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才放到汤匙之上,身边的侍婢就上前欲要帮手,他却止住了,挥手叫她退下,亲手舀了碗汤入我的碗中。

我端起那碗,笑意盈盈地道:“会有什么事?不过是我那二妹妹和王爷一般的想法,想要拿些东西给我,妾身向和她不和,可有些怕她送来的东西,便没让她进屋罢了。”舀了碗汤入嘴,侧着脸向夏候商笑道,“王爷是不是怪妾身太过小气了?”

他抬头望我,眼角也有了笑意:“这才是女子啊,我喜欢你这样。”

我垂下眼帘,似笑非笑:“怎么,妾身以前不是女子吗?”

我与他的对话,仿佛在猜谜,他不知我已知道的事,我也不知道他为何留我在此,互相试探,互相猜测。

他听了我的话,嘿嘿地笑了两声:“你都要成为我的王妃了,还会是什么?”说道王妃两字之时,他脸上的喜悦仿佛那装了蜜糖的罐子,那罐子满了,但糖却还是不停地倒了下去,糖便从罐子口溢了出来。

我便轻声叹道:“王爷,风寒夜露,还请王爷顾惜自己的身子…

妾身的窗下,却是不大好站的…半月之后,王爷便会日日见到妾身了。”

他一张脸倏地涨得通红,仿佛无地自容一般,拿在手里的羹匙也跌入了汤碗,悄悄地望了望我,又垂了眼帘,吞吞吐吐地道:“本王,本王只是,只是怕明日醒来,这临风阁,只剩一阁冷风。”

我道:“王爷忘了,有四骏轮流陪着妾身呢。”

他便一笑,脸上红意未褪:“是本王多虑了。”

吃完晚饭,就有侍卫过来请他回府,说有客来访,他便歉然地向我告辞,带了侍卫离去。

我看见他的身影消失在九曲桥后,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吃了这么些安神的食物,消息又已传了出去,一切就绪,今晚果然睡得极好,可朦胧之间,却感觉有人轻轻替我掖了掖被子,又将我伸出来的手放入被中…仿佛多年之前,父亲偶尔发了善心,想起我到底是一个小女孩儿,需要人痛惜,便半夜跑进来看见我滚了下床,将我抱上床,嘴里一边骂着:什么睡相,跟猴子差不多。一边却将我小心地放上床,仔细地盖了被子。意识迷糊,可心中全是暖意。

可为什么,那股暖意传入脑中,转瞬却变至冰凉?

两晚没睡,这一觉却睡得极好,直至天大亮,才醒了过来,晚上的种种,仿佛在是在做梦一般。

起床梳洗之后,却看清九曲桥那边一夜之间菊花尽相开放,秋风萧瑟之中,满城尽带黄金甲。

热热闹闹地演着那场深秋的肃杀。

到了午时,大红的嫁衣却被送入了临风阁中,跟随而来的,自是夏候商了,嫁衣果如他所说,有蹬山产的凤形翡玉嵌在腰带之上,杜青山的粉金染的丝线绣就的缠枝花盛压住裙角,绣鞋本是要木底宫靴的,却用牛筋代替,脚穿上去,一点都不觉疲累。

我用手抚着上面精美之极的图案,回首向他一笑:“王爷,要不妾身穿着给您看看?”

他眼里有了喜意,刚想答应,旁边的喜娘忙道:“千万可别这样,这可是不吉利的,哪有未嫁,便让新郎看见新娘子穿嫁衣的…”

他眼里有了慌色,道:“那本王看见了嫁衣,要不要紧?”

喜娘久闻宁王大名,恐是未曾想到他却是这样的人,眼里有了浓浓的羡慕之色,笑道:“这倒不要紧,过几日便是婚期了,虽说本朝不比前朝,没这么多讲究,但王爷还是避避讳的好,这几日,王爷便别过来了。”

他这才应了,向我道:“那你试试嫁衣,本王过几个时辰再来看你。”

他走后,喜娘羡慕地道:“姑娘真是好福气,奴婢从未见过王爷这般紧张的。”

我淡淡地道:“是吗?”

“那是当然,单看这花钗礼衣,就知道王爷用了多少心思,手指拇大小的珍珠织成凤羽,全是粉红之色,就连皇后…”她小心地望了望四周,“连皇后与皇上大婚,都没这派头呢。”

我呲笑:“你怎会知道?”

“天下喜娘相通,何况在这京城,来来去去办喜事的,不就我们几位?这豪门世家的喜事,我可是经手了不少…”

她喜气洋洋地赞着,不时地嘴里冒出成串的吉利话,连屋内侍候的侍婢,脸上都有了喜色,可我只望了窗外,看着那开得灿灿而黄的菊花,心想,满城尽带黄金甲,蕊寒香冷之下的肃杀,你们又怎么能明?

再过了几日,宁王府依足嫁娶礼仪送来三书六礼,因是皇室迎娶正妃,用的帖子皆以金线描了龙凤,宁晃月递给我看的时候,只觉拿在手里都是沉甸甸的重,打开帖子,更是一片金黄:…宁氏启玉,为宁家嫡长女,今聘为宁王正妃…奉以金册玉碟,载进皇室族谱…望日后夫妻和顺,祷词祭祝,共享富贵荣华…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临近礼日,风越肃杀

宁晃月对我的态度虽变得有礼而疏淡,但却依旧让其正妻杨氏一丝不苟地张罗一应聘嫁物品,听闻送至宁王府的嫁妆樟木栊担子从朝阳门一直列到了临新门,十里长街,那一日全是红彤彤的长串喜庆欢乐。

喜娘不停地将外边的消息传来给我,称那种热闹和欢庆富贵,京师之内十年未曾相见,两边的老百姓口口相传:生儿不如生女,生女当嫁宁王妻。

临水阁的珠帘早换上了打磨拼接成喜字的红玉帘子,微风吹拂,那珠帘上的喜字便随风而摆,横竖的笔划起伏破裂,等风停静止,那帘子便重又合成个喜字。

屋里的台凳之上线钓的浅色台巾,全由大红织金的台布换上,就连屋角常插的应季笑靥金菊,也去了淡色的浅金淡白,全换上深紫淡红,满室都是晚艳冷香。

珠玉钳钗摆满了整张梳妆台,我对这些本不懂,也说不出个好坏,不过偶皱了一下眉头,那花式便换了下去,喜娘还在一旁不停地问着:“姑娘,您是否满意?王爷说了,只要您说得出来的,他会尽心力地使人制了出来。”

我笑了:“难道我要天上的星星,他也能摘了下来?”

喜娘怔了怔:“姑娘说笑了,但依奴婢所见,但凡有座山能架个梯子上去,王爷恐怕也会爬了上去为姑娘摘的…姑娘,奴婢知道您是极满意的,但您也挑点刺儿好让奴婢向王爷交差不是?奴婢每次见了王爷,他总问奴婢,有什么不满的没有?如果有了,他便高兴之极,如果没有,他便有些忧虑,奴婢从未见过这样的新郎,女方如果挑出点刺儿来,他倒是高兴得不得了,要换了其它人,女方满意那才让男方高兴呢…”

她絮絮叨叨地叙述,和着满屋的沉色大红,仿佛马蹄之下厚重的滚尘,一波一波地向我压了过来,我不欲再听她叙说,便随手指了指桌上的花钗,道:“那只凤形我不太喜欢,沉郁收翅,换个活泼点儿,展翅而飞的?”

她一怔,望了望左右,低声道:“姑娘,这个可不能换,这是体制,是朝廷封下来的,凤形花钗,九枝华盛,那可都是王妃的定例,是从府岸中领了出来的…”

我懒洋洋地指着凤冠旁边的那朵华盛,道:“冠上的凤形不能换,那这鬓边的华盛能换了吧?我不喜欢这洛阳红的,换上葛金紫的…”

喜娘有些犹豫:“可这大红之色,本就是…”

我掩着口打了个呵欠,她便笑道:“那好吧,说起来这葛金紫也是富贵之极的颜色呢,正配得上姑娘…”

我笑了笑,站起身来:“其它的,我实在挑不出什么错儿来,眼看到了正午,看了一上午的满目耀华,眼睛都花了,有些疲了,小憩一下再说吧。”

那喜娘张嘴欲说,可瞧了瞧我的样子,确是脸有疲色,想是知道我的身子不好,只得令人将桌上的珠玉宝钗放于箱内,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我倒是真有些疲累,满眼的朱红紫玉原是应该能振奋精神的,可我坐于其中,却感觉不到些微的喜意,只觉沉重厚郁,转成碧草之上凝固的鲜血,大片大片。

可疲累之极,却又睡不着,在沉香木的贵妃榻上辗转反侧,绕在鼻端清新淡雅的木香都转成了令人烦闷的腻香,我只得站起身来,推开了窗子,只望有风吹进,能散去满屋的沉郁。

原本清澈透底的池塘,池面上却繁花似锦…隔不了多远就用底桩支起木架,上托红盘,盘上放置一盆绸制的绿叶红花,牡丹,春兰,茶梅,昙花…将原本一览如无的水面变成了四季花国,仿佛天神眷顾了这里,下令给众花神让这些花在寒秋尽放。

这些花做工极好,花瓣上用打磨的冰玉制成露珠,似滴非滴,采花的蜂蜜飞起的翅膀纤毫可见,我正看得入神,却听见珠玉相击之声,向外一看,窗前一步之外的翠竹枝条之上,挂着一串晶莹如水滴向下滴落形状的链子,有阳光照于链子之上,衬着绿叶翠杆,仿佛春雨骤停,积于叶面的雨水却尤在连线般地滴落,我瞧它实在灵动,不由伸手出去,从枝条上摘了那链子下来,放于手心之上,那链子想是由极好的冰玉制成,流光溢彩,仿如水珠在手心滚动,不如一时兴起,便戴在了手腕之上。

将这样的装饰置于翠竹之上,还不如放于我的手腕之上。

偶尔抬头,隔岸相望,我却瞧见一抹紫色的身影掩在绿树之间,仔细凝目,却又消失不见…他终是不放心,尽不顾婚前不得相见的俗例了。

想来守在临风阁周围的,不只四骏了吧?

他之八骏,不比我的七星,全是江湖各门顶尖的高手之中选拔出来的,每一人如若出去,全可独挡一面,成为一代掌门,不象我的七星,全凭了阵势支撑着,才勉强可与他的八骏一战。

记得那个时候,他初至边疆,为了给属下群将一个下马威,首先挑战的,并不是我,而是我身边的七星,派出来的人便全是脸蒙面纱的八骏,七星领兵,多则组成七星阵列,每星领几百兵士,以旗帜作识,对阵杀敌,在千军万马之中来去自如;少则能位以七人出战,以对战江湖武林高手,他们每一人的武功除了小七之外,并不是很高,但若组成阵列,却从未输过,所以,那一战,武功高强的八骏也只与七星打成了平手,自那以后,他才专请人研究阵列,广集江湖上排阵变化之术,一改原来那击敌五千,自损三千的战术,“四海承风”便是那时研究出来的了。

可七星之间的默契,却是任何人都不能比的,所以,他虽然进步很多,但他有张良计,我有过河梯,他那八骏与我的七星始终保持了个不赢不输的局面…可七星却有好长一段时间同进同出,连上个茅厕都要约在一起…怕落了单让人给收拾了。

可却始终没有这种情形出现,在此事之上,七星之中每一个人都心生感佩,说这宁王长得虽是纨绔得很,却比连弩营的那些好得太多。

从那时候开始,他在每将士心目之中的形象便渐渐改观了吧?

边疆的将士,虽时不时血染战衣,可实际上,心思却是比京师的人单纯些。

可他那样的谨言良行,也不过如这池中锦花,全是伪饰而成。

第一百二十七章 荣宠至极,可有尽处

终到了婚礼之日,那一日,阳光甚好,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不避凶忌,是为“黄道吉日”,我早由喜娘领了侍婢穿上大红的吉服,戴上了花钗九树的凤冠,

一方四角压了金线的红帕放于紫檀托盘之上,只等着给父母行礼之后,再盖于头顶,那个时候,我的面前,便是一方红色。

宁晃月和杨氏皆穿上了官服与命妇服等在外堂,见我出来,依例向他们行礼,两人脸色都有些不自在,依例讲了几句女戒便使喜娘帮我盖上喜帕,只等迎亲的人上门了。

我坐于喜床之上,喜娘跟在我的身边,道:“姑娘,王爷此时恐怕了出了门了,听闻原本叫昌王代迎亲的,可王爷偏要亲自来,且骑马游街,听闻前一日,百姓便站了两边街道楼上的好位置,只等今日盛况呢。”

紫金的垂穗在眼前轻扫,滚了金边的广袖将我的手背微染了些红色,粉红豆寇染的指甲光润如玉,只喜帕下的这方天地,便是富贵荣华,金玉满堂,足下绣金的靴子更是绵软舒适,几乎象脚的一部分一般,可为什么,我却象置于云端,那云不承重,人却随时要跌了下来?

外常传来影影的人声,跪拜的声音,茶的杯盖相击之声,膝盖跪于锦铺之上的声音,是如此清晰地传入我的耳内,喜娘在我耳边道:“王爷来了,在拜岳父岳母,敬以茶水呢,由岳父母训诫之后,加双花披红作交久,再御轮三周,先归,我们就可以起程了。”

我侧耳听外堂宁晃月的训诫之声,却是有些诚惶诚恐,嘴里的话虽是端正庄严的,但倒不象是他在训着女婿,反像女婿掉转过来训着他了。

如果真是父帅,他会不会也会如此?只不过,父帅已然归入黄土,既便有他在,恐怕也不会有这嫁女的婚礼出现吧?他可是从未将我当成女儿的。

接着,便信相唱诺:加花。

便听得一阵绸缎悉索之声,想是他的胸前被扎上了大红的绸花。

“王爷,请您先行…”

“王爷,婚堂之上,您才能看新娘子的…”

“哦…”

我在腹内冷笑,有他派来的喜娘,四骏,如铁桶般地守着,他还怕我跑了不成?

喜娘急步走到门边,朝门外看了看,转过身来扶起了我,道:“好了,好了,王爷绕轿三周了,该我们走了。”

才刚起身,门外便传来阵阵哭声,间中夹着几声“女儿,女儿…的呼唤,我不由一怔,喜娘便在旁解释:“姑娘,这是哭嫁的声音,姑娘要哭出来才好,才会吉利。”

我低声道:“哭出来?可我的眼泪早已流尽了,怎么办?”

她声音明显一顿,忙道:“那奴婢扶姑娘过门槛吧。”

他这套戏,倒是准备得极为充足,原不是真的,可瞧在旁人的眼里,也如真的一般。

过了门槛,来到喜轿之前,喜帕之下,我看清了轿杠之上镏金漆染的五瓜金龙,轿帘揭起,黄须垂穗随风而动,将上面绣有的龙凤呈祥图案遮得只剩半条,风吹帕揭,我看清了八龙四凤的轿顶,龙居四角,嘴里各衔一枚金珠,这是皇室成员迎娶正妃的八抬大轿,代表了本朝除皇后之外对女子最高的荣耀。

终于坐在轿内,喜娘在我手里塞了两个苹果,在一旁叮嘱:“姑娘,可不能揭开喜帕,不吉利的。”

我轻声应了,听得她暗吁了一口气,坐入轿内,顿感疲惫,不觉微闭了眼,将背靠在了后壁之上,轿内有微微的酒香,是我很熟悉的那种能暖身的酒,朝锦帕之下看过去,只见轿的斟壁之上有一个小小的金制把手,伸手一拉,那暗格便露了出来,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方红色的丝帛,上书两行字:秋风萧瑟,百花凋零,唯制得绸花,换灿烂满目,于轿前回首,见红缎披顶,龙珠映光,恍如云中梦里,知一路锦帔,珠翠盖顶,行路过长,备琥珀琼液,望能稍解其乏。

这字和那一行行使君家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字体却是一模一样,冲云破雾,铁曳银划,述说着细致到了极处的关心,且字迹墨厚处未干,想是才写下的。

这喜轿之中的酒,也是他备下的吧,暗格恰好在视线往下,喜帕不能遮挡的地方?

他怕我来不及拜堂,寒症便发了?他忘子,再过两天,才过了十日,他加诸于我身上的内力,尚未消耗完呢。

我没有服下太子给我的药丸,因我不需要两年时光,亲族已逝,再活两年,对我来说,却是太过苦痛,如我逝去,那么,剩下的三星也会得了解脱吧?

轻轻地揭开磨沙的瓶盖,将那瓶甘甜的酒液倒了入嘴,心情平静之后,反倒象以往一样,真有股暖流浸入心肺间了。

轿子停了下来,傧相唱诺:“新郎请立于轿前,新娘子落轿…”

轿身前侧,轿帘揭开,喜帕之下,有一个袖绣金龙的手臂放在我的眼前,小麦色纤长的手,大拇指之间隐有硬茧,手指上套了一方白玉的斑指…

我迟疑了一下,喜娘忙在旁低声道:“新郎搭躬了…”

我这才将手放在了那袖臂之上,却感觉他浑身微微一震,接着便放松了下来,领着我往堂前而去。

入得堂来,首先便是昌王奉了圣旨代皇帝对新人进行的勉励训诫,此时满堂的宾客俱皆下跪,与民间向父母跪拜不同,却是以圣旨代皇帝皇后,进行拜堂仪式,第二日,才入宫正式拜见皇帝皇后,以及皇太后等长辈,再拜皇室先祖,这才算是整个礼成。

观礼的宾客在两边窃窃而语,傧相引赞的声音:“新郎新娘直立花堂前…新郎新娘就位…新郎新娘进香,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我被喜娘扶着,被动地站着,跪下,再站着,再跪下…终于听到一声:“礼成,送入洞房”。

我不由微微地叹了一口气,却听他贴近我的身边,低声道:“累了吧?”

第一百二十八章 波澜至

我没有答话,他恐是闻到了我嘴里的酒香,笑了:“幸好备下了那酒。”

这时有人道:“皇兄,饮了合卺酒之后可得出来跟我们耍耍,别尽顾着新娘子了。”

周围的人哈哈大笑,有人道:“昌王爷,你也快了,别捉弄你皇兄,春宵一刻啊…”

这些人当中有我认识的,也有我不认识的,认识的,他们却已不认识我了,三年前的翩翩少将,粗鲁狂放,曾约一起逛青楼,行花船…虽然最后总是被小七从中打断…他们哪曾想到,少将却如今已然弱质纤纤?连身高都矮了半分?他们不会认识我,也不会猜出来我就是那位当年与他们嬉笑打闹的少年将军。

我终被拥进了内室,外室聚满了前来闹房观礼的贵室子弟。

接下来,便是要挑喜帕,饮合卺酒了吧?

金制的秤杆伸到的喜帕之下,眼前的红色遮挡被揭开,眼前一下子明亮了起来,骤然而来的亮光让我有些不适应,不由微微闭了一下眼,这才睁开了眼,看清面前的人,玉带蟒袍,卷云冠,金玉垂疏从脸颊而下,眉眼清俊得如远山空谷,眼眸如墨玉一般,胸前的五爪金龙似要破云而去。

烛红摇动,将他的眼照得灼灼而光,他望着我,良久都不曾眨一下眼,我笑道:“王爷,您不认识妾身了吗?”

他这才垂了眼,俊眼含忧,低声道:“本王很怕,揭开头盖的时候,却是…”

“却是另外一个人?王爷,您可真会说笑。”

“是啊,本王说笑的,说笑的…”他脸色有些腼腆,看在我的眼里,却俱是虚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当知道所有一切之后,仿佛什么都已然改变了,他的一言一行,对我来说,是那么的刺眼。

我不想再望他,就站起身来,提起裙摆,欲走到那放置了描红杯盏的地方,可走了几步,却感觉身上寒意入骨,头便有些昏了,心想,难不成那半年的时间快到了吗?

他一把扶住了我,有些担心,道:“怎么啦?”

我道:“恐是刚刚站久了,谱一站起身来,便有些头昏了,没想到昔日草原上能纵横千里的落日霞,也落得了这样的下场。”

他轻声道:“如果当年,我不带人将你们逼至沙漠深处,你也不会如此。”