见水晶桂花糕眼睛亮了亮,“母亲呢?”

“夫人正在补眠,晚些时候少爷就能见到夫人了。”赵嬷嬷并没有直接说楚修明来的事情,毕竟没办法和东东解释,为什么将军来了,不来见他反而连母亲都见不到了这样的事情,“少爷要不要陪姑娘和小少爷玩会?”

东东想了想这才点头说道,“好,我来照顾弟弟妹妹,让母亲休息。”

赵嬷嬷笑着带着东东离开了。

只不过东东今天还是没能见到沈锦,甚至连特意给沈锦留的糕点都没能亲手交给她,不过东东倒是见到了楚修明,东东已经认识了楚修明,在看见一身锦衣的楚修明时瞪圆了眼睛,猛地扑了过去叫道,“父亲,我好想你。”

楚修明把东东给抱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肩膀上,东东哈哈笑了起来,楚修明也看见了楚晨博和岳青云,在刚刚赵嬷嬷已经和楚修明说了岳青云的事情,就算早有准备,可是看见这两兄弟,楚修明心神也动了一下,楚晨博和岳青云两个人总让他想到他和楚修曜小时候。

几个人坐下后,东东还是坐在了楚修明的怀里,叽叽喳喳说着弟弟妹妹的事情,楚修明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儿子当初把妹妹当成了弟弟,而把弟弟当成了妹妹,捏了捏儿子的小脸,楚修明看向了楚晨博问道,“最近都学了什么?”

楚晨博仔细把自己学的东西都给说了一遍,楚修明点了点头又看向了岳青云,问道,“那青云都学了什么?”

岳青云有些受宠若惊了,在知道了楚家的事情后,他格外崇拜这个永宁侯,可是今天他不仅见到了永宁侯,永宁侯还问他学了什么功课,岳青云强忍激动说了一遍,其实他学的和楚晨博的差不多,还要比楚晨博差一些,毕竟楚晨博在之前被楚修明教导过。

楚修明点了点头,没有丝毫不的耐,听完以后说道,“明天把你们的功课拿给我看看。”

“是。”楚晨博和岳青云都恭声说道。

东东仰着小脑袋,说道,“父亲,我也学会写字了。”

楚修明眼神柔和了许多,低头揉了揉怀里的儿子说道,“好,明天父亲给你检查。”

东东使劲点头,然后扭头看了看内室,“父亲,母亲怎么还不起来呢?是不是不舒服?”

“母亲有点累了,父亲已经去看过了。”楚修明当然不会说自己把小娘子累的起不来床了,毕竟他们有快两年没有再一起了,楚修明难免有些控制不住,“放心吧,明天你就能见到母亲了。”

东东这才说道,“好。”

又说了几句,楚修明就让他们三个去玩了,自己去见了赵儒,也是感谢赵家对自家小娘子的照顾,还有说一下京城的情况和楚修远的意思。

沈锦醒来的时候就看见楚修明正坐在一旁的软榻上和两个孩子玩,两个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少,可是楚修明还是看出了西西比南南身体要弱不少,不过楚修明心中却满是欣慰,孩子都好好活着。

楚修明看到沈锦起来,就让安宁和安平看好孩子,自己倒了一杯水,把沈锦搂在怀里喂给她喝,两个人欢爱后,楚修明已经抱着沈锦清洗过了,就是床上的东西也都收拾干净了,所以倒不会让人不舒服。

沈锦喝了一杯水,才好了一些,说道,“把南南和西西抱过来吧。”

“是。”安宁和安平这才把两个孩子抱了过来,南南和西西本就亲近沈锦,一到了床上就咿咿呀呀说个不停。

沈锦忽然说道,“把东东也带过来。”

楚修明眼神闪了闪明白了沈锦的意思,他们一家五口人还没有在一起过呢。

东东的房间离沈锦不远,所以很快就过来了,他眼睛亮亮地看了看沈锦又看了看楚修明最后看向了弟弟妹妹,脸上是明显的渴望,楚修明直接伸手把东东给抱到了床上,沈锦摸了摸东东的头说道,“东东今天和我们一起睡好不好?”

“好。”东东赶紧回答,“我已经梳洗完了!”

“真是乖孩子。”沈锦笑了起来。

安宁她们也打水伺候了楚修明和沈锦梳洗,等弄完后,安宁就带着人退了出去,楚修明熄了灯躺在了床上,沈锦睡在最里面,楚修明睡在最外面,三个孩子睡在中间,东东一会摸摸沈锦的手,一会摸摸楚修明的手,然后碰了碰已经睡着了的弟弟妹妹,“我觉得很快乐!从来没有这么快乐!”

楚修明应了一声,“以后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

“好。”东东说道。

沈锦觉得一辈子的幸福就是这样了,有夫君、有孩子在,他们一家人都在一起,“快乐而满足。”

“亦然。”

第141章

番外一选后那些事

楚修远等楚修明把沈锦和赵儒一家接到了京城,这才真正入住皇宫,不过他让人把先太子宫给收拾了出来,住进了那里。

而诚帝的皇后和仅剩的儿子沈智一直被关在殿中,楚修远并没有亏待他们的意思,还有茹阳公主她们,都是不让她们随意走动而已。承恩公府的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全部被押解在了大牢中。

在诚帝生前本是准备给昭阳公主她们选驸马的,后来因为英王世子的事情耽误了下来,当时诚帝的意思下来,倒是有一些世家表达了愿意的意思,可是如今这两位公主就无人问津了,像是怕楚修远误会似得,把家中适龄的孩子都说了人家,如今丧期没过还不能办喜事,可是两家暗中互相交换了信物是可以的。

特别是当初皇后暗示的那几户人家,更是早早就选了人家。

这样的行为在楚修远看来根本没有必要,就算他再恨诚帝恨承恩公府,也不会拿这些人公主出气的,甚至连沈智他都不准备追究,不过也不会让他有离开京城的可能。

在楚修明回来的时候,楚修远是亲自到了城门口去接的,而进皇宫的时候,也是楚修明护送楚修远去的。

这两件事情猛一看并没什么,可是仔细思索却又有深意在里面,楚修远告诉了天启所有人,他和楚修明之间的感情,虽然他将改名,虽然他要成为天启的新皇,可是在他心中,楚修明还是他的兄长,他的家人。

楚修远登基前,众人已经提出加封先太子和楚修远生父的事情了,自然是没有人反对的,紧接着就是加封先太子妃和当初被诚帝害死的几位皇子,楚修远虽然恨透了诚帝,可是诚帝已经入土为安了,把诚帝的谥号改动了以后,楚修远就没有再搭理他的意思,而诚帝的皇后在宣布了众多罪行后,死在了冷宫中。

不过楚修远倒是没有动沈智,反而封沈智爵位,把当初的承恩公府收拾出来,当成了他的府邸,除此之外还有众多有功之臣的封赏,其中封赏最多的就是楚修明,楚修明已经从永宁侯封为了宁王,沈锦被封为宁国夫人,楚修曜被封为侯爵,瑞王的食禄增加了不少,又赐了庄子,而最实惠的是赐了爵位给他的二儿子沈熙……零零散散弄下来,已经到了永安二年。

永安正是楚修远登基后的年号,安这个字很简单,却是众人心中最希望的。

楚修远听取了赵瑞的意见,不再像是以往那般朝堂上只有一个丞相,而是分了左右两个丞相,和诚帝重文轻武不同,楚修远注重文臣武将对等,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才把被诚帝弄的一团乱的朝廷梳理好,楚修远没有当初诚帝的那些顾忌,直接派兵镇压了英王世子的残余,该收编的收编,有罪的全部处置了。

等这些动荡平静下来,朝堂上再一次提起了楚修远选后的事情,楚修远这次没有拒绝,直接说道,“朕早已考虑过这些,只是如今朕并无长辈。”诚帝的母亲当初的皇太后自然算是长辈,可是早就被瑞王接回了府中赡养,此时谁也不会没有眼色的提起此人。

史俞如今是右丞相,恭声说道,“陛下可大选,以充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